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狼》阅读答案附翻译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阅读】蒲松龄《狼》语段阅读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蒲松龄《狼》语段阅读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蒲松龄《狼》语段阅读参考答案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 杀戮恐惧,扔骨头。

狼得到了骨头,但狼仍然得到了骨头。

恢复投资后,后面的狼停了下来,前面的狼又来了。

骨头不见了,两只狼像以前一样赶走了。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 小时候,一只狼沿着小路走去,一条狗坐在他前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眼睛看起来很平静,意思是很悠闲。

屠宰开始时,他用刀割下狼的头,然后用几把刀把它杀死。

方想去。

看了看累积的工资,里面有一个狼洞。

他打算钻进去攻击背部。

身体半缩,不要露出臀部和尾巴。

屠夫砍掉了他的牲口就死了。

但是狼在意识到之前假装睡着了,并掩盖起来引诱敌人。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9.这篇古文摘自《狼的三则》。

作者是代表世界的著名作家(4分)20.解释下了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当肉在负载中耗尽时,骨头就剩下了:(2)谷野有一片麦田(3)其一犬坐于前犬:(4)一狼洞其中洞:2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狼也很狡猾,一瞬间就死了两个人。

动物怎么会变得欺骗?别笑了。

22、这篇课文给你哪些启示?(3分)答复:19、《聊斋志异》蒲松龄清聊斋先生20、(1)通“止”,只有,仅仅(2)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3)像狗一样(4)打洞21.(1)我得知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引诱敌人的。

(2)狼太狡猾了,但很快两只狼都死了。

动物可以使用多少技巧?这只是个玩笑。

22、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决不能妥协退让,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蒲松龄对《狼》一文的参考答案。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苫.蔽成丘:?一屠.晚归:?一屠晚.归:?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甲】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蒲松龄《狼》)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骨已尽矣山穷水尽筋疲力尽弹尽粮绝B.顾野有麦场相顾无相识顾此失彼奋不顾身C.以刀劈狼首首当其冲首屈一指蓦然回首D.盖以诱敌以其境过清学以致用不以为然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理解:这只狼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意在迷惑屠户,为另一只狼的'偷袭作掩护。

【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狼)打算由通道进入从背后攻击屠户。

理解:狼柴堆打洞想趁屠户不备从背后攻击的行为,体现了狼的凶狠残暴。

狼阅读答案:(三)(共7分)10.答案:A(2分)11.答案:[乙](2分)12.(1)答案:天地间的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人不应杀害它们。

(2)答案:当人的生命受到虫兽威胁时,应当果断反击。

(3分。

前一小题2分,后一小题1分)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20xx・西藏自治区】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文言文狼的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的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的阅读及答案练习做多了自然会形成自己的做题方法和速度,为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狼的阅读及答案,欢迎来参考!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牧竖,牧童;竖,童仆。

8.(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相去数十步:_____________ ②狼辍声四顾:_______________③乃舍此趋彼:_____________ ④气绝身亡:_______________(2) 和“久之不动”一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2分)A. 又转奔之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C. 至之市D. 乃记之而去9.划分句子的停顿(两处)(2分)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10.翻译句子:(4分)①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②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出自《晏子使楚》)11.读完全文,结合下面材料链接,说说你得到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2分)【连接材料】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答案8(1)距离停止奔向气息终止、断(2)B9其一竖〡又在彼树〡致小狼鸣急10①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

②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是水土不同。

11.任何生物都是有爱的,狼亦如此;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要轻易被别人欺骗;只要拥有智慧,敢于斗争,任何邪恶都可以被战胜。

译文: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

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

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文言文狼的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的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的阅读及答案文言文狼的阅读及答案「篇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小题2】有人说文中的狼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你觉得有道理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3分)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①,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②。

若扁鹊者,镵血脉③,投毒药④,副⑤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注】①神:内在精神。

②闾:村子。

③镵血脉:指扎针、开到一类的手术④投毒药:用猛药。

⑤副:分析。

【小题3】有同学联系上下文认为画线句中的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你认为这样理解有道理吗?为什么?(2分)【小题4】扁鹊为什么认为自己看病的本事最差?(3分)答案【小题1】(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夫面前。

(2)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掉了它的大腿,把这只狼也杀死了。

(6分)【小题1】参考答案略。

(回答有道理和无道理只要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分)【小题1】有道理(1分)。

从下文扁鹊的回答中长兄、中兄可以推断他的意思就是兄弟(1分)。

(2分)【小题1】因为扁鹊只能用针刺手术,用猛药来治病,而长兄却能看病人的精神,还没等病人病症表现出来就能治好病,二哥则能在病人病情刚刚表现出来的时候就能诊断病治好他们,所以并确认为自己的医术最差。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狼》选自,本文作者是,他的号是:,是著名文学家,世称。

