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垂的预防护理
瘫痪病人护理常规
![瘫痪病人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dfbce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78.png)
瘫痪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述
瘫痪是指随意运动功能的减退或丧失,前者为不全瘫痪,后者为完全瘫痪。
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肌病性瘫痪。
按瘫痪部位可分为单瘫、偏瘫和截瘫。
二、护理常规
1.观察患者瘫痪的部位,有无伴随症状。
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关节活动度及瘫痪对患者的影响。
2.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
3.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外伤卧床时,安置床档,特别是患侧,以防坠床;下床活动时应有陪护陪同或搀扶,以防跌倒;冰敷时勤观察以防冻伤;禁用热水袋或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超过50℃,防烫伤。
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可用护足架或用枕头支撑足掌;按摩肢体每日2 次,并做被动运动。
当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患者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
离床时给予轮椅、瘫痪车或拐杖及支架保护,练习行走,促进早期恢复下肢功能。
三、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清洁卫生、如厕等。
如穿衣时,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2.指导患者站立训练、平衡训练、行走等。
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早期预防护理对足下垂的影响
![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早期预防护理对足下垂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b6b0b5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0.png)
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早期预防护理对足下垂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早期预防护理对足下垂的影响。
方法:以2022年7月-2023年6月为时间节点,在XXX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中抽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比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6例,早期预防护理),对比足下垂发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足下垂发生率(3.85%)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6/26),χ²=4.127,P=0.042。
结论:早期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足下垂的发生,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方面亦具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颅脑损伤;早期预防护理;足下垂;肢体功能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危急重症,常造成内囊、大脑基底核、中脑、脑干等部位病变,进而发生多发神经功能障碍,引发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
特别是术后长期卧床颅脑损伤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卧床3-8d即有可能并发足下垂,对患者后期站立和行走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
为此,在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与药物的治疗的同时,还需采用科学、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对足下垂进行早期预防,以促使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最大程度恢复。
鉴于此,本次研究以2022年7月-2023年6月为时间节点,对XXX医院收治的52例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早期预防护理对足下垂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以2022年7月-2023年6月为时间节点,在XXX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患者中抽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
入组标准:(1)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符合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
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入院前下肢功能障碍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入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等比分为两组。
26例对照组基本资料:男女比14:12,年龄36-70(48.21±4.85)岁,病程15-70(47.28±)d。
足下垂的预防及护理
![足下垂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c561daaa00b52acfc7ca2d.png)
4、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足下辅助工具。
5、指导、督促术后卧床、昏迷的患者进行踝部的主 动被动运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6、建立患者足下垂登记报告表,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足下垂的预防及护理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
定义
足下垂也叫尖足 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 足跟腱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
临床表现
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是拖拉病足或是将该侧下 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触地面。
