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染实验方法 (全)
转染细胞实验报告
![转染细胞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d62a4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d.png)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转染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中,以研究该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功能。
具体目标包括:1. 成功构建并转染含有目标基因的质粒载体。
2. 检测转染细胞中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
3. 分析目标基因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细胞:HEK293细胞(人胚胎肾细胞系)2. 质粒载体:pEGFP-C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3. 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4. 其他试剂: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PBS缓冲液、青霉素-链霉素混合液等5. 仪器:细胞培养箱、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等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HEK293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2. 质粒提取: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pEGFP-C1质粒。
3. 转染:- 将HEK293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后,用PBS缓冲液洗涤,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细胞/毫升。
- 将Lipofectamine 2000试剂与pEGFP-C1质粒按照说明书比例混合,室温孵育20分钟。
- 将混合液加入细胞培养皿中,轻轻混匀,培养6小时。
- 将培养皿中的混合液弃去,用新鲜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
4. 基因表达检测:- 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
- Western Blot检测:收集转染细胞,提取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转膜,抗体孵育,化学发光检测。
- 流式细胞术检测:收集转染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
5. 功能分析:- 将转染细胞进行体外实验,如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等实验,分析目标基因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明显,绿色荧光均匀分布。
2. 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
细胞转染实验实验报告
![细胞转染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3af26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05.png)
细胞转染是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将外源基因或RNA导入细胞内,研究基因表达、基因调控等功能。
本实验旨在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目的基因转染入HEK293细胞,并观察转染效率及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
二、实验材料1. 细胞:HEK293细胞2. 载体:pEGFP-C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3. 试剂: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转染试剂(如Lipofectamine 3000)、Trizol 试剂、PCR试剂盒、DNA marker等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HEK293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转染:按照Lipofectamine 3000说明书进行操作,将pEGFP-C1质粒与转染试剂混合,室温孵育5分钟,然后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将细胞培养板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3. 检测转染效率:转染后24小时,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表达情况,以判断转染效率。
4. RT-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收集转染后的细胞,使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进行RT-PCR扩增目的基因,以判断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
5.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收集转染后的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转膜,加入一抗和二抗,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四、实验结果1. 转染效率:转染后24小时,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大部分细胞呈现出绿色荧光,说明转染效率较高。
2. RT-PCR结果:RT-PCR扩增目的基因,结果显示目的基因扩增条带清晰,说明目的基因已成功转染入细胞。
3. Western blot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目的蛋白条带清晰,说明目的蛋白已成功表达。
1. 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转染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的转染。
细胞转染实验总结
