苏教版四下语文--第20课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古诗两首-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古诗两首-苏教版

图解结构Biblioteka 古 诗 两 首池上
偷采而归 景美引人 暴露行迹 童真童趣 天 真 可 爱
小儿垂钓
稚子 垂纶 路人 借问
怕得鱼惊不 应人
概括主题
《池上》这首诗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 表现了童真和童趣,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孩子的 喜爱之情。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钓 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小孩 子天真专注的神态,使我们体会到了纯真的童 心和朴素的美感。
课文详解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遥招手”说明小孩子并不是对过路人的 问话漠不关心,而是用动作来代替回答。诗 人抓住了瞬间的动作进行描写,形象地表现 了孩子的专注,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过路 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孩子远远地就连 忙招招手,让行人靠近点儿,因为怕吓跑鱼儿, 他不敢马上回答。
写法点拨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 等多用白描手法。运用白描手法需要注意: ①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笔触,对 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② 所用语言要简洁、概括、传神,体现自然之 美。
拓展提升
观 游 鱼 [唐]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预习检查
1.通过搜集资料,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了解古诗的意思。 2.通过朗读古诗,并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相 应的画面,走进诗歌描绘的意境。
字词乐园
快来分宝贝 (打一字) 谜底:贫
课文详解
池 上 【题解】池塘里,即荷花塘里。本诗描绘了小 娃偷采白莲的情景。
课文详解
小娃撑(chēnɡ)小艇(tǐnɡ), 偷采白莲回。 两个“小”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孩子的 年幼。一个“偷”字便让小娃的活泼淘气 与做贼心虚的生动情态跃然纸上。 一个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苏教版教程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诗两首》的两首古诗传神地刻画了天真可爱的乡村孩子形象。

我们为小学四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古诗两首》资料,期望大家有所收获!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课文《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教学札记读这两首诗,我想到了自身的童年,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偷采莲蓬,小河垂钓那是发生过的。

我在写自身童年故事时,这些事早已经入文了。

我没有白居易、胡令能的才气,将这些小事入诗,这足以证明自身的创造力存在问题。

目前的孩子,能做这些事的愈来愈少了,即便垂钓也不会有侧坐莓苔草映身的感觉,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情境,这首《小儿垂钓》美就美在最后两句,但孩子哪能领会到这种美呀,这不得不让我对目前孩童缺失的世界感到怜惜。

当然,不可能学什么,孩子就有哪些体验。

其实这首诗还是可以排成童话剧让学生表演的,在排练流程中,他们也能领会到遥招手,怕鱼惊的童趣。

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由于孩子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

《池上》偷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年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虽然大大家不允许孩子这么做,怕影响孩子的将来,这种偷被爸爸妈妈知道后一般要换回一顿打,诗中有着偷,诗外有着打,一偷一打,其实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所以,在课堂上大家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孩子。

