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态度——关于怒江水电站
怒江水电站开发利弊
怒江水电站开发利弊
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
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低,而且大量使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二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三是可以带来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
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行业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四是怒江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五是怒江地区已经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不可能;
六是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七是只有开发才能有资金解决移民问题;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八是怒江水电开发符合我国国情;
九是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推出了历史舞台;
十是能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地理条件好,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少数民族应该优先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
反对怒江开发的理由:
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和自然景观;
二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水污染问题;
五是怒江水电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欠考虑;
六是怒江地区是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河流之一,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考虑到生态破坏,已经停止建坝
七是怒江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怒江水电开发能否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怒江水电引“舌战”代表建言:开发应“慎之又慎”管理
白恩培也称,开发怒江水电之前,要进行深入的生态研究、环境研究、上下游关系的研究。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而且处理妥当,才能进入开发和建设的阶段。
根据白的说法,“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入研究,研究清楚了再说建不建。
但是,被誉为云南省扶贫攻坚“上甘岭”的怒江州,对于怒江水电开发似乎颇为期待,意图通过开发解决长期以来生态补偿机制滞后带来的穷困。也是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泸水县副县长丁秀花指出,怒江举全州之力,完成了整个怒江流域水电开发的规划环评。
当天会上,来自云南省怒江州的全国人大代表丁秀花也表示,“怒江开发经过多年论证,到现在开发的思想已经越来越明确,开发的方案更加科学和成熟。”
“开发怒江有利减排”
丁秀花在会上说道,“怒江水电,开发比不开发好,早开发比晚开发好。要把怒江流域开发、怒江水电移民、怒江生态保护三大工程融为一体,为怒江水电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基于此,汪纪戎追问,如果换个角度,这些优越条件难道不也可能构成工程的极大风险源和灾害链吗?她同时发问,“若干水电站难道只需单个坝址评价‘优良’,而不分析、研判综合影响和梯级工程叠加累积效应可能形成的最不利灾难性连锁反应吗?”
9日,汪纪戎正式向本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建议。她强调,务必高度重视怒江地区特殊复杂的地质地震背景,审慎决策怒江水电开发,科学分析研判可能遇到的因单个或梯级工程造成的聚集叠加效应的最不利情景的后果等,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决策。
根据陈的说法,只要按照标准去做,就没有抗震风险,但是“一定要非常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他看来,为了地震而不去开发水电,“这是因噎废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蒋溥当天也称,怒江水电开发不会引发地震,怒江水电开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可以保障。
案例7: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
饱受争议的怒江水电开发案例摘要:怒江在自由奔腾了千万年后将被大坝拦腰截断。
六库电站在流域综合规划及环评缺失、移民安置规划未审核、国家尚未正式核准的情况下于2007年初悄然移民并动工,而这只是“两库十三级”怒江大水电开发的第一步。
自2003年起,怒江水电开发已经争论了6年有余,成了环保与发展争议的标志。
随着六库电站的动工,中国环保史上的最大交锋进入白炽化。
背景资料1999年,国家发改委「根据我国的能源现状,决定用合乎程序的办法对怒江进行开发」.于是拨出资金,对怒江中下游云南境内的水电开发进行规划.怒江流域水电规划进行了近3年时间,2003年7月基本完成。
但是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于是在建与慎建问题上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六库电站已于2007年初悄然移民并动工,但争论从未停止。
建设国家大剧院是几代人的心愿.早在20世纪50年代,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恩来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大剧院批示,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
1998年4月国务院方正式批准立项,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2007年9月建成。
怒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经西藏流入怒江栗僳族自治州境内,纵贯贡山、福贡、泸水等县流入保山市出境.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色邑达至中缅边界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资源之一。
同时,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具有的优势有:地质条件好、水能资源富集;搬迁人口少,移民人口从宽估算不到三峡电站移民人口的1 /10;淹没土地少,沿江耕地较分散,河谷地带基本上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水库淹没耕地58996亩,都是人地矛盾极其突出的地方;开发成本低,怒江洪峰流量较小,泄洪建筑和导流工程投资小;对外交通方便,流域干流两岸均有公路通过。
审查会让批复不得不延后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提出,2003年9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就要正式实施,要求大型电站规划必须专门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鉴于怒江水电开发的规模和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日期的临近,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因此不得不延后。
从怒江水电站开发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变化
从怒江水电站开发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变化转型期中国公共政策的模式,一直都是学界热议的问题。
国外学者总结了中国公共政策的三种经典模式:精英决策模型、派系决策模型和官僚组织决策模式,其中又以官僚组织模式影响最大。
