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分享】:疑难病会诊让医患双赢协和大力发展MDT诊疗,北京协和医院实践

合集下载

住院疑难 危重病人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住院疑难 危重病人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住院疑难危重病人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住院患者中疑难危重病人的比例逐渐增加。

对于这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结果。

因此,建立住院疑难危重病人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背景介绍住院疑难危重病人是指疾病严重、病情复杂、治疗困难以及预后不良的患者。

由于这类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治疗需求复杂多样,单一学科的医师难以全面掌握并解决问题。

而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能够充分利用各学科专家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多学科联合会诊的优势1. 综合专业知识:多学科联合会诊可以集聚各学科的专家,共同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提供全面综合的医疗服务。

2. 交流协同:多学科联合会诊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协作,提高诊疗效果。

3. 精确诊断: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可以准确地诊断住院疑难危重病人的病情,避免漏诊和误诊,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

4. 统一治疗方案:多学科联合会诊可以避免各个学科之间的治疗差异,确定一致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三、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的建立和运行1. 确定会诊团队:医院应组建专业的住院危重病人多学科联合会诊团队,包括多个学科的专家,如内科、外科、放射科、检验科等,以满足不同疾病领域的需求。

2. 会诊协调人:设立会诊协调人,负责协调各学科专家的会诊时间和流程,保证会诊的高效进行。

3. 电子病历共享: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病历和检查结果的共享,方便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和意见交流。

4. 会诊讨论:定期举行会诊讨论会,邀请各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讨论特定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 诊疗决策:多学科联合会诊团队根据讨论结果,共同制定住院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方案,确保治疗的一致性和针对性。

6. 专家汇报:会诊团队应向主治医师和患者家属等汇报会诊结果和治疗方案,增加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信任。

医院mdt诊疗实施方案

医院mdt诊疗实施方案

医院mdt诊疗实施方案医院MDT诊疗实施方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创新,医院MDT(多学科诊疗团队)模式逐渐成为临床诊疗的重要方式。

MDT模式以多学科专家团队协作为核心,通过共同讨论、制定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本文将就医院MDT诊疗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多学科专家团队组建。

医院MDT诊疗模式的核心在于多学科专家团队的组建。

医院应根据临床需求,组建包括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影像科、护理部等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团队。

每个专家团队应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不同层级的医师,并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二、MDT会诊流程。

MDT会诊是医院MDT诊疗模式的核心环节。

患者入院后,由主治医师发起MDT会诊申请,将患者的相关病史、检查资料等信息提交给MDT专家团队。

MDT专家团队在收到会诊申请后,安排专家会诊时间,进行多学科讨论,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并将方案反馈给主治医师,由主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和沟通。

三、诊疗方案执行。

制定好的诊疗方案需要得到全体医务人员的认可和执行。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确保诊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同时,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MDT诊疗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以保证诊疗方案的执行质量。

四、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MDT诊疗模式的实施需要不断进行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体系,对MDT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医院应加强科研力量,不断总结和分享MDT诊疗模式的成功经验,推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更广泛应用。

总结。

医院MDT诊疗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临床诊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加强对MDT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助力医院建设高水平的诊疗中心。

以上就是医院MDT诊疗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医院的MDT模式推广和实施有所帮助。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1. 什么是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同合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建议。

MDT是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的缩写,由不同学科的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放射治疗科、护理等。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旨在提供更加综合、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的流程2.1 患者就诊患者首先在门诊部进行初诊,由主治医生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

如果患者病情复杂或需要多学科协同治疗,主治医生会建议患者参加MDT多学科会诊。

2.2 MDT多学科会诊安排主治医生将患者的病历、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整理,并安排MDT多学科会诊。

会诊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事项由主治医生协调安排。

2.3 MDT多学科会诊MDT多学科会诊由主治医生主持,会议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2.3.1 病历介绍:主治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介绍,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等。

• 2.3.2 学科专家发言:各学科专家依次发言,就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治疗建议。

• 2.3.3 讨论和决策:各学科专家就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共同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针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不同意见并进行协商。

• 2.3.4 撰写会诊报告:MDT多学科会诊结束后,主治医生根据会议讨论结果撰写会诊报告,并反馈给患者。

2.4 患者治疗根据MDT多学科会诊的结果,主治医生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安排相应的治疗措施。

