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精选文档】
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1、输血科(血库)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血液入库、储存、出库、配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开展工作,保证本院的用血安全.3、输血科(血库)有职责和义务向临床医师提供输注血液和血液成份的咨询意见或建议,参与指导和协助临床的输血和对输血反应的处理.4、临床需要输血、配血,应由经治医师提交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的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需要保存期短的血液或其他血液成分(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等),应提前三天通知输血科(血库),抢救用血立即定型和配血并保持联系。
(急诊输血除外)5、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完成后,仔细填写交叉配血报告单并详细核对结果,保留标本7天以上。
6、临床采血时应该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严防采错血标本;标本送检中应严防损坏或污染。
7、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并做到科学、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病人如有输血反应.应立即分析原因;对疑难血型定型及交叉配血有问题,应及时进行复查、处理.8、输血科(血库)应定期用紫外线消毒,严防输血感染.9、做好对受血者输血前如乙肝、丙肝、梅毒和HIV等必检项目的检测。
10、做好各项室内质控工作,维护血库冰箱良好运行状态,确保血液的质量。
1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日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12、按A、B、O、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13、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1、上班严肃认真,思想集中,不高声谈笑,不脱岗,不窜岗,仪表端正,挂牌服务,室内整洁,秩序优良。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规范输血科标本管理工作,保证输血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输血科标本管理工作。
二、管理要求1.标本采集1.1血型鉴定前应询问病人的病史、过敏情况等,避免采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
1.2采血前应仔细查看患者病历,按规定的时间采集标本。
1.3穿刺途径应适当,不得选择瘢痕组织等易出现假阳性反应的部位。
1.4采血器应使用一次性器具,患者个人化标本采集时应避免交叉污染。
1.5采血前应检查采血器和采血管的标签等信息是否清楚、准确。
1.6采集前,应先进行手部消毒并戴好手套。
采集完后将采集器物理消毒并正确处理采集器和采集管。
1.7一般两名以上医护人员应共同采集标本,以保证标本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标本处理、储存和运输2.1采集完毕后应马上将标本送到医院检验科,并按规定放置于阴凉处。
2.2标本应如实填写标本标签信息,并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耐心信息,遵照规则运送。
2.3采集的样本应按规定存放于必需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标签应贴紧完好,不可混淆和交换。
2.4在运输途中,避免出现温度异常,震动和挤压等不好的因素,尽可能减少标本与标本的身体接触,减小毛刺产生。
3.病理解读和日常巡视3.1标本送达后,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准确制备解决液,并交由科室专业医师进行解决及病理鉴定。
3.2实行每日巡视制度,巡视时应检查标本处理流程、标本质量、标本储存情况等,并进行完好记录。
3.3进行病例解读和注释的同时应认真审核病例与标本的单位、病案号、医生信息等,确保无误。
三、责任制1.科室负责人应责任做好该科的标本管理工作,制定科室的标本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外出时指定专人对标本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流程进行监督。
2.标本管理工作受到的采血、制备、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人员应责任相应工作,保证标本质量和安全性。
3.针对标本管理工作中的侵权行为,严格稽查发现并按规定处罚。
四、其他1.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具有适用力,如有其他制度与本制度不符,以本制度为准。
输血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输血标本采集管理制度1.采集交叉配血血样,护士要求必须具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或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2.明确患者用血申请,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信息。
3.准备采血材料,并明确以下内容(1)正确的标本量;(2)正确的容量;(3)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采血日期、采血者签字。
4.采集血样过程(1)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正确的核对患者;(2)正确地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血样采集后在床边给血样贴标签,而不应该事先贴好标签或到办公室贴标签;(3)第一次输血应同时采集输血前三项检测血样。
5.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及有无溶血,核对无误后送输血科,并进行护理记录。
6.质量标准要求(1)正确完整的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一致;(2)正确地核对采血过程;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3)标本无溶血;(4)正确地记录。