![细胞转染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0d65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0.png)
细胞转染实验总结引言细胞转染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将外源DNA、RNA或蛋白质引入到目标细胞中。
通过细胞转染,可以实现基因表达、基因敲除、蛋白质定位等多种研究目的。
本文总结了细胞转染实验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基本原理细胞转染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外源DNA、RNA或蛋白质传递到目标细胞内。
细胞内的转染物质可以在细胞内进行表达、干扰或定位,从而实现对目标细胞功能的研究。
常见的细胞转染方法包括:1.电穿孔法:通过应用电流使细胞膜发生临时孔洞,从而使转染物质进入细胞内。
2.化学转染法:利用聚合物、脂质体等化学物质,将目标物质载体化,并与细胞膜结合,实现内源化学转染。
3.病毒载体介导转染法:利用病毒(如腺病毒、逆转录病毒等)作为载体,传递目标物质到细胞内。
常用方法1. 电穿孔法电穿孔法是细胞转染中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
通过应用高电压或脉冲电场,可以使细胞膜发生临时性孔洞,从而使外源DNA、RNA或蛋白质进入细胞内。
常用的电穿孔方法包括:•电转染:将转染物质与细胞悬浮液混合后施加电脉冲,使细胞膜发生孔洞并吸收转染物质。
•静电转染:将转染物质与带正电荷的载体(如聚乙烯亚胺)混合后,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相互吸引,从而将转染物质导入细胞内。
2. 化学转染法化学转染法是一种通过化学物质介导的细胞转染方法。
常用的化学转染法有:•使用聚合物:聚合物(如聚乙烯亚胺、聚合丙烯酸等)能与转染物质结合成复合物,使其稳定且易于细胞摄取。
•脂质体转染: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等成分构成的脂质双层结构,可以包裹转染物质形成脂质体-转染物复合物,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实现内源转染。
3. 病毒载体介导转染法病毒载体介导转染法是细胞转染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病毒载体包括:•腺病毒:腺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以携带大片段的外源DNA,并有效地传递到目标细胞内。
•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如 lentivirus、retrovirus等)可以将外源RNA逆转录成DNA,然后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细胞转染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小技巧
![细胞转染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13093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b.png)
细胞转染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小技巧细胞转染是一种将外源DNA、RNA、蛋白质等分子导入到细胞内的实验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基因功能、发现新的信号通路和治疗基因疾病等。
下面将介绍细胞转染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一些小技巧。
一、细胞转染的原理:细胞转染主要通过三种方法实现: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法。
1.物理法:通过高压、电穿孔、微射流等方式,使细胞膜发生瞬时破裂,从而使DNA、RNA等外源分子进入细胞。
常用的物理法有电穿孔法和基因枪法。
2.化学法:通过化学物质,如聚吡咯、脂质体等,使外源分子与细胞膜结合,从而实现转染。
常用的化学法有聚乙烯亚胺(PEI)法、磷酸钙共沉淀法等。
3.生物学法:通过利用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细胞,实现基因的转移。
常用的生物学法有腺相关病毒(AAV)转染、逆转录病毒(RETRO)转染等。
二、细胞转染的操作步骤:1.细胞的预处理: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要求,将细胞培养至合适的状态。
通常细胞应处于快速生长期,但还未达到接触抑制的阶段。
对于一些特定的细胞,如悬浮细胞,可能需要将其转接至适当的培养基中。
2.外源分子的准备:将外源DNA、RNA等转染载体制备好。
如将DNA克隆并纯化至高质量的质粒DNA,或将RNA合成或纯化。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转染载体。
3.转染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或生物学法。
一般情况下,物理法适用于悬浮细胞,化学法适用于贴壁细胞,而生物学法适用于大多数细胞类型。
4.细胞转染操作:a.物理法:i.电穿孔法:将细胞悬浮于含有外源分子的缓冲液中,然后通过电穿孔仪的电极或电穿孔板进行电穿孔。
ii. 基因枪法:使用基因枪将外源分子直接“枪”入目标细胞中。
b.化学法:i.PEI法:将PEI与外源DNA或RNA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形成复合物,然后添加至目标细胞中。
ii. 磷酸钙共沉淀法:将外源DNA与磷酸钙按比例混合,并静置形成磷酸钙- DNA沉淀,然后加入至目标细胞中。
细胞sirna转染操作流程
![细胞sirna转染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eb41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2.png)
细胞sirna转染操作流程细胞siRNA转染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操作,用于沉默特定基因的表达。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介绍细胞siRNA转染的操作流程。
1. 实验准备:a. 准备所需的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皿、siRNA转染试剂(如Lipofectamine™ RNAiMAX等)、siRNA、目的基因的控制siRNA、PBS等。
b. 在转染前,需要将细胞培养至适当的密度,确保细胞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2. siRNA转染操作流程:a. 将需要转染的细胞计数并分配至培养皿中,使得在转染时细胞密度达到合适的水平。
b. 在一个离心管中混合适量的siRNA转染试剂和无血清培养基,轻轻振荡混合,并静置15分钟。
