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科学活动,幼儿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积累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而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自主探索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主动探索问题,并且能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会探讨在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教师需要创设具有探究性质的环境。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计一个小型的科学实验台,放置一些用于观察生活中现象的实验器材。
例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室内还可以摆放一些植物、昆虫等生物标本,供幼儿观察。
教室的角落可以布置成“发现角”,放置一些奇石、贝壳等供幼儿寻找。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在进行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探索。
当教师在昆虫标本旁边放置显微镜时,可以问幼儿:“你们觉得这些昆虫是怎么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进行探索。
接着,教师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些探索的机会和自由。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和实验。
有的幼儿可能对于显微镜感兴趣,喜欢观察昆虫标本的细节,而有的幼儿可能更愿意在发现角里寻找奇石贝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但更多的是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进行实际的探索和观察。
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幼儿反馈。
在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反馈。
当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夸奖他们并给予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需要鼓励幼儿总结经验。
在每次科学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结和交流。
幼儿可以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观察,也可以通过图画、文字等形式将自己的探索过程记录下来。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科学活动,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而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在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直接的指导者。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展开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提供资料和引导观察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但不应该给出直接的答案或者直接指导幼儿进行实验。
创设丰富的科学活动环境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活动环境中,教师可以布置各种各样的实验台、实验器材和相关资料,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实验内容和方式。
教师还可以在环境中放置各种植物、动物和自然物体,让幼儿可以观察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在这样的丰富环境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和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科学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择合适的任务,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研究。
在合作中,幼儿们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科学活动,幼儿还可以学会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大型项目科学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大型项目中,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主题,然后与其他幼儿一起共同研究和探索。
在这样的大型项目中,幼儿可以通过讨论、实验和整理资料等方式来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自己的自主探索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的科学实验课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安排合适的实验内容,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来进行实验,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对策

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对策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对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成为了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设立开放的科学探究环境幼儿园是幼儿最早接触科学知识和实践的地方,而科学探究环境的质量对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幼儿园需要设立一个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科学探究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得到更多的探究和实验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需要通过提出问题来进行培养。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应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且鼓励幼儿对问题进行解决。
幼儿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非常复杂,只要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即可。
通过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幼儿将会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提供多样化的科学材料和实验器材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幼儿园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这些材料和器材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更多样化的探究和实验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幼儿园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至关重要。
幼儿应该学会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和总结。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将能够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并且提高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鼓励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小组合作中,幼儿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从而得到不同的思路和见解。
这样的合作可以丰富幼儿的探究经验,并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六、提倡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体现。
幼儿应该有权利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且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探究方向和方式。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如何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一、为幼儿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首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是充满挑战和鼓励的,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些科学实验台或角落,让幼儿在这里进行一些小小的科学实验,探索自然规律。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等方式,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科学世界的奥秘。
二、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可以设置一些科学实验的小组活动,让幼儿通过合作完成一些小型的科学实验。
