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_0
肾母细胞瘤病理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YANG -i XU a n,ZHAN G ng H u Lil, Xi o Ya Yi a, e l ta
( p rme t f P too y, De a t n ah lg A i ae u rHop tl o l td T mo s i ,Xija gMe i lU ies y, i a n n d c nvri i a t
sn e ph s if r nta i n. n 23 c s s n p ob a t m a t r e e 1 a e ih t r e p s f e e ta i gl a e d fe e ito I a e e hr l s o he e w r c s s w t h e ha e dif r n i ~ 5
Twe t h e a e t e hr bl s o r nayz d r t os e tv l . The ci c lma e i l n y t r e c s s wih n p o a t ma we e a l e e r p c i e y lnia t ra ,pa ho o y t lg
( 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肿 瘤 医院 理 科 , C 室 ,新 疆 新 病 T 乌鲁木齐 80 1 ) 30 1
摘 要 : 的 探 讨 肾母 细 胞瘤 的病 理 及 影 像 学 特 征 。 方 法 对 2 目 3例 肾 母 细 胞 瘤 患 儿 的 临 床 、 理 及 影 像 学 病 表现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2 3例 肾母 细 胞 瘤 中 1 5例 肿 瘤 由未 分 化 的 胚 芽 组 织 、 胚 叶 性 问 质 和 上 皮 成 分 组 成 ; 问 5例
中图 分 类 号 : 3 . 1 R7 0 4 R7 0 2 ;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5 5 ( 0 1 0 — 7 20 1 0 — 5 1 2 1 ) 70 5 —4
肾母细胞瘤影象学检查与手术及病理对照

第10卷 第4期河南医学研究V ol.10 N o.42001年 12月HE NAN ME DICA L RESE ARCHDecember 2001收稿日期:2001206213;修订日期:2001211202作者简介:文建军(1966-),男,河南安阳人,外科医师,大专,从事小儿实体肿瘤研究。
文章编号:10042437X (2001)0420337203肾母细胞瘤影象学检查与手术及病理对照文建军1,杜长青2,文建国2(11河南省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河南安阳县 455112;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河南郑州 450052)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及病理检查相关分析了解B 超、CT 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小儿肾母细胞瘤的价值。
方法:对62例肾母细胞瘤影像学检查(B 超、CT 和静脉肾盂造影)结果与手术及病理检查进行对照分析。
患者年龄6月~8岁,平均2岁。
结果:研究显示B 超、CT 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5%(59/62),90%(9/10)和6316%(35/53)。
10例肾母细胞瘤被误诊为肾外肿物,病理检查发现肿瘤位于肾上极或肾下极;肾实质明显被推移但破坏较轻。
结论:与CT 和静脉肾盂造影相比B 超诊断肾母细胞瘤的符合率较高,应为诊断小儿肾脏肿瘤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影像学;儿童中图分类号:R73711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各种影像学诊断肾占位性病变的报道日趋增多,但多为肾癌及肾囊肿影像学研究[1~3]。
小儿肾母细胞瘤(Wilms ’tum or ,WT )的各种影像学检查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研究报道不多[3~5]。
本文分析62例WT 的影像学检查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拟了解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为临床提高WT 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1 方法111 病人 62例WT ,男33例,女29例,年龄6月~8岁,平均2岁。
右侧30例,左侧32例。
有1例为马蹄肾合并WT 。
肾母细胞瘤影像表现

【影像学表现】
• 2. CT平扫 肿瘤继续生长可突破肾包膜,肾周脂肪组织受侵犯而 模糊不清,残存肾实质被肿瘤推压变形。
• 较大肿瘤可以跨越中线侵犯到对侧腹膜后间隙。
【影像学表现】
• 2.CT表现 肿瘤晚期,区域淋巴结及肺转移较常见,肺转移时应注 意观察心脏后方和后肋膈角处的肺转移灶。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母细胞瘤需要与肾母细胞瘤病、肾透明细胞肉瘤、肾横纹肌样 瘤、先天性中胚肾瘤、多发囊性肾瘤、肾细胞癌等鉴别,影像学 表现与肾母细胞瘤有许多相似特征,仅据影像学检查鉴别较为困 难,需组织学确诊。
• 晚期可在肾静脉、下腔静脉内甚至右心房内形成瘤栓,表现为静 脉、右心房内充盈缺损。
【影像学表现】
• 3. MRI肿瘤在T1WI上呈不均匀中等信号,其中出血呈高信号,坏 死囊变呈低信号。在T2WI上肿瘤呈不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I上显示血管内流空信号消失。同时可显 示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 本病预后与构成成分有关,病理上分为良好组织型(favorable • histologytype)和不良组织型(unfavorablehistologytype)两类; • 前者发生率高,包括上皮型、间叶型、胚芽型和混合型,预后较
好;后者瘤细胞有间变,也称间变型,细胞核大、分裂,染色深, 预后差,发生率较前者低。
