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CAD系统

合集下载

接触网工程图概述 接触网零件图

接触网工程图概述 接触网零件图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防风拉线定位环
规格型号:ф55 性能:最大工作荷重1.5 kN; 破坏荷重不小于4.5kN 用途:安装在定位管上, 用于连接和固定防风拉线。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腕臂底座
性能:最大水平工作荷 重为10KN,最大垂直工作 荷重为6kN;最大水平破坏 荷重不小于30KN,最大垂 直破坏荷重不小于18kN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h
定位器
定位器
L
17°
θ 拉伸荷重
压缩荷重
折角(ZJ)型定位器
规格型号:1150 用途: 适用于电气化铁路 受电弓较大抬升量以及安装空 间受限时的安装。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T型定位器
规格型号:A型、B型 用途:适用于电气化铁 路接触网系统中通过T型定 位器连接的定位线夹固定接 触线,用于曲线半径较小的 曲线区段。
用途:安装在斜腕臂上,用于将定位器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与工作范围。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图 夹6-6 定位线
定位线夹
性能:工作荷重3.0 kN;破坏荷重9.0 kN;滑动 荷重1.5 kN
用途:与定位器配套 使用,直接安装在接触导 线上。适用线型: 85mm2、120mm2、 150mm2接触线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铝合金定位支座
性能:最大工作荷重 3.0 kN ; 滑动荷重不小于 4.5 kN; 破坏荷重9.0 kN
用途:安装在定位管上, 与定位器配套使用,用于 定位管与定位器之间的连 接。
3、接触网零部件图与实物对照
定位管
性能:最大工作荷重4.5kN; 破坏荷重不小于13.5kN; 耐拉伸荷重6.75 kN; 耐压缩荷重4.5 kN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一、前言1、课程学习领域性质本课程学习领域是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电气化接触网学习领域,主要培养学生面向接触网维护、施工的技能,从接触网结构与工器具的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咨询收集整理、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分析检查判断进行决策,通过沟通协调按工作步骤实施、进行生产文件、工具和安全事项的检查,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2、课程学习领域设计思路本学习领域的项目是依据接触网工作项目进行设计的,分为初识接触网基本设备、典型接触网设备的设计与计算、接触网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三个学习项目。

通过该系类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接触网工艺与检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掌握分析检查判断、沟通协调、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二、课程学习领域描述本学习领域通过三个项目,学习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工艺与检修。

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接触网工器具的使用、接触网参数测量、接触网设备日常维护、接触网设备检修及接触网设备安装等专业能力,具备获取信息、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工艺文件理解能力、交流工作流程确认能力、独立检查分析判断能力等方法能力,具备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安全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等社会能力。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课程描述三、教师能力的素质要求本学习领域授课教师需要具备接触网总体结构、检查与维护的专业能力;具有对接触网工具的使用、相关参数测量、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和施工的工程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具有使用和管理接触网软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具备相关专业技能,解决生产现场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项目任务设计能力、项目组织经验、生产组织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四、学习任务设计《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学习任务设计五、工作任务设计详表6、任务评价表7、项目评价表。

第1讲 接触网概述

第1讲 接触网概述

第1讲接触网概述1.1 接触网的定义、特点、分类及组成1 接触网的定义接触网是电气化轨道交通所特有的、沿路轨架设的、为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提供电能的特殊供电线路,是电气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接触网的基本特性(1)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环境空间特性接触网沿路轨架设,线路四周的各类建筑物、电力输电设施、通讯信号线路与接触网之间相互影响,接触网的设计、施工、运营都须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将其减少至最低程度。

(2)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气候特性接触网是沿铁道线架设的露天设备,大气环境(温度、湿度、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其运营状态。

大气温度、湿度、冰雪、大风、大雾、污染、雷电等气象条件对接触网的作用十分明显,接触网的机电参数,如线索弛度、线索张力、悬挂弹性、零部件的机械松紧度及空间位置、设备的绝缘强度、线索的载流能力等都会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突然的气候变化还可能造成重大行车事故。

因此、无论设计、施工,还是运营维护都必须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接触网的影响。

(3)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无备用特性接触网沿铁道线架设、分布区域广、加之必须与受电弓滑动接触才能将电能输送给电力牵引机车,因此、从技术上无法实现接触网的备用。

无备用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和重要性,一旦出现事故,必将影响列车运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有二:从技术上提高接触网的可靠性;从运营维护上加强现代化检测手段,真正实现接触网的状态修。

(4)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机电特性接触网是一电力输电线,它具有电力输电线所具有的一切特性,但它又有一般电力输电线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弓网系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弓网关系要求接触网必须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稳定的动静态特性、足够高的波动速度,为此、这接触网应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

因此、接触网不仅要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也应满足机械性能的要求,它是一个庞大的机电系统,具有明显的机电特性。

(5)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负荷不确定性接触网所承担的电力牵引负荷是移动的、不稳定的和随机的,负荷变化使接触网经常承受较大冲击,为保证接触网正常运行,接触网必须具备较强的过负荷能力。

接触网的设计程序和设计组成

接触网的设计程序和设计组成
传统的设计方法:设计者直接根据气象、线路、地质条件 、并参考有关技术资料、计算公式,类比相同的设计以及 自己的设计经验,直接构思设计计算,并经过多次反复计 算、分析、综合比较选择较为合理、完善的方案。 接触网设计及其CAD系统: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及软件 和事先存储起来的专家经验(包括数据及技术资料)组成 的进行接触网设计的专门系统。 接触网设计的CAD系统,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它具有完备的数据库; (二)较完善的软件系统; (三)具有人机会话功能的交互式图形系统。
第三节 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接触网从设计内容讲,有设计计算、平面设 计、设备选择和技术校验等 1、设计计算: 气象条件及负载计算、跨距和锚段长度计算及 安装曲线计算 2、平面设计:区间、站场及隧道平面设计 3、设备选择: 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 4、技术校核:强度和稳定性;技术性能
第四节 接触网CAD系统设计方法
§1-1 接触网设计程序
§1-2 接触网设计原始资料
§1-3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1-4 接触网CAD系统设计方法
第一节 接触网设计程序
接触网设计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步设计 二、技术设计 三、施工设计 具体步骤:研究任务书;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鉴 定;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文件审批;施工设计;施工 配合及处理;参加交接验收。
初步设计
目的:解决电气化铁路的规模,确定主要技术标准和主要设 计原则、 及配合关系,确定技术经济比较和主要工程概算。
内容:依据国家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完成技术说明书和若干装配 图。 说明书中的主要技术原则: (一)线路、车站概况说明 (二)气象条件及污秽区说明 (三)接触网架设范围 (四)接触网悬挂类型 (五)平面布置 (六)支柱及支持装置 (七)附加导线的架设标准 (八)防护措施 (九)接触网维修组织 (十)重大特殊设计的原则及新技术应用 (十一)存在及待解决的问题

