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教化》-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校人美版美术美术鉴赏高中课件(共36张PPT)
2.2《礼仪与教化》最新20181018
![2.2《礼仪与教化》最新20181018](https://img.taocdn.com/s3/m/aba78ff758f5f61fb7366678.png)
《霍去病墓》 石雕-立马
•
立马又称“马踏匈
奴”。雕塑中,作者运用 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 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 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
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 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 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 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 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
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 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 进行垂死挣扎。
面上创作了精美图像,
主要用于装饰墓室、
石棺、祠堂、石阙等。
集中分布于我国的山
东、河南、陕西、四
川等地。
•
伏羲与女娲被视
为我国的祖先神,是
画像石经常表现得题
材。
武梁祠中的伏羲、女娲像
•
1931 年于
河南洛阳市郊翟
泉镇北邙山半坡
出土。石室线画
共八幅,刻有孝
子人物传、墓主
的生活起居、出
行游乐的场面。
孝子石棺以线刻
铜器不是普通的生活器皿,而是祭祀用的,即所谓的“礼
器”。
•
青铜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并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其
中最典型的是鼎,它是权利的象征。
•
根据贵族的等级,祭祀时对鼎的数量和形式都有规定: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以此类推。
•
关于鼎的成语有哪些?
(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三足鼎立、鼎力相助……)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规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
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
这些要求也必然反映在美术创作中,因为美术作品中
所出现的直观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这些思想,甚至比抽
象的文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在中国传统中一直有要求美术作品“成教化、助人伦” 的观念。
高中美术《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时
![高中美术《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2d1c2c4a1c7aa00b52acbbf.png)
• 中央大厅内有 苏塞尼斯一世 • 石棺,外表平 平,但棺盖内 侧有苍天女神 努特的浮雕像, 她伸开双臂保 护着馆内的人, 栩栩如生。
• 大厅顶端矗立着 两尊巨型石像, 它们是阿蒙霍太 普三世和妻子, 他俩的女儿们围 绕在脚下。这是 由无数的碎片复 原的。
• 中间是法老 门卡 乌拉 • 左侧 是女性代表 • 右侧是女神哈托尔
• 公元前460年前后,古希腊历史 学家希罗多德曾游历了巴比伦 城,目睹巴别塔的废墟,他仍 然惊叹不已,怀着钦敬之情写 道: • “它有一座实心的主塔,一弗 隆(220码)见方,一共有八层。 外缘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 上,直达塔顶,约在半途设有 座位,可供歇脚。”
• 此后不久巴比伦王国即被波斯 所灭,波斯国王对这处古迹更 是弃置不问,任由当地居民从 中拆去砖块,拿去建造房子。
墓室壁画
图坦卡门的咒语
纳米尔石板
正面率 • 头部呈侧面像,眼睛为正面形,肩 胸上半身为正面,两腿双足同样 呈侧面。
• 其实你所看到的几乎所有的 古代埃及的画面中的人物都 是这样的,你是不是觉得很 奇怪,人物的头是侧面的, 但是眼睛却不是我们从侧面 看过去的眼睛的形状,而是 分明是正面去看一个人的眼 睛的时候的形状。这就是 “正面律”的主要特点了。
• 1.将人分为三种等级 • 1.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 2.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 3. 奴隶(包括:王室奴隶、自由 民所属奴隶、公民私人奴隶);
• 比中国更早进入文明时代的还 有两河流域和古埃及。 • 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河呢?