还可以组织科学探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模拟科学探险,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教师还可以利用科学游戏App或者线下游戏道具,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活动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幼儿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情境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一些科学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合作解决这些问题,从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还要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科学探究的任务,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尝试中成长,在探索中创新。
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共5则)

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共5则)第一篇: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
”培养幼儿爱好自然科学,需要珍视孩了们可贵的好奇心,激起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愿望,并加以谆谆诱导。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通过活动,幼儿从感觉反馈中感到周围世界是自己发现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因而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并产生继续探索操作的愿望。
幼儿都有他们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特定方式,对幼儿来说,更好地引导他们观察有关自然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可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使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喜欢动、植物,注意周围的自然环境,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发展。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科学探索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教师的传统观念已被逐步打破,由以往教师讲科学、幼儿学科学,转变为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教师成为幼儿学科学的指导者,幼儿真正成为学科学的小主人。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而科学探索活动逐渐成为幼儿学科学的重要方式。
第一、要扩大幼儿的眼界,使幼儿获得早期科学经验的积累。
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观察、操作,直接感知和接触周围世界的事物而取得的经验叫早期科学经验。
对幼儿来说,这些早期科学经验就是他们早期接触的世界,是他们所感知的事物给他们留下的印象。
例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会啼叫;鱼儿离不开水;鸟因为有翅膀,所以才会飞;风力会使风车转动,也可以使帆船前进;物体之间的摩擦可以产生热等……,这些都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对于幼儿科学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通过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幼儿逐渐学会一些实际的操作能力,其中包括动物饲养管理、植物栽培管理、科学小实验及小制作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有利于幼儿在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中锻炼机体的灵活性;还有利于发挥个别幼儿的才能,使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善于思考,思维活跃,并富有创造性。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一、提供丰富的科学活动环境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精神,就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环境。
这种环境不仅包括科学实验室、自然教室等专门的场地,还包括幼儿园内外的各种自然和科学资源。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物体,如植物、动物、石头等,还可以进行各种简单的科学实验,比如水的变化、力的作用等。
这些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发现世界。
二、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精神,就要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科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孩子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提出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天上会有云?”“为什么水会变成冰?”等等,然后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积累科学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实验和观察在科学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精神,就要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实验和观察。
这种实验和观察不仅可以让孩子亲自动手去验证科学规律,还可以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自己亲手浇水、施肥,然后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总结植物的生长规律;在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中,比如小车的滑行实验,孩子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这样的实验和观察,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提供积极的学习激励和支持在科学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精神,就要提供积极的学习激励和支持。
这种激励和支持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探索和努力得到了认可,还可以让他们愿意继续探索和学习。
这种激励和支持可以包括表扬、奖励、鼓励等多种形式,比如当孩子成功解决了一个难题,可以及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当孩子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可以鼓励他们去深入探索,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运动、发展和探索的关键阶段。
在他们的生命早期,家庭和学校的科学游戏对于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科学游戏可以通过玩乐的方式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知识,增加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在探索、创新、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培养出更好的能力。
1. 提供充足的机会幼儿需要参加科学游戏并进行自主探索,将他们灵活的思维带入到新的场景和体验中。
学校或家庭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多种科学游戏,并提供充分的机会,因为越是探索,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强烈。
2. 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激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的关键。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问题和启示来激发好奇心,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充当咨询者,鼓励孩子想象、推理和进一步探索。
3. 支持探索毫无疑问,幼儿探索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犯错,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很重要的。
教育者应该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并提供支持,尽可能避免批评错误和想法。
通过支持和鼓励,孩子们会更加有勇气猜测、实验和创新。
4. 提供科学工具科学工具就像幼儿探索和创新的著名伴侣。
提供适当的工具,例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试管、板块等,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深入探究的愿望。
教育者必须确保这些工具是安全的,适合于幼儿,以便他们可以使用,并且有必要进行指导和说明。
5. 建立学习情境幼儿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可以从不同的场景和情境中获得提升。
在学校或家庭,教育者应该为孩子们建立多种情境,例如探索池、实验室、花园、森林等,鼓励他们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在团体中,幼儿可以学习合作和沟通的技巧,并在探索和创新过程中获得同伴的帮助。
教育者可以为幼儿提供团队协作的机会,例如工作坊、小组活动等,使幼儿有机会分享思想和想法,并从同龄人中获得推动和提醒。
总的来说,在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科学游戏和活动是一种协助和促进方式。
教育者应该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支持和鼓励探索、提供科学工具、建立学习情境,以及提供团体协作的机会,从而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潜力,并培养创新能力,建立全面而丰富的科学知识。