但不要让孩子模仿偷,由于模仿就不美了,那就是自身的大脑有问题了。

童年的事还是大量的,目前孩子也有着过去孩子所没有的世界,所以学习这课,背诵这两首诗,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自身的童年小事,其实不小,写不出诗来,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两首诗非常容易,学生背诵下来,老师稍微点拨,他们就理解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两首诗不是什么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书写自身的童年上,我觉得这才是把握住这两首诗的教学起点,才能激起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 精选教学PPT课件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 精选教学PPT课件苏教版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垂钓
钓鱼
胡令能:唐代诗人。年轻时家境贫穷 ,曾为 一手工匠,以修补过锅碗瓢盆为生,人称“胡 钉铰(jiǎo)”。他写的诗传世仅四首。 胡令能勤奋好学,读书不辍,修补之余经常作 诗联句。传说胡令能曾经做过一梦,梦中一位 白发老者手持利刃,剖开其腹,将一卷书放在 他腹中,梦醒之后,胡令能便能口吐珠玑,吟 诗作对了。
轻轻地读这首诗。把诗读正确,读流畅。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朗读这首诗。读出节奏感、韵律感。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蓬头、稚子、垂纶、莓苔 、应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细细地 读课文,说一说,你能读懂了哪些词 语。 蓬头、稚子、垂纶、莓苔 、应
头发乱 蓬蓬 小孩儿 纶:钓鱼 用的丝线 垂纶:垂 钓,钓鱼 野草 应答
淘气,野趣十 足
蓬头稚子学垂纶, 随意一坐,天 蓬头 侧坐莓苔草映身。 真可爱,悠闲 自在
圈出写小孩的外貌的一个词 画出写小孩钓鱼姿势的词语 孩子可不是瞎玩,他很认 真地在学垂纶。外貌、坐姿, 把孩子可爱的身影写得栩栩如 生。
一个头发乱蓬蓬 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 侧身坐在莓苔上, 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孩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 行人匆匆走来大声向他问路,小 孩心里会怎么想呢?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 行人做什么手势? 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 的是什么手势?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 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却不回答, 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 回应过路人。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 古诗两首丨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 古诗两首丨苏教版

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境,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准备:1.搜集整理两位诗人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

2.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A.知诗人,解诗题。

B.读准音,明节奏,C.抓字眼,悟诗意二、学习《池上》。

1.知诗人,解诗题。

学生交流白居易资料。

解题:池上就是池塘里。

质疑:池塘里有什么?发生了什么呢?2.读准音,明节奏。

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集体交流朗读情况。

3.抓字眼,悟诗意。

自读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集体交流。

师点拨:小艇不解一道4.读着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了一个怎样的儿童形象?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集体交流。

5.师小结。

《池上》这首诗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的乡村儿童形象,诗句前两句写人,后两句写景,语言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按自学提示自学《小儿垂钓》。

集体交流。

点拨重点词语意思:纶莓苔借问讨论交流:能不能把“遥招手”改成“摇摇手”?为什么?师小结:《小儿垂钓》也是一首描写乡村儿童的诗,前两句侧重于描写儿童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侧重于描写儿童学习的专心致志。

读来让我们顿生喜爱之情。

这首诗中的儿童又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呢?集体交流。

四、联篇阅读《村居》《宿新市徐公店》五、课堂小结:不论哪个诗人,不论采用哪种写法,笔下的儿童都那么天真可爱,愿我们也都能珍惜儿童时光,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池上》人-------景天真可爱《小儿垂钓》形-------神天真专注。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小儿垂钓》教学目标: 1、认识“蓬、侧、苔、借”4个生字。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2、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蓬、侧、苔、惜”。

) 2、你们认识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3、读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组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认吧。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反馈: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

苏教版四下20古诗两首

苏教版四下20古诗两首
现在已是初夏时 节, 今天我们要学的 一首古诗讲的是夏日 池塘发生的事。
自由读读这 首诗。
池上
chēng tǐng
小娃撑小艇,
tōu cǎi
偷采白莲回。
cáng zōng jì
不解藏踪迹,
fú píng
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772~846)唐 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 士。他写了很多“讽喻诗”。
• 《池上》和《小儿垂钓》都是写 儿童 的古诗。《池上》是 唐 代诗人 白居易 写的,其中,写事的诗句是 小娃撑小艇 , 偷采白莲回 。借景抒情的诗句是 不解藏 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不解”的“解” 意思是 懂得 。
• 《小儿垂钓》是 唐代诗人 胡令能 的作 品,描写小儿外形的诗句是:蓬头稚子 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表达儿童天 真可爱的诗句是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 得鱼惊不应人 。“遥招手”的“遥” 意思是 远远地 ,“不应人”的“应” 意思是: 回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 人对儿童十分喜爱的心情。
不解 藏 踪迹,浮萍 一道 开。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写事 写景,景中抒情
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 当过修理铁木器的工匠。他爱写诗, 写诗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 铰”。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 四下张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他 想向小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 干什么呢?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 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chēng tǐng píng
撑艇 萍
(撑伞)(小艇)(浮萍)
(支撑)(潜艇)(萍水相逢)
请同学们读古诗,说说以下 这些字词的意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道,懂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0课 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0课 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苏教版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两首儿歌通俗易懂,除了几个不常见的词语的理解需要提供帮助外,诗歌的意思、诗歌所表达的主题等学生理解都没有太大的难度。

