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课件第6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陆贽的经济思想
1.土地制度思想
唐朝初期实行均田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 得到了普遍而充分的发展。陆贽推崇均田制下国家土地所有制, 抨击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行为,指出土地兼并扩大了社会成员 之间的贫富富差距,距,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向地主缴纳 的租额远远高于租庸调制下向国家缴纳的租领。而且,土地兼 并还威胁着国家的财政。随着土地兼并的深人,大量的编户齐 民变成了地主阶级的佃户,摆脱了向国家缴纳租税的义务,改 向地主缴纳地租,从而导致大量的收人被地主阶级截留,进而 导致国家的财政收人剧减。
二、隋唐五代经济发展概述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后的经济大发展
阶段(公元581年隋朝建立至618年,隋朝灭亡)。 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逐渐达到空前繁荣的唐前
期经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至公元741年。) 3.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中晚唐经济。(公元742年到907
3.赋税思想
陆贽在财政、赋税问题上的议论,也是围 绕着“养民”这个核心展开的。
陆贽还对两税法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批评和 反对意见,
(1)反对两税法,“量出制入”的征税原则, 主张量入为出的原则
(2)反对两税法按照资产收税 (3)反对征收货币税,主张征收实物税
六、韩愈的思想主张
(一)相生相养论
其次,使纳税人的负担比较确定。租庸调 制将几种税结合起来由国家法令规定统一 征收,这样可以使纳税人的负担比较定。
再次,体现了农业单一税源的观念。
最后,对劳役征税的否定
三、两税法的经济思想
(一)两税法创制的时代背景
租庸调制的瓦解、两税法的产生是唐代商品货 币关系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很多因素变 迁所导致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
(2)征收的财物。两税法以户税、地税为基础,一为钱, 一为粟。过去的租庸调,租征谷粟,庸调皆征布帛,而 户税征钱。两税法以户税为主,则户税征钱,故两税法 以征钱为手段;其他部分则如地税一样,征收谷粟。
(3)征收的税率及税额。两税法规定,不论主户、客户, 一律以定居为依据,征收“居人之税”,至于行商则按 1/30纳税。
首先,僧、道并不都是过剩人口
其次,韩愈还没有形成过剩人口的时候正确概 念
(4)征收的时间。每年分夏秋两季收税, 夏季不得超过6 月,秋季不得超过11月,这是两税法的特点,也是它命 名的由来。
(三)两税法的优缺点
两税法是在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破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故有其客观需要。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措施,因而有其优点。
首先,简化税制。 其次,扩大纳税面。 再次,税制公平、负担合理。 又次,加强了中央控制财政的权力 最后,税制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它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 首先,为统治者的随意加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征税时的“折钱纳物”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在陆贽的眼里,轻重政策的运用范围很广,除 了运用在货币流通量的调节方面外,还可以运 用在实边垦荒、漕运、调节国家财政收人的结 构等方面。陆贽不赞成实边垦荒采用屯田法, 主张以轻重之术招徕民众自愿到边疆开荒种地。 国家为农民提供衣食,贷于农具、种子,粮食 收获后,国家则以布帛等生活用品换取农民的 粮食,以充军粮。这样农民和成卒双方皆受益, 国家亦从中获益。这实际上是以经济利益刺激 农民垦荒实边
生产率。 (4)在边远缺盐地区设立常平盐。
3.改革荒政政策 在荒政政策的改革,创新表现为以下几点: (1)防重于赈 (2)生产自救 (3)以副补农 (4)以商助官 4.调节主要商品的供求和价格 5.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注意理财人才的培养
(二)主要经济思想
1.从爱民出发,重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以搞活经济作为理财的原则 刘妟能搞活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从实际出发,认真进行调查研究 (2)在理财时鼓励多样化,发挥各方面因素的作用搞活经济 (3)对商品经济在搞活经济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4)注意发挥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作用来搞活经济 3.重视发挥商人在理财中的作用 4.用系统的观点指导理财活动 5.利用人们对自身物质利益的关心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6.榷盐制度中选择国家专卖品的经济思想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思想
目录
第一节 隋唐五代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隋唐五代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它起于隋建国公园581年,只于五代十国封 建割据局面结束的公元960年。由分裂到统 一又有统一到分裂是这个历史阶段也变得 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经济, 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原因
1.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引起改革 2.人口的变动促使赋税方法相应变动 3.租庸调收入锐减,而政府支出繁浩,财政陷
入困境 4.科征与输纳无章可循
(二)两税法的内容
(1)征税的对象。两税法将租庸调和户税、地税及各项杂 征合并,统一征收, 且以户税、地税为基础。户税以资 产分等第,不再有课户不课户的区别。两税法以户税为 基础,以人的资产为征收对象。
再次,两税法开创了一个各纳税人应交税额可由下级官更任意 摊派的恶劣先例。
四、刘妟的经济思想
(一)主要理财活动 1.整顿漕运 首先,发动民工。疏通运河。其次,改革运输工具。
再次,合理组织运输。 2.改革榷盐制度 主要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改革榷盐体制,实行官收商销制。 (2)精简榷盐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3)重视提高食盐产量,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劳动
二、租庸调制中的经济思想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唐代经济的两大措施, 唐政府待颁布均田令时也颁布了作用调法。 租庸调制在唐代曾经取得一定成绩的税制, 推行了约160年。终于被两税法所取代。
租庸调是和均田制联系在一起的, 是适应土 地国有制的一种以实物为 主的赋税形态,是
一种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租庸调的课税对 象是田、身、户,而其基础则是丁。故其基本 特点是以丁计税,实物租税和劳役相结合。它 反映的是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人身受国家严 格控制的一种生产 方式。因为租庸调制的本