昏迷 瘫痪 下肢功能障碍 长期卧床
足下垂
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截瘫、偏瘫、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压迫
腰5神经根、腓总神经损伤、长期卧床、下肢
石膏固定、皮套牵引或骨牵引等长期制动的患者
预防
踝关节的摆放
患者平卧位,使足底与床面垂直, 足尖向上居中,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
预防
踝关节背曲运动
患者仰卧位,踝关节做背屈、外翻运动
3、睡眠时可采取布鞋疗法
康复护理
足部温热疗法 康复锻炼 针刺与按摩 佩戴支具等
护士指导患者预防足下垂
1、制定预防足下垂的护理指引,自制或购买足下垂 的相关用具。 2、培训护士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 昏迷、长期卧床、下肢外固定制动患者。
3、截瘫、腓总神经损伤、足部不能背伸的患者卧床 休息时保持足中立位。踝关节背伸90°。在足部垫 一软枕,避免足部悬空。
在不同时期如何预防足下垂
(一)卧床期 (二)离床期 (三)步行期
(一)卧床期
长期卧床病人或截瘫病人,如果忽视了踝关节的运动,
由于力矩的作用,足可绕踝旋转而发生跖屈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预防足下垂护理1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预防足下垂护理1](https://img.taocdn.com/s3/m/19d393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4.png)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预防足下垂护理摘要:探讨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足下垂的护理方法。
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后早期运用康复护理措施,保持正确的体位,以及正确的患肢被动运动,是预防足下垂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偏瘫患者;足下垂;护理脑卒中病人因为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且神经血管萎缩,发病后,如果偏瘫的肢体长时间不动,可能诱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出现足下垂,影响病人康复。
所以,预防足下垂是护理脑卒中偏瘫病人的重要内容。
2009年12月—2015年12月,新疆奎屯第七师医院神经内科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足下垂的发生,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09年12月—2015年12月在新疆奎屯第七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病人430例,男229例,女201例;年龄52岁~81岁;脑梗死385例,脑出血45例;入院时偏瘫侧肢体肌力均为0级,肌张力高者72例,肌张力低者358例。
2 护理2.1 体位护理自患者入院以后,就应该开始实施体位护理,为了防止偏瘫患者出现足下垂,应该注意当患者侧卧时,提醒其保持腿部弯曲,弯曲角度以45°~80°为宜,两腿间可以垫上软的东西,避免腿部的挤压,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不能配合医生做屈膝动作,应该把患者的膝盖垫高,尽量保持足底悬空,足背也要避免受压。
如果患者在平卧过程中,足底总是下滑,可在患者足底垫上枕头来防滑。
2.2 患肢运动护理在患者病情稍稳定后,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要经常帮助患者活动患肢,每次活动时间至少15分钟,每天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当帮助患者活动时,应该用一只手拖住患者膝关节以上,另一只手握住脚踝部分,慢慢抬高患肢,使之不断做屈伸运动,如此重复即可,做完运动,帮助患者按摩患者数分钟,使患肢肌肉充分放松。
2.3 床上桥式运动当病人意识逐渐清楚,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并且精神状态良好时,就能够指导病人开始桥式运动的训练。
病人采用仰卧位,两腿屈曲,双足底平着力于床上,两臂平放在床面,反复做抬臀动作。
骨科专科护理指引
![骨科专科护理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a6b21181bceb19e8b8f6ba6e.png)
第一章节骨科健康教育的护理指引一、骨科健康教育的护理指引目的: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开展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在术前、术后及康复锻炼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实践反应临床护理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使护理人员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结论健康教育在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的护理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术前健康教育护士运用通俗易通的语言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减轻紧张恐惧心理,利用宣传资源宣传骨科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
邀请患者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急诊患者护士应配合医生抢救并做好术前准备。
对意外伤害要给予安慰和照顾。
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达到理想的康复目标。
(二)术后健康教育1.牵引病人请家属协助给患者做预防褥疮护理。
保护牵引完好。
颈椎牵引病人嘱头部不要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有事用笔写在纸上。
喂饭、喂水应从口角一侧缓慢喂入,防止呛咳、窒息造成生命危险。
定期按摩骨隆突及受压部位。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石膏固定病人搬运、翻身或改变体位时防止折断。
保持石膏固定位置。
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
发现渗血应沿血迹边界划圈,注明时间,观察血量是否增加。
肢端是否有5“P”征。
3骨折内固定病人体能活动、完全负重和承载是造成植入物早期松动、折弯甚至断裂的原因。
嘱患者决不能用患肢正常负重或承载。
植入物去除后要充分保护患肢防止再骨折。
4、骨折外固定病人外固定针需经过皮肤肌肉组织,患者有恐惧感。
讲解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除恐惧心理。
定期更换敷料。
外固定器占有一定空间,暴露患肢要注意保暖。
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
5、断肢(指)再植病人意外中丧失肢(指)体。
