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诗歌研究

臧克家诗歌研究
臧克家诗歌研究

臧克家诗歌研究

卜召林 朱雯 丁燕燕 张超

中国新诗自“五四”时代的“人生派”起就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愈久弥强的现实主义潮流。臧克家对于中国现代新诗是一个绕不开的丰富存在。他于1933年挟带着诗集《烙印》登上文坛,一洗当时浪漫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柔靡、颓废的诗风,为新诗注入了清闲自然的生命省略,也以此奠定了诗人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正如司马长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的那样:“臧克家这个发誓不写风物和爱情的平民诗人,在国难熬煎的时代出现,像一颗彗星,像一声霹雳,立刻凝吸了全国诗坛的视听。不但使徐志摩和戴望舒的诗,显得太轻纤、太单薄了,并且也使得写口号诗的左派诗人目瞪口呆。因为臧克家定出了真实的苦难,那些深红的党史性与苦难一比就显出了贫血相。”

诚然,与时代的精神响应同步,始终保持对现实生活的关照是臧克家现实主义创作的动力和源泉。纵观他的创作生涯,无论是30年代对民生凋弊的同情、为祖国为人民而战的高亢,还是抗战末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鞭挞,对坚韧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的热爱,亦或是全国解放后对新生活、新人物、新制度的歌颂,时代的主题和现实人生的悲苦喜悦都没有溢出诗人的视野,甚至可以说,臧克家的诗作就是一部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史。

此前,革命现实主义诗人殷夫的诗作也同样踏着时代的鼓点,洋溢着革命的激情。《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别了,哥哥》、《雪字》等“红色鼓动诗”也写得格调高昂,奔放激越。臧克家的诗作与此相比则显得含蕴节制。情绪的宣泄不像殷夫那样一泄无余,而是笔有藏锋,冷静中饱含深情,于不动声色之中传达浓烈的感情。《洋车夫》似乎只是在描述一个事实:一盏可怜的灯在风雨交加的街心闪烁微光,一个落汤鸡似的车夫呆在车旁。全诗并无半句多余的道白,但那种力透纸背的凄凉和对社会黑暗的控诉之情却隐然可见。同样的,中国诗歌会的主将蒲风也站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上,直面复杂而又残酷的人生,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合理血淋淋地挑破,呼唤着急风暴雨式的社会大变革早日到来。《茫茫夜》、《生活》等诗集写得气势磅磗,粗放峻急。臧克家的诗作与之相比则较少直白灼热的呼号,而注重意象的精致营造。他借鉴古典诗歌精炼含蓄的艺术手法,强调炼意炼字。“日头坠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难民》)一个“坠”字,一个“溶”字,写尽了黄昏的景致,使表情达意更贴切、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贴近生活,真切地感受、表达生活是臧克家坚守的艺术信念。在《新诗片语》中

他强调:“现在,我们向诗人要求的诗句,不是外表的漂亮,而是内在的‘力’!因为时代是在艰苦中,我们要大的力量!力,不是半空中掉下来的,它是从生活中磨出来的!所以,一个诗人必得认真生活,然后才能使得诗句光芒四射,灼灼迫人。” 臧克家没有将眼光投向虚幻的彼岸世界也不沉湎于个人的狭小的内心。他的诗脚踏着坚实的大地,是一首散放着芬芳气息的“泥土的歌”。臧克家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捕捉现实可感的画面,让丰富的思想深藏于艺术形象的内部,于艰苦的生活中,挖掘出隽永的诗意。不用说名篇《老马》通过对一匹沉默的老马形象的刻画传达出难以言传的丰富意蕴。就是在《三代》中作者所写的:“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短短几行诗就写出了一个农民之家三代人的命运,真实地反映出了中国农民延续了数千年的悲剧命运。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臧克家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升华。

对低层民众的关怀,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也是臧克家的诗歌主题之一。传统儒家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本或人民至上的文化,知识分子的终极人生价值在于治国平天下,拯救苍生,施仁于民。于是文学史上形成了一种包容着忧患意识的“苦吟”诗的传统。诗人们既体味着主体心境的悲愤和痛苦也没有忘记人民的辛酸血泪和客体社会历史的凄风苦雨。表现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良知。处于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诗人杜甫的诗向有“诗史”的美称,就是由于他将浓烈的主体情感与宽广的社会视野作了完美的融合,达到了对时代、百姓之苦的最为本质的反映。

臧克家继承了现实主义诗歌的这一传统,深情地哀叹着人民的悲苦。臧克家用诗营造的世界里有终日劳作却被辞退的《老哥哥》,有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难民》,有内心凄楚却强颜欢笑的《神女》,他哭诉着下层民众愁苦不幸的遭遇,勾画了一幅中国农村、市镇,动乱、破败、凄凉的现实图景。更为深刻的是臧克家还深化了“苦吟”这一主题。他诚挚地歌颂了下层民众优秀的品质,使他诗歌的现实主义更深沉有力。《炭鬼》中的工人过着朝不保夕的劳苦生活,却没有失去希望,“有一天,心上迸出了突然的勇敢,捣碎这黑暗的囚牢,头顶落下一个光天!”《歇午工》中的工人经过了疲倦的午睡之后,“爬起来,抖一下,涌一身新的力量。”

臧克家对诗歌语言准确、凝练的追求还表现在精炼词句上。古人作诗曾有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真切地道出了诗人炼字的辛酸。臧克家在《烙印·再版后感》中也曾说:“我写诗和我为人一样,是认真地,我不搭乱写,常为了一个字的推敲,一个人踱尽了一个黄昏。”因此,他对诗歌字词的选择是很慎重的,“从无数可以备用的字汇里去严格挑选那最合适的一个,把它安放在最恰当的地方。”(《学诗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例如,在《神女》中“她会用巧妙的舌头,敲出客人苦涩的喜欢”,一个“敲”字将一个历尽人间悲苦与无奈而又在“客