如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落实朗读、背诵、理解诗意,并能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中国古诗词凝练中见丰富内涵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中国古诗词叙事的生动。

3.对比阅读,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凝练与丰富的表达。

三、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中国古诗词叙事的生动。

四、教学难点对比阅读,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凝练与丰富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使用教材及自学要求六、教学过程(一)学习古诗《小池》,现代故事与古诗第一轮PK1.出示小故事一则,指名学生朗读。

艳阳当空,暑气还没有散尽。

池塘里荷花有的开得正艳,有的已经完全凋谢,正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莲蓬,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着。

挤挤挨挨的荷叶下面,飘动着挤挤挨挨的浮萍。

好大一片绿色的池塘啊!你看在那片荷塘中间,有个可爱的小娃娃,大约七八岁吧,胆子可真不小!只见他头顶荷叶,笑容灿烂,双手滑动船桨,贼头贼脑地从池塘深处轻快地窜了出来。

你看那船舷上大大小小的莲蓬,有没有王者归来的感觉?小船经过的地方,水面上的浮萍被“呼啦啦”迅速分开,一道白花花晃动着的小小银河,久久没有合拢。

2.多种方式朗读《小池》,读好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故事。

3.讨论交流:你更喜欢哪种表达,为什么?(二)学习古诗《小儿垂钓》,现代故事与古诗第二轮PK1.出示古诗《小儿垂钓》,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课古诗两首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课古诗两首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
将一“偷莲”小童的憨态 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 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 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 真情态。
小测验
这首古诗写出了一个 天真顽皮 的 小娃娃,
突出了童 心 、童 真、童 趣。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解 懂,知道。 艇 指比较轻便的船。 踪迹 行动后留下的痕迹。 浮萍 一种水生植物。


一种植物,在水面浮生,叶状体扁平 而小,青绿色,大都一大片一大片地 生长。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一个小娃娃撑着 小船,偷偷采了白 莲蓬往回赶。
请同学们读一读并想一想 这句诗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请小朋友们互相讨论以下 词语的意思。
稚子 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 钓鱼。 莓 一种小草。
借问 向人打听。 应 理睬。
草映身(② )
映:①倒映 ; ②遮
请小朋友们小掩组。 讨论,这两 句诗是什么意思?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 正在学钓鱼, 侧身坐在青 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摇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唐代诗人,隐居圃
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 元和时期人。 家贫,少为负局 锼钉之业(修补锅碗盆缸的手 工业者),人称“胡钉铰”。 因居列子之乡,故常祭祀列子, 又受禅学影响。工诗,事迹略 见《唐诗纪事》。
山草 衔满 落池 日塘 浸水 寒满 漪陂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 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 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 口卡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 池水波纹中。。

【精品】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课古诗两首PPT资料

【精品】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课古诗两首PPT资料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摇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唐代诗人,隐居 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 元和时期人。 家贫,少为负局 锼钉之业(修补锅碗盆缸的手 工业者),人称“胡钉铰”。 因居列子之乡,故常祭祀列子, 又受禅学影响。工诗,事迹略 见《唐诗纪事》。
一种植物,在水面浮生,叶状体扁平而小,青绿色,大都一大片一大片地生长。
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往回赶。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 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1、两个“满”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草生机勃勃的景象和秋水满塘的美景。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你能读好这些生字吗?
chēng
撑 解
píng
萍 (浮萍 )
jiě
xiè
池上
细读。
小 娃/撑 小 艇,
偷 采/白 莲 回。
不 解/藏 踪 迹,
浮 萍/一 道 开。
知——诗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 清贫, 生逢战乱,对 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 有较深的了解,他一 生写诗3600多首,是 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解 懂,知道。 艇 指比较轻便的船。 踪迹 行动后留下的痕迹。 浮萍 一种水生植物。


