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行政与行政学1、什么是行政,怎样来理解?(公共)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特点根本特点:行政管理与政府或行政机关的活动相联系,具有“公共性”。
其他特点:(1)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使行政管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对象涉及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使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广泛性。
(3)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使行政管理具有全局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
(4)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使行政管理具有规范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特点。
(5)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具有社会性和民主性的特点。
3、行政管理学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代表人物及代表思想(括号里了解)(1)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行政管理学形成时期①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美国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1887年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被称为是行政学的鼻祖。
②古德诺(1859–1939),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提出“政治-行政两分法”,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奠定了行政管理学产生和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
③泰勒(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工程师,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著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
认为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而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④法约尔(1841-1925),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工程师,与韦伯、泰罗并称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被尊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开山鼻祖、“管理理论之父”。
第一章 绪论《行政管理学》ppt 课件

二、国外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几个时期 (一)形成时期 (二)成长时期 (三)发展时期 三、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适应世界以经济、科技
为主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二)学习行政管理学是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改革的需要 (三)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需要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 (二)行为科学和心理研究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历史研究法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满足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国家行政管理提出的
要求 (二)“文官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三)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使管理科学成为传统公共行
政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四)西方近代政治学、行政法学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提
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概述
一、行政和行政管理的涵义 (一)行政的本质及特点 (二)行政管理的界定 (三)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1.阶级性与社会性 2.客观性和实践性 3.综合性与交叉性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
(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

《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概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行政的三种含义:行政管理的定义;行政管理的特点。
(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管理学的定义。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范围。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威尔逊的《行政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一)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规范方法、经验方法(即实证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一)行政(二)行政管理(三)行政管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四)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阶段(五)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六)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四、考核要求(一)行政1.识记:行政的三种含义。
2.领会:(1)行政与政治的关系;(2)行政与管理的关系。
(二)行政管理1.识记:(1)行政管理的含义;(2)行政管理的三个特征。
2.领会: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异同。
(三)行政管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1.识记:(1)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2)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本质特征;(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4.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4】“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学们好。
我们今天主要了解“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是来自行政管理的实践。
行政管理的实践历史悠久,可以说有国家出现以后就有了行政管理的实践,但是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形成至今不过100年的时间。
一百多年来,行政管理学经过了形成、成长和现代化这样三个阶段的发展。
(一)1887-1929年,行政管理学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两条理论发展线索,一条是行政学理论从无到有的发展,另一条是科学管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它们共同成就了行政管理理论。
1887年美国学者、后来的美国第28位总统威尔逊发表文章《行政学研究》,文中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
此后经过古德诺、怀特等学者的开创性努力,行政管理学体系日臻完善。
1926年怀特《行政学导论》出版,被后人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也是行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科学理论的标志。
20世纪初期也是管理学理论发展活跃的时期,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1916年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发表,标志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科学管理理论对于行政管理理论的最终形成起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德国的学者马克斯•韦伯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对行政组织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成为行政组织的经典理论。