既有车站接触网改造技术方案探讨

既有车站接触网改造技术方案探讨

既有车站接触网改造技术方案探讨发布时间:2022-04-19T02:06:46.696Z 来源:《时代建筑》2022年1月中作者:苏亮[导读] 随着“公转铁”交通运输体系的深入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既有电气化车站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如何在保证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的设备安全稳定已成为接触网技术方案的首要研究课题。

针对既有车站改造存在的一些难题,我们从技术上进行革新,以减少对既有线运输影响,保证施工安全及工期,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本文以杭长客专衢州站接触网改造、大准铁路燕庄站接触网大修、新街站扩能接触网改造三个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中铁六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苏亮北京 100000摘要:随着“公转铁”交通运输体系的深入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既有电气化车站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如何在保证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的设备安全稳定已成为接触网技术方案的首要研究课题。

针对既有车站改造存在的一些难题,我们从技术上进行革新,以减少对既有线运输影响,保证施工安全及工期,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本文以杭长客专衢州站接触网改造、大准铁路燕庄站接触网大修、新街站扩能接触网改造三个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转铁既有车站改造接触网技术革新技术方案探讨一、既有线接触网施工难点论述案例一:杭长客专衢州站改工程接触网改造过程中,需要对既有二站台雨棚进行改造,二站台为3、5道到发线站台,站台新建雨棚施工周期长,并且需要两侧3、5道接触网停电配合,否则站台无法满足较长的施工条件。

技术方案难点总结:探讨既有站台新建雨棚改造施工接触网停电过渡方案。

案例二:大准线为重要的煤炭外运通道,运输任务繁重,接触网改造施工需要在天窗点内进行,与运输冲突严重。

燕庄车站为大准线和国铁交界车站,车辆编组多,运输任务繁忙。

改造技术难点:一是铁路集中修天窗内要完成的换线任务,大准铁路公司轨道车短缺,并且地方铁路和国铁之间互通手续复杂,外局上道和调遣手续繁琐,需革新人工放线工艺;二是站内35个锚段换线,需要在集中修25个天窗点内完成,并且多数锚段不在原锚柱下锚,各股道锚段数较既有锚段有所增加,过渡开通范围大,需要对既有过渡方案进行研究、优化,充分利用好天窗施工时间,减少要点次数,降低对运输的影响;三是牵扯56组6股道以上软横跨需要天窗点内更换,其中9股道软横跨有28组,对软横跨安装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四是此工程为封锁点结束即开通,对接触网工艺要求较高,涉及腕臂安装、吊弦安装等工艺必须一步到位;技术方案难点总结:一是对接触网站改施工不具备轨道车进场条件下,人工放线工艺技术方案探讨;二是对接触网站改过渡施工技术方案优化;三是对接触网站改一步到位工艺进行技术方案探讨;案例三:包西铁路新街站(站中里程K163+097)为包西线上的中间站,主要施工任务是对新建渡线、牵出线、机待线挂网,两端咽喉接触网设备改造,受影响的既有新街站接触网设备迁改。

接触网腕臂结构安装图绘制开发

接触网腕臂结构安装图绘制开发

当前电气化铁路设计任务的不断增加对接触网腕臂安装图的绘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介绍采用先进的编程语言实现分布式软件架构,建立腕臂几何模型计算腕臂节点坐标,梳理接触网规范中的零部件图形及参数信息,采用CAD图形引擎根据腕臂节点坐标及零部件图形绘制腕臂安装图,并自动统计零部件数量。

实际应用表明,软件开发提高了接触网腕臂安装图的绘制效率和质量,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1 概述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建设任务不断增加。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中的首要装备,而接触网腕臂安装图是接触网的基础性图纸,用于指导接触网腕臂的设计和安装。

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对电气化铁路的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接触网腕臂安装图主要依靠设计人员手工完成图纸内腕臂绘制和零部件数量统计[1-2],其效率低、易出错,在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影响到了其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本软件将腕臂安装图的绘制电算化、流程化和批量化,实现腕臂安装图的快速绘制和出图。

2 接触网腕臂安装图接触网腕臂安装图用于反映腕臂结构及其零部件的相互关系特征和零部件描述信息[3]。

腕臂结构是复杂的网状杆系结构,由绝缘子、腕臂管、定位管、定位器、套管双耳及承力索座等主要管材和零部件组成。

腕臂结构零部件的相互安装关系由其安装工况、荷载、零部件型号及电气特征参数综合确定,随后根据腕臂几何模型可计算出腕臂结构各节点的几何坐标,再选用指定零部件图形及参数信息,由CAD图形引擎加载上述数据即可绘制出腕臂安装图。

3 软件开发环境、架构及功能3.1 软件开发环境采用Visual C# 编程语言,.NET托管平台,基于CAD图形引擎“CAD Import .NET”开发,实现分布式网络架构[4-6]。

软件的客户端及服务器端独立运行,可满足多人同步开展腕臂安装图的绘制工作并可共享设计数据。

3.2 软件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服务器端以项目为单位存储几何模型算法、零部件图形信息、CAD图形引擎及设计数据,客户端独立运行。

第11讲 接触网平面布置讲解

第11讲 接触网平面布置讲解

设计院供电技术培训班
SWJTUDONG 2009.10
接触网设计与平面布置技术
11.1 接触网平面图
1 接触网平面图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简称接触网平面图,它用接触网图例具体描述 了接触网的设备位置、悬挂走向和线路情况,是接触网施工和运营维 护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技术文件。
接触网平面图有:站场平面图、区间平面图和隧道平面图三大类, 其基本布局如下图所示。
SWJTUDONG 2009.10
接触网设计与平面布置技术
11.1 接触网平面图
3 平面图附注栏
(6) 软横跨节点及拉杆、腕臂、定位管、定位器类型
设计院供电技术培训班
SWJTUDONG 2009.10
接触网设计与平面布置技术
11.1 接触网平面图
3 平面图附注栏
(7) 接触线高度
接触线的工作高 度是由受电弓工作高 度、接触悬挂弛度、 货物限界及电气绝缘 间隙等因素决定的。
设计院供电技术培训班
SWJTUDONG 2009.10
接触网设计与平面布置技术
1 接触网设计流程及平面布置图
预可行性研究文件中,电气化部分的主要内容有:牵引网 供电方式;外部电源情况及对牵引变电所的供电方案;牵引变 电所、开闭所、分区所的分布及牵引变压器类型和容量;电力 调度所及远动系统;需要功率及用电量(分省、区);接触导线 及接触网悬挂类型;电力线路影响电气化铁路的处理;路外通 信、广播等线路设备和油、气管道及其他设施防护的意见和补 偿原则。
(a)接触网平面布置的主要技术原则; (b)供电分段:变电所及分区亭位置及供电方式、 分相结构及形式、站场、区间及大型建筑物的纵向分段、横向分段; (c)锚段关节类型及结构形式; (d)主要数据:跨距长度、锚段长度及补偿形式、侧面限界及绝缘距离; (e)接触网支柱基础处理(不良地质地段、高填方路堤地段等)。