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 地之一 ,公元前4700年就出 现了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 年先后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 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亚述帝 国和后巴比伦王国。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教案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d3881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c.png)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探讨夏、商时代的青铜器代表作品展开其与统治阶级的关系,并且探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进变化和其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更深层次了解美术的社会价值和时代制约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进变化和其原因。
2、使学生了解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教具和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教材,作业纸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1、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简单复习原始社会美术。
2、提问:“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3、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文明时代有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人也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级。
当时的社会权力呈金字塔结构,一般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对立。
5、播放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表演。
6、提问:视频里的乐器名称、所用材料及朝代?二、问题探究(一)探究一:1、提问:在“文明社会”这种社会状况中,美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学生思考与讨论。
3、总结: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出现之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然会运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
美术作品就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比抽象的文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在使用铁器以前,人类广泛的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考古学家将这个历史阶段称之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等级的象征。
在我国周代,统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下”,规定天子用九鼎,以下自诸侯、卿大夫直至士大夫,用鼎数依次减少,形成了严格的列鼎制度,不得超越。
由此也可透射出统治者的王权意识,那时争战夺取统治权,称为“问鼎”,取得了天下,则称为“定鼎天下”。
礼仪与教化
![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6a13b17bcaaedd3383c4d3aa.png)
第二课
礼与教化
龙纹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龙纹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夔 纹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蛇纹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蟠虺纹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鸟纹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鼎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 统治阶级的王权意识。充满神秘、威慑的色彩,具有权力 和礼仪的象征。 • 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是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 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青铜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并 且是上层贵族生活和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礼器。司母戊鼎 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制作的。
商鼎、周鼎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商鼎
作品形式 作品效果 共同点
周鼎
体形大、直线型、纹饰多、 体形大,纹饰不太多、 以饕餮纹为主 曲线型、有铭文 庄严、恐怖、神秘
典雅、平和、记事性强
为统治阶级服务
商鼎
周鼎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看一看.想一想
• 活动建议一 随着社会的变化,鼎的制造也发生了 一些变化。试找出下面一组鼎在形制与图 案上的变化,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说出 你的理由。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青铜器各个时期的主要艺术特征:
• 商代青铜器:厚重、华丽、充满神秘威慑的色彩。具有权 力和礼仪的特征。 • 周代青铜器:神秘色彩淡化,风格趋向简朴,典雅之美, 其所具有礼仪纪念性质更加明显。 • 春秋战国青铜器:器形轻灵、奇巧。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 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装饰手 法写实。 • 秦汉青铜器:向轻盈、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具和观赏器发 展。
在中国古代,用鼎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根 据贵族等级,祭祀时对鼎的数量和形式都有规定: 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 鼎依此类推,而普通人都不能用,如果超越上面 的规定,是犯罪的。
高中《美术鉴赏》上篇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高中《美术鉴赏》上篇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25ad8b18a0116c175e0e4809.png)
美食家”。
饕餮纹饰(商)
青
铜 器
大盂鼎(西周)
101.9厘米
——
重153.5公斤
西
有铭文291字
周
莲鹤方壶(春秋)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在造型上都 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商)
(西周)
(春秋)
古中国(秦)
壹
最先也是最重要的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的艺术也体 现出围绕帝王而创作的特点。
光是发式就有许 多种,手势也各 不相同,脸部的 表情更是神态各 异。还是兵,是步 兵还是骑兵。
第三部分
叁
第三部分
马 踏 匈 奴
这件石马,是和霍去病生死相依、征战厮 杀的战马。石马实际上是霍去病的象征。 石马高1.68米,长1.9米,形态轩昂,英姿 勃发,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 ,手执弓箭的士兵仰面朝天,露出死难临 头的神情。艺术家的动静结合,形象地表 现了汉帝国的强盛而不可撼。艺术家用一 人一马,高度地概括了霍去病戎马征战的 丰功伟绩。战马骠悍、雄壮、镇定自如, 巍然挺立。与之对比的是,昔日穷凶极恶 的匈奴此时仰首朝天,蜷缩在马腹之下, 虽已狼狈不堪,仍然凶相毕露,面目狰狞 ,手持弓箭,企图垂死挣扎。作品通过简 要、准确地雕琢,尤其是在马的腿、股、 头和颈部凿刻了较深的阴线,使勇敢而忠 实的战马跃然而出,又好像纪念碑一般持 重圆浑。这一作品把圆雕、浮雕、线雕等 传统手法结合一体,既自由又凝练,既保 持了岩石的自然美,又富于雕刻艺术美。
拓 展 学 习
凌源市文物部门介绍:这些用黄褐色花岗岩雕成的气势雄伟、形象逼真的石像,有 辽代风格,据考古学家观测,此地当为辽代墓群,且按规则,墓主人至少应该是宰相、 王子以上级别的官员。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艺术、 民族及古代建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43张PPT)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4624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9.png)
南宋 李唐《采薇图》
8/31/2024
活动五:学习评价 按照下表要求比较李唐和高更的作品, 将你的评价与同学分享,并展开辨析和互评。
内容 《采薇图》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时代 背景
画家 经历
创作 意图
8/31/2024
南宋 李唐《采薇图》赏析
《采薇图》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 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
8/31/2024
活动一:欣赏作品小组探讨后回答问题
1、这幅画是以什么形式展开的?题材是什么?画了 几个场景?这些人物分别在做什么? 2、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头发、服饰、体态、动态神 态)各有什么特点?哪些细节最让你有感受? 3、你从这幅作品中还读出了哪些信息?
