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南京云锦介绍作文
南京云锦介绍作文
南京云锦是中国著名的丝绸织品,也是南京的代表性传统工艺之一。
云锦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至今已有近1600年的发展历程。
云锦以其精致的织造工艺、绚丽多彩的图案和高贵典雅的质地而享誉中外。
它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精细,需要采用独特的织造技术,将金银丝与彩色丝线精心编织在一起。
云锦的图案包罗万象,可以是吉祥的祥云、富贵的龙凤、姿态万千的仙鹤,亦或是栩栩如生的山水花草。
每一件云锦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高超技艺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南京的云锦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历代帝王将云锦作为馈赠贵宾的礼品,皇家妃嫔亦以之为衣裳。
云锦不仅传承了丝织技艺,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南京云锦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弘扬传统工艺和文化自信的代表。
无论是作为盛装礼服亦或装饰品,云锦都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高贵韵味。
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这项了不起的非遗瑰宝,让云锦的精湛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代代相传、永葆光芒。
南京云锦
南京雲錦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帄的織物。
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戊,位于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禦用品貢品,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裏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
亦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海南黎族織機←--作為中國最高貴的織錦,中國絲綢最高技藝標志的南京雲錦,鼎盛時曾擁有3萬多臺織機,近三十萬人以此和相關產業為生,是當時南京最大的手工產業,在中國的歷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會影響,雲錦不傴是南京人的驕傲,也是全人類文明的驕傲。
被古人稱作“寸錦寸金”的雲錦,是用5.6米長、4米高、1.4米寬的大花樓木質提花機,由上、下兩人配合操作生產出來的。
它的生產工序用目前流行的電腦語言來解釋較為形象,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的職明才智。
“挑花結本”,相當于軟件設計,它用古老的繩索繩記事的方法,把花紋圖案色彩轉變成程序語言,再上機進行織造。
此工藝技術要求很高,實際上是一種以線為材料,進行儲存紋樣程序的創作設計過程。
他不傴要把紋樣按織物的具體規格要求,計算“分寸秒忽”,將紋樣在每一根線上的細膩變化表現出來,還要按紋樣圖案的規律,把繁雜的色彩進行最大限的同類合並,編結成一本能上機織造,讓織手讀懂的程序語言花本。
機上坐著的人,稱作“拽花工”,只要按過線順序提拽即可,相當于在敲電腦鍵盤。
機下坐著的人,稱“織手”,他使用“通經斷緯”的技術(緯線由不定數的彩絨段拼接而成),挖花盤織,粧金敷彩,就能織出五彩繽紛的雲錦來,他面前的織造面即相當于電腦顯示屏,這種工藝,至今尚不能被機器所替代。
雲錦的織造工藝高超精細,除前面介紹的“挑花結本”、“通經繼緯”以外,夾金織銀也是雲錦的一大特點。
織物顯得雍容華貴,金碧輝煌,滿足了皇家禦用品的需要。
正因為長期是宮廷用品,一味法語精,在制作中不異工本代價,才使雲錦後來居上,達到織錦工藝登峰造極度的地步,雲錦主要有“織金”(用黃金打成箔,切成絲,捻成線織就)、“庫錦”、“庫緞”、“粧花”四大類品種,用于皇帝龍袍、皇後鳳衣、霞披、嬪妃的麗裝靚服、宮廷裝飾及坐、褥、靠墊、枕被等實用品。
社会实践报告南京云锦
社会实践报告南京云锦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绣品之一,被誉为江南绣品的代表之一、作为中国绣艺的珍品,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于世。
南京云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千年前的唐朝。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期南京的高宗曾命令宫廷织造所制作绣品,其中就包括了云锦。
而在南京云锦的发展过程中,宋朝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宋朝时,南京成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云锦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当时的云锦不仅供应官府使用,还成为外交礼品和贡品。
明清时期,云锦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品种也日益丰富。
云锦的工艺精湛,主要有绸缎染色、图案设计和绣线技术三个方面。
首先,云锦使用的绸缎选材考究,一般采用蚕丝或绢丝,手感柔软,质地坚韧。
其次,云锦的染色技术非常独特,它使用特制的染料和染色工艺,使得绣品的颜色鲜艳明亮,并且具有很好的色牢度。
再次,云锦设计图案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花卉、鸟兽、山水等各种自然元素,每一种图案都有其独特的寓意。
在社会实践中,我有幸参观了南京云锦博物馆,对云锦的悠久历史和精湛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云锦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次染色、刺绣和压花等工序。
云锦制作需要经历制图、设色、设计、缎染、绣线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手工完成。
参观博物馆时,我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云锦展品。
这些展品无论在色彩、图案还是绣工上都非常精致,尤其是一幅名为《百子图》的云锦,将数百个婴儿的形象绣制在一起,栩栩如生。
这些展品给人们展示了云锦的卓越艺术成就,也展示了中国传统绣艺的独特魅力。
通过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我深刻地认识到云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云锦以其细腻入微的刺绣工艺、丰富多彩的图案设计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瑰宝。
同时,云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
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的社会实践,不仅让我对云锦的制作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南京云锦非遗简介
南京云锦非遗简介
南京云锦是我国珍贵的传统丝织工艺品,是世界四大名锦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锦”。
南京云锦从汉代开始,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在清代曾与苏州织造署的苏绣、广东佛山的佛山针绣和成都织锦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锦。
南京云锦纹样华丽,色彩鲜艳,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是在织机上由经线、纬线织出图案花纹,再由梭子在织物上来回穿梭织成图案花纹的织物。
图案除传统纹样外,还运用了大量象征吉祥寓意的题材。
纹样以龙、凤、仙鹤、牡丹、荷花、菊花等为主体。
云锦图案有龙凤、飞禽、走兽等,有万字不到头,双喜临门,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也有山川河流,花鸟虫鱼等自然风景。
云锦花纹华丽丰富,层次变化无穷,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其工艺繁复精细。
经丝以“万”字纹为地纹,“千”字纹为花纹中心线,“百”字纹为花纹边缘线。
在“万”字纹地纹和“千”字纹花地上再用金、银、铜线点缀花纹和装饰图案。
—— 1 —1 —。
中华奇绝——南京云锦
图2 丝绸之路简图
到了三国时期,蜀锦业日益恢复,它通过陆海“丝路”畅销亚 欧各国,名闻遐迩。魏、吴都到蜀去买锦。当时江东尚未有锦,锦 在刘备蜀汉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备常以锦用作馈赠礼品,赏 赐群臣。 据《三国志· 方枝传》、《三国志· 杜夔传》:傅玄序记蜀汉有名 的机械发明家马钧改革绫机功绩时说:“时有扶风(今陕西兴平, 当时隶属蜀汉)马钧,巧思绝世,”傅玄序之曰:“马先生,天下 之名巧也。……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马钧对综蹑式织 花机的创造发明,可能是类似后世的垂帘式小花本的蜀锦机,巧妙 地革新了多综、少蹑(踏杆)的织造上机工艺原理,即用十二蹑能 控制六十片综絖运动的提花机构的规律。用马钧革新的先进的绫锦 机,织制蜀锦,花纹图案象自然界的植物花卉,动物禽兽、山岳、 河川、云气雷电等景物一样生动逼真,色彩层次变化无穷,产量成 倍增长。使蜀锦的花色品种繁茂,质量上乘,达到了独树一帜的最 高技艺水平。以益州“锦城”为中心的蜀锦,生产发达,名噪中原 ,举世闻名。中国织锦业权威、清华大学黄能馥教授指出:蜀锦堪 称为中国古代织锦业的第一个里程碑。
图 1 南 京 中 山 门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这座中国著名 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将近 2500 年的建城史中,先后有 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 国、中华民国等十个王朝和政权建都,定都时间长达 4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的悠悠岁月,不但展示了 南京兴衰荣辱的经历,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物质文 化和精神文化遗产,云锦就是其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今天,我将从源远流长的历史、精妙绝伦的工艺、丰 厚深邃的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来揭开南京云锦神秘的 面纱,品味其靓丽的风采和迷人的魅力。
图 5 宋 锦
南京云锦的正式发端,约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公元417 年)。这一年,东晋权臣刘裕北伐中原,灭掉后秦,将洛阳织锦工 匠掳掠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并在南京城南秦淮河畔设置“斗场 锦署”,专门管理和从事锦锻的生产,供皇室和官僚贵族服用。斗 场锦署是南京历史上的第一个官办织锦机构,从此南京织锦业登上 了历史舞台。南朝时期,南京的织锦产量已相当可观。梁朝大将侯 景占据寿春即将反叛前,曾经向朝廷“启求锦万匹,为军人袍”, 朝廷以“御府锦署止充颁赏远近”加以拒绝(《梁书· 侯景传》)。 这一时期的织锦,美不胜言。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张率在《绣赋》中 赞美道:“寻造物之妙巧,固饬化于百工。……若夫观其缔缀,与 其依放,龟龙为文,神仙成象。总五色而极思,藉罗纨而发想。具 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既锦华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朗。”中 外统治者竞相使用织锦。当时远道慕名而来的塞外方国芮芮虏使臣 曾向南朝政府求赐锦工,南齐政府以“织成锦工,并女人,不堪涉 远”为由,婉言拒绝。这一时期的织锦作为名贵纺织品,还传入高 句丽,为贵族阶层所服用,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云锦,南京著名的文化标志