人”面前强颜欢笑的妓女的辛酸刻画得淋漓尽致; “螺丝的炊烟牵动着一串清热的眼光”,用“牵动”来传达难民的眼睛之神;《场园上的夏晚》里“蝙蝠翅膀下闪出了黄昏,蛛网上斜挂着一眼闷热”,“闪出”和“斜挂”使黄昏和闷热都成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具有了质感和神气;“用拔不出来的耳朵听红毛的鬼怪”,这一句将小孩子对鬼神故事痴迷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这样的例子在臧克家的诗中俯拾皆是。如果说挑选一个恰当的动词已需要下一番苦功的话,那么想用一个虚词来传神则难度更大。在《依旧是冬天》一诗中最后有这样两句:“东风留下了燕子的歌,碧草依旧绿到塞外。”此诗的象外之意、韵外之致全靠“依旧”这一虚词表达出来。后来臧克家在谈到这首诗的时候说:当时国难当头,蒋介石却不准人民抗日,“春天来了,大自然景物依然,静谧柔美,好似东北没有沦亡,山河没有变色,大敌没有压境,人民没有反抗……绿草依旧绿到鸭绿江边,绿到塞外,而我们的主权已经达不到那些疆土了!静境中包含着惊动,柔弱中满含着义愤!”

如果说炼字主要是炼动词,那么炼句就主要是炼意象和形象,如在《大别山》中:“日月从石头上出没,/天地把人心挤得放不宽;/青峰随意乱排起阵势,/峭壁要耸耸身子飞上天。/水色不让山光娇好,/把妩媚的瀑布挂在山腰,/流泉到处卖弄清响,/把石子冲洗地光滑剔亮。”本来是石头、峭壁、瀑布等一系列并不奇特的寻常山景,经过诗人的反复锤炼,都变得生动传神而富于灵性,正如王昌龄所说“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

臧克家还常说:“诗贵精”,强调“一行优秀的短句,可以胜过一万行陈言滥调。诗的价值和它的大小不成正比例。有时适成反比。”他认为炼字和炼意固然都能为诗歌增色,使诗“精”,但从层次性上讲,炼字相对于炼句处于下位层次,也就是说炼字锻句必须符合表达精炼意义和意境的要求,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近旨远”,臧克家诗歌中许多篇目虽然篇制短小,用语稀疏,然概括力强,意象深厚,境界悠远,常有一泻千里之势。这些发人深思的诗歌既秉承了传统诗歌的精义,又融入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照,形成了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美学风貌。在《三代》一诗中,“洗澡”、“流汗”、“埋葬”三个词看似浅显而直白,却将广阔的图景、深沉的反思、厚重的历史以及诗人的真情一同留给了读者,从而使字精、语精、意精有机结合起来。臧克家的诗歌因字传神、因句造境、因意体情,从而达到了“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含蓄沉湎,百炼千锤”的艺术至境。

臧克家诗歌创作的这种现实主义倾向,始终将“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诗歌美学的精髓作为自己诗歌创作的最高追求,这一追求在他的诗歌中是伴着泥土的芬芳散发出来的。这首先源自他童年时期的特殊经历:臧克家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由

于家道的衰败,那些传统的封建礼法观念和等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其原有的约束力,这便使童年的臧克家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使他可以随意的与下层的劳动人民交往,跟随他们下地劳作,听他们讲古老的民间故事。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以及与贫困生活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给童年的臧克家以深深的震撼,这种震撼逐渐化作他对农民和土地强烈的亲和力。毫无疑问,这种童年时期就扎根心底的亲和力随着诗人年龄的增长,必定会使他最终触摸到泥土的灵魂,背弃自己所从属的阶级,真正自觉的化入农民阶级,为自己同胞的苦难而立命、立言。

在臧克家童年的经历中,有两个人物显得尤为重要,即佃户六机匠和长工老哥哥。他们的勤劳、和善与给予臧克家严厉冷酷教育的祖父、父亲和族叔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使得有着强烈求真、求善愿望的童年臧克家更加深深地爱恋着前者。数十年来,臧克家以六机匠和老哥哥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而这则是他祖、父辈远不能企及的。如果说对六机匠和老哥哥的爱恋是源于童年时一种自发的情结的话,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臧克家将这种爱恋推延到普天之下所有的劳苦大众身上则无疑成为了一种自觉的人生追求和创作追求。正是在这种自觉追求的驱动下,他相继写出了《难民》、《洋车夫》、《渔翁》、《贩鱼郎》、《炭鬼》、《当炉女》、《歇午工》、《小婢女》、《老媪与士兵》、《三代》等饱含博爱之情的诗歌。像臧克家这样不遗余力地为贫民雕像、为贫民歌哭的诗人,在中国现当代诗歌领域里是绝无仅有的,而他源源不绝的创作动力和奔腾汹涌的创作激情无疑是来自他那特殊的童年经历。

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虽然强调真实的再现生活,但它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的

摹写,而是要能够在生活中自由的出入,使文学作品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臧克家

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极为精当的实践了这一要求。他的诗作在深入农民生活的同时,又不单纯的被生活所淹没,他以诗人独有的敏锐眼光去审视生活,实现对现实生活独

特的审美观照。正是在这种审美观照中,诗人笔下的生活已经超越了现实的真实而升

华为艺术的真实。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超越并不是仅仅借助艺术本身就能实现的,它是诗人深入农民生活、对农民生活深切体验的结果。

