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探索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情境、材料、问题、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
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在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各显其能,减轻教师讲课的负荷,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究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探索和实践。
1、营造宽松、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步是营造一个宽松、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放松、高效的环境中逐步自主学习,逐步发扬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好学、好问、好思考、好行动等思想和行动进行充分的尊重和鼓励,以此打破学生对严谨传统教学的依赖,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
2、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实际探究和实践,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出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在教学中的指令和实施,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发挥,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3、注重学习问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造性探究式教学法中的学习问题需要表达开放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的问题和任务,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认识、理解、发现、归纳和演绎数学知识和思想。
4、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以引导方式来教学的,他不是Issue官方网站本文作者,也不是借助讲义来讲解课程内容的。
他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发现,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学习内容,完成自主学习。
5、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团队合作是探究式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引言一、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进行教学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问题解决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理论,提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知识和技能。
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理论为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以问题导入教学、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探究、以问题为引导训练技能、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巩固与拓展等。
以问题导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生活问题或者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数学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鼓励他们通过尝试、讨论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
然后,以问题为引导训练技能,教师可以将某个数学技能的训练与一个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并运用该技能。
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巩固与拓展,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这些知识。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我们选择了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实践探索。
这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探求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她经常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分数”的内容时,她设计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明买了一块蛋糕,他先吃了1/3,然后又吃了1/5,最后剩下了多少。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不仅理解了分数的概念,还学会了用分数进行运算。
在这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讨论,不仅增强了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学习摘要: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自主探索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活”字,抓住一个“动”字,从激发兴趣入手,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联系生活,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体验学习,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发展自我,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主体。
关键词:自主探索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只有改变教学方式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有效进展。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作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自主探索学习呢?一、活学善思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要突出一个“活”字,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直接动力。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活”起来,促使学生喜欢自主探索学习。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情感“活”起来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的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是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
X i n X i a o Y t l S l ' l
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
王 玉娜
( 齐河 县第三实验小学 , 山东 德州 2 5 1 1 0 0 )
摘
要: 数 学是 一 门基 础课 , 浓厚 的兴趣 和 良好 的学 习习
的预 习方法 , 通 过预习方法的指导 、 训练 , 使学生学会 预习 , 并
天所讲课进行预习 , 预 习时要有 目的性 , 认 真阅读课本 内容 , 找
出重 点 、 难点, 并认 真做笔 记。对 于疑难 问题要进行 仔细地研
当然 , 对数学课而言 , 课 件不能代替传统的板书。 在教学过
程中 , 教师还得要 板书 , 要有验算 步骤 , 要有学生上黑板验算 的 教学环节 , 从而实现对教学重 点和难点 的突破 。只要能最大 限
多媒体教学 比传统的教 学手段更 富有 表现力 和感染 力 , 它
可使学生快速 、 高效地获取知识 , 发展思维 , 形成 能力 , 又可 以 适当增加课堂容量 , 充分体现 “ 教为主导 , 学为 主体 ” 的教学原
学过程 中, 教师可 以通过多媒体课件 , 充分利用模 型 , 使问题直
观形象 , 学生掌握起来也就顺利多了。 如在教学“ 平行 四边形 的 面积 ” 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 首先 让学生动手操作 、 剪拼, 将平 行 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 形成表象 , 然后 在学 生观察 、 交流
动 性
无论是在 日常生 活中 , 还是在生产中 , 都要用 到数学知识 。
教师应 明确指出数学在一个人 的学习和生 活中所处 的地 位和 所起 的作用 ,以及本 门课在 以后 的实 际工作 中的巨大作用 , 引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探索
( 江 苏仪征 化纤第一小学 江苏 扬州 2 1 1 4 o o )
摘 要 :探 究教 学是新课 程倡导的一种重要 的教 学方式。不仅有特定的形式。而且 蕴涵着代表其特质的教学精神 。在 小学数 学教 学过程 中,教师不但要尊重探 究教 学的本 身规律 ,而且还要 深刻认识到探 究是 一种有 目的的探 索。学生的探究精神、 创新 意识 和充实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这 个过程 中受到 熏陶、感 染、 历炼而成的 。教 师要 为学生设 计 出 探 索活动的新 思路 ,引导 学生体验 实践 , 使 学生真正成 为新课改的受益者。 关键词 :小学数 学 探 究教 学 合作 课程资源 教学评价