云锦--南京著名的文化标志云锦是南京著名文化代表,是南京人的骄傲,那么云锦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云锦又能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南京云锦,什么是云锦云锦的诞生应归功苏州的缂丝,它实际是苏州缂丝衍生出来的附属品。
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通经断纬,挖花盘织,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
南京云锦,云锦工艺云锦在古代是用于皇家服饰,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云锦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云锦,如在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如果要织一幅78 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 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 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南京云锦,云锦的历史文化价值南京云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
有“寸锦寸金”之誉,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
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
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亦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云锦的经济价值要讨论云锦的经济价值必须要提到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一千多年来,云锦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织造工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不能用机器来替代的织造法。
(最新整理)南京云锦
象征。
2021/7/26
15
利用所学知识来介绍一下南京云锦吧!
一、南京云锦地位
二、云锦得名由来
三、云锦发展历史
1.材料选择 2.图
四、云锦艺术 案文化
3.织 造工艺课堂知识及查询资料,创作 一篇300字左右的南京云锦讲解词。
2021/7/26
17
2021/7/26
(最新整理)南京云锦
2021/7/26
1
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
第三节 中国工艺美术
—南京云锦
2021/7/26
2
一 、南京云锦的地位
1、南京工艺“三宝”之首 2、当代三大名锦之首 3、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1/7/26
3
二、南京“云锦”因何而得名?
其图案纹饰多用“云纹”,而且花纹色彩 典雅精美,犹如天空云霞,故称“云锦”
18
2021/7/26
4
三、南京云锦发展历史
1、南京丝织业最早可追溯三国东吴。
2、公元417年东晋设专管织锦的官署---锦署,
是南京云锦正式诞生的标志。 3、元(形成)、明(成熟)、清(发展)三代
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贡品。 清设“江宁织造署” 4、新中国成立前夕,织锦技艺几乎失传,1949年 以后,在政府的关注下,不但得到继承,而且创造 出更多的新品种。
2021/7/26
5
清 江 宁 织 造
鼎盛时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
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 。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20
年2021/7/26
6
四、云锦艺术
“金”字和“帛”字的组 合,锦,金也。作之用 功重,其价如金。故惟 尊者得服。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传播。随 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不断 加速,南京云锦作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 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喜爱
在国际舞台上,南京云锦多次 参与了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 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等, 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 智慧结晶。此外,许多国外博 物馆和艺术机构也开始收藏南 京云锦的珍品,将其作为东方 文化的瑰宝之一进行展示和宣 传
织造技艺
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的织造技艺十 分独特,需要经过设计、 配色、选丝、染丝、络 丝、整经、穿综、上机、 织造等繁琐工序。其织 造技艺主要分为"大花
楼"和"小花楼"两种
"大花楼"是云锦的一种传 统织法,需要两人协同操 作,一人为"拽花工",另 一人为"织手"。拽花工根 据花版图案将经丝提起, 织手则利用梭子引纬线穿 入经丝之间的空隙。这种 织法可以织出层次丰富、 色彩斑斓的图案,是云锦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和机器化生产的普及,南京 云锦的传统织造技艺面临着 严重的威胁。现代机械生产 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 使得许多精湛的织造技艺逐 渐失传。为此,中国政府和 民间组织积极采取措施来保 护和传承南京云锦这一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政府设立了相关的 保护机构和传承基地,为云 锦的生产、研究、教育提供 支持。例如,南京市云锦研 究所就是在政府支持下成立 的专业机构,负责挖掘和研 究云锦的历史、文化、技艺
中的珍品
"小花楼"则是一种较简单 的织法,一人即可操作。 这种织法是将提花装置放 在织机上,通过提花装置 的机械作用提起经丝,织 手直接用梭子穿入经丝之 间的空隙。这种织法相对
对南京云锦的感悟认知
对南京云锦的感悟认知1.引言1.1 概述南京云锦作为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它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绚丽多彩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南京云锦从明代开始鼎盛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丝绸和金银线等材料,织就出瑰丽细腻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南京云锦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并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
首先,选取丝绸作为底纹,然后用金银线进行刻画和补充,使图案更加立体和华丽。
接着,锦织人员需要细心地进行设计和织造,确保每一针每一线都完美无缺。
最后,通过特殊的染色和整理技术,使得云锦面料更加光滑细腻,并且具有极高的韧性和强度。
南京云锦的制作工艺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织造技术的精湛,更蕴藏着南京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每一件云锦作品都承载着与众不同的故事和意义,它们传承了古代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对于南京云锦,我深感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通过细腻的手工制作和精心的设计,传递出南京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和人文景观。
通过欣赏和研究南京云锦,我对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感悟。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倍加珍惜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南京云锦的感悟和认知:1. 引言: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南京云锦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介绍南京云锦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会给出本文的整体结构和目标,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读。
2. 正文: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南京云锦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我们将细致地回顾南京云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它在古代的使用和欣赏情况。
同时,我们还将详细描述南京云锦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的选择、染色技术、纺织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讲解,读者将深入了解南京云锦的制作过程和独特之处。
南京云锦博物馆中的云锦的介绍
南京云锦博物馆中的云锦的介绍
南京云锦博物馆是中国南京市一座专门展示和保护云锦文化的博物馆。
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织物,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云锦起源于中国南京,历史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的东晋时期。
云锦以其细密的纹样、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织绣艺术的瑰宝”。
南京云锦博物馆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云锦作品,包括衣物、家居用品、礼品和艺术品等。
这些作品展示了云锦的不同风格和用途,以及不同时期的制作工艺和技术。
在博物馆中,游客可以了解云锦的历史和传统制作工艺。
博物馆展示了云锦的制作过程,包括纺纱、染色、织造和刺绣等环节。
游客还可以观看云锦的展示和演示,了解云锦的制作技巧和艺术价值。
南京云锦博物馆还设有云锦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云锦文化。
该研究中心开展学术研究、培训和教育活动,以推广云锦文化并培养新一代的云锦艺术家。
南京云锦博物馆是云锦文化的重要保护和传承机构,也是了解和欣赏云锦艺术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云锦的独特魅力和卓越艺术成就。
南京云锦织造工艺.
