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1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1

第一章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的内容包括货币的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相关联的金融服务。

2、总分行制:又称分支行制,是一种设有总行同时又在总行之下设立分行的商业银行制度。

3、单一银行制:又称独家银行制,是一种仅设立总行,不允许下设任何分支行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4、全能银行制:又称综合性银行制,即混业经营,是一种在金融业务领域内没有什么限制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5、银行分业制:即分业经营,是指不同的金融业务由不同的经营机构经营的一种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6、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资本来自银行公开发行的股票筹资,股东是银行的所有者。

7、私人银行:即独资形式的银行,大多由西欧大陆十六七世纪家族银行,特别是德国的家族银行演变而来。

私人银行负无限责任。

8、安全性:安全性目标要求银行在经营中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能够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使客户保持对银行坚定的信任。

9、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于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10、盈利性: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该目标要求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章1、会计资本:银行总资产-银行总负债2、经济资本: 用以应付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即用来抵补超过期望损失的风险3、监管资本(法定资本):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的资本要求,包含了用于抵补银行非预期损失的经济资本以及系统性风险损失等。

4、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

资本公积:溢价发行所取得的大于面值的资本额。

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

未分配利润5、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

固定资产重估储备的70% :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正差额。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1。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

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3.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4。

总分行制在总行之下,可以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这种商业银行的总部一般都设在大都市,下属所有分支行须由总行领导指挥。

5。

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银行及时支付的能力,包括客户提现,以及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

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在合理成本的条件下,及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负债能力。

6。

安全性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7。

盈利性商业银行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的获利能力。

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

银行的盈利是业务收入扣除业务支出的净额,他的大小取决于资产收益、其他收入及银行各项经营成本费用的大小。

8. 信用创造当商业银行吸收了一笔原始活期存款并将其贷放出去后,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会转化为存款,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致使商业银行系统形成数倍于原始活期存款的派生活期存款。

9。

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这些服务主要有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务等。

10. 股份制银行以股份公司为组织形式的银行。

在我国,股份制银行主要有两种类型(1)非公众公司.指不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筹集资本金的银行;(2)公众公司。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后习题答案_2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后习题答案_2

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使闲散的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这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流动性:指资产变现的能力,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去的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

其衡量指标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分类检查制度,这类分类检查制度的主要补偿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人应在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或低利率定期存款,它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进贷款协议中。

是贷款价格构成的一部分,是银行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的一种方式。

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而无需提供抵押物或第三者保证而发放的贷款。

特征:风险较大,银行要收取较高的利息,借款人多为银行熟悉的较大的公司。

担保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

根据还款保证的不同,具体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指按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抵押贷款:银行以抵押方式做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不抵押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贷款:指按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者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

这是银行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主要方法。

现金流量:是指先进的流出和流入量总称。

这里的先进包括两个部分,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商业银行 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 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商业银行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机构。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部门,承担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资金清算、国际结算、信用中介等多种职能。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监管对象,对于经济发展、金融稳定和社会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票据业务、外汇业务、信用卡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之一,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给个人和企业的业务,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

票据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票据承兑、贴现、兑换等服务。

外汇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外汇存取、汇款、结售汇等服务。

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发行和管理信用卡,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消费和支付方式。

金融市场业务是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投资、资产管理、资金运作等业务,包括股票、债券、外币、金融衍生品等交易。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多样,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股东投资设立的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标,股东享有股东权益和收益分配。

国有商业银行是由政府控制或控股的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城市设立的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和企业。

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并保护客户的利益和银行的稳定运营。

商业银行还需要遵守法律法规,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金融稳定。

总之,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标,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机构。

商业银行具有多种职能和业务,承担着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监管对象和风险管理者的角色,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学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的性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一般企业的特征:拥有业务经营需要的自有资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基本前提和内在动力)。

特殊的企业特征: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活动范围在货币信用领域;创造的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

2、商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经济调节。

a、信用中介:商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各种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他投向需要资金的各个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b、支付中介:商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兑现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作用:使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节约社会流通成本,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c、金融服务: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一级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务等。

