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个案
1型糖尿病的个案护理
![1型糖尿病的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23e5f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e.png)
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 血糖过低。
运动过程中的血糖监测
运动前后及运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以防出现低血糖。
血糖监测与记录
定期监测血糖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 血糖,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记录血糖数据
每次监测后记录血糖数据,以便分析 血糖波动的原因和规律。
护理重点及难点分析
护理重点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2.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包括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剂量等。
护理重点及难点分析
3. 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控制体重增长 。
护理重点及难点分析
01
护理难点
02
03
04
1. 患者年龄较小,对疾病和 治疗方案的认知有限,需要耐
务。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
能力。
完善护理流程和规范
制定和完善1型糖尿病个案护理的流 程和规范,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序进 行。
强化护理质量监控和评估
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护 理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教授患者应对压力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 应对机制。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向家属介绍1型糖尿病的基本知 识,包括病情、治疗、护理等 方面的信息。
培训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 沟通,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
鼓励表达关心和支持。
指导家属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及时发现并应对心理问题。
教授家属应对患者突发状况的 方法,如低血糖、酮症酸中毒 等。
护理个案分享:老年糖尿病
![护理个案分享:老年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1ab27eb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c.png)
调整饮食
建议老年患者采用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 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视网膜病变筛查及干预方法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建议老年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及时发 现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以采用激光 治疗来封闭视网膜上的新生血管和渗漏点。
血糖监测结果及效果评价
血糖监测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监测计划,包括监测 时间、频率和方式等。
血糖监测结果记录
准确记录每次血糖监测的结果,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 蛋白等指标。
血糖波动分析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分析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找出可能导致血糖波动 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包括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的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血管并发症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适当运动
鼓励老年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血管功能。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等,以促进 神经系统的健康。
05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推广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焦虑、恐惧
患者因病情长期控制不佳 、并发症多,易产生焦虑 、恐惧心理。
孤独、抑郁
老年患者因社交减少、家 庭地位改变等,易产生孤 独、抑郁情绪。见,对治疗持怀 疑态度。
鼓励与支持
肯定患者的努力和进步,增强其自我 管理信心。
糖尿病 个案护理要点
![糖尿病 个案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59ec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f.png)
糖尿病个案护理要点
病史病人为女性,65岁,病史10年。
主诉频尿,夜尿增多,
口渴,体重下降4公斤。
体格检查:血压140/90mmHg,心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体重65公斤,身高160厘米,BMI 25。
查体发现双下肢有轻度水肿,神经系统正常。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肾功能、肝功能
及血脂均正常。
治疗要点:1. 确认诊断:根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认糖尿病的确诊,需要继续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 控制血糖:建议病人遵循低糖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高糖食物。
根据医生建议,规律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3. 控制体重:建议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注意饮食:建议病人均衡饮食,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和盐分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5.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糖尿病相关指标,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等,以及心脏、眼睛、足部等并发症的筛查。
6. 注意足部护理:病人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注意检查足部有无溃疡、脱皮等症状,避免足部受伤感染。
7. 管理心理状态: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建议病人积极面对疾病,与家人和医生保持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8.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病人需遵循医生开具的药物用药方案,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如有不适或副作用,及时向医生汇报。
以上是本例病人的糖尿病个案护理要点,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积极管理疾病,维持健康生活方式。
糖尿病个案护理 (修改)
![糖尿病个案护理 (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0ee3d25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f.png)
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
倾听和理解:耐心听取患者的担忧和困 惑,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教育和引导: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和预后
应对策略:教导患者如何应对情绪问题 ,如放松技巧、积极思考等