各学科专家根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参与治疗过程,密切协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的优势3.1 综合评估MDT多学科会诊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学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医院案例剖析之北京协和医院:疑难病会诊让医患双赢协和大力发展MDT诊疗

医院案例剖析之北京协和医院:疑难病会诊让医患双赢协和大力发展MDT诊疗

最佳专科声誉排位 科室专家构成
1
பைடு நூலகம்
钱家鸣教授、朱峰教授、王莉瑛教授、吕红副教授、杨红副教授
疑难病会诊让医患双赢
北京协和医院大力发展MDT诊疗模式
疑难病患者反复就诊于多家医院、 多个科室,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费 用后仍无法确诊,致使病情延误。
2010年5月11日,协和特需疑难病会诊 中心正式挂牌。“以病人为中心”,让
病人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
中心含八类复杂疑难病会诊,解决就诊 难、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困难,赢得
首诊科室医师 问诊患者
专家集中讨论 (患者回避)
专家提出书面 的诊断、治疗
意见
首诊大夫征得 患者同意,开 具会诊预约单
患者入场接受 问诊、体格检

专家告知患者 会诊意见,解
答问题
门诊部登记备 案,患者持预 约单挂号就诊
专家阅读病例 报告及资料
如需随诊,预 约至普通门诊
全国最早开展胰腺疾病多学科会诊,打破以治疗手段分科的旧机制,建立了以病种为单位的新机 制。通过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提高了诊治质量,从根本上 降低医疗费用,破解“看病难、花费高”的难题。年均接诊近400例。
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如检验科(微生物专业组)、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免疫内科、 感染内科和消化内科等参与会诊
2013年成立,主要会诊疾病为肠道疾病,其中以炎症性肠病为多。炎症性肠病被称为“绿色癌 症”,误诊率和漏诊率可达30%左右,且治疗困难,难治性IBD达30-40%。该病是免疫相关疾 病,疾病涉及基本外科、病理科、感染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个科室,因此多学科协作是诊治 该疾病的最优方式。
1
朱朝晖教授、霍力副教授

多学科会诊发言稿范文

多学科会诊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在这里发言,就多学科会诊(MDT)这一重要医疗模式进行探讨。

MDT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的诊疗模式,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治疗方案、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谨代表科室全体成员,就MDT的开展情况及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MDT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末,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但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单一学科的治疗往往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MDT应运而生。

MDT通过多学科专家的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了诊疗效果。

在我科室,MDT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我对MDT工作的几点体会:一、加强科室间沟通与协作MDT的开展需要各科室之间的紧密合作。

我们科室在MDT工作中,加强与临床、影像、病理、检验等科室的沟通,确保患者信息共享,提高诊疗效率。

二、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MDT模式下,患者可以得到多学科专家的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效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了患者诊疗满意度。

三、培养跨学科人才MDT的开展需要跨学科人才的支持。

我们科室通过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对MDT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培养一批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优秀人才。

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MDT的实施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以下是关于MDT开展的一些建议:一、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MDT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为MDT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MDT管理制度,明确各科室职责,确保MDT工作有序开展。

三、加强宣传推广加大MDT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MDT的认知度,推动MDT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总之,MDT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模式,在提高诊疗效果、优化治疗方案、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我们应继续深化MDT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疑难、危急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疑难、危急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疑难、危急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概述疑难、危急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是一种协作模式,旨在提供全面、综合的诊疗方案,以应对疑难、危急病患者的医疗需求。

该制度通过集合不同学科专家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多学科的协作,从而提高疑难、危急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质量。

目的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1. 提供针对疑难、危急病患者的综合性诊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2. 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协作与沟通,充分利用多学科专业人员的优势;3. 提供更加全面、客观、专业的医学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医疗团队做出更明智的治疗决策;4. 促进知识共享和学科交流,提高各学科专家的专业水平和医疗素养。

