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现实意义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现实意义亲王 K【摘要】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大陆境内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依托上海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国际影响力,自贸区的建立加快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将推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好的发展,并对促进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转变,为其他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经验,大力推动上海周边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上海自由贸易区概况意义一、上海自由贸易区概况(一)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也被称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
早在2003年时,当时的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就指出,我国的保税区发展已较为成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前建立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试点,随后天津、上海、深圳等地都向国务院提交了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2009年,温家宝总理批示了《关于中国在浦东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2010年,国务院组织专家组赴上海,对在浦东地区准备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调研评估。
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江苏、上海等地时指示要在2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由此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工作开始部署,并很快就提出了一个规划的总体方案,在广泛征集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后, 8月,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大陆境内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又一项重大的经济发展试验区,将会带动金融、制造业、贸易物流、服务业等众多行业的改革发展,并对政府转变职能,大大推动上海周边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基本范围上海自由贸易区总面具为28.78平方公里,范围具体包括上海市的外高桥保税区,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经济总量第一的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面积为1.03平方公里,是上海市规划的三个大型物流基地之一;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面积为3.59平方公里,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航线和物流要道之一;洋山保税港区,面积14.16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上海自贸区的形成规模呈“四区三港”的分布格局。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成立背景、现实意义和前景展望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借以抛砖引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
标签:上海自贸区;现实意义;展望;江苏;溢出效应F74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挂牌,我国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自由贸易区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港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共计面积28.78平方公里。
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1成立背景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超过2300个自由贸易区,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创造超过4000万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岗位6000万。
印度在过去的三年批准了500多个自由贸易区,阿联酋的36个自由贸易区对拉动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迪拜,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设立了20多个自由贸易区,软件、汽车、金融、医药等很多行业的贸易结算中心都包含在内。
自由贸易区已经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由贸易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相关协定相互更进一步开放市场,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成员国或地区保留了它们对贸易区外部世界决策的自由,各国或地区仍各自独立地实行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便属于广义的自由贸易区。
而狭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则根据《京都公约》的解释,是在一个国家境内设立的自由贸易园区,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通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 目标模式与政策支撑
目录
01 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
03 政策支撑
02 目标模式 04 参考内容
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目标模 式与政策支撑的深度解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演变,中国积极应对挑战,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 在此背景下,上海自贸区应运而生,成为国家进一步开放的重要窗口。本次演示 将详细介绍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情况,包括发展现状、目标模式和政策支撑。
然而,尽管上海自贸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未来 的法制与政策研究,应更加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经验,以实 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我们也应社区与环境保护,平衡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需 求,确保我国的改革开放真正造福于人民。
综上所述,上海自贸区的法制与政策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 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持续深化改革,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背景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深化国内经济改革 的趋势。作为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取得显著的建 设成果。区内各类企业数量已超过10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超过30%。同 时,上海自贸区在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国际贸易和金融创新等方面也取得 了重要成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上海自贸区在国际竞争 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感谢观看
二、上海自贸区的背景介绍
上海自贸区,全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于2013年设立的国 家级自由贸易区,旨在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出适应国际经济新形势的贸易和投资 规则,为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三、上海自贸区的法制特点
1、法律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在法制建设上积极创新,制定了一系列适应 自贸区发展的法律制度,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这些法律 制度的制定,为自贸区的运营提供了法律保障。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意义及路径分析
2014年26期总第765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是中国自主选择的一个开放试点,开设试点的原因是改革开放速度加快,开放政策成为改革的驱动力。
政府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自贸区,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利用市场调节杠杆,将经济发展权归还给贸易主体。
另外,推动税收改革进程,加快人民币兑换进度,为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上海自贸区建立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形成新的市场机制从世界发展格局上看,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为主体的经济主体企图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合作项目,重新建立起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替代原有的国际贸易组织(WTO),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新兴组织的成立必将引起世界贸易规则的改变,然而,中国并未列入新贸易组织的名单内,这将给我国未来的对外贸易活动带来极大的隐患。