【影像学表现】
• 1.X线 肾母细胞瘤发现时体积已很大,腹部平片可见一侧腹部致 密的肿块影像。
• 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相邻的肾盏、肾盂受压变形和破坏,如全肾 被肿瘤破坏,则常不显影。
【影像学表现】
• 2. CT平扫显示一侧腹膜后较大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低于正常 肾实质,其内常见坏死囊变出血灶,钙化少见。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

PET/LT主要表现:病灶呈多发弥漫性、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影,主要位于肝包膜附近,放射性呈轻中度摄取,延时呈高摄取。
有研究[5]报道显示,通过双时间点成像,延迟PET/CT成像有助于肝脏EHE的诊断,尤其对碘禁忌不能行CT、MRI增强患者诊断有帮助,PET既可以提供病灶部位的解剖结构,又可以提供功能代谢,同时一次性扫描完成全身检查,对其诊断、分期、疗效评价预后等作用优于CT、MRQ病例1中CT、MRI增强显示最大的肿瘤边缘呈环形进行性强化,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强化,呈“晕环征”,与转移瘤的“牛眼征”,难以在影像上区别,而行PET/LT检查提示病灶呈轻中度摄取,延时呈高摄取,符合肝EHE征像;同时全身其他部位扫描未见高摄取原发肿瘤病灶,基本可排除转移瘤。
病例2中CT、MRI增强显示肝内多发病灶呈弥漫性,边缘欠清,中心呈低密度,包膜呈环形强化,考虑为肝包虫病可能,而行PET/LT病灶部位摄取呈不间断环形增高,可排除肝包虫病,高度提示肝EHE诊断。
由此可见PET/LT在肝EHE诊断中较普通CT、MRI存在一定优势,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3诊据统计⑷肝EHE的初次正确率仅为25%,肝包虫病、转移瘤、胆管细胞癌等疾病与肝EHE在影像学较难鉴别。
随着PET/CT的应用广泛,虽其能提高术前诊断率,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需与其~相似疾病相鉴别:1)转移瘤:转移瘤一般有恶性肿瘤病史,肝肿大并触及包块常提示为肝转移瘤,在PET/CT多数可发现原发性病变。
肝EHE病灶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周围可见晕征,放射性呈环形增高,延时像呈高代谢,两者相似。
存在一定的误诊可能性;2)胆管细胞癌:好发肝左叶,沿着胆管生长,大多数情况下在PET表现呈环状FDG摄取,虽与肝EHE表现相似,但胆管癌呈高摄取居多,伴存病灶远端肝内胆管扩张,而EHE患者呈轻中度摄取;3)肝包虫病:病灶边缘存在不同数量的小囊泡,18( FDG在病灶边缘摄取不是完全环绕,而是大部分为半环、结节样浓聚,小囊泡聚集区域呈摄取不高,可与之鉴别;4)肝癌:好发于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肝癌PET/LT放射性摄取与肝实质一致,少数放射性增高,可与之鉴别。
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要点

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要点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诊断是评估患者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的要点。
1. 组织形态学特征: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特征是其病理诊断的关键。
肾母细胞瘤主要由胚胎期肾组织中的幼稚肾母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富含淡染颗粒,核大而染色体丰富。
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团块状或巢状,常伴有胚胎期组织如软骨、肌肉和腺体等。
2. 核学特征:肾母细胞瘤的核学特征有助于其病理诊断。
肿瘤细胞的核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浆比常规肾细胞大,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或粗颗粒状,核仁明显。
染色体核型分析也可辅助诊断。
3. 免疫组化特征:肾母细胞瘤免疫组化特征可用于鉴别诊断。
肾母细胞瘤细胞常表达WT1、CD56和N-cadherin等标记物,而不表达肾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或抗肾管上皮抗体。
4. 分子遗传学特征:肾母细胞瘤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对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肾母细胞瘤中常伴有WT1和CTNNB1等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可用于鉴别肾母细胞瘤和其他肾脏肿瘤。
5. 分期和分级:肾母细胞瘤的分期和分级对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转移情况,可将肾母细胞瘤分为不同的分期。
分级则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异型性和核分裂象的数量进行评估。
6. 鉴别诊断:肾母细胞瘤的病理诊断还需与其他肾脏肿瘤进行鉴别。
如与肾母细胞瘤相似的肿瘤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等。
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肾母细胞瘤的病理诊断是综合考虑以上要点,结合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估。