诗人童年时期和六机匠形影不离,同吃同住,同耕同织,共同找寻农村生活的点

滴乐趣——简直成了六机匠的一个“小尾巴”;他也是老哥哥的死党:同他逗趣、听

他讲故事、“偷”他的钱去赌博……正是在童年时期这些对劳动人民大量的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随着阅历的丰富和思想的成熟,臧克家逐渐跨越家族门第的界限,开始从

一个劳苦大众的角度对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使他的作品在描绘劳动人民日常生

活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找到了“思想和情感饱和交凝的焦点”(冯光廉,刘增人.《臧

克家研究资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半,第235页)。诗集《淮上吟》中,“坐在城墙上探腿洗脚,/屋脊像鱼群掠船而过”,“黄泥不能团作面饼,/秋风不能剪

做寒衣”等诗句,也都形象、准确而又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的灾情和灾民的生活状况,这也是他深入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结果。

如果说童年的记忆只是奠定了臧克家对劳动人民的一种情感基础的话,那么青年时期的经历则无疑使他自觉、坚定地站到了农民阶级的立场上。这种生活经历对他选择民间话语的道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926年,年轻而满怀报国激情的臧克家来到武汉,立志在革命的熊熊烈火中锻炼自己“新的金身”。然而,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这一系列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打击了他的满腔热情,他别无选择,只得失落地潜回老家,为了躲避追捕,接着他又只身逃往东北。这段遭受肉体和精神上双重痛苦的曲折经历无疑在臧克家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后来,他在诗作中详细地描述了这段经历给他带来的苦痛:“前日的东西全变了脸/回头看自己年华的光辉/颜色褪到了可怜的惨白/低着头卧在黑影里哭着找”。重重的失落感包围着年轻的诗人,让他“再也不会去做那些荒唐的梦”,曾经的理想和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已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变幻虚无缥缈,前途迷失的臧克家感叹“自己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就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心中的那种与农民的天然亲和力让他在风雨飘摇中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将自己积蓄的满腔热情倾其所有地献给了他曾经深深依恋的土地和那些在泥土中挣扎的劳苦大众。在诗作中,他满含真情地写道:“我是平凡/心永远在泥土里开花”,“我爱农夫的脸/我爱闻田野的土味/我爱乡村里所有的人”,这些诗句全都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在三十年代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广大的劳动人民在苦难的泥沼中苦苦地挣扎,但他们没有绝望,依然凭借骨子中的那股韧劲同残酷的现实作着勇敢的斗争。这一切在从小就具有农民情结的臧克家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促使他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描写他们的苦难,倾诉他们的不平,对当时他眼中的社会现实进行原生态的记录。

一个作家的创作取向除了自身经历的决定因素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他生活的时代的影响。臧克家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中国诗坛的,而那个年代也正是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大调整的时期,即要求文学创作反映社会现实。无产阶级倡导的革命文学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他们强调以人民大众为描写对象,以大众化的语言为大众服务。臧克家无疑也受到了这一时代要求的影响。作为一个真诚的诗人,臧克家立足于土地,深刻地了解土地的悲哀与下层人民的不幸,于是在文化选择中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民间文化。他说:“诗人,我们这一代的真诚的诗人,应该在受难的人民里面受难,走进历史的深处,应该在前进的人民里面前进,走在历史的前面。”他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社会的深层出发,用平静的平民之心关注他所热爱的下层社会,用他特有的敏感去触摸当时社会的脉搏。臧克家在对下层社会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用他那深湛的情感和敏锐的

理性去抒写“活栩栩的生命”,从而使他的以民间大众话语为倾向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臧克家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除了他对真实现状的摹绘和真情实感的流露,还必须依赖于诗歌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的追求:其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诗歌描写对象的形象化追求。他说:“形象化是一切文艺创作的特点,一个诗人的思想感情,不通过形象具体、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就容易流于抽象化、概念化,不能被读者发生感动作用”(《学诗过程中的点滴经验》见《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臧克家自觉地运用这一特殊规律塑造了众多具体生动的形象。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生活场面、自然景色的时候,一般会写得具体而又形象;但如果要描写当时对于社会生活的感受以及情感时,则很容易陷入概念化、公式化的窠臼,而臧克家却能把这种情感表现的丰富多彩。如“愁苦埋倒了我的发/像乌云盖上了我的脸”(《烙印·愁苦》)“我嚼着苦汁营生/象一条吃巴豆的虫”(《烙印·烙印》)……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精彩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表达得贴切而又生动。

一个植根于农民的诗人,在一片泥土的芬芳中间,高唱着属于农民的歌。他独特的美学选择,使他“努力保持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得以以农民的角度去探索“诗国的堂奥”。以“农民诗人”的努力“使现实主义诗歌重现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得以回归,矫正了诗坛发展的正确方向,揭开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臧克家高考作文仅三句话闻一多给98分

臧克家高考作文仅三句话闻一多给98分1930年,26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家却把两题都做了。 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破例给了他98分的高分。 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吃了“零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其实当年闻一多报考清华时,也是因作文过于优异(其他科目平平)被主考老师赏识而破格录取的,闻先生对臧克家恐怕也有“惺惺相惜”的心理罢。臧克家因此成为闻一多的高足爱徒,与另一诗人陈梦家合称“闻门二家”。 见识下民国高考作文:你能得多少分 自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三七年,国民政府没有搞全国统考和联合招生,高考全由各院校自行招生,但也受到教育部管理备案。至于是否考作文、怎样考,则是各有各招、各自命题的。只是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一年的三年多里,由于全国各大学纷纷迁移到以重庆为中心的比较安全的"大后方",才实行全国统一招生,但作文题还是各出各的。