此外,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美、韩、欧、墨西哥等国对外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国分别有20个、47个、53个、44个,达成的贸易额分别占本国对外经济交易总额的40%、35%、28%、81%,而我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与协定伙伴之间的贸易比重为26%。
上海贸易区的建立将会带动和推进我国政府管理、税收、金融、贸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
与此同时,这些改革举措很有可能成为全国的改革指导方案,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大的参考价值,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我国发展自由贸易试点和贸易区的进程中,将会为国家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
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建立自贸区不仅符合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而且有助于加深外贸程度,提高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中争夺更多的经济发展话语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上海自贸区是对中国经济的改造升级,为中国经济稳定、转型、以及升级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尝试,通过对试点的发展模式和状况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带动我国更多的自贸区的出现。
总体上,自由贸易区具有较大的发展市场,盈利空间较大,尽早及尽可能的广泛推广有助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路径分析
(2)推进无纸化通关和智能通关,减少人工干预和中间环节,提高通关速度。
(3)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货物通关能力和效率。
2、路径二:加强投资贸易便利 化
投资贸易便利化是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核心。在加强投资贸易便利化的过程中,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1、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在法制环境、 行政管理、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加强通关便利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通关流 程、降低口岸收费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4、积极推进政策创新和国际化合作,放宽投资准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和国际化,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 道和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这些成功经验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 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不足之处:天津东疆保税港 区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由贸易港区之一,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 问题。首先,虽然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在通关便利 化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通关流程不够优化、口岸收费较高等等。其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 津东疆保税港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港口物流和制造业为主,缺乏高 端服务业的支持。
(2)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国际贸易结算、保险、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
(3)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推动企业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路径三:推动金融创新和国 际化
金融创新和国际化是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的重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通过 以下措施推动金融创新和国际化:
浅谈上海自贸区及经济现状
主要措施及成果
主要措施及成果
上海自贸区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 平。首先,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自贸区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减少政府 对市场主体的干预,提高市场自主性。其次,在投资管理方面,自贸区实施外资 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 环境。此外,自贸区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浅谈上海自贸区及经济现状
上海自贸区:探寻经济现状与发 展前景
上海自贸区:探寻经济现状与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演变,自由贸易区作为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 平台,正日益受到各国的与重视。在中国,上海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一个优质的营商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主要措施及成果
从全国角度来看,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 经验。自贸区的改革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还为国内外企业带 来更多的商机和合作机会。同时,上海自贸区对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 地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措施及成果
案例分析:上海自贸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和经验
主要措施及成果
2、金融创新的成功实践: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 如,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上海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于2014年上线运行。 这一体系为境内外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动了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此外,上海自贸区还积极探索金融监管创新,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主要措施及成果
谢谢观看
主要措施及成果
2、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创新: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已经为其他地 区提供了借鉴的模板。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全国范围内自由贸易试验区 的设立,上海自贸区将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创新。
开题报告上海自贸区
开题报告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策优势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探讨上海自贸区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一、历史背景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中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首个试点。
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自贸区的理想选择。
二、政策优势1.贸易便利化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除了列入负面清单的行业和领域外,其他领域均可自由开展贸易活动。
这种模式的实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2.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实行金融开放政策,允许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并试点推行人民币自由兑换。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上海自贸区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进驻,提升了自贸区的金融创新能力。
3.法治化环境上海自贸区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法治化环境,通过创新行政审批制度、简化企业注册程序等措施,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便利度和法律保护水平。
这为自贸区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
