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第6集
茶,我们的命运--解析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声屏世界2014/3VOICE &SCREENWORLD 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有着“百科全书式人物”之称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把茶叶看作是中国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
6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登陆央视一套《魅力纪录》,引起了爱茶人士的关注。
节目从前期准备到完成拍摄历时3年,拍摄组翻越了40多座茶山。
总导演王冲霄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纪录片拍摄世界各地的茶,除中国外,他们去到了7个国家,探访当地的茶人,体味当地的茶文化。
本文试图从茶叶的自然性、传统性、文化性出发,对这部纪录片进行解析。
作为天地人合的茶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这种不为己谋生的品性是大自然无私胸怀的体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是建立在大自然无私馈赠的基础之上。
茶叶,便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礼物。
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开篇就讲述了茶叶的起源:“冰川季,青藏高原阻挡了致命的寒流,它的东南边缘,成为了地球上古老物种的天堂,最早的茶树就生长在这片原始森林中。
”茶叶的形成来自于大自然所给予的有利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大自然是茶叶形成的基础。
茶叶具有自然性,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些千变万化的香,归根结底来自于广袤的自然界。
不同的地形、气候、水系和土壤所构成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满足不同味蕾的香,并改变了水的味道。
中国,被誉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天地孕育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深谙获取这种自然馈赠之道。
《土地和手掌的温度》告诉观众,“不发酵的绿茶,最大程度保留了茶的鲜味;轻微发酵的黄茶,比绿茶更多了一份柔和;不炒不揉的白茶,最多的保留了自然的原味;半发酵的乌龙茶,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香气;发酵时间最长的黑茶,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全发酵的红茶,兼收并蓄,是当年世界消费量最多的茶。
”我们的祖先在获取自然馈赠时的智慧在片中比比皆是。
第二集《路的尽头》介绍了贵州赤水别具一格的虫茶的制作过程,“村民们把采集回来的树叶发酵,这会使叶子散发出清香,从而引来化香夜蛾等昆虫,在茶叶上产卵繁殖。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第5集(不完整)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五集时间为茶而停下有一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地方。
为了茶,他们曾开启最危险的航程,也曾发动最残酷的战争。
他们掌握着一流的茶叶拼配技术,并创造了风靡世界的下午茶文化,然而,这个国家却根本不产茶叶。
这是英国茶的故事,一个矛盾重重又与我们内心息息相关的故事。
十九世纪,福建的红茶和乌龙茶风靡世界,茶叶大多销往英国,运载茶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飞剪船。
飞剪船是传统木质帆船的最后一次飞跃,船型设计极端大胆,船身变窄,桅杆增加到四层或五层,帆的面积增加一倍,只为了更好的利用海上风动力。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更快。
飞剪船运茶,以快制胜。
传统帆船从中国到欧洲要走一年,而当时最快的飞剪船只需要五六十天。
运茶的航程,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赌博,最先到达伦敦的飞剪船将获得超额的利润。
那时,应该每个家庭用收入的十分之一购买茶叶。
茶叶消费激增,白银大量外流,英国政府开始担心英国到时用什么从中国购买茶叶。
那时,中国并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于是英国商人从印度运来的鸦片,这无可避免的导致了1840年灾难性的战争--鸦片战争,其实也是茶叶战争。
英国从认识茶到举国疯狂地爱上茶,只用了不到两百年的时间。
而让英国人认识茶叶价值的,是一位葡萄牙公主,她是英国第一位饮茶王后,时值1662年。
饮茶王后另英国上流社会倾倒,她带来的饮茶时尚流行了四百多年。
十七世纪初,绿茶被带到欧洲时,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味道更像药品,而非饮料。
最初,茶叶出现在欧洲的药店里,因为价格昂贵,被包装成小包出售。
欧洲人把绿茶当做包治百病的东方仙草,而英国诗人拜伦更把绿茶带入诗的殿堂。
最早出口欧洲的松萝绿茶出产在中国安徽休宁,松萝茶技成熟于明朝初年。
三百年前,中国和欧洲茶叶贸易的初期,正是松萝绿茶最辉煌的时候。
东印度公司1792年的贸易记录显示,整船茶叶,松萝茶占三分之二。
松萝绿茶的黄金时代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才被后起的其他名茶超越。
但它独特的味道,依然被欧洲人所怀念。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山村中,有一片茶树林,茶树林中生长着一片片嫩绿的树叶。
这片茶树林位于一座山脚下,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溪流和葱郁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璀璨的绿幕。
茶树林中的树叶们过着安逸而宁静的日子。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树叶上时,它们就会展开自己的叶片,迎接新的一天。
树叶们生长得茂盛而灵活,它们在空中舞动,犹如一群优雅的舞者。
在树叶们的原始本能中,生长、吸收养分和光合作用成了它们唯一的追求。
有一天,一位旅行者路过这片茶树林,他停下脚步,被树叶们优美的姿态所吸引。
旅行者走进茶树林,仔细观察着每一片树叶。
他发现,这些树叶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的像小船,有的像锋利的矛,还有的像飞翔的鸟儿。
旅行者被树叶们的独特之处深深吸引,萌生了一个念头。
旅行者决定收集这些树叶,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一种美味的茶饮。
他相信,这片茶树林中的树叶们一定能够带给人们不同寻常的体验。
于是,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将树叶一片片地摘下来。