这些管理学的理论的发展成果极大地启发了行政管理的研究者。
总体看,处在创立时期的行政管理学,比较注重从静态、固态研究行政管理的原则、制度等过程管理的内容。
(二)1930-1960年前后,行政管理学的成长阶段1930年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成立,标志着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与行政管理学创立初期注重科学管理、个人管理不同,这阶段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充分借鉴了管理学中行为主义管理理论,重视行政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的管理。
行为主义理论后来也被称为行为科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的。
行政管理学 1

四、本书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 设,即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 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 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代表着 人民持续不断地改革政府,实现理想政府 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但它是否意味着政 府治理的一个新典范时代的到来,现在下 结论还为时尚早。
三、法汉姆及霍顿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1、采用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 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3、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体制更为扁平化; 4、改变现行的政策,转换成为“新公共服务模式”; 5、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6、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 7、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 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其共同的特 征是引进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 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一种改革或管理形 态的变化,而是政府角色与市民关系产生 了本质的变化。
二、胡德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1、即时的专业管理; 2、目标明确与绩效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 4、转向部门分权; 5、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 实践; 6、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公共管理学讲义
第一章 绪论
• 一、公共管理的意义 •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 三、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 四、新公共管理 • 五、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
第一节 公共管理的意义
• 一、皮瑞和克莱姆的观点。
公共管理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 政的规范性取向以及一般管理制工具取向 的结合体。公共管理的重点是将公共行政 作为一种职业,并将公共管理这是为职业 的实践者,而非政客或政治家。
十一、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 变革的问题。
行政管理学(1)(1)

一
态 态 态 态 的行定织政 的 的 的 的 政政法。学 行 行 行 行 府权律狭所
、 行
政 政 政 政 组力程义研
政
组 组 组 组 织、序的究
组
织 织 织 织 机管建行的 意 环 过 结 构理立政是 识 境 程 构 实社的组狭
对本学科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 “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兴起 政策科学的繁荣 公共选择理论影响深远 公共参与、政府间关系(尤其是中央和地方的关
系)、行政文化和行政环境(行政生态学)等的研究, 在80年代进一步为理论界所重视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行政思想发展 和研究现状
4.行政学的研究有利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行 政学研究成果。
二、行政学研究的方法
1.哲学研究方法。 2.法学研究方法。 3.事实研究方法,又称行政调查法。 4.比较研究方法。 5.系统研究方法,又称环境研究法。 6.案例研究方法,又称个案研究法。 7.摸拟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行政学说的历史发展
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组织依法对国家政
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理解:
第一,行政学研究的主体是国家行政组织;
第二,行政活动的前提是依法行政;
第三,国家政务,包括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机关自身事 务是行政学研究的对象;
第四,行政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第五,行政学研究的实质是探求和揭示行政活动的规律,它的表现 形式为行政管理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
一、行政学研究的意义 二、行政学研究的方法
一、行政学研究的意义
1.行政学研究有利于发现行政活动的规律,促 使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更加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发展 要求。
昊远教育培训中心《行政管理学》知识要点 (1)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1.行政管理学最早诞生于美国。
2.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研究》一文,被公认为行政学研究先河的先驱者。
3.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创立“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他被称为“行政学之父”。
4.1926年怀特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视为行政学正式问世的标志(即标志着行政学科的基本形成)。
5.行政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领域拓宽和加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扩大。
6.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和省、市、县、乡(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7.我国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8.行政管理学特性:阶级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独立性和综合性(广泛性)的统一。
9.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引进中国。
10.行政管理的二重性:一般性、科学性与特殊性、阶级性(政治性)。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行政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12.“管理就是服务”,行政管理的最大特性在于公共性,为人民服务是行政管理的终极目标。
13.行政管理活动属于:执行性活动。
14.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现代管理时期。
15.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行政学成长阶段,也称为行为科学时期。
16.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入的市场化方法包括:委托——代理、伙伴协作、绩效评定、合同承包。
1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18.《行政研究》对行政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有:(1)提出了从行政学角度来研究政府;(2)开创了行政学研究之先河;(3)研究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与区别。
19.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中将行政学研究归纳为四个部分: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20.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
