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与中国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
科大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秘书长 金新 SHMBA0901 副秘书长 许晓慧 PB9909 副秘书长 薛庆童 PB9805 副秘书长 钟浩 PB0723
副秘书长 李欣 SA0520/BA0720 副秘书长 李晓荣 SA0510 副秘书长 李瑞 MBA1307 副秘书长 吴锦景 SA0819/BA1019
7
7
Part
2
日常工作
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 工作汇报
2018年9月20日
汇报人:江苏校友会会长 徐斌
1 2 3
目录
基本情况 日常工作
校庆事宜
Contents
Part
1
基本情况
1、成长沿革
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前身为南京 校友会,成立于 2000 年初, 2013 年, 在学校校友总会办公室和新创校友基 金会的帮助支持下,于 2013 年召开 了首次全市规模年会,同时改组扩充 了校友会理事会。 2017 年 11 月 26 日,学校举办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校友组 织代表大会,按照校友总会办公室对 校友组织的统一定义,各地省会城市 校友会统一以省名冠名,故南京校友 会更名为江苏校友会,“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江苏校友会”为中国科大江苏 校友会官方正式注册备案名称。
1、捐赠事项
8月初,各地校友会启动理事会内部认捐,8月27日,开启公开捐赠,截至9月10日24 时,包括之前理事会内部认捐,南京地区捐赠金额212083元,无锡地区138374元,江阴 地 区 13742 元 , 苏 州 地 区 253 元 ( 之 前 已 有 60 万 元 长 椅 项 目 捐 赠 ) 。 捐 赠 总 额 共 计 364452元! 整个捐赠过程,共有近200名校友参与,其中捐赠金额30000元以上校友6名,校友企 业参与6家。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CSEF)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民办非企业校友会负责运营管理。
CSEF的宗旨是通过财政支持,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CSEF主要职能是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提供经济支持,以帮助学生实现学术追求。
CSEF已拨付资金支持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协助学生走出国门去世界各地学习,参加学术竞赛和科研活动,以及组织各类创新科技活动等。
因此,CSEF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学术和实际上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够贴近实际情况,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并有所作为。
另外,CSEF还与各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以扩大学生们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进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为此,CSEF 与各个大学和高等院校签署了友好协议,以便共同合作解决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此外,CSEF也与世界著名的学者和企业界领袖积极进行沟通,一起为促进学生的学术经历,培养创新能力而努力。
同时,CSEF还和国内外的一些慈善机构建立联系,实施对学生的各类活动捐助,以达到分享财富、贡献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
自成立以来,CSEF多次获得了国家和省级政府、社会福利团体和行业组织的捐助,为数以千计的学生提供了价值数十万元的资助。
经过20多年的发展,CSEF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事业中值得信赖的支柱,有效推动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术机会,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实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学术追求的目标,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CSEF也将继续努力,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促进后代人才的培养,推动国家的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评选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评选管理办法简称约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公益基金会:简称“新创基金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6级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以下简称9系)校友杨浩涌先生捐赠人民币150万元,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以下简称“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
数千位校友通过新创基金会响应捐赠该教学奖。
“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表彰母校在工程、信息、计算机、生命科学、核科学技术等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杨浩涌先生为该教学奖的主要捐赠人。
第二条“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奖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教学岗或教学科研岗优秀教师,优先考虑长期承担教学任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优秀教师,特别是为低年级学生讲授基础课的优秀教师。
已退休的参评教师须为学校返聘教师,并由学校或学院出具返聘证明。
第三条由学校及主要捐赠人协商,成立评审工作委员会,负责“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的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委员会在新创基金会设立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四条“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和新创基金会共同管理基金,评选过程由教务处协调。
第二章奖项设置第五条“西区精神杰出教学奖”设立以下奖项:(1)西区精神教学成就奖:每人奖金人民币50000元,每年2名;(2)西区精神优秀教学奖:每人奖金人民币20000元,每年10名。
第三章评选条件第六条西区精神教学成就奖授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信息、计算机、生命科学、核科学技术等学科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名家,他们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信息、计算机、生命科学、核科学技术等学科从事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10年以上,在过去五年内面向本校本科学生实际教学工作量不少于80学时/年;(2)师德高尚,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杰出成就,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3)治学严谨,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独特风格,教学研究工作突出,曾主持过一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发表过教学研究论文或教学专著,在国内教育界有较大的影响;(4)提携后进,注重对后进新人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公益网站 基金会