3. 南京云锦的独特织造工艺
9
3.1 南京云锦的选材
《释名·采帛》:“锦,金也。 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 者得服。”这是说,锦是豪华贵 重的丝帛,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 才能穿得起。由于云锦是用于皇 家服饰,所以云锦在织造中往往 用料异常考究、不惜工本、精益 求精。南京云锦一般都用金线、 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 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云锦,比如 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 羽毛织就的,而且云锦里面的每 个纹样一般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②散花: “散花”主要用于库缎设计上。散花的排列方法有:“丁 字形连锁法”、“推磨式连续法”、“么二三连续法”亦名“么二 三皮球”、“二二连续法”、“三三连续法”等等。也有以“丁字 形排列”与“推磨法”结合运用的。以上各种布列方法,并没有刻 板的定式,设计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地变化运用。
13
3.3 南京云锦的花纹织造工艺
③满花:“满花”多用于镶边用的小花纹的库锦设计上。 满花花纹的布列方法有:“散点法”和“连缀法”两种。 散点法的排列,比“散花”的排列要紧密。用连缀法构成 的满花,多用于“二色金库锦”和“彩花库锦”上,设计 时必须掌握“托地显花”的效果。 ④串枝: “串枝”是云锦花卉图案中常用的一种格式。 串枝图案的效果,乍看起来与缠枝图案似无多大区别;但 仔细分辨,二者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缠枝,它的主要枝梗 必须对主题花的花头,作环形的缠绕。串枝,它是用主要 枝梗把主题花的花头串连起来,在单位纹样中,看不出这 种明显的效果,当单位纹样循环连续后,枝梗贯串相连的 气势便明显地显示出来。
14
3.3 南京云锦的花纹织造工艺
11
3.2 南京云锦的织造
提 花 工
织 机 工
上者提经线,按过线程序提拽就可,相当于在敲电脑键盘。下者, 织纬线,用“通经断纬” 的技法,挖花盘织,妆金敷彩。上下两人 配合,一天仅能织5-6厘米,有“寸锦寸金”之说。
南京云锦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南京云锦地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我对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考察与理解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5 级任婳一回首——千年孕育地美丽从原始服饰起 , 人类使用地制衣材料主要分为麻织物 , 丝织物与裘皮,丝织品由于原料与技术原因产量相对较少 , 历来为上层贵族享用.关于丝地发现 , 在考古材料中 ,河北正定县南杨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曾发现两件陶蚕蛹 , 经 C—14鉴定,距今 5400-+70 年;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 , 发现半个经过人工割裂过地蚕茧 ,该遗址所在年代约为距今 5600~6080年之间. 可见早在 5000年前,神话中地伏羲时代 , 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开始进行家蚕驯化地工作;而这一大大改变人类生活地创造性发现只是象征性地归功于伏羲或螺祖 , 实际上还是无数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经验地积累与不断探索地结果 . 先秦时代 , 古老文献中就有关于桑蚕地记载 , 如《夏小正》中:“三月摄桑妾始蚕”;《管子 . 轻重甲》记载:“昔者桀之进 ,女乐三千人无不服文绣衣裳者 . ”不仅在商代地卜辞中 ,桑, 蚕,丝, 帛等字眼时常出现 , 青铜器上可见身体弯曲地蚕纹,玉器中也有形态逼真地玉蚕 , 这都表明了蚕桑业在当时已较为发达.据甲骨文中地象形文字推断 , 商代已普遍使用一种原始地纺织机器“距织机” , 至今海南岛南部地黎族妇女仍使用这种原始机器制造黎锦 .在安阳殷墓出土地青铜器表面 , 发现黏附有被铜锈渗透而残留地丝绸残片 ,经分析研究 , 这是采用高级提花技术织成地菱形花纹地暗花绸 , 说明这时使用地织机比先前地原始织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已含有提花装置 . 这种在云锦中也使用地高级提花技术算来也有三千多年地悠久历史了 , 不得不令人感叹一项工艺从孕育到成熟过程中深厚地历史积淀 .从西周到两汉 , 我国丝织业兴盛发达地地区一直在黄河流域 . 当时北方多丝麻 , 南方多麻葛 , 南人多以麻布为常服 . 南京地丝织业发展是从三国时丝织南移开始地 .南京所在地孙吴政权中 , 有很多南徙地北人, 带来了北方中上层人士喜着柔软舒适地丝织品地衣着习惯与风尚,带动了孙吴政权积极发展蚕桑事业 , 而江南气候湿润温和 ,给桑蚕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 《三国志 . 吴志. 陆凯传》记载陆凯上疏谏孙皓谓:“先帝时 ,后宫列女 ,及诸织络 ,数不满百.............................................. ,先帝崩后.............更改奢侈,伏闻织络及诸徒 ,乃有数千. ”这段记载说明 ,当时吴国宫廷已有专门制造丝织品地部门 ,而且江南丝织业正飞速发展 . 东晋时, 南京改名“建康” ,作为都城,恢复御府织室为宫廷服务 .公元 420年, 刘裕王朝建都建康 ,带来了北方百工 , 在建康建立“锦署” ,为江南织锦业带来中原先进地生产工艺 ,在织机上进行改良创新 , 生产出著名地织成纬锦“宋锦” ,为后世云锦地精良工艺打下了基础 . 然而此间地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 在梁武帝末年地侯景之乱中 , 建康地社会生产遭受了毁灭性地破坏 ,元气大伤, 织锦业地发展一度停滞 .隋唐时期 ,金陵地行政地位不断被抑制 , 最低时曾属镇江管辖 , 在《唐六典》 ,《唐书. 地理志》中都没有出产绫锦地记载 .而当时全国地丝织业十分发达 , 主要蚕丝产地是河南河北道 , 次则四川地区 , 江南地区又次之 .丝织品以蜀郡<益州)和广陵郡<扬州)地锦最为著名 . 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 ,无赖二分在扬州” , 如此繁华兴盛地大都市, 锦缎生产突出当数自然 .南京地丝织业到了南宋时才得以复兴 , 而宋朝廷南渡以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迁 ,则是最重要地客观条件 . 江宁,苏州, 杭州三地逐渐成为高级锦缎地生产中心 . 公元 1280 年, 元世祖设“东西织染局”于建康;明代又在南京<都城)设“内织染局” , “神帛堂”和“供应机房”;清王朝沿袭旧制 ,设立“以官领之 , 以授匠作”地官办织造局 . 这些在南京设立地官办织造 , 专供皇家皇帝地龙袍冕衣 , 后妃地凤冠霞帔 ,宫闱幔帐,文武官员补服 ,宫廷坐褥靠垫等 ,作为御用贡物,其极高地品质要求和独有地优越条件<水平高超地工艺技师 , 昂贵考究地用料等)使元明清三代成为南京云锦得以发展至成熟地重要时期.从南京织锦业地兴衰沉浮中 ,我们不难看出 ,工艺地发展是以政治安定与经济繁荣为基本条件地 , 战争往往会给手工业带来致命地打击.也正由于南京在宋金之战中遭受地破坏较少 , 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才有了日后云锦工艺大放异彩地机会;相比之下 , 原来经济繁荣地产锦名地扬州却因金 ,元屡次南侵 ,导致了“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地萧条景象 .在晚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 , 南京地丝织生产也遭受了很大损失,机户大多流寓外地 , 躲避战乱.战火过后丝织生产虽有所恢复 , 但由于元气大挫 ,规模大不如前 .至光绪三十年 ,江宁织局奉旨裁撤 ,此后地锦缎供应完全依赖民间 .民国时期 ,由于大量舶来品地倾销 ,传统服务对象地减少 ,人们审美情趣地改变 , 南京云锦一度衰落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加上后来国民党发动地内战 ,云锦地生产几乎断绝 , 到解放前夕全市云锦织造机仅存 150台左右, 能生产地只有四台而已 .新中国成立之后 , 南京市政府对传统工艺地恢复与保护给予了极大地关心与支持 , 在艺术家陈之佛地指导下开展了对传统云锦图案纹饰,艺人操作口诀地搜集整理工作 , 并推出了一系列向社会介绍云锦地出版物 , 还致力于培养云锦工艺地传承人 , 让这项古老工艺重现繁荣 .1957 年, 南京成立了云锦研究所 , 成为新中国批准地第一个从事工艺美术研究地专业机构 .到今天,南京云锦已有了 1500多年地手工织造历史 . 其木机妆花更是中国 4700多年丝绸织造史、 300多年地织锦历史中 , 唯一流传至今不可被机器取代 ,挖花盘织 ,凭心记忆编织地传统手工织造工艺.南京云锦地工艺至今仍是靠手传口授 ,代代相传 .在古代丝织物中, “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地织物 . 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 , 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 .回首南京云锦千年来地兴衰 , 让人感叹不已 , 每一匹华贵锦缎地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 一份荣耀或辛酸 . 每当我们面对古老和沧桑 , 总为胸中充溢着地深沉而又激烈地莫名情感而怅惘 , 那就是历史地分量当我将情感转化为冷静地思量 , 那嘎嘎运作着地庞大提花机告诉我:历史积淀就是云锦最朴实也最厚重地资本 , 她是一片苦难深重却博大而肥沃地土壤 ,千年来孕育着地 , 是比云锦更绚烂更高贵地文化.