2、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3、原文有三处描述狼阴险狡诈(黠的本性)的句子,分别是:4、在两狼的追击下,“屠大窘”说明什么?屠户采取了怎样的行动?5、文中屠夫的“智”表现在哪里?6、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翻译附参考译文(最新8篇)

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翻译附参考译文(最新8篇)

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翻译附参考译文(最新8篇)篇一:《狼》注释篇一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晚:夜晚,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甚,很。

惧:害怕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

以,把。

从:跟从,跟随。

复:又,再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故,旧、原来。

窘(jiǒng):困窘,处境危急,困迫为难。

恐:恐惧,担心。

敌:意动用法。

这里是动词,指攻击的意思。

顾:看,视。

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柴草。

积,堆积。

薪,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乃:于是,就。

弛:解除、卸下。

眈眈(dān dān)相向:(狼)瞪着眼看着(屠户)。

眈眈,注视的样子。

相:表示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少(shǎo)时:一会儿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很久。

之,音节助词,表示修饰前字,没有实在意义。

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悠闲、从容。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柴草中打洞。

洞。

这里作动词。

遂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尻(kāo):屁股。

自:从。

股:大腿假寐(mèi):假装睡觉。

寐: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亦: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

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篇二:《狼》文学常识篇二古今异义1、去(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2、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耳(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狼文言文阅读答案

狼文言文阅读答案

《狼》文言文阅读答案中考在即,为了大家更系统的复习初一语文,为此,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本篇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能够帮助大家复习语文。

狼蒲松龄《狼》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在我们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中,有我们遇到不懂的是正常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篇1《狼》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狼文言文翻译答案

狼文言文翻译答案

原文:狼也,居山林之间,狡猾而多智。

善斗,能逐群羊而夺其肉。

夜则伏草莽,昼则隐林间。

群狼相聚,共谋食事,无不如意。

然狼性贪婪,得食必多,终日嗥叫,似求声援。

及至猎物来至,群狼齐出,四面合围,势不可挡。

猎物虽强,亦难逃其害。

狼得食后,饱食终日,不复思食。

然一旦无食,则群狼相嗥,声震山谷,寻食之志不衰。

翻译:狼者,居于山林之间,狡黠而多智。

善于争斗,能追逐羊群而夺其肉。

夜晚则潜伏于草丛之中,白天则隐藏于树林之间。

群狼相聚,共同策划捕食之事,无不随心所欲。

然而狼性贪婪,一旦获得食物必定多多益善,终日呼啸,似乎在寻求声援。

待到猎物来临,群狼齐出,四面八方围攻,其势不可抵挡。

猎物虽强,也难以逃脱狼群的伤害。

狼群捕食之后,饱食终日,不再思念食物。

然而一旦食物断绝,群狼便齐声嗥叫,声音震动山谷,寻找食物的意志毫不衰减。

狼之行,犹如人之心。

人亦当如狼之智,善斗而避险。

然人不如狼之贪,狼得食后,不复求食,人则不然。

人心贪婪,欲壑难填,往往因贪而招祸。

故古人云:“狼性难驯,人心难测。

”此言虽古,实则至今仍具有警示意义。

狼之群居,亦如人之社会。

人当如狼之团结,共谋大事。

然人不如狼之齐心,狼群共食,无不齐心协力。

人则往往因私欲而纷争,乃至相互残害。

故古人又云:“狼群同心,人亦当同心。

”此言亦古,实则提醒我们,团结协作乃成功之关键。

狼之捕食,亦如人之求生存。

人当如狼之勇敢,不畏艰难。

然人不如狼之果断,狼得猎物,立刻享用,人则往往犹豫不决。

故古人云:“狼性果断,人心犹豫。

”此言虽古,实则告诫我们,果断决策乃成功之保障。

综上所述,狼文言文中所描绘的狼性,实为对人性的一种警示。

人当借鉴狼之智慧,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果断决策,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人之不同于狼者,在于人心之善良,在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故人在借鉴狼性之同时,亦当保持自身之优点,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简答、阅读【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狼》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狼》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狼》含答案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缀.行甚远( )(2)顾.野有麦场( )(3)意暇.甚( )(4)而顷刻..两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部书虽然写的大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B.文章篇幅较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

C.文中的情节“遇狼”是故事的开端,“惧狼”是故事的发展,“御狼”是故事的高潮,“杀狼”是故事的结局。

D.文章最后运用的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了主旨,是画龙点睛之笔。

4.阅读文章,说一说学习了《狼》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答案】1.连接、紧跟看,视从容、悠闲一会儿。

2.(1)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刀。

(2)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3.C4.示例:面对恶势力,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狼》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复习(全国通用)

《狼》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内篇目梳理与课外拓展阅读复习(全国通用)