郭小聪《行政管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郭小聪《行政管理学》(第3版)第一章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一、关键术语1行政管理答:(1)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特点①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②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
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③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④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⑤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3)里格斯将行政管理分为三种形态来对其进行考察①融合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农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与行政结构重叠,行政制度同时也是一种分配制度,土地的分配是政府的重大事务,君王是分配制度的中心。
②衍射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工业生产力为经济基础,整个行政管理制度市场化。
③棱柱型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社会经济虽然有了市场的取向,但尚未完全商品化,非经济因素仍然对行政管理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社会的行政管理特征形式上早已抛弃,但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的体制、习俗和观点同时并存。
2新公共管理答:(1)新公共管理的概念①概念新公共管理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主要是来自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一些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设想。
②核心思想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行政的含义1.政府分工及其组织结构的状况。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行政指执行法律,但行政也存在立法权,立法和司法也存在行政权。
2.政治和行政的不同功能。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为政治,后者为行政;但两者存在交叉;3.管理的角度(Management)。
怀特《行政学导论》:Management in public sector is very much like that in private sector,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efficiency.4.一般含义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1)主体:政府,非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2)客体: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非其他组织的内部事务,非私人事务;(3)行政权力的来源:国家法律授权,具有权威性;二、行政管理学含义一门以狭义政府(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机关)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综合性、动态性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三、行政的特点1.政治性(Political):阶级性,统治阶级通过行政来贯彻政治主张2.社会性(Social):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行政的基本职能3.执行性(Executive):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4.系统性(Systematic):开放,同社会其他系统(法律、政治)进行人\财\物的交换四、行政的构成要素1、人员(Staff):公务员的任用、调配、等级、薪俸、晋升、奖惩、退职等2、行为(Action):实体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程序性:方法、程序、技术3、组织(Organization):行政组织间的沟通关系和网络系统,“骨架”4、时空(Space-time):时间:讲求时效,提高效率空间:注意环境,因地制宜5、物质(Common property):资金、必需的设备、工具、材料、场所五、行政管理主体(一)组织类主体:1、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2、政府行政机关(1)效力:行政机关在获得法律和政府授权条件下,其发布行政规定的效力等同于政府。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1.1) 导语——课程简介

【1】导语——课程简介同学们好!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学习《行政管理学》这门课程了。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呢?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这个话说的很绕,或者说,说的过于学术了,通俗的解释一下。
如果是在我们国家,国家的权力机关就是全国人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就是国务院。
行政管理学就是研究国务院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不过要特别说明一下,作为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国务院不是一个机构,而是整个国务院系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政府”。
狭义的政府不仅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的所有机构及其公职人员,而且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机构,这些机构里的公职人员活动。
国务院系统的机构及其公职人员的活动,要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比如国家的发展规划,军事、外交等等;还要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比如13亿人的衣食住行;另外还有管理机关的内部事务。
机关内部事务的繁杂,管理难度一点也不亚于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管理。
设想一下,仅一个国务院就有25个组成部门,此外还有办公厅、各类特设的、直属的、办事的机构,还有直属的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以及议事协调机构等等,大大小小总共74个。
所有这些机构的权责划分,相互关系。
这还仅仅只是一级政府的横向关系,我们国家的宪法规定中国有四级政府,即中央、省级、市县级、乡镇级,每一级又都有几十个机构,这些机构之间的横向关系,还有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纵向关系。
还有全国总计716万公务员的管理。
这700多万公务员每个人的职级任用、培训、考评、奖惩等等,所有这些事务都属于内部事务的管理。
大家想想,这么多的事、这么多人,要管理好是不是需要专门研究?是不是需要寻找规律、制定规则?按规律办事、按规则办事是不是就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还可以减少失误,防治腐败。
当然,真的要对所有这些问题都进行研究,也不是我们这门课能够完成的。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2.1) “行政”的概念界定

【2】“行政”概念界定同学们好。
我们需要先来解读一下《行政管理学》这个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看看什么是行政、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
“行政”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词汇里古已有之。
比如在《左传》里就有“行其政令”、“行其政事”的记载。
在《史记•周本纪》里更是直接出现了“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的记载。
在中文里,“行”是动词,“政”是名词,二者结合,“行政”就是执掌政务、处理政事的意思。
在西方,“行政”administr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minatrarc,主要含义也是执行事务。
现在非学术领域“行政”的含义已经被引申到更广的范围了。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行政”的解释是“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
”不过在学界,对“行政”的理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他们对“行政”的不同理解大致有三种。
(一)基于“分权”学说的行政观这种观点认为“行政”就是指立法、行政、司法并立“三权”中的行政权或行政权的行使。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狭义行政观。