三、经济效益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首先,在贸易领域,自贸区的成立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便利化,提高了进出口贸易的效率和规模。
其次,在金融领域,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政策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的进驻,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此外,自贸区还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人才流动。
四、发展前景上海自贸区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自贸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其次,自贸区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网络。
最后,自贸区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总之,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和法治化环境的建设,自贸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上海自贸区建立背景与战略意义
上海自贸区建立背景与战略意义(一)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
但是,上述协议中国都未参与,面对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改变的可能,中国将面临着的“二次入世”严峻挑战。
建立上海自贸区,在具备基础条件的特定区域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并承担先行试验的任务,可以积累在新形势下参与双多边以及区域合作的经验,逐步熟悉并增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为我国与主要经贸合作伙伴谈判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如果试验失败了,由于限定范围,影响也有限;而一旦成功,就可以进一步扩大推广并全面对接整个中国经济。
因此,这是新背景下全球贸易竞争的主动应对,是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的明智选择。
(二)推动国内改革“倒逼”机制形成中国目前正处于换挡减速过弯的状态。
在国际需求疲弱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日趋丧失局面下,中国已不可能长期依赖出口支持经济增长;但是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然较低,产能过剩和能耗较高问题严重。
只有通过改革,尤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才能完成经济转型升级。
而目前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的分歧,也主要集中在投资准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等与政府管理密切相关的领域。
建立上海自贸区,类似当年加入WTO,也就是用“开放促改革”,形成融入全球新格局新规则的“倒逼”机制。
通过将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涉及的一些难点敏感问题在自贸区先行先试,能够为推进投资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经验,加快国内市场经济环境建设和对接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和推进东部地区持续发展从2009年起步的人民币跨境使用,香港现在官方口径8000亿,实际可能有1万亿,台湾也有4000亿,但这些因为贸易需求释放的人民币,在全球货币总量中比例依然很小。
如果不满足这些资本的回流获利的动机,人民币货币的海外总量还是无法做大,无法充分发挥人民币在国际金融环境中的话语权。
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背景、特点和对策建议文档
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背景、特点和对策建议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一、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主要背景第一,为适应和参与潜在的新的世界经济规则做好准备。
当前,美国正在亚太和欧洲推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TPP和TTIP如果在预期内顺利谈成,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经济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
由于这两个自贸区都不包括中国,我们有可能被驱赶到新的国际贸易体系的边缘,将面临着“二次入世”的危险。
中国企业未来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将面对新的限制,同时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投资活动将受到阻碍,国际竞争力将被削弱。
上海自贸区设立就是要先行试验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积累新形势下参与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的经验,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相关谈判提供参考,从而为中国参与新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释放更多的制度红利、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享受到了改革的制度红利和加入WTO获得的全球化红利。
不过,由于在国际需求疲弱以及劳动力成本升高的背景下,中国不可能长期依赖外贸出口支撑经济增长,因此继续深化改革、寻找新的制度红利是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由于目前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体制改革又涉及到行政体制、财税金融、要素价格、民生等多方面,因此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先行试点,对于探索经验,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设立上海自贸区不仅有助于促进贸易活动,更能加速要素流动,而且能够推动政府转变职能,释放改革红利,带动全国改革进程。
二、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一,制度体系创新将带来改革红利。
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特区也不是新区。
其目的不在于争取若干优惠政策,而是旨在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新制度体系,实现对投资、贸易等领域的高效管理。
上海自贸区工作总结
上海自贸区工作总结
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也是全国首个试点自
贸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自贸区取得了许多成绩,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对上海自贸区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首先,上海自贸区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贸区率先实行了一系列
改革措施,包括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行政审批、推动金融创新等,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经营环境。
这些改革举措为上海自贸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上海自贸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自贸区不断完善企业
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指导,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自贸区还大力推动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简化了企业办事程序,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
再者,上海自贸区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贸区积极开
展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大力发展跨境贸易、跨境投资和跨境金融等业务,促进了上海自贸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提升了上海自贸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展望未来,上海自贸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
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促进上海自贸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上海自贸区还将加强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设,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和发展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
机遇,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上海自贸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与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与创新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开放新政策、探索新外交和对外合作新形式的重要实践。
自建立以来,上海自贸区发挥了自由贸易试点和先行区建设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自贸区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被设立的。
2000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国先后设立了多个自由贸易区,逐步形成了重庆、福建、辽宁、天津等地的一批自贸试验区。