c. 将siRNA转染试剂混合物滴加到含有细胞的培养皿中,轻轻摇晃培养皿使转染试剂均匀分布。
d. 将细胞培养皿放回培养箱中,根据试剂的要求进行培养,通常在转染后的24-72小时内进行下一步实验。
3. 转染后处理:a. 根据实验需求,在转染后的适当时间点进行细胞的取样或者其他实验操作。
b. 如果需要进行长期实验或者观察,可以在转染后适当时间内更换培养基。
c. 对于不同的细胞系和siRNA转染试剂,最佳的转染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优化。
总的来说,细胞siRNA转染是一个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沉默特定基因的表达,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基因功能和细胞信号通路。
在进行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书和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操作方法
![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77ac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9.png)
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操作方法
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是一种常用的基因传递实验技术,可以将核酸载体有效地转染至细胞内。
下面是阳离子脂质体转染的基本操作方法:
1. 细胞培养:选择适合的细胞培养基及条件,将要转染的细胞在培养皿中培养至指定的生长状态,通常是80%~90%的细胞密度。
2. 制备DNA-脂质体复合物:将目标DNA与阳离子脂质体以适当比例混合,制备成DNA-脂质体复合物。
复合物的制备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一般来说,将DNA与脂质体按照质量比1:3~1:5混合,在无菌条件下保持15~30分钟使其充分结合。
3. 转染:将DNA-脂质体复合物均匀滴加至细胞培养皿中,注意避免产生气泡,插入培养皿中心。
轻轻摇晃培养皿使其均匀分布,然后将培养皿放回密闭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4. 代谢酶抑制:在培养细胞转染后的前24小时内,添加代谢酶抑制剂(如10 μg/mL的氨基葡萄糖苷或10 mM的2-脱氧-D-葡萄糖)来提高转染效率。
5. 培养:根据需要的实验设计,继续培养细胞,通常在转染后24~72小时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细胞系对阳离子脂质体的适应性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不同的试验优化。
同时,与脂质体浓度、DNA浓度、转染时间等因素也需要进行优化。
细胞转染实验报告结论(3篇)
![细胞转染实验报告结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81b76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1.png)
一、实验背景细胞转染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它可以将外源DNA、RNA或其他生物大分子导入细胞内,从而实现对细胞功能的研究和调控。
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研究该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和生物学功能。
二、实验目的1. 确保目的基因成功导入细胞内;2. 观察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 分析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HEK293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2. 基因构建: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克隆至载体pEGFP-C1中;3. 转染: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4. 重组蛋白表达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5. 细胞功能分析:通过细胞实验(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分析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四、实验结果1. 成功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长度符合预期,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一致;2. 成功导入目的基因:转染后,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阳性;3. 目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细胞中目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细胞;4. 细胞功能分析:通过细胞实验发现,目的基因的过表达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有显著影响。
1.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2. 目的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有效表达,且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细胞;3. 目的基因的过表达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有显著影响,表明该基因在细胞中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
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转染技术是研究目的基因在细胞中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有效手段。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1. 成功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至载体pEGFP-C1中。
sirna转染实验步骤及实验要点
![sirna转染实验步骤及实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4b7d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e.png)