官僚组织决策模式认为高层精英与官僚部门通过频繁互动共同决定了政策的出台。
高层精英由副总理以上的权威人物组成,包括核心领导、革命前辈、全局领导(总理)和部门领导(主管某方面工作的副总理)四个层次25-35人,其决策机构有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等。
此外,高层领导有能力组建专门机构以满足特定政策的需求,例如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或“办公室”,从而强化高层领导的政策影响和偏好。
由于高层精英没有充足的时间、兴趣和知识来管理和负责所有具体政策,所以多数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关键环节是在国家层次上的各官僚部门做出的。
这些部委负责对政策进行可行性研究、协调共识、进行资金分配和资源调控、解释和澄清政策内容并负责进一步的实施。
从中国政治运作的实际来看,中国公共政策的决策核心圈主要包括中共、人大和政府,这三者构成了中国制度内的“决策核心圈”,其中又以党和政府最为重要。
因而,各级政府及其官僚成为主要的决策者,他们的政策目标、政策偏好和决策能力往往决定了政策方案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到政策过程中,中国公共政策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怒江水电站开发决策就是一个典型的观察案例。
一、怒江水电站开发之争:政策缘起与进展发源于唐古拉山的怒江,是我国西南的一条国际河流,流经西藏、云南后进入缅甸,最后汇入印度洋,它在中国境内全长2018公里。
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
历经3年规划,2003年8月14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通过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同意怒江中下游松塔、丙中洛、马吉、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两库十三级”的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029.6亿千瓦时,比三峡大坝的装机容量还要多300万千瓦。
怒江水电开发不宜操之过急
怒江水电开发不宜操之过急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截止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
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以松塔和马吉为龙头水库的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申请进行怒江水电开发。
自此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作为怒江州的一名政府官员,我认为水电开发是当地经济发展、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全国能源建设的需要。
但是,怒江水电开发不宜操之过急。
水电开发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其一,水电开发会带来巨大地经济效益。
怒江州算了这样一笔账,13个阶梯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滴水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
巨额投资将扩大就业。
据统计,电站建设每投入20万元,就会带来一个长期就业机会,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48250个就业机会。
巨额投资还将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GDP的增长,促进财政增收。
其二,怒江水利资源的成功利用,就是民族文化繁荣的实现。
从某种角度讲,民族文化说到底,就是某一民族一定的具体的某一生产方式。
从这一前提出发,我们可以得出,怒江水能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并造福于当地老百姓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怒江流域的民族文化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当水利资源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时,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活动的方式等带来一系列变化,它必然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精神变迁,包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更新,这时候这一地区的精神文明就会出现新面貌,那么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就会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也就是民族文化繁荣的到来。
其三,怒江水电开发有利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用电负荷比较集中的东部省市,火电项目四处开花。
大量利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隐患。
怒江水电开发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经济类领导决策思考讨论题怒江水电开发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怒江水电开发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围绕怒江生态环境是否“不可救药”问题。
有意见认为,怒江流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然恢复机能很差,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难度大。
怒江州98% 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全州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6%;陡坡耕作屡屡造成人畜坠落事故,有效耕地面积无法满足群众吃饱饭的生存要求。
多年来生活在峡谷深处的人们以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些都是客观现象,但如果说因少数民族的活动造成生态“不可救药”,需要依靠水电开发来挽救就不太合事实。
因为根据现场调查,少数民族在利用当地土地资源的时候,并不是对自然植被实施“剃光头”,而是保留了大量的自然植被用来保护农田土壤。
虽经长期的人为开垦,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生态恢复的基础——土壤物质还存在。
只要停止人工干扰,自然恢复的潜力巨大。
说怒江两岸超过25度的陡坡上开荒比比皆是,同样不符合事实。
超过25度开垦的有,但不是比比皆是,而是天然植被、人工植被与农田并存,这种传统土地利用方式有效的阻止了土壤的毁灭性损失,北方的山地就是这样损失土壤的,而怒江流域不是!二、围绕土壤损失问题上的分歧。
一派意见认为,水库以上,土地淹没比较小,地质条件比较好,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建议考虑生态移民,将坝修得高一些,水能资源多利用一些;六库以下,耕地较多,尽量减少一些。
这些“高一些、少一些”的背后数字没有明确指出。
实际上,如果是十三级都上(就怕开了口子控制不住),怒江流域将有200多平方公里(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图片实测的保守数据!)的土壤损失,这些土壤不可能再回到山坡,生态恢复的机会基本没有了。
因此水电与生态的权衡就是200平方公里表土要不要的问题,值不值得的问题。
我们建议一定要控制坝的高度,将土壤的损失控制在几十平方公里以内。
老专家反对怒江水电建大坝
老专家反对怒江水电建大坝老专家反对怒江水电建大坝称或将导致地质灾害2011年02月28日 08:47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刘世昕2010年8月19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普拉底乡突发泥石流灾害。
灾民看着被摧毁的家园。
(资料照片)这几天,77岁的徐道一的办公室一下子热闹起来,即便是在周末也有媒体来访。
而每当有媒体来采访,78岁的孙文鹏也会骑着自行车从几公里以外的家中赶过来。
已经退休10多年的两位老科学家,平淡的生活顿时被打破。
这一切源于几天前有媒体报道说,“怒江水电开发扩大化,老地质专家高声质疑”。
而年近耄耋的徐道一和孙文鹏,就是媒体提到的“担心怒江水电大规模开发引发地质灾难”的老专家。