8/31/2024
作品局部细节分析
作品《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画面以横幅长卷展开, 描绘了盛唐时期宫廷贵族妇女劳动的场景。
中间一个正在伸手采摘果子的青年,代表生命的成长和 成熟。
画面的最左端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代表着生命的死 亡和终结。画上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过 程和状态。
此画反映了高更完整的人生观,表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 亡的过程。
8/31/2024
审美判断:四川省安岳县石窟佛像被油漆彩绘事件
8/31/2024
8/31/20Βιβλιοθήκη 4从这幅作品中,同学们读出了那么多信
息,这是否就是在进行美术鉴赏了呢?
8/31/2024
知识点一: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的区别
欣赏:注重领略作品的视觉(形式)美感与趣味。 鉴赏: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首先,就是要直观的鉴别,要弄明白一件美术 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 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
《中国现代美术》-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校人美版美术美术鉴赏高中课件(共43张PPT)
![《中国现代美术》-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校人美版美术美术鉴赏高中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b3125a376baf1ffc4fade7.png)
课前回顾: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
《清明上河图》(绢本) 北宋 张择端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 四运动起始的美术。20世纪的中国,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 和发展特点,奠定了该时期美术的发 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傅 抱 石
关 山 月 《 江 山 如 此 多 娇 》
齐颂: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问题: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与古代山水画有何不同?
自主欣赏讨论学习,加深对现代 中国画具有时代性特点的理解 :
李可染《万山红遍》
钱松喦《常熟田》
李 可
讨 论
染
:
《 万 山体 现红ຫໍສະໝຸດ 了遍 》什 么
样
的
20世纪中国很多画家开始学习西方, 了解西方,西学东渐之风开始!
提问:现代著名画家有哪些?
1914年,在上海图画院里的一次 写生练习中,“艺术叛徒”刘海粟竟 然在课堂上采用人体模特教学,消息 一经传出,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轩然 大波。后来,甚至引起了军阀孙传芳 的干预,并诉诸公堂,轰动全国,最 终刘海粟胜诉,对当时中国人头脑中 的封建意识是一记重击。
谢谢赏析
齐 白 石 作 品
群 马 图
徐悲鸿 《愚公移山》
张大千 岚气云深
《 父 亲 》
罗 中 立
《 和 平 》 潘 鹤 王 克 庆
《风凌霄汉》杨英风
《五月的风》(青岛)黄震
中国现代艺术除了中国画和油画, 还有什么种类的艺术形式?
年画
中国传统年画历史源远流长,产地繁多,流行广 泛,通俗普及,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 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刘印技术,还是艺术风 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 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 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 点.