经过数日的精心加工,旅行者终于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奇的茶饮。
这种茶饮既有清香的花草味道,又有丝丝甜润的滋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旅行者带着这种茶饮回到城市,向人们介绍这个全新的茶品。
人们品尝了这种茶饮后,无不赞叹不已。
他们被这种茶饮所迷倒,纷纷称赞它的独特口感和香气。
茶饮迅速在城市中传播开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
茶树林中的树叶们渐渐听闻了这个消息,它们为自己的壮丽事迹感到自豪而高兴。
以前,它们只是在茶树林中默默生长、吸收养分,数不清的春夏秋冬一遍又一遍地轮回。
它们从未想到,自己那平凡的一生竟然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树叶们相互交流,开始对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产生思考。
它们不再满足于只是生长,而是想要通过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美好。
茶树林中的树叶们开始研究茶叶的加工方法,并尝试着不断地创新。
它们渴望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满足感。
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这是一片历经沧桑的树叶,它经历了一段久远又传奇的旅程。
一开始,它是一片洁白的叶子,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活力,在太阳的照耀下,它发出淡淡的金色,像是活佛在空中舞蹈。
慢慢地,它变得绿油油,它把温暖的空气吸入叶脉,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它也渴望着去看看远方,期待着自己的第一次旅行。
夏天的风拂过,将它带到一个又一个的地方,它尝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着各种不同的风景,这是它最快乐的时光。
秋天的空气渐渐变冷,它的身躯也变得枯黄,它的叶脉也变得暗淡,它的旅行也开始收尾。
冬天的雪花落下,它把它的身躯凝固,不再活动,它只能坐在那里,守着大地,看着世界变化。
春天,它又被春风吹起,它又开始飞舞,它又变得绿油油,它的叶脉也变得温暖,它又开始记忆自己的旅行。
这是一片历经沧桑的树叶,它经历了一段久远又传奇的旅程。
它见证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拥抱了世界的温暖,它的故事越来越美丽,它的灵魂越来越洒脱。
它飞翔的痕迹,会永远留在这片大地上。
它的故事,会一直传承下去,让每一片叶子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
浅析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浅析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当一片茶叶再次落入水中,影片缓缓谢幕,当一切内心的汹涌澎湃在这个瞬间归于平静,茶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片普通的树叶,就如同最后一句解说词:“它(茶)生命历经枯萎、重生、绽放,或许只是为了让提醒匆忙行走的人们,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也可以感受到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
”茶生活、茶文化、茶精神已然融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部集纪录片之中。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探寻茶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我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一口气看完,酣畅淋漓。
影片穿越了遍布地球的茶叶国度,探寻了60位茶人的传奇故事,画面意境深远,人文情怀朴实而又充满哲思,激发着人们内心深处对文化的信心与情怀。
平民故事蕴藏的深刻内涵纪录片有着其他类型影片难以表现的厚度,《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并不局限于茶叶知识的填充与普及,而是截取日常生活的横断面,从生活场景当表现出茶与自然、茶与社会、茶与人文的直接或潜在联系,先与观众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再来传递茶文化精神当中蕴含的真善美。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用平民叙事视角贴近群众的心理认知,也能增加纪录片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纪录片里赵阿姨的茶馆虽然没有正式招牌,依然每天按时开门,一块钱一杯茶,随意续杯,可以泡上一天,那是人们记忆深处茶馆最初的模样。
纪录片第六集讲述了70岁的赵阿姨和茶馆的故事,茶馆曾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交场所,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
老茶馆里没有精美的茶具,也没有讲究的泡茶方式,只有最朴实、最接地气的一杯茶,也正是这样淳朴的叙事角度,才能触及到社会以及人心最真实的一面。
我们仿佛也跟着茶客们沉浸在一杯茶里,近距离感受茶文化所体现出的和谐之感。
茶,离我们很近。
细节刻画体现的情感共鸣纪录片常会以特写镜头从细节之处展现画面的感染力,《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也不例外,不管是对茶叶还是对茶人,都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影像浅析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影像浅析20XX 年 8 月 12 日,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落下帷幕。
本届山地纪录片节以山地族群的生存记忆与被拯救中的边缘影像为主题,经评选,央视纪录频道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斩获人文类纪录片大奖。
本片用动态的眼光透过茶艺茶事的真实记录、茶语茶人的讲述、世界各国茶文化的解读,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理解世界文化,温厚表达了对生命个体的关照和社会人文的思考为当前文化纪录片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范本。
在纪录片中,当表现对象成为非物质性的文化内涵,文化的直观形象需要通过影像来构建。
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茶文化的完整视听形象和人文思索的准确表达正是借助于兼具历史性、思想性、审美三者合一的影像结构,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情节来实现的。