准确的病理诊断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医生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应准确无误地判断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核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征,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5例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分析

2 儿 童 肾母 细 胞 瘤 的 C 5例 T诊 断 分 析
叶信 健 , 陈雄 飞 , 徐
( 州医学 院 温 浙江 温州
丽, 白光辉 , 志ຫໍສະໝຸດ 汉 严儿童 肾母 细胞瘤在 C T检查 中有特征性表 现 ,T平 扫加 增强对其定位定性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 。 C
【 关键词 】 病理 ; 肾母 细胞瘤 ; 儿童 ; 体层 摄影术 , X线计算 机
中图分 类号 : 77 R 1 .2 R 3 ; 84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6—91 (ooo 10 0 12 l)4—0 1 —0 55 4
350 ) 20 0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儿童 肾母 细胞 瘤的 C 诊 断价 值。方法 : 经手术 和病理 证实 的肾母细胞 瘤 2 例 C 影像 资料 , r 回顾 5 r
男 l , 1例, 4例 女 1 年龄 4月 ~1 , 均 3 2 。其 中 3例 只作 C ’ 0岁 平 .岁 I 平扫 ,2 2 例作 平扫加增强 。结果 : 发生 于左 肾者 1 , 4例
C g so 5 p dar t nsw t e ho ls ma whc a e b e o f me y s r ia p rt n a d b o s too y w r e T i e f2 i t c p i t i n p rb at i h h v e n c n r d b  ̄ ge lo a i n ip y p h lg ee r - ma e i a e h o i e o a v e e t s e t ey 4 m l ,1 e l ,a e rn e 4 mo ts 1 e r ,  ̄ l . e r .3 e s sh d pan C c n ,2 a e a iw d r r p ci l ,1 a e 1fmae g a g : nh - 0 y as me/ 3 2 y as a e a l i T s a s 2 c s sh d e o v a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神经母细胞瘤是原始神经靖细胞的恶性肿瘤。
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及肾上腺髓质。
【病理】神经母细胞瘤外形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外被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形成的假包膜。
切面呈灰白色的髓样组织,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
镜下,未分化型,小圆形,核深染的母细胞呈密集分布;低分化型瘤细胞较大,核染色浅呈菊花状排列,菊花形团中心有神经纤维,前者多见于新生儿,后者多见于婴幼儿。
电镜下肿瘤细胞内存在神经分泌颗粒聚积在细胞浆内的儿茶酚胺,及具微管的神经突起为本病的特征。
有些肿瘤混有细胞浆丰富的神经节细胞,构成神经节母细胞瘤,如完全由神经节细胞组成,则为神经节细胞瘤,多见于肾上腺以外的部位。
神经节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迅速生长,突破包膜,向周围发展,早期出现血道和淋巴道转移。
但不论原发或继发性肿瘤,均有自发或经治疗诱导转变为神经节细胞瘤,或自行消退的现像。
【临床概况】临床表现,由于原发瘤部位不同及分泌儿茶酚胺等原因,症状和体征各异。
腹部肿瘤,近半数病人表现为固定、坚硬、分叶状肿块,位一侧上腹部或中线部位,可伴腹胀,腹痛,50%患儿初诊时已有转移症状,如头部包块,眼球突出,贫血,骨关节疼痛,肝大,表浅淋巴结肿大及发热,多汗,体弱等。
少数病人有高血压,心悸,腹泻。
血管活性肠肽综合征或婴儿肌痉挛性脑病。
部分病例有家族史,以及染色体异常。
【肿瘤分期】临床对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大多采用儿童肿瘤小组Evans等提出的分期并加以修改:I期:肿瘤限于原发器官或组织。
I1期:肿瘤扩散在原发器官或组织以外,但不超过中线。
有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中线部位肿瘤有一侧淋巴结受侵。
侵入椎管。
H1期:肿瘤超过中线,有双侧淋巴结转移。
中线部位肿瘤有双侧扩散或双侧淋巴结侵犯。
侵犯大血管。
IV期:远处转移至骨骼,骨髓,软组织,实质脏器,中枢神经系统或远处淋巴结。
IV-S期:I或H期原发瘤伴肝、皮肤或骨髓中之一处或多处转移。
凡是同位素扫描或骨骼照片有转移征象者不属此期(1岁以内婴儿)。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影像学特点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可以通过多种影像学技术进行观察,包括超声、CT和MRI等。
以下是肾母细胞瘤的常见影像学特点:1. 肿块: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肾脏内的一个实性肿块,大小可以不同。
在超声影像中,肿块呈现为高回声区域,与周围正常肾脏组织相比较明显。
2. 范德堡现象:肾母细胞瘤在超声影像中常呈现为内含有大量富血供的血管,形成所谓的范德堡现象。
这是肿瘤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3. 异常血流:超声多普勒可以观察到肾母细胞瘤内的异常血流信号,表现为异常的血液运动模式,如高速度、低阻力等。
4. CT表现:CT扫描可以显示肾母细胞瘤的更详细的解剖结构。
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强化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肿瘤呈现出更明显的强化。
CT还可以观察到肿瘤的边缘特点,如分叶状、充血等。
5. MRI表现:MRI同样可以显示肾母细胞瘤的详细解剖结构,并提供更多的成像信息。