在西方,分权学说始于古希腊时期,当时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在他的代表作《政治学》中,将政权分为讨论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此后分权学说不断被完善,直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他集前人分权思想之大成,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同时提出并论证了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可能和必要。
基于分权学说理解“行政”,可以比较清楚地从理论上界定“行政”边界,可以比较清楚确定行政的主体和客体,从而区分行政权力与其他权力行使活动。
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主要是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状况。
20世纪以来,各个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权力都表现出扩大的趋势,而行政权力扩大的主要形式就是“三权”的互相渗透。
在“三权”边界实际上日益模糊的今天,用狭义的行政观解释现实已经困难,还要它担负理论指导的重任,显然是难以办到的。
(二)基于“政治—行政二分”的行政观这种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分离的,政治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表达过程,而行政则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执行过程。
行政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行政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行政管理?行政和政治有何区别?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a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b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c狭义的: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区别:(1)两个名词的概念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蕴含内容也不同。
政治,泛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事务诸方面的活动。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
行政,主要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法律行为,也只机关、团体、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行政工作是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并受到政治制度和理念的影响与制约;政治的开明程度可以通过行政行为来体现。
(3)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这种意志的执行。
2.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学习行政管理学有什么意义?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意义:①对指导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②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和行政效率③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3.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做好行政管理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十七大报告内容的12个要点:P20第二章:行政环境1.什么叫行政环境?行政环境包括哪些方面?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1)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2)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民族宗教环境和国际环境)2.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一、经济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亡和性质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3.生产力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4.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二)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1.基本的生产关系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2.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体系的功能和运行模式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二)政体决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三)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四)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五)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六)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七)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3.民族环境、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分别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一、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二)民族环境影响着行政系统的体制(三)民族环境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驶(四)民族环境关系着行政系统的凝聚力大小二、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地球环境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制约行政系统的发展模式(二)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三)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系统的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四)地理形状影响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系统稳定状况(五)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三、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和机构(二)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机构(三)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问题的职能及机构(四)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及机构(五)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收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4.如何创建良好的行政外部环境?一、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一)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二)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三)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一)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系统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二)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三)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四)大力推进法治建设三、创建良好的民族环境(一)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二)加强民族团结,培养国家民族意识(三)在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四)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缩小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四、创建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一)培养行政系统成员的国际意识(二)反对侵略、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四)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方位交流第三章:行政职能1.什么是行政职能?从行政过程的角度论述行政职能体系。
