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2024年《教育漫话》读书心得(通用5篇)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通用5篇)《教育漫话》读书心得1洛克的全名是约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国资产积极思想家和教育家。
1632年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
父亲是一个严格的清教徒,内战中站在议会一边,他们父子关系极好,父亲对他的政治态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响。
1644年他入伟士敏士特学校受中学教育,那里的经院主义教育使他十分反感。
他在《教育漫话》中反对机械的学习、反对靠文法学语文,就出自他的切身体验。
1659年入剑桥大学攻读哲学、自然科学,深受培根和笛卡儿著作的影响,一度爱好化学和气象学实验。
他喜神学,因无真正的职业性神职机会,转而习医,打算以医为业。
16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论》、《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关于理解的指导》、《自然哲学基捶》。
此外,他还为工业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了一份《工作学校草案》。
洛克的治学观点有唯物和唯心两重性。
他着重研究了认识论。
他在他的《人类理解论》第一卷中探讨了观念起源问题。
他认为,观念和原则同艺术和科学一样,不是天赋的。
心灵原像一块白板入一个暗室、一个空箱,或像一张白纸,其中没有任何字样、任何观念。
他的装备和知识材料来自经验。
人类的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之上,发源于经验。
人类的观念________首先是感觉,此外还有反剩人类理解首要的机能是心灵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这是外在的对象通过感官所造成的。
或他本身反省那些印象时所造成的,他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又是一个感觉论的二元论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见于《人类理解论》和《工作学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
《教育漫话》先后译为法、荷、瑞典、德、意等国文字,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审定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
这部著作,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合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
《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12篇)
《教育漫话》读后感《教育漫话》读后感(精选12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漫话》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漫话》读后感篇1最近读了一本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这是一本有关培养绅士的书,即培养一个资产阶级的管理者的书,由于时代特点,有很多已经于现代的科学有所出入,并且是从儿童抓起的,对高中教育有很多不能适用的地方,不过还是能够有一些感触。
有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在书中提到关于游戏的观点,在现代教育中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书中提到这样一句话,禁止反而常常可以增加他的欲望,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关于网络游戏使某大学的学生大面积的被开除。
对于这件事各级媒体搞得沸沸扬扬,并且很多把矛头指向了开网吧的老板身上。
这一点我不想过多的评论,前几年就有在中小学周围多少米之内不准开网吧,不准开游戏厅等规定。
这一点大家知道,中小学生自治能力差,可能这样做有一些效果。
但长远看并非如此,中学和小学阶段由于有老师和家长管着,学生不去网吧。
考上大学后,没人管了。
原本禁止他们做的事,更激起了他们上网的欲望。
难道这时再出台一个新规定,网吧必须离大学校园多少米?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第一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是上大学期间管着,禁止上网吧。
大学毕业后呢,管能管一辈子吗?显然不行。
第二当今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上有海量信息,有各种你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
那怎么办呢,这就大禹治水一样了。
要想办法输导,而不是一味的去静止这静止那。
关于怎么输导,书中也有一些建议,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可以借鉴,那就是把游戏当作一种工作,每天必须在何时玩多长时间的游戏,一旦把游戏作为工作任务来完成,那就不会觉得有多好玩,过一段时间也就厌烦了。
当然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但是必须要采取输导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禁止。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汇总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汇总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John1ocke,1632年8月29B~1704年10月28日)的教育代表作。
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
1693年出版。
全书共分3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体育。
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要防止在衣着、饮食、动静、药物使用等各方面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要锻炼出他们能够忍耐劳苦的强健体魄。
第二部分论述德育。
洛克认为,在绅士的各种品行中彳惠行应占第一位。
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
洛克所说的"理智”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理智,克制欲望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个人名利。
他反对溺爱,认为被溺爱的孩子必然任性、贪心。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重视说理,但认为主要方法还是通过实践,养成习惯。
他重视环境与榜样的作用,主张奖励与惩罚要运用得当。
洛克认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他要求绅士的言语、动作都要符合其等级与地位,对人谦恭有礼,举止得体。
他认为这是"处世的真诀",可以使自己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从而获得一切。
为了养成良好的德行与礼仪,他主张要多交朋友,多与上流社会的人相处,防止从"下贱的仆人"那里受到"邪恶”的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智育。
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不应局限于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
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簿记、法语等等,也要学点工业、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以利于管理企业,并从这些有益的体力活动中得到消遣,从而使生活更加丰富。
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培养智力,多作实地观察,诱发学习兴趣。