精神上、肉体上受到伤害还面临残废。
面对残废及再植成功与否的疑问,心理、精神上要给予患者关心、安慰和照顾。
介绍成功经验,增加患者信心。
术后室温保持在24℃以上。
术后一周内用60—100度烤灯照射再植肢体,距离33-50cm,局部保温以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足下垂的最佳证据总结
![预防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足下垂的最佳证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2e792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a.png)
预防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足下垂的最佳证据总结罗祖平;李春霞;蒋倩;张结花;陈兴连【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22(21)6【摘要】目的系统检索并筛选预防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足下垂的系列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
方法检索PubMed、JBI、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维普关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足下垂预防的相关证据,包括原始研究、标准、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推荐实践,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
由2名拥有循证护理背景研究人员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独立评价并互相核对,出现争议时由第3方进行裁决,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
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系统评价1篇,病例系列研究2篇,原始研究-随机对照8篇,对预防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足下垂进行证据汇总,从系统管理、风险评估、护理干预、辅助干预4个维度对证据进行总结,共形成23条证据。
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尽早进行系统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根据患者意愿及医院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预防患者足下垂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页数】6页(P66-71)【作者】罗祖平;李春霞;蒋倩;张结花;陈兴连【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R742.3【相关文献】1.动踝防旋防足下垂支具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的效果观察2.预防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的最佳证据总结3.脑卒中后偏瘫性肩痛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术后预防出血转化的最佳证据总结5.脑卒中患者跌倒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智症照顾工作计划(共7篇)
![失智症照顾工作计划(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c2d94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6.png)
失智症照顾工作计划(共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失智症照顾工作计划(共7篇)失智症照顾工作计划第1篇1、预防足下垂。
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骨折卧床患者足下垂的最新进展
![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骨折卧床患者足下垂的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5adf6b3cc7931b764ce1573.png)
四肢骨折属于较为多见的骨科疾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之 一 [8]。术后疼痛是骨折手术患者的常见症状,疼痛刺激会使机体 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且术后需长期卧床易导致术后足下垂及其 他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9]。如何有效减 少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引起的足下垂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成了 医护人员面临的新问题,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10]。 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特点 骨折病人术后疼痛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 长,通常为 4 d至 2 周 [11]。疼痛对病人早期功能康复产生负面影 响。因此,对病人术后疼痛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卧床期 ①改换体位,保持良肢位:施行 1 遍 /2~3h, 为保持体 位 要 准 备 软 垫,侧 卧 位 时 背 部 要 有 软 垫 作 为 依 靠,患 侧 的 膝 下 垫 起,避开腓总神经以保持下肢处于良肢位,保证患侧下肢不外旋不 内收,卧床时调整下肢保持轻度屈曲位,膝关节下用小软枕;②四 肢运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患侧的上、下肢各关节做主被动的 屈伸运动,对踝关节行背伸、背曲运动,这样 1 套 15 次,做 2 次 / 天。 为促进患侧的被动运动,健侧自主运动也作同样的运作,如果不够 充分,可被动运动或者使用仪器辅助治疗。 4.2 支具的使用
(2)用药护理 : 对于创伤病人的疼痛,最直接而有效的控制疼痛方法是应用 有效的镇痛药物 [17]。预防性给药用药剂量少且效果明显 [18]。且 在 24 h内总用药量比疼痛时用药量小 [19]。近年来人们针对骨折 病人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提出了 3 个新的理念 [11 加 对 药 物 的 耐 受 性,加 速 药 物 起 作 用 的 时 间,推 迟 消 除 疼 痛 的 时 间。②疼痛早期开始镇痛,即倡导提前镇痛,就是在疼痛之前就执 行相应措施。③个体化镇痛,即治疗方案、剂量、途径和用药时间 根据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而制定,但都是为了发挥最好作用的同 时用最少的药物治疗量。
预防足下垂护理操作
