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第二章《论语》五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 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
。谈到这里,孔子还认 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 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 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 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 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 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 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 勇。
君子品格:
【补充】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 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补充】
14.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 我则不暇。”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 也。”
关于提高修养,要做到哪些? 第一,随时反省、检讨自己。 第二,做人要忠诚,尽心竭力。 第三,为人诚实信用,说话算话。 第四,修养要慢慢达成,不能一蹴而就。 第五,仁德是最高的德行。 第六,人格完善要拥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 修饰。见利思义、不忘平生之言等。 第七,君子品格:仁、智、勇。
No3.公冶长篇第五(二六)
【原文】
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 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 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 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 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 信之,少者怀之(5)。”
(1)侍:服侍,位卑者站在尊贵者旁 边陪着叫侍。 坐着叫:侍坐。
(3)忠: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 力。
(4)信: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 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 的关系。
(5)传不习:传,“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 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 字一样,指温习、实践、运用等。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 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 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 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运用了呢?”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
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 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 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 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补充】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众星共之。”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 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 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 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 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No2.为政篇第二(四)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开创 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 千,其中七十二贤 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 奉为
,被 后世统治者尊为孔 圣人、至圣、至圣 先师、万世师表, 被列为“世界十大 文化名人”之首。
《论语》常识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 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 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 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 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 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 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5)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 “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 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 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 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 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 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论语》,记 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儒家 思想核心代表, 语录体著作。
《论语》常识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常识
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 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它是研究 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
【赏析】
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
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
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
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
于是,曾参提出了“
”的修养办法,
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
想人格。
【启示】
第三,为人诚实信用,说话算话。
《论语·为政篇第二》
我们熟知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 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强调“克已复礼”: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祭祀孔子的祠庙
孔庙——祭祀孔子的祠庙
孔林——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 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 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 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②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 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③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 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 境界。
No1.学而篇第一(四)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1)曾子:曾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 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 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 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 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 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 “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 “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 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 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 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 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 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 们得到关怀。”
【教学目标】 1、熟读五则论语,理解其中的含义。 2、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3、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4、能熟练背诵相关论语。 【教学重点】 1、了解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的有关知识,明 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了解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 3、能熟练背诵相关论语。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能熟练背诵相关论语。
No4.
第十四(一二)
【原文】
14.12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 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
(3)之勇,冉求之艺,文(4)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
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久要(5)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 矣。”
(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勇士。 (4)文:修饰。以礼乐修养来修饰 才艺。
杏坛——孔子讲学的地方
温故知新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 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 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 人。”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éi 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补充】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 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 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本篇引语】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 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 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 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作业
1、熟读、理解《论语》,背 诵《学而1.4》《为政2.4》 《宪问14.28》。 2、抄写《论语》五则。
2•2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 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 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 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 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怎样才算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富有 。见利思义、临危
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 符合于义。
【补充】
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 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伐:自夸。
本篇共计44篇。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 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 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 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 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 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 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 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 “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论语》五则
学而篇第一(四) 为政篇第二(四) 公冶长篇第五(二六) 宪问篇第十四(一二) 宪问篇第十四(二八)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 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 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 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孔子何许人也?
孔子(公元前551—
【补充】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 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No5.
第十四(二八)
【原文】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 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 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 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 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 的自我表述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 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 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 越过;矩,规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 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 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 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 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 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 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 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 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补充】
5·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虽在缧绁 (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