而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国际化金融中心建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有力保障。
2013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设立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4年,上海自贸区正式开业运营,涵盖了上海市内几个区县的新设贸易区。
上海自贸区在注重改革创新的同时,以开放促发展,通过立法、监管、服务等多种手段,打造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贸易和金融体系,吸引了众多境内外企业在这里发展壮大。
二、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创新上海自贸区的创新之处在于实践了一系列开放发展的改革措施和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了扩大开放、优化经济结构等目标的实现。
具体来说,上海自贸区涉及的改革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贸制度创新: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按照“特别管理、特别监管、特别服务”的原则,创新了国内外商务模式。
同时,上海自贸区还推出了“一次办妥”业务办理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2、自贸税制创新:上海自贸区经营离岸业务或投资进口项目的企业,享受较低的税率或免税政策。
3、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以打造人民币离岸业务高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重要目标。
采取“先试、后否、逐步扩大的方式”,实施人民币自由兑换、跨境融资、跨境资金池等金融创新业务。
4、创新科技创新:上海自贸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同时,上海自贸区还着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链,助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考_陈革
热点 透 视 REDIAN TOUSHI
做什么” , 而 “负面清单管理” 是仅限定企业 “不能做什 么” , 并以 “清单” 方式进行列示, 法无禁止即可为, 充 分体现了 “放权” 的改革思路。上海建设自贸试验区, 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终结审批制, 逐步建立 “以准入后监 督为主, 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 的投资准 入管理体制。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内涵就是把改革 开放和制度创新, 探索政府如何管理市场、 服务市场、 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 探索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 界, 如何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 便捷性, 通过改革促 发展。 ——规则重构,积极联合,加速融入全球经济步 世界各国经 伐。 始于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向全球波及, 济衰退, 贸易竞争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愈演愈烈, 全球贸易受到重创。世界各国为占据主动, 都开始把 发展自由贸易协定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作为自 己国家的战略来规划和实施。截至 2008 年 9 月,向 WTO 通报、 仍然生效的区域贸易安排已达 223 个, 这 其中 80%以上是在近 10 年内出现的。据 WTO 预计, 到 2013 年底, 全球范围内的自贸协定有可能达到 600 个。 近年来, 包括 TPP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 定) 、 RECP (由韩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印度等国于 2013 年 1 月推动的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 ) 在内的区域 型贸易协定都在积极展开。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项目 被赋予的意义非常重要, 在中国有可能启动加入 TPP 谈判的背景下, 决策层已开始考虑将上海自由贸易试 验区作为中国加入 TPP 后首个对外开放窗口。
浅谈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浅谈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由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目前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这也是当前我国最热门的时事政治与经济话题之一。
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就实行上海自由贸易区这一重大决议展开了多种角度的讨论,当然,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国务院总理根据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前提下,力排众议做出的重要决定。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收集和对相关新闻信息的关注了解到,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是以独特的,在合乎法律、合乎经济贸易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自由贸易。
在该划定区域内,国务院总理明确指出让现有的利益集团退出贸易区。
所以,这是一次排除了垄断企业竞争的自由贸易行为。
这项规定就为自由贸易区内公平、自由、具有突破性的经济贸易提供了很有利的保障。
至少,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划定,不是形式主义,而是让自由贸易区以试点模式运行为初衷,再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在收到积极效果的前提下而面向全国推广的战略决策。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的建立是我国经济形式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到,党中央政府日前对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做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如: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切实加强市场监督、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
目前,“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是现阶段国内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话题。
此外,能创建一个公平的、自由的、健康的经济环境也是我国现在市场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经济市场主要是由国有控股企业、大型上市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等企业构成。
而且,在一些经济贸易活动中,不乏有垄断因素存在,这就威胁到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的利益。
而正是这些民营的中小企业,解决了我国庞大人口基础的就业问题。
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小企业的所创造的就业率高达80%,它们的存在,对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迫于非公平竞争的压力,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面对失业人群,这无形中就增加了社会负担。
所以公平、自由、健康的经济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所必要的条件。
上海自贸区方案
上海自贸区方案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首个试点,自2013年设立以来,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自贸区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本文将探讨上海自贸区方案的重要性、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上海自贸区方案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自贸区方案的出台,给予了上海一系列的政策红利,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自贸区方案的实施将大幅度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这对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来说,都是一种机遇和挑战的双重并存。
自贸区方案不仅给予了上海更大的自主权,也要求上海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改革。
上海自贸区方案的推行,要求上海市政府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加强法治意识,提升行政效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真正实现市场的活跃和发展。
自贸区方案的实施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首先,自贸区方案将使得上海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枢纽。
上海自贸区方案允许外资企业在上海自贸区内进行自由投资,并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这将进一步增加上海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入驻上海自贸区,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自贸区方案将激发上海的创新活力。
上海自贸区方案为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和便利的市场准入。