寻求专业帮助:在需要时,协助患者寻 求眼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护理措施
药物管理优化
用药审查: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审查,确保药物的合 理使用
用药教育:向患者介绍每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 注意事项
用药依从性提高:通过教育和提醒提高患者的用药 依从性
与医生沟通:在需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或更换药 物
护理结果与反思
经过综合护理,李先生
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
制,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李先生,56岁,确诊2型糖尿病 已经5年
04
他对此感到担忧和困惑,希望 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指导
02
他平时工作繁忙,忽视了自己 的健康状况
03
最近,他的视力开始下降,被 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护理目标
1
2并发症的风险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应对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带来的压力
2
得到缓解
他对糖尿病的管理有了
更深的理解,生活质量
1
得到显著提高
在未来的护理中,我们
可以从中学习到的宝贵
经验是:持续的教育和 心理支持对于糖尿病患
4
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对于李先生这样的患者, 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 其对糖尿病长期管理的
重视程度
同时,优化药物管理和
定期的眼科检查是预防
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5
3
-
老年二型糖尿病个案护理
![老年二型糖尿病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608d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4.png)
老年二型糖尿病个案护理某某,男,76岁,因频尿、口渴、视力模糊持续2月入院。
查血糖16.8mmol/L,血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为晨起9.6mmol/L,餐后11.8mmol/L,确诊为老年二型糖尿病。
入院后,全院护理团队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
在饮食方面,制定了以低脂、低糖为主的饮食方案,保证三餐营养均衡,同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并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进行个性化定制食谱。
在睡眠方面,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协调患者的睡眠习惯,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在运动方面,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订适量的运动方案,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在药物治疗方面,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降血糖药物,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在一切护理工作中,护理团队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
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出院后也按医嘱继续进行护理。
通过全院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保持稳定。
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团队还对患者进行了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
通过针对老年二型糖尿病的专门讲座和个别指导,患者和家属更加了解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和药物服用的正确方法。
患者和家属也学会了定期测量血糖和对血糖异常时的应急措施,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护理团队还重点强调了饮食和运动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和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结构,坚持适量运动。
使患者能够在家庭中有效管理自己的疾病,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出院后,护理团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和咨询。
建立了定期回访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和困扰,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患者在接受全面护理和管理的情况下,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的家属也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表示了感谢和认可。
通过此次护理个案,不仅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管理的认识和能力,也加深了家属对患者的关注和支持。
在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得到了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不仅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稳定,也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护理个案护理关于糖尿病
![护理个案护理关于糖尿病](https://img.taocdn.com/s3/m/3682764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9.png)
护理个案护理关于糖尿病患者介绍:患者刘先生,65岁,体重偏重,BMI指数为29.5。
患者因多饮、多尿、乏力,体检时发现血糖异常,确诊为2型糖尿病。
护理诊断:1. 饮食控制不合理,血糖波动大2. 缺乏运动,体重过重3. 自我管理能力差护理计划:1. 协助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三餐,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2. 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帮助患者减轻体重3. 教育患者合理服药和监测血糖的方法,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护理过程:1.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饮食指导,协助患者规划每日饮食,定期跟进并调整饮食方案2. 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安排专业理疗师进行有氧运动指导3. 制定血糖监测计划,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护理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的饮食习惯得到了改善,体重逐渐下降,并且血糖稳定在理想范围内。
同时,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得到了提高,能够独立进行血糖检测和药物管理。
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护理总结: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糖尿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身体状况明显改善。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护理服务,更帮助患者建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自我管理意识。
希望患者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护理团队也在患者出院后做好了远程随访工作,定期与患者联系,询问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患者也始终保持良好的配合态度,积极接受护士的指导和建议。
