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经济史.共36页文档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https://img.taocdn.com/s3/m/df80ae4ae518964bcf847c6f.png)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第一章金融制度的建立1、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2、清算制度的建立3、股票市场的形成4、南海泡沫事件金融:资金融通金融革命: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银行制度、结算制度、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一、硬币缺乏——对信用工具的需求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均衡——产生信贷业务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近代银行制度的结算制度发展原因:1、金银复本位制2、货币量增长推动了贸易的发展磨损和贮藏的损失人口的增加新兴工业发展与东方贸易逆差3、17世纪20年代欧洲采银业萧条4、货币短缺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大宗借贷业务经常发生在民间金融家和政府之间近代政府面临突发性货币匮乏,因货币缺乏,私人借贷普遍存在。
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出现早期“商业银行家”(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发展困难,破产的很多,社会上对放债人存有敌意,银行家经营无力,直到利率革命出现,缓解危机。
)利率革命是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汇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支票:信用工具意大利首先采用转让支票的国家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结算中心18世纪伦敦挑战阿姆斯特丹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瑞典国家银行——中央银行Be lombard street to a china orange. 英国金融界比喻“悬殊极大,十拿九稳”“华尔街2号”伦敦证券交易所17中叶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南海泡沫——近代首次金融危机近代金融制度建立伊始,不完善,不稳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密西西比泡沫2、郁金香狂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第二章工业革命的准备一、市场制度的创新农村:圈地运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二、竞争有序化限制过度竞争,建立规则竞争三、政府行为的界定政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限制经济活力自由放任成为成熟市场上政府的行为特征四、资本原始积累基础:对农民剥削1、圈地运动2、对土地掠夺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棉布价格上涨,刺激棉纺织业技术更新,毛纺织业受传统束缚和政府保护,没有创新)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创新交通运输的变革航运业、公路的建设和铁路的兴起三、生产方式转变分散——集中工厂制度建立四、劳动力市场形成教会安置制度及其废除学徒条例废除自由工资制度的建立五、人民生活的变化收入受供求关系影响收入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上新的生产方式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的强大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第三章亚洲起飞尝试印度起飞尝试:1、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印度最早遭受侵略,最早接受西方文明,英国对印度采取直接掠夺四种方式1)索取战争赔款2)征收天赋3)掠夺大量棉花,转运纺织品4)渗入印度手工业生产部门2、实行片面自由贸易政策为了保护英国工业发展和便于商品输出3、近代工业的产生铁路、采矿业和原料初加工4、民族资本发展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轻纺工业主要是棉纺织业,国外市场需求的刺激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了钢铁工业5、民族工业特点:1)工业化水平不高2)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3)有买办性,封建性特点中国起飞尝试:一、洋务运动闭关锁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国家投资兴办的军事工业工厂管理模式:封建管理模式19世纪70年代,“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创办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民营工业出现甲午战争后,民营工业突破困境,中国近代第一次工业化尝试,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二、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第二次工业化尝试1)主张工商自由,颁布鼓励法令2)列强无暇顾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投资增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封建土地关系仍然存在三、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化1927-1937年,消灭军阀割据,国家初步统一,国民政府开始着手与经济建设问题1)争取关税自主2)健全金融体系,统一改革币制日本工业化一、废除封建割据和封建特权1)1853年,美国贝里将军冲开日本海关2)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1871年,废藩置县二、地制改革和租税改革三、贸易立国与富国强兵日本每一次经济繁荣都与战争有关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世界近代的经济(高中历史)
![世界近代的经济(高中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90ff55fb307e87101f6964d.png)
C
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决定了新航路开辟 的必然性。
(2014〃济南期中)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 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 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 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 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 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 位航海家应属于 A.西班牙 B.葡萄牙 B C.荷兰 D.英国
(2014〃安徽示范高中联考)马克思在《共产党宣 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 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 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 ‚革命因素‛是指( )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C
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 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 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 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 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 ) ①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②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014·淮上联考)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 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 ‚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 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0dc00e8998fcc22bdd10d05.png)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英国 ) 1、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都铎王朝一方 面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和 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 2、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政府特许成立了 一些大的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海外殖民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有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当政时对内 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对外征服爱尔兰 和苏格兰,竭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五、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1)确立。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 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 “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 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垄断地位。
(2)丧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 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 新设备,美德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末,英 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7、一战后,英国工党势力大增,执政后在 资产阶级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 社会福利改革。
8、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设 置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经济。1933年召开 渥太华经济会议,规定英帝国内部互惠关 税,对外则一致提高关税。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位于太平洋两岸的 美国和中国相继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 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的大发展为基础。中 美两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 件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请回答下 列问题: (1)从19世纪晚期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经历过哪几次重大调整?各有何作用? (2)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生 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成功的调整?各起什么作用? (3)中美两国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不同?造成这 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世界近现代经济