一、《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与跨文化类纪录片影像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性,纪录片的内涵能够透过视听元素得到准确的表达。
在纪实的过程中,纪录片的影像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表象进行简单还原,而是把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现实主体提供给人们解读。
《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一书中,中国传媒大学任远教授将跨文化纪录片总结为:(跨文化纪录片)指所表现的主体人物或者主体环境(对象文化)与制作者所设定的目标观众(目标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的纪录片。
笔者认为,跨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特点主要有:在真实性、纪实性的基础上,突显人文性,要求审美表达与思辨性并重,题材选择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主题表达与影像创作具备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作为跨文化纪录片的典型,该片将世界各地迥异新奇的茶艺文化及其历史、自然风貌作为表现对象,以海内外普通民众作为目标观众,完整展示了世界各地茶文化的生存现状,深度审视茶文化与个体生活和命运之间的多重关联,在茶文化的跨国对话中实现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接。
创作团队跨越中国涉足异域,真实记录了世界各地 60 位茶人背后与茶的不解之缘,从题材运用到影像表达倾力营造人文意蕴,以展示温厚的人文性内涵。
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笔记(1-6集)
本文主要内容:茶叶的分类方式挺多,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红茶,本文也主要介绍这六大类茶叶为主,并列举了各大类茶叶的常见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发酵:实质是茶叶中原先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这样形成了。
一、绿茶1.介绍: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2.主要品种:西湖龙井、碧螺春茶、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峨眉山竹叶青3.龙井,本是一个地名(龙井村),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二、黄茶1.介绍:黄茶是经过茶叶轻微发酵而成2.主要品种:君山银针三、白茶1.介绍:属于轻微发酵茶,不炒,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简单加工,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营养成份2.主要品种:白毫银针3.长净和尚说:万法回归内心,平淡才是最快乐四、乌龙茶1.介绍: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
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2.主要品种:福建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台湾冻顶乌龙茶、武夷岩茶3.大红袍是以永乐禅寺顶的六颗老茶树命名五、黑茶1.介绍:黑茶是经过充分发酵的一种茶叶,主要选取茶叶中的大粗叶,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一般做成饼形或者砖形2.主要品种:普洱茶、黑砖3.内蒙大草原的奶茶就是用清水先煮制黑茶,然后加鲜牛奶而成六、红茶1.介绍: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
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2.主要品种:祁门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红茶)祁红、滇红、英红、正山小种、3.红茶销量最多,世界上销售80%为红茶其他1.中国十大名茶:▪君山银针 ( 黄茶 ) ▪洞庭碧螺春 ( 绿茶 ) ▪西湖龙井( 绿茶 ) ▪黄山毛峰 ( 绿茶 ) ▪都匀毛尖 ( 绿茶 )▪信阳毛尖 ( 绿茶 ) ▪六安瓜片 ( 绿茶 ) ▪福建安溪铁观音 ( 乌龙茶 ) ▪武夷岩茶 -大红袍( 乌龙茶 ) ▪祁门红茶 ( 红茶 )2.非茶之茶:有些茶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15则范文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15则范文第一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1茶,是一段旅程,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
在路的尽头,有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
从茶的故乡,到无茶之地,路,因茶而生。
广袤的大地,不同的族群,中国人的生活因茶而交融在一起。
第二集路的尽头新疆喀喇昆仑山,维吾尔族汉子米吉提,正在向山顶的夏季牧场迸发,他要投入一场冒险。
“路很艰难,骑马要三天才能到”这场冒险,或许会搭上性命。
“有时候有洪水,过不去,只能返回,水小的时候,马可以走在水里,水多的话一个人在前面拉着马。
有时候水可以没过马,我们很害怕”冒险的代价是一种茶。
“用雪菊泡茶喝,可以起到药的作用,还可以退烧,找不到药,或者中风都吃。
我老婆有血压病,听说可以降血压,所以感兴趣”米吉提的家位于喀喇昆仑山脚下的克里阳乡,几年前,中国的茶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茶,昆仑雪菊,原产地就在这里。
新疆本不产茶,自古以来,这里的茶都是由内地输入的,而昆仑雪菊让新疆有了自己的茶。
其实,雪菊并不是山茶属植物,但冲泡汤色红亮,既有菊香,又有上等红茶的味道,因此也被视为茶饮。
目前,在克里阳大面积种植的雪菊来源于当地的一位村民,从喀喇昆仑山深处带回来的野生雪菊种子,最初只是观赏,后来,有人发现了它的价值,才得以广泛种植。
为了给老婆治疗高血压病,米吉提前几年都是向种雪菊的乡亲买一些,今年他有了新的想法。
“买不如自己种”种雪菊不仅可以自用,还能给家里增加些收入,但是光买种子,就要花掉去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要省去这笔钱,只有一个办法。
“昨天我详细地问过阿力普,他说山上的确有雪菊,你放羊的时候来找我,我们俩去山上找,他知道位置”米吉提寻找野生雪菊的计划,因为开斋节的到来而推迟了。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要的节日,一般要过三天,期间乡里的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宴请宾客用音乐和舞蹈欢庆节日。
“我是能歌善舞的人,听到鼓的声音,就想好好地跳舞,除了羊就喜欢唱歌跳舞”最近几年,昆仑雪菊成为这种聚会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