作用: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和市场份额;为银行取得服务收入。

d、信用创造:商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作用: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可以节约现金使用、流通费用,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e、经济调节:商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到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3、商行的地位:a,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b,商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c,是全国社会经济的信息中心d,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e,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4董事会的职责:确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选择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以贯彻董事会决议5基本原则:有利于银行业竞争,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6分行制的优点:①有利于银行吸收存款②使银行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③有利于银行调剂资金,减轻多种风险④总行家数少,有利于国家控制和管理,其业务经营受地方政府干预小⑤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7业务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股息、红利、债息以及出卖有价证券的价格净差额),劳务收入(各种手续费、佣金等8业务支出:吸收存款支付的利息,借入资金支付的利息,贷款和投资的损失,工资、办公费、设备维修费,税金等9银行监管的意义:有利于保护和充分发挥商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和保护存款人,可以弥补银行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的缺点,防止“多米诺效应”10银行资本金的构成:所有者权益(核心资本)+债务资本(附属资本)核心资本:普通股,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公开储备金,永久非累积优先股附属资本: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券,未公开储备金、可赎回累积优先股11资本充足性: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标。

商业银行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学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的性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一般企业的特征:拥有业务经营需要的自有资本;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基本前提和内在动力)。

特殊的企业特征: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活动范围在货币信用领域;创造的是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

2、商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经济调节。

a、信用中介:商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各种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他投向需要资金的各个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作用: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

b、支付中介:商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兑现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作用:使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节约社会流通成本,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c、金融服务: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一级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务等。

作用: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和市场份额;为银行取得服务收入。

d、信用创造:商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作用: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可以节约现金使用、流通费用,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e、经济调节:商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到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

3、商行的地位:a,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b,商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c,是全国社会经济的信息中心 d,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e,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4董事会的职责:确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选择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以贯彻董事会决议5基本原则:有利于银行业竞争,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6分行制的优点:①有利于银行吸收存款②使银行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③有利于银行调剂资金,减轻多种风险④总行家数少,有利于国家控制和管理,其业务经营受地方政府干预小⑤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7业务收入: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股息、红利、债息以及出卖有价证券的价格净差额),劳务收入(各种手续费、佣金等8业务支出:吸收存款支付的利息,借入资金支付的利息,贷款和投资的损失,工资、办公费、设备维修费,税金等9银行监管的意义:有利于保护和充分发挥商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和保护存款人,可以弥补银行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的缺点,防止“多米诺效应”10银行资本金的构成:所有者权益(核心资本)+债务资本(附属资本)核心资本:普通股,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公开储备金,永久非累积优先股附属资本: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券,未公开储备金、可赎回累积优先股11资本充足性: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标。

商业银行基本概念介绍

商业银行基本概念介绍

商业银行基本概念介绍商业银行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等金融业务活动,为企业、个人提供资金融通、结算及其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商业银行起源于欧洲,最早出现于17世纪。

当时,经济活动逐渐复苏,人们的资金需求也日益增加,于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银行不断壮大并发展成为了金融业的主力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商业银行的特点1. 盈利性:商业银行是为了获得利润而存在的金融机构。

其通过吸收存款并支付一定利息,同时以较高的利率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实现差额利润,从而保持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2. 存贷双向: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为基础,同时向需求方提供贷款服务,通过将资金流动起来以满足资金需求,实现金融中介的功能。

商业银行的贷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3.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国际结算、资金转移等。

通过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1. 存款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资金保管服务,并为存款人支付一定的利息报酬。

存款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也是其信誉和声誉的体现。

2. 贷款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服务,满足其资金需求,促进经济的扩大和发展。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之一。

3. 支付结算业务:商业银行通过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为客户提供资金划转、汇款等服务,保障了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

4. 外汇业务:商业银行作为货币兑换的重要环节,通过提供外汇买卖、国际汇款等服务,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金流动。

5. 信用证业务:商业银行通过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信用保函和信用证等服务,为贸易活动提供担保,降低交易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资料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资料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的特殊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总分行制:又叫分支行制,它是由一家总行和下设的如干架分支行形成的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

3、集团银行制:又叫控股公司制,即由一个集团成立控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二、简答1、什么是商业银行?它具有哪些基本功能?(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的特殊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又不是一般的企业,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是特殊的银行。

(2)基本功能: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e.调节经济2、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目标以及协调目标之间的矛盾?(论述)安全性:安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它的影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重含义。

盈利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层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银行的利润最大化。

作为一个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在实现盈利的过程中又要受到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制约,忽视这两者,单纯追求盈利,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陷入混乱。

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在追求盈利性目标的同时,必须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

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从盈利性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资产可以分为盈利资产和非盈利资产,盈利性目标要求提高盈利资产的运用率,而流动性目标却要求降低盈利性资产的运用率;资金的盈利性要求选择有较高收益的资产,而资金的安全性却要求选择有较低收益的资产。

事实上,商业银行经营"三性"目标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统一协调关系。

商业银行的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的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的名词解释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为个人、企事业单位提供金融服务。