浅谈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究

浅谈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究摘要: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比学习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体验探究的过程。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教育内容,营造适宜幼儿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习惯,促进幼儿的科学探究。
关键词:科学;幼儿;探究;兴趣3至6岁幼儿在成长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未来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幼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科学探究材料,营造适宜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探究科学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幼儿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心理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幼儿天生好奇,世界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幼儿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渴望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探究环境,接受幼儿的不同行为,在安全开放的环境中以宽容的态度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的探究兴趣。
(一)创设以幼儿为主的科学环境有些教师误把提升教育质量和内涵当成环境的“崇高”,让成人作品占据了本应属于儿童的表现空间。
这样很难让幼儿体验到参与环境创造的快乐,使其与环境产生互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创造积极的探索环境,会让幼儿更有安全感和自由感,释放更多的能量去主动探索和积极创造。
为此,教师应该在科学探究中保护幼儿的探究兴趣并提供有效支持,尊重他们的探究,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和表现机会[1]。
(二)在探究中允许幼儿错误尝试大多数幼儿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会做一些大人意想不到的事。
例如:幼儿用温水浇花,他们认为小花也喝温水;他们会拿放大镜在太阳底下会聚光线,想要把纸张点燃;会跟着地上的蚂蚁到处跑,想要找到蚂蚁的家;会拿一大把饲料投喂饲养角的小乌龟,怕小乌龟吃不饱......幼儿在科学探究中容易出错,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幼儿的错误探究对经验的积累有建设性意义。
为此,当幼儿出现错误的探究行为时,教师不应打断而是继续观察,接受幼儿的错误理解,倾听幼儿的探究语言,允许幼儿的探索试错,用关注的目光支持幼儿,让幼儿放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不同的观点,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为幼儿的进一步探索打下基础。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培养策略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科学是一门需要动手实验和观察的学科,而这些过程都需要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且,自主探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去学习和发现科学知识。
所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为了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调查和实验。
可以设计一些需求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和设计实验方案的实验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让他们一起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科学项目研究,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着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一些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还需要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更有动力地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幼儿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渴望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去探索和认识世界。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
要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和探索感兴趣的科学主题和活动。
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主题,让幼儿自由选择和探索。
可以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科学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制定实验计划、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形成自己的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幼儿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技能,引导他们独立完成实验和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活动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科学实验或项目,让幼儿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并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发现和探索科学规律。
通过团队合作,幼儿不仅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尝试和探索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多方面思考和多角度观察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大全)

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大全)第一篇: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摘要: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在探究进程中行为类型的分析,确定幼儿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帮助、支持、建议和指导。
让幼儿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科学认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方法,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科学活动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正文: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注重科学人才培养的年代,而科学人才正是需要有自主探究的精神。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因此自主探究要从幼儿期开始培养。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
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大量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大胆,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经常标新立异,是个体创造力发展最具有潜力的时期。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发展的研究旨在牢固确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新观念,要把幼儿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能动地参与过程,在学习和参与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
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美国教育家杜威讲过:“科学的方法与知识的积累相比,具有相当的甚至更大的意义”。
幼儿科学教育以丰富幼儿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为出发点,从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健康、自主学习行为和谐发展,因此科学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必要措施。
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习惯用理智知识和技术来抑制幼儿创造的灵性,活动形式集中化、同步化,常常忽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的培养,使幼儿变得顺从和习惯模仿,从而失去宝贵的探究与创造天赋,自主探究能力被扼杀在摇篮中。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时期是孩子的思维发展阶段,通过科学游戏活动的参与,幼儿可以在玩耍中学习探索和创新,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就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材料。
这个环境不仅要安全舒适,还要充满刺激和启发。