接触网全过程施工工艺

接触网全过程施工工艺

第十二章接触网平面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主要设计文件之一,是施工中应用最广的重要设计依据,认真弄懂和记清这些图例,学会看平面布置图对于我们掌握和了解线路情况,指导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接触网图例接触网的各种设计图是以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学为基础,加上接触网的各种特殊制图标记所组成,接触网图例:第二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识别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是掌握接触网施工的最基本技巧之一,除了要懂得接触网的图例及工程制图处,还要对接触网专业表示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分别介绍站场、区间及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一、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实际路状态相符,其比例一般大站为1:1000,小站为1:2000。

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上应包括:1、全部电化股道(近期及远期)、与接触网架设有关的非电化股道。

2、股道编号及线间距、(股道编号应与运营部门编号一致)。

3、道岔编号、型号及出站道岔的中心里程(道岔编号与型号应与实际状况相符,不符的需做出说明);4、曲线起讫点,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及总长;5、桥梁名称、中心里程、总长、孔跨式样及结构型式;6、隧道名称、起讫里程及总长;7、涵管、虹吸管、平交道、地道、天桥、跨线桥、架线渡槽等中心里程及高度、宽度;8、站场的名称、中心里程、站台范围及与架设接触见解关的建筑物(如站舍、雨棚、仓库、搬道房、水鹤、起、煤台及上下挡墙等);9、进站信号机的位置及里程。

站场平面布置图图面上应主要内容有:1、支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跨距、位置、号码及数量。

2、支柱类型及侧面限界。

3、锚段号、锚段长度及起讫杆号、下锚方式;4、地质备件、基础及横卧板。

5、拉出值(拉出方向、拉出值大小)及导线高度;6、支持装置及安装图号、软横跨节点;7、设备安装及其位置(结、限界门、避雷器、隔离开关分段分相绝缘器等);8、附加导线的走向、位置;设备及安装图号;9、起测点位置及校核点;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的说明应包括:1、设计依据及现场测量时间、修改说明等。

浅谈提高地铁接触网材料计划的准确率

浅谈提高地铁接触网材料计划的准确率

浅谈提高地铁接触网材料计划的准确率刘向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接触网施工零部件种类繁多,统计复杂,因此在工程量梳理及物资材料计划编制中易造成材料短缺或浪费,同时在后期验工计价和变更、签证环节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在接触网工程量梳理及统计中,将多个办公软件有效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接触网工程量统计及提取的平台,有效提高材料计划准确率,降低因材料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接触网材料计划;浩辰CAD;Excel 表格1 前言计算机技术在接触网工程中应用已久,技术人员开发的腕臂计算软件、软横款计算程序、吊弦计算程序等一系列计算软件应运而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误差率。

本着这个观点,为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和材料计划编制准确率,降低施工成本,为接触网施工技术更加专业化、科技化,特将现有办公软件与接触网工程相结合,将复杂的接触网材料计划简单化,以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和材料计划编制准确率,降低施工成本。

2 基本软件介绍2.1浩辰CAD——可将设计蓝图工程量提取转为Excel格式的软件;2.2 Excel表格——常用数据统计办公软件,包含多种计算函数公式;2.3 表格中多条件求和函数SUMPRODUCT的应用。

3 原有接触网材料计划编制流程分析3.1 编制流程3.2存在问题分析因接触网工程线长点多,材料种类繁多,又加之设计与现场实际勘察出入,使之接触网材料计划需经过几次甚至几十次的修改,运用此方法既增加了技术人员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又使得在键入过程中易发生差错,最终导致施工中材料短缺或浪费,无形中增加施工成本。

3.3 解决措施①减少或取消工程量统计中键入数据,降低因手误等原因造成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原始数据准确率;②在Excel表格中巧用特殊函数公式,提取并合并工程量;③按供货厂家将材料分类,合成材料计划汇总表。

4 各类软件在接触网材料计划编制中的组合应用4.1 巧用浩辰CAD将设计图纸工程量转化为数据表格因施工需要,设计图纸包含纸质版和电子版,将电子版图纸各子单位工程工程量运用浩辰CAD特殊功能提取到Excel表格中。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参数计算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参数计算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摘要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供电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保证接触网处在正常的、高效的工作状态,对于保障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也日趋精细。

本文在概述接触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征、支持装置及接触网设备的选择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接触网的设计标准、规范、内容,详细地进行了接触网跨距及风偏移值的校验、支柱容量的计算以及其它的设计计算和安装曲线的绘制。

特别完成了区间和隧道接触网CAD平面布置图。

它全面的总结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设计过程,即有技术性论述,又有理论性分析。

文中依据当地的气象、地质条件和线路资料结合接触网的设计原则完成了包头至惠农某区间的接触网平面设计。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计算平面设计图目录摘要 (I)目录 (II)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 (1)第二节本文的工作 (3)第二章接触网设计标准及规范 (4)第一节接触网组成 (4)第二节接触网设计程序 (6)一、初步设计 (6)二、技术设计 (6)三、施工设计 (6)第三节接触网设计内容 (6)一、设计计算 (6)二、平面设计 (7)三、设备选择 (7)四、技术校验 (7)第四节区间平面设计介绍 (7)第五节隧道内接触网的平面设计 (9)一、隧道内接触网的悬挂结构 (9)二、隧道内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原则 (9)第六节接触网的设计标准 (10)一、侧面限界 (10)二、拉出值 (10)三、锚段关节设置 (11)四、中心锚结 (11)五、悬挂模式 (12)六、无交叉线叉 (14)七、电分相装置 (14)八、结构高度 (15)九、接触线的高度 (15)十、接触网的接地与防雷 (15)第七节接触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述 (15)第三章接触网设备选择 (17)第一节接触线索 (17)一、接触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17)二、CTHA120的主要性能参数 (19)三、承力索的选取 (21)四、吊弦 (22)第二节支柱及支持装置 (23)一、支柱 (23)二、基础 (23)三、支持装置 (24)四、腕臂及定位装置 (25)第四章接触网的设计计算 (27)第一节b值计算 (27)第二节接触线的受风偏移和跨距许可长度的计算 (28)一、直线区段 (28)二、曲线区段 (28)三、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最大偏移值及跨距值的确定 (29)第三节支柱负载计算 (31)一、垂直负载 (32)二、水平负载 (33)第五章包头至惠农(DK16---DK415)区间的接触网设计 (38)第一节接触网设计计算条件的确定 (38)一、气象资料 (38)二、地质资料 (38)第二节计算负载的确定 (39)一、自重负载 (39)二、冰负载 (40)三、风负载 (40)四、合成负载 (41)第三节设计校检 (41)一、安装曲线 (41)二、接触线的受风偏移和跨距许可计算 (43)三、区间锚段长度的划分 (43)四、支柱负载计算 (44)第四节设计说明 (44)一、线索实际长度的计算 (44)二、悬挂中心至线路中心距离 的计算 (46)三、设计小结 (48)总结 (49)致谢 (50)参考文献 (51)附图1:包头至惠农(DK16+641 --- DK415+974)区间CAD平面设计图附图2:接触网设计安装示意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铁道电气化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铁路建设和改造的主要发展方向。