自从2003年国家发改委开始论证怒江水电开发以来,“怒江”一直是“反坝派”和“主坝派”争议的焦点。
反对一方的观点是,怒江具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中国需要一条没有大规模水电开发、原生态的河流;支持方则认为,怒江13级水电开发每年可为全国创造价值300多亿元,既能改变当地的贫穷状态,又能减少我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据悉,2004年国务院领导就曾对国家发改委提交的怒江开发报告批示说,“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怒江水电开发由此搁置。
但此后的六七年间,各界对怒江关注的热度依然不减,甚至在2008年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里,还有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题目。
所以,当对怒江水电大规模开发发出质疑声音之后,两位老专家一下子成了焦点人物。
对媒体的反应,两位老人很平静,“我们不过是重复了教科书里的常识,任何一本教科书、任何一张地图都是这样表达的。
”徐道一退休前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工作就是做了三四十年的地震预报。
他现在还是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的副主任。
他和孙文鹏既是大学的同学,又是当年一起留学莫斯科大学的校友。
孙文鹏的专业是地质构造,回国后,一直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工作,曾经担任过全国铀资源评价组组长。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分析对于这道题目,关键是要确定争议的焦点,主要参考资料应集中在第六个和第七个资料所反映的两种态度倾向上。
在回答争议的焦点是什么的时,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二)怒江适不适合通过开发水电资源这种方式来发展经济。
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认为争议的焦点是‚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因为给定资料中争议的双方都没有反对‚开发‛,也没有反对‚保护‛。
双方只是对实现‚当地经济发展‛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案‛有明显的争议而已。
【参考解析一】争议的焦点:怒江水电开资源开发是否是利大于弊。
主张开发的认为:(1)当地资源有限,生存条件恶劣,水电资源的开发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怒江地理条件优越,投入少,回报大,对社会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改善当地百姓的经济状况。
(3)怒江开发有利于筹集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从而更好的保护怒江的生态资源。
反对开发的认为:(1)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贫困问题,却会产生额外的污染。
(2)移民问题难以很好的得到解决,而且当地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传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
(3)怒江是完好的自然生态区,对它的开发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4)上游泥沙的拦截问题和一些工程前期预料不到的问题也会很多。
【参考解析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资料中所反映的是我国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问题。
对此,我国各界人士之间存在重大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是: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反对者认为,修建水坝首先会带来泥沙淤积、污水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还会导致大规模的水库移民。
从我国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部分地方由于缺乏对水电项目可行性的反复论证,使得目前尚有近千万的水库移民生活在贫困当中,许多当地群众并没有从水电资源的开发中直接受益。
浅谈怒江水电开发(范文模版)
浅谈怒江水电开发(范文模版)第一篇:浅谈怒江水电开发(范文模版)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怒江是一个以丰富自然资源和极具传统民族文化特色著称的自然宝藏,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自然景观,而在这里实施的“两库十三级”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出台便引起了巨大争议,一方面支持开发以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反对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用科学发展观的恩想统领环境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势在必行。
我国是个资源大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开发利用中,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由开发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远远超过开发项目本身,但同时,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因此,为了实现工程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水电建设必须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从以下措施着手,实现生态文明。
第一、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进行。
针对各项目开发方案要反复论证地质情况,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要严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介法》做为依据,制定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第二、加大对生态移民的补偿力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百姓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从开发项目的生产效益中按比例补济给老百姓,大力吸引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为百姓提供就业机会及服务性工作机会。
第三、明确责任,设立专用机构,对开发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受到威胁基至损害。
第四、完善责任追究制,制定完善要关责任追究制,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领导,对于违反规定要严肃处理,必须防止政府和领导的不作为。
并建立以保护生态工能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即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清山”,有关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讨论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等重要,因此只有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怒江水电开发利大于弊
怒江水电开发利大于弊笔名水博,著名水电专家,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水利问题研究、水利科普工作。
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接受水资源管理培训。
1990年起进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专职从事水电专业国际交流。