15、一狼洞其中 16、乃悟前狼假寐 17、盖以诱敌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9、止增笑耳
15、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1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 17、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 啊。 1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
讽刺了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参考译文】楚地的人称老虎为老虫,苏州人称老鼠为老虫。 我在长洲做县令的时候,因为有事到了娄东,住在客栈里,把 烛吹灭后就睡了,忽然听得碗碟叮当有声。我便问看门的童子 是怎么回事,童子答道:“是老虫闹腾。”我是楚地人,(一 向称老虎为老虫,听说是“老虫”,)很是害怕,说:“城里 怎么会有这种野兽?”童子说:“不是别的兽,是老鼠。”我 问他:“老鼠为什么叫老虫?”童子说这是吴地的风俗,世世 代代都这么叫,是这么传下来的。唉!老鼠冒老虎之名,致使 我吓得要逃走,慢慢地思考这件事,真是可笑。然而今日天下 冒虚名以欺世的也真不少。
4. 品读文中的画线句,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概括“犬” 行为异常的原因。
“犬”发现主人丢失了银两,想方设法拦住主人,提醒主人回 去寻找。(意近即可)
5. 读完本文后,有人拟写了一副对联,请结合提示,将空余 的部分补充完整。
上联:孝子____;
下联:____舍弃生命护银。
上联:孝子__搜括囊蓄救父__;
下联:__义犬有个人,他的父亲遭人陷害被关进监狱,快要死去。为了救父,他搜集家中所有的积 蓄,一共有一百两银子,准备到郡府里游说,打通关节。他骑着骡子急匆匆地出了门,这时,他家 里养的一只黑狗跟着他。他连忙呵斥狗,要它回家;但他一走,狗又跟上来了,用鞭子驱逐也不回 去,狗跟随他走了几十里路。他下了骡子,快步走到路旁小便。解完后扔石头打狗,狗这才跑走。 这个人又向前走,那条狗风驰电掣般又追上来,咬那骡子的尾巴和蹄子。这个人发火了,用鞭抽它, 那狗不停地叫。忽然又跳到前面,气呼呼地咬骡子的脑袋,似乎想阻挡他的去路。这个人认为这事 情不吉利,就更生气了,勒转骡头驱赶它。看那狗已经跑远了,才拉转骡头疾速奔驰,来到郡里时, 天已近傍晚了。他一摸腰里的袋子,发现银子丢失了一半。他急得汗流不止,像掉了魂似的。整晚 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忽然想到狗叫必有原因。等到城门开放,仔细地查看来时的道路。又暗自想 这条路是南北的交通要道,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子哪里还有找到的可能呢?他犹犹豫豫地 走到从骡子上下来的地方,见黑狗死在了草丛里,身上出的汗把毛全都湿透了,像刚洗过一样。提 起耳朵一看,发现那丢失的一半银子还完整地压在黑狗的身下。他很为它的义气所感动,便买了口 棺材安葬了它。人们说这是义犬的坟墓。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⑪恐前后受其敌.:⑫一狼洞.其中:⑬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⑭其一犬.坐于前:⑮苫.蔽成丘:⑯一屠.晚归:⑰一屠晚.归:⑱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⑪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狼》第三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狼》阅读答案附翻译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①。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

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

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

②顾:然而,可是。

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

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

这里是活吹。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2.狼自苫中探爪入()
3.惟有小刀不盈寸( ) 4.股直不能屈()
二、翻译
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

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

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人。

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

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

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

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

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

除了屠夫谁能想出这
个办法来?
一、l.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棚子 2.原为草堆,这里指蒙盖行室之物 3.满 4.大腿
二、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

旦日②,必部分③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⑤,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⑦,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

注释:①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

狙(j ),猴类。

②旦日:(每天)早晨。

③部分:安排。

④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己吃。

⑤相与:一起。

⑥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

柙(xi ),关兽的木笼。

⑦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2.山之果,公所树与()
3.狙公卒馁而死() 4.众狙皆寤() 5.一旦有开之()
二、翻译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人养狙
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

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己吃,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

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

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
是狙公栽种的吗?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

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

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为他干活呢?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了他储存的食物,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

狙公终于饿死了。

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

一、1.有的猴(无定指代词) 鞭子 2.种 3.终于饿死了 4.同悟,醒悟 5.开导他们
二、1.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 2.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
三、被剥削者一旦觉醒过来,造了反, __必将术穷而死。

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
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借指父母。

③汩(g ):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

⑥无忝(ti n):不要辱没。

忝,辱。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在家足可读书()2.汝既不能如此()3.然今遣汝者()4.汝若到彼()5.则吾犹可望() 6.不然,则徒劳费()
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
A.所以,因此
B.故意 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
1.力改故习( ) 2.故令汝一行( )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4.故弄玄虚( )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

(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________________。

与长子受之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

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

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

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

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

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

不这样的话,就白费精力。

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早起晚睡,不辱没你这一生!这一次离家从师,千万要努力。

一、1.足够、充分 2.既然 3.打发,让走 4.从师的地方 5.希望. 6.这样
二、1.D 2.A 3.C 4.B
三、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

四、C
五、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