接触网基础知识

接触网基础知识
二、增强接触网的电气载流量
随着列车牵引功率的增大,流过接触网线索中的牵引电流成倍增加,接触网的网压降和发热成为影响接触网运营和安全的一大问题。采用电导率高的新型接触线,增加接触网的附加导线等方法可有效降低接触网阻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接触网发热,延长接触网寿命。
三、综合提高接触网的波动传播速度
(3)、高速弓网系统受流质量评价体系及其相关参数计算,包括:平均接触压力,最高运行速度下接触力最大标准偏差,最高运行速度下的燃弧率,定位器允许抬升量与最大抬升量之比值等内容。
(4)、弓网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计算机仿真,弓网参数配合,主要包括:弓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弓网参数对受流的影响分析,弓网参数的配合关系分析。
3、高速弓网受流技术
(1)、高速接触网的特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发展方向;
(2)、高速弓网系统的特性分析,包括:高速受电弓的动静态特性,高速受电弓的质量归算方法,高速弓网系统的振动方程及其振动特性分析,弓网接触压力分析与计算、高速接触网的动静态特性(悬挂弹性计算、接触线坡度计算、波动速度计算)等内容。
(5)、支柱受力及支柱装配计算
支柱受力分析及负载计算;支柱容量计算及支柱选用;腕臂稳定性校验;支柱装配计算。
(6)、接触网施工计算,包括:软横跨预制计算,整体吊弦预制计算,腕臂偏移值计算。
(7)、基础稳定性计算,主要掌握棱柱形基础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校验。
(8)、平面图设计,主要包括:平面设计的内容、步骤,站场、区间、隧道接触网平面布置的方法和技术原则,接触网CAD系统的组成及开发方法。
(3)、链形悬挂的机械计算
临界负载和结构系数的概念、意义、作用、计算;半补偿链形悬挂状态方程的建立;状态方程起始条件的确定;安装曲线计算与绘制。全补偿链形悬挂的补偿安装曲线,导高变化曲线等。

接触网CAD系统

接触网CAD系统
3、物理设计 是对给定的逻辑数据类型选取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 结构。主要确定: 1)确定存储分配; 2)确定数据存放位置; 3)存取路径选择;
4、应用及管理方法 1)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设计完成后,通过交互式 SQL可建立数据库。 2)数据载入 ;交互式,批处理式, 3)数据管理:采用交互SQL命令或开发管理应用程 序可方便地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检索、存取及修改操 作。 4)应用:在应用程序中嵌入SQL语句即可完成。
(7)计算机系统及其他有关知识的学习。
第二节 接触网CAD系统结构及功能
一、研制接触网CAD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必要性 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资料多而零散,设计质量不稳 定,设计中出现失误、漏项等难查找。

可行性 计算机快速的计算能力、大量的存储能力、计算机图形技术 的优势、CAD技术的成熟,工程数据库的兴起,各类图形工 作站的出现,价格的下降,接触网设计的理论、实践和经验。
(四)图形软件

实现CAD图形功能的基础,包括以下功能: 基本图素的产生;图素几何属性的控制;图形变换;图元输入;图形编辑 及存储。
(五)CAD应用软件

为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软件。
(六)目前市场上的CAD系统的配置 主机系统;成套系统;工作站CAD系统;微机CAD系统。
三、CAD软件基本结构
二、接触网CAD 数据管理方法
(一)文件管众多的数据分类,根据其操作特点设计相应类型的文件 (顺序、随机、索引),最后形成数据文件集,并采用文件管理的方法 加以管理。许多商品化的CAD 系统都采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易实现,响应速度快,存储空间少且存取方便。但数 据文件与应用程序间独立性差,文件间冗余数据大,用户必须熟悉数据 的精确格式和文件组织,数据共享、数据安全及管理比较困难。只适于 小型CAD系统。

接触网——接触网CAD设计

接触网——接触网CAD设计

第八节 接触网CAD设计
一、接触网CAD软件的设计及组成
3、“分层”处理技术 “分层”处理技术就是把具有相同类型的实体放在同一层(如:平交道、
大中桥、隧道、架空地线、加强线等),根据需要各层可以赋予不同线型、 颜色等。这样,当需要绘制某类实体(如:架空地线、供电线、加强线) 之前,将该层置为当前层便可,而不需要再进行线型、颜色等的设置,大 大减少了程序的长度,提高了程序的运行速度。同时,当某一绘图程序模 块运行后,设计出不正确的图形时,只需将此层的实体删除,重新核对、 修改原始数据并加以再次设计便可顺利完成相应实体的再次设计,而不影 响别的实体,这就方便了程序的调试和原始数据的修改,减少了大量的重 复工作。
第八节 接触网CAD设计
一、接触网CAD软件的设计及组成
2、“莱单方式”程序设计技术 “菜单方式”程序设计技术就是在程序模块化的基础上,将每个程序模
块所完成的功能以文字说明的形式编成屏幕菜单或下拉式菜单或数字化仪 菜单,程序使用者在菜单程序运行后,只在菜单上相应的位置用屏幕菜单 光标或鼠标器就可完成一项功能设计,当一个模块程序运行完成后,计算 机自动报警,并用汉字提示说明下一步需运行的程序。因此菜单方式的程 序设计技术使操作更为灵活、简便,大大提高了软件的用户界面性能。
二、站场和枢纽接触网平面CAD
3.锚段的划分及布置 对于站场上接触网锚段的划分及径路走向,虽然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和
限制,但锚段径路的布置仍然有较大的灵活性。一个电化站场的各个锚段 径路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可行方案,因此还存在选优问题。选优方案可用专 家系统人工智能的方法判断、确定,也可以由计算机给出几个方案,由设 计者确定最后方案。
在隧道内接触网平面设计中,与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相比,区别包括: 如完成各种原始数据采集、隧道底图的放置、悬挂点和定位点的确定、附 加导线布置、 值计算、定位杆埋入孔距内轨顶高度的确定、接触网上部安 装图号的选用、附加导线安装图号的选用、主要工程数量的统计与说明、 签署栏的填写等。