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
每年三月,景迈山芒景村的国文都要和家人一起赶制春茶。
茶青,来自景迈山的古茶园,这是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料,国文和族人们一样,都相信自己是茶神的子。
国文和他的族人世代居住在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冰川纪,青藏高原阻挡了致命的寒流,它的东南边缘成为地球上古老物种的天堂,最早的茶树就生长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人类与野生茶树之间的亲和故事,在千百年的口口相传中,渐渐被演绎为神话,凝聚成这片森林中众多民族的共同记忆。
茶是布朗族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是布朗族神圣的代表。
每年举行一次茶祖节是世代相传的习俗,他们坚信着每一块茶地都有茶神。
然而无论是远在古茶园的普洱,或是遥远北方的京味茶馆里的龙井,还是大茶馆里小的龙行十八式,都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演绎。
每年茶祭,小祭高潮在4月16日,大祭高潮在17日,人们会上到山顶祭牛,用牛来祭祀祖先。
整个景迈山的布朗人都汇集到帕哎冷寺,用山泉水泡茶,洗浴神像,以自家最好的新茶供奉茶祖。
布朗人的茶祖叫帕哎冷,传说一千八百多年前是他在面对族人大规模遭受瘟疫的危难时刻,发现了茶可以治病,从而拯救了自己的族人。
茶祭时,人们会到山顶呼唤茶神。
他们认为每一块茶地都有茶魂,他们要在那天把所有茶神唤回来欢度节日--是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财富,任何一个布朗族人都不能忘记。
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茶树一路向东南延伸,在自然与先民的调养下,逐渐演化为易于采摘和管理的小叶种灌木,正是这些低矮灌木生长的鲜嫩芽叶精制成中国的众多名茶。
意大利人加博列拉·波尼诺有一个中国名字——唐云,龙井是她最喜爱的一道中国茶。
与普通外国游客不同,茶馆里的龙井茶远远不能令她满足,2013年4月,唐云赶到,这个茶季,她将在一户茶农家度过。
每年春天的茶季,中国各地茶农家经常会有爱茶人前来借宿。
他们希望品尝到最新鲜的好茶,更希望体验一盏好茶背后的甘苦。
寻找茶文化的诗意——以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
1 茶
纪 录 片 《茶》是 中 国茶 文 化 的代 表作 品,其 中 形象 地体 现 了茶文 化 的深 刻意 境 ,从 不 同角度 展现 了 茶文化 形式 之美 。
1.1 语 言美 《茶》中生动 形 象地 展 现 了茶 文 化 中 的语 言之 美 。例 如“茶 的世
对 整个 茶文 化理 念进 行 阐述 ,体 现 茶文化 的 自然性与 包容 性 。纪录 片 《茶》共 有六 集 ,每 一集 之 间都有 密切 的联 系,最终 形成 了一 个整 体 的 结 构 ,将 茶 文化 的发展 史进 行 了梳理 。第 一集介 绍 了中 国丰 富的茶 叶 种 类 ,第 二集 介绍 了茶 文化 与 中国少 数 民族 的关系与影 响 ,第三 集 介 绍 了中国茶 文化 向外传 播 的发 展状况 ,第 四集 是茶文化 在 印度 、非 洲 等 国家 的发 展 ,第 五集 介绍 了中国茶 文化对 西方 国家 的影 响与渗 透 , 主 要 以英 国茶文化 为代 表 ,第六集 主 要是介 绍茶 人 的茶文 化传 播 历 程 。许 多爱 茶人 士看到 这 部纪录 片时 都对 中 国茶文化 有 了更深 刻 的 了解 ,并 希望 出品方能 够继 续推 出续集 ,但 是从 该片 的整 体结 构来 看 ,如果 不 能够 更 全新 的角 度加 以诠释 ,则无 法继 续推 出续 集 。
《茶》作为 纪录 片的代 表之 作 ,具有 极强 的节奏 感 。导演对 于整 个 作 品节 奏 的把握 十 分到位 ,这 也是 该作 品成 功 的原因之 一 。纪录 片既 是 真 实 的故事 ,也 是 艺术 的展 现 ,而 节奏 则 是 艺术 作 品 内在 的 律动 , 虽然 没有 标准 ,也 无法 衡 量 ,但 却有 着极 其 微妙 的变 化 ,形成 的艺 术 效 果也 有较 大差 别 。 《茶》的整体 节奏 把握 得十 分巧 妙 ,一 张一 弛 、一 快 一慢 ,每 一个环 节 的节奏 都恰 到好 处 ,例 如在 片 中有 一个 镜头 是 一 个 打工 妹在 采完 茉莉 花后 回到 山沟 老家 里喂猪 的情景 ,而 下一 个镜 头 是在 美 国的繁华 都 市 中寻找 爱茶之 人 ,从质 朴的 剧情人 物 ,到 快速 的 节奏 变换 ,也充 分地 展现 中 国茶文 化所 特有 的艺 术表 现 力和 跨越 性 。虽 然中 西方文 化 背景和 内俗 习惯 都有 较大 的差 别 ,但 是 却在 一碗 茶 中得 到 了融合 与 平衡 。茶文 化 的艺 术 审美 价 值得 到 有 力 的体 现 。 《茶》中运 用 节奏 之 美也 提 升 了该 片 的整体 艺 术 效果 ,使 茶 文 化得 到 更好 的延 伸 。 1.3 结构 美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分集介绍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分集介绍篇一《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一)》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我和茶的那些有趣事儿。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被朋友拉去参加了一个特别的活动——茶园之旅。
当时我心里还犯嘀咕,不就是个茶园嘛,能有啥好玩的。
到了茶园,哇,那景色可真是美极了!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全是茶树。
微风拂过,茶树叶子轻轻摇曳,仿佛在跟我们打招呼。
我们跟着导游走进茶园,导游是个特别热情的大姐,一路上不停地给我们介绍各种茶树的品种和特点。
“这是龙井,那是普洱,还有那边的是铁观音。
”她一边说,一边还顺手摘下几片茶叶给我们看。
走着走着,我们碰到了正在茶园里忙碌的茶农大叔。
大叔看到我们,停下手中的活儿,笑着跟我们打招呼:“哟,来参观茶园啦!”我们好奇地问大叔这茶是怎么种出来的。
大叔来了兴致,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这种茶啊,可不容易。
得选好地,施好肥,还要注意防虫防病。
就说这施肥吧,可不能乱施,得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来。
”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种茶真是一门大学问。
后来,大叔还亲自教我们怎么采茶。
“采茶的时候,要轻轻地用手指捏住芽尖,往上一提,千万别硬拽,会伤到茶树的。
”我按照大叔说的方法,小心翼翼地采了几片茶叶,心里那叫一个美。
在茶园逛了一圈,我们又去了茶厂,看茶叶是怎么加工的。
一进去,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茶香。
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有的在杀青,有的在揉捻,还有的在烘干。
我凑到一个正在揉捻茶叶的师傅旁边,好奇地问:“师傅,这揉捻有啥讲究啊?”师傅抬头看了我一眼,笑着说:“这揉捻啊,能让茶叶的形状更好看,味道也更浓郁。
力度和时间都得掌握好,不然这茶可就不好喝啦。
”最后,我们还品尝了刚做好的新茶。
那味道,真是清新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这次茶园之旅,让我对茶有了全新的认识。
