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护
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通信基站越建越多,手机信号覆盖加强,人们疑虑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那么小,单位是瓦〔W〕。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mW/cm2表示。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间隔带电体近的地方电场强,远的地方电场弱。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V/m〕,在输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通常用kV/m表示。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磁场的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绘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
SAR的测定: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SAR的值:SAR=E2〔δ/p〕其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平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SAR的平安电平时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
目前通用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欧洲使用的2W/kg,另一个是美国使用的1.6W/kg。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长期接触电磁辐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电磁辐射的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方法进行探讨,详细阐述相关步骤。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1.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剂量电磁辐射可能引发急性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等。
- 长期低剂量电磁辐射可能增加患癌症、不孕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1. 家庭用电器- 电视、电冰箱、电饭煲等家电产品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
2. 移动通信设备- 手机、无线路由器等设备都会产生辐射,特别是当手机通话时辐射强度较高。
3. 电力设施- 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电力设施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1. 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 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
- 减少看电视的时间,保持一定距离。
2. 使用电磁辐射防护产品- 使用手机辐射贴等防护产品,减少手机对人体的辐射。
- 使用铁质屏蔽窗帘、铁质窗框等屏蔽电磁辐射的产品。
3. 调整使用习惯- 使用蓝牙耳机或免提设备来减少手机对头部的辐射。
- 尽量使用有线网络,减少使用无线路由器的频率。
4. 选择电磁辐射较低的产品- 选择低辐射手机和电器产品具有更低的辐射强度。
- 可以查看国家质量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志,选择通过质量认证的产品。
四、居家环境的电磁辐射防护1. 室内电器的布置- 电视、电脑等电器尽量放置在远离人体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
- 将无线路由器等设备放置于较远的位置,减少辐射强度。
2. 定期检测和修复电器设备- 若电器出现漏电或其他故障,应及时进行修复。
- 定期使用电磁辐射检测仪测量室内的电磁辐射水平,确保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3. 使用屏蔽材料- 使用电磁辐射防护窗帘、窗框和墙纸等产品,减少外部电磁辐射的入侵。
- 如果有大型电力设施附近,可以考虑使用特制的屏蔽材料进行辐射防护。
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电磁辐射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电磁辐射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它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它也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
一、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1. 健康风险: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可能对生物体产生负面影响,如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损害和癌症等。
特别是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如手机、电视、电脑等,他们更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威胁。
2. 生态系统影响:电磁辐射对生态系统也有潜在的影响。
它可能干扰周围生物的繁殖和迁徙行为,影响其生态平衡。
例如,鸟类可能会受到高压电线产生的电磁场干扰,导致迁徙路径偏离。
3. 资源浪费:电磁辐射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电磁辐射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的,而这些无线电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此外,电磁辐射还会对通信设备本身产生热量,导致能源的浪费。
二、电磁辐射的保护措施1. 限制频率使用:合理规划和管理频率的使用是减少电磁辐射的途径之一。
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频率使用标准,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
2. 提高设备效率:改进电子设备的设计,提高其能效,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
例如,在手机等无线设备上使用更高效的天线设计,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3. 增加阻隔措施:在一些重要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可以采取增加阻隔材料的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泄漏。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电磁波,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及时了解辐射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环境和人体的安全。
5.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电磁辐射的意识,并普及相关的防护知识。
让公众了解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可以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它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中。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光电生物效应和热效应。
光电生物效应是指电磁辐射能够对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眼部组织造成损伤;而热效应则是指电磁辐射能量被吸收导致眼部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
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电视、电脑、手机和微波炉等电子设备。