实施过程疑难、危急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病例选取:通过专业评估和筛选,选择符合疑难、危急病患者条件的病例;2. 召开联合会诊会议: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与会诊,共同讨论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3. 病例讨论与评估:各学科专家就病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评估,包括病情评估、病因分析、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等;4. 制定综合诊疗方案:根据各学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全面、综合的诊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康复计划等;5. 会诊总结与沟通:将会诊结果总结并向主治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6. 随访与评估:对患者进行后续随访,并根据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优势与挑战疑难、危急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具有以下优势:1. 多学科协作:能够集合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全面、综合的诊疗方案;2. 提高诊疗质量: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和讨论,有助于提高疑难、危急病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3. 加强沟通与合作:促进各学科专家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医疗团队的整体合作水平;4. 研究与成长:通过知识共享和学科交流,促进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提升。

然而,实施疑难、危急病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1. 时间和资源限制:召开联合会诊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各学科专家的参与,对医疗机构来说可能存在资源压力;2. 沟通和决策困难: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决策可能存在困难和分歧,需要合理衡量各学科的意见和建议;3. 制度推行难度:要全面推行该制度,需要医疗机构对该模式的认可和推动,以及相关政策和管理的支持。

MDT多学科诊疗制度

MDT多学科诊疗制度

MDT多学科诊疗制度一、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谱的变化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在我国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MDT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组织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讨论、协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化的诊疗方案的一种诊疗模式。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满意度,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MDT多学科诊疗制度的目标1. 为患者提供全面、精准的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效果。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3. 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实力。

4. 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三、MDT多学科诊疗制度的主要内容1. 组织架构:成立MDT工作小组,由各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组长负责统筹协调。

2. 工作流程:a. 患者病情评估:首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MDT会诊。

b. 提交MDT会诊申请:首诊医生填写会诊申请单,提交至MDT工作小组。

c. MDT会诊:工作小组审核申请,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会诊。

d. 会诊结果反馈:MDT专家团队给出会诊意见,首诊医生根据意见制定治疗方案。

e. 治疗方案实施与跟踪:首诊医生负责实施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方案。

3. 人员职责:a. 组长:负责MDT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会诊顺利进行。

b. 专家成员:根据患者病情,提供专业意见,共同制定诊疗方案。

c. 首诊医生:负责患者初步诊断和治疗,提交MDT会诊申请,执行MDT专家团队的诊疗方案。

4. 质量控制:建立MDT质量控制体系,对会诊流程、诊疗方案等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

5. 培训与宣传:加强对MDT模式的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MDT模式的认知和接受度。

四、MDT多学科诊疗制度的实施效果1. 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共同讨论,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病因和风险,提高诊断准确性。

医院mdt管理制度

医院mdt管理制度

医院mdt管理制度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单一医生难以独立完成所有疾病的诊治工作。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多学科协作,医院MDT(多学科团队)管理制度得以推广和应用。

MDT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护士、技师等组成的团队,通过集思广益、协作配合的方式,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在医院中建立和实施MDT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医院MDT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医疗质量MDT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各专业团队的专长和优势,实现医疗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集体智慧的汇聚,可以避免单一医生主观意见的片面性,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2. 减少医疗风险MDT管理制度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确定最佳的诊治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风险。

在面对复杂疾病的诊治过程中,MDT团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

3. 提升患者满意度MDT管理制度突破了传统医疗模式的壁垒,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互动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通过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可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医疗体验,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医院MDT管理制度的组成和职责1. MDT团队的组成MDT团队通常由多个专业的医生、护士、技师等组成,包括但不限于主治医生、主治护士、影像学专家、实验室专家、放疗专家、化疗专家等。

不同专业的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和职责。

2. MDT团队的职责(1)定期召开MTC(多学科会诊)会议,对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和诊疗方案的制定;(2)共同参与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时提供诊断、治疗和护理建议;(3)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4)积极参与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5)建立患者档案和病例研究数据库,为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供依据。

多学科联动诊疗(MDT)管理体系

多学科联动诊疗(MDT)管理体系

多学科联动诊疗(MDT)管理体系多学科联动诊疗(MDT)管理体系1. 简介多学科联动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不同学科专家的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诊疗方案的医疗模式。

MDT管理体系旨在建立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流程,以确保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多学科协作。