原来,一片小小的茶叶背后,有着这么多的故事和心血。
从那以后,每次我喝茶,都会想起那个美好的周末,想起茶园里的那些人和事。
篇二《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二)》朋友们,上次跟你们讲了我去茶园的经历,今天再给你们讲讲我后来学泡茶的有趣事儿。
幼儿故事《一片树叶》
幼儿故事《一片树叶》(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幼儿故事《一片树叶》小黄牛栽下了一棵柠檬桉,小树苗在春风中欢快地成长着。
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茶,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饮品,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茶叶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茶树的萌发到制茶的工艺,再到茶文化的传承,每一片茶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茶树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摇曳生姿。
茶树是一种常绿植物,它的叶子可以全年采摘,每一片叶子都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香气。
茶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雨水,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人们饮用的茶叶原料。
茶叶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
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环节,最终成为了我们熟悉的茶叶。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细心的呵护,只有这样,茶叶才能焕发出最美味的香气和口感。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茶道、茶礼、茶艺等形式丰富多样,展现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喝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茶文化强调礼仪、谦逊、平和,它教导人们懂得尊重他人、感恩生活,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每一片茶叶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茶叶的故事,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珍贵。
茶叶的故事,是一片叶子在阳光下的舞蹈,是一缕清香在岁月里的传承。
让我们一起品味茶叶的故事,感受岁月静好的美好。
愿每一片茶叶都能带给我们内心的宁静和温暖,愿茶文化能够永远传承下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永远在我们心中绽放。
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品茶文化之匠心传承,悟人生之禅意修行
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品茶文化之匠心传承,悟人生之禅意修行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归时更清绝,竹影踏斜阳。
——陆游《北岩采新茶》千百年来,茶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的诗歌数不胜数,一首《北岩采新茶》更将饮茶的口感和心理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从小爱茶。
午后,泡上一壶茶,在清醇幽香的环绕中、在阳光的沐浴下,听父亲讲茶,是最惬意的生活。
从“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的传说,到唐宋茶文化的兴盛,再到明清的普及,茶文化伴随着中国文明历史的进程,几经传承、历练、蜕变,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魅力。
如今,茶文化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成为各国交流的纽带。
可以说,茶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六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的推出,给我上了一堂“百科书”式的茶文化大师课。
没有专家的说教,以世界各地60位茶人的“草根式”鲜活经历,在平凡普通又诗情画意的讲述,让我对斑斓的茶文化图景有了具象的感受。
在此纪录片播出前,知名度最高的是《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但影片都落脚在宏大叙事,茶文化只是叙事的辅助。
《茶》围绕“茶文化”叙述,填补了我国在茶文化纪录片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部纪录片豆瓣评分8.8,掀起了一阵“茶”文化的热潮,无论呈现手段、故事化讲述方式、细节刻画都引发了观众的兴趣,但在我看来,最触动人心的还是“茶文化”振动灵魂的力量。
因此,我将围绕“茶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从茶文化印记的追寻、传承和认同与交融这三个方面,结合我的感悟和思考,解读茶文化的匠心与传承。
01、茶文化印记的追寻①茶馆:是生活更是文化符号茶馆曾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交空间。
最早,茶馆的雏形是唐代时期“炒茶”的商店,明清时遍布全国大小的街巷。
当时的茶馆,是过路的商客休息解渴的地方。
如今,茶馆文化在北京、四川等地盛行,而不同地方的茶馆各具地域性标签。
影片中,观音阁老茶馆是生活的写照。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叶,是茶的主要原料,它承载着茶的香气和滋味,也承载着茶的故事。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始于茶树的茁壮生长。
茶树,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喜欢湿润的环境和适度的阳光。
它的茎干笔直挺拔,叶片翠绿欲滴,它在四季更替中,静静地等待着采摘的到来。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继续于茶农的勤劳耕耘。
茶农们在清晨的薄雾中,手持锋利的剪刀,轻轻地摘下嫩绿的茶叶,他们像是艺术家,每一次采摘都是一次精心的创作。
他们懂得,只有在最佳的时机采摘下来的茶叶,才能焕发出最美妙的香气和味道。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延续于茶叶的精心加工。
新鲜的茶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多道工序,才能成为我们喝到的香醇茶汤。