质是以人丁为本、度人而税,故这种税制是人 身依附关系严重的产物。正是因为度人而税。 租庸调制缺乏公平性、合理性。租庸调制反映 了下列经济思想。
首先,赋税征收实物保证了财政收人的稳 定性。租庸调制的基本特点是征收实物, 这些实物都是维持国家政权、国计民生必 需的物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生产稳定、 流通稳定、消费稳定。这表明唐代的统治 者懂得实物征课有保证国家财政稳定的优 越性,确将赋税征收实物用法律和制度确 定下来。故征收实物赋税是租庸调制的最 基本的特点。
关于如何解决士地兼并问题,陆贽认为根本的出路在于从土地 制度人手,明确确定土地所有权。在他眼里,最理想的土地制 度是均田制。但陆贽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地主土地私有制基本 成形的现状下,无法再推行均田制。
2.轻重、荒Fra Baidu bibliotek思想
陆贽一方面极力主张国家通过调节货币流 通量来调节社会经济,另一方面又坚决后 对国家以货币形式征税,主张将国家筹集 财政收人的活动与国家调节货币流通量的 活动严格区分开来。他主张征收赋税应采 取实物的形式,而货币则用来行使轻重之 权。他没有意识到其征收实物税的主张与 轻重理论之间的内在矛盾。
唐代的海上交通也初具规模。再次,唐代的陆路交通十分发达, 最后唐代的对外交通也非常发达。 2.南方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商品经济注入了新的力量。 3.民族联系和国际联系的加强,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崔融的“宽商”经济思想
其核心内容是(1)认为工商是社会分工的必要组 成部分,而征关市之谁损害了商人的利益。赵 福应该维护士农工商各自的经营条件,维护自 身的利益。(2)征收关市之税会阻滞商品流通, 给整个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3)明确提出了宽商政策。
(四)刘秩的经济思想
在他看来,对商业的损害必然是对社会经 济发展的组织。他主张都加货币的流通量, 以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秦汉以来国内市场流通用的主要是铜钱, 但铜的价值低,难以满足大宗贸易和远程 贸易的需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 矛盾和困难也日益突出。对唐时期经济商 品经济的发展超越了秦汉铜的价值低,以 及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矛盾就更加突出
一、隋唐五代历史概述
从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开始,全国分裂近400 年。到南北朝末期,社会的经济和阶层状 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在长期的动乱 中是读门阀势力衰弱了。其次,汉族好少 数民族直接的融合进一步加快。再次,在 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在汉族较高文化水平 的影响下,原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少数 民族,进行了改革。
兴衰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常态。隋唐帝国在经 历了近300年的辉煌之后,终于暗淡了下去, 一个混乱动荡的时代出现了,这就是五代十 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光明的地方,当 五代结束的时候,带笔盛唐小的多的版图上 户数已经恢复到天宝年间的半数以上,南方 的经济文化大发展,我要开始在战争中使用 液刷数也有一定的发展。一种新题材的诗词 开始兴起。所以说五代十国也是一个文化颇 有成就的时代。
年。) 4.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北方经济(公元907年到960年。)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崔融,刘彤和
刘秩的经济思想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朝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两汉在商品经济方面更有出色表现,主 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隋唐帝国的统一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先,隋代开通大运河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好处。其次,
在南北朝末年,北强南弱的形势也已经形 成。
隋朝不仅使由西北各贵族大族组成的小集 团的政治优势得到绵延勿替,还通过北方 诸王朝所采用,且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组 织他的帝国。
从随道堂是一个持续发展上升的历史时期, 隋朝是开创历史新纪元的王朝。特别要提 到的是,隋代开凿了大运河。
唐朝是一个令中国人骄傲的时代,是古代中华 文明发展的巅峰,是中国历史常识中的华彩篇 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之 一,也是疆域最为辽阔的王朝之一,是中国多 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唐朝是古代经济文 化全面发展高度繁荣的历史时期,农业星网耕 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空前增长。唐三彩瓷器经营 起铜镜等手工业,成果众多,直接扔石国之瑰 宝。印刷,造纸,天文,历法,地理,史学, 医学等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唐朝又是对外开放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时代。
韩愈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相生相养论。韩愈认为,人 们的物质生活不是样样都能自给自足,而是要靠彼此之 间相生相养的。
由此可见。韩愈是肯定社会分工的,他不仅强调粟米, 布帛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工商业也是社会必需的。
他不仅对一般商业的作用加以肯定,还对对外贸易也持 积极肯定的态度。
韩愈肯定社会分工,但也没有改变对农本、工商业的基 本认识。他仍然是以农为本。
崔融的官商思想对商业的职能和商人的作用做 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商人应和农夫一样。具有 积累财富的权利,国家不应对商户随便征敛, 这就公开否定了传统的衣裳思想。
(三)刘彤的经济思想
唐朝受其还秦汉重本抑末思想的影响,将农业 视为本业,将手工业视为末业。待赋役征收方 面,则本重于末,将农民作为征收赋税徭役的 主要是对象,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征税制 度与经济发展重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 刘彤指出,汉武帝时期财政收入取自山泽,虽 然当时开支浩繁但国库却常有盈余。而现世国 用一减却国库长空,这是因为去山泽有两利, 一是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可以驱民务农, 而“取贫人”则有两弊,一是国用不足二是驱 农逐末。
韩意的相生相养论,其主要出发点不是论证社会分工对 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而是论证中国传境杜会君主专制 统治和臣民忠君的么要性和神圣性,而这正是儒家思想 的首要内容。
(二)人口思想:六民论
六民是在四民基础上加上僧、道。
韩愈尊儒反佛、道的门户之见遮蔽了他的视线, 作为人口思想的六民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