长时间、高强度的电子屏幕辐射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干涩、眼睑痉挛、视力模糊等症状。
特别是青少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过长,易导致近视。
此外,电磁辐射还被认为与白内障、黄斑部病变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等眼部疾病有一定的关联。
为了防护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1. 控制使用时间和距离: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屏幕,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经常休息,适当眯眼放松,远离屏幕数分钟。
2. 佩戴护目镜或滤光板:使用电子设备时佩戴特制的护目镜或滤光板,它们能够减少光线的反射和散射,降低对眼睛的刺激和疲劳。
3. 保持光线适宜:使用电子设备时室内光线要适中,不宜过暗或过亮。
可以采用柔和的光线,避免直射光照射到屏幕上。
4. 注意用眼卫生:多喝水,合理膳食,保持视力健康。
适当进行眼部保健运动,如远离屏幕注视远方,眼球转动等。
5. 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合理调整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和对比度,使其符合人眼的视觉舒适度。
6. 定期检查眼睛:定期到医院进行眼睛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对电子设备的安全标准和对电磁辐射的监测,以保护公众的眼睛健康。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对人眼具有一定的危害,但只要注意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距离,佩戴护目镜,保持光线适宜等防护措施,就能够减少对眼睛的损害,保护视力健康。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二)电磁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辐射源,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
虽然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相对较小,但长期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可能会对人眼造成损害。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随着电器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常常会接触到电磁辐射。
虽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电磁辐射是微弱的,但当电磁辐射的强度过高时,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电磁辐射的危害
1.对人体伤害: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生物学影响,例如对睡眠、产生头晕、头痛、嗜睡等影响。
同时,长期处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可能会引起白血病、脑瘤、不孕不育等身体疾病。
2. 对电器电子产品伤害:高强度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使其功能失效。
3. 对环境伤害:电磁辐射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高强度电磁辐射会导致大气层电离而影响其性质和结构,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影响飞行器导航等。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 控制辐射源:减少电磁辐射的源头。
例如对商业区或荒野等的电磁辐射进行控制。
2. 加强环境辐射控制:构建辐射环境与基础设施已成为电磁辐射控制的主要途径,主要控制电磁辐射的卫星与塔的数量。
1。
浅谈高压电电磁辐射污染及防护

浅谈高压电电磁辐射污染及防护1、电磁辐射所谓的电磁辐射就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从辐射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对我们生活环境有影响的电磁污染分为天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两种。
大自然引起的如雷、电一类的电磁辐射属于天然电磁辐射类,而人为电磁辐射污染则主要包括工频交变磁场、脉冲放电、微波、射频电磁辐射等。
如电视台、变电站、电磁波发射塔等运行时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还有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使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
这些电磁辐射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
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
据国外资料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
2、高压电电磁辐射的危害国际卫生组织(WHO)已经确认高压输电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是人类可疑致癌物。
居民,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对工频电磁场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
高压输电线及变电站电磁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电磁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居民的切身利害问题。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
3、输电线及变电站电磁辐射影响人体及生物健康的典型事例美国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城镇,在离地面60m的空中有一新架设的高压输电线通过。
有时常常听到“噼啪噼啪”的响声,人们感到担心。
有一天夜晚,天色漆黑,人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支荧光灯灯管,纷纷聚集到高压线下面。
结果手里拿的灯管都闪闪发光。
人们更加不安。
有人说:“这太叫人担心了,电线离地面高达60m,而它辐射出来的电磁能竟然可以使荧光灯发出比较强的光。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电磁辐射来源于各种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等,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危害,并提供一些防护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产生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能量可以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1. 癌症风险增加:一些研究显示,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更为敏感。
2. 生殖问题:电磁辐射被发现与男性精子活力和女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3. 睡眠干扰:电磁辐射可能干扰人体的自然生物钟,导致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4. 神经系统问题: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问题。
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减少接触:尽量减少接触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辐射强度较高的器具。
例如,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尽量减少使用微波炉等电器。
2. 增加距离: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辐射强度。
例如,使用耳机代替直接将手机靠近耳朵。