《行政管理学》电子讲义第一章

21
(二)公共行政
1.行政这一提法的弊端
“政”,正:正确;攵:拿着鞭子抽打 (1)政府主导观念 (2)救世主观念 (3)职能“帝国主义”
22
2.公共行政所揭示的积极内涵
(1)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 (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管理社会公 共事务 (3)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 合法、合理、实际运用。
16
行政管理与管理的区别
(1)产生时间不同:管理的历史比行政更长。 行政管理的正式产生是在国家出现之后。 (2)活动外延不同:管理的外延更为宽泛。 (3)活动性质不同:管理更强调社会属性; 而行政是政治性、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7
2.广义的行政观:
认为行政是国家政治目标的执 行活动,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 等社会组织领域内特定组织的指挥 活动及机关内部的总务后勤工作。 (政治与行政分离)
4
第三,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活动就是管理活动。如美国学者古立克 认为,行政是由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sing)、 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 (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和预算(budgeting) 等功能构成的一个过程,即著名的POSDCRB七功能说。另一种 观点认为,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即有关 公共事务的管理。 它既包括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包括非政府公共机构 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管理仅仅指政 府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按照这种观点,并非所有的公共事 务管理活动都是行政,只有政府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活动才是行政。
9
(二)多项选择题 1.从西方的学术传统来看,对“行政”的解释大致有( ) A.与经济相对应的“行政” B.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C. 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D.与管理相对应的“行 政” E.与公关相对应的“行政” 2.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和范围有( ) A.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B.行政环境和行政权力 C.行政职 能和行政管理机构 D.行政管理行为和行政管理过程 E.行政管 理方法和行政管理规范 3.行政管理学在美国正式产生并得到公认标志有( ) A.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研究》一文 B.1900年古德诺发表 《政治与行政》 C.1910年韦伯出版《社会与经济组织理 论》 D.1926年怀特出版《行政学导论》 E.1927年魏洛比出版 《公共行政原理》
行政管理学资料完整版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绪论一、行政的概念:国家行政机关(主体)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依据)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目的),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二、行政的特征(简单看看)1、执行性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执行权力机关的指示命令。
2、政治性目的是为实现统治阶级利益,意味着行政要维护统治阶级的意志利益。
3、权威性行政根据国家法律法定的权力进行,是依法进行的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任何人或组织都必须服从。
三、行政管理学在西方产生的原因行政学的产生是由一系列相关的社会历史因素决定的,具体如下:A产业革命后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加强对行政实践和行政理论的独立、深入研究。
西方主要国家完成产业革命使小规模的手工工场生产被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所代替,生产过程复杂化,工人人数增加,生产规模扩大,迫使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来提高生产效率。
B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实践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
同该时期管理思想的突破性进展密切相关,行政国家的实现。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政府机构扩大,行政人员、行政经费的增加等C、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各关系密切的学科的发展成熟为行政管理学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思想理论资料。
资产阶级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关学科的发展为行政管理学产生创造理论基础四、发展阶段A、形成阶段(科学管理时期)1906—1930 泰勒把科学管理思想应用于行政管理中,推动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局限:1、过分重视机械效率,忽视社会效益2、过分重视行政组织内部的研究而不重视外部因素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把人看成机器工具,缺乏对人的尊重)B、成长阶段(行为科学时期)1931—1960 把行为科学的理论用于行政管理学1927年美国的梅奥在西方电气公司芝加哥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人的行为研究----------霍桑实验的四个结论:①工人不是只受物质因素制约的“经济人”,而是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人”;②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③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无形的“非正式组织”;④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关系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 (第三版)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一、什么是行政(一) “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广义上,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务等管理活动,称为行政;狭义上,认为行政是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
本课程主要是基于对后者的认识而作如下界说: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二)政治与行政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功能。
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
自是以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
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政治与行政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
两者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
(三)管理与行政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活动。
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政务逐渐从混沌的社会事务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出现了以国家政务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专门机构和集团。
但在国家的政务管理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管理领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体和管理行为。
行政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行政管理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管理活动。
这种管理活动首先和主要地是由在任何社会中都是最大和最具权威性的公共组织——政府来承担和完成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四)立法、司法和行政西方国家把国家权力体系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并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
行政是与立法和司法相互制约的一种权力体系。