AUTOCAD软件应用实训报告五篇[修改版]

AUTOCAD软件应用实训报告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AUTOCAD软件应用实训报告AUTOCAD软件应用实训报告为期两周的CAD实训就要结束了,在这两周的实训里,我们按照要求应用CAD软件完成了四十多道制图题目,不仅熟练了这个软件的操作,而且对于软件制图也有了新的认识。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利用计算机及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简称CAD。

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

CAD还包含电气CAD外贸结算CAD,加拿大元,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计算机辅助诊断,服装CAD等含义AutoCAD软件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等特点,它已被广泛的应用到机械,建筑,电子,航天,造船,石油化工,地质,服装,装饰等领域。

而对我们来说,我们主要画的是机械之类的,也就是机械作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推动了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的革命,受到了极大重视并正在被广泛地推广应用。

计算机绘图与三维建模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技能,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

CAD对于我们很重要,虽然我们现在仅仅是刚刚开始实训这么课程。

CAD的基本功能有,1:平面绘图,能以多种方式创建直线,圆,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

2:绘图辅助工具:ActoCAD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极限追踪,捕捉追踪等绘图辅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户点,而追踪功能使画斜线及沿不同方向定位点变的更加容易。

3:编辑人图形CAD具有强大的编辑功能,可以移动,复制,旋转阵列,拉伸,延长,修剪,缩放对象等。

4:标注尺寸,可以创建多种类型尺寸,标注外观可以自行设定,5:书写文字,能轻易的在图形的任何位置,沿任何方向书写文字,可设置文字字体,倾斜度及宽度缩放比例等属性。

6:图层管理功能,图形对象都位于某一图层上,可设定图层颜色,线性,线宽等特性。

7:三维绘图,可创建3D实体及表面模型,能对实体进行编辑。

8:网络功能吗,可将图形在网络上发布,或者通过网络访问CAD资源。

区间接触网设计

区间接触网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精伊霍线DK281~293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摘要电气化铁路因其运输能力强、运营成本低、能源消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了当今铁路的发展方向。

而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安全。

因此,合理的接触网设计,能够提高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保证铁路生产的正常运行。

本论文以接触网基本原理为核心,首先介绍了接触网的基本组成,阐述了接触网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设备,并论述了高速接触网的技术特征和受流质量指标。

其次,进行接触网的初步设计,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完成对接触网悬挂模式及设备,材料的选型,并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

另外,按照接触网平面设计程序,依据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技术原则,完成精伊霍线(DK281~293)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设计区间的气象资料和线路条件。