一种植物,在水面浮生,叶状体扁平 而小,青绿色,大都一大片一大片地 生长。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一个小娃娃撑着 小船,偷偷采了白 莲蓬往回赶。
请同学们读一读并想一想 这句诗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山草 衔满 落池 日塘 浸水 寒满 漪陂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教案[修改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古诗两首》教案20 古诗两首《池上》教材分析:《池上》是四年级古诗文诵读中的一篇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前两句写小娃撑着小艇,偷偷采了白莲。

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踪迹,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乘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撑、艇、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难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4、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法学法:1、运用多媒体PPT课件与音乐、自读与品读等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使学生运用并掌握“读一读、划一划、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

3、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文本并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现在已是初夏时节,荷塘里的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你想知道什么?5、梳理问题。

预设问题: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二、探究学习自探提示:1、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古诗两首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古诗两首苏教版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打算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制造和进展。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明白得。(小娃哪里明白,小船一路划开的
一道浮萍差不多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纯朴,练习读出乐趣。
四、回来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明白得,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池上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教学课件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教学课件苏教版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这两句写小娃偷采白莲。小娃撑
着小船在池塘里行走,看到莲蓬籽粒 饱满,忍不住偷采几个解馋。“偷采” 是指没有经大人允许偷偷地采摘,表 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两句诗人笔锋一转,用“浮萍一 道开”写出了美的景色。因为小娃纯真 的童心,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行踪,让船 冲开浮萍,池面上划开一道水路。这是 多美的一种景色啊!诗人用这一景色衬 托了“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天真无邪和 纯朴可爱。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2.《池上》这首古诗真有趣,我还要找 伙伴读读背背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
乱蓬蓬
钓鱼
蓬头稚子学垂纶,
斜着 青苔 遮掩
侧坐莓苔草映身。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草映身( ② ) 映:①倒映; ②遮掩。
问路 摆
小组讨论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 采了白莲蓬往回赶。他不懂得藏 匿踪迹,冲开浮萍回来,只见身 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小测验
这首古诗写出了一个天真顽皮
的小娃娃,突出了童 心 、
童 真 、童 趣

假如,我们就是那个撑船的小 娃娃,记录下你看到的、想到的情 景吧!
1.我会背今天学的古诗并能默写下来。
路人借问遥招手,
惊吓 答应
怕得鱼惊不应人。
我会填
1.《小儿垂钓》是 唐 代诗人胡令能 写的。
2.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写出了 钓鱼小孩子的天真可爱;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写出了 小孩钓鱼的专心认真。

四年级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

四年级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

请同学们读一读并想一想 这句诗的意思。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 、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 小孩如何偷采白莲?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组讨论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 采了白莲蓬往回赶。他不懂得藏 匿踪迹,冲开浮萍回来,只见身 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欣赏: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在 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 一幅采莲图。把一个充满童趣的画面和一 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 活灵活现。
抓—— 字眼 明——诗意
小组合作交流
注释:
1、绝句:是旧诗体裁的一种。一首四句。 2、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3、偷:悄悄的。 4、采:摘取;收集 5、解:懂得,知道。 6、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7、浮萍:是一种植物,在水面浮生,叶状
体扁平而小,青绿色,大都一大片一大片 地生长。 8、一道: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 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池上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细读。
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 知诗人 解诗题 二抓字眼 明诗意
知——诗人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 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一 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 诗最多的诗人。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 忙远远地招了招手,
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 回应过路人。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 头/稚 子/学 垂 纶, 侧 坐/莓 苔/草 映 身。 路 人/借 问/遥/招 手, 怕 得/鱼 惊/不 应 人。