在MRI影像中,肾母细胞瘤通常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的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肿瘤呈现出轻度到明显的强化。
诊断方法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综合分析上述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下是常见的肾母细胞瘤诊断方法:1. 超声检查:超声是肾母细胞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肿块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精细的解剖结构和对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行观察,是确诊肾母细胞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成像信息,对于肿瘤的部位和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肾母细胞瘤诊断方法,可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组织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级。
结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肿瘤,影像学在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观察到肾母细胞瘤的形态、血流和强化特点。
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进行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成人肾母细胞瘤治疗方案

一、引言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是一种起源于肾脏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成人较为罕见。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人肾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案较为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人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案。
二、诊断与分期1. 诊断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1)临床表现: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腰痛、腹部肿块、恶心、呕吐、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等。
(2)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肾脏占位性病变,有助于诊断。
(3)病理学检查: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可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2. 分期成人肾母细胞瘤的分期主要依据TNM分期系统。
(1)T分期: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
(2)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
(3)M分期:远处转移情况。
三、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及部分正常肾脏组织。
(1)手术方式: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和侵犯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肾脏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等。
(2)手术时机:对于无症状的肾母细胞瘤,可先行观察;对于有症状的肾母细胞瘤,应尽早手术。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术后放疗和局部复发患者的治疗。
(1)术后放疗:对于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应进行放疗。
(2)局部复发患者的放疗:对于局部复发患者,放疗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和局部复发患者的治疗。
(1)术后辅助化疗:对于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应进行化疗。
(2)局部复发患者的化疗:对于局部复发患者,化疗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局部复发患者和转移性肾母细胞瘤的治疗。
儿童肾母细胞瘤误诊为肾细胞癌1例

儿童肾母细胞瘤误诊为肾细胞癌1例儿童肾母细胞瘤误诊为肾细胞癌1例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肾胚胎期的多能性母细胞。
它通常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中,男孩多于女孩。
该病早期无典型症状,一般通过B超或CT扫描发现,进一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但是,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易与其他肾肿瘤混淆,容易导致误诊。
在我院就曾遇到一例儿童肾母细胞瘤误诊为肾细胞癌的病例。
这位患者名叫小明,3岁男孩。
他的父母发现他的腹部有一个膨胀的包块,然后就带他来到了我院。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我们怀疑他可能患有肾肿瘤,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安排了B超检查。