科学游戏活动中的材料也需要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玩具、模型、实验器材等,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选择和组合。
通过自由玩耍的方式,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和组合材料,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发现在科学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天生的,通过自由探索和发现,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世界和学习知识。
在游戏活动中,老师和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要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去探索和发现。
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科学游戏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幼儿可以积累生活经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科学实验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身参与,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从而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活动中,老师和家长不应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要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四、鼓励幼儿进行团队合作和分享在科学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团队合作和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领域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幼儿学会和他人一起合作、共享资源,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引导孩子认识科学。
科学的探究和创新不仅能帮助幼儿提高自我认知和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对幼儿的学业发展和未来生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学是探究未知问题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因此,在幼儿园阶段,有必要通过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
1. 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学习环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建立一个真实的学习场景,为幼儿提供更加真实的科学体验。
例如,在园所中设置不同的自然环境模型,让幼儿可以在场景展现的环境中自主探究和发现。
2. 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在创设好的环境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对环境进行探索。
引导幼儿观察、感受、思考,从而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同时,让他们参与科学活动,发现事物中存在的规律性,并解释其原因。
3. 创设游戏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幼儿,可以设置不同的游戏活动,让他们通过游戏活动中的体验和探索提高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比如,通过追逐游戏,幼儿能够感受到物体的运动和状态,并且通过与同伴交流得到不同的解决办法;通过物理实验活动,幼儿可以亲身感觉到物体运动中存在的摩擦阻力等现象,同时也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推理猜想。
4. 打破现有观念有时候,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还不够成熟,难以把握科学探究中世界的自然现象。
因此,要深入挖掘与幼儿相关的科学知识,并且通过探究的方式来打破幼儿的现有观念,引导幼儿更深刻的认识世界。
5.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科学探究中,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中老师可以设置合作游戏,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尊重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在合作中让幼儿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协作中了解他人观点,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总之,科学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创设游戏活动、打破现有观念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内容摘要】当代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育活动。
老师要珍惜幼儿的创新火花多给幼儿创设有启迪作用的教育环境,多投放供幼儿能够互动的玩具,材料多安排一些幼儿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的活动,要为幼儿自主探究尽可能的提供条件和机会。
关键字:自主探究科学活动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幼儿处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就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和时间。
那么,如何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创设环境提供机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好奇、好问、好探究、喜欢新奇事物是幼儿的天性。
科学无处不在,幼儿身边一样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因此,幼儿的科学探究要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
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捕捉孩子们的兴趣;能巧妙地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究的对象,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机会。
曾经有一位老师在上中班《感官总动员》的观摩上出现了这样的突发状况:当老师让小朋友们尝一尝、比一比小碟子里的各种食物的味道时,一位小朋友突然站起说到:“老师,太辣了,我”当时,班级里顿时混乱起,不少小朋友也跟着学样,纷纷吵着要喝水。
这时该怎么办呢?让小朋友喝水吧,会破坏教学计划,不让吧,那么多老师看着,场面无法控制,授课老师无法下台。
我正思忖着时,只见授老师先安抚了下幼儿,接着马上提问:“为什么你觉得辣了会想到喝水?喝水真的能解辣吗?我们一起喝水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能解辣。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下面我将从课堂设计、教师角色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设计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设置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加热弹簧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请做一些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测。
”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探索。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讨论、探索,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不是传授者。
他们应该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方法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学习。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例如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实验结果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发现。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评价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项目展示、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来评价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同时也能够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下面将介绍如何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好奇心是自主探索和创新的基础。
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可以通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索欲望。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自然场所,让他们近距离观察、感受并思考各种现象,从而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可以在游戏中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幼儿主动提出解决办法,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实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