114.张学良教育基金会http://www.chlef.or/115.亿泽公益基金会/
116.瀛公益基金会/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21世纪东方之子公益基金http
[公益网站]基金会网站
1.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2.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3.中国扶贫基金会/
4.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82.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保教育慈善基金/
83.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姚基金
84.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兰花草艺术基金/
85.中国儿童保险专项基金/
20.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
21.中华文学基金会/introduc/clf.htm
22.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23.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会/
117.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118.宝钢教育基金会/
119.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b/
120.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33.中国全球环境基金/
34.中国绿化基金会/
35.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36.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
37.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10.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11.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
12.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13.中国国际慈善基金会/
14.中国爱心基金会/
29.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30.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
31.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
32.中国关爱基金会/
61.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62.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
63.中国医学基金会/
64.中国艾滋援助基金会/
56.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

基金会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英文: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Education Foundation),简称“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英文:USTCEF),成立于1993年。
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法注册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慈善组织,也是唯一代表学校接受和管理社会各界的捐赠、依法申请捐赠资金配比、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基金会。
教育基金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安徽省教育厅,登记管理单位是安徽省民政厅,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5月28日的“中国科大少年班超常教育基金会”,1998年4月14日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
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宗旨是:聚汇天下涓流,共襄教育伟业,为推动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弘扬和传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文化与理念,争取国内外单位和个人捐助,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
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严格遵守《慈善法》《公益事业捐赠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接受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和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基金会宗旨,尊重捐赠者意愿,努力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0年,教育基金会再次获评安徽省“5A级社会组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

校友信息保护条例第一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了解保护校友信息之重要性,并致力于为校友提供服务与机遇,为保护校友信息不受侵害,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中,中国科大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基金会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校友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
第二条校友信息不得用于商业目的、不得用于与中国科大无关之慈善目的。
原始校友数据不得以复印、传真、网络传播(例如但不限于Email)等方式透露给任何第三方个人或机构。
第三条对个人(含校友)或机构请求获得校友个人信息(例如联系方式)的要求,依据本条例第二条处理。
新创基金会未经校友本人同意,不得直接透露其个人信息。
但为方便校友交流,新创基金会可协助转发联系信件。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透露校友捐赠金额等信息。
应予尊重匿名捐赠者,为个人身份、金额等信息严格保密。
第四条中国科大各部门请求获得校友信息用于开展工作时,新创基金会应说明本条例并获得信息保密承诺,方可移交提供相关信息。
第五条新创基金会员工入职时与离职前,均应签署《校友信息保密承诺书》。
接触校友信息的新创基金会志愿者,也应在从事志愿工作前签署《校友信息保密承诺书》。
第六条新创基金会网站中如使用cookie仅限保留活跃访问进程,提升浏览体验。
新创基金会不收集个人访问爱好与个人信息(例如密码与访问页面)。
校友订阅《新创基金会校友简报》时,其Email地址将被记录,并获得定期发送前述校友简报。
但校友有权随时退订。
此类信息也应遵守本条例第二条规定,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第七条校友活动后编发通讯录,应首先以Email形式征得校友同意(通常应预留72小时之时间窗口,允许校友要求在通讯录中移除个人信息),通讯录首尾应有校友隐私保护警告。
接收通讯录之校友将被视为同意通讯录不得转发第三方或公开于互联网之条款。
考虑到100人以上校友活动因信息泄露风险增大,原则上不编发通讯录。
对泄露通讯录中校友信息者,新创基金会保留公开谴责并永久禁止其本人参加新创基金会承办之校友活动之权力。
傅尧申请2005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材料

傅尧申请2005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材料一、基本信息傅尧,男,副教授,1977年7月出生于重庆市。
200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二、学习经历1996年9月-2000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本科学习2000年9月-2002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2年9月-2005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三、工作经历2005年7月- 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四、教学情况傅尧博士与他人合作开设了“计算化学与物理”Seminar 课程,讲授计算化学的前沿问题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授课内容受到学生好评。
2006年起担任04级化学系和化学物理系“有机化学”课程助教,随堂听课并批改作业,承担学生辅导和习题课内容,辅导效果良好,通过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和求教,做好独立讲授本科生“有机化学”基础课程的准备工作。
2005年暑假期间指导3项大学生研究计划,其中两位本科生同学均完成了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如JOC, JPC,Tetrahedron等,其中1人获得大学生研究计划校特等奖。
2005-2006年指导4名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其中1人获得中国科技大学2006年度优秀毕业论文。
2005年起担任化学系05级班主任,工作扎实认真,关心重视学生,建设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最近化学系05级团支部获得了2005-2006年度校优秀团支部称号。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傅尧担任9位同学的本科生导师,通过座谈、电话和email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辅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今年毕业的两位同学均考取了国内外研究生。
五、科研情况傅尧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领域研究,在国际知名杂志如JACS、JOC等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应邀做大会口头报告4次,墙展报告2次。
张作生创新实验室实施报告