B超结果显示,小明的右肾区有明显的肿块,表面光滑,内部有不规则回声,大小约为6cm x 5cm。
这与肾肿瘤的典型表现相符。
为了进一步确认肿瘤的性质,我们在小明的腹部进行了CT扫描。
CT扫描显示,小明的右肾确实有一个肿块,位于肾的中央部位,边界清晰。
肿块密度不均匀,部分区域呈高密度,这也是肾癌的典型表现。
结合B超结果,我们初步诊断为小明右肾肿瘤可能是肾细胞癌。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决定对小明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手术中,我们发现肿瘤质地较软,与典型的肾细胞癌相似。
术后,我们将肿瘤送检进行病理学检查。
然而,病理学检查结果却出乎我们的预料。
结果显示,小明的肿瘤是肾母细胞瘤,而不是我们以为的肾细胞癌。
这让我们感到非常诧异。
肾母细胞瘤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潜能,但通常其细胞浆染色呈酸性,核浆比较大,胞质呈淡碱性,与我们观察到的肾癌细胞特征相似。
误诊的原因可能是肾母细胞瘤与肾细胞癌在影像学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此外,肾母细胞瘤在儿童中较常见,而肾细胞癌在儿童中相对罕见,这也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
对于误诊的病例,我们要及时纠正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对于肾母细胞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结合放疗和化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治疗建议解读

03
环境因素如孕期感染、辐射、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对发病有影响。
肾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
01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02
一些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
肾母细胞瘤的发病率较高,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6%-9%。
靶向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靶向治疗已成为肾母细胞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一些靶向药物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04
肾母细胞瘤的常见并发症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控制高血压
预防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对肾母细胞瘤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认真倾听患者及家属的诉求和情感表达,尊重其感受。
沟通技巧
认知行为疗法技巧
家庭疗法技巧
社交技巧
引导患者及家属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如焦虑、抑郁等,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强家庭凝聚力和支持力,共同应对疾病和治疗挑战。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社交活动,与同病相怜的患者及家属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减轻孤独感。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肾癌
肾母细胞瘤与肾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特征上存在相似之处,但肾母细胞瘤多发于儿童,且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肾母细胞瘤与类似疾病的鉴别
肾细胞癌
肾母细胞瘤与肾细胞癌在病理学特征上存在差异。肾细胞癌多见于成人,且具有更高的恶性程度。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一、概述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肾脏肿瘤,通常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罕见于成人。
影像学诊断在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方法。
二、影像学技术⒈超声检查肾母细胞瘤的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初步发现肿瘤的存在及其大致位置。
常见的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呈不规则囊实性,边界模糊,内部有多发的回声增强区。
⒉ CT扫描CT扫描是肾母细胞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肿瘤形态学及内部结构的信息。
肾母细胞瘤在CT扫描上表现为肾实质内结节状或肿块状肿瘤,密度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钙化等改变。
增强扫描后肿瘤呈均匀或轻度不均匀强化。
⒊ MRI扫描MRI具有优越的软组织对比效果,尤其适用于儿童的肾脏病变。
肾母细胞瘤在MRI上表现为肾实质内信号不均匀的肿块,T1加权显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显像上呈高信号。
肿瘤可以有出血、坏死、囊变等变化。
三、影像学诊断⒈肾母细胞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包括肾实质内结节状或肿块状肿瘤,边界不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可见出血、坏死、囊变等改变。