2. MDT组织架构MDT团队通常由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包括但不限于:- 主治医生- 放射科医生- 病理科医生- 营养师- 护理人员- 社会工作者- 心理师3. MDT工作流程3.1 患者纳入- 患者经过初步诊断后,由主治医生评估是否适合MDT讨论。

- 符合条件患者将被纳入MDT流程。

3.2 准备会议- 主治医生负责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并提交给MDT团队成员。

- 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诊断。

3.3 MDT会议- MDT会议每周定期举行,所有团队成员参加。

- 主治医生介绍患者病情,各相关学科专家就各自领域的问题进行讨论。

- 会议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包括治疗计划、预后评估及多学科协作。

3.4 会议记录与执行- 会议结束后,由主治医生整理会议记录,并将最终诊疗方案通知患者。

- 各相关学科按照诊疗方案执行,并进行后续跟进。

4. MDT管理体系关键要素4.1 标准化流程- 为MDT工作制定明确的流程和规范,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行。

4.2 团队协作- 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确保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4.3 持续质量改进- 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持续优化MDT工作流程,提高诊疗质量。

4.4 培训与发展- 对团队成员进行MDT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5. 结论多学科联动诊疗(MDT)管理体系是一种高效、人性化的医疗模式,通过跨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

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MDT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诊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北京协和医院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正式挂牌

北京协和医院特需疑难病会诊中心正式挂牌

近2 0家媒 体记 者 到 场 ,共 同见 证 了这 一 时 刻 。挂
牌仪 式 结 束后 ,全 体 专 家前 往 “ 需疑 难 病 会诊 特 中心 ” 所 在 地 ,为 首 例 患 者 会诊 ,媒 体 记 者 亦前 往现 场 观摩 了此 次会 诊 。

症诊 治指 导 中心 ,其 优 势在 于构 建 了一 个 多 学科 、
( 收稿 日期 : 0 00 - ) 2 1 —42 9
及科室 间的合 作 ,都 对 重 症 医学科 具 体 工 作 的实 施
有 重大影 响。 重 症医学 的学 科 发展 在 体现 出 自身 特 点和 工 作 能力的 同时 ,也 带来 了社 会整 体 医疗 工 作 对重 症 医 学 的需求不 断增 加 。随 着 住 院患 者 中重 症患 者 的 比
集 中解 决疑 难 重 症 转化 和调 整 的需要 。
( 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 陈明雁)
者主 要 包括 三 类 : 一是 已就 诊 三 个 专 科 或 在 一 个 专科 就诊 多 次 尚 未 明 确 诊 断 者 ;二 是 临床 诊 断 较
为明确 ,但 病 情 涉及 多学科、 多 系统、 多器 官,
为 北京 协 和 医 院特 需疑 难 病 会 诊 中心 揭 牌 。胰 腺 疾病 专 家组 全 体 成 员、 部 分 职 能 处 室 负责人 以及 需要 多个 专 科 协 同会 诊 者 ;三 是 已在 外 院 接 受手 术 或其 他 治 疗 ,需要 进 一 步 确定 治疗 方案 者 。
北京 协 和 医院 作 为 卫 生 部 指 定 的 全 国疑 难 重
提 高 了诊 治 质量 ,从 根 本 上说 是 降低 了医疗 费用 ;
对 医院 来 说 , 可 以 大 大 促 进 各 相 关 学 科 的 发 展 、 带动 医生 学术 水 平 的整 体 提 高 ,促 进 医 院培 养 全 面 思 维的 医学 人 才等 。这 样 的调 整 ,也 符 合 我 国 目前 进 行 的新 医改 中有 关 大 型 公 立 医 院 的 职 责 向

特色专科医联体诊疗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以北京协和医院、济宁医

特色专科医联体诊疗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以北京协和医院、济宁医

《中国医院管理》第40卷第1期(总第462期)2020年1月矮小症是与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在3%左右。

目前我国患儿数量高达800万人,且每年以16.1万人的速度增长[1]。

身材矮小不仅会对患儿造成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障碍,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后期的学习、就业和生活。

因此,对矮小儿童进行早期筛查、及时诊断与规范治疗尤为重要。

由于矮小症病因复杂、疾病谱分布范围广、诊疗的复杂性及医疗周期长,我国矮小症专科医疗资源长期匮乏,基层医生诊疗能力不足,导致矮小症患者就诊率低、疾病误诊漏诊率高[2]。

