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题”解题技巧
科学探究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科学探究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99bc53caaedd3383c4d354.png)
科学探究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新课标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
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②;③。
科学探究的解题技巧(定)
![科学探究的解题技巧(定)](https://img.taocdn.com/s3/m/efd91ef5aef8941ea76e05ee.png)
9、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曾做过如图实 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 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 色植物和一只小灰鼠。分别给予足够 的光照,发现小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 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
(1)此实验说明了植物 。 (2)实验中甲是乙的 。 (3)请对该实验进行适当评价
10.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 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 贴上标签A、B。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 回答:
光照 排出的水滴效(个) 红光 26 蓝光 32 黄光 2 绿光 l 实验目的表述格式(陈述句): (1)研究影响某某大小的因素 (2)探究某某的大小和某某的关系 (3)研究某某对某某的影响
2、提出问题 因变量
例1.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 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 管从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 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 答: 自变量 甲组 10℃ 平均 心率 20℃ (次/ (室温) 分) 30℃ 281 288 401 乙组 191 286 408 丙组 192 289 398 丁组 187 291 296
考题7 :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 置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写出图中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 (2)实验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请对该实验作出一个合理的评价。
.
考题8:某同学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 实验中,得出如下的结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这个结论对吗?该实验存在什么问题? 实验次 数 1 2 动力 N 5 4 动力臂 cm 10 6 阻力 N 10 6 阻力臂 cm 5 4
中考科学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中考科学探究题的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ab9c8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0.png)
一、心理因素(调整心态) •二、解题思路、技巧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2、科学实验探究题设置的问题类型:
(1)与提出问题、实验目的有关 (2)与猜想、假设有关 (3)与设计实验有关 (4)与实验方案评价有关 (5)与得出结论有关
你的观点并解释:
。
(2013湖州30)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 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 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 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芥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
(1)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
(2)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2015绍兴27)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
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 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 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
(2)拜尔的试验D中,推测几天以后胚芽鞘将 (选取向左弯曲,向 右弯曲,直立生长。
由._乙__方__案_更__合__理_,__因__为_其__采__用_对__照__组进行对比,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015湖州25)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 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
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 一个问题 能否让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明显现象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35273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0.png)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引言初中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探究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有效的解题策略,以帮助中学生在探究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级标题1:理解问题在解决任何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全面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背景。
这个阶段非常关键,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透彻可能导致错误的解答。
以下是一些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策略:三级标题1:认真阅读题目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目中都包含着解题的关键信息。
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并在心中形成对问题的初步理解。
三级标题2:分析问题的关键要素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识别出问题中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将作为解题的关键步骤。
例如,如果问题涉及到一个物体的运动,学生将需要考虑物体的质量、速度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等方面。
三级标题3:寻找问题的背景信息问题通常会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
学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问题,确定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以便在解决问题时使用。
二级标题2:制定解题计划在理解问题之后,学生需要制定一个解题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制定解题计划的策略:三级标题1:确定解题步骤学生应该确定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他们可以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制定解决每个部分的具体步骤。
这有助于他们明确思路,避免迷失在问题中。
三级标题2: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学生应该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例如,如果问题涉及到数学计算,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公式或数学关系来解答。
三级标题3:评估解题计划的可行性在制定解题计划之后,学生应该评估计划的可行性。
他们可以思考解题计划是否涵盖了解决问题所需的关键步骤和方法,并且计划是否能够在给定条件下进行。
二级标题3:实施解题计划一旦制定了解题计划,学生就可以开始实施计划,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实施解题计划的策略:三级标题1:按照计划逐步解决问题学生应该按照解题计划的步骤逐步解决问题。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ea43ef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3.png)
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思路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在中考科学考试中,出现探究题的概率较高。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以温州中考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为例,介绍一下答题思路。
二、实验思路:1. 仔细审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控制的变量。
通过仔细分析题目,可以确定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总结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内容。
2. 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合理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
3. 正确操作:在操作实验时,要准确无误地进行实验步骤。
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过程,保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 组织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绘制实验曲线、制作图表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5. 问题解答:最后,要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
要仔细分析实验结果,遵循科学的思维逻辑,给出合乎要求的解答。
要注意逻辑严密、言之有理,用丰富的语言叙述实验思路和得出的结论。
三、注意事项:在解答实验探究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审题:对题目要求进行准确理解,确定实验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2. 运用科学知识: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要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3. 阐述实验思路:在回答问题时,要将实验思路清晰地展示出来,让阅卷老师能够理解你的实验过程和推理思路。