3. 防护用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防护用具,如抗辐射眼镜、防辐射衣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4. 定期休息:适当安排时间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附近。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锻炼、充足睡眠等,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总之,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说电磁辐射就完全是致命的。
我们应该保持适当的预防意识,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健康的潜在风险。
同时,科学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全面地了解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地防护和管理,我们才能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电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1.7.1电磁辐射的强度通信基站越建越多,手机信号覆盖加强,人们疑虑通信基站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量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则小,单位是瓦(W)。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mW/cm2表示。
◆电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距离带电体近的地方电场强,远的地方电场弱。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米(V/m),在输电线和高压电器设备附近的工频电场强度通常用kV/m表示。
◆磁场强度:用来表示空间各处磁场的强弱与方向的物理量,单位是安/米(A/m)。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述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
SAR的测定: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可计算出SAR的值:SAR=E2(δ/p)其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1.7.2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为了确定入射电磁场是否安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SAR的安全电平时多少?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
简述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简述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摘要: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电子产品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也被人们视为一种需要严格控制的公害。
为了更好的保证环境质量,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优良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电磁辐射;危害;防护;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中的通信系统和输变电系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因此电磁辐射随之增加。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电磁辐射的环境不是十分恶劣,但是中波、超短波以及微波辐射对周边环境会造成较为明显的污染。
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理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问题。
1电磁环境污染特点1.1有用信号与污染存在共生性水和空气会受到不同元素的污染,如造纸厂在生产后会排放污水,但是电磁波辐射与上述污染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其主要发射的是有用信号,该信号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电磁波发射的有用信号与电磁辐射污染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共生性,故而应在治理的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
1.2污染本身具有可预测性在电磁辐射设备对环境辐射能量密度的估算中,可根据设备的性能和发射形式来完成这一过程,而这也是电磁辐射污染可预见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设备设计工作中,首先应规划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环境污染的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此为基础选择最佳方案。
1.3污染可控电磁辐射设备运行时会向周围释放电磁能量,若要更好地控制这一现象,我们可以采用调整发射功率和增益技术,从而更好地保证其控制的质量及效果。
如果设备处于非运行状态,污染也会随之消失。
而其与周围建筑物的分布以及人口密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所以为了更好地控制电磁辐射污染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管理,提高治理的经济性,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此外,还可对与电磁辐射设备相关的项目进行评价,从而科学评估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相关数据现实,我国现阶段的电磁环境相对较好,基本能够保证其稳定性,一些大型电磁辐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磁场强度高于100微特斯拉,就可能会出现指标超标的问题,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甚至消除辐射污染问题。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带来的辐射,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等。
虽然电磁辐射在现代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过度暴露于电磁辐射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并提供一些相关的防护措施。
首先,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电磁辐射可能对动植物的行为、繁殖和迁移等方面产生影响。
例如,鸟类的迁徙路径可能会被干扰,导致鸟类无法正常迁徙;一些昆虫的生长和发育也可能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气候变化:电磁辐射产生的热能可能会对地球的气候系统产生影响。
尤其是大规模的电磁辐射排放,例如无线电波塔和通信设备等,可能导致能量的过度释放,从而对气候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健康风险:长时间的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头痛、失眠、疲劳等。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电磁辐射与癌症、生殖系统问题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为了减少及防护电磁辐射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控制辐射源:严格控制电磁波发射源的功率和辐射范围,确保其满足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
对于高强度电磁波辐射源,可以采取屏蔽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扩散。