最后利用CAD软件绘制出接触网平面图,并对特殊区段的跨距和支柱容量进行技术校验,使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本文从接触网设计的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高速电气化铁路的新技术,新材料,按照牵引供电设计规范,完成了区间接触网的平面设计,能够适应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对接触悬挂的要求。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 OF CONTACT SYSTEM OF JINGHE-YINING-HUOERGUOSI RAILWAY LINE(DK281-293)ABSTRACTWith its advantages of stronger transport capacity, lower operating costs,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small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is universally concerned and has became the railwa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The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its state has been taking great effects on the safe operating of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Therefore, reasonable design can improv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electrified railway would operate safely.The core of this thesis is contact system principle. Firstly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ontact system, expounds the function of each component of contact system and equipment, and discusses the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contact system and flow quality indicators. Secondly, the article start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contact system adopted new technology, new equi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contact system hanging pattern , equipment, materials selection are done, and related design calculation is completed.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plane design program and the contact of graphic design based on principle, the design complete about Jinghe-Yining-Huoerguosi (DK281~293) contact system graphic design, and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fully consider account of the design range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line conditions. Finally, the use of CAD software to map the contact system plans, and technical calibration is done for special sections of the span and the capacity of the pillar, which make a design more reasonable, perfect.The thesis bas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ct system design, and it combine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at home and abroad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in accordance with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traction power,completed the design of contact system system ,which are able to adapt to high-speed train.Key words: the electrified railway,contact system,graphic design目录1 绪论 ------------------------------------------------------------------------------------------------ - 1 -1.1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基本概述 ------------------------------------------------------- - 1 -1.2 国内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现状 ------------------------------------------------- - 2 -1.3 接触网设计的程序 ---------------------------------------------------------------------- - 3 -1.4 本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 ---------------------------------------------------------------- - 3 -2 接触网的设备与结构--------------------------------------------------------------------------- - 4 -2.1 接触网组成 ------------------------------------------------------------------------------- - 4 -2.2 支柱 ---------------------------------------------------------------------------------------- - 5 -2.2.1 支柱分类--------------------------------------------------------------------------- - 5 -2.2.2 钢筋混凝土支柱------------------------------------------------------------------ - 5 -2.2.3 钢柱--------------------------------------------------------------------------------- - 6 -2.3 支持装置 ---------------------------------------------------------------------------------- - 6 -2.3.1 概述--------------------------------------------------------------------------------- - 7 -2.3.2 腕臂支持装置--------------------------------------------------------------------- - 7 -2.4 定位装置 ---------------------------------------------------------------------------------- - 9 -2.4.1 定位装置作用--------------------------------------------------------------------- - 9 -2.4.2 定位装置的形式------------------------------------------------------------------ - 9 -2.5 接触网线索 ----------------------------------------------------------------------------- - 10 -2.5.1 接触线---------------------------------------------------------------------------- - 11 -2.5.2 承力索---------------------------------------------------------------------------- - 12 -2.6 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 ----------------------------------------------------------------- - 12 -2.6.1 锚段关节------------------------------------------------------------------------- - 12 -2.6.2 中心锚结------------------------------------------------------------------------- - 15 -3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技术特征和受流质量指标 ------------------------------------------ - 17 -3.1 高速铁路接触网概述 ----------------------------------------------------------------- - 17 -3.2 高速接触网技术特征 ----------------------------------------------------------------- - 17 -3.3 高速受流技术的质量性能指标 ----------------------------------------------------- - 19 -3.3.1 动态标准------------------------------------------------------------------------- - 20 -3.3.2 静态标准------------------------------------------------------------------------- - 21 -4 精伊霍线(DK281-293)接触网平面设计---------------------------------------------- - 22 -4.1 工程设计线路概况 -------------------------------------------------------------------- - 23 -4.2 气象资料的确定 ----------------------------------------------------------------------- - 23 -4.2.1 概述------------------------------------------------------------------------------- - 23 -4.2.2 接触网设计计算气象条件的确定 ------------------------------------------ - 24 -4.2.3 我国气象区的划分------------------------------------------------------------- - 25 -4.3 接触悬挂类型及相关参数的选择 -------------------------------------------------- - 27 -4.3.1 悬挂形式的选择---------------------------------------------------------------- - 27 -4.3.2 补偿形式的选择---------------------------------------------------------------- - 28 -4.3.3 吊弦形式的选择---------------------------------------------------------------- - 28 -4.3.4 弹性吊弦的选择---------------------------------------------------------------- - 28 -4.3.5 导线和承力索张力的确定---------------------------------------------------- - 28 -4.3.6 悬挂断面尺寸的确定---------------------------------------------------------- - 29 -4.3.7 锚段关节与中心锚结---------------------------------------------------------- - 29 -4.4 设备选型 -------------------------------------------------------------------------------- - 29 -4.4.1 线索选型及参数---------------------------------------------------------------- - 29 -4.4.2 行车速度的校验---------------------------------------------------------------- - 30 -4.4.3 接触悬挂设备选型及参数---------------------------------------------------- - 30 -4.4.4 补偿装置的选择---------------------------------------------------------------- - 31 -4.5 设计计算 -------------------------------------------------------------------------------- - 31 -4.5.1 概述------------------------------------------------------------------------------- - 31 -4.5.2 计算负载------------------------------------------------------------------------- - 32 -4.5.3 最大允许跨距的确定---------------------------------------------------------- - 34 -4.5.4 锚段长度的确定---------------------------------------------------------------- - 35 -4.6 区间平面设计 -------------------------------------------------------------------------- - 38 -4.6.1 高速接触网平面设计概述---------------------------------------------------- - 38 -4.6.2 接触网平面设计程序---------------------------------------------------------- - 39 -4.6.3 放图------------------------------------------------------------------------------- - 40 -4.6.4 划分锚段------------------------------------------------------------------------- - 41 -4.6.5 支柱布置------------------------------------------------------------------------- - 42 -4.6.6 确定拉出值---------------------------------------------------------------------- - 42 -4.7 平面图表格栏及相关说明 ----------------------------------------------------------- - 43 -4.7.1 侧面限界------------------------------------------------------------------------- - 43 -4.7.2 支柱类型------------------------------------------------------------------------- - 44 -4.7.3 地质情况------------------------------------------------------------------------- - 44 -4.7.4 基础类型------------------------------------------------------------------------- - 45 -4.7.5 安装图号------------------------------------------------------------------------- - 47 -4.7.6 工程数量统计表---------------------------------------------------------------- - 47 -5 技术校验---------------------------------------------------------------------------------------- - 48 -5.1 特殊区段风偏移校验 ----------------------------------------------------------------- - 48 -5.2 支柱容量的校验 ----------------------------------------------------------------------- - 48 -5.2.1 中间柱容量校验---------------------------------------------------------------- - 48 -5.2.2 转换柱容量校验---------------------------------------------------------------- - 50 -5.2.3 锚柱容量的校验---------------------------------------------------------------- - 52 - 结论 ------------------------------------------------------------------------------------------------- - 54 - 致谢 ------------------------------------------------------------------------------------------------- - 55 - 参考文献------------------------------------------------------------------------------------------- - 56 - 附录A 精伊霍线(DK281-293)区间接触网平面图 ----------------------------------- - 57 - 附录B 接触网支柱的安装图 ----------------------------------------------------------------- - 57 -1.绪论1.1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基本概述在铁路运输中,主要有三种牵引形式:蒸汽牵引,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

BIM技术在阳大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阳大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应用

72经典案例2017年第1期BIM技术问世后在建筑行业中广泛、成熟应用,不断施展“魔力”[1] ,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效果:一是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二是减少返工和浪费,节约投资成本;三是增加建设企业的效益。

通过不断实践和推广,BIM技术在各国有了显著发展,并受到项目建设参与单位(投资单位、开发单位、政府部门、设计单位、工程管理咨询单位、材料设备供货单位、运营管理单位等)高度重视。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水利行业已大力推广应用,能够利用成熟的应用软件,并制定相应系统的设计标准体系,为我国铁路BIM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1 接触网设计现状与BIM技术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包括电气设计、结构设计与机械装配,是一个精细、复杂的系统。

传统二维设计以CAD图纸呈现,虽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辅助软件提升了设计效率,但在各专业之间,以及与施工单位、业主之间的配合和交流中存在以下缺点。

(1)接触网平面设计中,设备设施通常采用简化的图形符号和线条进行标识,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不利于直观表达。

(2)接触网专业与其他专业接口较多,二维CAD成果只能展示本专业的设计内容,不能清晰表达与各专业之间的详细配合,现场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碰撞冲突情况,造成返工和损失。

(3)接触网平面二维图纸的设计参数不能涵盖线路的实际情况,对情况复杂的工点,需要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勘测确定设计方案,可能出现安装图不适用的情况[2]。

BIM技术以3D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详尽的数字化表达[3]。

BIM技术可将工程信息内容利用三维模型进行立体直观表达,并赋予设备属性;利用多专业协同设计平台,实时展现各专业的设计内容,避免专业之间的“差、错、漏、碰”,BIM技术的诸多优点能有效改善传统设计中的缺陷。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向低碳、环保、节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BIM技术应用于铁路接触网全生命周期是一大趋势。

2 铁路四电IFC标准现有的国内外BIM标准基本上用于建筑行业,并不涵盖铁路行业,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在铁路工程中实现BIM应用的标准化。