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这都是依据各自国家的国情而采取的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行政管理学

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1.制定计划 2.初步调查 3.管理控制评估 4.详细评估 5.撰写评估报告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是实行联邦制的主要国家,其中美国最为典型。
英国、法国、日本等是实行单一制的主要国家。
第四章:行政职能 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础,提出“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是自由经 济制度的三要素。
凯恩斯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 《行政许可法》并于2004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 所确认。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 在现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史上,主要起源于1951年美国学者D.B.杜鲁门出版的《政府之过程》一书。 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模式有:理性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 和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如下。。。 理性决策模式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理论。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A·西蒙。 渐进决策模式是由美国著名的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 混合扫描决策模式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阿·埃佐尼提出来的。
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
再次是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即所谓的棱柱型行政模式。
在政治学领域,美国学者阿尔蒙德首先较为系统地提出“政治文化”这一类似概念。
第三章:行政权力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权力的经典定义是:“权力意味着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 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第十二章:行政发展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143个成员。
行政管理学的重点

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1、行政的含义: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DENGDENG2、行政管理的特点:行政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的区别或者说其根本特点就在于,它与政府或行政机关的活动相联系,具有“公共性”。
公共性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第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第三,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第四,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第五,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1)、行政管理学是掌握行政管理规律的入门课程(2)、行政管理学是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的必修课(3)、行政管理学时参与国际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的基础课(4)、行政管理学是提高各行各业管理水平的辅助课4、行政管理学在西方产生和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思想“行政管理”一词最早由史坦因在《行政学》一书中提出(1)、科学管理时期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代表人物及其观点:A 威尔逊,代表作《行政学研究》,被称为行政学鼻祖,主要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
“政治、行政两分法”奠定了行政管理学产生和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
·主要观点: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重点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
必须纯洁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从结构上说,三权分立学说是不符合实际的,政治和行政要分离。
坚持效能精干的文官。
B 泰勒,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主张,高效率是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因此,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科学管理四条原则:(1)用对工人操作的科学研究来取代旧的单凭经验对工人管理的方式,以形成科学的劳动过程。
(2)在对工人的选择和培训上按科学办事,形成科学选人和用人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析 方
分 析 方
分分 析析 方方
分 析 方
分 析 方
分分 析析 方方
分 析 方
分 析 方
分 析 方
法 法 法法 法 法 法法 法 法 法
19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20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五)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P17)
行政学与政治学:“母子关系” 行政学与行政法学:相互渗透 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相互借鉴 行政学与社会学:相互促进(行管本质上也是一种社 会管理)
2、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及不同功能的角度 (美国)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明确提出政治与行
政两分法: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 意志的执行。 3、从管理功能的角度 (美国)怀特《行政学导论》:行政乃是为完成某 种目的时,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美国)费富纳《行政学》:行政就是由一些人的 协调的努力,使政府的工作得以做成。
23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现代行政管理产生的条件
1.民族国家的建立
——基本制度框架的奠定:组织主体(国家行 政机关)和人格主体(公务员)
2.工业革命
——劳动分工(职能化、部门化、专业化)
3.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
——主权在民的思想、法制思想、效率思想
24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19世纪末— 20世纪30年代)
(四)行政管理的研究内容
1.行政体系
11
2.运行机制(主要方式,教P10)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研究内容
行政体系
运行机制
12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行政体系结构
客观结构系统 行政体制行政组织
行政机构行政人事资源
主观结构系统 行政权力、行政法律
行政政策和行政管理方法 价值结构系统
行政意志、行政义务 行政责任和行政人格
10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二)行政管理构成要素(教P4)
(三)行政管理的特征
1. 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
——政治性(教P7-8)
2. 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 内部事务。
——综合性
3. 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行政权力。
——权威性
注: (教P5)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有效实现国家意志,依靠特定的手段和宪 法原则,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特点:1)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2)行政权力具有合法性。3)相对于 政治权力来讲,行政权力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执行权力,其运用具有极强的操作 性和技术性特点。4)行政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5)行政权力具有“一元 性”。
厄威克则提出了组织的八项原则。