一九二九年北京大学的国文考试只是一道作文题,考生写好作文就行了。那年作文题分甲部、乙部,其甲部试题是:"清季曾、李诸人(即曾国藩、李鸿章)提倡西学,设江南制造局、翻译科学书籍甚伙,其中不乏精深之作,何以对于当时社会影响甚微?试言其故。"乙部试题是:"清儒治学方法,较诸前代,有何异同?试略言之。"一九三二年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是要考生将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成白话散文。 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有三四题目供考生自选,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要考生对下联。"孙行者"即人们耳熟能详、协助唐僧西天取经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下联三个字当然也应该是个人名,此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结果只有三位考生对上,较佳一联对的是"胡适之"。"胡适之"是当时北大名教授(后为北大校长)。这里,一为神话人物,一为当代大儒,"孙"对"胡"(猢狲),"行"对"适","者"对"之",可谓对仗工整、严丝合缝,既有趣又合乎要求。另一位考生答得更好,他写的是南北朝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祖冲之"对"孙行者",更是天衣无缝的"绝配"了! 出这道题的是清华名教授、国学大师陈寅恪。有人认为陈寅恪出此怪题是为了调侃一下胡适,其实非也,陈寅恪内定的标准答案是清代学者王引之和祖冲之二人。楹联也算我国国粹之一,陈寅恪希望通过"对对子"的形式来检阅考生的古文基础和国学修养,其初衷和用心之良苦不言而喻了。一九四六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招生,作文题是《学校与社会》,这道题目很简单,容易驾驭,挥笔即就,多数考生不慌不忙信手写来,不到半小时就写出一千余字,当时京津一些报纸副刊还争相摘录刊登该届高考范文呢。

臧克家的第一首诗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卷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一、阅读张天翼小说《华威先生》,分析华威先生这一人物形象及其艺术塑造(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敏锐的眼光、精练的笔墨,塑造了华威先生这一抗战初期国民党官僚的典型形象。华威先生到处叫忙,时间不够用,他要把所有的抗战工作一一“领导”起来。可是,他的神气活现,颐指气使,自命领导、领导中心之类,除了虚伪、空话连篇,趋炎附势,威胁恐吓下属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有的仅是强烈的领导欲和表现欲,他是抗战初期那个特定时代的畸形产物。 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详尽的环境描写,也没有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有点类似于人物速写。华威先生的性格、灵魂、专制本质是通过一连串不同的场面逐步深入显示出来的,他不办实事,却处处要抓权,当领导中心,稍不顺心就用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政治帽子威胁恐吓青年。小说虽然只是写了一个小角色,却能从中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面貌。 小说以华威先生开会、奔走和演讲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选材高度集中,情节主线清晰。小说的语言生动简洁,幽默含蓄。 二、本文节选自丁西林《压迫》,请围绕人物、情节、主题、台词写一份导演阐述(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房东太太回家后,男客和房东太太间的冲突正面展开。两个古怪的人一见面,很快就形成僵局。男客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巧妙抓住房东母女间的矛盾,利用自己已付定金的有利条件,坚持要租房,房东太太则凭着自己是房子主人的有利条件坚决不同意。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辩论中,男客抓住房东太太和她女儿间的矛盾大做文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找出房东太太话中的漏洞,将房东太太的理由一一驳回。房东太太在万般无奈中只好打发老妈去找巡警,想借警察之力赶走男客。但出乎预料的是,紧接着到来的并不是巡警而是一个想租房的女客。这样,这对萍水相逢的男女在新的戏剧情景里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喜剧波折。 剧作中人物的对话既机智风趣,又不失礼貌,并且符合人物的性格。在这部剧中,男客是一个颇有趣味的角色。 男客接受过先进思想教育,才会在对待房东太太无家眷不租房的问题上有不解与争辩,他说:“你们太太的脾气太古怪了,我的脾气也太古怪了,这一回两个古怪碰在一块儿,所以这事就不好办了。” 房东太太,男客认为“一个人过了四十岁,他的脑子里就已经装满了旧的道理,再也没有地方装新的道理”,表达对房东太太不合理要求的不满,更是新旧思想冲突中新思想对旧思想糟粕的鄙夷,而且要改造旧思想,这道路是曲折的。 三、臧克家诗歌《难民》如何塑造难民形象(至少300字,25分)。评阅参考:此答案供参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难民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被迫背井离乡,漂泊流浪,过着风餐野宿的日子。他们得默默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无尽伤害。生理上不可抵抗的饥饿,精神上的孤寂无助感,无归宿感,使他们成了异端人群。一群被故乡容纳不下,又被异乡拒绝的人,只能永无停止的流浪。 “陌生的道路,无归宿的薄暮”是他们命运的最好写照。他们沉重的脚步只能从这条陌生的道路踱到另一条陌生的道路,世界很大,却永远也没有一寸肯收留他们!“人到那里,灾难到那里。”也许就是这个理由,故乡把他们抛弃了,异乡也因此拒绝了他们。难民就像海里无根的浮萍,无依无靠。

泰戈尔英文优美诗歌鉴赏

泰戈尔英文优美诗歌鉴赏 Then crowds of flowers come out of a sudden, from nobody knows where, and dance upon the grass in wild glee.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 Mother, I really think the flowers go to school underground.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They do their lessons with doors shut, and if they want to come out to play before it is time, their master makes them stand in a corner.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 When the rains come they have their holidays.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Branches clash together in the forest, and the leaves rustle in the wild wind, the thunder-clouds clap their giant hands and the flower children rush out in dresses of pink and yellow and white.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萧萧地响着,雷云拍着大手,花孩子们便在那时候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Do you know, mother, their home is in the sky, where the stars are.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Haven't you seen how eager they are to get there? Don't you know why they are in such a hurry?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闻一多与臧克家的师生情