![世界近现代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0e9556a6dd3383c4ba4cd205.png)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文明的链接)一、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左右)1. 原因: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寻找黄金③开辟东西方直接的商路④传播基督教2. 客观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3、过程:迪亚士:绕非洲海岸到达好望角达·伽马: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哥伦布:达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4.影响:①商业革命:使欧洲同各大洲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商品种类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主要商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③推动了欧洲早期殖民活动,为西欧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④使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统一整体二、西欧早期(指工业革命前)的殖民活动1.主要方式:以武力殖民扩张与掠夺、奴隶贸易、组建商业公司2.过程:荷兰: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马车夫”英国:①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②三次英荷战争③长期英法战争④18世纪下半叶起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殖民帝国3.影响:①促进了欧洲(不包括西、葡)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扩大②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二)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背景:①前提:资本主义代议制在英国的确立,提供政治保证②市场需求的扩大(根本原因)、资金、技术、劳动力二、时间:1760年左右(18世纪60年代)开始三、过程:(首先英国,然后扩展到其它国家,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①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凯伊发明的飞梭引起该行业连锁发明,纺织和铁路成为两个主要领先部门②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③最重要的发明:改良蒸汽机、机床的发明和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铁路、汽轮、采煤④工业革命结束:机器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它的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四、影响:进行民主改革、法制建设确立工业资产阶级的主导地位1、政治格局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流行:亚当·斯密《国富论》①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大力发展教育、传播科技对外推行炮舰政策,殖民扩张②殖民扩张,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2、经济格局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②促进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扩大,并且逐渐走向成熟3、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三)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整体世界形成)一、背景:①前提:资本主义政局相对稳定②条件:市场、资金、技术、劳动力二、时间:19世纪70年代后三、过程:(美国、德国几个国家同时开始)1、电力的广泛应用:出现电车、地铁。
hcsls专题十一: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hcsls专题十一:世界近现代经济史](https://img.taocdn.com/s3/m/96950185bceb19e8b8f6ba43.png)
资本主义经济史一、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经济: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①根源:商品经济发展 ②条件:航海、造船技术 ③发起国:葡萄牙、西班牙④: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⑤影响:推动了海外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
(要求会背)2、(1)文艺复兴:(14-16世纪)影响: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对人们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2)启蒙运动:(17、18世纪)影响:猛烈冲击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对人们的束缚,解放思想,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
3、政治上:宗教改革 代表人物:马丁·路德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进行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5、英、法、美、俄、日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调整:1、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2、表现:罗斯福行政(1933年)(1)内容:①首先整顿银行;②颁布《 》(基础或核心);③颁布《农业调整法》;④ 和 (针对失业刺激消费)(2)特点: 经济(3)作用:①国内: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②国际:为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宝贵经验;③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五、二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美国“一枝独秀”到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A 共同原因:美国经济援助;罗斯福新政经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和平外部环境B 表现:①欧共体(1967年)→欧盟(1993年);②80年代下半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A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发展。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https://img.taocdn.com/s3/m/6c4707771711cc7931b7165a.png)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线索梳理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二,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三,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开始形成(1)新航路的开辟①含义: 指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和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东方,进而渡过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②原因a.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要求扩大国外市场;b.社会根源.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对掠夺财富和加剧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c.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人切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西欧商人,贵族希望另辟蹊径,到达东方.③客观条件: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圆学说的广为流传;④经过: 15世纪末,西,葡两国选派有经验的水手探索新航路,其中达伽马航行到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作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⑤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扩大了交往,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了殖民征服的过程.(2)殖民掠夺和扩张①扩张: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英,法,荷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竟相在北美,亚洲,非洲建立各自的殖民地;②冲突: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三次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结果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③后果: 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落后和贫困.[认识与理解](1)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2)在被征服的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猛烈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2、初步形成(1)工业革命①兴起:a.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b.资本: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殖民掠夺积聚了大量资本;c.劳动力: 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d.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e.市场: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国外市场急剧扩大;②标志: 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③扩展: 18世纪末,向欧美扩展,自19世纪4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相继完成,④影响:a.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并开始城市化进程;b.列强对外扩张加剧,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传播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c.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美,法,德,俄,日等许多国家①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就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之一,但到19世纪中期,社会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试从近代早期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意大利内部政治状况方面分析其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等国代替;很多地区被外国势力控制或占领,邦国林立,长期没有统一;多数邦国处于封建境治之下,工商业发展受到阻碍._3、最终形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兴起:a.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b.资本: 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肆意掠夺积聚了大量资金;c.技术: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d.市场: 德意日等国家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加大了对商品需求.②标志: 进入"电气时代";③影响: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b.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对外侵略进人大举资本输出阶段;d.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 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进行相应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就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认识与理解](1)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市场发达的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市场.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本主义通过侵略开辟了一定的市场.工业革命既是市场扩大的需要,又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19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严重依赖于世界市场,以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市场的产物。
