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计划(网络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设计方案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网络人格研究
1.研究背景
截至2013 年 6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互联网在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平台(如图1-1所示)。在个性化、社会化、互动及分享为特征的web2.0时代,社交网络迅速在不同年龄、职业、收入等群体中普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已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近日,市场研究机构Experian公司发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美国互联网用户27%的上网时间花在论坛和社交网站上,如Facebook、Twitter、Google+、Instagram等,也就是说,美国人每上网1小时,就有16分钟花在社交网站上。社交网络是目前占用人们时间最多的上网活动,这表明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1-1 2009.12-2013.6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网络因其匿名性、虚拟性和时空的不一致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的交往形式与传统的交往形式有所不同。从2008年开始,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也呈现迅速增加并依赖使用的趋势,其中突出的有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豆瓣等。在各类社交网站中,人们通过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经营”个人主页、相册、状态、日志,并在其中与他人互动,形成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这种文本化的、符号化的方式成为个体在社交网络中最为主要的自我呈现方式。自我呈现是网络人格的外在表现,网络人格是现实人格的反映,同时又能丰富和发展个人的现实人格。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统一更能折射出完整的个人形象,反映出人的个性特征。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目的
分析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呈现方式和网络人格的关系,通过与现实人格的对比表现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2.2意义
2.2.1 重要性
揭示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有利于推进完善互联网规范制度的建立。
2.2.2 创造性
社交网络是最近十年的热门应用,国内外学者对社交网络使用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针对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和网络人格的研究主要以探索性和理论性研究为主,少有定量分析和相关模型的建构。
2.2.3可行性
(1)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交网络使用的核心辟体;该群体使用社交网络时间较较长;该群体分布集中易于数据的收集。
(2)由于调查的是网络行为,在互联网上开展问卷提高效率,同时增加结果的可靠性。(3)笔者是大学生,所以对于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比较了解,而且经过三年的专业训练,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运用适当分析软件对此课题进行研究。
3文献综述
3.1 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是对社会信息和个人信息进行调节和控制,可以追溯到早期信号交互作用理论(Cooley,1902;Mead,1934)。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交往中的人会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位置可能的情况,从而选择相应的行为塑造自己形象。后来,在Goffman(195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首次提出“自我呈现”,他把人们看做是生活在舞台上的演员,把人际行为看做是参加者的自我呈现。但是Goffman只研究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忽略了对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的分析。
E. E. Jones 等人(Ingratiation , 1964 )把自我呈现扩大到包含企图控制他人对其个人特征的印象, 从而引起了心理学家对印象管理理论的兴趣。但是社会和人格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呈现知识研究过程的一个干扰因素或者只能适用于广告、商业或政治领域有关的应用课题。到了80年代,Baumeistec对自我呈现概念进行了重新剖析,把自我呈现分为“取悦观众的自我呈现”和“自我构建的自我呈现”。并用它来揭示许多社会心理现象,引发学者对自我呈现研究的兴趣。学者们把对自我呈现的研究兴趣从概念的好奇性地位转向人际过程的科学分析。Snyder发展出自我监控概念, 通过外向、表演和他人导向三个因子解释表情控制和自我呈现的个体差异。自我监控量表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常用的测量之一。Panthus和
Reid(1991)对社会赞许表的因素分析发现两个独立的成分,即欺骗性的自我呈现和自我欺骗。
随着技术的发展,学者对自我呈现的研究也从现实社会延伸到了网络虚拟社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特性,探讨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呈现和互动模式。刘中起、风笑天(2002年)共同发表的《“虚拟镜像中的真实”——网路人际互动者的自我呈现》一文中提到网络互动者经由网络虚拟社会尽情的交流信息与情感,由此达到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表露并构建起多元化的自我人格结构。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自我呈现理解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对构建印象的选择,这种自我呈现通过自我认知及自我表露构建,一方面符合自我预期,一方面符合他人期待。本研究选题为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和网络人格研究,我们的“舞台”就设定在社交网络上,在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和“观众”都是社交网络的用户,我们选择“演员”作为研究主体,从而去研究他们自我呈现的方式是如何构建其网络人格。
3.2人格和网络人格
西方语言中“人格”一词(例如法文的personnalité、英文的personality),多源自拉丁文的persona,即“面具”,暗示了“人格”的社会功能。人格的形成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而发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论:根据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人格可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及潜意识,他并提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来解释以上三个层次。
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班杜拉,他指出人的行为不但受个人控制,亦受环境和外在社会因素影响,即“相互决定论”。他提出个人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影响他适应生活及克服障碍的能力,而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人的观察学习能力亦对性格形成和发展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