山东省优势卫生资源相对有限且分布不均衡,医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倒三角”的不合理错配状态。

加之矮小症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给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北京协和医院最早在我国开展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治工作,在矮小症研究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为更好地提高区域矮小症诊治水平,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落实,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北京协和医院,会同其他二级、三级医院及妇幼保健医疗机构,构建矮小症特色专科医联体。

专科医联体由国家与区域级医学中心牵头、地方级参与,重心放在优质资源的水平整合,旨在集中优势力量,规范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服务模式,并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1矮小症特色专科医联体诊疗模式的构建与实施1.1搭建组织架构,畅通转诊机制矮小症特色专科医联体由北京协和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其他二级、三级医院及妇幼保健医疗机构共同组建而成。

北京协和医院一直致力于儿童生长发育研究,是矮小症特色专科医联体的核心。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以矮小症专科协作为纽带,在专科医联体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他二、三级医院及妇幼保健医疗机构是专科医联体的基石。

特色专科医联体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

特色专科医联体诊疗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以北京协和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方玉凤①初云天②陈适③王青④张梅①潘慧③班博①摘要当前我国专科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在罕见病、疑难病等专科医疗资源中尤其明显,由此在传统医联体的基础上衍生出“特色专科医联体”。

MDT多学科诊疗制度及流程

MDT多学科诊疗制度及流程

MDT多学科诊疗制度及流程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诊疗制度是一种协作模式,旨在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诊疗服务。

通过将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组成团队,MDT可以提供综合的、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MDT多学科诊疗制度的流程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MDT多学科诊疗制度的基本原理MDT多学科诊疗制度的核心原理是协作与合作。

不同专业的医疗团队成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临床药师和社会工作者等,他们在诊疗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MDT多学科诊疗制度的流程1. 病例讨论会议:医疗团队定期召开病例讨论会议,讨论复杂病例并制定诊疗计划。

会议通常由医生主持,各专业医疗人员就患者的病情、病史、检查结果和诊断进行交流。

2. 诊断与评估:MDT的成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检查资料等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

此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和病理学家等。

3. 制定治疗方案:基于综合评估的结果,MDT团队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放疗和康复等不同治疗手段。

每位团队成员提供自己的专业意见,以确保治疗计划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4. 协调和安排治疗:MDT团队合作协调患者的诊疗过程,确保治疗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

包括手术安排、化疗方案确定、放疗计划制定等,还需满足患者的个别需求。

5. 定期复查与评估:MDT团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定期的复查和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问题。

三、MDT多学科诊疗制度的优势1. 全面性:多学科医疗团队可以综合不同专业的意见,包括医生、护士、影像学医师等,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全面性。

2. 协同性:MDT成员之间紧密合作,共同解决患者的诊疗问题。

通过共享知识和经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3. 高效性:MDT多学科诊疗制度可以减少多次就诊,节约时间和资源。

通过协作和协调,患者可以更快地获得治疗。

协和医院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案例

协和医院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案例

协和医院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案例医院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快捷全面地传递病人信息,为医生诊断和医院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但全方位服务离不开IT和医学的全面结合,也就是临床管理的信息化。

医院信息化可大致分为医院管理信息化(MIS)、临床管理信息化(CIS)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GMIS)三个阶段。

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通过医生工作站系统的实施,其信息化建设进入了CIS新阶段。

1.CIS的核心北京协和医院信息化建设成功经历了从管理信息系统(HMIS)向临床信息系统(CIS)的转变,而医生工作站系统的实施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一环。

医生工作站以病人信息为中心,围绕病人的诊断治疗活动,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服务。

它以加快信息传送和减轻病历书写为目的,围绕临床医生每天的日常工作,切实提高医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工作效率,支持医生的临床研究。

医生工作站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已有的护士工作站又有何不同呢? 医生工作站与护士工作站是两个独立的系统。