随着即将启动的怒江水电开发,怒江这个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月2日,一篇题为《怒江水电开发还得权衡利弊》文章的刊出,立即引起传媒的热炒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之争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怒江水电开发归根结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更大的灾难还在等着我们”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的存在?为了阻止怒江水电开发,伪环保人士除了对我国水电开发的现实进行明目张胆的歪曲之外,还煞有介事地警告说:“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水体富营养化、滑坡与塌陷、下游断流、局地微气候循环中断、生态移民演变为生态难民,由此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我们不要陶醉在驯服了一条条奔腾的江河,大自然的惩罚随时都会要人类兑现。
”情况真的会如此可怕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我们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
贵州的红枫湖水库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但是,从时间上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却非常明确。
因为,红枫湖水库是我国建国初期建设的水电站,建成后的前30年里红枫湖的水质都非常好,从未出现过任何富营养化的问题。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体养殖和污水排放逐渐增多,最近几年使得该水库的水体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
去年贵州省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治污措施,控制网箱养鱼,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目前,红枫湖的水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总之,红枫湖的水质在水库建成后30年不变,然后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由好变坏,最后,又随着污染治理由坏变好的过程非常明确地说明,水库水体的变坏,是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结果,与建设水库没有直接关系。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也很说明问题。
我国的新安江水库已经建成了半个多世纪,由于污染排放控制得好,至今仍然是一库“有点甜”的矿泉水;而没有水库的淮河下游,却因为沿江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从怒江水电开发 说开去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自改革开放以来,环保问题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成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沉重话题。
以我国西南部的怒江为例,在支持水电开发和反对水电开发之间一直存在着众多的争议。
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老百姓的脱贫问题、泥石流和地震问题、利益分配问题、能源战略等相关问题上。
在这场争论当中,我们不断地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徘徊着,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改革开放的春风,彻底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电力体制改革以后,终于有电力企业愿意开发这里丰富的资源了。
怒江人民满心欢喜的认为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不料,个别极端环保分子却打出“为子孙保留世界上最后的生态河”的口号。
怒江和世界上其他江河绝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它不可能是什么脱离现代社会的原生态江。
据了解,在怒江的上游源头西藏境内的那曲地区,已经建有两座电站,而缅甸已经在怒江的下游萨尔温江规划了三座水电站,其中一座水电站已经开始了施工准备。
在水电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样关键的问题上,有人专门利用历史上遗留的移民问题大做文章。
一些人对三峡、大朝山、小湾这样的刚刚建完或者正在建设的工程的移民情况只字不说,偏偏极力渲染我国移民标准更改之前的漫湾移民如何如何。
实际上, 漫湾移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的也只是个别情况, 即便事实的确如此,漫湾这种低标准补偿的情况也已经不可能再出现。
至于说水电开发将破坏怒江的“三江并流”这一世界遗产保护地。
申报世界遗产的云南省有关部门向公众解释说,申报遗产时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三江并流”的保护地域在2000米以上,而水电开发都控制在2000米高程以下。
实际上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除了和具体工程的补偿标准等技术、方法问题有关以外,还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道德理念、社会体制的大环境等等问题相关。
水库移民尽管可以从工程建设中得到足够的相应补偿,但是移民还是不可能脱离中国社会的大环境。
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三农问题,不可能在移民问题当中得到彻底解决。
【精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精品公务员考试资料2019. 4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
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
(20分)要求:指明“焦点”,概括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分析:对于这道题目的解答,戴斌老师认为关键是看争议焦点的确定问题,本题的主要参考材料应该是集中在第六和第七个材料中所反映的两种态度倾向。
而考生在回答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时,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二)怒江适不适合通过开发水电资源这种方式来发展经济。
但在这里,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需要提醒广大考生留意的是,不能认为争议的焦点是“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因为从原材料中,争议的双方都没有反对“开发”,也没有反对“保护”。
双方只是对实现“当地经济发展”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案”有明显的争议而已。
参考答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材料中所反映的是我国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问题。
对此,我国各界人士之间存在重大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是: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反对者认为,修建水坝首先会带来泥沙淤积、污水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还会导致大规模的水库移民。
从我国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部分地方由于缺乏对水电项目可行性的反复论证,使得目前尚有近千万的水库移民生活在贫困当中,许多当地群众并没有从水电资源的开发中直接受益。
而支持者们认为,怒江的地理条件好,适合发展水电,而且怒江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当地群众波且希望脱离贫困,水电工程不仅可以带来就业机会,促进财政增收,有效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而且当地水电资源的对外输出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开发水电资源虽不是唯一的致富途径,却是目前一项可实施的重要脱贫方案。