虽然洛克写作此书原本只是作为一位贵族朋友的"一些思考",但是,由于他的教育原则同样激起了妇女和下层社会追求与贵族同样的德行的渴望,洛克的建议最终产生了远比他最初的写作意图要深远得多的影响。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5篇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5篇第一篇: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
”读《教育漫话》之后才对这句话有深刻认识。
读了这本书,就像聆听了一次智者的教诲。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像拉家常一样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洛克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
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
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洛克在书中提到的观点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教育漫话》是洛克关于教育问题的思想精华,其中以漫谈的方式讲述了洛克关于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等等的一些建议和看法,特别是家庭教育,更是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特别摸索。
虽然是写在几个世纪之前,但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洛克《教育漫话》家庭教育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1666 年到1675 年做了长达十余年的家庭教师。
这些经历使洛积存了较为丰富的家庭教育体会,为他日后写作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奠定了基础。
洛克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之所以称为“漫话”,是由于其全部内容是由写给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信件整理而来。
全书没有章节,没有标题和目录。
整本书源自洛克为他的名流朋友提的一些关于教育的建议,即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谦恭明礼、举止高雅、品行端正、吃苦刻苦,既酷爱知识,又能随时握起枪杆为祖国而战的英国名流。
(一)、教育作用和目的洛克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同时他也认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入的。
在《教育漫话》的序言中,洛克说:“教育上的毛病比别的毛病更不可轻犯。
教育上的毛病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毕生洗刷不掉的。
”同时他还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国家的幸福和繁华也靠国家具有良好的教育。
(二)、名流教育的途径——家庭教育洛克认为教育的终究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名流,培养成谦恭明礼、品行端正、举止高雅的名流。
把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当做名流必不可少的四种品行。
同时还认为进行名流教育的最好的场所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家里。
认为当时的学校是集合了五花八门被惯坏了的、满身毛病的一群学童的机关,而每个班级里都有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只有在家里聘请良好的家庭教师才能使儿童避免感染恶习,并能因材施教,使儿童得到合适自己发展的合适的教育。
《教育漫话》
全书共分3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 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要防止 在衣着、饮食、动静、药物使用等各 方面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要锻炼出他 们能够忍耐劳苦的强健体魄。
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绅 士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真正 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 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德育的基本原则是 以理智克制欲望。他反对溺爱,认为被溺 爱的孩子必然任性、贪心。在道德教育方 面,他重视说理,但认为主要方法还是通 过实践,养成习惯。他重视环境与榜样的 作用,主张奖励与惩罚要运用得当。
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 即论述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 贵族的子弟的教育洛克认为,绅士要既 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 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 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 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约翰·洛克,是著名的 英国哲学家,也是全面系统 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 第一位作家。他的思想深刻 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 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主要哲学家。 1632年,洛克出生于英国灵顿。他就读 于牛津大学,1656年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 获硕士学位。青年时期的洛克就对科学产生 了十分浓厚的兴趣,36岁被选入英国皇家学 会。
一切不公道的事情通常都是因为我们 太爱自己,太不爱人之故。
狡猾模仿智慧,但是它与智慧相离最远, 它像一只猴子只有人类的外表,没有人类的 实际,因此显得更加丑恶。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的很多 观点,朴素而实用,就像一轮皎洁的月 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我的心底。当然 《教育漫话》也有其局限性,洛克完全 否认学校的教育,把人的好坏都归于 教育,重男轻女的教养思想,忽视穷人 和下层阶级平等受教育的问题等。有些 观点在今天看来有失偏颇,所以阅读的 时候应保持思考的独立性。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教育漫话》的读后感(精选10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漫话》的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漫话》的读后感篇1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
一个儿童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规则: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运动中捕猎生存,往往健康强壮,饮食上多食植物,遗传下来就习惯素食,虽然古人的寿命比不过现代人,可他们到死是无疾而终。
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
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
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否则哪来健康的精神。