以下是商业银行常见的名词解释:1. 存款:指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将闲置资金存入商业银行的行为。

存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对于储户存款支付的利息。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

2. 贷款:商业银行向个人、企事业单位提供的金融服务,使其获得所需的资金。

贷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3. 利润:商业银行从各种金融业务中获得的净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投资收益等。

商业银行通过经营赢利来保证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4. 非performing loan(不良贷款):指商业银行贷款中已逾期90天以上未还本息的贷款。

不良贷款一般对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和经营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5. 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为履行限额准备金制度而凭存款余额存储于中央银行的一定比例的资本储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6. 跨境支付:指商业银行通过跨境支付系统为跨境贸易提供的支付服务,支持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跨境支付和结算。

7. 牌照:商业银行设立和经营需要得到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的准许和授权。

牌照是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活动的法律依据,也是商业银行的合法经营凭证。

8. 存款利率差:商业银行放贷利率与吸收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

存款利率差是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

9. 网上银行: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一种在线金融服务平台。

顾客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账户查询、转账、缴费、贷款申请等各种金融交易操作。

10.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各项业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和稳健经营。

总之,商业银行是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经常接触的金融机构,它们提供存款、贷款等金融服务,并通过经营赢利来保证其持续发展。

在履行这些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注意风险管理和合规要求,以确保安全和稳健的运营。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题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题

商业银行经营学复习题《商业银行经营学》练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部门,充当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融通。

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

在1930年代大危机后的美国立法,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保证商业银行避免证券业的风险。

该法案禁止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

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持股公司制银行:有一个集团公司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流动性:指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

商业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

五、问答1、什么是商业银行?它有哪些功能?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和风险管理。

2、商业银行经营原则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原则?安全性目标;流动性目标;盈利性目标;如何贯彻这些原则:从第1章第五节自己凝练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一、名词解释普通股: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

商业银行经营学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商业银行经营学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的、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资产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

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实现。

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内对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也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新的事物。

资产证券化:是银行将非市场化、信用质量相异的资产重新包装成新的流动性证券,亦即银行将贷款或应收款转换为可转让的证券的过程。

银行监管:是指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进行包括开业管制、分支机构管制、业务管理、价格管制、资产负债控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监控活动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总和。

存款成本:是指银行吸收存款所支付的费用,即利息支出和费用支出之和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其中股本包括已经发行并全额缴付的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积的优先股;公开储备指以公开的形式,通过保留盈余和其他盈余而创造和增加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储备。

附属资本:附属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附属债务。

债务资本:债务资本所有者的求偿权排在各类银行存款所有者之后,并且其原始期限较长。

债务资本通常有资本票据和债券两类。

负债业务:指银行存款、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由存款负债、借入负债和结算中的负债构成。

资本充足度:资本充足度包括数量充足与结构合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同业拆借,即银行相互之间的短期借款,主要用于临时性调剂资金头寸的需要,支持商业银行日常性的资金周转转贴现借款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紧张、周转不畅的情况下,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转贴现以取得借款的方法。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3、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

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4、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5、贷款风险分类: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

6、分级授权:分级授权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级向下授权和转授权,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向上级行审批。

7、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8、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进行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1.银行负债:它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的方式筹措日常经所需资金的活动。

9、协定账户:是银行对自动转账服务账户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它是一种存款按照约定可以在储蓄存款账户、支票存款账户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之间自动转账的账户。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商业银行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以经营存款、贷款、国内外汇业务以及其他常规商业银行业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

其主要服务对象为个人、企业和机构。

2、存款:存款是指个人或机构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并由商业银行保管和管理的行为。

存款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不同种类。

3、贷款: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个人、企业或机构提供的资金支持,借款人同意按照一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款。

4、利率:利率是指贷款或存款利息的比率。

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和存款的利率,并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

5、资本金:资本金是商业银行自有资金中用于覆盖潜在风险的部分,也是商业银行承担损失的能力。

资本金可以来自股东投入的资金、留存收益或其他形式。

6、透明度:透明度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的能力。

透明度有助于提高市场监督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7、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稳定经营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等。

8、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根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放在央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保证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和货币市场的稳定。

9、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进行汇总和呈现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

10、资金流动性:资金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能够满足存款者提款要求的能力。

良好的资金流动性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银行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法》。

该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经营范围、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在特定条件下对存款人存款提供保险保障的制度。