2008国考申论真题完整版及答案
详解08年国考申论真题(附参考答案)一、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
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
(20分)要求:指明“焦点”,概括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分析:对于这道题目的解答,戴斌老师认为关键是看争议焦点的确定问题,本题的主要参考材料应该是集中在第六和第七个材料中所反映的两种态度倾向。
而考生在回答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时,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二)怒江适不适合通过开发水电资源这种方式来发展经济。
但在这里,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需要提醒广大考生留意的是,不能认为争议的焦点是“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因为从原材料中,争议的双方都没有反对“开发”,也没有反对“保护”。
双方只是对实现“当地经济发展”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案”有明显的争议而已。
参考答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材料中所反映的是我国怒江水电资源的开发问题。
对此,我国各界人士之间存在重大的争议,而争议的焦点是: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对于当地甚至全国的人民群众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反对者认为,修建水坝首先会带来泥沙淤积、污水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同时还会导致大规模的水库移民。
从我国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部分地方由于缺乏对水电项目可行性的反复论证,使得目前尚有近千万的水库移民生活在贫困当中,许多当地群众并没有从水电资源的开发中直接受益。
而支持者们认为,怒江的地理条件好,适合发展水电,而且怒江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当地群众波且希望脱离贫困,水电工程不仅可以带来就业机会,促进财政增收,有效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而且当地水电资源的对外输出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开发水电资源虽不是唯一的致富途径,却是目前一项可实施的重要脱贫方案。
怒江水电,迎来最新反对派
怒江水电,迎来最新反对派很多重大工程项目,本身要由地质部门来做地质勘探、灾害调查等工作,囿于利益缘故,地质界很难公开发表自己真正的观点。
胶着八年的怒江水电开发之争,迎来了最新反对派。
四位中国地质界的专业学者以联名信方式,上书国务院领导,指出怒江在地震、地质上有特殊的高风险,不应建设大型水电站。
2月下旬,四位中国地质界的专业学者以联名信方式,上书国务院领导,发出了对怒江水电开发的最新意见。
在这封名为《怒江修筑多个拦江大坝的做法风险太大,不应采纳》的联名信上,除牵头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道一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孙文鹏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铭和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东旭。
与以往针对生物多样性等生态问题的质疑不同,这一次,来自地质界的声音更加直击要害——“怒江处于活动断裂带、地震频发,身处泥石流重灾区,却多暴雨”,“在地震、地质上有特殊的高风险,不应建设大型水电站。
”写信之前,他们曾搜集阅读了多位权威学者的研究成果,一个月前,更是专程前往怒江,实地考察了沿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泥石流灾害,得到了更为直观的一手资料。
一个学界的共识是,怒江地区具有地质脆弱及不稳定(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区破裂程度高)的特殊性质,怒江断裂带更是活动的深大断裂带,位于其中的怒江云南段为断裂河流——这一切,都将使怒江水电站开发坝址选址,变得异常困难。
“活动的断裂带就像剪刀口,在上面建坝,只有疯子才这么干!”朱铭说。
徐道一还注意到,近200年来,中国西南地区正处于大地震的高发期。
特别是云南1900年以来强地震就在明显增加,建国后,西南地区甚至怒江附近地区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已累计数起。
已故院士马杏垣等于1989年编写的《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证实了徐的说法,在怒江附近的地震高发区,“最近的地震点距之不过60公里”。
在实地考察中,他们还发现,怒江地区处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高发的危险地段,徐道一翻出1995年原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编写的《中国地质灾害分布图》解释道,从六库到马吉的怒江地段正是被定性为以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重度发生地区”,“地图入选的都是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区,像舟曲那样的在地图上甚至看不到,没资格入选。
怒江水电站开发义务论
怒江水电站开发义务论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不仅引人关注,而且也确实反映出国内外水电开发争论中最实质问题---生存权和发展权之争。
前不久,在一次由国际水电协会组织的论坛上,有一位来自某国际著名环保组织的代表,警告说目前世界上的"长江、尼罗河、湄公河等重要的河流,正在遭受碎片化(建大坝)的严重威胁"。
后来,我们就当场提问,您认为河流碎片化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呢?他说当然不好。
接着我又问,可是如果说河流碎片化不好的话,那么现在发达国家又有哪一条河流没有被严重的碎片化?像欧洲的多瑙河、莱茵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哥伦比亚河。
您认为目前发达国家这些河流的碎片化情况是好呢,还是不好呢?对方无言以对,并且不再回答。
在会上,我们非常的明确指出,很多环保组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保问题采用的是双重标准。
例如,建设水库大坝,在很多发达国家认为是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是,到了发展中国家,似乎就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同义词。
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一些人,不愿意让发展中国家也和他们一样,开发建设自己的国家呢?生存权和发展权之争,这其实就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的水电开发在国际上引起争论的本质原因。
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明显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国内一些身居现代化城市的极端环保人士,对我国尚未得到开发一些区域,也具有保持当地的原生态的强烈愿望。
但是,他们并没有设身处地的站在当地民众的角度考虑过,不准发展将给当地的百姓将带来什么后果。
以至于有一年开会,他们做了很多工作,请来的几位来自怒江地区的大学生,没想到到会场的发言,居然完全站到了他们对立面,强烈呼吁开发怒江水电,要求尽快改变家乡的原始、封闭和落后的生存状态。
怒江水电工程引起巨大争议,反对者认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保存完好,雪山和冰川环抱
3. 怒江水电工程引起巨大争议,反对者认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保存完好,雪山和冰川环抱其间,古老的孑遗植物在这里延续生命,珍稀的动植物在其间繁衍生息,这是地球精心营造的一个最雄奇瑰丽的自然宝藏。
因此,在怒江建水电站是不合适的。
以下哪项最反驳反对者的观点?