sirna转染实验步骤及实验要点siRNA转染实验步骤如下:1.细胞接种:提前一天将细胞种植在24孔板中,以转染时细胞汇合度在30%左右为宜,转染前全培养基总量为0.45ml。
2.转染过程:•取0.67μg (50pmol) 的siRNA,加入一定量无血清稀释液,充分混匀,制成RNA稀释液,终体积为25μl。
注意:无血清稀释液建议采用OPTI-MEM、无血清DMEM或1640。
•取1μl的EntransterTM-R4000,然后加入24μl无血清稀释液体,充分混匀,制成EntransterTM-R4000稀释液,终体积为25μl。
室温静置5分钟。
•将EntransterTM-R4000稀释液和RNA稀释液充分混合(可用振荡器振荡或用加样器吹吸10次以上)混合,室温静置15分钟。
转染复合物制备完成。
•将50μl转染复合物滴加到有0.45ml全培养基(可含10%血清和抗生素)的细胞上,前后移动培养皿,混合均匀。
注意:对本试剂,采用含血清的全培养基有助于提升转染效率。
•转染后6小时观察细胞状态,如状态良好可不必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96小时得到结果。
3.观察和检测: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可以在转染后的不同时间点观察细胞状态、检测基因表达、蛋白质表达等。
实验要点:1.细胞接种密度要适宜,一般在30%左右汇合度较好。
2.无血清稀释液的选择对于siRNA的稳定性和转染效率至关重要。
建议采用OPTI-MEM、无血清DMEM或1640等品牌。
3.在制备转染复合物时,要保证各个步骤的混合均匀,避免产生气泡。
4.在将转染复合物加入细胞时,要保证细胞的生存环境,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5.在转染后的观察和检测中,要注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文献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siRNA转染 Protocol
![siRNA转染 Protocol](https://img.taocdn.com/s3/m/9ed081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3.png)
siRNA转染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基因沉默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小干扰RNA(siRNA)引入细胞,从而在翻译水平上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以下是siRNA转染的实验原理、所需试剂和耗材、实验仪器、准备工作、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实验原理siRNA是一种21-23个核苷酸长的双链RNA,它与靶基因的mRNA 序列互补,通过碱基配对原则与mRNA结合,抑制基因表达。
siRNA 转染实验是通过将siRNA转入细胞内,利用细胞内自然存在的RNA 干扰机制,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基因表达。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可逆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药物筛选和疾病治疗等领域。
二、所需试剂和耗材1.试剂:o siRNA:针对特定基因的siRNA分子。
o转染试剂:如Lipofectamine、JetPrime等,用于将siRNA转入细胞。
o培养基:如DMEM、F12等,用于细胞培养。
o血清:如胎牛血清,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o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用于防止细胞污染。
2.耗材:o细胞培养瓶、板:用于细胞培养。
o离心管:用于离心和分离细胞。
o移液器及枪头:用于精确加样。
o过滤器:用于过滤溶液中的杂质。
o无菌水:用于稀释和配制溶液。
三、实验仪器1.实验室搅拌器:用于混合溶液。
2.高速冷冻离心机:用于离心和分离细胞。
3.水浴锅:用于加热溶液。
4.无菌工作台或超净工作台:用于进行无菌操作。
5.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细胞生长状况和转染效率。
6.荧光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转染后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
7.CO2培养箱:提供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环境。
8.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和siRNA转染后的细胞变化。
9.细胞计数板或细胞计数仪:用于细胞计数,确定细胞的密度和生长状态。
10.酶标仪或多功能读板仪:用于检测细胞因子的浓度。
四、实验准备工作1.确认细胞系和siRNA:实验前要明确所使用的细胞系以及针对的目标基因。
转染步骤范文
![转染步骤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fce4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9.png)
转染步骤范文转染是指将外源DNA导入到受体细胞中的过程,用于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等研究和应用。
转染步骤是实现转染的关键步骤,包括细胞培养、转染试剂制备、转染试剂处理、细胞培养和分析。
以下是转染步骤的详细描述。
第一步:细胞培养在进行转染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培养并扩增所使用的细胞。
细胞的培养基因常见的有DMEM、RPMI等,培养基中会添加适当的酵素抑制剂(如胰酶)和生长因子,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第二步:转染试剂制备转染试剂可以是化学试剂,也可以是病毒载体或质粒DNA。
化学试剂常见的有聚乙烯亚胺(PEI)、脂质体、阳离子聚合物等。
病毒载体包括腺病毒、逆转录病毒、腺相关病毒、大肠杆菌之Coli phage等。
质粒DNA则是将外源DNA经过酶切和纯化处理得到的。
第三步:转染试剂处理在这一步中,将转染试剂与细胞一起孵育,以使转染试剂与细胞内部的DNA互相结合。
转染试剂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试剂的特点而定,常见的方法有磷酸钙共沉淀、脂质体包裹、病毒载体包装等。
第四步:细胞培养和分析在细胞孵育一定时间后,可以对转染效率进行分析。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PCR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观察到转染后的外源DNA是否成功导入到细胞,并根据实验需要进行下一步操作。