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与鼓励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启示和引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应该被认真对待和尊重。
这样可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提供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游戏材料和工具也是重要的。
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理解和操作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装置和可观察的现象,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来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
在实验结束后,可以给予幼儿一些反思和启示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总结实验结果,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
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
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创新潜能。
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与鼓励;提供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游戏材料和工具;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乐趣。
幼儿园科学论文:浅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科学论文:浅谈幼儿科学探索能力
的培养
引言
科学探索能力是一种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
本文旨在
探讨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以促进他们的认知、解决问题和创造力发展。
1. 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
力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幼儿园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方法
2.1 创设富有科学元素的环境
通过装饰幼儿园环境、设置科学探索角和提供科学实验器材等
方式,创设富有科学元素的环境,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2.2 组织科学探究活动
组织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索简单机械原理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并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2.3 提供启发式问题
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未知领域,提供一些启发式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2.4 鼓励幼儿表达和分享
通过鼓励幼儿们表达和分享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思考和体验,营造开放和包容的研究氛围,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进步。
结论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阶段,创设科学环境、组织科学活动、提供启发性问题和鼓励幼儿表达与分享是有效的培养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可以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下,探索和发现科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 [引用1]
- [引用2]
- [引用3]。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科学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索更是重要的环节。
自主探索是指幼儿在自己的兴趣和动机的驱使下,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本文将围绕在科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展开探讨。
教师需要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的环境。
科学活动的环境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应当通过布置教室、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活动情境等手段,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环境。
这样的环境中包含了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装备、各种生活器具,以及动植物标本等科学资源。
这些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发挥空间,从而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参与科学活动,进而自主地去探索和学习。
教师要关注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耐心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当幼儿对一个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提出问题、设想解决方案、尝试实验等方式去探索解决问题。
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愿意探索和尝试。
通过这样的过程,幼儿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自主探索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自主探索离不开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际的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和材料,然后通过指导和提示,让幼儿自己设计和搭建实验装置,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实验问题,并进行实验验证。
在实践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出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浅谈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本文将就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行探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从教学内容上着手。
教师应该选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科学探究中,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需要从教学方法上入手。
传统的科学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科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
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从中总结规律和结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主动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需要从评价方式上入手。
传统的评价方法更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不够关注。
现代科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课堂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能力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社会环境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科学探究。
学校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和科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他们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只有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人才。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

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科学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探讨在科学领域游戏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对于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的兴趣。
教育者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玩具等教具,引起幼儿对于自然现象和事物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可以通过探讨四季变化的原因或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地去探索和发现规律,从而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提供多样化的科学游戏体验。
科学领域有很多有趣的游戏活动,教育者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科学游戏体验。