我们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的羞耻心和名誉,洛克说:儿童的错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表扬的时候,则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
我觉得,小学生脸面很重要,很多时候的当众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现在教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明显感到比一二年级的孩子爱要面子。
想起前面有的学生私下嘀咕:老师就爱板起脸来训斥人。
我应该变换一下教育方式了,于是就在这个学期,在班内宣布“无批评日”,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响应。
我提出了条件:我要大力表扬有良好行为的同学,对犯错的同学会凝视10秒钟,希望每个同学注意老师的眼神。
这个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时地盯着老师了。
2023年《教育漫话》读后感
2023年《教育漫话》读后感2023年《教育漫话》读后感1约翰。
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世界教育名著。
洛克在第二页就指出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当孩子在家里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再接受学校教育就有点困难。
洛克在书中谈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方面问题。
其中他最重视德行,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如果没有德行,我学得他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教书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我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多数学校对教学成绩抓得力度更大一些,大考小考不断,德育也不应忽视,应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活动。
一个学生的德行若出了问题,一生的幸福就毁了。
德育自古就很受重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里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基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古代对品德教育更重视,不像现代教育这么功利化,考什么学什么,而是诗书礼乐等全面发展。
《教育漫话》中论述惩罚的文字不少。
当今中国的教育是谈“罚”色变,正当的惩罚也可能会被家长以体罚之名诉之媒体,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连篇累牍地报道,丝毫不虑及社会影响,导致很多老师在管理学生上明哲保身谨言慎行,而有的学生日益肆无忌惮,不少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
过犹不及,体罚是惩罚的极端,没有惩罚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如果儿童所畏惧的或所感到的只是它所给予的痛苦,则鞭挞的好处并不多,因为痛苦消灭得很快,儿童对于它的记忆也会同时忘却。
但是我觉得有一种过失儿童是应受鞭笞的,儿童应受鞭笞的过失也只有这一种,这就是顽梗,或者反抗。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教育漫话》(英语: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是1693年出版的一本教育著作,作者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这是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最重要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
在18世纪,这本书几乎被翻译成所有重要的欧洲语言,而洛克以后的几乎每一位欧洲教育家,包括让-雅克·卢梭,都承认这本书的价值和影响。
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690年)一书中,概述了一种新的精神哲学,主张儿童的意识是一块白板,不存在先天的观念。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进一步加以说明,如何使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发展健康的身体;形成善良的德行;以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学术课程。
虽然洛克写作此书原本只是作为一位贵族朋友的“一些思考”,但是,由于他的教育原则同样激起了妇女和下层社会追求与贵族同样的德行的渴望,洛克的建议最终产生了远比他最初的写作意图要深远得多的影响。
历史背景洛克无意于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而是在介绍他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似乎在故意地尝试推广17世纪的一些教育改革。
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约翰·奥布里(John Aubrey)、John Eachard和约翰·弥尔顿等英国作家先前都曾经提倡过“类似的课程与教育方法的改革”,但是都未能获得广泛的支持。
奇怪的是,尽管洛克声称贯穿他的著作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但是纳森·塔尔科夫(Narthan T arcov)指出:“洛克经常明确地反对将他的建议应用于‘通常’、‘共同’、‘普通’或‘一般’的教育。
”由于英格兰变得日益重商主义和世俗主义,学院中所提倡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已经被许多人看为不切实际。
在弗兰西斯·培根之后,知识分子形成了挑战古典权威的传统,改革者如洛克,以及后来的陶德瑞(Philip Doddridge),反对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以下命令:“所有学士和在校学生,在辩论中应当将各种作者放在一边,因为他们在学校内引起了许多争执与冲突,只能遵循亚里斯多德和他的辩护者,以及采用其议题者,必须排斥那些引起争议的和空洞的,不符合古典和真正的哲学的议题”。
洛克《教育漫画》经典语录
洛克《教育漫画》经典语录摘要:一、洛克《教育漫画》简介二、洛克的教育观念1.教育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影响2.洛克的教育方法论3.洛克的教育目标三、洛克《教育漫画》经典语录解读1.关于教育的本质2.关于德育的重要性3.关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4.关于教育公平与个体差异四、洛克《教育漫画》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正文:洛克《教育漫画》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生动的漫画形式,阐述了其教育观念。
洛克认为,教育对人的性格和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洛克的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认为人的性格和行为主要取决于教育。
在《教育漫画》中,洛克通过对比自然状态和教育状态下的个体,强调了教育对人的性格塑造和行为规范的作用。
其次,洛克提倡以培养兴趣为主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兴趣是激发个体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培养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洛克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能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洛克关注教育公平与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天赋和潜能,教育应该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育漫画》中,洛克留下了许多经典语录,如:“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