在患者的努力下,血糖控制良好,体重持续下降,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患者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了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了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适量的运动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经常自行测量血糖并在护士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使血糖保持在理想水平,极大地减轻了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护理个案汇报
![护理个案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09390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1.png)
护理个案汇报护理个案汇报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患者信息:患者姓名:王先生年龄:65岁性别:男诊断:2型糖尿病住院日期:2021年5月1日病情描述:王先生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主要症状包括频尿、多饮和体重下降。
他的血糖控制一直不佳,且并发症趋于加重。
目前,王先生住院主要是为了调整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血糖监测。
护理目标:1.稳定血糖水平,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的范围内;2.提供相关教育,使王先生了解糖尿病的风险及管理措施;3.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4.提高王先生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1.进行药物管理:根据医嘱,按时给予口服药物,如口服降糖药和调节血脂药物。
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调整药物用量和使用时间,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2.监测和记录血糖水平:根据医嘱,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和饭后血糖。
在监测结果异常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进一步调整治疗计划。
3.饮食指导:与营养师合作,根据王先生的饮食喜好和糖尿病的饮食原则,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教育王先生有关饮食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和减少主食、高糖及高脂食物的摄入等,以减小血糖波动。
4.促进体育锻炼:鼓励王先生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等。
帮助他制定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计划,并监测运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5.心理支持:与王先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的病情认知和情绪状态。
通过与他的交流,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帮助他更好地应对生活变化和疾病的影响。
6.合理用药教育:向王先生提供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名称、用法、不良反应和相关警示等。
教育王先生正确使用药物、注意药物与饮食的配合、掌握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应急处理方法等。
7.病情评估和观察:定期观察王先生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压、心率、血糖以及常规检查结果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8.并发症预防:教育王先生注意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如血管并发症、神经病变和足部溃疡等。
糖尿病护理个案护理模板
![糖尿病护理个案护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7b9bc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e.png)
糖尿病护理个案护理模板
病人背景:
病人姓名: 张三
性别: 男
年龄: 60岁
职业: 退休教师
诊断: 糖尿病
入院日期: 2021年5月1日
病人病史:
张三于10年前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目前控制较为不当,血糖
偏高,出现疲劳、多饮、多尿的症状。
最近一次体检发现血糖达到了15mmol/L,因此被建议住院治疗和调整药物。
护理计划:
1. 监测血糖: 每天定时监测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睡前
血糖,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 饮食护理: 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病人的糖分摄入,避
免进食高糖高脂食物。
3. 运动指导: 引导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血糖消耗和代谢。
4. 药物管理: 按时按量给病人服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确保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5. 定期随访: 定期对病人进行复诊和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并调
整护理计划。
护理效果:
经过两周的系统护理,张三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稳定在4-
8mmol/L的正常范围内,症状明显缓解。
病人也树立了健康管理的意识,积极配合护理计划,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管理。
糖尿病酮症病人的个案护理
![糖尿病酮症病人的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ef4c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a.png)
命体征变化。
血糖和酮体监测
定时检测病人的血糖和 酮体水平,以及时掌握
病情变化。
液体平衡评估
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包 括饮水量、尿量、呕吐 物等,以评估其液体平
衡状态。
神经系统评估
观察病人有无意识障碍 、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
心理状态评估
01
02
03
焦虑和恐惧
评估病人是否因病情和治 疗而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
预防措施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并发症 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定期进行相关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足部 、肾脏、眼部等部位的保护和护理 ;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和护理 操。04护理措施实施
药物治疗与监测执行
准确执行医嘱,确保药物 剂量、时间和途径的正确 性。
沟通技巧有待提高
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部分护理人员表达不够清晰或耐 心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和家属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理解存在 偏差。原因可能是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或缺乏相关经验。
改进措施和未来展望
加强护理记录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记录培训,强调记录的 重要性和规范性,提高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护理措施
定时测量血糖,记录血糖 值,观察血糖变化趋势,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 理。
酮症酸中毒风险问题
酮症酸中毒原因
由于胰岛素缺乏或作用不足,导致血糖无法正常进入细胞被利用 ,体内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引起酮症酸中毒。