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二课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0d908ad4ba1aa8114531d91b.png)
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二课礼仪与教化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的:1、明白得“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阻碍。
2、了解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显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明白得美术创作受到“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的阻碍。
教学难点: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显现的美术现象。
讲课类型:观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导入教学:教师展现《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背景,然后让学生摸索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尝试练习(一)摸索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作品名称秦始皇兵马俑古埃及的金字塔作品形式大规模的雕塑群,排列成军队状大型建筑,像纪念碑一样作品的功能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服务的对象皇帝法老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在这两件作品显现的时代,美术品差不多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显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因为当时社会差不多进入了文明时代,有了文字,同时显现了国家和不同的社会阶级。
当时的社会结构就向埃及的金字塔一样。
同时,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
3、教师提问: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假如那个国家没有秩序会如何样?4、学生摸索并回答。
5、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如何样才能坚持社会的秩序?6、学生能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7、教师总结。
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差别显现之后,统治者为了爱护社会的稳固,就必定会运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
而美术作品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分析中国商朝到魏晋时期社会政治、道德观念对美术创作的阻碍。
(三)古代青铜器艺术1、商朝青铜器艺术的讲解(展现司母戊方鼎)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是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惧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青铜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同时是上层贵族生活和祭奠活动不可缺少的礼器。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31cb002d276a200292e44.png)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鉴赏这些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认识到文明社会初期,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制定了一定的秩序。
2、培养学生的名族荣誉感,使学生了解并辨别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起到指引作用。
比如古人的传统美德,忠、勇、孝等。
2学情分析
我所讲解的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2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种类和美术作品。
2、这些作品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意义
3重点难点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礼仪与教化
课程导入:PPT展示动态图片。
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礼仪。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310cffde195f312b3169a51d.png)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作者:未知文章来源:/ 点击数:11744 更新时间:2006-9-12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了解在美术史上“礼仪与教化”这一要求的出现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了解围绕这一主题在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以及这些作品产生的具体社会背景。
学习活动分析本课共安排了三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灵活的安排。
这三个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特别要让他们理解这种要求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阶级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规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这些要求也必然反映在美术创作中,因为美术作品中所出现的直观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这些思想,甚至它比抽象的文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所以中国人提出了美术作品要“成教化,助人伦”这一观点。
第一个活动主要是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让学生了解社会政治与文化观念的变化对青铜器的影响,让学生打破原有的比较粗略的观察美术品的方法,学会较为细致的分析作品的变化。
这个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实际上如果很好的结合教材并加以适当引导的话,他们也可以很好地完成。
关键是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分析科学化、系统化,并且与教材中所列举的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建议这个活动采用“比较鉴赏法”与表格的形式,将观察内容一一地加以列举并比较,并运用教材所介绍的知识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