课 堂是 新 课程 实施 的 重要 阵地 ,是 开启 和 展示学生智能的核心场所 ,从这个意义来说 , 课 堂是 新课 程 的一 个 窗 口 ,通 过这 个 窗 口 。我 们可以窥见教育行为 ,了解学习动态 ,提取研 究信 息 ,激 发 创造 灵 感 ,所 以课堂 教 育 中实施 什 么样 的教 学 行 为 。如何 实施 教学 行 为 ,显 得
探究 性 教学 的 目的理解 不 到位 ,片面 地强 调 了 探究 性 教学在 实施 过程 中 的组织 形式 。另 外 , 还有 些 教师 的知识 储备 不够 ,难 以胜 任探 究性 教学 。可见 ,教 师要 自如地 实施 数学探 究 性教 学必 须 不仅熟 练 把握教 材 知识 内容 ,还要 具有 驾驭 探 究性课 堂 “ 生成 ” 的能力 。如 果教 师知 识储 备 太单一 ,学科 间的 知识或 综合 性 的知识
、
探究性教学是教师为了指导和培养学生探 究 性 学 习而 摸拟 科学 探究 所设计 和组 织 的一种 课 堂 教学 。探究 性教 学包 括 教与 学两 个方 面 , 方 面教 师 要给 学生 提供 必 要 的指导 与 帮助 。 使 学 生 明确 探究 的 目的 ,方 向 和方法 ;一 方 面 师 生 共 同创 设 良好 的探究 环 境 ,学生 积极 主 动 地 探 究 。我 们可 以 这样理 解 ,小 学数 学探 究 教 学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探究教学的理论 指 导 实践 的 一种 高效 课 堂教 学方 式或 是一 种 拓 展 型 课程 的课堂 教 学活 动 ,让学 生通 过综 合应 用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 流 ,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 性与综合性的问题 。 二 、小学 数学 探 究教学 的意义 开展 小 学数 学 探究 教学 ,是 新课 程 标准 对 现代课堂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 它有 利 于培 养 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促 进学 生 个性特长等 自主和谐发展 ,从而有利于全面提 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 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 是 希 望 自己是一 个 发现 者 、研 究者 、探 索者 ,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教学 ,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学 习活 动 的积极 性 。发 挥 学生 自主 探究 的能 动 性 。在教学活动 中,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 法让学生 自主寻找 ,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 题让学生 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自主 发展的需要 ; 使学生在 “ 活动” 中学习, 在“ 主 动 ”中 发展 ,在 “ 合作 ” 中增 知 ,在 “ 探究 ” 中创 新 。学 生可 以通过 探究 的方式 理解 数学 知 识 ,学习科学技能 ,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 步理解数学本质 ,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 观 ,培养 创 新意 识 和实 践 能力 。在 新 的教材 每 章中 ,对知识 的发生 、发展、变化、深人等 都有探索的要求 ,把数学探究活动放在了相当 重要 的位 置 , 这 既是 适 应教 育改 革发 展的 需要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锤
@
…
2 0 1 3 年第1 l 期( 总第2 0 3 期)
・ … ・ … ・ ’ … ・ … ・ ●
小学语文教 师如何确定 教学 目标
李 秀娟 永城 市 第二 小学 ,河 南
国主 义 教 育相 互 渗透 、 提 高 小学 生 综 合素 质 的 目的 。
时, 他们便会 附和他人的答案。只听别人分析、 讲解, 养成
惰性 , 以致失去学习的信心。 其实, 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 。 在教学 中, 老 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地参与到问题解决、 思维策 略 的优化活动 中来,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用 已有的数学知识 和生活经验 , 在大脑中建构解决 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 这样 , 每个学生都会有 自己的思考、 解题策略和 问题结果( 不管正 确 与否) 。然后 , 教师再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这样, 就不会
二、 独立 思 考— — 有 心
我有一种思想 , 我们彼此交换思想, 那我们将 同时拥有两种
思想 。 ” 萧伯纳的话对我们在教学中适时引导提 问、 促进课 堂交流, 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很大 的启发。 因此, 在教 学中, 教师要适时引导提 问, 关注学生的课堂交流, 让学生 真正去倾听、 接纳、 赞赏、 分享 、 互助等 。长此 以往, 学生便 能从“ 新” 的角度去思考 问题 。这样 , 既可 以避免学生形成 思维定势, 训练学生动脑、 动 口和动手的能力 , 又可以培养 学生不迷信 、 不盲从、 独立质疑 的探索精神。 四、 补 充作业——有度
④ 鹱
@
N
磺熊 蓦 {
磊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彭 志远
பைடு நூலகம்
浅谈小学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的探索与应用 小学教师教学体会研讨材料
浅谈小学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的探索与应用【摘要】: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素质教育和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了对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分类讨论思维能力应贯穿在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逐步渗透的。
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知识特点,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让学生逐步,最终达到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一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分类讨论探索应用小学数学在小学数学中,把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进行讨论,再把这几类的结论汇总,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就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分类思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分类的意识每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积累了一定的分类知识。
例如把人群按照从事职业分为工人,农民,科学家,医生等,商品按照用途分为家用电器类,洗化类,衣服类等,书籍按照内容分为情感类,科普类,教育类等。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分类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分类思想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副孩子们在游乐园里玩耍的场景图,孩子们在观看这些图片时个个神采飞扬,心中充满了向往,农村的孩子毕竟很少玩这些游乐项目。
我拿出了事先制作好的卡片,提问孩子们能否将这些图片进行归类。
话音未落,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想到前面来展示,最后我叫了一名中等生,他把荡秋千,开火车,过山车,滑滑梯贴在一排,而将旋转木马,摩天轮贴在一排,评讲的时候所有同学都同意他的观点。
而我又组织了学生小组讨论,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用手比划最终一致认为荡秋千的运动方式属于旋转,正确地进行了分类。
孩子们就是在这种尝试,纠错,再改正的过程中加深了平移与旋转的理解,感知和体会这两种方式的不同,从而能正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2发 挥 小 学 低 年 级 记 忆 力 强 的 特 点 , 以 . 可 性、 重要 性。最后让他们欣赏 了英 语歌 曲 A C B 又 如做操 , 师做示 范 , 教 学生排 成 队列 , 模 学得更多的词汇 , 增强语感 sn 。 og 学生在新奇的学习氛围中 ,洗 ” “ 了一遍耳 仿教师的动作 及发音 , 并放磁带音乐 , 进行人体 如教英语数字时 , 利用准备好 的数字 1 1 —0 朵, 他们感觉到英语并不难学 。他们在 第一节 部 位 和 器 官 的英 语 名 称 练 习 。站 队 时 , 如 的 crs 教师指 着数 字 , ad , 口中发 出桐应 的英语 T r l t T r g tG t i t ha ! un e [ un r h! s a h f i o r g aed 如果 英语课 上 , 听懂 了老 师 讲的大部 分 内容 , 就 和 读音 , 学生跟着读 , 当学生能用英语按顺序熟练 老师配合得很好 , 从而产生 了成功 的喜悦 , 使今 有 的学生转错 了方向 , 就引起哄笑 , 他就 会努力 读后 , 联 系实物 , 配合 即指 出 与数 字 相 同 的 实物 , 后 的学 习 有 了一 个 良好 的开 端 。 去记住哪个是左 , 哪个是右 。 由丁配: 有音乐和动 如 l1  ̄ 0支铅笔 、~ 0个苹果等 , 11 这样把数字与 二 、 用 学 生 心 理 特点 开展 英 语 教 学 利 作学 生很有兴趣 , 若记不准确就马上纠正 , 如此 实物 联 系起 来记忆 , 也 乐 意接 受 、 学生 效果 也好 。 低 年 级 学 生 心 理 特 点 较 明 显 的 有 : 仿 能 模 反复练习 , 在很 短 的 时 间 里 都 能 记 住 而 长 时 间 或编成顺 口溜 的形式 , 这样帮助 不忘 。 力强 , }力强 , 乙 好奇心强 , 把这些特点 , 引导应 然后配合 歇曲 , 用 在 学 习 英语 上 , 习 效果 是 f 学 ‘ 苦的 。 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家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抑制作用。