A. 怒江人民生活贫困,需要开发水电增加收入
B. 事实上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
C. 怒江水电工程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D. 怒江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建水电站
答案解析
3.B【解析】本题属于削弱论证类。
反对者的观点是因为怒江的原生态保存完好,因此反对建水电站。
而B项认为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反驳了反对者的论据,削弱了反对者的论点,所以选择B选项。
怒江水电开发
根据给定资料,怒江水电资源开发争议的焦点是水电开发能不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百姓生活,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人士认为:第一,在经济发展上,怒江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建水电站能促进经济发展;第二,在改善民生上,怒江地区人均收入低,人们生活困难,建水电站能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第三,在环境保护上,怒江地区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限,生存条件恶劣,建水电站能保护当地的植被,使其不再被当地的百姓出于生存需要而破坏;第四,在战略发展上,怒江地理条件好,能用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可发展成为水电输出枢纽。
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人士则认为:第一,在自然人文环境保护上,水电开发会让怒江多种多样的物种基因,丰富多彩的地址构造遗迹景观,富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第二,在百姓生活改善上,水电开发不能提高百姓的经济收入,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反而会引发各种问题,比如移民问题,回流问题,生活方式问题、污水问题等等;第三,在工程实施上,水电开发的可行性不经反复论证可能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造成恶性循环。
参考答案: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总体利用率不足25%,尤其集中在我国西南,当地政府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准备在怒江流域开发“两电十三级”水电方案,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怒江州生存环境恶劣,可供利用的其他资源有限,水电开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怒江水电建设符合怒江循环经济的要求,可以使生态环境不因为老百姓出于生存压力而被破坏;滇西北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内没有支柱产业;新建水利的移民费用低,投资小;水电开发的装机容量大,不但可以满足华中,华东的用电需要,还可以输出国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兴建水利工程导致当地百姓移民,破坏了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开发可以保护当地的自然遗产,对于当地的水文条件调查欠缺,而移民的生计问题并不能靠救济解决,水电工程并不能给百姓一个生计;新建水电后上游变成死水,加剧了环境污染;怒江是我国仅存的原始生态江河,具有保留价值;如果地质情况论证不充分,造成的积沙问题将难以解决。
治水
怒江开发之我见——发展旅游业,怒江最好的选择。
摘要:怒江水电站的开发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是‚给子孙留一条原生态河流‛,还是‚给怒江人民一条出路‛?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发展旅游业,怒江最好的选择。
关键词:怒江,水电站,旅游业正文:针对怒江的开发,各方人士现在多持两个观点,即开发水电站与不开发水电站。
支持者的关键理由是开发水电站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反对者的关键理由是开发水电站会破坏怒江的原生态。
其实,这两个都是正确的,也都是错误的。
正确在于它们的合理性,而错误在于它们的片面性。
我们为什么不找一个两全其美的良策,让怒江在保留原生态的同时,又能给当地经济带来飞跃式的发展。
在这片13亿人口的中华大地上,怎么可能会没有谁想出这样的方案呢?有人想到了——旅游业。
可惜,阻力重重。
发展旅游业,怒江最好的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怒江的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不能承载过多的游客,发展旅游业不能代替水电站的开发。
但是,说这种话的人大多都是当地的政府官员,他们的眼里只有GDP,只有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没有长远的发展观,因为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政绩。
开发水电站是一个增长GDP 的速成办法,而旅游业则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具有规模,试问谁不选择速成之举呢?怒江不能承载过多的游客,这不是事实。
真正的事实是当地政府没有开发,如果将开发水电站的资金用在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那么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见得会不可观。
在此,我们来看一下怒江具有的旅游资源:横断山脉峡谷地带,形成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三大峡谷,山高水险,景观奇秀,峡谷奇观石月亮、怒江第一湾、江中松、石门关、六库溶洞、哇拉亚窟等景色引人人胜;云南旅游地怒江州高山湖泊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还有藏族、傈僳族、怒族、勒墨人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以及贡山大小石门关石刻、白汉罗教堂、普化喇嘛寺、福贡吴符岩画、腊思底岩画、泸水登埂澡塘会、六库露天大佛等人文旅游资源。