教育错了的儿童,后来是很难改正过来的。
”、“教育开始得最早,便是最好的教育。
”等。
这些语录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洛克的的教育观念,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关于教育的本质,洛克认为教育是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塑造。
这提醒我们要关注教育的本质,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其次,关于德育的重要性,洛克指出教育上的错误很难纠正,强调了我们不能忽视德育的培养。
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德育工作,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再次,关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洛克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洛克《教育漫话》
洛克《教育漫话》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作为思想巨子,洛克以其著名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而彪炳千秋。
洛克出身于一个乡村律师家庭,其父为自由派律师,信奉清教,反对国王,主张立宪。
洛克幼时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1646年进入威斯敏斯特中学接受古典主义教育。
1652年,洛克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学习,1656年毕业后留校,曾先后担任过希腊文、修辞学和伦理学等科目的教师。
在当时,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暴君查理一世虽然已被送上了断头台,但是,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学校教育的内容依然充斥着以往的那些陈旧的文法、修辞、道德哲学等传统课程。
洛克对此极为厌恶,而对当时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如培根、笛卡儿、霍布斯、牛顿、波义耳等人的著作颇感兴趣。
洛克在后来的《教育漫话》中所流露出的对学校教育的蔑视和绅士教育思想的形成,显然与他的这段生活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1665年,洛克离开了牛津大学,被任命为英驻德公使馆秘书,翌年归国后,结识了代表英国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领袖艾希利勋爵(即后来的沙夫茨别利伯爵),担任其家庭教师和医生。
在伯爵受英王信任而担任重要官职时,洛克又做了他的秘书,这对于洛克政治思想倾向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在当时英国各党派的矛盾斗争中,洛克坚定地站在伯爵一边,所以,当伯爵因在1682年所秘密进行的反对詹姆士继承王位的活动败露而逃往荷兰后,洛克也因与伯爵关系密切遭到迫害而亡命海外。
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洛克由荷兰重返故土。
归国后,洛克在新政府中曾担任过贸易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委员,但任期不长,其主要活动在于著述写作。
洛克的主要著作都是在1688年以后发表的。
如其政治学著作《政府论》上篇和关于宗教、信仰的著作《论宽容的第一书简》发表于1689年,而其哲学名著《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下篇、《论宽容的第二书简》则发表于1690年。
2024版《教育漫话》读后感
洛克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因此,他提 倡注重体育和健康教育,通过锻炼、饮食和休息等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03
倡导实用主义教育
洛克反对空洞无用的知识教育,主张实用主义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
探讨洛克教育思想在当今时代局限性及挑战
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道德教育:以理性为引导,塑造品德典范
理性引导道德发展
洛克主张通过理性来引导儿童的道德发展,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 善恶。
塑造品德典范
他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应该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儿童形 成良好的品德。
培养责任感和自律精神
洛克还提倡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自律精神,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 为负责,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教育漫话》读后感
目 录
• 引言 • 洛克教育思想概述 • 《教育漫话》主要内容解读 • 《教育漫话》中教育理念与方法探讨 • 《教育漫话》在现代教育中应用与价值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背景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阅读经典教育 著作有助于深化对教育问题的理解。
目的
通过阅读《教育漫话》,旨在领悟 其教育思想,提升自身教育理念和 实践水平。
注重知识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项目 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鼓励质疑精神
教育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和传统观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提供创新平台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创新平台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创新创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一、本文概述《教育漫话》是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693年。
作为英国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医生和教育家,洛克在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洛克的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主要围绕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对于培养人的理性、道德和才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洛克也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育方法,如重视实践、强调自学、倡导因材施教等。
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价值,也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洛克还关注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他提倡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律性和创造力等方面,这些观点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教育漫话》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洛克在其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对当今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的启示和影响。