自主探究式学习逐渐被提出和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主动探索知识,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自主探究为特点的学习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和尝试。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所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能够自由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现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种情境化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
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交流思路。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自主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完问题后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
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践和尝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
郁 秀 雪
( 山东省 莒南县第三小学 山东 ・ 临沂 2 7 6 6 0 0 )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 堂不再是封 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 延, 而是折射出“ 高智慧
学习 ” 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 , 让学生在课 堂上 自 主学 习, 合作探 究, 思维得 以飞扬, 灵感得到激发, 使我们的课堂越加 . 关键词 新课改 小 学数学 教 学策略
翼翼地“ 揣摩” 教师的想法 ; 课堂上有 了“ 爱意” , 教师不会将 目 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比如在教完《 相遇应用题》 光仅仅局 限于知识的传授_ ' 卜 ,而 是更 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 例题 后,教师 问 “ 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 的情况
生命体 的存在 。如学生回答 不出问题 时, 可 以说: “ 你行 的, 再 吗?” 在教师 的弓 f 导启发下, 学生列举 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 好好想想 !” 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 不妨 满怀期待地说: “ 你 合情合理 的实 际情况,教师 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 先试试 , 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 、 “ 我就知道 你一 定行 , 你 瞧, 说 应用题, 自己探究解决; 又如 《 元、 角、 分》 教学中, 开展模拟购 给你 1 O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 ?在《 分类统计》 的 得 多好 、 多响亮 呀 !” 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 学生往往能产生 物活动 ,
和 能力 。惟有师生平等 , 才能调动起师 生合作 的积极性 , 才有 3生活融入数 学, 让学生体 昧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 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 , 让数学从生活巾 走来, 有l = _ I 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 , 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 既能让学生感受, 卜 活化 的数学, 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牛活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自主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践自主探究式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几何的时候,可以引入小学生喜欢的玩具积木,让学生自主组合出不同的几何形状,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几何形状的特征和性质。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
二、引导问题探究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引导问题探究。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在学习数的性质时,可以提问:“两个奇数之和是偶数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实践和验证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问题探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的性质,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探讨。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思路和解题步骤,互相帮助和鼓励。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共同探究问题,提高互动合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采用游戏、故事、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分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配比食材制作蛋糕,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五、持续跟踪和评估在实施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持续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听取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思路,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持续跟踪和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教师们一直面临的难题。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教授基本的运算规则,而是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换零钱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运算的含义和规律。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讲解知识点,而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不同的图形,通过发现规律和总结归纳的方式来学习几何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另外,教师们还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
通过使用电子教具、教学软件等,教师们可以让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教具来演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触摸和操作来深入理解。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在教学评价的方式上,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们不再只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学习一个数学概念或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展示、讨论和互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学习摘要:探究式的建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本文从小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模式入手,对学生与教师之间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所谓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全班的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积极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并进而采取适当行动的教学活动。