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呼吸、意识、脱水等症状,及时发现酮症酸中毒迹象。
护理措施
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 应。
专科个案护理案例
![专科个案护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6ba84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3.png)
专科个案护理案例一、案例介绍。
老张,男,55岁,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民,还特别爱吃甜食,体重也有点超标。
最近啊,老张老是感觉口渴得厉害,一天能喝好几大壶水,而且小便特别频繁,晚上都得起来好几回,这可把他折腾得够呛。
去医院一检查,得了2型糖尿病。
二、护理评估。
# (一)健康史。
老张的家族里就有糖尿病患者,他自己呢,平时饮食不节制,运动也少得可怜。
加上抽烟这个不良习惯,身体早就处在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了。
# (二)身体状况。
1. 老张入院的时候,血糖高得吓人,空腹血糖达到了12mmol/L(正常范围是3.9 6.1mmol/L)。
2. 身体有点虚胖,体重80kg,身高170cm,算下来体重指数(BMI)都快接近28了(正常范围是18.5 23.9)。
3. 因为老是口渴、多尿,整个人看起来没什么精神,皮肤也有点干燥。
# (三)心理状况。
老张刚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的时候,那是一脸的懵,然后就开始担心这个病治不好,以后是不是得天天打针吃药啊,还担心会不会有各种并发症,整个人变得很焦虑。
三、护理诊断。
# (一)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这老张啊,以前吃太多甜食和高热量的食物了,体重超标,身体里的脂肪堆积得就像小山一样,肯定是营养过剩了。
# (二)知识缺乏。
老张对糖尿病的了解那是少得可怜,什么饮食控制啊、运动疗法啊,他都不知道,就像个刚进学校的小学生,对这些知识一片空白。
# (三)焦虑。
就像前面说的,老张一想到自己得了这个病,就开始各种担心,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这焦虑情绪可不利于他的病情恢复。
# (四)有感染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就像给细菌提供了一个营养丰富的温床,老张的皮肤干燥,身体抵抗力也因为这个病有点下降,所以很容易被细菌盯上,有感染的风险。
四、护理计划。
# (一)短期目标。
1. 在一周内,帮助老张把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比如说空腹血糖降到8mmol/L左右。
2. 让老张对糖尿病有个基本的了解,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该怎么配合治疗。
2024版糖尿病个案护理
![2024版糖尿病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523b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1.png)
15
04
护理计划
2024/1/25
16
护理目标
控制血糖水平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 疗,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在正
常范围内。
2024/1/25
预防并发症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 处理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帮 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 理能力。
17
护理措施
运动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改 善身体代谢状况。
血糖监测
定期为患者测量血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水平稳 定。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 摄入,合理搭配营养素。
2024/1/25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降糖药物, 并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6
并发症情况
眼部并发症
轻度非增生性视网膜 病变。
肾脏并发症
微量蛋白尿,肾功能 正常。
心血管并发症
无明显心血管并发症, 但存在高血压和高血 脂等危险因素。
神经系统并发症
无明显神经系统并发 症。
足部并发症
无足部溃疡、感染等 并发症。
2024/1/25
7
02
护理评估
2024/1/25
8
生理评估
01
02
02
身高
175cm
03
体重
90kg
04
BMI
29.3(肥胖)
5
病史及治疗情况
糖尿病病史
李先生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已有8 年。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个案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dde1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4.png)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个案概览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个案的详细信息和建议。
在护理糖尿病患者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管理他们的病情并提供全面的照护。
病情管理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首要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
以下是一些管理血糖的常见策略:- 饮食管理: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并监控食物摄入量和营养成分。
-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医生可以开具药物处方以帮助控制血糖。
- 注射胰岛素: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该准确计算剂量和时间,并确保正确进行注射。
持续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以下是一些监测血糖的方法:- 血糖仪:患者应该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并进行日常监测。
-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这项测试可以提供长期的血糖控制水平。
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应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辅助治疗,包括:-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心血管健康。
- 控制体重: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维持健康的体重。
-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惯会加剧糖尿病的风险。
照护建议教育患者和家属为了增强患者和家属的疾病认知,我们应该提供以下方面的教育:- 饮食指导:提供关于健康饮食的指导,包括食物选择、饮食计划和饮食限制。
- 药物管理: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和储存药物,并定期提供药物处方。
- 紧急情况处理:教导患者和家属处理低血糖和其他常见的紧急情况。
- 血糖监测:指导患者研究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记录血糖测量结果和理解血糖控制目标。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是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随访计划。
- 帮助患者解决和管理他们在护理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 监测患者的血糖、体重和其他相关指标,并记录在档案中。
心理支持糖尿病可以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因此提供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小组参与的选择。
- 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担忧,并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支持。
糖尿病病人个案护理