当商业银行无法偿付存款时,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业银行名词讲明商业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设置的,吸取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信用制造:商业银行利用吸取来的存款向客户发放贷款,在客户所获贷款还没有完全使用的情形下,余额又形成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存款),银行又可据此发放贷款,从而衍生出更多存款,扩大了货币供应总量。

盈利性: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企业,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其终极目标。

商业银行利润=各项业务收入-各项业务支出(含税金)安全性: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誉以及其生存与进展的必要条件免遭缺失的可靠程度。

表现在:对银行的债务人;对银行的债权人。

流淌性:资产的变现能力。

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呆账预备:公司对可能不能收到的应收账款的推测,按照风险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的计提CAMEL:又称“骆驼评级系统”,即通过对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治理质量、盈利能力、流淌性五个方面的系统治理来防范风险,保证银行稳健经营。

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分业,混业经营:商业银行与证券业务的一体化经营。

兼并:当事人双方的两家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资产合二为一后,组成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商业银行,原先的两家银行均不再具有法人资格。

收购:收购方通过获得目标公司的控股权来接管目标公司。

横向并购:当并购方和被并购方提供相似的服务时,并购使资本更加集中纵向并购:提供金融服务有先后关联的金融企业进行的并购。

混合并购:对处于不同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企业进行并购,产生多种经营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企业。

善意并购:并购银行事先与目标银行协商,征得其同意并通过谈判达成收购条件的一致意见而完成收购活动的并购方式。

敌意并购:并购银行在收购目标银行股权时尽管遭到目标银行的抗拒,仍旧强行收购,或者并购银行事先并不与目标银行进行协商,而突然直截了当向目标银行股东开出价格或收购要要约的并购行为。

要约收购:并购银行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一个上市银行(目标银行)已发行的股份的一定比例时,依法向该银行所持有股东发出公布收购要约,按符合法律的价格以货币付款方式购买股票,猎取目标银行股权的收购方式。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经营学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和办理结算为其根本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2.资本充足率: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值为资本充足率,用来衡量资本的充足程度。

3.核心资本:核心资本由权益资本和公开储藏构成,权益资本由普通股和非累积优先股构成。

4.附属资本:附属资本由非公开储藏、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重估储藏、和长期次级债券构成。

5.协定账户:银行与客户达成协议,客户授权银行将款项存在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中的任一个账户中。

6.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一种固定期限、固定利率的,面额较大的可在市场上转让的银行存单。

7.抵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不动产、动产和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给银行发放的贷款。

8.质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证书为质押品交付银行,按担保的约定出质,银行按出质物品的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贷款给借款人。

9.委托贷款:由委托人提供资金,银行作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视、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10.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的那局部。

11.循环信用额度:银行和客户之间达成的不可撤销的正式协议,银行在约定的时间向客户提供贷款,客户可在协议期限内屡次使用贷款。

12.保理业务:商业银行以购置票据的方式,购置企业的应收账款,并在账款收回之前提供融通资金之外的各项效劳。

13.信用风险: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意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造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

14.资本风险:商业银行资本金过少,缺乏承担风险损失和对方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是银行的经营平安受到威胁的风险。

15.债转股:国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公司依法处置四大国有商业而银行局部不良资产,把局部企业的银行贷款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账目下,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投资主体,将债权转化为股权。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闲散的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们投向需要资金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充当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货币资金的融通。

3.商业银行资本:是指银行投资者为了正常的经营活动和获取利润而投入的资金和保留在银行的利润。

(账面资本>=经济资本>=监管资本)4.资本充足性: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监管当局规定的能保障银行正常经营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资本量;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资本的要求。

因此银行资本充足性包括资本数量的充足性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巴塞尔协议1》: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

核心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4%)5.《巴塞尔协议2》基本内容包括3大支柱:1.最低资本要求 2.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市场约6.《巴塞尔协议3》核心资本充足率由4%上升到6%。

7.负债:是指负债人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负债人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

8.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也是开展资产业务的前提和基础。

就其范围而言,可以分为广义负债和狭义负债:广义负债不仅包括银行对外界的债务,还包括银行的自有资本;狭义负债只包括银行对外界的债务。

9.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亦称“付息的活期存款”。

既可用于转账结算,又可支付利息,年利率略低于储蓄存款,提款使用规定的支付命令的账户。

10.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介于活期存款账户和储蓄存款账户之间的一种账户,它的利率要比活期存款账户利率高,但是比储蓄存款利率低。