闻一多与臧克家的师生情 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得意门生,师生二人之间的相识相遇颇具戏剧色彩。1930年夏,闻一多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之邀到青大主持文学院工作,臧克家也于当年报考青岛大学。当时入学考试中,国文出了两个题目,一为《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一为《杂感》,两题任选一道,但臧克家两题都做了。他写的《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三句杂感虽然短小却饱含哲理,闻一多对此极为欣赏,一向判分极严的他竟给了98分的高分,将数学考试吃了“鸭蛋”的臧克家破格录入了青大。 臧克家开始读的是外文系,后转到闻一多先生的国文系。臧克家非常珍惜自己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师生俩还时常在闻先生家中的书斋里吸着纸烟,喝着红茶,热烈地讨论诗,浓郁的诗的气氛充满了斗室。 在闻一多的精心教导下,臧克家成为青大国文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很快就在《新月》、《现代》等杂志上发表了《罪恶的黑手》、《忧患》等作品,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成为诗坛上的一颗新星。 闻一多先生殉难后臧克家悲痛欲绝。建国后山东大学将闻一多故居命名为“一多楼”,后来海洋大学又在此为闻一多先生塑像立碑,臧克家用充满激情的文字撰写了《闻一多先生纪念碑碑文》,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缅怀和敬意。(摘自《团结报》)

闻一多慧眼识得臧克家 1930年夏天,31岁的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盛邀下,出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这年招生考试时,闻一多拟了两个作文题:《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考生可任选其一。 有一个考生一口气把两个题都写了出来。其中《杂感》只有一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看了这篇一句话的作文,闻一多连声叫好,当即给了98分。而平时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给60分就算不错了。 然而,这个作文成绩独占鳌头的考生却给校方出了难题:他的数学考分竟然是零。按照规定,这样的学生理所当然要被淘汰。然而,闻一多力排众议,硬是把这个名叫臧克家的学生领进了大学校门。 闻一多在破格录取臧克家的时候,一定想起了自己当年投考清华大学的经历。在大多数科目成绩惨不忍睹的情况下,他唯独作文拔了头筹,并因此受到主考教师的赏识和力挺,最后顺利地进了清华。 当年的际遇成就了闻一多的学识和慧眼。但这双识才、惜才的慧眼并不是偶然生光的,而是一种凝聚着学子的温暖记忆和师者的博大胸襟的传承。 臧克家起初读的是外语系,系主任是梁实秋,但是热衷于文学尤

臧克家《有的人》赏析

臧克家《有的人》赏析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从本诗体现出鲁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黑社会主义者进行全面的打击。 作者概括地从鲁迅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题目不写做纪念鲁迅先生而叫做“有的人”。" 深刻地揭示了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整首诗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节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节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节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尸走肉",他们对外不抵抗,对内压迫人民。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第一个"活"字意思是肉体还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意思是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意思是缺少灵魂,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意思是肉体死亡,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泰戈尔诗集》名著阅读题

《泰戈尔诗集》名著阅读 一、填空。 1、泰戈尔______(国)是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50多部诗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九十多部短片小说,二十余种戏剧以及两千多首歌曲和大量的绘画作品。他曾在1913年获________奖。印度国歌《》就出自他的手笔 2、泰戈尔多才多艺,但从本质上说他首先是诗人。《》是泰戈尔的代表作。 3、《》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英文抒情散文诗集,美国诗人庞德曾把里面的诗誉为“天上的星辰”。《》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 4、《》是一部富裕哲理的格言诗集。《》则记述了使人追求和探索人生真谛的心路历程。 5.当你沐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 6.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对岸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 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 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 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在林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中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 1 / 2

闻一多先生地说和做 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3、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可跟唱,创造情境。(学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机提问。)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作敢为,言行一致。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介绍 一、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简介:闻一多(1899-1946),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

臧克家《老马》赏析

臧克家《老马》赏析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前面。 (一)《老马》的思想内涵 诗人曾说过:“我曾写下《烙印》,《生活》,《希望》和《老马》表现我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诗人写他所看到的生活:“这可不是混着好玩儿,这是生活,/一万支暗箭埋伏在你的周边,/伺候你一千回小心里一回的不检点。”他又指着“希望”说:“你老是发着美丽的大言,/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红脸。/人类追着你的背影乞怜,/你不曾给他们一次圆满。”在诗人看来,不但不可对生活空抱幻想,还必须处处的、时时,小心翼翼。于是,诗人觉得生命“像粒砂,风挟你飞扬,/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写出了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苦境况。面对险恶的生活,诗人提出了“个人的坚忍主义”,即不灰心,不颓丧,要能咬紧牙关,忍受困苦的磨难。《老马》就是对这样的生活态度的注释: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和它苦斗。臧克家的特点就是他不同于新月派、

现代派诗人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的“坚忍主义”。他能严肃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从棘针尖上去认识人生”;他能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没有任何一位能像臧克家一样在精神上与中国农民息息相通,这是他的最宝贵之处。他始终眼光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不仅他的思想和农民的思想相通,而且他写诗的态度也是农民式的,他是认真而执着地提倡“苦吟”,这在中国现当代诗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诗作的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悲惨的画面: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竭,不堪驱使了,但在主人的淫威下,他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这样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揭示了他坚忍的性格特质和渺茫的希望。诗人说:“纵不能有敏锐的眼指示着未来,也应当把眼前的惨状反映在你的诗里,不然那真愧煞是一个诗人了”。(臧克家《论新诗》)实际上诗人通过老马的境遇写自己所看到的人生,那背负超重的生活重压,低头忍耐的形象,就是“坚忍主义”的表现。 显然,诗人受到了农民性格的感染,所创造的形象,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就难怪有人将此诗看作一首写农民生活的诗。其实,这就局限了诗作的内涵,应该说,诗人表现的这种人生,这种生活态度,在我们这样的国度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本着“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民族精神做作了一种深刻的审视,从而使其诗作“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意义”。(闻一多《<烙印>序》) (二)《老马》的艺术特色 1、短小精粹,凝炼深邃 《老马》一诗只有八句,马头的一俯一仰,即鲜明地表现了一种人生观。体现了“深刻到家,深刻到浅显的程度”的艺术境界。