接触网平面CAD部分命令

接触网平面CAD部分命令

接触网平面CAD部分命令新增部分1,IBK 插入设备,各种开关,接地,防雷等2, DBIP 设置数据库服务器ip(在数据库连接错误时使用)3, RAH 更新支柱上的悬挂信息,在支柱悬挂和锚段链接失效时使用4, RS 清除悬挂安装图号最后的字母s(不区分大小写),此需求为刘畅提出5, SDP 设置设备属性,将已有设备图块设置属性,方便工程数量统计6, CCN 锚段集中编辑8, CR 股道编辑(新),现在在试用阶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9, NBL 基线定义(新),现在在试用阶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10, RHT 更新硬横跨在支柱装配表中的文字位置1, LNM 将安装图号编码转化为安装图号2,SCN 设置(移动)支柱编号位置3,SCT 设置支柱型号4, QDZ 自动布置桥墩支柱5,CCB 拉线实体集中编辑6, DCK 批量布置中心锚结7,ACK 添加中心锚结8,GAA 根据锚段划分生成附加导线锚段9,CJM 合并锚段划分10,AJM 添加锚段划分11,DAM 布置附加导线锚段划分12,SLT 根据股道的悬挂系统设置锚段的导线类型13,BSA 打断单个锚段14,BA 打断所有的锚段15,RH 清除支柱上失效的悬挂16,DJF 布置关节处的拉出值17,DOF 布置中间柱拉出值18,RCN 刷新支柱编号的位置19,MDM 移动里程标记(区间放图适用)20,MCH 标注里程21,DDBC 批量绘制拉线基础22,DDB 绘制拉线基础23,DBC 桥上支柱布置24,GQT 生成工程数量表25,CCA 清除支柱上腕臂26,CTO 将老的支柱实体转化为新的支柱实体27,SAA 生成悬挂安装图号28,RCH 更新里程29,SGB 设置地质情况和基础信息30,AHAN 设置半锚段编号31,CCI 清除支柱信息32,GBD 桥放图33,CCE 支柱集中编辑34,CAT 半锚段批量合并35,sat 两个半锚段合并36,CD 里程变更37,ACFS 自由下锚(简易版)38,acf 自由下锚39,ACN 支柱自动编号40,ACC 创建锚段标注41,ACC2 创建锚段标注(从图面上判断)。

图纸接触网课程设计设计

图纸接触网课程设计设计

课程名称:接触网设计题目: 7#图纸接触网课程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城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GJ—70,Tcmax=1500kg;接触线TCG—100,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GJ—70,Tjm=1500kg;接触线TCG—100,Tjm=1000kg。

e=8.5m4.土壤特性:(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拉杆及腕臂/定位管及定位器、安装参考图号三、验算部分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四、使用图纸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五、课程设计于第七周末交,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目录第一部分:负载计算 (3)(1)垂直负载 (3)(2)水平负载 (4)(3)合成负载 (4)第二部分:最大跨距计算 (5)第三部分: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6)(1)参与计算数据 (6)(2)计算临界负载,判定状态方程的起始条件 (7)(3)有载承力索张力—温度曲线确定 (8)(4)有载承力索弛度—温度曲线确定 (8)(5)接触线弛度—温度曲线 (9)(6)无载承力索张力—温度曲线 (9)(7)接触线在定位点附近第一吊弦范围内的高度变化曲线 (9)(8)无载承力索弛度—温度曲线 (10)第四部分:半补偿链型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10)(1)参与计算数据 (10)(2)接触线张力增量计算 (11)第五部分平面设计 (14)(1)平面设计原则 (14)(2)拉出值及支字值的标注 (15)(3)锚段关节 (16)(4)咽喉区放大图 (17)(5)接触网分段 (17)(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18)第六部分验算部分 (19)一、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19)二、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24)后记 (25)参考文献 (26)第一部分:负载计算参与计算数据及计算相关条件:第二气象区查阅原始资料及教材P59表3-1-1中国典型气象分区表得: 气象条件:max 40t =℃;min 10t =-℃;10v t =℃;5b t =-℃;max 30/v m s =;10/b v m s =;5b mm = 线索条件:承力索GJ-70: m 150015c T Kg KN ==;10%c c T T ∆=±;0.615/c g Kg m =;11c d mm =;270c s mm = 接触线TCG-100:100010jm T Kg KN==;15%j jT T ∆=±;2100j s mm =横断面高度11.8A mm =;横断面宽度12.81B mm =;0.893/j g Kg m=吊弦单位自重:30.510/d g KN m -=⨯(教材P63) (1)垂直负载1. 线索单位自重 接触线TCG-100:38.9310/j g KN m-=⨯承力索GJ-70:36.1510/c g KN m -=⨯ 2. 线索单位冰负载接触线单位冰负载()-9H -93=g 102225511.812.81 =3.149009.8110 1.02610/222jb b b b A B g KN m π-+⎛⎫⨯ϒ⨯⨯+⨯⨯ ⎪⎝⎭+⎛⎫⨯⨯⨯+⨯⨯=⨯ ⎪⎝⎭承力索单位冰负载:()()()-9H -93=g 10 =3.1490055119.8110 2.21810/cb b g b b d KN m π-⨯ϒ⨯⨯+⨯⨯⨯⨯⨯+⨯⨯=⨯3.吊弦及吊弦线夹的单位自重()-3=0.510/d g KN m ⨯(2)水平负载1.接触线、承力索单位风负载(分无覆冰和覆冰两种情况) 接触线单位风负载: 无覆冰时()262630.625100.625 1.2511.830108.310/jv P K A v KN m ---=⨯⨯⨯=⨯⨯⨯⨯=⨯覆冰状态()()()262630.625100.625 1.2511.851010 1.312510/jvb b P K A b v KN m ---=⨯+⨯⨯=⨯⨯+⨯⨯=⨯承力索单位风负载: 无覆冰时()262630.625100.625 1.251130107.73410/cv P K d v KN m ---=⨯⨯⨯=⨯⨯⨯⨯=⨯覆冰状态()()()262630.6252100.625 1.2511101010 1.64110/cvb b P K d b v KN m ---=⨯+⨯⨯=⨯⨯+⨯⨯=⨯(3)合成负载1. 无冰、无风:333308.9310 6.15100.51015.5810(/)j c d q g g g KN m ----=++=⨯+⨯+⨯=⨯2. 覆冰状态(只考虑承力索):318.910(/)b q KN m -=⨯此时合成负载对铅垂线的夹角:()330 1.64110arctan arctan 4.9715.58 2.218 1.02610cvb cb jb p q g g ϕ--⨯===︒++++⨯3.最大风速时(只考虑承力索):317.3910(/)v q KN m -===⨯此时合成负载对铅垂线的夹角:330°7.73410arctan arctan 26.415.5810cv p q ϕ--⨯===⨯第二部分:最大跨距计算(1)参与计算数据①悬挂当量系数选择:当量计算法是将链型悬挂中的接触线和承力索以及联系它们的吊弦看为一个整体,简单悬挂当量系数取值为1,链型悬挂接触线为铜线时取为0.9,为钢铝线取为0.85接触线TCG-100为铜线,故当量系数取为0.9m = ②接触线允许风偏移值根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第5.4.5条规定: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水平偏移值xj b 在直线区段不超过500mm ,在曲线区段不超过450mm ,故接触线许可风偏移值在直线区段可取0.5jx b m=在曲线区段取0.45jx b m=③支柱扰度:接触线水平面处支柱的受风偏移称为支柱扰度 接触线水平面内支柱扰度0.02j mγ=④直线区段拉出值a :根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第5.4.6条规定,a 取200-300mm ,此处取3000.3a mm m == 曲线区段拉出值a 由下表确定:接触线拉出值选用表(原始资料)⑤计算最大跨距时的接触线风负载()262630.625100.625 1.2511.830108.310/jv P K A v KN m ---=⨯⨯⨯=⨯⨯⨯⨯=⨯⑥由原始资料得:10j T KN=(2)最大跨距计算(链形悬挂)①直线区段最大跨距计算max 70.79l m ==由于工程上跨距值取5的倍数,且不能超过65m ,故该直线区段的最大跨距取为65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数据误差分析研究了如何近似地表示一个连续量,怎样最大限度的减小 其误差的方法。
(五)专业技术知识
❖ 接触网CAD系统,需要坚实的接触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现场接触网设计 实际经验。
二、CAD系统基本组成部分
CAD 系统 的主 要组 成部 分及 其层 次结 构图
(一)硬件系统
❖ CAD系统常用的硬件包括主机、图形设备、大容量存储设备及通信设备; 其中,图形输入设备有光笔、鼠标器、操纵杆、跟踪球、数字化仪及大 幅画图纸自动扫描仪。图形输出设备是各类绘图仪。
第三节 数据库实现方法
一、数据分析
(一)数据内容及特点 从接触网设计过程分析,接触网CAD处理的数据主要有: ❖ (1)原始数据,其特点是它们随线路情况不同而不同,一经建立,
在整个程序运行中很少改变。如线路数据(包括线路长、曲线路半径、 缓和曲线、站台、道岔、桥、涵、隧、信号机等)、气象数据、地质 数据、供电资料及概算资料等。
触网设计效率。
一、基本理论技术
(一)系统工程学及软件工程学
❖ 系统工程学:提供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它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 法来组织管理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试验及综合评价。
❖ 软件工程学:整个CAD软件设计中基本都是采用软件工程方法来进 行的。 主要包括系统分析和要求定义、软件计划、软件结构化设 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及文档编制。
❖ 应用程序的流程应建立在常规设计过程上以完整地反映设计的过程。 ❖ 应用程序的设计应表现层次的组织,采用模块化分析及设计方法。 ❖ 功能模块划分时尽量降低模块间的耦合,保证模块功能的独立性并具有简单
的模块接口。
❖ (二)系统结构
数据库集、数据管理接口、图形系统、应用程序集及对话和执行控制程序 构成了整个系统。
(二) 系统软件
❖ 指操作系统、程序语言处理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及各种诊断程序。它用 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资源,为上层软件提供接口以及为用户提供使 用系统的命令接口。
(三)数据管理软件
❖ 主要指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管理数据库,提供用来建立、检索、存取、 修改等管理数据库的命令和程序接口,为实现数据共享、数据保密安全、 减少数据冗余及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提供手段。
(四)图形软件
❖ 实现CAD图形功能的基础,包括以下功能: 基本图素的产生;图素几何属性的控制;图形变换;图元输入;图形编辑 及存储。
(五)CAD应用软件
❖ 为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软件。
(六)目前市场上的CAD系统的配置 ❖ 主机系统;成套系统;工作站CAD系统;微机CAD系统。
三、CAD软件基本结构
交互系统
字符输 入与输