但是该账户的存款准备金要远远低于活期存款账户和NOW账户,经营成本较低。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业银行名词说明商业银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设立的,吸取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信用制造:商业银行利用吸取来的存款向客户发放贷款,在客户所获贷款还没有完全使用的情形下,余额又形成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存款),银行又可据此发放贷款,从而衍生出更多存款,扩大了货币供应总量。

盈利性: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企业,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其终极目标。

商业银行利润=各项业务收入-各项业务支出(含税金)安全性: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誉以及其生存与进展的必要条件免遭缺失的可靠程度。

表现在:对银行的债务人;对银行的债权人。

流淌性:资产的变现能力。

预备金: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脱媒:一样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跃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截了当在供需双方间进行。

在金融领域,脱媒是指“金融非中介化”,因为存款人能够从投资基金和证券寻求更高回报的机会,而公司借款人可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削弱了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呆账预备:公司对可能不能收到的应收账款的推测,按照风险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的计提CAMEL:又称“骆驼评级系统”,即通过对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治理质量、盈利能力、流淌性五个方面的系统治理来防范风险,保证银行稳健经营。

存款保险制度:一种金融保证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预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截了当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爱护存款人利益,爱护银行信用,稳固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单一银行制:称独家银行制或单元制,指一种设立总行,业务活动完全由总行经营,不下设任何分支行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总分行制:称分支行制,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能够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制度。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商业银行名词解释

第一章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的内容包括货币的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相关联的金融服务。

2、总分行制:又称分支行制,是一种设有总行同时又在总行之下设立分行的商业银行制度。

3、单一银行制:又称独家银行制,是一种仅设立总行,不允许下设任何分支行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4、全能银行制:又称综合性银行制,即混业经营,是一种在金融业务领域内没有什么限制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5、银行分业制:即分业经营,是指不同的金融业务由不同的经营机构经营的一种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6、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资本来自银行公开发行的股票筹资,股东是银行的所有者。

7、私人银行:即独资形式的银行,大多由西欧大陆十六七世纪家族银行,特别是德国的家族银行演变而来。

私人银行负无限责任。

8、安全性:安全性目标要求银行在经营中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能够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使客户保持对银行坚定的信任。

9、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于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的需要。

10、盈利性: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该目标要求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章1、会计资本:银行总资产-银行总负债2、经济资本: 用以应付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即用来抵补超过期望损失的风险3、监管资本(法定资本):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的资本要求,包含了用于抵补银行非预期损失的经济资本以及系统性风险损失等。

4、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

资本公积:溢价发行所取得的大于面值的资本额。

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利润分配中计提的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

未分配利润5、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减值准备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

固定资产重估储备的70% :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正差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通融。

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2现金资产的构成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保存的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在中央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存放同业存款-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在途资金-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

银行资本充足性(资本适度)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构成合理)同时银行现有资本或新增资本的构成应该符合银行总体经营目标或所需新增资本的具体目的。

3 商业银行负债是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一种经济业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广义-除银行自有资本以外的一切资金来源狭义-银行存款,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债务)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转让的金融工具。

这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回购协议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交易方式。

4资金头寸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它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

基础头寸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

可用头寸商业银行可以动用的全部可用资金,它包括基础头寸和银行存放同业的存款。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账户上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5贷款政策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

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

次级贷款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

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

7租赁是所有权与时使用权之间的一种信贷关系。

现代租赁以融资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租赁活动。

经营性租赁一种短期租赁,是出租人向承租人短期租出设备,在租期内有出租人负责设备安装,保养,维修,纳税,支付保险费和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等,租金高于融资租赁。

融资性租赁以商品资金形式表现的借贷资金运动形式,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双重特征。

信托是一种以信托为基础,以财产为中心,已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授人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委托人,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8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
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担保业务银行应某一交易中的一方申请,承诺当申请人不能履约是由银行承担对另一方的全部义务的行为(主要有备用信用证,商业信用证)。

票据发行便利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属银行承诺业务。

9其他业务代理结算咨询顾问。

11持续期缺口管理法通过调整资产与负债期限与结构,采取对银行净值有利的持续期缺口策略来规避置产预付扎的总体利率风险。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在利率变动时期使银行资产负债利差达到最大化的一项战略措施。

其基本做法是,根据对利率趋势波动的预测,相机调整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结构,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或扩大净利息差额率。

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对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预测、组织、调节和监督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以实现资产负债总量上平衡、结构上合理,从而达到最大盈利的目的。

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

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补偿余额指存款人同意将自己存款的一部分存入贷款银行,从而提高了资金使用价格。

银行通过要求补偿余额,可以提高贷款的税前收益率,并将存入存款用于扩大信贷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