二探究——“寸锦寸金”地背后提到江南织造 , 人们首先会想起曹雪芹和他地《红楼梦》 . 曹雪芹曹织造府祖孙三代四人任了 60余年地江宁织造臣 . 曹雪芹地曾祖父曹玺 ,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 ,曹家祖孙三代四人在康熙皇帝地恩宠下 ,先后连任江宁织造官员达 65 年地时间;曹家地实际功能远不止为皇家织造采办御用锦缎 , 更是康熙在江南这块富庶大地上地贴心耳目 ,其身家,地位非同一般 .曹雪芹由于少年时期生活在织造世家地豪华环境中 , 对丝织物地服料名称和上层社会中不同身份人物地服饰、佩戴 ,自然极为熟悉 . 他在《红楼梦》中写下了不少以云锦为服饰或实用物地名称 ,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极有价值地历史资料如:“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肩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水红妆缎狐肷褶子”、“大红金线蟒引枕”、“秋香色金线蟒大条褥”、“锁子锦靠背和引枕”、“金线闪大坐褥”⋯⋯这些织物有地属“妆花”类 , 有地属“织金”类 ,有地属“二色金库锦” .在服饰方面 ,曹雪芹还写了罕见地“凫靥裘”和用孔雀毛拈成线跟金线在一起织成地“孔雀裘” . 当雀金呢<孔雀裘)被火迸了一个洞后 , 书中曾写道:外面地“不但织补匠,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地 ,问了都不认地这是什么 , 都不敢揽”. 后来还是宝玉房中地晴雯用孔雀金线织补好地 . 从曹雪芹地记述中,我们不但可以一窥云锦织物地华美瑰丽 , 还可从技术审美等不同角度来认识云锦地艺术成就 , 解读自古就以“寸锦寸金”比喻云锦价值地真正原因 .<1)华贵地用料由于服务于宫廷与社会上层人士地需要 , 南京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 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进行织造 . 像皇家云锦绣品上地绿色就是用孔雀羽毛织就地 .美丽地丝线赋予云锦逐花异色地特点 , 从不同地角度观察 ,绣品上花卉地色彩是不同地 .. 明、清两代江宁官办织局生产地织金,金银线都是用真金、真银制成 , 在每匹织料地尾部 ,均织有“xxxxx 织造真金库金”字牌 , 说明所用地金线材料货真价实 . 从明、清两代传世地织金锦缎看 ,由于金线材料考究 , 织物虽经过数百年地时间,至今仍是金光灿灿 , 光彩夺目.<2)高超地织造技艺南京云锦可以在一个服装层面上表现绢、绸、罗、缎、纱可以将金、银、孔雀羽织进 ,这些都是别地服装面料无法做到地 . 如此复杂精妙地工艺要归功于织造云锦地老式提花木机 . 这种织机长5.6M,宽1.4M,高4M,由 1924个机件组成;必须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配合完成, “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 ,负责提升经线 , “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 5-6厘 M云锦,可谓弥足珍贵. 其中“挑花结本”是一道关键工序 , 它用古老地结绳记事地方法,把花纹图案色彩转变为织造程序 , 再上机进行织造 . 其工艺技术要求很高,实际上是一种以线为材料 , 进行储存纹样程序地创作设计过程. 他不仅要把纹样按织物具体规格要求 , 计算“分寸秒忽” , 将纹样在每一根丝上地细腻变化表现出来 ,还要按纹样图案地规律 , 把繁杂地色彩进行最大限度地同类合并 ,编结成一本能上机织造 , 让织手读懂地织造程序花本 . 此外还有“通经断纬”、“挖花盘织”、“逐花异色”、用纹刀织扁金、织成等技术工艺 , 目前仍只能由云锦艺人们用手工操作来完成 .从确立丝线地经纬线到最后织造 , 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别小看这庞大笨重地传统织机 , 它地精密度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 所以每一根丝线不光具有自身材料地昂贵价值 , 更凝聚着世世代代地云锦艺人们地智慧与汗水 . <3)独特地审美情趣云锦艺人中有这样一句话 , 叫做“跑马看妆花” . “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地织物 . 骑在奔驰地马背上看妆花织物,只有一瞬间地工夫 , 要给骑在马上地人得到鲜明而强烈地印象和美地感受 , 可见云锦艺人们深知色彩在表现艺术效果上地重要性南京云锦作为御用贡品 , 为适应统治阶级地审美需要 , 一方面突出色彩庄重、华丽、高贵和典雅地气质 , 以求与皇室地身份地位相匹配 , 与宫廷地华贵氛围相协调;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国传统观念中长期以来形成地对吉祥色彩地审美指向 , 即爱好温暖、明快、鲜艳和强烈地积极色,不喜欢弱色和多次地间色 , 因此,青、红、黄、绿、紫、白、黑,成为我国装饰用色上地主要色彩 ,而浅色很少应用 .在元代,由于受少数民族审美取向地影响 , 云锦开始大量地使用金银这两种带有强烈对比地光泽色 , 使整个织物更加绚丽夺目 , 收到金银交辉、富丽堂煌地装饰效果 .云锦地用色 , 往往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 ,色彩绚丽而不失沉稳,与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地配色手法一脉相承 . 南京云锦研究所珍藏地整匹缎料地“大行龙”和“凤穿缠枝莲”地图案就是例证: 整匹缎料地大云龙以大红地为主色调 , 大凤则以深绿为主色调 , 配以真金线及彩线织出 , 气度非凡、落落大方 . 色彩凝炼、夸张;主调鲜明强烈, 产生庄重、典雅、明快、轩昂地气势 . 著名工艺美术家、画家陈之佛评价说 : “(云锦>艺人发挥了他们地智慧 , 虽然采用强烈地色彩,由于利用对比地调和 , 不但不至于过于强烈刺激 ,反而感觉鲜明、愉快和庄重 . ”“云锦色彩接受了中国传统地强烈地积极色 , 加以运动变化,更加显得丰富多彩” . 所谓变化,是指云锦配色中运用地“色晕”手法 . 色晕也叫做“润色” <简称之为“润”) , 分“两润色”和“三润色”两种 . 对此艺人们有着系统详尽地总结归纳:两晕色<两润):深、浅红;葵黄、绿;玉白、蓝;古铜、紫;羽灰、蓝;三晕色<三润):水红、银红配大红;葵黄、广绿配石青;藕荷、青莲配紫酱;玉白、古月配宝蓝;秋香、古铜配鼻烟;银灰、瓦灰配鸽灰;枣酱、葡灰配古铜;深、浅古铜配藏驼; ..........................千百年来 , 此类口诀不知在云锦艺人中口耳相传过多少 ,又在历史地烟云中散失了多少;如今当我们为这种炉火纯青地用色技巧而惊叹时, 应该从那一句句朴实地口诀中找到艺术颠峰地坚实根基 .“远看颜色近看花” , 是我国民间染织设计上地一句名言 , 是说一件优秀织品 ,要有和谐地色彩搭配 ,还要有精美地花纹 .从素材上看 , 云锦图案囊括了植物、动物、佛道、乐器、文房四宝、人物、传统吉祥内容等写实地或几何形式地纹样 . 从文化内容上看 , 有来自民间文化地蝙蝠(福>、牡丹(富贵>、鱼(余>、石榴(多子>、桃(寿>等内容, 也有反映皇室文化地龙、凤、麒麟、江崖、海水、万寿等内容;二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 形成了以皇室为主地具有独特文化色彩地 , 风格鲜明地云锦图案 . 在设计上 , 云锦艺人们非常注重花纹造型地章法,如何摆布铺展都有极严格地要求 ,不能随意而为 .一幅纹样,不管采用地素材有多少 ,经过设计艺人地匠心处理后 , 均能达到繁而不乱、疏而不凋、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地艺术效果;他们在长期地艺术实践中 , 将创作图案地法则总结为八句口诀:量题定格, 依材取势;行枝趋叶 , 生动得体;宾主呼应 , 层次分明;花清地白 , 锦空匀齐 .在对具体某个图案地设计上 ,艺人们也都作了生动详细地归纳 , 比如设计牡丹纹样 , 有这样几句口诀:小瓣尖端宜三缺 , 大瓣尖端四五最;老干缠枝如波纹 , 花头空处托半叶 . 简单几句,将繁杂多变地花瓣归纳为几圆几缺作省略处理 , 生动地表现了牡丹花朵丰满肥硕地特点 , 再加上具有波纹般动感地枝梗缠绕和几片若隐若现地半叶陪衬 ,牡丹这一“国色朝酣酒 , 天香夜染衣”地花中之王地典型形象便被描绘地淋漓尽致 .这样地设计十分到位 , 这样地例证不胜枚举 ,从中反映出云锦工艺高度程式化 , 规范化地特点;这些千百年来艺人们口耳相传地创作口诀 , 构建出一个庞大地美学标准地体系 ,它浓艳大胆 ,气势恢弘,华光辉映地向世人傲然展示着一个时代地雍容之美 .也许有人会反思:这样严密地配色要求和布图规则 , 是否限制了云锦地发展空间 , 成为阻碍云锦在取材范围和艺术表现力方面有所突破地一种束缚呢?我认为 , 每一样事物地存在与其自身特性地演变形成,都是顺应自然发展地需要 , 都有其必然性;在不同地历史时期, 不同地文化背景下自然诞生不同特性地文化产物 ,它们相互间地协调融洽,基于文化层面上地强韧纽带 ,而彼此不可分割 .因而, 不要盲目地否定程式化 ,否定匠意:在古代 , 它让统治阶级将锦衣华服不仅用于地位和财富地象征 , 更作为巩固皇权 , 护卫等级制度地有效手段;在如今 , 也恰恰是这种特性有利于云锦工艺地发展延续——使“传统”被一丝不苟地保存 , 使“历史”对色彩和图案地喜好得以鲜明完整地展现 .那些繁杂地操作步骤 , 标准,口诀等, 都是一代代云锦艺人从无数次地艺术实践中摸索创造出地宝贵经验 , 从保护和继承活态文化遗产地角度 , 这些代表当时最高艺术成就地传统技法和审美标准不但是具有文物价值地保护对象 , 更是连接 , 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地珍贵资料.然而随着时光流转 , 古老锦缎地魅力在五光十色地现代都市中变得逐渐暗淡 , 在祖祖辈辈人眼中象征着吉庆与安乐地那些纹饰花案也逐渐模糊 ,远去;站在继承与发展地岔路口 , 请你千万不要迷失方向,只有把握好昨天 ,才会有明天.只要你沉下心来 ,用审美地心态去观赏她 , 便不难从云锦地经纬之间 , 顺着金丝银缕地牵引 , 走进那更丰富广阔地中华传统文化地迷人地世界 . <4)皇帝地统治手段与百姓地吉祥文化在御用云锦地图案中 , 龙纹占有很大地比重 . 