奇花异草姹紫嫣红,珍禽异兽种类繁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方态度当地居民态度反对建怒江水电站资源2007-05-29 20:01:52 阅读1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3座水坝开发东方大峡谷腰斩怒江是耶非耶2004年03月16日青年参考美国《纽约时报》王冲编译在中国环保界流传一个并不可笑但寓意深刻的笑话:一位水利学家和一位生物学家同览江水奔涌的云南怒江时,水利学家叹息道:“这么多水白白流失,可以发多少电啊!”生物学家也叹息道:“千万要保护这自然的杰作,破坏了是要遭惩罚的。
”这两声叹息如今真的变成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自去年6月起,云南省和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决定在怒江上修建13座水坝。
消息传出,国内学者和政府内部不同部门展开了多次论战。
今年,争端进入国务院视野,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
怒江项目让村民“深入云端”山在怒江上,山里的村庄像是高高悬空,农民在这里种植卷心菜,也种植玉米,怒江两岸土地稀少,他们不得不在“ 空中”生存。
或许,他们还要往更高处搬迁,抑或是“深入云端”,因为可能在这一段水路修建大坝,为国家蓬勃发展的经济提供能源。
在中国国内,这个声称要“建13座大坝”的计划不仅唤醒了中国的环保意识,还引发了政府内部罕见的公开分歧,这是决策人始料未及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污染严重的国家,怒江是保留原始风貌的河流之一,它流经一个大峡谷地区,全世界独一无二,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去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开批评了怒江项目。
村民不知何处去2月初,“之”字型的山间小径沿怒江两岸蜿蜒而上,村民拖曳着修葺房屋的材料拾级而行;而村里的女人在洗头,她们用的水是用沟渠引来的怒江水。
他们中的多数人居住在用竹子搭成的棚子里。
胡华申(音)是一位老师,居住在永拉嘎(音)村。
他轻手轻脚地走过一个混凝土灌溉渠,在一小片土地前面停了下来。
他说这块二十几亩的土地养活着全村200多口人。
胡华申说:“这块土地可能被淹掉,那样的话我们就得往山上搬,可在那里我们能种什么呢?”怒江项目将迫使5万人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大都是农民,不会讲普通话,他们和几百年前的祖先一样,选择了在这块土地上生活。
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移民总是一个痛苦的话题。
村民们通常会抱怨官员没有把许诺的赔偿和补贴全部给到位。
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一位副主任说:“他们会在附近的城镇得到安置。
”失业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怒江傈傈族自治州是中国最穷的地区之一,人均年收入不足80美元,据这位副主任预测,得到安置的村民尽管是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文盲,但会很快找到工作。
“建坝就像往村子里扔原子弹”迪马罗(音)村位于群山之中,它已经隐约瞥见了自己的未来。
几个月前,工人已经开始在一条冰川融水形成的支流上建造大坝。
这个大坝不属于怒江项目,所受到的关注和批评很少,20户农民要迁移到更高的山岭上去居住,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官方对此没有解释。
藏族村民阿卢(音)对大坝持批评态度,他说官员们许诺大坝的建设会带来工作机会,提供更多电力,但他表示怀疑:“据我看,当地人不会得到什么工作,因为当地的教育没有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
”这个有着2400口人的村子由傈僳族、怒族和藏族三个民族组成,他们住在非常简陋的小木屋里,一位叫巴文华( 音)的妇女说:“我们习惯住在这里,所以不觉得多么难,河流给我们水喝,大山给我们食物。
”阿卢怀疑村民可能要告别他们惟一熟悉的生活方式,他说:“如果因为这个项目人们被迫搬迁,他们将会失去有他们特色的生活方式;如果他们搬迁,肯定会丧失他们的传统。
”环境保护主义者在推动怒江沿岸的生态旅游,希望借此提高这一地区的生活水平,阿卢做过向导,还存了一笔钱。
他说只靠生态旅游不能解决问题,但大坝会让事情更糟糕,他说:“我告诉村民,建大坝就像往村里扔原子弹。
”给当地人带来的影响生活在江边,是怒江人最基本的生活状态。
怒江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是沿江公路,江边也集中了怒江州主要市区县城的建筑,甚至怒江最好的水稻种植基地也在江边。
一个傈僳族老汉坐在他家的小楼上吸着长长的竹筒烟斗,黝黑的脸上刻了深深的岁月的纹,如果怒江的水电站一建,这幢江边的小楼就会被淹,当问到他是否想好把家搬到哪里去,他看着滚滚的江水,茫然地说,不知道。
就在几年前,他才从山上搬到江边来。
对于修建水电站能解决脱贫问题,更多的专家提出了异议,在怒江这样特殊的情况下,用水电站是很难解决的。
高山峡谷的耕地多半在坡度25度以上,人们的生存与这为数不多的耕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水坝的建成把江边的耕地淹没,难道又让他们回到森林里继续刀耕火种的日子,而且,这似乎也与我们的退耕还林政策相悖。
移民问题也成了修建水坝的重大问题,怒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也是民族习俗、民族风情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地区。
怒江州也曾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而进行过民族迁移。
比如大量向缅甸移民,后来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缅甸北部到处起火,缅甸政府提出了抗议。
山地民族传统的耕作方式,是扛着枪背着炸药,轰轰烈烈地开过去,先把东西砍倒再烧。
往思茅的移民适应不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不愿改变生活习惯,很多人中暑生病又跑回去。
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于一定的地域与环境特征,移民很可能导致一个民族文化的消失。
怒江水电站淹没的是河谷地带,而且周围都是山区,坝区小得可怜,六库的坝区面积不可能容下那么多的移民。
再加上泸水县城迁到怒江,江边那少量的缓坡地已经被占用得所剩无几。
修建水坝水电站造就了大批的生态移民,水电站在预计之初能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实惠也大大地打了个折扣,更多的人因此而走上了奔波之路。