![糖尿病病人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afb64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1.png)
糖尿病病人个案护理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58 岁,因“发现血糖升高 10 年,口干、多饮、多尿加重 1 周”入院。
患者 10 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诊断为 2 型糖尿病,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
1 周前,患者自觉口干、多饮、多尿症状加重,伴有乏力、视物模糊,遂来我院就诊。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欠佳,体型偏胖,身高 170cm,体重85kg,计算体重指数(BMI)为294kg/m²(正常范围185-239kg/m²),属于超重。
测随机血糖 185mmol/L,糖化血红蛋白 95%(正常范围 4%-6%),空腹血糖 105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158mmol/L。
血压140/9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其父亲患有 2 型糖尿病。
患者平时饮食不规律,喜欢吃甜食和油腻食物,运动量较少,经常熬夜。
(二)身体状况除了上述血糖升高的表现外,患者还存在皮肤干燥、瘙痒,视力下降等症状。
(三)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担心疾病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三、护理诊断(一)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患者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有关。
(二)知识缺乏与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足有关。
(三)焦虑与患者对疾病的担忧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有关。
(四)潜在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
四、护理目标(一)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掌握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方法,体重逐渐下降,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二)患者能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等方面。
(三)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四)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低血糖、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五、护理措施(一)饮食护理1、向患者讲解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糖尿病个案护理
![糖尿病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fad73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3.png)
糖尿病个案护理一、个案资料姓名:张先生年龄:62岁性别:男婚姻状况:已婚职业:退休居住地:城市病史:张先生有糖尿病家族史,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患有糖尿病。
他在50岁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二、个案护理评估1. 健康状况评估:张先生身高175cm,体重80kg,体质指数(BMI)为26.1,属于超重。
他的空腹血糖水平为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18mmol/L。
他的血压为150/90mmHg,胆固醇水平为6.5mmol/L。
2. 生活方式评估:张先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较为健康,他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饮食较为均衡,但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较多。
他每周饮酒1-2次,每次饮酒量为适量。
3. 心理社会评估:张先生退休后,生活较为清闲,但他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感到焦虑和困惑。
他的家庭关系和谐,但他的妻子对糖尿病的了解不足,对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三、个案护理计划1. 短期目标:a. 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b. 改善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c. 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长期目标:a. 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b.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c. 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个案护理实施1.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张先生开始服用降糖药物,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2. 饮食管理:张先生的饮食计划以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为原则。
他减少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了蔬菜、水果和瘦肉的摄入。
他的饮食中包含了丰富的纤维素,如全谷类、豆类和蔬菜,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3. 运动锻炼:张先生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4. 健康教育:护士向张先生和他的妻子讲解了糖尿病的病因、病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他们学会了如何监测血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如何正确使用降糖药物。
5. 心理支持:护士鼓励张先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帮助他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
糖尿病患者的个案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3cf8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d.png)
糖尿病患者的个案护理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个案护理来控制疾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个案护理旨在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以支持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护理计划1. 评估病情在开始个案护理之前,护士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身体状况、血糖控制情况等。
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关键环节。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并帮助他们建立监测血糖的惯。
护士还应当教授患者如何解读血糖结果,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血糖控制的调整。
3. 饮食管理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护士应与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教授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和控制饮食量。
此外,护士还应注意监测患者的体重和其他相关指标,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运动指导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护士应与患者一起制定运动方案,并指导他们正确、安全地进行运动。