⒉肾母细胞瘤常见的影像学征象还包括肾脏肿大、侵犯邻近组织或脏器、淋巴结转移等。
⒊影像学诊断肾母细胞瘤时应与其他肾脏肿瘤和肾脏先天性疾病相鉴别。
四、诊断流程⒈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初步疑似肾母细胞瘤。
⒉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MRI等特殊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内部结构。
⒊根据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合实验室检查,最终明确诊断肾母细胞瘤。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影像学图片和病例分析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一种儿童肾脏肿瘤,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之一。
⒉影像学诊断(Imaging diagnosis):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过程。
⒊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内部器官检查的方法。
肾盂、输尿管、膀胱肿瘤、肾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MRI表现
表现类似CT所见,肿瘤常较大,在T1WI和 T2WI上均呈混杂信号, 增强检查可显示明显受压变薄的肾实质发 生强化并围绕在肿瘤的周围。
60
右肾母细胞瘤
女性,3岁。 MRI T2WI(B)平扫示右肾 上极有一直径5.0cm高信号 区,内部散在不规则的更高 信号区,与肾实质分界呈线 样低信号。 T1WI(A、C)肿瘤 呈不均匀低信号, 伴不规则高信号区。
28
左肾错构瘤
肾动脉造影(相对特征)
肾动脉造影示肿瘤血管 排列成漩涡状或放射状; 纡曲血管上有葡萄串状 假性小动脉瘤凸出; 肿瘤与正常肾组织分界 较清; 供血较单一。
29
右肾错构瘤
右肾血管造影动脉期(A)示肿瘤血管排列成漩 涡状或放射状;纡曲血管上有小动脉瘤凸出; 实质期(B)见肿瘤染色不均匀。
泌尿系肿瘤(二)
(Urinary Calculus)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
陈卫国
1
肾盂癌
(Renal pelvic Carcinoma)
肾盂肿瘤一般包括肾盂癌和乳头状瘤,肾盂癌源 于肾盂及肾盏上皮细胞,占全部恶性肾肿瘤的8 %。病理分三种:移行细胞癌、鳞癌及腺癌。 移行细胞癌(占80%以上)包括:乳头状(息肉状病 变)、非乳头状(结节状或扁平状);常为多发性, 往往有同侧输尿管及膀胱受累。 肾盂癌男性多发,男女之比为2-4:1,多见4070岁。 常见症状为间歇性无痛血尿、腹部肿块及腰酸痛。
61
16排 CT不同截面显像
矢状位
冠状位
62
16排 CT三维重建
63
肾母细胞瘤
综合治疗2年 生存率可达 60~94%。 2~3年无复发 可认为临床治 愈。
64
鉴别诊断
肾母细胞瘤临床护理进展

肾母细胞瘤临床护理进展写在课前的话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多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是小儿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晚期患儿进行综合治疗,提高了生存率。
在提高生存质量的前题下,其治疗方案及手段也有所变化。
目前应用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使患儿的存活率达80%以上,患儿因年龄小,在术前术后及化疗期间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副反应发生是治疗中重要一环。
一、概述(一)流行病学肾母细胞瘤又称renal embryoma或Wilms’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病于6岁以下。
肾母细胞瘤是应用现代综合治疗最早、效果最好的恶性肿瘤。
20年代,肾母细胞瘤病人死亡率在80%以上,目前经综合治疗长期存活率在80%以上,无论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15岁以下儿童肾母细胞瘤发病率为0.8/10万,约75%的病人年龄在5岁以下,90%的病人见于7岁以前,发病年龄平均3.1岁,新生儿病人比较罕见。
北京儿童医院40年2492例恶性实体瘤分布(如下图示):在过去的40年中儿童医院共收治恶性实体瘤2492例,其中淋巴瘤占27%,神经母细胞瘤占17%,组织细胞增生占16%,卵黄囊瘤占11%,横纹肌肉瘤占10%,肾母细胞瘤占19%。
在447例肾肿瘤中(如下图示),肾母细胞瘤354例,透明细胞肉瘤44例,恶性横纹肌样瘤17例,中胚叶肾瘤14例,肾癌5例,其他13例。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病于()A. 2岁以下B. 2~4岁C. 6岁以下(二)病因肿瘤可能起源于后肾胚基,而肾母细胞增生复合体可能转化为肾母细胞瘤,所以双侧肾母细胞瘤和15%的单侧病变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遗传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的后代患肿瘤的几率可达30%,而单侧病变者为5%。
其中仅1%有家族性遗传因子。
癌基因分为致癌基因、抑癌基因。
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WT1因子与肾母细胞瘤合并虹膜缺如和泌尿生殖器畸形有关。
肾母细胞瘤课件

肾母细胞瘤合并症的发现与治疗
病例介绍: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等基本信息 诊断过程:医生如何发现并确诊肾母细胞瘤的 治疗方案:医生为患者制定的治疗计划 治疗效果:治疗后的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肾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探讨