泰戈尔诗歌读后感

泰戈尔诗歌读后感 海顿斯塔姆曾经赞誉过泰戈尔写的诗“心灵的清澈,风格的优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 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种完整、深刻、罕见的精神美。”他的文字有种特殊的魔力,让人忘记一切痛苦,走进全新的世界中去,那里有碧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一切令人心旷神怡。 初读《新月集》的时候,觉得意义很浅显,似乎很容易懂;深入的去剖析,其实并不 是这样,它用简单的文字去塑造儿童的新月之国,以及儿童的内心世界,那里就像一块温 润的美玉,没有一丝瑕疵,又似水晶般透明。 在某种程度上说,《瓦尔登湖》就像是康科德地方志中的动植物篇。诚然,梭罗大半 辈子在康科德与瓦尔登湖边度过,始终致力于观察与研究飞禽走兽和草木花果,以及一年 四季的变化进程。 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对于小屋的热爱,对于山林的热爱,对 于林中小动物的热爱,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热爱,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操!读这部书时我经常 尝试着把自己放在梭罗的位置上,我感到在那时我才活得真诚,没有了矫揉和造作,书中 所有的事情都那么自然,所谓的心灵净化就是指这个吧!更让人叹服的是,每次读后都会 有全新的感受,平淡的语句中涵藏着最深沉的哲思,很多地方必须得反复读才能体会得到 其感情的丰厚! 泰戈尔对一切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在诗中写道:“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于珠子,但他到 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他所以这样假装了来,并不是没有缘故。这个可爱的小小 的裸着身体的乞丐,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便是想要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 孩子是睿智的,他来到这世界上的第一声哭叫,是为了博得母亲的爱,孩子在纤小的 新月世界里,没有束缚,但他放弃了自己的自由,因为在母亲的心里有无数美妙的东西, 母亲的拥抱和亲吻胜过一切。孩子知道一切语言,甚至是世间人少懂的,但他永远不说, 只学习从母亲嘴里说出的话。他的牙牙学语,在母亲的耳边轻轻的喃喃,“妈妈,妈妈……”便可以让母亲欣喜万分,让母亲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他便在母亲的臂弯里,享 受着母爱的呵护。 想想我们,旅途中有人给你一瓶水,你会感动良久,可是父母几十年来对你的嘘寒问暖,往往又会被我们解读为“唠叨”。这样公平么?或许你已经习惯父母不求回报的付出,譬如阳光,譬如空气,视之理所当然。可他是我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我们感觉理直气壮时,其实是我们解读错了世界。 泰戈尔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语言,写出自己对生活的反思,写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追求,强烈地表现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总之,泰 戈尔把“爱”当作了人类的理想,这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的。

有的人仿写_初中生仿写臧克家的现代诗有的人很有味道

初中生仿写臧克家的现代诗《有的 人》,很有味道! 简介 有的人仿写 作者:毛志杰 导读:兴趣都是从“模仿”开始起步的,学习诗歌同样如此,您看看这些初中生模仿的诗歌写得怎么样呢?期待您的鼓励! 说起“仿写”诗歌,顾名思义就是“模仿”的意思。 之所以强调“仿写”,也是为了避免一些网友对于初中生过高的要求。 很多时候,过于高的要求就像高高在上的门槛,会阻碍孩子们对于诗歌的兴趣,将一些有潜质的孩子挡在诗歌的大门之外。 更何况,任何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包括一些诗人名家的学习历程也不例外。 如果你不嫌弃这些初中生仿写的文笔稚嫩,可以看看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写的“大作”。这次老师布置的诗歌是臧克家写的现代诗《有的人》,相信大家都学过并熟记在胸,在此

就仅仅摘录片段,一起回忆回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表现出了一个哲理: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活着,还有你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学习这种诗歌,对于孩子们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要真正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仿写”诗歌了。 记得一位哲人所说:理解一件事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文字表达出来,学习诗歌的方式更是这样。 写诗歌不仅仅可以锻炼人的文笔,对一个人精神上的熏陶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往往会说这个人“很有趣”或者“很没趣味”,这个“趣”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素质与内涵。而一个会写诗歌、懂得欣赏诗歌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懂得生活的人往往就是一个有趣味的人。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成长为一个有感知幸福能力、懂得生活的人,那么,不妨让自己的孩子爱上诗歌吧。

臧克家诗歌《有的人》赏析

臧克家诗歌《有的人》赏析 《有的人》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臧克家亲自前往鲁迅先生在北京曾经生活、工作过很多年的故居,缅怀这位中国文坛巨擘。臧克家亲临其境,浮想联翩,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连串的联想,他有感于鲁迅先生在人民心中的份量,于1949年11月1日在北京挥笔写下《有的人》这首诗: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诸多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高度凝炼的艺术手法,阐述了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真谛。全诗分七节,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把两种不同思想的人进行了比较,热情讴歌了“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通过鞭鞑