![预防足下垂护理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ac960be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f.png)
预防足下垂护理操作足下垂是指足部肌肉萎缩和力量减退,导致足部无法正常支撑身体重量的情况。
足下垂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行走能力,还可能导致脚部疼痛、足弓塌陷等问题。
为了预防足下垂,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护理操作。
1. 足部按摩经常进行足部按摩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
可以用手指按摩足底、足内侧和足外侧,每次按摩10-15分钟。
按摩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按摩油,以减少摩擦和提高按摩效果。
2. 足部伸展运动进行足部伸展运动可以增强足部的柔韧性和力量。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运动:坐在椅子上,将脚尖向上抬起,然后尽量向下踩地,重复10-15次;站立时,用脚尖尽量踮起,然后再放下,重复10-15次。
每天坚持进行这些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足下垂。
3. 足部冷热水交替浸泡将足部交替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可以促进足部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增强足部肌肉的弹性和力量。
可以先将脚浸泡在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将脚浸泡在冷水中5分钟,交替进行3-5次。
每周进行2-3次足部冷热水交替浸泡,可以有效预防足下垂。
4. 足部瑜伽足部瑜伽可以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足部的稳定性。
可以尝试以下几个足部瑜伽动作:坐在椅子上,将脚掌放在地上,然后将脚尖向上抬起,再放下,重复10-15次;坐在地上,将脚掌贴在一起,然后将脚尖向外侧分开,再合拢,重复10-15次。
每天进行足部瑜伽,可以有效预防足下垂。
5. 正确选择鞋子穿着合适的鞋子可以减少足部受力,预防足下垂。
应选择适合自己足型和脚长的鞋子,鞋子的鞋底应有一定的柔软度和支撑力,鞋跟不宜过高。
在购买鞋子时,最好在下午或晚上购买,因为此时脚部会稍微肿胀,这样可以确保购买到合适的鞋子。
6. 合理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足部的负担,容易导致足下垂。
因此,保持合理的体重对于预防足下垂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方式来控制体重。
7. 定期检查足部状况定期检查足部状况可以及时发现足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操作。
如果发现足部有异常现象,如疼痛、肿胀等,应及时就医。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3ed3928ce2f0066f43322da.png)
护理诊疗1、有牵引效能降低或无效的可能有关要素:⑴缺少保持牵引有效效能的知识。
⑵病人意识阻碍或不配合。
2、有窒息的可能有关要素:头颈部牵引时:⑴颌枕带松脱压迫气管。
⑵进食太快、食品质地较硬,呛入气管。
⑶呼吸道不畅达。
3、潜伏并发症 -- 足下垂有关要素:⑴腓总神经损害。
⑵跟腱挛缩。
4 、潜伏并发症 -- 肢体血液循环阻碍有关要素:⑴包扎过紧。
⑵牵引重量过重。
⑶血管、神经受损。
5、潜伏并发症 -- 牵引针眼感染有关要素:⑴钢针松动。
⑵钢针地点偏移。
⑶局部污染。
⑷机体抵挡力低下。
6.有石膏变形的可能有关要素:⑴石膏未干。
⑵石膏干固后脆性增添。
⑶缺少预防石膏变形的知识7.潜伏并发症 -- 肢体血液循环障骨科常有护理诊疗及举措护理措施1、保持牵引效能有关知识。
⑴体位:滑动牵引病人,要适合抬高床头、床尾或床的一侧,以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均衡,注意预防下述状况发生而使牵引失掉作用。
①下肢牵引者足部抵住床尾栏杆。
②颅骨牵引者头部抵住床头栏杆。
⑵患肢地点:①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时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防备外旋。
②股骨上段骨折时保持半卧位尽量外展,以利于骨折对位。
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行跟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界,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骨折复位。
④保持牵引砝码悬空、滑车灵巧、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备滑车抵住床尾或床头、砝码着地、牵引绳断裂或滑脱。
⑤不行任意增减牵引重量。
牵引重量过轻,不利于骨折复位或畸形改正;过重,致使过分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甚至肢体血循环阻碍。
2、当病人诉说患处痛苦时,应仔细剖析原由,不行简单地减少重量。
关节炎病人牵引重量不足以拉开关节面时仍会感觉痛苦,加大重量后痛苦即可消逝。
3、察看颅骨牵引螺丝松紧度,实时反应给医师予以调整,以防松脱。
1、防备窒息。
⑴防备颌枕带松脱下滑压迫气管:①头部制动,不任意扭转。
②睡眠时可在颈部双侧搁置砂袋,防备头颈部无心识地摇动。
③在牵引滑车与砝码后边(即头部的后边)安置一挡屏,防止牵引装置受碰撞。
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
![足下垂的防治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c84363312b3169a451a45e.png)
预防
• 踝关节的摆放:患者平卧位,于足跟部放一棉制的小圈,以 防压疮,踝关节保持背屈中立位,用海绵小枕或棉垫铺在木 板上放在两足下面,使足底与床面垂直,足尖向上居中,以抑 制跖曲,保持踝关节于功能位,同时要避免重物或棉被压迫。
• 踝关节背曲运动:患者仰卧位,于髋关节下放一枕头支撑, 脚掌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护理者一手固定患者的踝关节, 另一手协助患者的踝关节做背屈、外翻运动。
生物反馈疗法
• 生物反馈疗法: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治疗CVD后偏瘫,在国内最早的报告见 于80年代,迄今为止所有作者报告,其 疗效都是肯定的。它主要用于中风偏 瘫所致麻痹肌的兴奋,过度紧张肌的抑 制,训练肌群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药物疗法
• 肉毒毒素 • 1992年,Dengler等开始应用肉毒毒素(BT)治疗
• ②触觉刺激 - 快速擦刷或叩击胫前肌 ,引 发胫前肌的收缩 。
• ③缓慢牵拉小腿三头肌 。 • ④温度刺激
•
• 3 主动运动
•
使胫前肌和小腿三头肌交替 、缓
慢 、节律性向心性收缩 ,反复多次 。
意义
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长达 6~12个月 ,有 些患者可能终生遗留足下垂 ,但大多数功能的恢复都发 生在头 3 个月内 。因此我们应及早介入康复护理 ,采 取各种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功能 ,将其功能障碍减 小到最低极限,针对性选择干预措施,避免足下垂的发 生.
