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复习)课件
2011年中考复习物理第4课时 光的折射ppt课件
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的折射现象:
能够指出:
M A o B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折射光线 Q
AO OB OC
P
法线 入射角
MN
∠ AOM ∠ BOM ∠ CON
N
C
反射角
折射角
是从 空气射到 水 中
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
(1)光折射时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 于法线的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 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 射角增大时, 折射角也增大。 (3)光线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 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4)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 离法线,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
30o
N
课堂练习二
完成光路图.
.
f
F
. . .
F
课堂练习三
四 填上适当了透镜
课堂练习四
1 。 凸透镜的焦距为8cm,那么当蜡烛 与凸透镜的 距离为20cm时,可以得到 一个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当蜡烛与 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可以得到一 个 正立 、 放大的 虚 像。 2. 放映幻灯机,幻灯机应放在离镜
头 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处,幻灯片
要 倒放 放置。
人眼的结构与成像视频
人眼的结构与成像视频
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现象
近视及矫正
(1)近视: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2)矫正:戴凹透镜制的眼镜
远视及矫正
(1)远视: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2)矫正:戴凸透镜制的眼镜
像
物
透镜
透镜作用
透镜
.
.
f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课件ppt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由实际光线会聚且且能会聚于一点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当光线从玻璃中折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成像
02
精品课件ppt
标题
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成像的规律
副标题
探讨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成像的规律
ppt的标题页
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成像的规律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由折射原理成像光线折射角度与透镜折射率的关系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由折射原理成像成像规律的相同之处对于同一种介质来说,入射角和折射角是成正比的对于同一种介质来说,入射角和折射角是成正比的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成像规律的差异之处不同介质对同一束光折射率不同,折射角也不同同一介质中,凸透镜的折射率大于凹透镜的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同一束光折射率不同,折射角也不同
xx年xx月xx日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课件ppt
contents
目录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课件ppt实验研究
0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由实际光线会聚且且能会聚于一点
2
3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由实际光线会聚且且能会聚于一点
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到玻璃面上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 用尺子测量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分析这些距离与成像规律之间的关系。
利用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THANKS谢谢您的观看源自ppt的内容页03
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凸透镜是实像还是虚像,以及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光屏、尺子。
实验步骤
1. 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光源和凸透镜的距离,使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聚焦在光屏上,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物理凸透镜成像完整版课件
物理凸透镜成像完整版课件•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目录•放大倍数与成像质量关系•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知识拓展:现代光学技术发展趋势01凸透镜基础知识凸透镜定义与结构凸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结构特点一般由两个球面组成,可以是双凸透镜或平凸透镜,其形状和厚度对成像有影响。
光线传播规律01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即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02对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对于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表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物距的变化会影响成像的方式和位置。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与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决定成像的特点。
030201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02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成像原理简述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而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像的形成物体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会聚于像点,所有像点组成的像即为物体的像。
成像规律总结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的正倒与物距的关系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且像距大于物距。
物体位于焦点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大于物距。
物体位于焦点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等于物距。
物体位于两倍焦距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异侧,且像距小于物距。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显微镜
显微镜 :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 透镜。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凸透镜。
物镜 :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 :象一个放大镜,将像再次放大
望远镜
物镜 :远处的物体在焦点 附近成实像
目镜 : 象一个放大镜,将 像再次放大
天文望远镜 :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注意: 1.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调整在同一直线上。
2.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 应调整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口诀)(实验)
序号 条件
特点
像
应用
1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2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测焦距
3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凹透镜 概念 中间薄边缘厚
光学性质 发散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点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物近像近
像变小(虚)
照相机 利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过虚焦点。
光线,折射后平行 于主光轴。
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答: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 张白纸放在它 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 小、最亮。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 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目 录
目 录
1 知识精讲
考点清单 教材素材提升 重难点突破
2 江苏6年真题及拓展
温馨提示:目录都有超链 接,点击即可跳转。
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定义 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 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和 凹面镜
三条特殊光路
光的折射 实像和
透镜
虚像
透镜
眼睛及 视力的矫正
__不__变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粗细程度将 __改__变____(选填“不变”或“改
变”).
