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生物药物制备中有哪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工程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在临床中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主要从干扰素,重组乙肝疫苗等几种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加以简述。前言
所谓生物技术,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近20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并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目前,人类60%~70%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由此,引发了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生物制药就是把生物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 即利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对DNA 进行切割、插入、连接和重组,从而获得生物医药制品。
生物药品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化制剂,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血清、血液制品、免疫制剂、细胞因子、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品(DNA重组产品、体外诊断试剂)等。这些生物药品为癌症、病毒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的治疗、预防和诊断提供了新型药物、新型疫苗和新型诊断试剂。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开创了制药工业的新纪元, 解决了过去不能生产或者不能经济生产的药物问题,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文主要从干扰素重组乙肝疫苗等几种药品在临床上的应用简述。
基因工程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基因工程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有的已成为具有良好作用的常规药物,深受临床的欢迎。基因工程药物带来了治疗学的新突破,在临床治疗中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成就。
1.1干扰素
干扰素是应用最普遍的基因工程药物,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临床上不同的干扰素用途不相同。小剂量rhIFNα22a 主要用于一般病毒性感染。该院常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疱疹和尖锐湿疣。大剂量干扰素在治疗乙肝、丙肝和肿瘤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rhIFNα22b 主要用于乙型肝炎和恶性肿瘤的治疗。rhIFNγ常用于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因其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随着干扰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日益增多,尤其在抗恶性肿瘤等长期大剂量使用,还有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见不良反应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肌痛乏力、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1.2重组乙肝疫苗
重组乙肝疫苗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特点,取代了原先的血源疫苗,广泛用于新生儿接种和乙肝易感人群。因重组乙肝疫苗为亚单位疫苗,它只含有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的表面蛋白(HbsAg) ,而不含传染因子(DNA) ,因此临床上再不用担心接种疫苗会有感染的危险。
1.3 bFGF 和rhEGF
bFGF 和rhEGF 等外用基因工程药物都是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常用于创伤、烧伤创面修复,减少疤痕的形成。此外还用于褥疮的治疗。临床上反映很好,深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欢迎,已作为该院烧伤科的常规药品。由于
这类药物不具有抗菌作用,使用时应注意清洁创面,同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和炎症。
1.4rSK
rSK为急救必备药物,主要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为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所用,使用时严格控制剂量。
1.5rhEPO
rhEPO用量越来越大,除疗效肯定外,主要受益于药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性贫血,也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化疗引起的贫血。rhEPO 是目前刺激红细胞增生的最有效药物。依据病人的贫血程度及临床情况,一般用药4~12 w。少数病人用药后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慎用。
结语
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药物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并且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等重大技术相继出现,这同时也扩展了生物技术的涵盖范围。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健康、食品和环境等重大挑战的最有潜力的技术手段。参考文献:
[1] 徐国华. 基因工程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 2003 ,10 (5) :336-338
[2] 胡晋红张立超. 基因工程药物的治疗进展[J].2001, 22(6):346-349
[3] 王天晓.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展望[J]. 2007, 11(2):41-42
[4] 陆广新. 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及生物医药现状分析[J].2006, 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