7.送血样人员必须是医护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
8.血样连同申请单一起送到输血科后应由送血人员和输血科人员一起核对以下信息:(1)血样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2)核对查看申请单、血样标识的完整性;(3)血样标本量、有无溶血;(4)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
9.有以下情况,输血科拒绝收血样(1)血样标识不完整;(2)血样无标签;(3)标本量不足;(4)血样质量有问题。
10.配血标本必须是患者输血前三天之内的,并不得有溶血情况(自身溶血患者标本除外,但应进行试验前后的溶血程度比较)。
11.患者和供血者标本试验后要放4-8C冰箱保留(至少-周),以便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
12.实验后废弃的血标本,尤其是阳性标本应严格管理,与试验所用器材必须按三废要求消毒后交医院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医院输血与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医院输血与病理标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确保医院输血和病理标本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维护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业单位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医院输血管理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医院病理科管理的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输血科和病理科相关岗位人员。
2.本制度对于医院输血和病理标本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属于具体工作引导文件,供相关岗位人员参考使用。
第二章输血管理制度第三条输血资质及流程1.医院输血科必需取得医疗机构输血资质,输血科主任负责与卫生主管部门取得相关资质。
2.输血科必需配备具备相关医学专业资格和相关接受培训后的人员从事输血工作。
3.输血流程包含:医生开具输血申请单、护士核对患者身份和输血单、护士依据患者血型和用血指征准备血液制品、医生审批并签字,护士执行输血操作、护士进行输血记录。
第四条输血血液安全掌控1.医院输血科必需建立严格的输血血液安全掌控制度,确保输血血液来源的合法、安全和可靠性。
2.全部输血血液制品必需经过合法的血液手记机构手记、检测、处理后,方可使用。
3.输血科必需定期开展血液制品质量安全评价。
第五条输血记录和血液追溯1.输血科必需完整、准确记录每一次输血的相关信息,包含输血日期、血液品种、血量、输血速度、患者病情、输血反应等。
2.输血科必需保存相关输血记录并按要求进行存档和管理,至少保管五年以上。
3.输血科必需建立血液追溯机制,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能够进行追溯,以便排查和处理可能显现的问题。
第三章病理标本管理制度第六条标本手记和保管1.医院病理科的标本手记必需符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2.标本手记时,必需核对病患的相关信息,如姓名、住院号、标本类型等,确保标本与患者对应正确。
3.标本必需依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手记、固定、保管和运输,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医院输血科血标本接受与保存制度
输血科血标本接收与保存制度
一、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接收血标本前须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血标本信息是否正确无误,检查血样本是否合格,准确无误方可接收,交叉配血样本应及时有效保存。
二、用于检查的血标本一般以三天为限,血标本有污染、溶血等情况除外。
三、每次输血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必须密封或盖紧,保存于2~6℃至少7天。
四、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每日检查、对交叉血标本进行分类放置、清理交叉血标本。
五、血标本应视为感染性物质,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做好生物安全保护。
废弃交叉血标本应按医院废物管理制度处置,由清洁工进行感染性垃圾出科登记,并进行双签后交医院统一处理。
六、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每日将当天已做交叉配血试验的交叉血标本与供血者样本保存于2-6℃普通冰箱内。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采集、送检、接收、登记、储存及无害化处理)
1.目的:
使标本满足输血科实验室的要求,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以及实验室间运送标本的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所有检测的分析前质控
3.内容:
3.1采集送检:
当病人确定需做输血前的相关检查后,医护人员持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均无误后,采集血样3-4ml,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检验申请单等统一送到输血科。
3.2接收:
严格对各样本的查对和双签制度,对病房各样本及时进行验收查对, 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有书面记录.每天早上统一工人集中送检的血样, 由我科室当班工作人员负责验收查对,其他时间送检的样本由值班人员负责,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3登记制度:
对所有输血及备用的申请、血型申请进行认真登记,离心前,工作人员应再次认真查对姓名,联号,住院号,病区床号,项目等对不符合要求者应作记录,并及时通知采样科室,正确及时地补采样,以免延误病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对书写不清楚的申请单, 当事者要及时与病房联系(可电话),明确受检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区, 床号和检验项目等.