世界近代史——经济史
![世界近代史——经济史](https://img.taocdn.com/s3/m/c8e4c5dd2cc58bd63186bda3.png)
拓展延伸:以新视角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多元史观分析法) 主要史观 新航路开辟
文明史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 人类文明链接,交流碰撞发展,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 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 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 经济上:欧洲资义发展。 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 政治上:加速欧洲封建社会的 瓦解,近代民主政治的建立; 政治、经济、思想等 亚非拉落后地区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过渡。 思想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等思想的传播。 社会史观: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 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 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 住行,风俗习惯等。 革命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 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促进物种、衣食结构、生产 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
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夺,大量贵金 货币贬值 属不断流入欧洲,使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 如何理解” 物价上升,投机活跃。价格革命扰乱了传统的经 价格革命 价格革 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地主经济地位下降, 命”? 社会分化 商业资产阶级却大发横财,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 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艺复兴的影 响)
奥斯曼土耳其占据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客观: 主观:
①欧洲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进步
②科技、地理知识的进步等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有胆有识的 航海家
多桅帆船
世界近现代经济复习PPT课件 岳麓版
![世界近现代经济复习PPT课件 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727ff10c22590102029da0.png)
战胜封建经济,确立了对世界经济统治地位。 二、主要史实: 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始及扩展。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及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世纪初-70年代
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 英国: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法、美等国家: 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俄、日19世纪中期开始 工业革命完成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新兴的生 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传统的手工工场,资本主 义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 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其标志。 3、英、法等资本主义工业国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 广占殖民地,将亚、非、拉广大地区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4、主导经济思想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自由资本主义兴盛起来。
诈性贸易,掠取大量财富 占领全境,直接掠夺财富。 三大财源:开采黄金、白银, 种植园经济,奴隶贸易
国家
美洲、 16世纪 西班牙 菲律宾 17世纪 荷兰
亚洲、北美 建立大型商业公司, 西北欧 银行制度等 印度、 北美 海盗式劫掠、殖民战争、 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 易等
18世纪
英国
19世纪初-70年代
内容:
1、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实行国有化(英法)、制定经济计划(日本)、
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 2、企业自我调整: “人民资本主义”(资本社会化)、“经营者革 命” 3、福利国家出现:分配领域社会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
名称 建立时间 欧盟 北美自由 东盟 贸易区 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
《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史》电子书(102页)(可编辑)
![《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史》电子书(102页)(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17acd77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8.png)
内容提要本书以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与扩张为主线,充分反映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过程,较翔实地记述了世界主要区域和民族的经济发展史实。
全书从资本扩张的必然性出发,客观、全面反映与评价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发展历程,注重反映多年来学术成果的同时,侧重突出学术研究上的整体性,因而资料丰富、内容充实,融资料性和学术性为一体。
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史一、概述世界近代后期经济史是以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运动和东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为特征的。
1790―1815年,法国革命和分裂欧洲的战争随着拿破仑的失败和1815年维也纳和约的签订已成为过去,而从英国开始的另一场革命却在全球如火如荼。
这场革命主要是经济性的革命,即涉及到财富创造、制造技术、资源开发以及资本形成等多方面。
通过这场革命,建立和扩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企业主和雇佣劳动者在工业化进程中壮大、产业革命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迅速增长并向世界扩散。
西方近代后期经济历史经历了资本主义经济成熟时期(1816―1850)和资本主义经济高涨时期(1850―1872)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
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价格低廉的商品,加上刀枪火炮,摧毁一切抵御外国入侵的万里长城和一道又一道民族闭关自守的屏障,从亚洲、非洲、大洋洲到拉丁美洲,它迫使一切民族从属于资本主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资本主义强国利用经济上的优势,用价格低廉的商品和自由贸易的手段,把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变成了资本主义扩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东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必然结果。
当中国、印度等国家还停留在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阶段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并积极向东方扩张。
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巩固了对印度的殖民地经济地位后,于1840年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不平等的《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获得了开放商港、在长江自由通航、给予外侨治外法权等特殊利益;美国、法国在“一体均沾”的要求下与清政府订立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40―1894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初步形成。
世界近代经济史
![世界近代经济史](https://img.taocdn.com/s3/m/0e4da7fbba0d4a7302763aaa.png)
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
3、世界近代史的分期---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 (1)公元14世纪——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阶段 (2)17世纪— 18世纪 --------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3)18世纪末— 19世纪中期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4)19世纪后期———1917年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 1、原因: (1)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根本原因; (2)对香料、黄金的追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3)《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带来欧洲人的寻金热; (4)商路不畅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重要原因; (5)人文主义的鼓舞和传播宗教的狂热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 2、条件: (1)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3)地理知识的增加。
影响 (世界市 场进程)
初显端 倪
工场手工业时期 (16世纪-18世 纪中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 期(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后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 期(19世纪中后 期以来)