34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这一时期以艾顿·梅奥1933年的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为标志,到60 年代系统管理学派兴起之前。这一时期 是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盛行的时 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并不是单独 以行政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而是一种 非常广泛的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它使用 反传统的研究方法,开拓了以人的行为 和人际关系为中心的新的研究领域,所 以有人称之为“新社会科学”。
除此之外,行政管理学与心理学、财政学、统计学、 运筹学、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公共关系学等学科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思考:
1、行政与行政管理的含义? 2、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22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演进
行政管理学的演进是指行政 管理学的发展史及其不同发展阶 段上的不同内容和特点。不同的 历史阶段受不同理论的影响,侧 重不同的研究方向,使用不同的 研究方法,有着不同的代表人物 和不同的代表论著。
13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行政运行机制
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监督 行政决策、行政决定、行政政策 行政领导、行政指导、行政引导 行政规划、行政计划、行政预算 行政协调、行政沟通、行政平衡 行政干预、行政检查、行政制裁 行政扶助、行政救济、行政服务督
14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15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1.形成阶段——传统管理时
期;即科学管理时期。
(大致1930年代 —1960年代)
2.成长阶段——人际关系时期;
由“重事”转到“重人”。重视非 正式组织的作用
(大致1960年代 —至今)
3.科学化阶段——现代科学 化管理时期,或新公共行政 时期。
25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西 方 行 政 管 理 学 发 展 的
属于政治
8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二)科学理解行政的含义
① 行政与国家: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客体是国家事务,基础是国家权力。(阶级性)
② 行政与管理: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各种事务所进 行的管理。(权威性)
③ 行政与法律:凭借国家法定权利,依法管理国家 事务。
(教材P3)
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 务的活动。
管理是企业的六种活动之一。
指出管理有五大功能,即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提出了著名的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即分工、权力、责任、纪律、命 令一致、指挥统一、公利先于私 利、报酬、集权、等级制、秩序、 公正、主动精神、集体精神
提出了著名的“法约尔跳板”原 理。
30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被认为是组 织学的也是行政管理学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绪论的知识点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特点
概念及特点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和意义
根本方法 方法 具体方法
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5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第一讲 绪 论
6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1. 怀特在1926年出版的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 学导论》中将行政管理学归纳为:组织原理、人 事行政、财务行政和行政法规四个部分;
2. (美国)古立克的POSDCORB(七要素)理论; 3. (台湾)张金鉴的“15M”理论
16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行政管理学研究既有“硬 件”部分(如行政组织、行政机 构),又有“软件”部分(如行政决策、行政沟通);既要 研究“静态”方面(如行政制度、行政法规),又要研究 “动态”方面(如行政执行、行政行为)。 1、行政管理是一门科学。 2、行政管理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3、行政管理是由主体发动而作用于客体的有序管理, 4、行政管理是一个过程。 5、行政管理过程的保障。除外部条件外,主要的保障 条件有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行政道德、财务行政、 后勤和办公室管理等。 6、行政管理要有效地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服务。 7、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 8、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从综合的角度,全面概述行政 (台湾)吴挽澜《行政学新论》:行政是化政令为
具体行为的一种过程。
7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5、马克思的行政观 • 政治和行政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都
属于上层建筑 • 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行政的任务是为
统治阶级服务的,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 • 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
28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 行政》一书,创立政治与行政的 “二分法”,为行政管理成为独立 的研究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出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 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29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 法国著名的行政管理学家
1916年,出版《工业管理及一般 管理》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2020/12/6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为什么要学习行政管理学?
1. 政府里的工作职位
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成为潜在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前提
2. 技术领域
授课、科研、社会工作 管理训练
3. 政府部门和其他工作部门
政府机构运作的知识 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价格听证会)
2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32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怀特的《行政 学导论》
魏洛比《公共 行政原理》
被誉为 行政管理学的
“三足鼎立”
费富纳的 《行政学》
33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美国行政学家古立克与英国行政学家厄威 克于1937年编辑出版了著名的《行政管理 科学论文集》.
古立克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 (POSDCORB),
26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行政学”一词的提出
德国学者斯坦因在1865~1868 年发表七卷本的《行政学》著作中首 次提出“行政学”一词,然而当时行 政学主要是指行政法而言的,并没有 把行政学视为一门独立学科,因此远 没有形成行政学理论体系。
27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1887年,发表 论文《行政学研 究》,提出政治与 行政相分离,奏 起了行政管理学诞 生的前曲。
9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1)
(一)行政管理的含义 广义的行政管理: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
立法、行政、司法等社会组织领域内特定组织的 指挥活动及其机关内部的总务后勤工作等。 狭义的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在管 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过程中 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管 理活动。
行政学理论体系结构图
行政管理学 行政职能
行
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