茶叶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独特的芳香,也融入了茶农和茶艺师的心血和智慧。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终究是在我们的生活中。
每一次品茗,都是对茶叶故事的延续和传承。
茶香袅袅,茶汤清澈,我们在品茗的过程中,感受着茶叶的生命力和灵动。
茶叶的故事,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的制作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表达。
茶叶在传承着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在诉说着茶树的生命之美,茶农的辛勤付出,茶艺师的匠心精神,以及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无论是在茶园里的茶树上,还是在我们的茶杯中,都在静静地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
茶叶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命、关于情感、关于美好的故事,它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会消逝。
让我们一起倾听茶叶的故事,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温暖。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六集纪录片)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茶,是一门功夫。
来自同一棵茶树的叶子,可以调制出千变万化的香。
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
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
第二集路的尽头茶,是一段旅程。
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
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
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在路的尽头,有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
第三集烧水煮茶的事两千年来人类喝茶的方式,一直在变。
想品尝古人茶碗里的味道,并不需要搭乘时光穿梭机。
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古老的茶依然存活着,优雅、朴素,那是让现代人陌生的,缓慢而温暖的时光。
第四集他乡,故乡茶的传播,在最近的一百多年,达到高潮。
从亚洲到非洲,茶在所有适宜的土地上,都找了家。
茶是包容的,在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手中,茶,呈现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无论在故乡,还是远方。
第五集时间为茶而停下有一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地方。
为了茶,他们曾开启最危险的航程,也曾发动最残酷的战争。
他们掌握着一流的茶叶拼配技术,并创造了风靡世界的下午茶文化,然而,这个国家却根本不产茶叶。
这是英国茶的故事,一个矛盾重重,又与我们内心息息相关的故事。
第六集一碗茶汤见人情茶是一种人生。
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
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因茶而生,以茶为伴。
他们,叫做茶人。
第一集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
每年三月,云南景迈山芒景村的苏国文都要和家人一起赶制春茶。
茶青,来自景迈山的古茶园,这是制作云南普洱茶的上好原料,苏国文和族人们一样,都相信自己是茶神的子孙。
苏国文和他的族人世代居住在云南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冰川纪,青藏高原阻挡了致命的寒流,它的东南边缘成为地球上古老物种的天堂,最早的茶树就生长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人类与野生茶树之间的亲和故事,在千百年的口口相传中,渐渐被演绎为神话,凝聚成这片森林中众多民族的共同记忆。
大班科学活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大班科学活动:茶,一片树叶的故事1.教师静静的洗手、温杯,引出茶叶2.教师:猜猜老师要干什么了?(幼儿回答:泡茶或者其他)3.猜对了就说那泡茶需要什么呢?(茶叶)4.对,泡茶首先需要茶叶,那你们知道哪些茶?(幼儿回答:红茶、绿茶、普洱茶、大佛龙井等等)5.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我们新昌就有一种很有名的茶叶,叫什么呢?(大佛龙井)教师出示实物6.你们知道大佛龙井是怎么来的呢(播放宣传片四分钟)7.宣传片时的解说词: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
每年三月,新昌大佛龙井展开它的腰身,露出嫩芽,迎接采茶人的光临。
采茶人选取翠绿的嫩叶,放入篓中,嫩叶经过杀菁送入茶厂,或由手炒或由机器炒制,完成它们的一次欢乐旅程。
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故事,茶将中国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
8.提问:看了刚才的短片现在谁知道大佛龙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9.教师总结:对,大佛龙井的制作要经过采茶,杀菁,炒制这三个步骤。
今天老师把炒制好的茶叶带来了,请你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吧!(幼儿操作,配班教师上茶叶,一张桌子两碟)10.(教师个别指导,时间差不多配班教师就收走)好吧,谁来说说大佛龙井是怎样的?(幼儿回答:绿色,容易断,香香的)11.我们小朋友发现的秘密还真多呀,干干的,脆脆的。
大佛龙井是新昌的名茶,它属于绿茶,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其他地方也有许多名茶,比如红茶中的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被称为"红茶皇后";黑茶中的普洱茶,来自云南,他的形状多种,有圆盘形的,有方块形的;又如我们浙江省的安吉白茶,炒制好与绿茶相近,只是因为制作过程中加工原料是一种白色嫩叶取名为白茶,还有青茶,一般大家都叫乌龙茶,铁观音就是乌龙茶中最有名的茶叶;还有一种黄茶,主要来自于湖南。
中国茶分为六大类,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喝了以后对我们的身体也有不同色好处。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第6集
茶-⼀⽚树叶的故事+解说词第6集茶-⼀⽚树叶的故事+解说词第6集茶,⼀⽚树叶的故事茶是⼀种⼈⽣。
按中国汉字的书写⽅式,茶,是⼈,处在草⽊之间。
茶,是⼈类⾯对⾃然的态度,也是⾯对内⼼的态度。
这个世界上,有⼀种⼈,因茶⽽⽣,以茶为伴。
他们,叫做茶⼈。