护士还应注意监测患者在运动中的血糖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药物管理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剂量、时间和方法。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并与医生协作调整药物方案。
6. 教育与支持护士应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护士可以组织糖尿病教育课程,提供交流平台,让患者互相支持和研究。
三、个案护理的重要性个案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个案护理,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护士作为护理团队的一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四、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个案护理是一个持久且复杂的过程。
护士应通过全面评估、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运动指导、药物管理以及教育与支持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护理个案
![糖尿病护理个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2e96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e.png)
糖尿病护理个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护理。
以下是一个糖尿病护理个案的例子:案例:王先生,55岁,诊断为2型糖尿病。
个案背景:- 王先生有家族糖尿病史,从10年前开始出现糖尿病症状,并经过检查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 他的体重超重,BMI(Body Mass Index)为28,血压稍高,高血脂。
- 目前正在服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控制。
护理目标:1. 控制血糖水平,使其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2. 控制体重,减轻BMI,提高身体健康状况。
3. 管理高血压和高血脂相关问题,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1. 饮食管理:- 协助王先生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包括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限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摄入量。
- 教育王先生如何正确计量食物和控制饮食,建议定期就餐时间和适量零食。
- 强调摄入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
2. 运动计划:- 根据王先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如每天散步30分钟,每周进行有氧运动3次。
- 强调运动对血糖的控制作用,帮助王先生建立规律的锻炼习惯。
3. 药物管理:- 提醒王先生按时服用口服降糖药物,监测血糖水平,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 强调服药的规范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如低血糖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4. 监测和记录:- 教育王先生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并记录结果。
- 鼓励王先生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其他相关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 分析和解读记录数据,确保糖尿病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
5. 教育和支持:- 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技巧,如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巧等。
- 鼓励王先生加入糖尿病管理支持小组或参加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 与王先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的病情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以上是一个糖尿病护理个案的基本框架,具体护理计划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定制。
与医疗团队的合作和持续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成功管理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糖尿病优秀护理案例
![糖尿病优秀护理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6b9e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4.png)
糖尿病优秀护理案例患者:张先生,56岁,已婚,IT行业高管,身高175cm,体重85kg,无家族糖尿病史。
一、病例概述张先生因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的症状就诊,经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
血糖监测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为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2.3mmol/L。
二、护理目标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血糖监测等。
协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日常自我管理技能。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强调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2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血糖监测: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记录血糖值。
根据血糖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4药物治疗:协助医生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
向患者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避免漏服或错服。
5并发症预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如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等。
指导患者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6运动与饮食控制:监督患者的运动和饮食情况,确保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和活动量,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鼓励患者适量运动,以增加能量消耗,降低血糖水平。
7定期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自我管理情况。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情况进行评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护理计划。
四、护理效果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张先生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改善。
空腹血糖降至6.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0mmol/L。
同时,张先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缓解。
他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明显提升,掌握了自我管理技能,能够主动参与疾病的管理和治疗。
五、总结与建议本案例中,通过对张先生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成功实现了护理目标。
糖尿病酮症个案护理范文
![糖尿病酮症个案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5e2c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0.png)