肾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伦理问题:治 疗的优先级、患者的知情同意、保 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等。
手术方式:根治性肾切除术
手术方式和操作流程
手术并发症:出血、感染、尿瘘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操作流程:切除肿瘤及周围肾组织, 切除范围包括肾周筋膜、肾周脂肪 及肾周淋巴结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 持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等
肾母细胞瘤的预后和 随访
预后评估方法和指标
手术病理分期
肿瘤残留程度
添加副标题
肾母细胞瘤课件
汇报人:小无名
目录
CONTENTS
01 肾母细胞瘤概述
02 肾母细胞瘤的症状 和体征
03 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和治疗
04 肾母细胞瘤的预后 和随访
05 肾母细胞瘤病例分 享
肾母细胞瘤概述
定义和诊断标准
肾母细胞瘤是 一种儿童期最 常见的恶性肿
瘤
诊断标准:CT、 MRI等影像学 检查发现肿瘤 为圆形或椭圆 形,边界清楚, 内部回声均匀,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长期管理,包括药 物治疗、心理支持 等
肾母细胞瘤病例分享
病例一:幼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与成长
患儿年龄:3岁 症状:腹部肿块,无痛性肉眼血尿 诊断:腹部超声、CT等检查发现肾脏肿瘤,病理活检确诊为肾母细胞瘤 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预后:经过综合治疗,患儿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成长发育正常
肾母细胞瘤课件

02
适应症:适用于局 部晚期或转移性肾
母细胞瘤
03
副作用:可能导致 皮肤损伤、恶心呕
吐、脱发等
04
疗效:放疗对肾母 细胞瘤的疗效较好, 但需要与其他治疗
方法联合使用。
预后因素
年龄:年龄越小,预后 越好
肿瘤分期:分期越早, 预后越好
肿瘤大小:肿瘤越小, 预后越好
手术切除程度:切除程 度越高,预后越好
于诊断和分期
病理学检查
01
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
02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
03
基因检测: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情况
04
细胞遗传学检查:检测肿瘤细胞染色体异常情况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尿液中可 发现肿瘤 细胞
血液检查: 血常规、 血生化、 肿瘤标志 物等
性钝痛
贫血:血红蛋 白降低,多为
轻度贫血
血尿:尿液中 可见血细胞,
多为间歇性
发热:体温升 高,多为低热
影像学检查
01
超声检查:可发现肾
母细胞瘤,但无法确
定肿瘤性质
02
CT检查:可清晰显示
肿瘤位置、大小和形
态,有助于诊断
03
MRI检查:可显示肿瘤
内部结构,有助于诊
断和分期
04
核素扫描:可显示肿
瘤的血供情况,有助
04
症状监测:注 意观察患者有 无发热、腹痛、 血尿等症状, 如有异常及时 就诊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进行复 查,监测病情变化
A
心理疏导: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C
B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均衡, 避免刺激性食物
肾母细胞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横纹肌样瘤 ❖ 通常发生于2岁以内的儿童,高度恶性肿瘤 ❖ 广泛破坏肾实质和肾盂 ❖ 肿块伴明显出血、坏死、囊变
❖ 肾淋巴瘤
❖ 中老年多见,腰部胀痛,血尿包绕肾脏肿块,密 度均匀,乏血供肿瘤巨大但坏死少见,占位效应 相对不明显
❖ 包绕周围血管时,血管尚保持通畅,“血管漂浮 征”
❖ 腹膜后恶性肿瘤
片
神经母细胞瘤
❖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是小儿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10%,仅 次于白血病和原发性颅内肿瘤,位居小儿恶性肿 瘤第三位,90%以上发生于5岁以下,其中2岁左 右是高峰期,男性稍多见。
❖ 起源:由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的原始神经嵴 细胞演化而来,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颅底、颈 胸部、腹主动脉旁以及骶前交感神经链,其中肾 上腺髓质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
❖ 增强:肿瘤轻-中度不均匀强化,CT值(6095Hu)--分化程度越低,强化越明显;低密度区无 强化,较平扫更清楚且略扩大,形似囊性变,边 缘环状强化(肿瘤周围假包膜);内云絮状强化 (放射状排列的菊形瘤巢)
❖ MRI:常表现为均匀或混杂信号,大的钙化灶表 现为低信号,小的钙化灶不易显示。在T1加权或 IR序列时肿瘤信号与肾髓质相仿,稍低于肌肉, 肝和肾皮质。于T2加权图像上,信号比肝稍高, 和肾相仿。钙化灶在T1W1和T2W1上均呈低信 号
病理
❖ 典型的Wilms瘤镜下可见原始肾胚芽、上皮和间 质三种成分,也可见其中两种或一种成分的 Wilms瘤,但原始肾胚芽是病理确诊肾母细胞瘤 的最主要依据
❖ Wilms瘤组织学分型是根据上述三种成分的比例 多少进行分型,根据优势组织学成分进行分型; 如果有坏死组织,则需将坏死组织去除后,再进 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 8 例分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830000 刘建军臧建华付明花白玲摘要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的 B 超、 CT、 MRI 的影像学综合表现。