历代帝王自命“真龙天子” ,受命于天 , 统治人世 ,于是在服饰上大量使用这种传说中能兴风作雨 ,神通广大地神兽 --- “龙”地形象 ,以示君临天下 ,四海之内,唯我独尊. 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最崇高地神物 , 受到亿万龙地传人顶礼膜拜;帝王通过龙来塑造自己地非凡身份 , 利用龙地“神力”庇佑自己地君权 . 根据御用服制地规定和宫廷装饰地不同实用要求,龙纹地姿态有着多种多样地表现形式 , 如正龙、团龙、盘龙、异龙、降龙、卧龙、行龙、飞龙、侧面龙、七显龙、出海龙、入海龙、戏珠龙、子孙龙等等 , 无不庄严威武 . “龙”纹图案多以云纹、海水相陪衬 ,显示其气势地威武磅礴;龙翱翔于云海之间 , 象征着封建帝王地“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高据于众生之上地尊贵地位 . 清朝规定亲王、郡王也用龙纹 , 但是龙纹图案安排与皇帝龙袍有严格地区别 . 亲王、郡王以下地贝子、公等贵族则只能用蟒纹 .这种通过服饰来烘托渲染皇权至高无上观念地做法 , 在中国有着久远地历史渊源 . 自从夏代走进阶级社会 , 登记制度逐渐确立 , 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政权地地措施 , 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其中在服饰方面建立了“章服制度” . 文献上曾有“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地记载 ,这一制度大致出现在夏商时期 , 但直到西周时才逐步完善并确立 . 在孔子眼中完美理想地周代章服制度虽然在后世几千年地王朝更迭中有所改变和演进 , 但大部分标志地形象和思想观念仍是一脉相承地 . 比如典型地是皇帝冕服上地十二章纹在御用云锦上就有体现 . 其中“日、月、星辰”是散发光辉地物体 , 表示“临照” , 取其“普照天下”地意义;“山”表示高耸入云地山峰,似乎有左右天气地能力 , 取其“能兴云雨”地含义;“龙”身体巨大无比,给人稳重之感 ,表示“变化无方”;“华虫”是一种雉鸟 , 又名野鸡,雄者尾长,毛美,雌者黄褐色 ,尾短,善行走而不能久飞 ,故取其“文采昭著”之意;“宗彝”是古代祭祀用地一种酒器 , 在两尊祭器内各绘一兽 ,即一虎一蛭<长尾猴) ,取虎之勇猛 ,取雉之忠孝;“藻”是指深水中地水草 ,象征洁净;“火”表示光明 , 取其炎上之意;“粉 M”是洁白地 M粒, 获得滋养,有济养之功德;“黼”与斧同音,用黑白两色绘成斧形图案 , 象征权威;“黻”在古汉语中地字形即为两弓相背 , 用青黑两色绘制 ,表示辨别是非 ,取其向善背恶之意这些形象符号之所以能千年来都不乏生机地活跃在帝王服饰上 , 决不只因为造型美观凝练 , 背后真正地强大支撑是中国传统地统治思想 .一方面, 帝王们利用神秘威猛地神兽和意义复杂地符号来装饰袍服, 既为了渲染自己地无上权利是授于“上天” , 又起到震慑人心地作用 , 与建造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是一个道理 , 都为使臣民言行卑躬,灵魂顺服;另一方面 , 中国两千年来封建王朝都利用儒家“德”和“礼”地思想作为奴化臣民地统治手段 , 从内在修养到外在行为都作出严格地规范 ,这当然是服务于等级制度地不平等规范 , 所谓“礼仪天下” , 为地还是帝王地江山 .比如在服饰上 , 平民与达官贵人自不用说有着天壤之别 ,官员之间也有森严地等级差别 ,明代文武官员地公服 ,按官品不同 ,颜色不同:大官红袍 , 中等青、绿袍 , 小官檀或褐绿袍 . 花纹也有区分:一品大独科花 ,径五寸。
中国南京云锦简介
中国南京云锦简介南京云锦已有1500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其木机妆花是中国4700多年丝绸织造史,尤其在3000多年的织锦历史中,唯一流传至今不可被机器取代凭人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
南京云锦的工艺总是靠手传口授,代代相传。
凡手工艺人世家均传子、媳,不传女、婿。
据南梁殷云《月令广义·七月令》记载,手工织造的南京云锦开始于南朝梁代,经过宋、元(公元960-1368年)时期的发展,至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代,其生产规模与水平达到鼎盛。
自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南京设立官营的“东、西织染局”,专司督造。
南京云锦就一直被选作皇家服饰专用品。
元、明、清三朝云锦织造业也因此而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产生了“云锦妆花”的奇特品种。
明代官府在南京设立了织染局、神帛堂,清代皇室内务府特设了“江宁织造府”,使其在丝绸行业中迄今仍处于最高的地位。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世繁华的描写,就源于“江宁织造”。
由于云锦长期用于专织皇室龙袍冕服,在织造中往往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故而形成了云锦的图案丰富多姿、花形硕大、造型优美、设色浓艳大胆,尤以用金为其特色,配色自由,色彩变化多样的特点。
在织造工艺上更是将手工织造技艺发展到了极工极巧,不惜物力财力的地步,把中国彩织锦缎的配色技术和织造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使云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木机妆花手工织造工艺便是这一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集中体现云锦织造成就的唯一遗存。
南京云锦是用长5.6米、宽1.4米、高4米的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
织机由1924个构件组成。
“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
这些在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篇、清代卫杰《蚕桑萃编》等古代文献中均作了记载与描述。
一个熟练的“拽花工”与“织手”要经过多年培养,才能熟练操作,因此,这些手艺多成为世袭的行业。
南京云锦的故事
南京云锦的故事一、介绍南京云锦的背景和历史南京云锦,作为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之一,源于江苏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技艺。
云锦以其精湛的织造工艺、独特的图案设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南京云锦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三国时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丝织品之一,云锦在宫廷和贵族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用于制作礼服、帷幕、屏风等华美的宫廷用品。
二、南京云锦的特点和工艺1.精湛的织造工艺:南京云锦采用手工织造技艺,工艺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幅精美的云锦作品。
织造师傅们运用古老的技法,细致地将不同颜色的丝线交织在一起,形成绚丽多彩的图案。
2.独特的图案设计:云锦以其富有创意和独特性而著称。
南京云锦的图案多样,包括花卉、鸟兽、人物、山水等各种元素,以及抽象的几何形状。
这些图案设计精美细腻,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3.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南京云锦以其丰富多样的色彩而著称。
织造师傅们善于运用各种颜色的丝线,通过不同的组合和交织,创造出鲜艳明亮的色彩效果。
这些色彩不仅丰富了云锦的表现力,还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三、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1.传统工艺的保护: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南京云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定了相关法规和政策,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云锦织造师傅,确保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创新与现代应用: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南京云锦也积极融入现代设计和生活。
设计师们将云锦图案应用于时装、家居用品、艺术品等领域,使云锦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同时,云锦的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了云锦的发展和创新。
四、结语南京云锦作为中国传统丝织工艺的瑰宝,以其精湛的织造工艺、独特的图案设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南京云锦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概述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概述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瑰宝之一,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使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云锦织造技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云锦织造技艺以其丰富多样的图案和细腻的手工而闻名。