第六集⼀碗茶汤见⼈情四川彭镇每天早上五点,七⼗岁的赵阿姨就要起床打理茶馆。
“这⾥头全部是以前的房⼦,没变过,他们说都三百年了,它以前是庙⼦,上⾯有菩萨。
我⼩的时候在对⾯住,这茶馆以前就是茶馆,解放前就是”赵桂华赵阿姨的茶馆⼀直没有正式的招牌,因为从前这⾥供奉过观⾳菩萨,所以⼤家都叫它观⾳阁,⼀杯茶⼀块钱随意续杯,可以泡上⼀天。
赵阿姨⼀家经营⽼茶馆多年,⾟苦⼜⼏乎不赚钱,孩⼦们早就劝她关门算了,但想想那些⽼茶客,赵阿姨还是坚持着每天按时开门。
茶馆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交场所,但如今像观⾳阁这样的⽼茶馆在中国已不多见。
⽼茶馆观⾳阁是⼀座有记忆的房⼦,它收藏着彭镇⼈⼀百多年的悠闲韦学美的家乡耕地⾮常稀少,她家的苞⾕都种在⼭顶的坡地上。
“我的⽥⼜太⼲,没有收⼊的,打⼯很好的,采花你的整个组烧饭送给你吃,你就是采花了。
我们在家的时候肯定是⾟苦嘛,上半年回来家种⽥,种⽟⽶好了,下半年在⼴东采那个⽢蔗嘛”中国的农民从不吝惜⾃⼰的体⼒,他们像候鸟⼀样,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上,为了⽣计不停的迁徙。
“我也不知道它⼲吗⽤,它拿去哪⾥加⼯我们也没有知道了”这⼀袋茉莉花是韦学美打⼯的纪念,但⽤这些花做成的茶她⼀⼝也没有喝过。
种茶⼈,采茶⼈,制茶⼈,饮茶⼈,他们的命运因为⼀杯茶连接在⼀起。
真正的茶⼈,深知这茶⾹的源头,其实不在双⼿,⽽在⼼间。
美国旧⾦⼭美国摄影师马修,从2007年开始了寻找茶魂的摄影之旅。
“在中国,茶是⽆所不在的,是很普通的,所以我要⽤我的⼼来找到代表茶的精神的⼈,我很清楚我的⽬标是什么,我会⼀步⼀步地向前⾛”摄影师马修在拍摄过程中,他有缘与中国各地的爱茶⼈相识,他们都毫⽆保留地向马修打开家门,展现各⾃的茶叶⼈⽣。
论纪录片影视语言的叙事与造型——基于《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1 1 - 2 8
见人 情 》中 , 7 0 岁 的赵 阿姨每 天 照看茶馆 , 尽 管没有 正 式
( 以下简 称 《 茶》 ) ,跨 越世 界 不 同国家 ,通 过对 近 6 0位 “ 茶与 茶人 ” 在 纪录 片 中呈现 一种“ 同呼 吸共 命运” 的生 种 茶人 、 采 茶 人 、喝茶 人 的采访 与拍 摄 ,分别 从茶 的种 类 、 存 状 态 ,纪 录 片 中茶 人 的 含义 所 应 对 的对 象 分 别是 种 茶 历 史 、制 作等 角度 呈现 茶 艺文化 的博大 精深 。以故事 化 的 人 ,采 茶人 ,喝茶 人 ,抛 开个人 身份 认 同的理念 ,深层 次 叙述 方 式呈 现种 茶 人 、采茶 人 、喝茶 人 与茶 的微 妙关 系 , 的茶人 定位 则是 具备 了茶 性 ,茶 德 ,茶精 神 ,茶 文化 ,茶 以接 近 平 常百姓 的生活 引起 情感 的共 鸣 , 流 露 出一种 茶文 审美 的大众 。纪录 片共 分为 6 集 ,分 别是 《 土 地和 手 掌的
化 。这部 作 品是站 在全球 化 的叙事 视野 卜 ,通 过历 史 ,政
治 ,文化 ,经济 等角度 ,讲 述茶 的故 事 ,探 寻茶 在 国家 巾
具有 中 国特 色 的纪录 片风 格 。
述 他们 的故事 ,片巾解 说侧 采用 晚 明小 品和 欧式 长句 的复 调 , 比如“ 喝茶 ,是 简 单 的事 ,喝 茶 , 也是复 杂 的事 , 从
简 单到复 杂 ,中 国人用 了 千多年 的 时间 ,从复 杂 旃 “ 国 际化 不 是去 中 国化 、去 传统 化 、去 特 色化 。国 际 单 ,同样走 过 了一 千多年” 的诗意 农达 『 2 ] ,在 期 声 民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解说词第6集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茶是一种人生。
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茶,是人,处在草木之间。
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因茶而生,以茶为伴。
他们,叫做茶人。
第六集一碗茶汤见人情四川彭镇每天早上五点,七十岁的赵阿姨就要起床打理茶馆。
“这里头全部是以前的房子,没变过,他们说都三百年了,它以前是庙子,上面有菩萨。
我小的时候在对面住,这茶馆以前就是茶馆,解放前就是”赵桂华赵阿姨的茶馆一直没有正式的招牌,因为从前这里供奉过观音菩萨,所以大家都叫它观音阁,一杯茶一块钱随意续杯,可以泡上一天。
赵阿姨一家经营老茶馆多年,辛苦又几乎不赚钱,孩子们早就劝她关门算了,但想想那些老茶客,赵阿姨还是坚持着每天按时开门。
茶馆曾经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交场所,但如今像观音阁这样的老茶馆在中国已不多见。
老茶馆观音阁是一座有记忆的房子,它收藏着彭镇人一百多年的悠闲韦学美的家乡耕地非常稀少,她家的苞谷都种在山顶的坡地上。
“我的田又太干,没有收入的,打工很好的,采花你的整个组烧饭送给你吃,你就是采花了。
我们在家的时候肯定是辛苦嘛,上半年回来家种田,种玉米好了,下半年在广东采那个甘蔗嘛”中国的农民从不吝惜自己的体力,他们像候鸟一样,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土地上,为了生计不停的迁徙。
“我也不知道它干吗用,它拿去哪里加工我们也没有知道了”这一袋茉莉花是韦学美打工的纪念,但用这些花做成的茶她一口也没有喝过。
种茶人,采茶人,制茶人,饮茶人,他们的命运因为一杯茶连接在一起。
真正的茶人,深知这茶香的源头,其实不在双手,而在心间。
美国旧金山美国摄影师马修,从2007年开始了寻找茶魂的摄影之旅。
“在中国,茶是无所不在的,是很普通的,所以我要用我的心来找到代表茶的精神的人,我很清楚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会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摄影师马修在拍摄过程中,他有缘与中国各地的爱茶人相识,他们都毫无保留地向马修打开家门,展现各自的茶叶人生。
“在找茶,喝茶的过程中,和寻找茶魂的过程中,我的生活改变了很多。
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是,我认识了我的妻子”2008年,马修在上海工作时,中文水平还非常有限,需要有人进行翻译,一个中国女孩温晓锐成为他的助手,最终他们结为夫妻。
对马修而言,茶魂是人类文化最美好的体现方式,他希望能够把这美丽的文化展现给全世界。
“对我们人类来讲,倾听我们内心的激情,追随我们的激情是很重要的,茶对我来说比钱还宝贵,茶叶有其自己的意识,茶在利用人类来传播它自己的信息,我很高兴,茶能利用我来传播它的信息”这位老人是马修拍摄过的茶人中年龄最大的,中国传统中有茶寿的说法,茶拆字成一百零八,1910年出生的茶人张天福如今已经一百零四岁了,茶寿是对老人最美好的祝福。
张天福的一天是从十杯好茶开始的,今天,几位茶友来访老人与他们一同分享这来自世界不同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十种茶。
“我念初中的时候就有几个朋友,就说想到中国是以农立国,将来我们毕业了,还得向农业方面去学”“福建的茶、纸、木材,国际名声,我主要的内容就是做这个。
日本欺负我们,你茶叶都是用脚做的,然后说农村没有铁也没有电,我说一定做个机械代替一下”大学毕业后张天福设计出中国第一台木质手推揉茶机,结束了数百年来中国茶农用脚揉茶的历史。
他又创建了福建省第一所茶叶科研所,福建省第一所茶校。
如今,当年一起推动茶叶现代化的朋友们多已不在人世,张天福却依然忙碌着。
今天,张天福最期待的一道茶迟迟没有送来。
福建安溪此时,一百多公里外的安溪,工人们正在赶制这道新茶。
这里是名茶铁观音的原产地,中国大多数名茶只做春天一季,而铁观音一般可做三季,春茶,夏茶,秋茶,各有风味。