除了以上步骤,还有一些实验时需要注意的要点,例如选择合适的细胞密度和培养时间、优化转染条件、进行有效杀菌等。
同时,也需要仔细阅读相关实验操作手册,并参考先前类似研究的文献,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总结起来,转染步骤是进行基因转染的重要环节,包括细胞培养、转染试剂制备、转染试剂处理、细胞培养和分析。
通过精确执行每个步骤,并结合适当的方法和实验操作要点,可以高效地将外源DNA导入到受体细胞中,实现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等研究和应用的目的。
[说明]转染详细步骤大攻略
![[说明]转染详细步骤大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8d4c02e6bb68a98270fefa98.png)
[说明]转染详细步骤大攻略转染详细步骤大攻略范例----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DsRed-N1-NS1在A549细胞中表达按上海索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内毒素质粒小提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质粒抽提,测得质粒浓度为410.32ng/µl。
将培养的A549细胞铺板,待细胞密度长到90%左右时,按lipo2000说明书转染A549细胞,36h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sRed-NS1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质粒准备按上海索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内毒素质粒小提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质粒抽提,具体步骤如下:(1) 取1-5ml细菌培养物,12000rpm离心1 min,尽量吸除上清(菌液较多时可以通过多次离心将菌体沉淀收集到一个离心管中)。
(2) 向留有菌体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200µl溶液P1(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RNaseA),使用移液器或涡旋振荡器彻底悬浮细菌细胞沉淀。
(注:如果菌块未彻底混匀,会影响裂解导致质粒提取量和纯度偏低)(3)向离心管中加入200µl溶液P2,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裂解。
(注:混匀一定要温和,以免污染基因组DNA,此时菌液应变得清亮粘稠,所用时间不应超过5min,以免质粒受到破坏)(4)向离心管中加入250µl溶液P3,立即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充分混匀,此时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12000rpm 离心10min,用移液器小心地将上清转移到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尽量不要吸出沉淀。
(注:溶液P3加入后应立即混合,避免产生局部沉淀。
如果上清中还有微小白色沉淀,可再次离心后取上清)(5)加入1/5体积冰预冷的去内毒素清除剂,振荡混匀,溶液变浑浊,冰浴2min至溶液变清亮。
(6)37?水浴5 min,不时振荡,溶液又变浑浊。
12000rpm室温离心5min,溶液应分为两相,上层水相含质粒DNA,下层油状相含内毒素。
(7)将质粒DNA上层水相转移至新管,弃下层油状相,注意不要吸入油状相,重复抽提三次,即重复步骤5-7三次。
(完整)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
![(完整)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c8b29edb7360b4c2f3f6474.png)
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在细胞相关的实验操作中,对于一些按常规方法难以转染甚至无法转染的细胞,通过病毒介导的实验能够大大提高基因的转导效率,以达到目的基因的高效瞬时表达。
病毒转染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载体 2包装提纯病毒 3感染靶细胞。
以慢病毒为例。
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是以HIV-1(人类免疫缺陷I型病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载体.区别一般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它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
慢病毒载体的研究发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深入.该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持久性表达。
在感染能力方面可有效地感染神经元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而达到良好的的基因治疗效果,在美国已经开展了临床研究,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慢病毒载体构建原理:慢病毒载体的包装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包装成分和载体成分。
包装成分由HIV-1基因组去除了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顺式作用序列而构建,能够反式提供产生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载体成分则与包装成分互补,即含有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顺式作用序列,同时具有异源启动子控制下的多克隆位点及在此位点插入的目的基因.将包装成分与载体成分的多个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即可在细胞上清中收获携带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慢病毒载体颗粒。
慢病毒表达载体包含了包装、转染、稳定整合所需要的遗传信息。
慢病毒包装质粒可提供所有的转录并包装RNA 到重组的假病毒载体所需要的所有辅助蛋白。