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返回目录
重难点突破
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例 一题多设问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
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 请在实验视频文件夹打开原视频
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2.成实像时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距增大,像距_减__小___,像__变__小__;物距
减小,像距_增__大__,像__变__大__.
二、实像和虚像
分类
原理
特点
实例
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像是倒立的,光屏__能___ 照相机、投影仪 承接
虚像 射入眼中的光线的反 像是正立的,光屏_不__能__ 放大镜、平面镜成像 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承接
返回目录
7. (2018常州14题2分)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 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 照片乙,应( A ) A.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投影仪通过镜头(凸透镜)将图像光线聚焦在屏幕上,形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人的眼睛,通过调节焦距和亮度,控 制投影画面的大小和清晰度。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放大镜通过凸透镜将物体光线聚焦在 视网膜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VS
远距离物距
当物体远离透镜时,像的大小会小于物体 的大小。像的位置位于透镜的另一侧,且 随着物距的增加,像距会增加。
不同光源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单光源
单光源经过凸透镜成像后,会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点。像点的位置和大小取决于光源的位 置和焦距。
多光源
当多个光源经过凸透镜时,每个光源都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像点。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像 点可能会重叠或干涉,导致成像质量下降。
记录不同物距下的像距,并观察像的 性质变化。
固定光源和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 观察在不同物距下,像的形状、大小 和清晰度。
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环境足够明亮, 以便观察到清晰的像;调整透镜和光 屏的位置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碰撞 ;记录数据时要准确无误。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在不同物距下,观察到的像的性质有所不同。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增大,清晰度 逐渐提高。
光的反射
当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会按照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 射回去,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
凸透镜的焦距与成像
焦距定义
凸透镜的焦距是指平行于主轴的光线 通过透镜后汇聚的点到透镜中心的距 离。
焦距与成像关系 当物体位于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 的虚像;当物体位于焦距以外时,成 倒立实像;当物体位于焦距处时,成 等大倒立实像。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第二节 透镜
知识结构
第二节 透镜
①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叫作凸透镜.
分类
②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作凹透镜.
③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透
镜
对光的
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折射角
也不变,则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向左平移,所以光斑左移,故A不符合题意;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入射点向右上方移动,入射光线及入射
角不变,折射光线向右移,所以光斑右移,故B符合题意;
【例题3】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
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已知一条光线a通过透镜之
后与MN交于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由图可知,a光线经透镜后会聚,由此可判定此透镜为凸透镜。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
(2)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凸透镜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F1、 F2,这两个焦点关于光心O对称,两
侧的两个焦距 f 相等。
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4.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中考物理光的折射总复习课件
光的折射复习知识框架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外形特征 凸透镜 透镜及其应用 透 镜 凹透镜 光学性质 成像规律 会聚作用
种 类
应用 外形特征 光学性质 发散作用
识别方法
近视眼 视力矫正 远视眼
应 用
成 因 矫正方法 成 因 矫正方法
探究活动
将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观察折射光线是 偏离还是偏向法线。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入 水中呢?
•
• • •
•
例2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 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l0cm时,在透镜另一侧 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 是 ( ) 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l0cm B.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可成一放大的 像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光屏上可 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8cm时,在光屏上得 不到烛焰的像 分析:当透镜距焦点的距离是l0cm时,成放大的 实像,说明物距在发与2f之间,蜡烛到焦点的距 离应在1倍焦距以内,即l0cm<f.所以A、B、D 选项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当u=20cm时,u一定小于 2f,所以不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C选项的 判断是错误的.因此应选择C.
观察距凸透镜较近的 书本文字,晃动凸透 镜,像移动方向与凸 透镜相反。
回顾与透镜相关的名词! 透镜
.
.
f
F
.
. . .