可以组织幼儿去野外探险,观察和收集各种植物和昆虫,了解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或者组织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水的颜色混合、热胀冷缩等,让他们在游戏中通过亲身体验去感知和理解科学的奥妙。
也可以引导幼儿参与一些科学展示或者科技制作活动,让他们亲手动手,尝试和创造。
然后,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提出问题。
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和猜测,积极参与和尝试。
在游戏活动中,教育者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情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寻找答案,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动手实践。
也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实验,在过程中慢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
在科学领域的游戏活动中,注重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者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或者团队合作,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和合作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内容摘要】当代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
而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需要我们教师敏感地捕捉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兴趣入手,继而提供较既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引导其自主探究。
关键字:自主探究科学活动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幼儿处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就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和时间。
那么,如何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捕捉兴趣,引发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幼儿天生好奇、好问、好探究,特别喜欢新奇事物。
科学无处不在,幼儿身边一样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因此,幼儿的科学探究要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孩子们的兴趣;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抓住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能巧妙地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究的对象,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机会。
我实习期间曾见一位老师在上中班《感官总动员》的观摩课上出现了这样的突发状况:当老师让小朋友们尝一尝、比一比小碟子里的各种食物的味道时,一位小朋友突然站起来说到:“老师,太辣了,我要喝水!”当时,班级里顿时混乱起来,不少小朋友也跟着学样,纷纷吵着要喝水。
这时该怎么办呢?让小朋友喝水吧,会破坏教学计划,不让吧,那么多老师看着,场面无法控制,授课老师无法下台。
我正思忖着时,只见授课老师先安抚了下幼儿,接着马上提问:“为什么你觉得辣了会想到喝水?喝水真的能解辣吗?我们一起喝水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能解辣。
”授课老师巧妙地接住了幼儿抛来的“球”,并将“球”抛还给孩子,很好地抓住了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并成功地将其成为本课的亮点。
这样的活动,既让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其独立探究能力。
二、提供材料,激发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提供活动的条件。
” 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幼儿的学习特点。
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提供与他们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丰富的操作材料,并给予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提高探究能力,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认为,活动的材料是发展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必不可缺的部分。
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
在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
孩子的发现需要时间,探索需要过程,教师只有把这些时间和过程留给孩子,才能真正促使孩子的探究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材料的投放中,我觉得最为重要的还是区角材料的投放。
区角是幼儿经常光顾的活动场所之一,区角的材料投放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又要有利于发展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所在实习的幼儿园活动室里都有几盆小植物。
一天,有个小朋友非常焦急地跑来问我:“老师,那边有一盆小花要死掉了。
”怎么回事呢?我赶紧跟着孩子一起去看。
原来呀那盆小花放得太角落了,保育阿姨浇花时把它遗漏了。
我马上顺势引导孩子:“呀,小花好好得怎么会快死了呢?”马上就有小朋友提出猜想:“是不是谁把它弄死的呀?” “肯定不是的,小花的身子好好的呢!”另一个小朋友反对道。
“是不是它没喝水干死的呀?”佳佳看着小花若有所思道。
我一听马上乐了,佳佳观察得真仔细。
当佳佳提出看法后不少小朋友表示赞同。
“肯定是干死的,看,其他小花的花盆里湿湿的,就这盆里的土是干的。
”小敏脑筋一转:“要不我们给小花浇点水吧,说不定它就好了呢!”“好的,我马上去弄水。
”小嘉兴冲冲地边跑边说。
跑了一半,小嘉突然又回来了,他抓着脑袋问其他小朋友:“小花要喝热水还是冷水呀?”一小部分幼儿说喝热水的吧,小朋友渴了也喝热水。
也有不少小朋友都说应该是喝冷水的,热水会烫坏小花的。
争论不休时,小朋友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我给了幼儿明确的答案:小花要喝冷水的,水太热了会烫坏小花的。
于是,小朋友们又兴冲冲地给小花浇水去了。
之后,孩子们对角落的那碰小花倍加关爱,是不是看看它们长好了没有,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两星期后,小花又慢慢有生气起来,孩子们都很开心。
这次活动,我完全是观察者。
其实,孩子们并不向大人们想得那样无能,只要我们稍加点拨,他们自已可以探究,发现。
而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引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使他们能自主建构知识。
三、贴近生活,选择内容
科学源于生活,起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取之于幼儿生活,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物和事来组织活动。
贴近幼儿的生活组织教学活动,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走进自然,细心观察。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我们应带领他们一起走进大自然。
因为大自然蕴涵着无限的奥秘与乐趣。
我所在实习的幼儿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幼儿园附近的田野、工厂、社区等都是幼儿学习的好教材。
在一次“寻找秋天”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们来到野外郊游,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观察树叶的变化,看落叶飞舞,看小草枯黄,看菊花开放,看农民收割……让孩子们在真切的生活中感悟秋天。
第二,走进社区,外出参观。
社会资源的利用,既可弥补幼儿园科学教育设备和资料的不足,又可以使幼儿在社会大环境中亲自感受体验,获得广泛的感性经验。
例如:在“走进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幼儿园就带领全体幼儿参观“农民的收割劳动”,让幼儿亲眼粮食丰收的全过程,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次次的参观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科学的机会,也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经验和生活。
第三,利用电教,解决难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电视机、VCD机、摄像机、电脑等一些先进的科技产品已越来越生活化,电教资源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中也有着一席重要之地。
电教资源具有视听结合直观形象的优点,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它能使抽象的现象具体化,间接的经验直接化。
在“稻谷熟了”的活动中,幼儿对稻谷变成米都很有兴趣,但光靠图片理解又不深,于是幼儿园的老师们就把稻谷变成米的经历给拍了下来,让幼儿观看。
许多幼儿看了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稻谷是这样变成米的。
在这样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幼儿得到的知识会更深刻。
因为他们得到的并不是教师强塞给他们的,而是通过他们的探索、发现获得的。
知识获得的过程本来就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
我们应该让幼儿从小就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从孩子每天都做的事中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幼儿自由、大胆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