医生凭个人密码只能在医生工作站处理医生录入的医嘱,护士也只能凭个人密码在护士工作站处理护士录入的医嘱。

它们在医嘱的生成,医嘱的起效时间、停止、录入、撤销等实际操作中都有不同。

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和实施难度的不同。

2.真正的挑战来自实施医生工作中的难度首先是来自技术方面的。

选择技术过硬的产品提供商是系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经过多方考察,协和医院最终选择了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与美国WYSE公司的合资公司——众邦慧智公司作为软件供应商。

众邦慧智为北京协和医院设计的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采取Client/Server型系统结构,前端在PC微软中文简体Win95/Win98的环境下运行,用PowerBuilder语言开发;后台采用基于微软的WinNT下的SqlServer6.5数据库管理。

技术的难关过了,产品做好了,但非技术因素形成的难关才是真正的难关。

多学科协助诊疗MDT制度

多学科协助诊疗MDT制度

多学科协助诊疗MDT制度多学科协助诊疗MDT制度(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是一种通过不同专业人士的合作与协商来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方法,旨在为疾病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推荐和护理支持。

这种协同工作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个体化的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以下是一个关于多学科协助诊疗MDT制度的1200字以上的论述:多学科协助诊疗MDT制度是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创新。

MDT机制的核心是形成一个由医生、护士、药剂师、放射师、营养师、社工、心理专家等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通过协同工作,共同制定治疗计划,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MDT制度的核心优势在于可以整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使患者能够得到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癌症患者来说,MDT团队可以包括肿瘤内科医生、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病理学家等。

每个专业人士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协商最佳治疗方案。

MDT制度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通过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MDT团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

这意味着患者不再需要反复受访诊所和医院,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此外,MDT制度还可以减少冗余的检查和重复的治疗,降低医疗费用和对资源的浪费。

MDT制度也能够提供更好的疾病管理和护理支持。

例如,在慢性疾病管理方面,MDT团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指导、康复计划等。

这种个体化的综合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MDT制度还能够促进临床研究和学科交流。

通过多学科的合作,MDT团队可以共享临床数据和病例经验,进行临床研究和学科交流。

这种深度的学科交流可以促进临床实践的改进和创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mdt诊疗制度

mdt诊疗制度

MDT(多学科团队)诊疗制度是一种卫生医疗服务模式,通过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疗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MDT诊疗制度的目标是提供更全面、协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特别适用于复杂疾病的处理和长期患者管理。

以下是MDT诊疗制度的一些主要特点和优势:
1. 跨学科协作:MDT涵盖了不同医学专业领域的医生、护士、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他们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2. 个体化治疗方案:MDT通过充分讨论患者的病情,结合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考虑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特殊需求。

3. 综合性评估:MDT团队进行综合性评估,考虑疾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有助于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4. 减少误诊漏诊: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可以避免因为单一专业视角的限制而导致的误诊或漏诊,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

5. 提高治疗效果:MDT通过专业的协作,能够更好地利用各专业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6. 患者参与决策:MDT倡导医患共同决策,患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7. 资源优化:MDT可以更好地协调医疗资源,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MDT诊疗制度在癌症治疗、慢性病管理、康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

疑难、危急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疑难、危急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疑难、危急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概述疑难、危急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是为了提高患者诊疗质量和疗效,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而设立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目标- 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疑难、危急患者得到及时、全面的诊治;- 实现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专业发展;- 整合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医疗质量和疗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实施步骤1. 确定会诊需求- 主治医师或随诊医生提出申请,陈述会诊目的、病情资料和诊治困难之处。

2. 确定会诊专家- 根据患者病情和会诊需求,选择相应的会诊专家组成联合会诊团队。

3. 安排会诊时间和地点- 协商确定会诊时间和地点,确保各专家的参与和顺利进行。

4. 准备病历和相关资料- 将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并提供给所有参与会诊的专家。

5. 进行联合会诊- 专家团队根据提供的病历和资料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6. 输出会诊报告- 将会诊结果整理成会诊报告,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和后续管理建议,发送给申请会诊的医师或相关医疗团队。

7. 患者管理和追踪- 在会诊完成后,相关医师或医疗团队负责根据会诊报告的建议进行患者的诊治和后续管理,并定期追踪患者的病情。

注意事项- 在会诊过程中,专家之间应保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 会诊过程应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 会诊结果应尽快反馈给申请会诊的医师或医疗团队,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 会诊报告中的内容应客观、准确,避免使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以上是疑难、危急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