“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从反面衬托以鲁迅为代表的所有“给人民作牛马”的人的高尚情操和伟大胸怀。 本诗第一节,对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进行开门见山的揭示:有的人虽生犹死,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虽然肉体生命尚未终结,实际上只是一堆会行走的肉。有的人虽死犹生,那些象鲁迅一样肯给人民当牛作马的人,虽然死了,其精神生命则永垂不朽,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本诗第二节,通过两种人对人民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表达了诗人爱憎鲜明的立场。一种人骑在人民的头上,自以为是世上最伟大的人,其实最渺小;一种人甘愿俯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才是真正的伟大。 本诗第三节,写有的人只会欺压老百姓,却妄想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流誉百年,这种人愚蠢至极,诗人对此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嘲笑。可喜的是,还有鲁迅这样的人,甘愿化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愿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献身。通过丑恶与美好的形象对比,赞颂了鲁迅的高尚品格。 本诗第四节,诗人通过两种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深刻揭示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一种人靠剥削人民、压迫人民而生存,只要这种人活着,人民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想活都很难活下去。另一种人视人民为父母,他活着就是为了人民能更好地活着。前一种人,带给人民是无穷无尽的灾难,后一种人带给人民的是美好幸福的生活。 本诗第五、第六、第七节,是对前四节所述问题的归纳回应。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称,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立场,决定了两种人不同的命运结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受到人民的唾弃;俯身甘为人民牛马的人,人民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有的人》是为纪念鲁迅而写,但诗中并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这就使本诗的主题并不局限于仅仅为纪念鲁迅而写,而是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诗人以凝炼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应该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而活,在讴歌鲁迅的同时,启迪人们向鲁迅学习,为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本诗主题鲜明,富于哲理,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给人美好的艺术欣赏。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为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yǎn),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然而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骤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散文诗赏析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要理解这开篇的句子,就要联络到《金色花》的上篇散文诗《云与波》。诗人在《云与波》中写那孩子有一种想融入云和波的生命当中的强烈愿望。然而他不能,由于云和波是如斯遥远,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妈妈。后来他想变为云,而他的妈妈则变为月,或他将变为波而他的妈妈变为陌生的岸。故诗人在《金色花》开篇中说,那孩子在欲将自己隐藏起来的种种尝试都失败之后,但愿变为一朵金色花(圣树上开出的金黄色碎花)。这样他就可以隐藏起来,避过妈妈的耳目,然后再作为一个孩子回到她的身旁。 那孩子还不懂得区别他人和自然,他的种种规划是不受可能性的制约的。 诗人用第一人称描写那孩子的种种规划,先是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让妈妈到处叫着找他,而他则“暗暗地在那里匿笑”,这类天真的“捉弄”,生动地表现了妈妈与孩子的深厚感情。接着,写变为“金色花”的那孩子“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让妈妈在小庭院里嗅着花香。这是对妈妈精神上的慰藉。诗人进一步开展幻想,让“金色花”的树阴伴着妈妈读书。最后,那“金色花”在黄昏时又落在地上,变为了妈妈的孩子,倾听妈妈讲故事。妈妈称他为“坏孩子”的“坏”是调皮、淘气的意思,是贬义褒用。那孩子故意不告诉妈妈自己在哪里。母子和谐糊口的情趣,使人陶醉;孩子的娇憨之态可掬,使人爱不自禁。 这首诗用充溢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捎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臧克家与鲁迅

臧克家与鲁迅杨洪勋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首诗自1949 年诞生以来,半个多世纪里,在亿万人民中传颂,读过此诗的估计不下10 亿人。全诗共七小节28 行诗句,却饱含着诗人对一个人的“生” 与“死”的深刻理解与哲理透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用简洁,凝炼的语言;通俗易懂、容量极大、哲理性极强的诗句,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全诗又是那么潇潇洒洒,句句都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容情地道出人生真谛。《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以耐人寻味的深刻,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中,耳熟能详。这篇响遍神州大地的诗作的作者,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当代诗坛大师、世纪诗翁、山东大学著名的校友——臧克家。1949 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 月19 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 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那一天,到北京阜成门里去瞻仰过他的“故居”后,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 、。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有的人》写了这首短诗。其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 。有中国诗坛泰斗、诗翁之称的臧克家,他的“诗生活” 是从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开始的,他与鲁迅先生的交往也是这个时期开始的。1930 年,国立青岛大学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被鲁迅先生称为“极描写人间疾苦”的著名作家、教育家杨振声出任校长。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梁实秋出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同年夏天,臧克家以祖叔臧瑗望的名义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在这场考试中,显示出了他非凡的诗人才华。当时,国文考试出了两个题目,一个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另一个题目是《杂感》,任选一题。臧克家当时才华横溢,挥笔立就,将两题都做了文章。当他注册报道时,一位职员看到他的名字,笑着瞪了他一眼,报喜似的说:“你的国文卷得了九十八分,第一名。闻一多先生看卷子极为严格,五分十分的都有,得个六十分就不容易了。”听了这话,臧克家恍然大悟,解决了数学吃“鸭蛋”还被录取的疑问。同时他想到:一定是我那三句杂感打动了闻先生的心。他所写的三句杂感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臧克家当时考入梁实秋任系主任的英文系。因为记忆力差,又酷爱文学,便转入闻一多任主任的中文系。从此,便成了闻一多门下的一位高足。臧克家后来用感激的语调回忆到:“从此,我成了闻一多先生手下的一名中文系的弟子,从此我成为闻一多先生门下的一名诗的学徒。” 在闻一多、王统照等文学前辈的帮助下,这位“夜夜苦吟”的诗人,在大学毕业时,贡献出两本诗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两本诗集。一跃而成为20 世纪三十年代一颗冉冉升起的诗坛新星。当时,诗界评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闻一多《烙印》序);茅盾称赞:《烙印》“ 的二十二首诗只是用朴素的字句写出了平凡的老百姓的生活一一我相信在目今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 。朱自清说,以臧克家的作品为代表的诗歌出现以后,“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中国现代文学史评介说,在三十年代,他坚持诗歌与现实结合,走表现人民疾苦的路,但又避免了政治情绪高昂却艺术粗燥之弊,对新诗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臧克家在青岛登上诗坛,同样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同鲁迅先生的交往。他敬仰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纪念鲁迅、研究鲁迅伴随着臧克家的一生。他写了许多纪念鲁迅、研究鲁迅的诗文。一、赠书显真情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后,好评如潮,臧克家被称为“农民诗人” ,他的短诗也被称为“烙印体”或“臧克家体” 。之后,臧克家又将视角转向了在城市生活的贫民。青岛是一座风光秀美引人向往的城市。可生活在这里的臧克家却感到窒息苦闷,痛楚悲愤。在他眼前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都失去了色彩。他看到的是美日帝国主义的军舰,