3.4储存及无害化处理:
将备用血标本储存于专用储血冰箱中,放置期限为三天。
合血后及其他血清学试验标本均放置在专用冰箱中,放置期为7天。
过期后的弃置标本由工人送医院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制度
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确保输血血液的安全、准确运送至患者手中,规范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流程,提高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职责和权限:1.送标本的责任人员:根据医嘱信息准备血标本并将其送至输血科;2.接收标本的责任人员:签收血标本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3.输血操作责任人员:根据医嘱信息进行正确的输血操作;4.监测输血过程的责任人员:负责在输血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血反应。
三、运送及交接流程:1.送标本的流程:(1)责任人员收到医嘱后,核实患者信息并准备相应的血标本;(2)将被准备好的血标本放置于标本袋中,并确保标本袋密封完好;(3)将患者信息、标本种类和数量写在标本袋上,并在标本袋上签上姓名和日期;(4)将血标本交给输血科的责任人员。
2.接收标本的流程:(1)输血科责任人员接收到血标本后,核对患者信息并签收;(2)确保血标本袋密封完好,并查看标本袋上的患者信息与送标本的责任人员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3)将血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3.输血操作的流程:(1)实施输血操作前,核对患者信息并与输血科的标本信息核对;(2)根据医嘱要求和输血血液种类准备相应的输血器具;(4)实施输血操作,根据要求设定合适的输血速度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4.监测输血过程的流程:(1)监护责任人员根据医嘱和输血科提供的患者信息核对患者的身份、输血速度和输血血液种类;(2)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3)随时记录并报告任何异常病情变化或可能的输血反应;(4)在输血结束后进行输血结束记录和评估。
四、注意事项:1.运送过程中,血标本袋应放置在专用运输袋中,并妥善固定以防止破损;2.血袋在输血前应进行二次核对,确保患者信息和输血血液种类准确无误;3.输血操作人员应熟悉输血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做到娴熟操作,提高输血操作的安全性;5.输血操作和监测期间,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报告相关责任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一、背景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是确保输血准确、快速、安全的重要措施。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是指对输血科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检验、鉴定等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
二、目的1. 确保输血科标本的采集和处理过程符合规范,准确无误。
2. 避免输血科标本在采集、保存、运输过程中出现污染或失误,导致输血过程不安全。
3. 提高输血科标本管理的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
4. 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和合并症。
三、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涉及到输血科标本采集、处理、运输、检验、鉴定等所有环节。
四、流程1. 输血科标本采集1.1 标本采集前,医务人员应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认真核对,并确保处于最佳状态。
1.2 采集标本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信息,包括病史、用药情况等。
1.3 采集标本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方法,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感染和出血等风险。
1.4 采集完成后,及时做好标本标签,确保标本信息的准确性。
1.5 采集好的标本应及时送至相关部门,确保标本的新鲜度和准确性。
2. 输血科标本保存2.1 输血科标本室应根据标本性质和需求进行分类和保存,保持整齐、清洁和无污染。
2.2 标本保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环境,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
2.3 标本保存期限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超过有效期的标本应及时处理。
3. 输血科标本运输3.1 标本运输时,应选择适当的方式和工具,确保标本安全无损。
3.2 标本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晃动和碰撞,防止标本污染或破坏。
3.3 标本送达目的地后,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标本及时处理。
4. 输血科标本检验4.1 标本检验前,应对仪器和实验物品进行核对和准备工作,确保准确无误。
4.2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和污染。
4.3 检验结果应及时录入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输血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绪论一、概述输血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对于保障输血安全,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管理制度的起草目的是统一相关操作流程,规范各项工作,确保输血科的安全和质量。
二、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2.《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范》;3.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相关标准和规定;4.医院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一、管理机构输血科设立输血科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包括科室副主任、质控人员、护士长等成员。
二、职责1.科室主任是科室的领导,在科室工作方向、政策和重大事项上做决策,负责协调科室内部各项工作;2.科室副主任负责协助科室主任工作,负责技术指导和质控工作;3.质控人员负责组织各项质控工作,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4.护士长负责协调护理人员的工作,组织培训,保证输血操作符合规定要求。
第三章质控管理一、质控体制1.科室建立完善的质控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不断改进,确保输血安全和质量;2.定期组织质控小组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二、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确保所有操作合符规定;2.建立质检台账,记录每笔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受血者信息、供血者信息、血液制品信息等;3.定期开展血液制品例行抽检,确保质量可控,引入外部质量评价,提高管理水平。