通过该制度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疑难、危急病例,提高医疗质量和疗效,造福更多的患者。

医院病例会诊制度

医院病例会诊制度

医院病例会诊制度医院病例会诊制度是医疗机构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加强医疗协作而推行的一种制度。

通过病例会诊,可以使多名医生针对同一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讨论和分析,提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提高诊疗质量:多名专家参与会诊可以减少误诊、漏诊的风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专业的讨论和分析,可以避免医生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医疗水平。

2.促进学术交流:病例会诊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会诊过程中,医生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知识,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和医疗技术。

3.加强团队合作:医院病例会诊制度可以促进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通过会诊的多学科讨论,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诊疗方案,使病人得到全面的治疗。

针对医院病例会诊制度的实施,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1.规范会诊流程:制定明确的会诊手续和程序,包括会诊申请、会诊资料的准备、会诊时间的安排等。

同时,还需要明确会诊的目的和范围,确保会诊的有效性。

2.设立会诊专家组:医院可以根据各科室的分布和医疗需求,组建多学科的会诊专家组。

专家组成员应具备高度专业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建议。

3.建立会诊记录和报告:对每一次病例会诊,应进行详细记录,并生成会诊报告。

会诊报告应包括会诊的目的、参与专家的姓名、会诊过程和建议治疗方案等内容,为病人的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4.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会诊信息的共享和流转。

医院可以建立病例会诊数据库,对会诊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为医疗质量的监控和提升提供数据支持。

医院病例会诊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加强医疗协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多学科的讨论和分析,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疗方案,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同时,会诊制度也促进了医院内部各科室的合作和学术交流,推动医院整体的发展。

因此,医院应该高度重视病例会诊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科室 呼吸内科 胸外科 放疗科 放射科 肿瘤内科 病理科 核医学科 放射介入科 备注
最佳专科声誉排位
科室专家构成
1
肖毅教授、许文兵副教授、王孟昭副教授
提名
李单青教授、崔玉尚副教授
未排名
张福泉教授
1
严洪珍教授、宋伟教授
提名
白春梅教授、王毓洲副教授
2
刘鸿瑞教授、冯瑞娥副教授
1
朱朝晖副教授
1
金征宇教授
建立了基础与临床对话机制,促进了医疗和科研水平的共同提升,为基础研究成果更高效地向临 床成果转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响应了我国目前大型公立医院的职责向集中解决疑难重症转化和调 整的新医改方针和政策。
组成科室
最佳专科声誉排位 科室专家构成
基本外科(胰腺组) 1
赵玉沛院士、张太平教授、廖泉教授、戴梦华副教授等
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如检验科(微生物专业组)、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免疫内科、 感染内科和消化内科等参与会诊
2013年成立,主要会诊疾病为肠道疾病,其中以炎症性肠病为多。炎症性肠病被称为“绿色癌 症”,误诊率和漏诊率可达30%左右,且治疗困难,难治性IBD达30-40%。该病是免疫相关疾 病,疾病涉及基本外科、病理科、感染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个科室,因此多学科协作是诊治 该疾病的最优方式。
消化内科
3
杨爱明教授、姚方副教授等
内分泌科
2
邢小平教授等
超声科
2
姜玉新教授
病理科
2
陈杰教授、崔全才教授
放射科
1
秦明伟授
放疗科
未排名
张福泉教授、胡克副教授
肿瘤内科
提名
白春梅教授
核医学科
1
李方教授、朱朝晖副教授
麻醉科
2
黄宇光教授
2012年5月2日开诊,由6大主要科室,20余位专家构成中心团队,年均接诊100余人。 接受经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及眼科等相关科室诊治后存疑的垂体病患者可进一步申请多科会诊。
专家队伍全部为国内本领域的著名专家。
书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疗经典案例》(王孟昭教授副主编, 待出版) 书籍:《呼吸内科疑难病例析评--协和医生临床思维例释》(肖毅、蔡 柏蔷教授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论文:徐燕,钟巍,赵静 ,陈闽江,李龙芸,王孟昭.肺癌硬膜下脊髓 外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中国肺癌杂志,2016, 19(8):539-544 论文:徐燕,钟巍,赵静,陈闽江,张力,李龙芸,王孟昭 表皮生长因 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回顾性研究. 中华肿 瘤杂志,2016;38(12) 论文: 3、徐燕,孙伊多,赵静,陈闽江,蒋德利娜,李龙芸,钟巍, 王孟昭. 肺癌合并眼部转移: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并文献综述.中国肺癌杂 志,2017; 20(5):326-333.
疑难病会诊让医患双赢
北京协和医院大力发展MDT诊疗模式实践案例
疑难病患者反复就诊于多家医院、 多个科室,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费 用后仍无法确诊,致使病情延误。
2010年5月11日,协和特需疑难病会诊 中心正式挂牌。“以病人为中心”,让
病人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
中心含八类复杂疑难病会诊,解决就诊 难、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困难,赢得
首诊科室医师 问诊患者
专家集中讨论 (患者回避)
专家提出书面 的诊断、治疗
意见
首诊大夫征得 患者同意,开 具会诊预约单
患者入场接受 问诊、体格检