苏教版四下语文--第20课古诗两首

苏教版四下语文--第20课古诗两首
蓬头:头发乱蓬蓬 稚子:小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苔:泛指野草。映:掩映
借问:向别人打听。 侧坐:斜着身子坐。 草映身:(小孩坐在草丛中)绿草掩映着他的身体。 遥:远远地 应:答应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他侧身坐在草丛 中,绿草掩映着他的身影。 从他不加粉饰的打扮和随意的坐姿中你读出了什么?
• 《池上》和《小儿垂钓》都是写 儿童
的古诗。《池上》是 唐 代诗人 白居易
写的,其中,写事的诗句是 小娃撑小艇 , 偷采白莲回 。借景抒情的诗句是 不解藏 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不解”的“解” 意思是 懂得 。
• 《小儿垂钓》是 唐代诗人 胡令能 的作 品,描写小儿外形的诗句是:蓬头稚子
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表达儿童天
真可爱的诗句是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
得鱼惊不应人 。“遥招手”的“遥”
意思是 远远地 ,“不应人”的“应”
意思是: 回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
人对儿童十分喜爱的心情。
当堂训练: 1、背默《小儿垂钓》。 2、完成习字册。
第二次先学后教(感情朗读)
自学指导 1、自由读古诗 2、提名感情朗读 3、评议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三次先学后教(解文,悟境)
自学指导 1、生查资料了解字词意思;想象 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2、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从这两句中,你读出来一个怎样的稚子? 认真专注,机灵可爱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摇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他侧身坐在草丛中,绿草掩 映着他的身影。过路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就招着小 手,因为害怕惊动了鱼儿,他不敢马上回答。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蓬头:头发乱蓬蓬 稚子:小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苔:泛指野草。映:掩映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他侧身坐在草丛 中,绿草掩映着他的身影。 从他不加粉饰的打扮和随意的坐姿中你读出了什么?
孩子的天真可爱
结合插图想一想,小娃为什么要偷白莲?你是如何理解诗 中小娃的“偷采”的? 表现出孩子的天真调皮和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懂得,知道。 藏:隐藏
浮萍
一道:抚平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 的踪迹。
回来的时候,他不懂怎样隐藏留下的踪迹,小船 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清晰的水 路,一时合不拢。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借问:向人打听 遥:远远地 应:应答。 过路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就招着 小手,因为害怕惊动了鱼儿,他不敢马上回答。
你钓过鱼吗?怎样鱼才上钩呢?
鱼竿要长一些,要有耐心,专心致志,保持安静……
为什么诗中用“招手”而不用“摇手”呢?
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一些,他会轻声 作答的。
从这两句中,你读出了小娃的什么?
天真无邪,淳朴可爱


一种植物,在水面浮生,叶状体扁平 而小,青绿色,大都一大片一大片地 生长。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懂得,知道。 藏:隐藏
浮萍
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 的踪迹。
回来的时候,他不懂怎样隐藏留下的踪迹,小船 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清晰的水 路,一时合不拢。
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的天真可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借问:向人打听 遥:远远地 应:应答。 过路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就招着 小手,因为害怕惊动了鱼儿,他不敢马上回答。 你钓过鱼吗?怎样鱼才上钩呢?
鱼竿要长一些,要有耐心,专心致志,保持安静……
为什么诗中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呢?
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一些,他会轻声 作答的。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撑:用篙抵住河底 使船行进。 2、艇:小船。 3、解:懂得、知道 。 4、一道:指浮萍被小 船分开后,一时难以 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艇:比较轻便的船。 偷:偷偷地、悄悄地、瞒着人 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往回赶。 观察插图,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眼前 这幅画面让你想到那些诗句呢?
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chēnɡ
t ǐn ɡ
pínɡ
zhì