二、《教育漫话》的主要内容《教育漫话》是约翰·洛克的一部重要教育学著作,它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洛克的教育思想。
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针对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洛克在第一部分强调了体育保健的重要性。
他认为,体育是绅士教育的基础,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前提。
他反对娇生惯养,提倡通过锻炼和合理的饮食来增强儿童的体质。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洛克详细阐述了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灵魂,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判断力。
洛克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方法,如榜样示范、说服教育等,旨在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漫话》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
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
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
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
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
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
”这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
你要想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
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2024读书笔记洛克的《教育漫话》
育漫话》•引言•洛克教育思想概述•《教育漫话》主要观点解读•《教育漫话》中的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对洛克教育思想的评价与反思•个人感悟与体会引言写作背景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17世纪的英国,社会变革与教育问题备受关注,洛克在此背景下撰写了《教育漫话》。
作者简介约翰·洛克(John Locke),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漫话》概述主要内容《教育漫话》是洛克关于教育的一部重要著作,主要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方法和目的等。
结构与风格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以对话形式展开,语言平实易懂,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思想。
读书目的与意义读书目的通过阅读《教育漫话》,了解洛克的教育思想,掌握其关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读书意义洛克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强调的家庭教育、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仍有指导意义。
阅读本书有助于深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洛克教育思想概述培养绅士01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优雅举止、高尚品德和广博知识的绅士。
这种绅士不仅具备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还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塑造性格02洛克强调性格的塑造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具备诚实、勇敢、自律、责任感等良好品质,从而使其成为有用之才和社会的栋梁。
准备未来生活03洛克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尊重儿童洛克主张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而不是强制灌输。
他提倡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儿童主动思考和探索知识。
注重实践洛克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儿童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他提倡让儿童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
培养习惯洛克认为良好的习惯是教育的基石。
《教育漫话》简谈
《教育漫话》简谈第一篇:《教育漫话》简谈《教育漫话》简谈《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微带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额一部教育名著,许多人可能都知道洛克不仅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古典主义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一切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始祖”,对英美的近现代思想文化传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英美学术界赫赫有名。
但除了专门研究思想史和教育思想史的人之外,大概很多人都不会把这个洛克与作为教育家的洛克联系在一起。
其实,罗姐的这本《教育漫话》与他的其他著作一样,都是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它曾经而且至今仍然是英美教育界的重要研究对象。
因此,可以不夸张地说,这边呢书是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本奠基性著作,它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近现代英美的教育思想。
据洛克本人介绍,“本文的内容,知识针对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各种目标,以及一位绅士儿子的教育,所发表的一般意见,......因此,我所谈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他这种地位的年轻绅士的教养所必需的一般事项.......”。
简而言之,这本书谈论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绅士”。
不过,与一般中国人理解的不同,洛克乃至一般英国人所谓的“绅士”,既不是指贵族,也不是指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儿,恰恰相反,他们所谓的“绅士”,是指我吗现在所谓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或者说高素质的人才。
洛克认为,“绅士”即理想的人是集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的人。
只重视体育孩子可能成为可悲的鲁夫;只重才能,孩子会成为弱不禁风的病夫,或者成为社会上的恶棍;然而,只重视品德教育,孩子会成为懦夫,这种人对社会、对人类都是无用的、因此孩子的教育应该三方面共同发展。
洛克主张要把年轻人培养成有强健身体,有一定知识、有才干,具有优雅态度并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绅士。
这种教育要从德智体三方面着手。
洛克的这种“绅士”教育思想与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大同小异,我国的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片段欣赏