茶季长,面临的病虫害就更严重,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农药的使用已变得格外谨慎,茶人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做一道最干净的茶。
今天制好的第一批茶来不及包装就上路了,临近黄昏的时候,茶终于送到了。
今天这道茶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有机茶,来自于张天福亲自指导种植的第一块有机茶园。
三年前,处于对茶叶安全的忧虑,张天福亲自带着学生在福建指导种植了几片严格规范的有机茶园。
“现在做茶应该一点不能用农药”有机茶园选择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施化肥农药,完全依靠自然天敌和物理方法防治虫害。
以高科技的手段检验茶叶的内质,这一切只为一道干净的茶。
张天福一百岁生日那天,老人许下种植有机茶的心愿,如今在福建已经开垦出五片这样的茶园,选地、种植、管理,老人亲力亲为,全过程他没要一分钱的利益,老人只希望在纯净的土地上种出好茶。
福建尤溪群山环绕的珠建村,位于福建北部尤溪县。
不管天气怎么样,牧羊人每天都要把羊群赶上山,珠建村天然的高山草场养育了肥美的山羊,吸引着整个福建的商家。
方守龙从四百公里外的福鼎冒雨赶往这里,与其他客商不同,他不是来买羊的。
“这个羊粪,从我们民间传统的农业耕作来讲,它的肥效还有它对土壤的良性改造都是最好的”方守龙羊群上山以后,牧羊人都要把昨晚羊群的粪便收集起来,这意味着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方守龙是这些羊粪的买家。
晒干后的羊粪将被运回四百公里外的福鼎。
福建福鼎方守龙的茶园只有七十多亩,位于畲族人的深山里。
畲族人聚居在中国东南沿海,是古老的茶叶民族,茶园从未用过农药化肥,对付害虫的是自然界的天敌,肥沃土壤的是纯净的羊粪。
方守龙希望用最自然最无害的方式细心呵护他的茶园,方守龙做的是有机白茶,产量只有普通白茶的三分之一。
“因为我们追求一个目标就是整个能让我们的茶叶在原生态的环境中去自然的生长,我们就是一个做茶人,更喜欢大家认可我们是一个茶人”方守龙今天的生活正是中国千百年来茶人传统的延续,好人做好茶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
四川峨眉山陈阿姨是四川峨眉山的茶农,每年春天,她都要从自家们前的麻柳树上采集树叶,配制一种特殊的草药。
“因为我们爷爷我们爸爸都是这样子做的,他说这样的话对人没有害”陈桂芳陈阿姨家的茶园从来不用农药,对付虫害就是这种祖传的草药。
“喷了就好了,然后就杀虫,都把虫杀了,对人的话没有毒性,人吃完后没有什么害”峨眉山最好的茶园隐藏在海拔八百到一千二百米的原始森林中,峨眉山是佛教名山,自古名刹出好茶,峨眉山最富盛名的绿茶竹叶青,最初就是山上的僧人创制的。
早春的芽芯是茶树的精华,陈阿姨早出晚归忙碌四天,最多可采八万颗芽芯,仅能制成一斤竹叶青。
辛苦对陈阿姨来说不算什么,他最害怕的是山上的强盗。
传说,峨眉山的猴子会采茶,其实他们只对抢茶叶有兴趣。
初次绽放的茶芽,一旦离开茶树生命即终结,然而,制茶师傅的双手可以赋予茶新的生命。
“我从小做起,我现在九十一了,我做竹叶青做了八十二年了”李宗明李宗明是峨眉山数一数二的制茶师,如今做竹叶青的茶师傅很多是他的徒弟,但老人家每年还要用这口老铁锅自己动手做一点手工茶。
“茶不离手,手不黏锅,若一手擦到锅要烫到手。
杀青重要,理条也重要,辉锅也是重要,这几样都重要,如果哪样做的不好,茶就做得不好”经过制茶师傅双手打磨的茶,色、香、味、形俱佳,然而,如果想成为茶中珍品还要最后一道关口。
“选茶的标准就是要完整,不能太大,不能太小,颜色呢要均匀,不能有一点瑕疵,然后像熊猫吃竹叶一样的形状才能要”“从一千五百克原料里面,选出三百克茶叶的样子,看着自己选出的茶叶像美女一样,非常的饱满,非常漂亮”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茶叶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如今国际领先的分子食品技术已经被率先应用于中国的茶叶深加工产业。
无论是最先进的科技还是最传统的手工,目的都是为了一杯好茶。
一片茶叶历经磨难,一次次死去,一次次重生,水的呼唤,帮助茶完成了最后一次涅槃。
而这段不平凡的生命历程,在喝茶人端起茶杯的那一刻得以圆满。
茶,因此被视为灵魂的饮料。
日本镰仓每年四月初,春茶开采的季节,也是日本各个茶道流派举行盛大茶会的时候。
八十三岁的丹下明月是日本一个茶道流派丹月流的创始人,这几天她也在准备自己流派的茶会。
在古代日本,茶道曾是男人的特权,除了极少数贵族的家眷,女人一般没有资格学习茶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禁忌逐渐打破,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女性地位在日本社会日渐提升,由于茶道可以疗治战争的创伤,并对于优雅气质的培养大有益处,女性,渐渐成为日本茶道人口的主流。
丹下明月出生于日本镰仓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茶道熏陶。
“这个是我一岁左右时候的照片,那个时候他们都认为我很可爱,所以大家都很宠我,这也是我小时候的照片”丹下明月丹下明月的少女时代是在中国东北度过的,他的父亲是侵华日军的高级官员,当中国东北被日军占领,丹下明月一家都移居中国。
“因为当时中国人和日本人他们的学校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遗憾没有中国的朋友,我觉得在那个时代,悲伤的事情,要比快乐的事情多”战争结束后,丹下明月回到日本,她开始学习茶道。
“日本侵略中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时代,当时父亲被追究责任,然后被处死了”浙江杭州每年秋天,丹下明月都要来中国,在杭州一所大学教授茶道课,二十多年从未间断。
“我们用到各种各样的器具”授课是免费的,中国学生去日本深造也都住在丹下明月的家里。
几年前,丹下明月变卖了日本的一处房产,捐给杭州的茶叶博物馆。
“我从中国的《礼记》中拿来四个字,礼、和、静、乐,有礼才会有和这个东西,有尊敬别人的心才会有乐趣,我一直以这四个字作为我的茶道理念”“我把悲伤的事情都忘记了,现在觉得很幸福,能够做自己喜欢的茶道,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两个祖国》,中国和日本可以说就是我的两个祖国”北京茶道在中日两国有不同的演绎方式,2013年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一场以古琴为主题的茶会。
茶会的主持者是台湾的茶人李曙韵,一个不断行走的茶人。
二十几年前,她离开家乡新加坡到台湾学习茶道,并创办“人淡如菊”茶书院,尝试了一系列剧场茶会,成为台湾第一个跨界整合各项艺术的茶文化团体。
在李曙韵看来,茶席就是造梦的舞台。
“我觉得所有在现实上不可以实现的,其实在剧场里都可以,一些道具,人,去模拟,然后去达到一个比较接近我们要的一个情调”李曙韵云南香格里拉2013年,李曙韵来到内地发展。
“四十岁以前,我完全就是唯美的茶人,不美则死,那一直到我走到北京,你会发现你的念已经不一样了”李曙韵正在筹备她在内地的第一场高原茶会,每一场茶会对于茶人和客人来说都像一次修行,把茶会从封闭的茶室转换到高原,李曙韵希望人们能从自然天地间获取不同以往的感受。
然而,香格里拉夏季变化莫测的天气,将是茶会最大的麻烦。
“我们发现这个宇宙天地的剧场实在是太魅力,这杯茶汤的那个跨越的程度没办法想象”李曙韵为了这次茶会制作了专门的服装和乐器,茶具也是她的学生从台湾带来的,为了这场茶会她们准备了三个月的时间。
突如其来的风雨打断了茶席的布置,李曙韵很担心,苦心准备的茶会可能付之东流,就在原定举办茶会的时刻,天气放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