糖尿病酮症个案护理范文患者李先生,53岁,患有糖尿病10年。
最近因突发高热,呕吐,口渴,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入院,经检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
入院时血糖22.6mmol/L,血酮体明显升高。
1. 急救处理: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给予大量液体补充、胰岛素静脉滴注、维持气道通畅等。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保持患者血糖稳定。
2.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
重点是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血酮体和酸碱平衡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3. 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加治疗的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主动了解糖尿病酮症的相关知识,提醒患者重视糖尿病的日常管理。
4. 家庭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家庭护理的指导。
详细告知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运动、监测血糖等方面,帮助患者做好糖尿病的日常管理和预防酮症再次发作。
在全院多学科的协同配合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综合护理后,病情得到控制,患者自觉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各项生命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平稳出院。
出院后,患者家属术后继续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与运动情况,嘱咐患者定期复诊,保持药物的规律服用,以及注意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该病例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在糖尿病酮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并且为病人和家庭提供了健康教育,为预防糖尿病酮症的再次发作奠定了基础。
在患者出院后,我们与患者建立了长期的康复管理计划,包括定期的随访咨询和检查,以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和不再发生糖尿病酮症。
我们给患者提供了一份详细的糖尿病管理手册,包括饮食守则、运动计划、血糖监测方法等内容,帮助患者和家人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患者也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指导,每日监测血糖,按时服药,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个案一例围产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科室:急诊ICU姓名:黄会平一例围产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黄会平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ICU)[摘要]总结通过一例特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报道,告诫医务人员多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一定要提高警惕有胸痛症状的孕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关键词]围产期;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One case of perinatal car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bstract] Summary Through a special case of reported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rn medical personnel acquire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nd mo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re must be vigilant to the possibility of pregnant women with chest pain symptom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Keyword] Perinat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first symptom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致。
此病例为一例围产期28岁年轻女性,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本病例的突出特点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于患者分娩后3天,围产期血容量增加、贫血、应激和高凝状态等因素可诱发心梗。
成功救治。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因“胸痛10小时”入院。
患者顺产双胞胎男婴3天后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向左肩背部和左上肢放射,伴大汗、胸闷,被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当地县医院顺产双胞胎男婴3天后的清晨,于睡醒时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向左肩背部和左上肢放射,伴大汗、胸闷,就诊于当地医院。
入院时患者血压为110/80mmHg,心率为105次/分,心电图(ECG)显示I、aVL、V2~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8mV,给予吸氧和硝酸异山梨酯静滴等处理后患者疼痛缓解,随后转入我院,ECG示相关导联ST段回落,V1~4导联QS型(图1)。
否认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冠心病病史。
无烟酒嗜好和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神志清楚,血压为110/70mmHg,呼吸20次/分,体温36℃,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界不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无心脏杂音。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5×109/L,中性分类:90%,血红蛋白:69g/L,血小板:207×109/L。
尿、便常规正常,大便潜血阴性。
血肌酸激酶(CK)峰值:5289U/L,达峰时间12.5小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343.8U/L,达峰时间7.5小时;肌钙蛋白(cTnI)峰值:156μg/L,达峰时间12.5小时。
白蛋白:28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8U/L,肌酐:68μmol/L,尿素氮:3.04mmol/L,血糖:4.2mmol/L,总胆固醇:4.98mmol/L,甘油三酯:4.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9mmol/L。
D-二聚体:193μg/L,血沉(ESR):20mm/第1小时,C反应蛋白(CRP):17.8mg/L,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82.5IU/ml(0~125IU/ml)。
抗心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核抗体谱均阴性,狼疮抗凝物正常。
血IgG:4.64g/L (7~17g/L),IgA:1.28g/L(0.7~3.8g/L),IgM:0.35g/L (0.6~2.5g/L),补体C3:107mg/dl(60~150mg/dl),C4:26.7mg/dl(12~36mg/dl)。
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期内径55mm,室间隔无运动,心尖部变薄无运动,左室射血分数49%。
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双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肾动脉未见狭窄。
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见左前降支中段狭窄,介入放入一个支架。