其实实质上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
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注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的正确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从小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常言:“教无定法”,对于探究式学习更是如此。
模式不等同于模式化,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模式只是一个可操作性的参考框架,起一种参照作用。
如果只是呆板地去执行模式,教育方式中的探究精神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只能是空谈。
因此,被传统地认为死板的数学课堂也应有所创新,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定是丰富多彩的、是生动活泼的。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关系密切,如:算一算家中一年的存款利率是多少?这个月你用了多少钱?妈妈今年48岁,儿子的年龄是妈妈的1/2,儿子今年多少岁?……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数学问题应用到探究式学习当中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让学生从小树立起“学数学真有用”的思想,同时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有关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个性。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模式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确认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深化迁移。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课程标准是国家的育人蓝图,是课程改革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的颁布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课程理念。
伴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行动的进行,一线教师必将面临一系列新的融合问题与机遇挑战。
想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跟上时代步伐,对“新课标”进行研读十分必要。
通过深入学习“新课标”,可以发现新课标的“新”落在了“结构化”“大单元”“整体”等关键词上。
首先,在“课程理念”板块,提出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的要求。
作为课堂教学的新指南,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是本次课程修订的重要理念,也是其创新之所在,包括“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组织”与“课程内容呈现”三个维度,其中还强调了结构化整合是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
其次,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相比,在“课程实施”部分,“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还特别提出了两点全新的课程要求,即“探索大单元教学”“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倡以大单元作为基础课程单元,化“碎片知识”为“整体结构”,通过整体分析教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这不仅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更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那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何而来?小学数学学科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什么?如何在课时学习中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笔者试针对以上问题,以“新课标”为依托,基于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理性思考,结合案例加以阐述说明。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何而来?仔细研读2022版新课标不难发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概念贯穿“新课标”始终。
在课程内容组织中提出“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在“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出“改变过去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浅析如何把握小学数学的教与学
东西加入到课堂 中去 , 创设各 种具有启发性 的外界 刺激 , 引导学
生积极 思维 , 激起学 生对 知识 的求知欲 。另一方 面 , 教 师应对学 生在课 堂和考试 中取得的微小 的进步和成 功 , 进行 鼓励与表扬 ,
八、 结 束 语
些抵触心理 。
六、 建立 奖惩机制和评价机制 。 激发年轻教师的教 学潜 力
作为教师 , 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 学中 , 无 论是从课堂
知识 的呈现 、课堂 的管 理方 面来 讲 ,还是从教 学评 估和组织 活 动、 板 书及演示 的方 面来讲 , 年 轻教师都要投 入热情 , 在 每个环
一
调动了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同桌讨论 的方式与小组讨 论相 比更 能对问题进行充分 的探讨 , 更好的使学生掌握解决 问题 的思路 。
学生参与到课堂总结 中,一方面可 以使 教师对课 堂的教学效果
有一个 判断 , 另一 方面 , 可 以提 高学生 的分 析 、 理解 、 概括 的能
力,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色, 让学生在 学习 中成 为真正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数 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 小学数 学是数 学教 育中的启 蒙和基础 , 只有从 小抓
起, 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 , 才能培养他们 灵活运 用和独立解决生活 中实际问题 的能 力。小学数 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 造能力和创新 思维
方面发挥 着重要 的作 用。 因此 , 本文就如何加强在 小学数 学教 育中的教与学展 开论述 。 关键词 : 小学数 学教 育; 教 与学 ; 方法 ; 认识
个性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个性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个性化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个性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一、个性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个性化教学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满足学生个体化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个性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较大,采取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面对数学难题时的应对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个性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1.了解学生个体差异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开展兴趣调查、观察学生学习风格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例如,有的学生对数学几何感兴趣,可以采用几何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数学题目,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可以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例如拆解复杂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因材施教,设置个性化目标个性化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设置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挑战和成就。
例如,对于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参加数学竞赛等提高其数学水平的活动。
三、个性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个性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教学模式思考与探索