表格内容可以先由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其内容大致可以包括:观察内容:器物名称:时代:器形:四足的形状:花纹:铭文: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作者:未知文章来源:/ 点击数:11745 更新时间:2006-9-12”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学会对特定的风格进行归纳总结。
高考美术 礼仪与教化
![高考美术 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ff79a08280eb6294dd886cb8.png)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 此幅作品原为清宫藏画,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落到英国。《女史箴》是 汉晋代代画文像学石家张武华梁所祠写中的的一伏篇羲旨、在女劝娲说像妇女如何立身处世,修养品德的文章。该 图按故事内容分段作画。 线条柔软而缠绵,就像是蚕丝一样细密流畅。这幅画 较好的注重了人物的内心的精神状态。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导学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的艺术也体现出围绕帝 王而创作的特点。《秦始皇兵马俑》体现了权利和威严。
从汉代开始,儒家学说成为了官方认可的道德学说并成为传统 社会的道德基础,所以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主要围绕儒家学说所倡 导的忠、勇、孝、节、义而出现。
如霍去病陵墓雕刻表现忠、勇; 墓室的石刻或帛画,以生死为主题,与“孝”有关; 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为了要求女性遵守特定的道 德而创作的。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 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 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 早 期山水画的特点。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孝子画像石棺 北魏 石刻画 河南洛阳出土 纵62.5厘米 横223.5厘米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陵 墓位于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 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 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 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 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 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的 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 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分将军俑、铠 甲俑、跪射俑.骑兵俑.武士俑.车兵俑. (驭手,兵士)弓弩俑,马俑等。坑内还出土 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 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高中美术课件】礼仪与教化
![【高中美术课件】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b7774a46011ca300a6c39071.png)
《 女东 史晋 顾 箴恺 之 图 》
是对古 代女子 道德训 诫的图 解。
曹 植 七 步 诗
芙,月秋其 蕖皎,菊形 出若飘,也 渌太摇华, 波阳兮茂翩 。升若春若 朝流松惊 霞风。鸿 ;之仿, 迫回佛婉 而雪兮若 察。若游 之远轻龙 ,而云。 灼望之荣 若之蔽曜
《 洛 神 赋 》 曹 植
《画品》六法 一、气韵生动,二、 骨法用笔,三、应物 象形,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六 、传移摹写。 其中“气韵生动”更 是中国千百年来画家 和艺评家一直所追求 创作的最高指导原则 。
古中国(秦)
壹
最先也是最重要的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的艺术也体 现出围绕帝王而创作的特点。
光是发式就有许 多种,手势也各 不相同,脸部的 表情更是神态各 异。从它们的装 束、表情和手势 就可以判断出是 官还是兵,是步 兵还是骑兵。
第三部分
马 踏 匈 奴
这件石马,是和霍去病生死相依、征战厮 杀的战马。石马实际上是霍去病的象征。 石马高1.68米,长1.9米,形态轩昂,英姿 勃发,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 ,手执弓箭的士兵仰面朝天,露出死难临 头的神情。艺术家的动静结合,形象地表 现了汉帝国的强盛而不可撼。艺术家用一 人一马,高度地概括了霍去病戎马征战的 丰功伟绩。战马骠悍、雄壮、镇定自如, 巍然挺立。与之对比的是,昔日穷凶极恶 的匈奴此时仰首朝天,蜷缩在马腹之下, 虽已狼狈不堪,仍然凶相毕露,面目狰狞 ,手持弓箭,企图垂死挣扎。作品通过简 要、准确地雕琢,尤其是在马的腿、股、 头和颈部凿刻了较深的阴线,使勇敢而忠 实的战马跃然而出,又好像纪念碑一般持 重圆浑。这一作品把圆雕、浮雕、线雕等 传统手法结合一体,既自由又凝练,既保 持了岩石的自然美,又富于雕刻艺术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 母 戊 大 方 鼎 鼎 耳 细 部
司母戊大方鼎鼎铭细部
司母戊鼎
与鼎相关的典故和词语来源
可以和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不少古代文献都把中 国开始铸造青铜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传,由于夏禹治 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各部落领 袖纷纷把他们的藏金(青铜)献给夏禹,而各方国的酋 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 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各种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 九州 。 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后来便成为夏商周三代 相传、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九鼎」,而「定鼎」、 「问鼎」、「鼎迁」,都是指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 这表明了青铜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思考与交流 : 带鼎的成语有哪些?
四羊方尊造型稳健, 风格雄奇,是目前发 现的商代最大一件方 尊。四边上装饰有蕉 叶纹、夔纹、兽面纹; 肩部则急遽收缩,盘 绕有四条立体龙纹。 此尊最精彩的部分— —四只卷角羊,羊头 与羊颈伸出于器外, 羊身与羊腿附着于腹 部及圈足上,羊上身 饰有鳞纹,腿部则饰 有鸟纹,整个器物均 以精细的云雷纹作为 地纹,纹饰精美,造 型挺拔。这件器物融 线雕、浮雕、圆雕于 一身,集动物造型和 器皿形状于一体,不 仅是我国青铜器中的 瑰宝,更是民族工艺 瑰宝中的代表性杰作。