足下垂康复治疗的常用方法
• 1.神经生理学疗法(NPT) • 2.生物反馈疗法 • 3.药物治疗 • 4.神经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 5.踝足矫形器(AFO) • 6.手术治疗 • 7.中医疗法
康复方法
• Bobath技术: • 通过利用关键点的控制及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良好肢位
足下垂护理措施
![足下垂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0634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2.png)
注意足部护理
1
• 定期清洗双脚,保持皮肤干净清爽
• 及时修剪指甲,预防内生甲或真菌感染
• 使用护脚霜或乳液,保持足部肌肤滋润柔软
• 注意保护重点部位,如脚跟和脚趾甲缝隙
• 观察双脚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定期进行足部检查
专业检查评估
定期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足部 检查,包括观察、触诊和必要 的检查仪器评估,可及时发现 潜在的问题并及时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注重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保证充足 睡眠,有助于预防 和控制导致足下垂 的基础疾病。
结语
通过全面、系统的足下垂预防和护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和维护足部 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积 极配合医疗治疗,持续进行专业护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远离足下垂的困 扰,迈向更加健康、活跃的生活。
足下垂的原因
造成足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肌肉无力、神经损伤和骨骼异常等。肌肉无力可能由于神经系统疾病 、长期不使用或肌肉损伤导致。神经损伤则可能源于外伤、脊髓损伤或周围神经病变。此外,骨骼 异常如骨折或关节畸形也可能影响足部正常活动。适当诊断并找出病因是治疗的首要步骤。
足下垂的症状
足下垂的主要症状包括难以抬起脚部、步态不稳定、双脚内翻等。患者在 行走时通常会拖着脚步,容易绊倒,并可能出现足肌肉萎缩和感觉异常。严重 情况下还可能伴有大腿肌肉无力和膝关节不稳定。这些症状不仅影响行动, 还会造成步态异常,增加跌倒的风险,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使用装备辅助训练
利用弹力带、滑轮等训练装 备,进行针对性的脚踝及足部 肌力训练,不仅能增强肌肉力 量,还能提高协调性和平衡能 力。
平衡性训练
在不稳定的器械如BOSU球 或平衡板上进行平衡练习,能 够有效锻炼足部及下肢的协 调性和肌肉耐力,预防下垂发 生。
足下垂预防与康复PPT
![足下垂预防与康复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ed4beced630b1c59eeb5cd.png)
足下垂的预防及康复
(一)卧床期: 长期卧床病人或截瘫病人,如果忽视了踝关节的运动,由于力矩的作
用,足可绕踝旋转而发生跖屈。
1、当患者只能卧床时,无论是平卧位还是侧卧位,都不能让足悬空。需 要在足部垫一个软垫,还要避免重物压迫。
2、偏瘫者2-3小时改变体位,保持良好肢位,侧卧时背部要有依靠,偏瘫 侧的膝下垫起,保证偏瘫侧下肢不外旋。 3、睡眠时可采取矫正鞋穿戴疗法。
昏迷、脑卒中、截瘫 、偏瘫、腰椎间盘突出或 腰椎管狭窄压迫腰5神经 根、腓总神经损伤、长期 卧床、下肢石膏固定、皮 套牵引或骨牵引等长期制 动的患者。
3
足下垂的危害
危害
足下垂的危害
长期足下垂,会导致踝关节长期 处于非功能位置,小腿和大腿肌肉萎 缩或腓总神经损伤,使得踝关节强直
,产生跨越步态,影响站立和行走功 视频
目录
一、足下垂的定义 二、高危因素及人群 三、足下垂的危害 四、预防及康复护理 五、总 结
1
足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
肌痉挛、足跟腱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 背伸的症状。
2
高危因素及人群
高危因素及人群
1.神经损伤
因
2.长期废用
素
高危
3.外界长久的压迫 人群
4、足部的保暖与按摩。
足下垂的预防及康复
(一)卧床期:良肢位的摆放
足下垂的预防及康复
(一)卧床期:使用的佩戴支具类型
临床运用
足下垂的预防及康复
(一)卧床期:使用空气压力波按摩
足下垂的预防及康复
(一)卧床期:足部温热疗法
利用物理作用,使组织升 温后再降温,达到促进炎症吸 收,增加局部神经营养,缓解 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的目的。
“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分析