自贸区方案推动了上海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竞争机制的改善,促进了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上海自贸区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最后,自贸区方案将推动上海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上海自贸区方案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便利的准入条件和优惠政策。
上海自贸区方案的落地将带来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吸引更多全球金融机构进入上海,为上海的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自贸区方案的未来发展前景令人振奋。
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实施,为其他试点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随着自贸区方案的逐步完善和推广,中国全面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充分的空间和机会。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何在
企硕工商注册服务平台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何在为了促进货物流动、开放资本和人力流动,上海自贸区抱着强烈的使命感成立了。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时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一步棋,如今的年轻人更多希望能够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这个理想奠定了基础,为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一条道路,尤其是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上海自贸区的优惠政策体系的不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自贸区成立,而这也正体现了上海自贸区设立的意义。
企硕工商注册服务平台一、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优惠政策:1.取消注册公司资本,降低注册公司注册资金门槛:取消原来最低注册资本3万的限制,改成认缴制,注册时无需注册资金到位,在自由规定的时间资金到位即可!承认认缴制,没有认缴期限,按照注册资本承担公司风险。
2.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企硕工商注册服务平台停止企业年度检验工作,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取消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提升去也信息机制,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3.上海自贸区经营范围有所扩展自贸区注册公司,只要经营范围不在负面清单内,都可以注册,法律法规伍规定的都可以自由行事。
企硕工商注册服务平台4.贸易自由优势是免税,所得税15%货物在号外及贸易之间进出,存储自由,免征关税,海关免检,电子申报制度,加快货物的通关报关时间,还有货物的扭传,对企业资金周转都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5.货物流通自由企硕工商注册服务平台优势金融放开,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自贸区试验区外汇管理细则,资本项目兑换口子的放开,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外资资本金意愿结汇,改进跨国公司总部外汇集中运营管理,外汇将降低跨国公司的运行成本。
汇率自由汇总,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对外开放,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支持民间和外资成立银行。
海关:不再采用批次监管的模式,而采用集中分类,电子化监管模式,达到自由贸易区与货物的高效快速流运。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考
易 区则是 巾国继加入 WT O后 又 一 次 更 高层 级 的 开 放 , 上 海 自 由贸 易 区 则 更 注 重 投 资 和 金 融 领 域 更 深 层 次 的 它将 远远 超越 “ 特 … ‘ 新 区” 争 取 优 惠政 策 的 层 面 , 探 开 放 , 是全方位 、 各 领 域 的对 外 开 放 , 相关 的法律法规 、 索要 素市场开放 、 政府边界 厘清和行 政管制放 开 , 成 为 管 理 体 制 都 要 深 度 调 整 , 未 来还要 推 广到其他 沿海城 “ 巾 闰经 济 升 级 版 ”的新 引 擎 。
市 甚 至全 国 , 是一 项 “ 国家 战 略 高 度 ” 的历 史 使 命 , 它将
为 中 国扩 大 开 放 和 深 化 改 革 探 索 新 思 路 和 新 途 径 。
— —
上海 自由贸易 区成立的跨时代意 义
— —
简政放权 , 制 度创 新 , 大 力提 升改革 力度 。 我
以点带面 , 示范推广 , 打造 “ 中 国 经济 升 级 版 ” 。 国现有的投资管 理体制 , 对于外资要 过 去 的 _ 二年 批 准 了 5 0 0多 个 自由 贸 易 区 , 对外 开放 的新思 维 。 前 3 0年 , 我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思 维 是
阿联 酋 的 3 6个 自由 贸 易 区 对 拉 动 直 接 投 资 和 经 济 增 “ 特 区——优 惠政 策” 模式 , 降低关 税是 上一 阶段开放
了超 过 2 3 0 0个 阳 南 贸 易 区 , 出 口 总 额 超 过 2 0 0 0亿 美 易 规 则 , 现在是 投资 规则 , 过 去是多边 , 现 在 越 来 越 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成立的目标和意义
国家(上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
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各项工作影响大、难度高。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中国建立自贸区既利于捍卫中国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利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接轨。
上海自贸区将促进上海成为亚太供应链核心枢纽[5]。
上海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6]3.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
因此,自由贸易区对于物流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
[7]目标:1.局部目标: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使其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是特区也不是新区。
2.全局目标: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善法制保障。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深入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3年设立以来,上海自贸区在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扩大开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背景、经验、发展前景等方面,探讨上海自贸区建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背景上海自贸区是自由化程度最高的自贸区之一,旨在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贸易便利化、探索投资便利化、促进财务贸易自由化等措施来改善中国营商环境,增强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政府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探索。
作为中国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在推进“放管服”改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二、经验上海自贸区在推动自由贸易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自贸区开展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外资准入先列出负面清单,只有不在清单范围内的领域外商才可自由进入,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干预,促进市场化、法治化的管理。
目前,这种模式已被推广到全国各地。
此外,自贸区还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和商品期货等创新业务试点,为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和吸引海外金融机构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三、经济影响上海自贸区建设带来了积极的经济影响,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一方面,自贸区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简化了海关手续和退税程序,提高了进出口贸易效率。
数据显示,自贸区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企业数量、金融市场规模、服务贸易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增长。
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于吸引外资、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自贸区先后实施了多项激励政策,如推出跨境电商试点、允许外资参与一些禁止行业、对研发投入给予税收优惠等措施,为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打下了基础。
此外,自贸区还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推动了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进程。
四、未来展望上海自贸区建设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成立上海自贸区的目的与意义为何?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又如何?香港金融市场的地位是否会收到影响?