环保人士“环保人士”们反对怒江建坝的一条重要理由,就是要保护文化多样性。
“环保人士”不是没有看见怒江居民的贫困,而是觉得他们应该让怒江居民继续过那样贫困的生活。
那是维护不同的文化价值观,那是保存文化多样性。
当地政府、、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像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这么急迫地渴望发展,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让这个地方的每一任主政者都跃跃欲试。
连续三任,纠缠十年,只为水电开发。
据悉,怒江政府官员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给云南代表团的每个代表递上了一份关于怒江水电站开发的建议,期待通过全国两会这个平台,获取国家对怒江水电站开发的支持。
3月7日,云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当记者问及怒江水电站开发一事时,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表态称,在水电开发中要采取积极有序稳妥的态度,如果没有解决好移民和环评问题,就不能开发。
实际上,这并没有阻止住怒江水电开发的脚步。
虽然2003年怒江第一次提出要建水电站时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也迟迟未获环保部门批准,但六库电站及整个怒江流域电站建设前期工作一直未停止。
2008年,在没有国家批准的情况下,怒江水电站的前期工程悄然动工,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名,对上游的村庄进行了移民。
如今,在小沙坝村旧址,六库电站的工地大门紧闭,虽然已经停工,但依然可以看出早前热火朝天的影子,作为建设主坝的基础工程围堰也已经修好。
过路村民密龙岳说:“现在是停了,但是盖好之后停的。
啥都铺好了,你看那个桩就知道了。
”著名环保NGO“绿色流域”的主任于晓刚表示,怒江水电开发现在就是想走只做不说的路子,等木已成舟,就是既成事实了。
“怒江捧着金饭碗讨饭的局面要改变,未来还是以矿电强州为主,对大电、大矿的开发要加大力度。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晋宣明确表示。
当地一官员私下感叹说,如果这个项目当初是国电开发,那么早已经上马,但有望在年底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正式动工上马。
对此,张晋宣不予置评,他表示,国家在国家层面肯定有它的考虑。
这个肯定要等待最终国家的决策。
要逐步来做,这么好的资源,老不开发也是不可能的事。
怒江水电开发,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议搁置之后,有望再次重启。
目前,州府境内的所有河流的支流都已经开发了中小水电站。
截至目前,全州在投的中小水电站有88座,已投成42座,总投资额达34.6亿元企业态度支持“建水电站,受益最大的确实是企业。
”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世明称,怒江项目拖到现在,受损失的也是企业。
据悉,近年来,华电已向怒江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
如果项目不能开工,所有的投资都打水漂了。
在反对怒江建水电站的阵营中,站在最前排的是一个女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北京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她也是被“江河十年行”项目组组长萧远称为“对水电开发商最具杀伤力”,也是“最需要保护”的人。
很多人的态度经过诸多专家学者论证,2003年,怒江中下游的水电开发最后推荐13级梯级开发方案,装机容量21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一亿多。
正是该方案引发持续4年多的争论。
2003年8月13日,有关部门曾牵头召集几大电力公司和相关部委,讨论怒江流域水能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与建设的规划。
在这次会上,赞成开发的意见占主流,专家们列举了怒江开发可能带来的诸多有利影响。
14日,由云南省怒江州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一经出台,立刻争议声一片。
2003年9月3日,在北京举办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与会的大多数专家对怒江水电开发持反对意见,并从河流生态、地质地理、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动植物种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怒江的开发将弊大于利。
2003年10月20日—2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会学、生物、动物、经济、环保、景观等学科的12位专家和云南省各部门的官员,两种意见在会上再次交锋,而且甚为激烈。
2004年,国家发改委曾向国务院报送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
不过,国务院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
”怒江水电开发被搁置。
据怒江州统计,目前全州1500米海拔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
全州水土流失面积达3933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6.75%。
地质灾害隐患处达600多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且愈演愈烈。
类似的统计,国际大坝委员会早在1998到2001年就对全球300多个大型电站做过调查:全球水坝造成了4000到8000万移民;使当地社区相对贫困化;大坝造成生态系统的消失;而且使当地土著文化消失,这在横断山脉特别是云南将会很突出,因为这是多民族地区。
他们的结论是50%以上的水电站发电都低于预期值,70%的水电站达不到预期目标。
更加贫穷、生态破坏,成为反对大坝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时至今日,大坝争议已持续了4年之久,却无降温趋势。
人们认为怒江急于开发水电资源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怒江州算了这样一笔账: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