三、风险管理1.科室建立风险管理档案,记录输血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并排查潜在风险;2.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风险得到控制。
第四章输血操作一、输血前准备1.核对血液制品、受血者信息和相关检验;2.确保血浆、血小板等特殊血液制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二、健康教育与知情同意1.对受血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向其讲解血液制品的相关知识与风险;2.征得受血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三、打开血液制品1.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确保无交叉感染和污染;2.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年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科血液管理规章制度一、血源由市中心血站统一提供,血袋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到血站取血时要写清楚取血联系单,以免取错血。
库血不够急诊取血时,电话通知血站时要详细说明血型及血量,送血的出租车费先由当班人员垫付,并在发票上签名(须有第二人核对签字)后交科主任到医院报回。
二、建立血液进出库核对登记及血库冰箱温度、室内卫生、消毒登记记录并做好统计工作。
合理储血(最佳库存量为周用血量的____%),科学管理,杜绝浪费、滥用。
三、输血申请单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连同病人血标本、会诊谈话记录、用血审核单提前一天送血库备血,急救用血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标本试管上贴上标签,写上病人姓名、病区床号。
血库人员在收到标本后,仔细核对,核查申请单各项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明确,联号是否一致,然后填上收到日期时间并签名,在标本接收记录本上登记。
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退回重新留取,必须保证标本准确可靠。
四、第一次输注血浆的,需送定型血标本,以后输注血浆的免送标本。
特殊成分输注(如血小板、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需至少早一天通知血库,以便同血站预约。
五、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配血时要同时检查受、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及受血者Rh血型、聚凝胺交叉。
对可疑结果要重复检查核对,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严防差错事故。
发血前需核对付款登记手续,手续不完备的,不予发血(急诊抢救病人要优先处理、优先供给,可以先用血,后补办手续)。
六、发血时严格执行四查七对,血液质量如有任何异常,一律不得出库,待查明原因。
血液出库原则上不退还。
交叉配血后的病人与献血者标本保存____天,做好记录,以便查对。
七、积极推行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率应≥____%。
提倡、指导临床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
配合医院血液管理小组每年至少二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培训。
八、用血原则:早先用、迟后用,以免造成浪费。
九、院外出诊需用血的,血库工作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要快速按要求的血型、血量准备好出诊箱(箱内放冰袋),填写出诊领血单,由出诊医生签字后随血液带走。
输血科标本采集制度
输血科标本采集制度一、严格遵守执行标本的采集、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发生差错。
依据标本采集流程对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标本进行采集,并明确相关责任。
患者住院号等信息具有唯一性。
二、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科别(病房/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核对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
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三、进行血型(或新生儿溶血试验)检测时,血液标本采集应使用黄色真空试管,标签上注有“血型”字样,内有EDTA抗凝剂。
采集血样约3ml后,应颠倒混匀数次,以使血液充分抗凝。
四、进行备血,计划用血以及紧急用血时,血液标本采集应使用粉红色真空试管,标签上注有“交叉配血”字样,内有EDTA抗凝剂。
采集血样约3ml后,应颠倒混匀数次,以使血液充分抗凝。
五、血液采集后,应将试管条码在微机上录入,并用圆珠笔将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等信息书写在试管标签上。
六、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
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并在病程记录上双签名。
七、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临床输血申请单在输血前一天(紧急输血除外)送交输血科,血型标本需经交接方核对标签和微机信息一致后方可接受,否则拒接接收;备血标本需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再临床输血申请单双签名,并记录接收时间。
八、临床急救时,在对急救患者建立输液通道的同时,抽取两试管血液,一管留做输血前检测,另一管(粉红色“交叉配血”试管)须经微机条码录入并在标签上注明患者信息后连同申请单,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送输血科备血,确保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患者抢救后,要对具体程序进行规范。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简洁本)目录2目次3输血科工作制度1、输血单由医生填写,经下级医生或科主任审签后,题签日送交输血科;2、储血冰箱每个月消毒一次。
逐日检查冰箱温度,同时观察血液质量。
应严格按照不同的保养液要求的期限保存血液,发觉质量可疑时,及时敷陈并妥帖处理。
储存血液报废时,应报医政处批准。
3、配血及发血时必须严格履行查对制度。
收回的血液、血浆、血液成分等,临床科室应及时输用,输血科不再回收;4、各科室应由医护人员取血。
取血时,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双查双对”制度。
输血时遇有疑问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待查清无误后再作处理。
配血标签保留24小时,由输血科在4C±2C条件下保存一周,以备查对;5、设立值班人员,负责值班时间内的交叉配血、供血和安全工作。
4输血科供血工作制度1、输血科应按照《采供血许可证》规定范围供血,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方可对规定范围外的医疗供血单位供应。