专家告知患者 会诊意见,解
答问题
门诊部登记备 案,患者持预 约单挂号就诊
专家阅读病例 报告及资料
如需随诊,预 约至普通门诊
全国最早开展胰腺疾病多学科会诊,打破以治疗手段分科的旧机制,建立了以病种为单位的新机 制。通过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提高了诊治质量,从根本上 降低医疗费用,破解“看病难、花费高”的难题。年均接诊近400例。
1
朱朝晖教授、霍力副教授
该中心于2010年7月5日正式开诊。胸部疑难疾病是指肺部和纵膈的疑难疾病。该中心汇聚北京 协和医院八大科室、十余名顶尖专家,打造国内最高水平胸部疑难疾病诊治平台。
八大科室包括胸外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病理科、放射科、放射介入、放疗科和核医学科。
并根据需要邀请相关专业科室参加,例如检验科微生物专业组、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 免疫内科、感染内科和消化内科等。
会诊同时举办了9期全国学习班,对全国三级以上医院医生进行规范诊治的推广,地位居国内牵 头方阵序列。中心发表59篇中文论文,10篇英文论文,SCI影响因子累计22分。中心专家参与执 笔《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专家共识意见》。出版 书籍《药用对了才治病-消化系统疾病合理用药问答》 (钱家鸣主编 ,2014 人民卫生出版社)
荣誉 2016年全国IBD年会病例报道一等奖 2015年北京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青 年 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荣誉 2016年南京IBD论坛病例比赛一等奖 2016年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分会青年 论坛优秀病例奖
组成科室 消化内科 病理科 感染内科 基本外科 儿科 内分泌科 放射科 肠外肠内营养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超声科
最佳专科声誉排位 科室专家构成
1
钱家鸣教授、朱峰教授、王莉瑛教授、吕红副教授、杨红副教授
组成科室 神经外科
内分泌科 妇科内分泌 放射科 放疗科 核医学科
最佳专科声誉排位 科室专家构成
9
王任直教授、任祖渊教授、苏长保教授、幸兵教授、连伟副教授
姚勇副教授
2
金自孟教授、顾峰教授、朱惠娟副教授、卢琳副教授
1
何方方教授、邓成艳教授、郁琦教授、甄璟然医师
1
何家琳副教授、连欣医师
未排名
冯逢教授、李明利副教授
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01 顶级科室配置
知名专家出诊 02
全力投入,收效卓著
03 流程便捷高效
医患互惠共赢 04
胰腺疾病会诊中心:10大科室,20余位知名专家 垂体疾病会诊中心: 6大科室,20余位知名专家 脑转移癌疾病会诊中心: 9大科室,10余位知名专家 肠病疾病会诊中心:11大科室,32位知名专家 胸部疑难病疾病会诊中心: 8大科室,10余位知名专家 骨代谢疾病会诊中心:9大科室,20余位知名专家 儿童发热疑难病会诊中心:7大科室,近20位知名专家 结直肠肿瘤病疑难病会诊中心:8大科室,10余位知名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