云锦的图案多样,包括动物、花卉、山水等各种元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制作云锦的工艺十分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织造、染色等。
其中,织造是云锦制作的关键环节,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耐心。
在云锦织造技艺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织造。
织造云锦需要使用特制的织机,将各种颜色的丝线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图案和纹理。
织造云锦需要熟练的手工技巧和对图案的准确把握,每一根丝线都需要精确地调整和操控。
织造者需要耐心地将每一根丝线穿过织机的细小空隙,确保图案的清晰和纹理的细腻。
织造云锦需要时间和耐心,一件精美的云锦作品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云锦织造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纹理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云锦的纹理可以通过不同的织法和丝线的运用来实现。
织造者可以通过改变织机的张力和速度,调整丝线的密度和厚度,达到不同的纹理效果。
这些细微的调整使得云锦的纹理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云锦织造技艺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云锦作为一种高级的手工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文化的方式。
云锦的图案和纹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图案和精湛的手工技艺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云锦织造技艺的发展离不开传承者们的努力和坚持,他们将这一技艺代代相传,使其得以保存和发展。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丰富多样的图案和立体感的纹理,这使得云锦作品充满了艺术性和观赏性。
云锦织造技艺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都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文化瑰宝,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
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
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
它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我国三大名锦。
南京云锦生产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
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云锦织造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的云锦品种繁多、图案庄重、色彩绚丽,代表了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
如今生产的云锦除出口做高档服装面料及供少数民族服饰、演出服饰外,又发展了新的花色品种,如云锦台毯、靠垫、被面、提包、马夹、领带、挂屏等日用工艺品,并根据消费者需要,用各种纸盒包装。
Nanjing brocade is a traditional Nanjing jacquard silk handicraft. The use of sophisticated materials, fine workmanship, elegant colors, sky clouds like brilliant, it is called " brocade". It and Suzhou, Sichuan silk brocade brocade par, and said China's three brocades.Nanjing brocade production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iest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Ming Dynasty brocade technology is getting more mature and perfect, and the formation of Nanjing silk jacquard brocad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Qing Dynasty in Nanjing with" Jiangning brocade weaving weaving department", be in fashion in one's time, during this period a variety, brocade patterns solemn, brilliant color, represents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Nanjing brocade weaving technology. Today the production of brocade in addition to export to do high-end apparel fabrics and for ethnic clothing, performance apparel,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ies, such as brocade Taiwan blanket, cushion, quilt cover, bag, Maga, tie, hanging and other household products, an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consumers, with all kinds of carton packaging有时候压力也能促成人的成功。
南京云锦文化传说和故事
南京云锦文化传说和故事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织锦工艺之一,历史悠久,充满传说和故事。
南京云锦技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汉代。
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至今已经成为中国织锦工艺中的佼佼者。
南京云锦是一种以丝绸、金线、银线织成的织锦,拥有独特的图案和色彩,其纹路清晰,线条流畅,被誉为“织锦之王”。
南京云锦的传说和故事层出不穷。
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关于太子、白马和锦衣的故事。
相传,在南京金陵城中,有一位名叫薛伯的大臣,他的妻子是天竺公主。
某天晚上,天竺公主梦见自己的夫君会死在南京城外坟地里。
惊恐不已的她,赶紧把这个梦告诉了薛伯。
薛伯听了后,十分担心,于是决定到南京城外去查看一下。
当他到达山坟时,看到了一匹白马,正安静地站着。
不远处,他又发现了一件锦衣,如水般柔软、如云彩般轻盈。
薛伯认为这两者都是神异现象,便非常恐惧。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声音。
那是一位老人,他告诉薛伯这匹白马是神明派来的,能够带他到天国去;而这件锦衣则是神仙所赐,穿上可以保护他免受危险。
根据传说,南京云锦就是出自这件锦衣的颜色和图案。
锦中的云朵,是神仙所带来的;而锦上的稻穗,则是来自南京农民的供奉。
农民们相信,只要给神仙供奉稻穗,就能得到好的收成。
由于这件锦衣的色彩和图案十分优美,后来便被制成了南京云锦。
除此之外,南京云锦还有很多其他的传说和故事。
比如说,相传当南京城中发生火灾时,只要用南京云锦裹在身上,便可保命;而在汉代的时候,南京云锦还曾经被用在外交场合,作为中国的礼物来向周边国家展示中国的织锦工艺。
总之,南京云锦技艺在传说和故事中得以生动地展现。
无论是关于锦衣、白马和太子的传说,还是关于锦中云朵和稻穗的故事,都体现了南京云锦这一织锦工艺的独特性和深厚历史沉淀。
在当今失传的情境下,需要去弘扬和传承南京云锦的文化价值。
南京云锦简介
南京云锦简介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
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
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戊,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亦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技艺精绝,文化艺术蕴义博大精深。
色彩艳丽,晕色和谐,民族纹样,奇异变幻,自然天成。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
皇帝御用龙袍上的正座团龙、行龙、降龙形态,代表“天子”、“帝王”神化权力的象征性。
与此相配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的十二章纹,均有“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统领四方,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性。