F f
凸透镜(会聚透镜)
凹透镜(发散透镜)
焦点、虚焦点(F)、焦距(f)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O
F
F
O
F
O
O
F
注意: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对于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而 言,若折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就是会聚作用,若远离主光轴则是发散作用。
人教版透镜及其应用复习PPT
﹒ A
﹒﹒ O B
四、眼睛和眼镜
透镜及其应用
光的折射
(知识结构)
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照相机 应用 幻灯机 透镜 放大镜
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要点: 一、判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 厚的是凹透镜; 2、用平行光检测,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 光趣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3、用光屏检测,能在光屏上呈现像的是凸透镜,不 能在光屏上呈现像的是凹透镜。
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三、凸透镜成像特点
物 距 像 距 U>2f
f<v<2f 另一侧 V>2f
像 的
倒立
性
质
实像
应
用
缩小
照相机
f<u<2f 另一侧 U<f
同侧
倒立 正立
是界面, 。界
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 300 侧是空气。 A N M B N1
600
O
M1
C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使在 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 晰的像,则该同学的凸透镜的焦距 A 可能是( )
A、6CM C、12CM B、8CM D、18CM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 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的A、O、B位置,在 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 (1)将凸透镜向 下 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 成在光屏的中央。 (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缩小的实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 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的位置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的相比将 变小 。 (填变大、不变、变小)。
《凸透镜成像实验》课件
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 高度和角度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和大小变化规律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像的正倒和虚实规律
02
实验器材
凸透镜
凸透镜是实验中最重要的器材之一,它具有会聚光 线的作用,可以将平行光线聚焦于一点焦距 的凸透镜具有不同的成像特性。
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探究光的折射原理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探究光通过凸透镜发生折射的原理,有助于理 解光的传播特性和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
培养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 技能和观察能力。
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实验能够将抽象的光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光学知识。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80%
像的位置不准确
可能是由于光源、透镜或屏幕的 位置不正确所致。解决方案是调 整光源、透镜和屏幕的位置,确 保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
100%
像的形状异常
可能是由于透镜的焦距选择不当 或光源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所致 。解决方案是选择合适的焦距, 并确保光源的形状、大小适中。
80%
成像距离规律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值
物距与像距的比较
实验结果中的物距和像距应与理论值大致相符,如果出现较大偏 差,可能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像的大小与清晰度的比较
实验得到的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应与理论预期相符,如果实验结果 出现模糊或畸变,可能与实验操作或设备精度有关。
光屏的尺寸、对比度和亮度等因素都 会影响成像效果。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和像距等参数。
《凸透镜成像》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 凸透镜的应用 • 实验:凸透镜成像的观察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与生活实例 • 凸透镜成像的拓展知识
01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折射与反射
光的折射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 射率不同,光线的偏折程度也不 同。
光的干涉
干涉与衍射的应用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 相互叠加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和衍射在光学仪器、通信等领域 有广泛应用,如干涉仪、衍射光栅等 。
光的衍射
光波遇到障碍物或孔洞时,会绕过障 碍物或穿过孔洞传播,形成衍射现象 。
光学仪器的发展与未来
1 2
光学仪器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放大镜、望远镜到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光谱仪等,光学仪器在科技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望远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能够将远处的物体放大并清晰 地呈现在观察者眼前。望远镜的成像规律是物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且像位于焦点之后。
显微镜
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凸透镜和多个反射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能够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并 清晰地呈现在观察者眼前。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物像位于透镜的同侧,且像位于焦点之
05
凸透镜成像的拓展知识
光的色散与光谱
01
02
03
光的色散
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不 同颜色的光谱,这是因为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 度不同。
光的色谱
将光谱按照波长顺序排列 ,形成可见光、红外线、 紫外线等不同波段。
光的颜色
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 颜色,如红、橙、黄、绿 、蓝、靛、紫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作出猜想
物体离凸透镜远时,成缩小的像 物体离凸透镜近时,成放大的像
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想了解什么
?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
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承接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 ?
要求:
(1)请同学们在使用打火机、蜡烛时,注意安全 (2)请爱护我们的实验仪器,轻拿轻放 (3)填写实验数据表格1
提示:
(1)安装实验器材,需调节三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观察当物距等于20cm(两倍焦距)时,像的特点如何?
当物距等于10cm(一倍焦距)时,像的特点如何?
实验小结
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趣味活动1
心中有爱, 眼中有光.