萍 稚 侧
1、假如,我们就是那个撑 船的小娃娃,记录下你看到的、 想到的情景吧!
2、背默《池上》。
68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2、理解古诗意思,感悟诗的意 境。 • 3、了解作者
真可爱的诗句是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
得鱼惊不应人 。“遥招手”的“遥”
意思是 远远地 ,“不应人”的“应”
意思是: 回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
人对儿童十分喜爱的心情。
当堂训练: 1、背默《小儿垂钓》。 2、完成习字册。

撑 艇 萍 稚 侧
(撑船) (小艇) (浮萍) (稚子) (侧坐)
第二次“先学后教”了解作者 自学指导
1、自己阅读关于白居易的资料 2、脱离资料讲给同学听。
池 唐 白上
居 易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诗人,一生写 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他 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从这两句中,你读出来一个怎样的稚子? 认真专注,机灵可爱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摇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他侧身坐在草丛中,绿草掩 映着他的身影。过路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就招着小 手,因为害怕惊动了鱼儿,他不敢马上回答。
第二次先学后教(感情朗读)
自学指导 1、自由读古诗 2、提名感情朗读 3、评议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三次先学后教(解文,悟境)
自学指导 1、生查资料了解字词意思;想象 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2、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池上》和《小儿垂钓》都是写 儿童
的古诗。《池上》是 唐 代诗人 白居易
写的,其中,写事的诗句是 小娃撑小艇 , 偷采白莲回 。借景抒情的诗句是 不解藏 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不解”的“解” 意思是 懂得 。
• 《小儿垂钓》是 唐代诗人 胡令能 的作 品,描写小儿外形的诗句是:蓬头稚子
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表达儿童天
自由读 读这首 诗。
池塘里,本诗指荷花池塘里
池 上 / 小 艇, 小娃撑 / 莲 回。 偷采白 不解/ 藏 踪 迹, 浮萍/ 一 道 开。
第三次先学后教(解文,悟境)
自学指导 1、生查资料了解字词意思;想象 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2、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回来的时候,他不懂怎样隐藏留下的踪迹,小船 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清晰的水 路,一时合不拢。 从这两句中,你读出了小娃的什么? 天真无邪,淳朴可爱
浮 萍
一种植物,在水面浮生,叶状体扁平 而小,青绿色,大都一大片一大片地 生长。
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 偷采了白莲蓬。他不懂得 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 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 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结合插图想一想,小娃为什么要偷白莲?你是如何理解诗 中小娃的“偷采”的?
表现出孩子的天真调皮和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懂得,知道。 藏:隐藏 浮萍
一道: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 的踪迹。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 萋满别情。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江南?
第二次先学后教(感情朗读)
自学指导 1、自由读古诗 2、提名感情朗读 3、评议
池 上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第一次“先学后教”了解作者 自学指导
1、自己阅读关于胡令能的资料 2、脱离资料讲给同学听。
胡令能
唐朝诗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
jiǎo
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 为人 聪 明,勤奋好学。善吟诗,喜隐居,其诗 生活气息浓郁,自然真切。
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当过 修理铁木器的工匠。他爱写诗,写诗 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 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四下张 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他想向小 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 呢?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这首古诗写出了一个
天真顽皮的小娃娃, 突出了童心、童 真、童趣。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67
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 2、了解作者 • 3、理解词语及诗意,想象故事 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自然美。
第一次“先学后教”认识生字词 自学指导
1、自己认读课后生字。 2、提名认读。 3、会将生字组成词语。
chēnɡ
t ǐn ɡ
pínɡ
zhì
蓬头:头发乱蓬蓬 稚子:小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苔:泛指野草。映:掩映
借问:向别人打听。 侧坐:斜着身子坐。 草映身:(小孩坐在草丛中)绿草掩映着他的身体。 遥:远远地 应:答应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他侧身坐在草丛 中,绿草掩映着他的身影。 从他不加粉饰的打扮和随意的坐姿中你读出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