2.合理布局设备:在设计和布局无线电波塔、通信设备等时,应避免将其设置在人口密集区或生态环境敏感区附近,减少对居民和自然生态的影响。
3.室内防护: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例如使用电磁辐射屏蔽材料、合理布置电子设备,远离辐射源等。
4.科学研究和监测: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的安全标准和防护措施。
同时,建立电磁辐射的监测系统,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测和预警。
5.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对电磁辐射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公众科学使用电子设备,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暴露。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传递性质。
随着电子通信、无线电、微波、雷达、电视、广播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磁辐射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生物体的影响:电磁辐射可以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产生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长期暴露在辐射源附近可能导致人体细胞组织的变化、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一些动物和植物也对电磁辐射敏感,长期或过度的暴露可能导致它们的繁殖、生长和行为异常,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强大的电磁辐射可以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设备的正常功能受损甚至失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减小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1.选择低辐射设备:在购买电子设备时,应尽量选择低辐射的产品。
一些电子设备已经在设计中考虑了辐射的控制,这些设备通常标有“低辐射”或“零辐射”等标志。
2.合理设置设备的位置:将电磁辐射源放置在离人员和动物较远的地方,避免长时间接触强电磁辐射区域。
4.加强监测和管理:对辐射源进行监测,确保电磁辐射水平不超过国家标准。
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电磁辐射的产生和应用进行有效的管控。
5.提高人们的意识和教育水平:通过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对电磁辐射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长期和过度的暴露。
6.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与电磁辐射相关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电磁辐射的影响机制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潜在的问题,但通过合理选择低辐射设备、合理设置设备位置、合理使用设备、加强监测和管理、提高人们的意识和教育水平以及加强科学研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电磁辐射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电磁辐射的污染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污染与防护摘要: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
本文阐述了电磁辐射的污染与防护措施。
关键词:电磁辐射;污染;危害;防护近年来,电磁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磁辐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电磁干扰、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成为了电磁辐射污染的主要危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一、电磁辐射的产生及分类1、产生。
任何交流电在其周围都要形成交变的电场,交变的电场又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又产生交变的电场,这种交变的电场与交变的磁场相互垂直,以源为中心向周围空间交替,产生并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称为电磁波。
在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有电磁能量输送出去,这种现象称为电磁辐射。
通常,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和电气火车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能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以下几种人需注意电磁辐射污染:工作在以上环境或附近的人员;经常使用电脑、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
2、分类。
电磁污染源一般分为天然和人为二大类,天然电磁污染,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
人为电磁污染主要来自高频感应加热设备、高频介质加热设备、短波与超短波理疗机、无线电发射机、微波和加热器与发射设备,以及汽车火花干扰源等。
目前城市环境中的辐射污染源主要是调频广播和电视的发射天线,电磁污染及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空间辐射、导线传播和复合污染。
二、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1、隐蔽性强。
电磁辐射污染是能量流污染,不易被人们直接感知,必须有专业的技术力量和监测仪器才能测定。
而电磁辐射一经产生,除非作一定的屏蔽防护,否则任何生物或设备都会受到它的作用,危害面广。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

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叶瑜佳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它不仅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1.电磁辐射污染的定义生活中的物理性污染,指的是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
而电磁辐射污染是指人类使用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而泄露的电磁能量流传播到室内外空间中,其量超出环境本底值,且其性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引起周围受辐射影响人群产生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2.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充满了电磁辐射。
大自然中本身是存在电磁辐射的,比如太阳电磁辐射、宇宙电磁辐射等等。
而人类的活动产生的那些电力系统工业设备、电气化铁道系统、广播电视和微波发射系统、电磁冶炼系统以及电加热设备等均能产生电磁辐射。
这些因素导致我们所受电磁辐射含量过高,产生电磁辐射污染。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这些电磁辐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比如通讯、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的辐射污染,交通系统电磁设备的电磁辐射污染,电力系统的电磁辐射污染。
当然具体的说和我们生活最相关的电磁辐射污染来源是电视、微波炉、冰箱等家电等工作时产生电磁辐射以及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产生的。
在手机使用特别普遍现在,不管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几乎都是人手一部,这就产生了手机电话所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危害这一问题。