数据库
输出
系统控制及应用程序
图形系统
过程库
图形
输入
与输

四、CAD系统开发的系统工程方法
❖ (一) CAD系统的开发过程;(图)
总体规划 任务书
系统目标
CAD系统研发过程
系统设计 开发计划
系统模型 系统开发
应用系统
系统工程
系统维护
软件工程
(二)系统工程主要方法
❖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 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 的方法,其目标是以系统的观点研究问题,以工程技术的方 法解决问题,努力实现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总体效果最优化。
❖ 可行性 计算机快速的计算能力、大量的存储能力、计算机图形技术 的优势、CAD技术的成熟,工程数据库的兴起,各类图形工 作站的出现,价格的下降,接触网设计的理论、实践和经验。
二、接触网常规设计分析 (一)、设计的工作流程
(二)、接触网常规设计过程分析
三、机辅范围及深度分析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者完成某 应用领域的具体设计。
(二)计算机图形学 ❖ 研究了图形的计算机表示、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存储、图形
的输出以及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结构、接口、标准化等问题。
(三)数据库原理和技术
❖ 用来存储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非图形数据、图形数据;结构简单的数 据、结构复杂的数据)。
(四)数值分析及数据误差分析
❖ 数值分析研究了用离散表示寻求数学问题近似解的方法,是计算机进行 科学计算的必备工具。
第九章 接触网CAD 系统
第一节 CAD系统基础

接触网CAD系统的研制,是为了在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中,
充分利用计算机高速而精确的计算能力,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
成熟的图形处理能力,同时配合人的逻辑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以及大量实践经验,将计算机科学方法同工程科学方法结合起来,
对设计进行全面辅助,从而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提高接
❖ 系统结构的设计采用集成CAD系统的思想,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在各应用 子系统间建立友好界面并考虑方便扩充新的应用软件者能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修 改、调整整个设计。
❖ 尽可能统一管理设计时的各种信息、数据集中处理,采用数据库技术并考虑 数据库与各子系统间的数据转换接口。
❖ 设计者的主要任务
设计任务书的研究;原始资料、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重大 技术问题的确定;现场实测;其它
❖ 计算机的主要任务
原始资料、技术资料的存储及管理;各种数值计算;图形存 储及检索;图形绘制
❖ 人机交互的主要任务
支柱布置;锚段划分;设备安装;设计调整
四、接触网CAD系统结构及功能说明 (一)设计总原则
❖ 系统开发过程包括明确问题、设立目标、建立评价准则 和指标、拟定方案、建模仿真预测、详细测算费用和效益、 方案评优、决策选优及规则实施等步骤。
(三)软件工程主要方法(六阶段)
❖ 一般经过软件计划、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 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六个阶段。
(四)CAD开发前期准备(7)
❖ (1)设计流程的过程化 ❖ (2)设计方法的整理,包括设计计算公式、规
程规范整理。 ❖ (3)制图及标注规范化 ❖ (4)设计技术数据的整理分析。 ❖ (5)设计技术文件的整理及分析。 ❖ (6)图纸分析。
❖ (7)计算机系统及其他有关知识的学习。
第二节 接触网CAD系统结构及功能
一、研制接触网CAD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 必要性
设计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资料多而零散,设计质量不稳 定,设计中出现失误、漏项等难查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