张作生创新实验室实施报告暨张作生纪念基金实施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2009年12月10日张作生创新实验室实施报告(暨张作生纪念基金实施报告)分纪念基金简介、资金来源、基金经费使用情况、实验室简介与落成情况、致谢、财务监督、附录(张作生创新实验室购买的仪器、设备详细列表)等部分。
一.纪念基金简介200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十周年校庆前夕,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23系)开始筹建“张作生创新实验室”,以纪念2005年逝世的张作生教授。
中国科大海内外校友设立了张作生纪念基金来缅怀张作生教授。
张作生纪念基金美国捐赠由中国科技大学海外校友基金会(USCTAF,)收集(子基金名称:ZHANGZS)。
经与中国科大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捐赠校友代表高小莹(816)、张意颖(813)商议,中国科技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简称新创基金会,)接收张作生纪念基金国内捐赠。
张作生纪念基金主要用于创建“张作生创新实验室”。
张作生创新实验室以提高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3系)本科生在业余时间动手能力为目标,包括电路板设计、调试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电子类相关的创新竞赛(如机器人竞赛等)。
2009年11月17日在中国科大西区电四楼(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举行揭牌仪式宣告落成。
二.纪念基金资金来源截止至2009年12月8日,新创基金会接收的张作生纪念基金国内捐赠共有人民币28500.00元,其中已于2008年8月20日移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人民币23500.00元,用于张作生创新实验室的初步建设。
结余说明:新创基金会该子基金部分捐赠在建设基金划拨中国科大之后收到,因此造成结余,结余款项根据相关方面意见,用于创新实验室的后期建设,并及时向校友通报。
其余经费来源:张作生纪念基金的美元捐赠由海外校友基金会(USTCAF)操作。
USTCAF 支付了张作生创新实验室经费的不足部分,详情请向USTCAF垂询。
表1.张作生纪念基金捐赠名单说明:感谢筹资捐赠张作生创新实验室的福建籍校友、张作生亲属张小杰、张晓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说明:为规范救助与代管基金管理,中国科技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将以此作为代管基金与救助基金的模板协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与中国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
关于“黎婷婷救助基金”的代管协议书
甲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
乙方:中国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
前言
黎婷婷(下称:受助人)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2006级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校友。
2009年3月发现患有白血病,目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2009年6月起,深圳校友在乙方组织下发起“黎婷婷救助基金”(下称:“救助基金”)捐赠。
2009年7月,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代管救助基金达成一致意见,自愿签署本协议书。
1.总则:本协议书旨在保障救助基金管理规范,使用方式尊重捐赠人与受助人(或其指定直系家属)意愿。
2.代管方式:甲方同意,乙方将“救助基金”款项汇入甲方提供之帐号;乙方承诺提供“救助基金”细目、捐赠人名单与联系方式。
3.使用原则与范围:甲方代管期间,“救助基金”使用应尊重受助人(或其指定直系亲属)意愿,并应征得乙方同意;“救助基金”仅用于黎婷婷的白血病治疗费用,或康复期基本生活开支;款项移交受助人或其指定亲属后,双方均不再对流向进行跟踪或监管。
4.财务原则
4.1甲方承诺财务规范,接受监督。
甲方将在“救助基金”划拨与结清后,向乙方公布财务细目。
甲方每年公布财务报告,并进行独立审计。
包括“救助基金”在内的甲方2009年财务状况将在2010年初接受审计。
4.2甲方在“救助基金”款项划拨时,应得到乙方指定“救助基金”负责人(即捐赠人代表)之书面签字同意。
乙方指定秘书长何海平为“救助基金”负责人。
4.3甲方在“救助基金”款项划拨使用时,应交受助人本人或其指定直系亲属。
转赠时将由甲方代表、受助人(或其指定直系亲属)与至少1位捐赠人代表(或证人)在场,并应保留各方代表签字的书面受赠收据。
4.4 “救助基金”如有结余,协议双方可友好协商,可将“救助基金”用于其他身患重大疾病的校友治疗。
5. 附则:本协议书仅适用于来自中国境内的人民币捐赠;本协议书之解释权归双方。
甲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乙方:中国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
代表:执行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刘志峰代表:秘书长何海平
签字:签字:
日期:2009年月日日期:2009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