3.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适量的电磁辐射是有益的,而超量的电磁辐射则会有损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的平衡。
长期使用手机的人,会有疲惫、头痛等现象,甚至会导致儿童发育不良。
手机辐射除了破坏人类的身体健康外对医疗设备、飞机正常飞行等也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所以一般要求上飞机需要关闭移动设备。
电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电脑使用频率高的人的更能明显的看到自己因为接收电脑辐射而产生的身体上的变化,电脑辐射容易使眼睛疲劳、视力降低、头痛,甚至对妊娠和胎儿的有着很明显的危害。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电磁辐射是指由移动电荷所产生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的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人们对电磁辐射的问题也开始重视起来。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的危害主要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首先,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最为人关心的问题之一。
大量的科研研究表明,长时间的暴露在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可能导致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此外,一些研究还指出电磁辐射与癌症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儿童白血病、脑瘤等。
虽然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证明电磁辐射直接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但警惕性仍然需要保持,并严格遵循安全指南。
其次,电磁辐射对环境也存在潜在的风险。
大量的电磁辐射来源于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和电力设施等,这些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电磁辐射可能对鸟类、昆虫和植物等生物造成不良的影响,包括生长发育异常、繁殖障碍等。
针对电磁辐射的危害,社会各界都在不断探索和推进相关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辐射防护方法:1. 设置防护屏蔽: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可以采用金属屏蔽来减少辐射的泄露。
同时,对于家庭住宅等场所,可以使用防护窗帘、磁铁屏蔽等来减少辐射的影响。
2. 合理安置电子设备:要尽量减少电子设备的数量和接触时间,在使用时要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3. 定期检查设备:对于使用频繁的电子设备,要定期检查电磁辐射的水平,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时的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4. 移动电话使用的注意事项:减少手机使用时间,使用手机时尽量保持距离,使用带有辐射防护功能的手机壳。
5. 加强监测和调控:对于大型电力设施和通信基站等,应加强监测和调控,确保其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总的来说,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使用防护屏蔽等。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子设备的频繁使用,使人们也逐渐关注到电磁辐射所对健康的危害性。
从《世界卫生组织(WHO)电离辐射与健康》报告中可以看出,国际权威机构已经明确指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忽略的危害。
因此,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及如何应对成为现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气、水或其他物质介质中传播时,向外辐射的一种能量,是由周围空气或其他介质上的电荷在空间内传播而产生的。
它的频谱非常广泛,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波长和频率都不同,但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
电磁辐射的主要危害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1. 生理危害电磁辐射会破坏人体细胞的DNA和RNA,甚至可导致致癌。
此外,长时间暴露在电磁辐射中会对人体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疲劳、失眠、头痛、抑郁等一系列症状。
尤其是儿童、孕妇、老年人、病人等身体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危害。
2. 心理危害人在长期处于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受到电磁波的刺激和干扰,这种刺激和干扰会扰乱人体内部的生物电磁场,进而影响人的情绪、心理和身体健康。
长期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失眠以及身体不适等问题。
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下面是一些防护方法:1. 保持距离在面对电磁辐射时,最好的办法是尽量远离电磁辐射源。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远离电视机、电脑、手机、电磁炉等辐射源等方式,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的影响。
2. 选择低辐射的设备在购买电子设备时,应选择低辐射、低功率的设备。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但是其中也存在一部分高辐射、高放射的设备,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关注设备的辐射指标标准,并选择辐射值低的。
2024年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2024年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微波炉、手机等家电和通讯工具不断普及,为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福音。
另一方面这些电子产品又产生了各种有害电磁辐射,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新的污染源,即通常所称的“电磁污染”。
这些有害的电磁辐射不仅影响了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还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此,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它。
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还相继采取法律形式宣布禁止产生电磁污染的产品(即电磁兼容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在德国,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在VDE/0876标准中还把电子设备的辐射划为4个等级。
其中N区为适用于居住区,规定在30~1000MHz 辐射电场允许值为100(V/m,我国政府对环境电磁场卫生也很重视,原先环境监控的对象仅为废气、污水、振动、粉尘及电离辐射。
90年代以来国家对电磁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
在xx年,为了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国家颁布了GB971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规定了环境电磁波允许的辐射强度。
xx年,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对即将开工的莘闵高架轻轨工程的环境评估时,就对该工程可能产生的电磁污染做了全面的评估。