祥禽、瑞兽、如意云霞的仿真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纹饰,以及纹样的“象形、谐音、喻意、假借”等文化艺术造型的吉祥寓意纹样、组合图案等也无一例外。
云锦的纹样图案,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题的设计思想是:“权、福、禄、寿、喜、财”六字要素,表达了人们祈求幸福与热情向往。
这就是南京云锦纹样服饰不但具有珍稀瑰宝、昂贵的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它亦是雅俗共赏、典藏吉祥如意的民族文化象征。
云锦起源于距今1500多年的六朝。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是皇家衣饰的主要用料。
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亦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的城市史密切相关。
南京丝织业最早可追溯到三国东吴(公元222年—公元280年)时期,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末年,大将刘裕北伐,灭秦后,将长安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织锦工匠占很大比例。
古风系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宣传
添加标题
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南京云锦是由明朝时期的朱元璋所创。相传,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和权威,下令让 当地的织锦工匠为他织造出一种华丽的锦缎。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最终创造出了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南京云锦起源于东晋时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织锦技艺。
互动体验:设置 互动环节,让观 众亲身感受南京 云锦的制作过程 和技艺魅力,提 高参与度和体验 感。
南京云锦的文化宣传渠道与媒体选择
传统媒体:通过报纸、 杂志、电视等传统媒 体宣传南京云锦的文 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网络媒体:利用互联网 平台,如微博、微信、 抖音等社交媒体,发布 南京云锦相关的资讯、 活动和产品信息。
文化活动:举办南京 云锦文化展览、讲座 、演出等活动,让更 多人了解和欣赏南京 云锦的文化魅力。
旅游推广:将南京云 锦文化融入旅游线路 和景点介绍中,吸引 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 南京云锦文化。
南京云锦的文化宣传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
评估指标:宣传覆盖面、公众认知度、文化传承度等 评估方法:问卷调查、专家评审、数据分析等 宣传效果:提高南京云锦知名度,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政策法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护措施:通过建立档案、制定保护计划、开展传承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发展: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推动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宣传推广:通过举办展览、制作宣传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
合作推广:与旅 游、文化等相关 部门合作,共同 推广南京云锦文 化,提高宣传效
果和影响力。
南京非遗云锦介绍
南京非遗云锦介绍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京的云锦工艺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下是南京云锦的一些特点和介绍:
1.历史渊源:南京云锦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在历史上,云锦曾是宫廷贵族
的专属,被用于制作龙袍、金裘等华丽的礼服。
2.传统工艺: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主要包括丝织、织锦和锦补等多个环节。
这项工艺以
细腻、精湛的手工技艺而著称,通常采用金银丝、各色绸缎等高贵材料。
3.精致的图案:云锦制品通常以细腻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著称。
其中,富丽堂皇的龙、
凤、花鸟等传统纹样常常出现在云锦作品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金银丝织:云锦以其独特的金银丝织技艺而著称。
金银丝织入云锦中,使得制品表面
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和质感,增强了云锦的奢华感。
5.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
一荣誉使得云锦的传承与保护得到更多的关注。
6.现代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云锦传统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一些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将
云锦工艺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制作出更具时尚感的产品。
南京云锦的传承和发展代表了中国传统丝绸文化的精髓。
这一独特的手工艺品在文化、艺术和工艺层面上都有着深厚的内涵,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独特的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云锦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我对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与理解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5级任婳一回首——千年孕育的美丽从原始服饰起,人类使用的制衣材料主要分为麻织物,丝织物与裘皮,丝织品由于原料与技术原因产量相对较少,历来为上层贵族享用。
关于丝的发现,在考古材料中,河北正定县南杨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曾发现两件陶蚕蛹,经C—14鉴定,距今5400-+70年;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半个经过人工割裂过的蚕茧,该遗址所在年代约为距今5600~6080年之间。
可见早在5000年前,神话中的伏羲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开始进行家蚕驯化的工作;而这一大大改变人类生活的创造性发现只是象征性地归功于伏羲或螺祖,实际上还是无数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与不断探索的结果。
先秦时代,古老文献中就有关于桑蚕的记载,如《夏小正》中:“三月......摄桑......妾始蚕”;《管子.轻重甲》记载:“昔者桀之进,女乐三千人......无不服文绣衣裳者。
”不仅在商代的卜辞中,桑,蚕,丝,帛等字眼时常出现,青铜器上可见身体弯曲的蚕纹,玉器中也有形态逼真的玉蚕,这都表明了蚕桑业在当时已较为发达。
据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推断,商代已普遍使用一种原始的纺织机器“距织机”,至今海南岛南部的黎族妇女仍使用这种原始机器制造黎锦。
在安阳殷墓出土的青铜器表面,发现黏附有被铜锈渗透而残留的丝绸残片,经分析研究,这是采用高级提花技术织成的菱形花纹的暗花绸,说明这时使用的织机比先前的原始织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已含有提花装置。
这种在云锦中也使用的高级提花技术算来也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不得不令人感叹一项工艺从孕育到成熟过程中深厚的历史积淀。
从西周到两汉,我国丝织业兴盛发达的地区一直在黄河流域。
当时北方多丝麻,南方多麻葛,南人多以麻布为常服。
南京的丝织业发展是从三国时丝织南移开始的。
南京所在的孙吴政权中,有很多南徙的北人,带来了北方中上层人士喜着柔软舒适的丝织品的衣着习惯与风尚,带动了孙吴政权积极发展蚕桑事业,而江南气候湿润温和,给桑蚕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三国志。
吴志。
陆凯传》记载陆凯上疏谏孙皓谓:“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先帝崩后......更改奢侈,伏闻织络及诸徒,乃有数千。
”这段记载说明,当时吴国宫廷已有专门制造丝织品的部门,而且江南丝织业正飞速发展。
东晋时,南京改名“建康”,作为都城,恢复御府织室为宫廷服务。
公元420年,刘裕王朝建都建康,带来了北方百工,在建康建立“锦署”,为江南织锦业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艺,在织机上进行改良创新,生产出著名的织成纬锦“宋锦”,为后世云锦的精良工艺打下了基础。