为产生高滴度的病毒颗粒,需要利用表达载体和包装质粒同时共转染细胞,在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包装,包装好的假病毒颗粒分泌到细胞外的培养基中,离心取得上清液后,可以直接用于宿主细胞的感染,目的基因进入到宿主细胞之后,经过反转录,整合到基因组,从而高水平的表达效应分子.对于一些较难转染的细胞,如原代细胞、干细胞、不分化的细胞等,能大大提高目的基因转导效率,而且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的几率大大增加,这就为RNAi,cDNA 克隆以及报告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途径。
转染步骤及经验(精华)
![转染步骤及经验(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825cc055e45c3b3567ec8b57.png)
转染步骤及经验(精华)一、基础理论转染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胞内的一种专门技术。
分类:物理介导方法:电穿孔法、显微注射和基因枪;化学介导方法:如经典的磷酸钙共沉淀法、脂质体转染方法、和多种阳离子物质介导的技术;生物介导方法:有较为原始的原生质体转染,和现在比较多见的各种病毒介导的转染技术。
理想细胞转染方法,应该具有转染效率高、细胞毒性小等优点。
病毒介导的转染技术,是目前转染效率最高的方法,同时具有细胞毒性很低的优势。
但是,病毒转染方法的准备程序复杂,常常对细胞类型有很强的选择性,在一般实验室中很难普及。
其它物理和化学介导的转染方法,则各有其特点。
需要指出的一点,无论采用哪种转染技术,要获得最优的转染结果,可能都需要对转染条件进行优化。
影响转染效率的因素很多,从细胞类型、细胞培养条件和细胞生长状态到转染方法的操作细节(见后文)。
二、转染操作流程(以常用的6孔板为例)(1) 细胞培养:取6孔培养板,以3x104/cm2密度铺板,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至70%~90%汇合。
(不同细胞略有不同,根据实验室优化的条件进行,汇合过分,转染后不利筛选细胞)。
(2) 转染液制备:在EP管中制备以下两液(为转染每一个孔细胞所用的量)A液:用不含血清培养基稀释1-10μg DNA,终量100μL,B液:用不含血清培养基稀释对应量的转染试剂,终量100μL;轻轻混合A、B液(1:1混匀),室温中置15分钟,稍后会出现微浊现象,但并不妨碍转染。
(3) 转染准备:用2mL不含血清培养液漂洗两次,再加入2mL不含血清及PS的培养液。
(4) 转染:把A/B复合物缓缓加入培养液中(缓慢滴加),轻轻摇匀,37℃温箱置6~8小时,吸除无血清转染液,换入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
三、转染注意事项1. 血清A. 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形成时不能含血清,因为血清会影响复合物的形成。
B.一般细胞对无血清培养可以耐受几个小时没问题,转染用的培养液可以含血清也可以不加,但血清一度曾被认为会降低转染效率,转染培养基中加入血清需要对条件进行优化。
质粒转染实验步骤
![质粒转染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f32bcedc8d376eeaeaa3112.png)
质粒转染大肠杆菌材料试剂: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琼脂,NaCl,NaOH(调pH),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质粒提取试剂盒仪器:高压灭菌锅,42℃恒温水浴锅,,恒温摇床(37℃,225rpm),无菌培养板,消毒1.5ml 离心管,消毒枪头,无菌操作台实验步骤:1.LB培养基的配制:在95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 胰化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NaCl 10g 摇动容器直至溶质溶解.用5mol/LNaOH调pH至7.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在15psi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固态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及倒板:(1).配制:100mlLB培养基加入1.5g琼脂粉(2).抗生素的加入:高压灭菌后,将融化的LB固体培养基置与55℃的水浴中,待培养基温度降到55℃时(手可触摸)加入氨苄抗生素(终浓度为50μg/ml),以免温度过高导致抗生素失效,并充分摇匀。
(3).倒板:一般10ml倒1个板子。
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后,打开盖子,在紫外下照10-15分钟。
(4).保存:用封口胶封边,并倒置放于4℃保存,一个月内使用。
2.从-70℃冰箱中取200μl感受态细胞悬液,室温下使其解冻,解冻后立即置冰上。
3.加入质粒DNA溶液(含量不超过50ng,体积不超过10μl),轻轻摇匀,冰上放置30分钟后。
4.42℃水浴中热击45s/90s,热击后迅速置于冰上冷却3-5分钟。
5.向管中加入1ml LB液体培养基(不含Amp),混匀后37℃振荡培养1小时,使细菌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并表达质粒编码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mpr )。
6.将上述菌液摇匀后取100μl 涂布于含Amp的筛选平板上,正面向上放置半小时,待菌液完全被培养基吸收后倒置培养皿,37℃培养16-24小时。
同时做两个对照:对照组1:以同体积的无菌双蒸水代替DNA溶液,其它操作与上面相同。
此组正常情况下在含抗生素的LB平板上应没有菌落出现。
对照组2:以同体积的无菌双蒸水代替DNA溶液,但涂板时只取5μl 菌液涂布于不含抗生素的LB平板上,此组正常情况下应产生大量菌落。
细胞转染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细胞转染的方法和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3017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2.png)
细胞转染的方法和基本原理细胞转染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将外源DNA、RNA或蛋白质引入到靶细胞中。
本文将介绍细胞转染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一、细胞转染的方法1. 化学法转染:化学法转染是最常用的细胞转染方法之一。
通过利用化学物质如聚乙烯亚胺(PEI)或脂质体等,将外源DNA或RNA 包裹成复合物,与细胞膜结合后进入细胞。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
但转染效率较低,对细胞有一定毒性。
2. 病毒载体转染:病毒载体转染是一种高效的细胞转染方法。
病毒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嵌入病毒基因组中,然后通过感染细胞的方式将基因导入细胞内。
常用的病毒载体有腺病毒、逆转录病毒等。