• 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 以应该加以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 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他们可用 以除去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是好问,无知就 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物。鼓励好奇心, 使它经常活动的方法我觉得有下列几点: 儿童 无论发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辱他, 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除了认真地答复他们的问题 和告诉他们所想了解的事情以外,此外还要采用一 些特殊的称誉的方法。 儿童的问题不可忽视, 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 有时候我们不妨故意使他们看到新奇的事物,使他 们发生问题,自己去求得了解,以引起他们的好奇 心。
名言
•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 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 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 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 看不起别人。 约翰· 洛克
《约翰· 洛克》
• 《约翰· 洛克》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研究 的书籍,《约翰· 洛克》用主要的篇幅来 评介洛克的哲学代表作《人类理智论》 中的种种难题,并对每个问题的始末、 表述方式等详细阐述。
• 洛克一生的转折点是他与莎夫茨伯里伯爵相识,成了 伯爵的秘书和家庭医生。莎夫茨伯里是一位重要的自 由政治思想的代言人,曾一度因政治运动而被查理二 世国王囚禁过。1682年沙夫茨伯里逃往荷兰,翌年在 那里去世。洛克因与沙夫茨伯里交往甚密,也同样被 看作是嫌疑分子,被迫于1683年逃往荷兰。光阴荏苒, 转瞬之间他在那里度过了五个春秋,此时正值1688年 的革命成功,查理二世的继承人詹姆斯二世已被赶下 台去。1689年洛克返回家园,此后一直住在伦敦。洛 克终身未 娶,他于1704年去世。
关于智育的方法洛克认为关键要使孩子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的欲望伏尔泰是第一个将洛克等人的思想传到法国去的人法国的启蒙运动深受洛克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
让心灵在《教育漫画》中漫步
让心灵在《教育漫画》中漫步十七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主要论述的是“绅士教育”。
书中深入浅出的描述,饱含哲理的文字,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让我不由自主地去领悟反思。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
书中大量讲述了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行和个性,如德行、理智、机敏、优雅、礼貌等。
洛克认为,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行个性,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终身受益的事。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我支持洛克的上述观点。
的确,对于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中的教育来说,有些基础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学习的态度、切合和针对孩子的有效的方法的形成等。
作为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的教育工作者,我从中汲取营养,吸取有益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反思。
《教育漫话》在“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提到“避免娇生惯养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
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
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
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出世即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不说,家人还处处小心,就怕他们有一丁点的伤害和冷落。
其实,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迥然不同。
古代德国和现代爱尔兰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都用冷水洗浴,不仅洗脚,还洗全身。
现在苏格兰高地的妇女也在冬天用此方法锻炼他们的孩子。
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非常的健康。
看来,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经受锻炼,而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呀!根据读后所想,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教育应该养成哪些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和独特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漫话》片段欣赏
• 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 以应该加以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 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他们可用 以除去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是好问,无知就 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物。鼓励好奇心, 使它经常活动的方法我觉得有下列几点: 儿童 无论发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辱他, 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除了认真地答复他们的问题 和告诉他们所想了解的事情以外,此外还要采用一 些特殊的称誉的方法。 儿童的问题不可忽视, 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 有时候我们不妨故意使他们看到新奇的事物,使他 们发生问题,自己去求得了解,以引起他们的好奇 心。
•
第四小组全体成员
名言
•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 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 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 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 看不起别人。 约翰· 洛克
《约翰· 洛克》
• 《约翰· 洛克》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研究 的书籍,《约翰· 洛克》用主要的篇幅来 评介洛克的哲学代表作《人类理智论》 中的种种难题,并对每个问题的始末、 表述方式等详细阐述。
• 关于智育的方法,洛克认为关键要使孩子爱好知识尊重 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提 高求知的欲望
• 伏尔泰是第一个将洛克等人的思想传到法国去的人,法国的 启蒙运动深受洛克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伏尔泰曾评价洛克 道:“约翰洛克是不朽的,他的伟大体现在他对人性的关 注。”在教育领域,“约翰洛克认为“天才是后天塑造的, 这是造就心灵高尚的绅士的教育法则。”