思考与讨论主题二:中国成立上海自贸区的目的与意义为何?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又如何?香港金融市场的地位是否会收到影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成立,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最大目的是通过金融业的创新试验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将要建设的自贸区积累宝贵的经验。
而上海自贸区与此前的中国-东盟、中国-智利、中国-巴基斯坦、中国-新西兰等自由贸易区不同。
中国一东盟等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双边或多边自贸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通过谈判所达成的一致协议(自由贸易协定),以此来建立起自贸区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消化贸易壁垒的一种区域经一体化组织形态。
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种自由贸易园区,指一个国家内部设立的置于海关管辖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在区域内允许外国货物免税进口,企业可以相对自由地从事各类自由贸易活动和离岸金融业务。
所以,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首个自由贸易园区,是我国探索经济全球化、金融开放的重要尝试。
根据人民银行"金改三十条"的相关规定,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开放主要涉及了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资本项目有序放开、人民币跨境支付、人民币投资产品创新、金融监管与防范等方面。
从以上工作重点可以看出,除了利率市场化之外,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的工作重点在于国际金融领域。
所以加快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开放,对于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尝试,是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最终目标,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
放宽汇率管制、逐步开放资本账户都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准备,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额、签订双边货币合约是将人民币资本输出到境外市场,而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丰富又将境外的人民币资本收回境内市场,这一出一进实现了人民币资本的循环,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初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作者:缪琨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20期摘要: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成立背景、现实意义和前景展望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借以抛砖引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现实意义;展望;江苏;溢出效应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0007403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挂牌,我国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上海自由贸易区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港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共计面积28.78平方公里。
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从国内外发展大势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1成立背景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超过2300个自由贸易区,出口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创造超过4000万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岗位6000万。
印度在过去的三年批准了500多个自由贸易区,阿联酋的36个自由贸易区对拉动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迪拜,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设立了20多个自由贸易区,软件、汽车、金融、医药等很多行业的贸易结算中心都包含在内。
自由贸易区已经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由贸易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相关协定相互更进一步开放市场,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服务领域改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成员国或地区保留了它们对贸易区外部世界决策的自由,各国或地区仍各自独立地实行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便属于广义的自由贸易区。
而狭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则根据《京都公约》的解释,是在一个国家境内设立的自由贸易园区,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通关监管制度。
如德国的汉堡港自由港区、美国的纽约港自由贸易区。
显然,中国上海自贸区属于狭义的自由贸易区。
设立上海自贸区,藉由现实的国内经济基础支撑,也有经济发展催生的改革需求,更有不断变化的条件与压力。
1.1内部环境从国内来说,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对投资过于倚重而消费的拉动力不足,尚未形成内需增长路径;产能过剩十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影响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未来生产力的发展,六大传统产业全部产能过剩,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都是能源消耗极大户。
另一方面,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中后期,今天全世界工业产品门类是500类,500类中有220项中国是世界产量第一。
例如,中国1秒钟制造15台电脑;1秒钟生产43部手机。
全世界10台冰箱有7台是中国制造,10台电视机有5台是中国制造,中国工业化决定了上海自贸区的道路和前途。
而全中国1/4的外贸出口通过上海,全中国1/3的外贸进口通过上海设立上海自贸区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2外部环境国际上,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还没有完全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长疲软,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并且仍然面临很多部不确定性,比如美国的债务上限、量化宽松的退出、欧洲债务危机等,国际需求疲弱导致产业转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甚微;众多外贸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用工难,周边国家,如孟加拉、柬埔寨、越南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
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中国仍然处于价值链低端,获取贸易利益甚少。
出口产品主要依赖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
虽然中国在2013年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贸易质量和贸易效益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高投入、低收益”的局面难以为继。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趋缓,并且面临严峻的结构性问题。
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不确定性趋高的形势下,各国之间经济贸易政策的协调愈发困难,贸易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包括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TTI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新服务贸易协定(TISA)在内的双边性、区域性、次区域性贸易协定都在积极展开,而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WTO等多边性贸易协定有被架空的倾向,这些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