这种方法转染效率高,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但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同时也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
3. 电穿孔法转染:电穿孔法利用高压脉冲作用于细胞膜,破坏细胞膜结构,从而使外源DNA或RNA进入细胞。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转染效率较高,但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并且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细胞类型。
4. 基因枪法转染:基因枪法是一种生理穿孔法,通过利用高压气体或火药驱动基因枪,将外源DNA或RNA以微粒形式直接射入细胞。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转染效率较高,但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并且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
二、细胞转染的基本原理细胞转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外源DNA、RNA或蛋白质引入靶细胞,使其在细胞内表达或功能发挥。
转染后的细胞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蛋白质表达及相互作用等。
细胞转染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吸附、内化和表达。
1. 吸附:在化学法转染中,外源DNA或RNA会与载体相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静电作用与细胞膜结合。
在病毒载体转染中,病毒载体会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吸附是转染的第一步,直接影响转染效率。
2. 内化:吸附后,外源DNA、RNA或蛋白质需要进入细胞内部。
在化学法转染中,复合物通过细胞膜的内吞作用或直接渗透进入细胞质。
转染步骤及经验
![转染步骤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eed6b5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d.png)
转染步骤及经验转染是在生物实验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细胞中的常用操作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转染的步骤及经验,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旨在帮助读者顺利完成转染实验。
一、实验准备在进行转染实验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
以下是一些关键准备步骤:1.1 细胞培养与处理- 培养适量的目标细胞,并确保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 处理细胞,使其处于适宜转染的状态。
例如,对于贴壁细胞,可以使用酶消化将细胞分散为单个细胞。
1.2 载体准备- 准备带有目标基因的载体。
这可以是质粒、病毒等。
- 使用合适的方法制备高质量的载体DNA或RNA。
1.3 转染试剂- 准备合适的转染试剂,如转染剂、离子可溶液等。
不同类型的细胞需要使用不同的试剂。
二、转染步骤转染步骤的具体操作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细胞类型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的转染步骤:2.1 细胞处理- 将要转染的细胞洗涤并收集到离心管中。
- 注意不要创建过高的转染细胞密度,以免影响转染效率。
2.2 与载体混合- 将载体与转染试剂混合,形成载体-试剂复合物。
根据实验需要可做不同浓度的复合物。
- 注意操作过程中避免产生气泡,以防止对细胞的损伤。
2.3 加入转染复合物- 缓慢地将转染复合物滴加到细胞中,确保复合物均匀分布在细胞表面。
- 转染时间和温度应根据细胞类型和所用试剂进行优化。
2.4 培养细胞- 按照细胞所需的培养条件将细胞孵育在恰当的培养基中。
- 在培养期间,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后续处理,如观察表型、提取蛋白等。
三、经验分享3.1 优化试剂浓度- 不同的细胞系对试剂的敏感度不同,需要根据实验经验进行优化。
试验应根据需要尝试不同浓度的试剂。
3.2 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所用试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
常见的转染方法包括化学法、电穿孔法、病毒载体法等。
3.3 控制转染时间和温度- 不同细胞对转染复合物的吸收速度有差异,应该根据细胞类型和试剂特性确定合适的转染时间和温度。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细胞转染详细步骤及说明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细胞转染详细步骤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bcb58d5d0d233d4b14e69b9.png)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细胞转染详细步骤及说明
1. 待测细胞在10 cm 培养皿中培养至80-90% 融合时,倾去培养液,用2 ml PBS洗涤
细胞两次;
2. 加入2 ml Trypsin-EDTA solution, 混匀后,37ºC 放置1-5 分钟;
3. 小心吸去胰酶溶液,加入2 ml 完全培养基,吹打使细胞形成单细胞悬液;
4. 血球计数板计数,将细胞稀释至1×10 6 细胞/ml。
按5×10 5 细胞/孔的浓度接种12 孔板,混匀后于37ºC 5% CO 2 培养24 小时;
5. 每1 OD 260 microRNA 用125 μl DEPC-H 2 O 溶解,终浓度约为20 μM;
6. 在1.5 ml EP 管中加入100 μl 无血清培养基,加入10 μl microRNA,再加入对应的双荧光报告载体1 μg,混匀;取另一1.5 ml EP 管,加入100 μl 无血清DMEM,加入4μl lipofectamine 2000,混匀,室温放置5 分钟后将两管混合,室温放置20 分钟;
7. 实验分组:
验证分组为:A. mimic NC+ WT;B. mimic NC+ MUT;C. miRNA + WT;D. miRNA + MUT;E. mimic NC+ miRNA PC;F. miRNA + miRNA PC,各组设3 复孔;
8. 吸去12 孔板中的培养液,将转染混合物逐滴加入12 孔板中,混匀后,在培养箱中温育5 小时;
9. 吸弃转染液,加入500 μl 完全培养基。
37ºC 5% CO 2 继续培养24、48 小时,分别收样;
10. 所得细胞用于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