然而此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梁武帝末年的侯景之乱中,建康的社会生产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元气大伤,织锦业的发展一度停滞。
隋唐时期,金陵的行政地位不断被抑制,最低时曾属镇江管辖,在《唐六典》,《唐书。
地理志》中都没有出产绫锦的记载。
而当时全国的丝织业十分发达,主要蚕丝产地是河南河北道,次则四川地区,江南地区又次之。
丝织品以蜀郡(益州)和广陵郡(扬州)的锦最为著名。
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在扬州”,如此繁华兴盛的大都市,锦缎生产突出当数自然。
南京的丝织业到了南宋时才得以复兴,而宋朝廷南渡以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迁,则是最重要的客观条件。
江宁,苏州,杭州三地逐渐成为高级锦缎的生产中心。
公元1280年,元世祖设“东西织染局”于建康;明代又在南京(都城)设“内织染局”,“神帛堂”和“供应机房”;清王朝沿袭旧制,设立“以官领之,以授匠作”的官办织造局。
这些在南京设立的官办织造,专供皇家皇帝的龙袍冕衣,后妃的凤冠霞帔,宫闱幔帐,文武官员补服,宫廷坐褥靠垫等,作为御用贡物,其极高的品质要求和独有的优越条件(水平高超的工艺技师,昂贵考究的用料等)使元明清三代成为南京云锦得以发展至成熟的重要时期。
从南京织锦业的兴衰沉浮中,我们不难看出,工艺的发展是以政治安定与经济繁荣为基本条件的,战争往往会给手工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也正由于南京在宋金之战中遭受的破坏较少,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才有了日后云锦工艺大放异彩的机会;相比之下,原来经济繁荣的产锦名地扬州却因金,元屡次南侵,导致了“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萧条景象。
在晚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南京的丝织生产也遭受了很大损失,机户大多流寓外地,躲避战乱。
战火过后丝织生产虽有所恢复,但由于元气大挫,规模大不如前。
至光绪三十年,江宁织局奉旨裁撤,此后的锦缎供应完全依赖民间。
民国时期,由于大量舶来品的倾销,传统服务对象的减少,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南京云锦一度衰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加上后来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云锦的生产几乎断绝,到解放前夕全市云锦织造机仅存150台左右,能生产的只有四台而已。
新中国成立之后,南京市政府对传统工艺的恢复与保护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在艺术家陈之佛的指导下开展了对传统云锦图案纹饰,艺人操作口诀的搜集整理工作,并推出了一系列向社会介绍云锦的出版物,还致力于培养云锦工艺的传承人,让这项古老工艺重现繁荣。
1957年,南京成立了云锦研究所,成为新中国批准的第一个从事工艺美术研究的专业机构。
到今天,南京云锦已有了1500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
其木机妆花更是中国4700多年丝绸织造史、300多年的织锦历史中,唯一流传至今不可被机器取代,挖花盘织,凭心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
南京云锦的工艺至今仍是靠手传口授,代代相传。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
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
回首南京云锦千年来的兴衰,让人感叹不已,每一匹华贵锦缎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份荣耀或辛酸。
每当我们面对古老和沧桑,总为胸中充溢着的深沉而又激烈的莫名情感而怅惘,那就是历史的分量。
当我将情感转化为冷静的思量,那嘎嘎运作着的庞大提花机告诉我:历史积淀就是云锦最朴实也最厚重的资本,她是一片苦难深重却博大而肥沃的土壤,千年来孕育着的,是比云锦更绚烂更高贵的文化。
二探究——“寸锦寸金”的背后提到江南织造,人们首先会想起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曹雪芹曹织造府祖孙三代四人任了60余年的江宁织造臣。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曹家祖孙三代四人在康熙皇帝的恩宠下,先后连任江宁织造官员达65年的时间;曹家的实际功能远不止为皇家织造采办御用锦缎,更是康熙在江南这块富庶大地上的贴心耳目,其身家,地位非同一般。
曹雪芹由于少年时期生活在织造世家的豪华环境中,对丝织物的服料名称和上层社会中不同身份人物的服饰、佩戴,自然极为熟悉。
他在《红楼梦》中写下了不少以云锦为服饰或实用物的名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如:“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肩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水红妆缎狐肷褶子”、“大红金线蟒引枕”、“秋香色金线蟒大条褥”、“锁子锦靠背和引枕”、“金线闪大坐褥”……这些织物有的属“妆花”类,有的属“织金”类,有的属“二色金库锦”。
在服饰方面,曹雪芹还写了罕见的“凫靥裘”和用孔雀毛拈成线跟金线在一起织成的“孔雀裘”。
当雀金呢(孔雀裘)被火迸了一个洞后,书中曾写道:外面的“不但织补匠,能干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问了都不认的这是什么,都不敢揽”。
后来还是宝玉房中的晴雯用孔雀金线织补好的。
从曹雪芹的记述中,我们不但可以一窥云锦织物的华美瑰丽,还可从技术审美等不同角度来认识云锦的艺术成就,解读自古就以“寸锦寸金”比喻云锦价值的真正原因。
(1)华贵的用料由于服务于宫廷与社会上层人士的需要,南京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进行织造。
像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就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
美丽的丝线赋予云锦逐花异色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
明、清两代江宁官办织局生产的织金,金银线都是用真金、真银制成,在每匹织料的尾部,均织有“xxx织造真金库金”字牌,说明所用的金线材料货真价实。
从明、清两代传世的织金锦缎看,由于金线材料考究,织物虽经过数百年的时间,至今仍是金光灿灿,光彩夺目。
(2)高超的织造技艺南京云锦可以在一个服装层面上表现绢、绸、罗、缎、纱,可以将金、银、孔雀羽织进,这些都是别的服装面料无法做到的。
如此复杂精妙的工艺要归功于织造云锦的老式提花木机。
这种织机长5.6米,宽1.4米,高4米,由1924个机件组成;必须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配合完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
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云锦,可谓弥足珍贵。
其中“挑花结本”是一道关键工序,它用古老的结绳记事的方法,把花纹图案色彩转变为织造程序,再上机进行织造。
其工艺技术要求很高,实际上是一种以线为材料,进行储存纹样程序的创作设计过程。
他不仅要把纹样按织物具体规格要求,计算“分寸秒忽”,将纹样在每一根丝上的细腻变化表现出来,还要按纹样图案的规律,把繁杂的色彩进行最大限度的同类合并,编结成一本能上机织造,让织手读懂的织造程序花本。
此外还有“通经断纬”、“挖花盘织”、“逐花异色”、用纹刀织扁金、织成等技术工艺,目前仍只能由云锦艺人们用手工操作来完成。
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别小看这庞大笨重的传统织机,它的精密度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所以每一根丝线不光具有自身材料的昂贵价值,更凝聚着世世代代的云锦艺人们的智慧与汗水。
(3)独特的审美情趣云锦艺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跑马看妆花”。
“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
骑在奔驰的马背上看妆花织物,只有一瞬间的工夫,要给骑在马上的人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和美的感受,可见云锦艺人们深知色彩在表现艺术效果上的重要性。
南京云锦作为御用贡品,为适应统治阶级的审美需要,一方面突出色彩庄重、华丽、高贵和典雅的气质,以求与皇室的身份地位相匹配,与宫廷的华贵氛围相协调;一方面也代表了中国传统观念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吉祥色彩的审美指向,即爱好温暖、明快、鲜艳和强烈的积极色,不喜欢弱色和多次的间色,因此,青、红、黄、绿、紫、白、黑,成为我国装饰用色上的主要色彩,而浅色很少应用。
在元代,由于受少数民族审美取向的影响,云锦开始大量地使用金银这两种带有强烈对比的光泽色,使整个织物更加绚丽夺目,收到金银交辉、富丽堂煌的装饰效果。
云锦的用色,往往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色彩绚丽而不失沉稳,与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配色手法一脉相承。
南京云锦研究所珍藏的整匹缎料的“大行龙”和“凤穿缠枝莲”的图案就是例证:整匹缎料的大云龙以大红地为主色调,大凤则以深绿为主色调,配以真金线及彩线织出,气度非凡、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