紧急情况下,先供应,同时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2、供给临床使用的血液,必须是按照国家《献血员健康检查标准》检测合格的血液;3、向临床供血时必须依据临床科室的申请和患者的病情,提供患者所须的血液及成分血;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到临床规范用血;5、遵循科学合理用血的原则,积极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提高临床用血疗效,严防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6、交叉配血和发血,必须严格履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做到双查双签,无禁忌方可收回。
5交接班制度1、白、夜班下班前十五分钟,清点血制品库存,整理好库存单。
库存数目必须与清单上数目相符;如发现数目不相符,及时查找原因、并记录在交班本上。
2、白、夜班下班前认真记录当天工作记录与交班本上,要求记录完整。
字迹清晰。
3、每个班次下班时,必须完成已经在进行的操作。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血液是生命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概述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并有效实施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输血工作过程。
二、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2. 质量管理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决策、全员参与。
3. 质量管理职责:(1)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流程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
(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评估质量管理工作。
(3)医护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和落实,做好各项质量控制工作。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控制文件:制定和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记录管理制度等相应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章可循。
2. 质量考核与改进:建立科室质量考核机制,对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流程。
3. 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输血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控制。
4. 培训与培养: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技术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5.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汇报和处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资料的保存和使用。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操作规范:(1)员工要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要保持个人和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2)血液制品的采集、输注、贮存等工作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操作规范,防止污染。
(3)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血型鉴定、配血和交叉配血,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物资管理:(1)建立血液制品和相关试剂的管理制度,确保质量和安全。
输血标本管理制度与流程
输血标本管理制度与流程一、管理制度1.1 为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2 输血标本管理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确保标本质量,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3 输血标本采集、处理、检测和储存等环节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并遵循操作规程和规范。
1.4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输血标本的接收、处理、储存和发放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1.5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输血标本质量控制体系,对输血标本采集、处理、检测和储存等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输血安全。
二、流程2.1 输血申请2.1.1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输血指征,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2.1.2 《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审核签字后,提交至输血科(血库)。
2.2 输血标本采集2.2.1 责任护士凭《临床输血申请单》和取血通知单,到输血科(血库)领取血样。
2.2.2 责任护士与输血科(血库)发血人员共同查对患者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诊断。
2.2.3 责任护士采集血样,确保采集过程中避免血液震动,以防红细胞破裂。
2.3 输血标本检测2.3.1 输血科(血库)对输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包括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2.3.2 输血科(血库)对输血标本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标本合格。
2.4 输血标本储存2.4.1 输血科(血库)负责输血标本的储存,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2.4.2 输血标本储存期间,应做好温度、湿度等环境的监控和记录。
2.5 输血标本发放2.5.1 输血科(血库)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发放符合要求的输血标本。
2.5.2 输血科(血库)发放输血标本时,应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查对,确保标本无误。
2.6 输血标本使用2.6.1 临床医护人员在输血前,应再次进行查对,确保输血标本无误。
2.6.2 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
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确保输血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此管理制度中的要点:1. 输血科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订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_0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采集、送检、接收登记、储存、无害化处理)1 目的有效地指导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标本适用的检验范围适用于ABO血型和交叉配血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3 职责3.1 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门诊病人标本由检验科人员采集。