质粒(Vigofact)转染方法(针对293T细胞)
![质粒(Vigofact)转染方法(针对293T细胞)](https://img.taocdn.com/s3/m/91bb597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b.png)
质粒(Vigofact)转染方法(针对293T细胞)一、实验材料:使用者需准备150 mM NaCl (超纯水配制,高压或过滤灭菌)或注射用生理盐水作为VigoFect及DNA的稀释液,和要转染的DNA溶液(高纯度,浓度0.1~2μg/μl)。
二、实验方法:准备培养细胞:1) 转染前24小时,接种适量细胞(接种数量可参考附表)。
至转染时细胞密度以40~60%为宜(80~90%亦可)。
2) 转染前1小时,更换新鲜的完全培养液(体积可参考附表),置37℃,5% CO2 培养。
配制转染工作液:(6孔板或35 mm平皿,2 ml培养液)3) 取5~8 μg DNA(起始用量5 μg),加入稀释液中至总体积为100 μl,轻轻混匀,室温放置。
4) 取VigoFect 1~4μl(起始用量2 μl),加入稀释液中至总体积为100 μl,轻轻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
5) 将稀释的VigoFect逐滴加入稀释的DNA溶液中,轻轻混匀,所得的转染工作液在室温放置15分钟。
6) 将转染工作液轻轻混匀,逐滴加入2 ml培养液中,轻轻混匀培养液,置37℃,5% CO2 培养。
细胞后续处理:7) 24~48小时后,观察或收取细胞。
8) 稳定转染时,于转染后24~48小时消化细胞分至3~5个培养皿中,加适当浓度的相应抗生素(如G418)筛选。
三、注意事项:1) 少量使用Vigofect时,可取精确量的VigoFect用无菌超纯水稀释一定倍数,以便精确取样量。
该稀释液可在4℃保存1月左右。
2) 细胞的生长状态是转染效率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使用高质量的培养液、优质血清等,可能会明显提高转染效率。
3) DNA和VigoFect的混合比例,决定了形成复合物的颗粒大小和性质;复合物颗粒的大小和性质,对细胞的DNA吸收能力有重要影响。
不同细胞达到最佳转染效率,所需复合物的颗粒大小、性质和数量,可能又有微小或很大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染实验方案
1.LB培养基的配制:500ml(5皿+2锥形瓶)
准备:500ml玻璃瓶1个,250ml玻璃瓶2个,500ml容量瓶一个,平皿5个
称取:酵母浸提液 5.0g 蛋白胨10.0g 氯化钠10.0g
实验操作:
混合后加去离子水(或注射用水)水400ml,待充分溶解后加水定容至500ml,取100ml 做固体培养基用装入A瓶,余下装入500ml B瓶中(400ml/瓶)
称取1.5g琼脂粉加入A瓶中
另取一瓶(C瓶)接100ml水(稀释氨苄西林用)
将以上3瓶高压灭菌:121°C , 30min
取氨苄西林一支:规格:1g/支
加水于安瓶中溶解后,移入C瓶中,浓度:10mg/ml
按照50 μg/ml氨苄西林的浓度加到A B C三瓶中
A瓶:0.5ml(即为LB固体培养基)——松弛型100 μg/ml,严紧型50 μg/ml
B瓶:2ml(即为LB液体培养基)
将A瓶按20ml/平皿,分别移到5个平皿中,待冷却后即为固体培养基。
用膜封口放入4℃保存。
2.感受态转化与培养(TOP10)
准备:37℃摇床,37℃烘箱,10cm培养皿(LB琼脂凝胶+氨苄=50 ml LB+0.75 g琼脂+50μl氨苄),冰盒,42℃水浴,无菌牙签,氨苄溶液40~60 μg/ml
实验前:水浴调至42℃,SOC培养液放至室温,LB加氨苄培养皿于37度烘箱中加热半小时
实验操作:
1)将质粒短暂离心后迅速放入冰浴中
2)冰上解冻TOP10
3)吸取1到10μl质粒加入TOP10中,轻轻敲打混匀(切记不可用移液枪混匀)。
剩
余的质粒可储存于-20℃中
4)冰上孵育TOP10离心管30min。
5)42℃水浴30s(精确),不要晃动离心管
6)迅速转入冰浴2-3min,加入250μl预热的soc溶液,保证过程无菌
7)37℃摇床水平225 rpm摇1h
8)吸取200μl用三角耙铺板(最好同时做不同加入量的2个皿,LA培养皿预热),
剩余溶液储存于4 ℃
9)正置20min,倒置37 ℃培养过夜
10)第二天取出平皿,观察菌落,选择较大菌落,用牙签挑取菌落放入对应的试管中,
加入15 μl氨苄西林(C瓶母液),最后加3ml LB液体培养基,试管放架子上37 ℃
摇4-6 h(预培养)
11)按照培养基:菌液=200ml:2ml进行转菌,剩余菌液放入EP管中-20℃保存(复苏
加时100μl菌液预培养)。
37℃摇床过夜(约12h),收集菌体。
3.质粒提取(PureLink HiPure Plasmid Filter Midiprep Kit 中提试剂盒)
准备:250 ml锥形瓶、50 ml(4)/15 ml(1)离心管、异丙醇、70%乙醇、胶头滴管
实验前:将柱子夹持器安装好,放入锥形瓶口。
根据瓶子标签说明加入适量RNase到重悬液R3中,充分混匀并做标记RNase A 100μg/ml,保存于4 ℃。
检查溶菌液L7
是否有沉淀,若有,将其短暂加热到37 ℃溶解
实验操作:
1)加入15 ml EQ1溶液平衡柱子,直到溶液排完
2)在柱子平衡期间收集细胞,4000×g离心10min,
倒掉培养液(50 ml离心管分4管离心)
3)加入10 ml R3溶液(含RNase A)重悬细胞,轻摇
离心管直到重悬均匀,胶头滴管吸取菌液到另外一
个离心管重复以上操作直到4管全部溶于10ml R3
溶液中。
4)加入10 ml L7溶液,盖上管盖,轻轻上下颠倒直到
混匀。
室温孵育5 min(不能超过5min)
5)加入10 ml沉淀液N3溶液,快速颠倒直到彻底混
匀
6)上柱,全部液体转移到过滤柱里过滤(10~15 min),
直到滤液小于1滴/10s即可,加入10 ml洗涤液W8
溶液洗涤柱子,弃去滤液
7)立即弃去内层滤柱,加入20ml W8溶液洗涤柱子,
直至溶液全部滤过排干,弃去滤液
8)在柱子下放置一个无菌的15 ml离心管,加入5 ml
洗脱液E4溶液,直至溶液全部洗脱,不可强制让
剩余溶液流出。
弃去柱子
9)加入3.5 ml异丙醇,混匀,室温孵育2 min,>12000
×g离心30 min(4℃),小心地弃去上清液
10)加入3 ml 70 %乙醇,重悬DNA沉淀
11)>12000×g离心5 min(4℃),小心地弃去上清液
12)大约10 min风干DNA
13)加入100μl TE溶液重悬DNA(若有沉淀,高速
室温离心1 min,上清转移至另外一个离心管,不
影响质量)
14)分装质粒,储藏于-20℃中
15)测浓度:取3 μl含质粒TE溶液加入到300 μl去离子水中,将稀释溶液加入到测
定质粒专用的96孔板中,所质粒浓度(μg/μl)=(测得吸光度- 空白板)×5,A260/A280>1.80则杂质少,可用于下一步实验
4.细胞转染(jetPRIME-Polyplus)
准备:带爬片24孔板(60%~80%密度细胞,0.5ml种植液,提前一天养)、1.5 ml EP管实验操作:
1)用50 μl jetPRIME buffer稀释0.25 μg DNA,涡旋10 s,离心沉淀
2)加入0.5 μl jetPRIME reagent, 涡旋10 s,离心,室温孵育10 min
3)往含血清培养液的细胞中加入孵育好的混合液
4) 4 h后更换新培养液,孵育24 h后做后续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