方法:
对8 例患者分别进行上述检查,观察病灶大小,边缘、内部结构及增强情况。
结果:
各项检查结果有相同之处,但显示程度和细微结构有所差异。
结论:
上述各项检查均能对此病作出诊断, MR 最具诊断价值。
综合各项资料能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 CT MRI 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s 简称 NB)又称 Wilm s 瘤,是一种复杂的胚胎性肾肿瘤,占所有肾肿瘤的 6%,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 20%。
本病的诊断一般来讲不难,在检查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确诊率明显提高。
但综合影像资料很少,尤其是 MR 报道更少。
本文就该病的 CT、 MRI、超声表现及诊断要点
1 / 5
作一探讨。
1 一般材料本文 8 例患儿于 98 年 1
2 月至200
3 年 5 月收治入院,均经CT、 B 超及 MRI 检查,后经手术、穿刺或尸解病理予以证实。
年龄 8 月 11 岁,男 5 例、女 3 例,肿瘤发生在左侧 6 例,右侧 2例。
2 方法 CT 检查用机为西门子公司 PIUS4C 型螺旋 CT 机,采用自膈顶向下连续扫描至双肾或肿块下方,层厚 /层距1 0/1 0mm 或1 0/5mm,静脉注射碘造影剂( 2ML/Kg),B 超使用日立 EUB 4型。
MRI 采用 PHILIPS GYROSCAN NT1 .0。
TSE 序列,压脂( SPIR)层厚 /层距 8/0.8 mm。
3 结果 3. 1 CT 扫描肿块密度多不均匀, CT 值 1 0 30HU,略低于正常肾密度,肿瘤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还可见高密度钙化影及脂肪密度影。
注射造影剂后肿瘤边缘及残肾强化明显,肿瘤实质强化较轻。
2 例见肿瘤侵犯肾门血管,肾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后腹淋巴结肿大。
3.2 B 超检查因肿瘤内部结构不同,而出现高低不同回声,回声不均匀。
钙化病灶出现高回声光斑,后部出现声影。
---------------------------------------------------------------最新资料推荐------------------------------------------------------ 又可见肾积水、腹水、瘤栓及肝转移。
3.3 MRI 检查,肿瘤信号明显不均匀,T2WI 以高信号为主,囊变部分呈更高信号,T1 WI 以低信号为主,囊变信号更低,出血灶为较高信号,MRI 显示正常肾与受累肾组织界限分辨较清,对肾肿瘤的邻近关系显示强于 CT 及 B 超,淋巴结肿大、瘤栓、脂肪侵润均得到满意图像。
4 讨论肾母细胞瘤系恶性胚胎性混合瘤,可发生于肾的任何部位,大多于肾内生长,极少数发生在肾外。
临床表现为腹部无痛血尿、高血压、尿血、消瘦等症状,NB 起源于后肾胚芽,病理典型组织图象由肾胚芽上皮细胞及肉瘤样间质细胞二者构成,即在分化不成熟的肉瘤样间质中混杂一些发育不全(胚胎性)的肾小球和(或)肾小管。
此外,NB 还含有骨、软骨、神经组织和横纹肌等多种分化的组织,因而影像表现复杂多样。
囊性部分分化性 NB 是较特殊的类型,以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为特征,晚期 NB 侵润并穿破肾包膜,直接扩散到肝或其他器官者死亡率高,侵犯淋巴结及肾静脉或下腔静脉者约 50%有发生远处
3 / 5
(肺、肝)转移的危险。
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形成的瘤栓,可脱落引起肺功能栓塞至猝死。
影像学检查 NB 各有所长,应用中应相互补充,B 超价廉、经济、快捷、安全、无损伤,可将之作为诊断 NB 和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缺陷是对骨转移、肾功能囊性鉴别有困难。
CT 分辨力高、瘤栓检出率高,尤其对出血及钙化鉴别有其长处。
MRI 以其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而使定性、定位准确,对肾组织及肿瘤内部结构及出血、坏死、液化、囊变等极具鉴别意义。
NB 主要与肾癌、多房性囊性肾瘤、多囊肾、畸胎瘤及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鉴别。
关于 NB 的预后,影响因素很多,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关系密切,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预后好,肿瘤大小、部位及是否有钙化与预后相关性差。
参考文献 1 卜涛.小儿肾母细胞瘤与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侵犯肾脏的 CT 鉴别点.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1;21. 2 李冬凌.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7;1;67. 3 董淳强杨体泉.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术前动
---------------------------------------------------------------最新资料推荐------------------------------------------------------
脉化疗栓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6;75. 4 何健垣.儿童肾母细胞瘤的 CT 诊断。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4;55. 5 Gow Ks ,Robert IF,Tamieaon DHetal. local staging of wilms tumor comperterized tomography correlation with histological findlings. Pediatric surgery,2019;35;671-677.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