2020年35期┆241课堂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教学模式思考与探索高 萍摘 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以这种思想理念作为指导,这就是“学本”的内涵。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制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
这是“学本”课堂的特色。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能够自主进行学习,教师教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本;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不断推行,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而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计划时,应多加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充分将精力融入相关的学习内容中。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一、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开展多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有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没有充分的认识,就不会将其理念应用到具体的囧爱学活动中[1]。
最基本的原因即大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没遇到特殊的情况时,并不愿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
而这种传统教学法的模式正好与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模式相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的课堂教学,而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中,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相应的提升,学习的效率也就不能很好的得到提升。
(二)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太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受家长和教师的双重暗示,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显得过于功利化。
学生深谙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途径即学习知识的重点内容,而这种明确的目的性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的愉悦性[2]。
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和家长和教师的不断暗示有关,教师受学校的压力影响,注重学生升学率的提高。
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
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摘要: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全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要从学生与教师双方面来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明确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要更新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还原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身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兴趣;主体;开放;合作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素质教育必须走进课堂,而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
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去,不仅要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一、设置生动的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
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这说明了“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将数学知识在数学情境中合理进行呈现,既体现了数学的真实存在性,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活动方式,课堂上教师应努力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
如果教师只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和学,而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会导致课堂枯燥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一、为什么需要自主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往往是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收。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而自主探究式学习则更加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探索与尝试的内容与方法1.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创设情境。
在教学面向小学三年级数的整数时,可以设计以下情境:小明去商店买东西,他手上有100元,他买了一件50元的衣服,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2. 提问题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
在上述情境中,可以问学生:“小明买了一件50元的衣服,还剩下多少钱?请你们想一想,怎么计算?”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自主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合作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总结和分享在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和其他小组分享。
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在实践探索与尝试中,我们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显著的成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培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不仅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我们也从实践中得到一些经验教训。
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需要和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合作和交流。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无处不运用到数学。
很多学科学习的基础就是靠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等等。
怎样学好数学,是很多学生及家长头疼的问题,下面就我从事数学教育三十余年经验,谈谈小学数学教育的心得,不当之处望同行批评指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孩子有模仿的天性,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他们想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天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提倡活动式、启发式、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然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于是学生产生了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中开设数学活动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将来更进一步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小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做到无师胜有师,所学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学会去学习、去思考去应用数学知识。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