90年代中期,上海市又将原放射性三废处理站改为上海市环境辐射监理所,把原来仅对放射性电离辐射进行监管扩大到了对包括电磁辐射在内的所有辐射的监管,而且,也加大了监管的力度。
国内一些权威机构的无线电计量人员曾对某型号手机使用时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手机上紧贴入耳处的辐射功率为120~1100(W/平方厘米,而在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国家标准)中规定人长期居住区域辐射场应小于10(/平方厘米(称做安全区)。
不单是手机,其他一些常用的家电和办公用品也都存在电磁辐射。
如VCD会产生频率为27MHz和它的整数倍频率的辐射,有的生产厂用金属箔遮住这些辐射无件,以减少辐射。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能量,这种辐射可以被植物和动物感知到。
大量的家用电器,如电视,电冰箱,电饭锅,微波炉和手机等产生的
电磁辐射大大影响了我们的环境。
较低的能量电磁辐射可能会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植物会缺乏营养且
易得病,从而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健康。
在生活中,对于更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如微波,它们可能会破坏动物
的免疫系统,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要有效避免电磁辐射污染,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首先,
要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尤其是手机和其他高能量的电子产品;其次,要尽量使用物质屏蔽技术,以有效降低电子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再次,
要在家居用电环境中采取措施,如选择较低能量的智能电器或安装电磁辐
射屏蔽技术,以减少家庭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污染;最后,要定期检测电磁
辐射水平,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家庭使用电器的电源功率。
电磁辐射的污染与防护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4期引言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很难被人们觉察,但它又无处不在。
比如通信基站、高压电力线路和变电站、广播电视发射塔等。
适量的电磁辐射是有益的,而超量的电磁辐射则会有损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的平衡。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对电磁辐射污染进行防护。
1电磁辐射污染源的分类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辐射根据其污染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天然电磁辐射污染源和人为电磁辐射污染源。
天然电磁辐射污染源天然的电磁辐射污染是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在广大地区从几千赫到几百兆赫以上的极宽频率范围内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
人工电磁污染源是指人工制造的各种电子系统,如电力系统工业设备、电气化铁道系统、广播电视和微波发射系统、电磁冶炼系统以及电加热设备等均能产生电磁辐射。
这些因素导致我们所受电磁辐射含量过高,产生电磁辐射污染。
2电磁设施辐射特征首先,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很难被人们觉察,但它又无处不在。
比如家用电器、超高压电力线路和变电站、广播电视发射塔等;其次,电磁设施会产生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威胁,比如高压电力线和变电站输送的是50H z工频电流,其本身不产生高频电磁辐射,其主要危害是当输送电压较高时,因其导线周围或变电站附近产生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易对人体产生危害;最后,由于工业、科研、医疗高频设备需要利用电磁能量,但并不希望发射电磁波。
这类设备有较强的电振荡源,其振荡源的频谱质量很差,会出现宽频率的电磁波辐射(或称电磁波泄漏),对周围环境和操作者都会形成电磁辐射危害。
3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与生物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首先表现为神经系统失调,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以及记忆力消退的症状。
目前科学研究的结果显示,高频电磁场可以直接改变穿过神经细胞壁的离子流速,进而扰乱人体神经细胞内自然传导的规律,它可以改变脑体磁场,使得脑细胞出现变异;其次,免疫系统作为人体疾病的主要防卫系统,如果长时间高剂量地受到微波辐射,会造成免疫系统功能出现障碍,据有关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微波辐射会使得人体大脑细胞壁的透性升高,病菌更容易入侵,免疫功能出现问题之后,人体健康也将面临严重大威胁,严重时可能殃及性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护
辐射通常分为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而电磁辐射是如今污染最为严重的一种辐射,人们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那么电磁辐射污染是什么呢?怎样防护呢?本文就来介绍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护的相关辐射污染小知识。
电磁辐射污染
所谓电磁辐射污染,是指人类使用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而泄漏的电磁能量流传播到社区的室内外空气中,其量超出本底值,且其性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而引起该区居民中一些人或众多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
电磁辐射的防护对于不同的电磁辐射污染源,其防护方法是很多的,只要能降低辐射源的辐射,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就可以使用。
电磁辐射区内人员的防护
推测或检测到射频功率密度超过40μW/cm2的区域,应认为是电磁辐射潜在危险区。
人员容易误入的危险区域应设有警告标记。
除非有紧急情况,凡经计算或用场强计测量超过40μW/cm2的区域不允许人员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
应利用保护用品使辐射危害减至最小,必须保证在发射天线射束区内工作的维护人员穿好保护服装。
应该禁止身上带有金属移植件,心脏起搏器等辅助装置的人员进入电磁辐射区。
应给受到辐射源,电磁能和高压装置辐射的人员作定期身体检查。
室内电磁辐射的防护
对于室内环境中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和手机带来的电磁辐射危害,人们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电器摆放不能过于集中。
在卧室中,要尽量少放,甚至不放电器。
●自觉遵守国家标准,正确使用电脑、手机、微波炉等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
●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工作时,最好穿防辐射大褂或马甲、围裙等防护用品。
在视频显示终端,要加装荧光屏防护网。
●电器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尽量避免同理使用多台电器。
注意人与电器的距离,能远则远。
●尽量缩短使用电剃须刀和吹风机的时间。
●经常饮茶或服用螺旋藻片,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对辐射较大的家用电器,如电褥子、微波炉、电磁炉等,可采用不锈钢纤维布做成罩子,或进行化学镀膜来反射和吸收阻隔电磁辐射。
事实上,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还有很多,原则上都是科学的将电磁辐射危害程度限制到一定的安全数值之内,只要做到这些,基本就可以做到防护了。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生活中的电磁辐射有哪些的资讯,可以登录,更多详情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