而作为一个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国家,同时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入世之后快速增加,2006年高达67%,此后开始回落,2012年和2013年分别维持在47%的水平,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的30%。
而目前中国却被孤立于TTIP、TPP等贸易谈判之外,面临着严峻的国家贸易和投资环境以及“二次入世”威胁。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外需低迷,成本升高,摩擦增多,各种因素的冲击叠加,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面对这些不利的条件和因素,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果断调整,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来谋求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2成立意义第一,设立自贸区,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可以激活企业的发展活力和转型创新动力,带动产业加速升级,带动产值大幅提高,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推进税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
而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势必承担起这个振奋人心的历史使命,通过自身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金融优势来服务中国的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是提高一个国家福利、强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将顺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有利于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有利于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开放促改革。
这些改革举措可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进程中,改革红利将会逐步释放出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虽然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红利,但是WTO是货物和服务的部分开放,而上海自由贸易区则是更注重投资领域和金融领域的深层次的开放,是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港口之后形成的“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格局下全方位的、各领域的开放。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应的具体措施,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为中国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途径。
对于我国整体经济来说,建立上海自贸区是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改革开放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和勇敢尝试,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自贸区则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也势在必行。
同时,为了缓解被新的贸易规则边缘化的危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的不断变化,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需要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使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逐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既有利于捍卫中国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地位,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接轨,是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下突围的关键一步。
建立自贸区有助于提振外贸,稳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上海自由贸易区方案的获批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影响巨大。
首先,可发挥上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企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和服务贸易竞争力,降低汇率波动和市场风险。
其次,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到此,对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对于上海而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的宝贵经验,在时机成熟时向国内其他有条件地区推广,为新一轮的全国性经济改革浪潮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同时上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将借自贸试验区之东风更快更好推进,迈出从“境内关内”走向“境内关外”这一步,逐步形成与自贸区建设的联动机制,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将有更加强劲的动力。
最后,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海自贸区建设也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这是因为自贸区经济有着巨大的长期发展潜力,辖区内的上市公司(与这些公司有业务关系的辖区外公司)将获得经营方面实质性的积极影响,对于其业绩提升将有明显的裨益。
同时,这些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场内外资金的重点关注。
由此,自贸区概念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又一条投资主线。
3前景展望上海自贸区作为试验区,28平方公里的功能是有限的,更多的意义体现在未来乃至周边比如在江苏的推广,其制度创新性必须可推广、可复制。
从区域经济竞争角度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将给长三角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崭新的环境,对于上海的近邻江苏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
江苏全省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1个,包括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同时,江苏有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航道为轴的便利交通网络,交通物流发达,还有雄厚的出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
凭借这些优势,江苏可以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打造江苏经济的“升级版”。
江苏应充分利用区位和苏沪经济合作密切的优势,学习借鉴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进而推进体制机制层面的突破。
近年来,江苏的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的1/7强,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江苏已在多年的进出口贸易中掌握了国际贸易的绝大部分规则,其进出口贸易几乎覆盖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所有行业,因而已经具备了向自贸区转型的的产业基础。
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是重要的经济枢纽。
目前,江苏拥有苏州港、连云港、南京港、南通港等多个4亿吨以上的大型港口。
连云港拥有深水港、航空港、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江苏北部第一个物流保税园区,目前已形成了港、产、城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作为上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有利于分享上海自贸区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也有利于贯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进而带动整个江苏开放型经济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