在现代教育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要平等的交流和恰到好处的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探索平昌县信义小学陈波[关键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摘要]:笔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学与教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实践课改理念,结合课例来说明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充分地体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对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育观念上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征,数学教学的要求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例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教学时,联系实际,编制几道应用题:例1、“我班学生数是第一小组学生数的几倍”?(我班有学生52人,第一小组有学生13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活跃起来了,有的已知,有的学生先清点全班学生数,再清点第一小组学生数进行计算:52÷13=4,答:我班学生数是第一小组学生数的4倍。
例2、数学书本的宽是长的几倍?例3、课桌长是宽的几倍?例4、学校栽植了30棵松树,6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几倍?……。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测量、计算可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我们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教学时,明确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学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并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为了达到这一教与学的目的,我在课前要认真的分析教材:因前面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了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
这样,既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为学习假分数、假分数化整数、带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扎实的基础。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是分数意义的实际应用,这一内容教材主要安排在分数与除法的教学之后,并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引入,目的是为了同除法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说明算理,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数相除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指出: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计算整数除法时得不到整数商的问题,接着安排了例2、例3两个除法例题来说明这一问题。
例2是把一个计量单位(1米)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例3是把许多物体(3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在例2例3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例4例5,例4是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例5是在复习题的基础上类推,使学生看到这两小题都是以鸭的只数作标准都用除法计算。
所不同的是前一题得整数商,后一题得分数商。
另外,例5还通过两种解题思路的对比,来加深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以顺利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问题。
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知道,甲数是乙数的几倍,反过来乙数就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我采用启发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生生、师生合作交流,辅之以讲练结合的教与学的方法。
三、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习了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时,商要用分数表示的情况。
我还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明确了这样的题目也用除法计算,商用分数表示。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和谁比,就以谁作标准,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计算时就用谁作除数(实际上就是分母)。
四、教学反思。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注意获取信息反馈,及时矫正弥补、效果回授,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也更有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
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的合作交流,以及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浅谈四年级数学教学与反思平昌县信义小学陈波[关键词] 教学反思[摘要]笔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学与教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实践课改理念,结合课例来说明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地体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对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育观念上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征,数学教学的要求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例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教学时,联系实际,编制几道应用题:例1、“我班学生数是第一小组学生数的几倍”?(我班有学生52人,第一小组有学生13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活跃起来了,有的已知,有的学生先清点全班学生数,再清点第一小组学生数进行计算:52÷13=4 答:我班学生数是第一小组学生数的4倍。
例2、数学书本的宽是长的几倍?例3、课桌长是宽的几倍?例4、学校栽植了30棵松树,6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几倍?……。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测量、计算可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教学时,明确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学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并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为了达到这一教与学的目的,我在课前要认真的分析教材:因前面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了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
这样,既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为学习假分数、假分数化整数、带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扎实的基础。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是分数意义的实际应用,这一内容教材主要安排在分数与除法的教学之后,并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引入,目的是为了同除法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说明算理,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数相除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指出: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计算整数除法时得不到整数商的问题,接着安排了例2、例3两个除法例题来说明这一问题。
例2是把一个计量单位(1米)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例3是把许多物体(3个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在例2例3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例4例5,例4是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例5是在复习题的基础上类推,使学生看到这两小题都是以鸭的只数作标准都用除法计算。
所不同的是前一题得整数商,后一题得分数商。
另外,例5还通过两种解题思路的对比,来加深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以顺利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