约 翰 ·
第四组
洛 克
洛克生平
•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 洛克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 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国 元勋及法国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主要哲学家。 1632年洛克出生于英国灵顿。他就读于牛津大学, 1656年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青年时期的洛 克就对科学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36岁被选入英国皇家学 会。他与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 波意耳过从甚密,晚年又同艾 萨克· 牛顿结成好友。他还对医学感兴趣,得过医学学士学位, 但只是偶尔行医。
•
•
礼仪的培养指的是要让儿童学习礼貌、礼节和风度,懂得 人情世故,会接人待物,要文质彬彬,高雅友善。 智慧的培养指的是一种本领的培养,它使人能干而有 远见,善于处理具体事务,要把孩子培养成坦白、公正和 聪慧的人。 勇敢的培养。洛克认为勇敢和坚忍是绅士必备的美德, 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为此需要从小锻炼孩子的 胆量,使之能忍受痛苦,克服怯懦、脆弱的本性,能够做 到刚毅、果断、勇敢。 洛克主张对儿童实施德育时家长要做榜样和示范;要 充分练习好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要和儿童讲道理,还应 该给儿童奖励,这包括尊重、称誉和赞扬,但洛克反对体 罚。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但必要的责备、斥责也可保留, 但不可挫伤儿童的自尊心。
《教育漫话》
• 一、成书背景 • 在十六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前半期
的英国,教育问题如同宗教和政治问题一 样,被热烈而持久的讨论。所有改革家都 把社会有用性和贴切性作为教育改革的目 标。从17世纪中期开始,贵族和绅士的教 育与训练受到广泛的注意。洛克的教育主 张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 • 《教育漫话》原为洛克与他的朋友爱 德华· 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1688 年后,洛克将这些信札加以整理,公开发 表于1693年,成为一本教育专著。他的 思想传遍整个欧洲大陆。这本书被誉为 “标志着西方哲学、社会和教育思想的主 要转折点”。《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思 想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 • 洛克是新兴自由资产阶级的利益、要 求及思想的表达者,他的教育思想也反映 了鲜明的贵族、资产阶级性质,具有明显 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彩。
•
•
•
• 在智育方面,洛克强调培养有学问的人。他要求绅士一方面 通过多方面的学习研究获得知识,增长学问,发展智力;另 一方面,还要通过各种技能技巧的课业去获得技能技巧。要 让儿童学习阅读、书写、图画、速记、外语、作文、神学、 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伦理学、法律、逻辑、修 辞、自然哲学等。技能技巧有舞蹈、音乐、击剑、骑马、画 图、园艺、细木工、熏香、油饰、雕刻、铁铜银工、刻板、 琢磨、安配宝石或琢磨光学玻璃、商业计算、出国旅行等。
感悟
• 好奇心是科学技术和人类思想发展进步的重要推 动力。好奇心促使达尔文最终成为伟大的生物学家和 实验学家。但是,现实中的我们常常听到许多家长诉 苦,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其表现是,孩子一 直手脚不停,喜欢对家里的东西探个究竟,不是把闹 钟拆坏了,就是把玩具弄丢了,还喜欢想入非非,提 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作为家长,则是喜欢让自己的 孩子好好听自己的话,不要对什么事情都关心,要循 规蹈矩,做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当孩子提出问题尤 其是自己不懂的问题时,父母总是加以训斥,不知不 觉,孩子的好奇心一点一点地被父母的严加管教抹杀 了,成为“听话”的孩子,却对任何事情再也没有自 己的主见了。 作为孩子教育者的父母和教师,应 该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明白好奇心是儿童发展 过程中的必然因素,并让好奇心成为儿童认知发展的 动力和源泉。
约翰· 洛克的家庭教育
• 洛克主张要把年青人培养成有强健身体、有一定知识、有才 干、具有优雅态度并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绅士。这种教育要从德、 智、体三方面着手,在家庭中聘教师进行。 • 洛克非常重视健康教育,提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为此他提出一套保 持健康的建议。如他认为儿童从小时候开始,就应多进行户外活 动,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少吃药,衣服不能过暖或 过紧;他主张饮食要清淡,认为儿童最好的食物是牛奶、粥、面 包、蔬菜和水果。儿童的卧床要坚硬以锻炼身体,这样可以把孩 子培养成强壮、勇敢又坚定的人。 • 洛克在品德教育方面也有明确的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是绅 士教育的灵魂,拥有理想的德行,可以使个人获得幸福,也有助 于他的事业成功。 洛克提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 方面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智,就是要能够运用理智去驾御和支配 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理性的指导。
《教育漫话》思想பைடு நூலகம்特点
• 1、就德智体这三种素质彼此之间的关系而言,洛克认为应当把 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因为身体是一个人及其精神 的基础。其次,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 的事情。因为,不仅人生的幸福与价值完全地依赖于一个人的精 神品质,而且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件从小就要做起,要靠坚持不 渝地一点一滴养成习惯才能成功的事情。最后,智育或者说学问 相对来说是教育中最不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传统智育教育中所 学的东西大都在人的一生中没有用处,而且真正的学问在很大程 度上是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才能取得的。教师在这方面所起的作 用仅仅是把学生领入门而已,十分有限。 • 2、洛克非常重视强健体魄的培养。 • 3、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在洛克看来,教 育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或人格。因此,德育不仅是道 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 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 4、在智育或学问和技能的培养方面,洛克主要强调了功利的原 则,即所学的东西一定是对未来的生活有用;第二强调了教育方 法。
• 洛克一生的转折点是他与莎夫茨伯里伯爵相识,成了 伯爵的秘书和家庭医生。莎夫茨伯里是一位重要的自 由政治思想的代言人,曾一度因政治运动而被查理二 世国王囚禁过。1682年沙夫茨伯里逃往荷兰,翌年在 那里去世。洛克因与沙夫茨伯里交往甚密,也同样被 看作是嫌疑分子,被迫于1683年逃往荷兰。光阴荏苒, 转瞬之间他在那里度过了五个春秋,此时正值1688年 的革命成功,查理二世的继承人詹姆斯二世已被赶下 台去。1689年洛克返回家园,此后一直住在伦敦。洛 克终身未 娶,他于170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