![“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5108dc76c66137ef061973.png)
“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8-29T15:55:47.5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作者:曾欣[导读]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心脑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脑卒中患者预防足下垂中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康复训练中使用的足下垂预防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足下垫方枕法,观察组则采用“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预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足下垂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伸肌痉挛、踝关节足趾屈、无背屈功能、背屈功能减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脑卒中;足下垂【中图分类号】R74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137-02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心脑血管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脑卒中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护理成为医院研究的重点。
尽管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其高致残率仍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足下垂就是比较常将的一种,其发生率高达54%[1]。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足下垂预防中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2级。
按照其康复训练中使用的足下垂预防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在37岁到74岁之间,平均(51.8±3.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下垂的预防护理措施:
(1)卧床期:保持肢体功能位,不能让足悬空。
改换体位,2
小时更换一遍,卧床时调整下肢保持轻度屈曲位。
在足部置放软垫,平卧时患侧髋、膝屈曲,并使足踏与软垫上,使其蹬实。
侧卧位时患侧足下应垫软垫,背部要有依靠,偏瘫侧的膝下垫起,以保持下肢处于功能体位,保证偏瘫侧下肢不外旋。
睡眠时可采取布鞋疗法,即将患侧的布鞋垂直固定于患者的床栏杆上,每晚临睡时将患侧的足放进鞋内每2-3 小时从鞋内脱出一阵进行按摩。
(2)四肢运动:瘫痪侧的上、下肢各关节作被动屈伸运动,对足关节行背屈运动,每天做2 次每套动作15 次。
为促进瘫痪侧的被动运动,健侧自动运动也作同样的运作,如果被动运动不够充分,可运用健侧带动患侧作被动运动。
(3)离床期:轮椅乘车训练:过了急性期,经医生许可,开始作轮椅乘车训练,每日一次,一次5 分钟,如果坐轮椅稳定可延长时间,增加次数。
坐轮椅时两脚必须放在踏板上。
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安全,用安全带固定躯干,颈部不能保持稳定的患者,可使用设有床的轮椅。
(4 )坐位训练:以能坐轮椅的患者为对象,每天进行2次,此
时脚底要着轮椅的踏板,保持功能体位。
(5 )步行期:坐轮椅或是坐位时足底着地面作背屈训练。
将5-6 公分的海绵放在足底与地面之间,进行背屈训练,10次为一套,一日2次。
肌肉萎缩的预防措施
1、肌肉萎缩的预防采取主动练功训练,如坐位,立位和步行练功。
根据病情,可选用相应的导引、按摩、气功以及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锻炼方法。
生活作业方法更为实用易学。
若上肢活动障碍者,采用写字、投掷、接球、弹琴、编织、拨算盘等,若下肢活动受限者,采用踏三轮车、缝纫等作业训练方法。
2、肢体活动功能训练可采用主动练功和被动练功两种,从内容上可有传统体育训练、生活作业训练等不同。
若肢体瘦削枯萎,运动无力,不能步履,卧床阶段可采用卧位被动练功,随时变换姿势,防止"畸型"发生。
继则采取主动练功训练,如坐位,立位和步行练功。
根据病情,可选用相应的导引、按摩、气功以及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锻炼方法。
生活作业方法更为实用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