趣味活动1
1.左手举着凸透镜,右手举着光屏 2.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承接到最清
晰的像,观察像的特点 3.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出像的大小
趣味活动1
当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同时, 凸透镜成的像也会不一样
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成像特点
像距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不成像
正立、放大、虚像
你能总结出哪些成像规律呢 ?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实像都倒立;虚像正立且放大。
趣味活动 2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像的大 小不断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 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凸透镜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凸透镜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摄影、电影放映、显微 镜、望远镜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凸透镜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 用。在摄影领域,凸透镜被用于制作镜头,通过调整焦距 和光圈可以拍摄出各种效果的照片。在电影放映领域,凸 透镜被用于放映机镜头,将电影图像投射到屏幕上。此外 ,凸透镜还应用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等科学仪器中,帮助科 学家们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和遥远的天体。
使用放大镜时,应将物体放在焦距之 内,这样可以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放 大的虚像。
05
学生互动环节
学生提问环节
总结词
激发学生思考
详细描述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中,教师可设置学生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关于凸透 镜成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词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锻炼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让其他学生更好地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焦距可以通 过实验测量得到,也 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 出。
凸透镜的焦距取决于 其形状和材料,是衡 量凸透镜性能的重要 参数之一。
0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理解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培养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实验器材
凸透镜
记录本 量尺
光源 光屏
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调整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确保它 们在同一高度上。
固定光源,调整凸透镜的位置,使光源发 出的光线能够汇聚到一点,即得到一个清 晰的像。同时,记录物距和像距。
步骤三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课件
完成下列光路图
F
F
F
F
F
在虚线框内填上合适的光学元件。
F
4、夏天雨后,正午时阳光十分炽 烈,小明去自家的塑料大棚看蔬菜。 他发现堆放在大棚顶下的一堆干柴 居然冒烟,险些着火。是谁放的火 呢?他仔细查看了门窗等处,门窗 等均完好,干柴上方的棚顶凹陷处 充满了积水。请你分析是谁放的火 呢?干柴险些着火的原因是什么?
(2)作图法
A
2f u f v 2 f
放 倒 大 立
实 像
A
(4)应用:投影仪
3 、探究三:物距小于焦 距时的成像规律 (3)成像规律三
物的位 置 物距(u) 像的位 置 像距(v) 像 的 性 质 缩 放 倒 正 虚 实
⑴模拟实验(实物动画)
u f
v u
放 正 大 立
虚 象
(2)作图法
A
A
F
(4)应用:放大镜
F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体位置 (物距U)
像的性质
U>2f U=2f
应用 同侧 正倒 放缩 虚实 异侧 像距v 倒立 缩小 实 异侧 f<V<2f 照相机
倒立 等大
像位置
物距变化 对像及像 距的影响
实 实
不
异侧
V=2f
f<U<2f 倒立 放大 U=f U<f 正立 放大
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 像实验过程中两步操作示意 图,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错误?
(1)
(2)
某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时,首先将 烛焰,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 在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大小基本相等 的清晰的像.则: (1)该实验所用透镜的焦距大约为__cm;
(2)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把透镜调至A点, 将光屏向右移动时,光屏上又一次出现了一 个像,那么这个像一定是_________;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与光学仪器
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 一清楚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楚,某小组提出的做法如下:①将光屏 远离透镜;②将光屏靠近透镜;③将蜡烛远离透镜;④将 蜡烛靠近透镜,你认为可行的是( C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 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 木棒经凸透镜所成的像A'B'与木棒AB比较,呈现的特点 是( C ) A.A'端变细,B'端变细 B.A'端变粗,B'端变粗 C.A'端变细,B'端变粗 D.A'端变粗,B'端变细
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A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新题速递
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 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
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C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丁→甲→丙 D.丙→甲→乙→丁
2.望远镜:物镜相当于 照相机 ,目镜相当于_放__大__镜 ,最终成一
个倒立的虚像. 正立、放大、虚像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正立、放大、虚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测出透镜的焦距,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则透镜的焦距为
_1__0_.0___cm。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新题速递
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