,术后转入急诊ICU 立即给予EICU特级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记24小时出入水量,低盐低脂饮食,治疗上给予调脂,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纠正贫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
一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
病情稳定后转普通病房。
2 护理(一)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时胸痛程度异常剧烈,往往使患者产生濒死感,由此而引起患者的恐惧。
心肌坏死大大削弱了患者的心脏功能、活动耐力和自理能力,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疼痛时专人陪护,安慰鼓励患者,做好必要的解释,给予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稳定情绪。
(二)一般护理+产后护理1、饮食护理饮食清淡低胆固醇、少盐、易消化,少食多餐,起病7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逐步过度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
为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
2、活动与休息因心肌缺血坏死,发病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保持环境安静及情绪稳定,改变体位宜缓慢,并告诉患者及家属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
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
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
3、按摩子宫目的是帮助子宫的复原及恶露的排出(产后快速复原子宫的妙招),亦可预防因收缩不良而引起产后出血。
方法:先找出子宫的位置,对于正常分娩的产妇,可以轻易在肚脐下触摸到一个硬块,即子宫的位置。
当子宫变软时,用手掌稍施力量于子宫位置环行按摩,使子宫硬起,则表示收缩良好;当子宫收缩疼痛厉害,则暂时停止按摩,4、恶露的观察:恶露是指由子宫所排出的分泌物,产后1~3天,量多、颜色较红,以后颜色减淡、量少,10天后呈淡黄色,一般在4~6星期会完全消失;若恶露有大血块、恶臭或鲜血流出等异常现象。
5、注意观察乳房肿胀程度及患者的主诉,协助及时排空乳汁,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6、预防压疮及便秘患者病情危重,早期绝对卧床休息,长期卧床患者协助翻身、沐浴、更单和按摩尾骶部等骨隆突处,预防局部长期受压发生压疮等并发症。
产后由于腹压消失、饮食中缺少纤维素、产妇的卧床都可促成肠蠕动减弱,排空时间延长,会阴切口的疼痛使得产妇不愿意作排便的动作,产褥期出汗又多,以上原因均易导致便秘。
故应以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主,特别注意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并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必要时可以口服蜂蜜、香蕉等,以促进肠蠕动;平时不习惯床上排便发生便秘,护士指导患者消除床上排便和担心弄脏床单的顾虑,耐心解释便秘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危险,为患者提供隐蔽的条件,用屏风遮挡,入院2~3d无大便,给予缓泻剂,防止大便用力,必要时给予小剂量灌肠。
(三)氧疗护理给予鼻导管吸氧持续吸氧,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缓解了呼吸困难,患者感觉舒适。
(四)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使用吗啡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疼痛轻者可用可待因和罂粟碱,定时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并及时询问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随时监测血压变化,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防止血管扩张太快出现低血压。
(五)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持续监测。
发现频发室早>5个/分钟、多源室早、RonT现象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时立即通知了医生,医嘱立即缓慢静脉推注利多卡因等药物,警惕室颤或心脏停博发生。
密切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因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更容易并发心律失常。
备好了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于床旁,随时抢救。
同时避免情绪烦躁、饱餐、费力排便等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预防心力衰竭(六)保健指导1. 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平和稳定的心情,克服急躁、焦虑情绪,避免劳累和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2.合理的膳食结构膳食总热量最好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避免食用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
提倡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严禁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合并有高血压和心衰者,应同时限制盐的摄入。
3.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注意运动适量,根据自己的情况循序渐进,不宜做剧烈活动,以不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为原则。
4.保持大便通畅心肌梗死患者用力大便时,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更加严重;同时大便时腹内压升高引起静脉回心血量剧增,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使梗死范围扩大或增加新的梗死部位。
6.指导服药与定期复查及时就诊,教育患者必须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查随诊,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卡和急救药,以备急用。
3 讨论本例病例为一例围产期28岁年轻女性,以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然而,即使是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常见危险因素的年轻女性,亦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情况下,由围产期血容量增加、贫血、应激和高凝状态等因素诱发心肌梗死。
因此,需要警惕有胸痛症状的孕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临床护士必须具有娴熟的护理实践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很快,作为护理人员应时刻警惕患者病情随时发生变化的可能,即使是该患者病情趋于好转也不可放松警惕。
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PCI术后穿刺处有无渗血及末梢循环状况。
严格记录患者的出入水量,减轻心脏负担,减少一切加重患者心脏负荷的因素。
同时注意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后续康复要点。
增强患者抗病信心。
参考文献1 王莉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中国民族民间药;2010年19期2 任艳春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9期3 秦宪菊急性心肌梗死76例护理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8期4 姚岚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11期5 林红玉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17期6 鲁萍,钟秋丽,田宝艳急性心肌梗死30例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35期7 吕翠娜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