暴力手 殖民扩张和 段、残 掠夺 酷掠夺 以炮舰和商 工业优 品推行不平 势 等贸易 资本输 出
瓜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界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第二次 工业革 命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4、历史作用 (1)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2)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 国家新的社会经济成分发展壮大。 (3)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 系的形成。
世界市场形成历程
时期 推动因 素 新航路 的开辟 主要 资本 商业 资本 显著特 点 主要途径
世界近代史(经济部分)
![世界近代史(经济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2dcd102844769eae009ed1b.png)
世界近代史(经济部分)中考考点一:哥伦布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的掠夺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1、时间:15—17世纪2、过程:航海家资助国家主要成就哥伦布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
迪亚士葡萄牙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直接原因:土耳其的崛起阻断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传统商路。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3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时间: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的殖民扩张&拓展延伸: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药,用于战争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P48)一、英,法,荷等对印度的入侵: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英国的影响:①从印度掠夺的财富流入英国后,被迅速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②把印度作为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1.把欧洲的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了印度2.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
3.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上有利于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经济史第章世界经济史导论 共36页
![世界经济史第章世界经济史导论 共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3b0a5ed24afe04a1b071de80.png)
1 第 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1举例
垄断竞争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都是通过对新古典 经济学中长期被认为不可动摇的定理进行证伪而实现的。
1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与经 济学的关系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但经济史与经 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 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 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两个分支学科。经济 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 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它是经济学的 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即用经验 和事实说话。而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 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根本优势:一方面, 经济史可以为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 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理 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主讲:XXX
世界经济史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篇 古代世界经济 • 第二篇 中古世界经济 • 第三篇 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四篇 工业革命和工业化 • 第五篇 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 第六篇 战后世界经济
第一章 导论
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
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创新
经济史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和理论工具
重点问题
经济史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关系
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第二节 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
第一节 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与经济学的实证方法 证实方法与证伪方法 经济史研究中的假设方法和理论工具 经济史学的范式及其创新
世界近代史——经济
![世界近代史——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bbe8a36da26925c52cc5bf6d.png)
社会史观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
(一)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荷兰 地理优势 濒临 大西 英国
洋。 处于 大西 洋航运中心。
经济优势 手工业发达,商业 活动频繁。 政治优势 摆脱西班牙殖民统 治羸得独立。
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 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
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 制度。
A
考点训练
11、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 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 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 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金银、玉米、烟草等 C.黄金、象牙等
B.枪支、玻璃等 D.茶叶、丝绸、瓷器等
• A.英国、西班牙 C.英国、荷兰
B.荷兰、葡萄牙 D.荷兰、英国
D
考点训练
9、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 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 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 们是( ) • A.葡、西、荷 B.英、西、荷 • C.英、法、荷 D.英、法、俄
C
考点训练
10、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 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 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 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是( ) A.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
第1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 世界市场的拓展
• 本讲主要讲述了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其总体趋势是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市 场逐渐得到拓展。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 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同 时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显现。荷兰、 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 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改变了世 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https://img.taocdn.com/s3/m/039bf0483c1ec5da50e270b5.png)
②标志: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到“蒸汽时 代”; ③扩展:18世纪末,向欧美扩展,自19世纪40-80年代,法美德俄 等国相继完成,
④影响: a.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
变化,并开始城市化进程; b.列强对外扩张加剧,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传播了先
进技术和生产方式; c.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
②原因 a.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要求扩大国外市
场; b.社会根源。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对掠夺财富和加剧资
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c.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人切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
西欧商人、贵族希望另辟蹊径,到达东方。 ③客观条件: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圆学
说的广为流传;
[认识与理解] (1)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 来了极大的灾难;
(2)在被征服的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 念,猛烈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形成。
2、初步形成 (1)工业革命
①兴起: a.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b.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殖民掠夺积聚了大量资本; c.劳动力: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d.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知识; e.市场: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④经过:15世纪末,西、葡两国选派有经验的水手探索新航路,其 中达伽马航行到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作了环 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⑤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扩 大了交往,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 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了殖民征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