霍去病墓石雕
代表汉代石雕艺术突出成就的,是西汉 霍去病墓前的一组纪念性大型石雕
现存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 伏虎、野猪、象、赡、鱼、怪兽食羊、巨人 搏熊、野人、蛙、龟等十多件。
《四羊方尊》商
青铜器装饰纹样之饕餮纹
兽面纹古称饕餮纹,(饕餮为传说 中贪食猛兽之名),古人认为此兽有首 无身极为恐怖,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 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的头部正视图案。 后另名为兽面纹,比之饕餮纹更确切、 明了。
兽面纹主要的装饰对象是鼎,青铜 鼎除了作为实用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 用途,就是作礼器使用。兽面纹大都以 夸张的兽面、简洁的线条来修饰器物, 相信这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宗 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研究古 中国的社会、经济与宗教的主要依 据。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鼻梁为中线,突 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 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较具体的兽面纹 在目上还有眉,目侧有有耳,多数有爪, 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 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 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 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不同。
秦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统 一王朝,它的 艺术特点也体 现围绕帝王而 创作的特点。 举世闻名的秦 始皇陵兵马俑 通过整齐森严 的排兵布阵以 及写实逼真的 人物刻画,给 观众留下深刻 的印象。
兵马俑一号坑 三 号 坑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 迹”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
近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坑内有与真人 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六千多 件,排成方阵,造型逼 真。在兵马俑博物馆 里,还可以使人感受到当时秦国军队的气势 浩荡的阵势。
二号坑有一千多件兵马俑,是以战车、 骑兵为主组成的4个兵种混编的阵列。
三号坑属于指挥位置所在的小坑,有六 十多个兵马俑。
二号坑
跪 射 俑
将
军
军
吏
陶
陶
俑
俑
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学说从 此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和政治基础,它对美术的 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统治者通常都会借助美术作品来宣扬忠、 勇、孝、节等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
杜岭方鼎(商) 人面纹方鼎(商末周初) 刖刑人守门鼎(西周中期) 大克鼎(西周后期)
我国古代青铜工艺艺术总特征:
就青铜工艺的时代风格来说,因社会风尚不同,审美 理想不同,青铜工艺也呈现不同的形态。殷人以瑰丽为美, 器物多通身纹饰,以兽面纹为主,装饰繁缛华丽,气氛威 严怪异,颇富神秘色彩。西周以朴素为美,青铜器形多趋 矮平,纹饰以几何纹为主,春秋以新奇为美。战国青铜器 以华巧为美。
—
礼
仪
与艺 教术
为
化政 治 所 服 务 的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曙光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 1500年,商朝建立起强大的王国,并且掌握了高超的青 铜工艺。青铜艺术是美术在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代表, 发展出多种繁杂华丽的器型和纹饰。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制作精美、工艺 精湛、纹饰神秘,是沟通人、神关系的祭祀礼器。以司 母戊鼎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采用独有的片范铸造法和 复杂的铸铜工艺,达到了古代东方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峰 。
商 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工艺的特点
造型和装饰都趋向典雅平 和礼仪纪念性质更加明显
大 盂 鼎
拓 片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 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 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 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西周 大盂鼎
春秋青铜工艺的特点: 青铜器中的卣、彝等酒器逐
步减少,食器、兵器增多,纹饰 也见趋简朴,饕餮纹已少见,带 状花纹增多。
莲 鹤 方 壶 局 部
失蜡法铸造技术的杰出成就
莲鹤方壶
战国青铜工艺的特点:
新的制作工艺如烫金、镶嵌、 金银错等已广泛流行,并产生了 不同的地方特色。
青铜器表面镶嵌着 金银丝,构成瑰丽 的图案,叫做“金 银错”。有的金银 丝细如毫发。是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的。
战国 错金银纹文犀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
青铜铸造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在铸造 中有两种典型工艺:
一、范模法
先用黏土作好铸件模型(外为模, 内为范),并烧硬,在用黏土从模 型上分片取模和范,把拼成完整的 模和范浇铸并固化后,便呈现出模 的形状和特征。
二、失蜡法
用石蜡先作成一个模型,然后用 稀黏土覆盖在模型上,稀黏土可以 填塞至任何细节之中,经过烧制后, 石蜡流出,流下浇铸的空间,这样 就可以铸造出非常细腻的纹样。
编钟具有悠久历史的打击乐器,它将乐钟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编组, 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击演奏,故而得名。
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个,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这拨 钟,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保 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因下排甬钟上铭刻“曾侯乙”得名。
活动建议:
随着社会的变化,鼎的制造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试找出下面一组 鼎在形制与图案上的变化,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说出你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