臧克家作品

主要作品有--《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春风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凯旋》、《放歌新岁月》、《宝贝儿》、《冬天》《臧克家诗选》、《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 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 臧克家(1905- ),山东诸城人,中国现代诗人。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折叠著作书目 烙印(诗集) 1933,(自费印行);增订本,1934,开明;与《罪恶的黑手》合集,1963,人文罪恶的黑手(诗集) 1934,生活;1947,星群自己的写照(长诗) 1936,文学出版社臧克家运河(诗集) 1936,文生 紧浦北线血战记(通讯、报告集) 1938,生活从军行(诗集) 1938,生活泥淖集(诗集) 1939,生活 乱莠集(散文集) 1939,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随枣行(散文、通讯、报告集) 1939,前线出版社淮上吟(报告长诗) 1940,上杂猴子拴(诗集) 1940,上海三通书局呜咽的云烟(诗集) 1940,创作出版社古城的春天(诗集) 1942,秋白书店 古树的花朵(长诗、原名《范筑先》) 1942,东方书社向祖国(长诗集) 1943,三户我的诗生活(散文集) 1943,读书 泥土的歌(诗集) 1943,今日文艺社;1947,星群感情的野马(长诗) 1943,当今出版社国旗飘在雅确尖(诗集) 1943,中西书局十年诗选1944,现代出版社 民主的海洋(诗集) 1945,世界编译所(因错排太多未发行) 生命的秋天(诗集) 1945,建国书店宝贝集(诗集) 1946,万叶书店生命的零度(诗集) 1947,新群挂红(短篇小说集) 1947,读书 磨不掉的影像(散文集) 1947,益智出版社拥抱(短篇小说集) 1947,寰星图书杂志社冬天(诗集) 1948,耕耘出版社 臧克家诗选1954,作家;重编本,1956,增订本,1978,1986,人文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文艺随笔集) 1955,新文艺;新版,1962 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后改名《毛主席诗词讲解》) 周振甫注释,1957,中青杂花集(散文、杂文集) 1958,北京一颗新星(诗集) 1958,作家春风集(诗集) 1959,作家李大钊(传记长诗) 1959,作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之泰戈尔诗歌归纳-语文综合知识.doc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之泰戈尔诗歌总 结|语文综合知识-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整理了泰戈尔诗歌总结,请考生认真阅读。 泰戈尔诗歌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故事诗,中期的《吉檀迦利》及其他作品,晚期的政治抒情诗。 早期的故事诗大多来源于宗教传说和民间故事,宗教传说包括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的故事等,作者对这些故事进行等,作者对这些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两亩地》是故事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两亩地》是泰戈尔在西菜达农村时创作的故事诗,在那里他目睹了农村的衰败,以及农民的艰苦劳动和痛苦生活,也看到了残酷的封建势力和社会习俗给农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对农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为《两亩地》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两亩地》全诗共6节72行,记叙一个王爷为了使自己的花园长宽相等,四四方方,强行夺去农民巫宾仅有的两亩土地。巫宾虽然去法庭上诉,但是法庭和王爷是一伙的,法庭判决把巫宾扫地出门。他在旷野、市场、路边漂泊了16个春秋,但他始终忘不了那两亩土地。有一天,他又回到家乡,坐在自己曾经耕种过的土地上,当他从地上拾得两只熟透了而掉下的芒果时,却被王爷诬蔑为盗贼。这个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地主勾结法庭残酷剥削压迫农民的罪行,作者对贫苦农民的不幸遭遇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中期的《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共收诗

103首。《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诗集的主题是敬仰神,渴求与神的结合。颂神诗的形式在印度古已有之,但泰戈尔的这部诗集,它的内容与现实是紧密结合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神的虔诚,诗集的第三首诗吟道:我不知道你怎样地唱,我的主人!我总在惊奇地静听。你的音乐的光辉照亮了世界。你的音乐的气息透彻诸天啊,你使我的心变成了你的音乐的漫天大网中的俘虏,我的主人在诗歌中一再出现的神,往往是问被压迫者和劳动群众在一起,感受欢乐与痛苦。《吉檀迦利》中也有对大自然的精彩描绘,在诗人心目中,大自然的美景与神占有同样崇高的地位。除《吉檀迦利》外,《园丁集》共85首诗,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追求,反映他为寻求出路而不得的复杂心境。《新月集》共37首诗,主要是描写和歌颂儿童的,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儿童深厚的爱,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有的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和可爱,有的颂扬了伟大的母爱。《飞鸟集》共325首短诗,诗人把这些小诗比作漂泊者的人生历程,如同飞鸟长途跋涉时留下的足迹,从而表达了他的人生体验和感受 晚期的政治抒情诗,逐渐改变了以前的改良主义情调和神秘主义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生辰集》第10首被认为是泰戈尔一生创作的纪念碑,泰戈尔在这首诗中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关系问题,他以此为标准总结评价了自己一生的创作。 英国殖民者于1600年组成东印度公司,开始入侵印度,到19世纪中叶吞并整个印度,英国侵略印度的历史前后三百多年,整个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长达一百多年,它的社会性质不是半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