因此,必须使临床医护人员明确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采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检验人员有义务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中的相关问题和向临床提供检验此项目标本采集的类型,保存条件,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
3.2 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的运送应由患者亲自或医护人员承担。
3.3 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检验后血液标本由检验人员或检验科卫生员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 工作程序4.1 患者准备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
为了保证正确的标本采集,医护人员应根据血液检验项目的目的,口头和书面指导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4.2 对项目申请者的指导申请者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的目的,血样不能溶血。
4.3 申请单的填写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申请单的填写时,必须注意:①临床医生:应完整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字迹必须清楚,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采集标本的时间、申请检查的实验项目及特殊说明。
②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填写的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③检验人员:必须在收到临床医生书面的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
④检验申请单及检验结果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4.4 血型和交叉配血鉴定标本的容器采集血样使用一次性加抗凝剂的真空试管(EDTA-K2抗凝剂)2ml。
送检血样上标本容器应用标签,并注明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采集标本的日期和时间及惟一标识。
4.5 血样的采集方法一般情况下,由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患者静脉血液。
血站血液标本管理制度
血站血液标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血站血液标本管理工作,确保血液采集、保存、运输和使用的质量安全,促进血液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血站血液标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血液采集、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血液中心、医院输血科、卫生院等单位。
第三条血站应当建立健全血液标本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血站血液标本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四条血站应当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不定期开展血液标本管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
第五条血站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血液标本的追踪和监控。
第二章血液采集及标本保存第六条血站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血液采集的法律法规,保证血液采集作业的安全、规范。
第七条血站应当选用符合要求的血液采集器具,确保血液采集过程的无菌、精准。
第八条血站应当对血液采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血液采集工作。
第九条血站应当建立完善的血液标本保存制度,对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类、编号,做好保存记录。
第十条血站应当建立血液标本保存的冷冻设备和制度,确保存储的血液标本质量安全。
第三章血液标本运输第十一条血站应当规划合理的血液标本运输路线,确保血液标本的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
第十二条血站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和运输人员,确保运输血液标本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血站应当建立血液标本运输温度监测制度,确保血液标本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运输。
第十四条血站应当定期对运输车辆、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运输的安全可靠。
第四章血液标本使用第十五条血站应当依法规范使用血液标本,严格控制使用范围,确保使用的血液标本质量安全。
第十六条血站应当建立血液标本使用记录,记录使用时间、用途、使用量等相关信息,做到全程跟踪监控。
第十七条血站应当对使用血液标本的人员进行规范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八条血站应当积极参与血液标本使用的监测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1、临床科室必须派医护人员送标本,家属及其他非医务人员
不得送标本。
2、标本送到输血科后由送标本人在标本登记本上登记,内容
包括: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抽血人、抽血时间、送血时间、送标本人签名。
3、输血科接收标本时,必须核查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姓
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是否一致,核查无误后接收人签名,若有疑问,立即通知临床科室,标签空白的标本立即退回临床。
4、标本拒收准则:
(a)由非护士(病人或其家属、护工等)送达的标本。
(b)试管上未标明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
(c)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未注明病人的血型(病人刚入院未做血型除外)
(d)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未标明血液制品的种类或数量。
(e)保存期超过输血前三天的标本不能用于交叉配血。
(f)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标本溶血(溶血性贫血除外)。
(g)申请单上无医生签名。
5、输血科接收标本后根据用血日期将标本编号,并将标本按
急诊、治疗、手术备用、预约四类分类存放,分别处理。
6、实验前必须观察标本有无溶血、长菌等异常现象,标本有
异常立即通知临床重新抽血。
7、必须是三天以内的标本方可用于配血。
当天的标本配血后
放入当天的标本架的相应位置,以前的标本还回原标本架的相应位置。
8、所以标本(病人和献血员)置2~6℃冰箱内的标本盒内保
存,发血后的标本保留七天方可丢弃,废弃标本卫生员作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