4. 结论的准确性:结论必须与实验结果相符,且具备科学的解释性和合理性。
5. 表达语言的规范性: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语病和错误表达。
四、实践与总结:为了提高对实验探究题的应对能力,同学们应多进行实际操作,积累实验经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提高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通过反复实践和总结,积累实验思维,才能在中考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5340852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f.png)
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一、实验探究题解题套路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1、题目分析:明确所求,把握本题的要点,重点分析实验探究题的内容,弄清所提问题的实质。
2、完善实验方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条件,拟定实验内容,需要安排哪些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所需物质等。
3、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一步一步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关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相关的原因。
4、总结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整理归纳出一定的结论。
5、写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用适当的语言和文字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的写作要点
1、实验目的:写明实验探究的实际目的和目标。
2、实验材料:清楚地写出所用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3、实验过程:清楚完整地描述实验的步骤,使人一步一步能够重复实验;
4、实验数据:客观、准确而完整地记录实验数据;
5、总结分析:对实验结果作出准确有效的解释,给出一定的结论;
6、实验结论:概括性地陈述实验的结论,并简述原因。
- 1 -。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748d0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d.png)
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科学探究是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探究中,解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结论推理等方面介绍初中科学探究题解题策略。
一、问题分析1.理解问题在进行科学探究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
理解问题不仅包括了解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还需要深入思考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只有准确地理解了问题,才能提出合适的假设和实验方案。
2.提出假设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需要提出合适的假设。
假设应该具备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应该与已有研究成果相符合。
同时,应该预测实验结果,并且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
二、实验设计1.确定变量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改变的因素;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因素;控制变量是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因素。
确定变量有助于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制定实验方案根据问题和假设,制定合适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条件等方面。
同时,应该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并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数据处理1.数据采集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注意测量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该重复测量,并且记录下每次测量值。
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并且提高数据可靠性。
2.数据处理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平均数、标准差、直方图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并且判断是否满足假设。
四、结论推理1.结论总结在得出初步结论后,需要对结果进行总结,并且验证假设是否得到支持或者否定。
同时,在总结中也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释。
2.结果解释在对结果进行解释时,需要将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并且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也需要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且提出改进措施。
总之,初中科学探究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
科学探究题解题思路与方法指导
![科学探究题解题思路与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0c8d51614791711cc7917df.png)
(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及现象后回答:猜想1____ ,猜想2 _______ 。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 是________ 。(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 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变化的原因 两球 m不同 同时摇
变化的结果 乒乓球跑出
解答第二类题型的一般方法:
分析数据
比较
找共性特征,个性特点
推理
找隐含的关系
归纳
用清晰、准确语言描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15、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 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 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乒乓球能 “跑”出来,而玻璃球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 想: 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 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分别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摇晃容器,观察现象。 (3)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
解答第一类题型的一般方法:
分析比较证据,找到它们 的共同点,对共同点提炼形成 结论。
例14:某同学分别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 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 下两个表格中。
请分析表中数据,把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焦距f相同时,物距u 越大,像距v就越小。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a4b66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9.png)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1. 理解问题是关键在面对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题目到底在问啥。
记住,这可不是“猜谜游戏”,而是考察你对科学实验的理解能力。
先别急着动手做实验,先把题目好好读一遍,理清楚每个要求。
1.1 理解题目中的关键字例如,题目可能会问“如何验证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这里的“验证”就是关键字,意味着你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某个现象。
再比如,“探究”可能要求你探索某种现象的原因或效果。
搞清楚这些关键字,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避免走弯路。
1.2 划分问题的步骤接下来,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步骤。
例如,题目让你研究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你可以先考虑如何设定实验温度,然后如何测量反应速度。
这样一步步分解,做起来会觉得清晰多了。
2. 设计实验方案弄懂题目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实验方案了。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因为实验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准确性。
2.1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要设计实验,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比如说,如果你要验证某种物质的酸碱性,那你肯定需要酸碱指示剂。
别把实验用的材料搞错了,否则实验结果可能就会乱套。
2.2 设定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的设定也很重要。
比如,温度、时间、浓度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所以,最好能在实验之前,设定好各个条件,并记录下来,确保每次实验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
3. 实施和观察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就可以动手实验了。
在这个过程中,细节和观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认真操作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翼翼,操作一定要细致。
比如,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要确保刻度准确。
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往往决定了实验的成功与否。
做实验就像做饭一样,不能随随便便。
3.2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尽量详细。
不要只是记下结果,还要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变化情况都写下来。
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做完了,数据也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分析结果了。
科学探究学习重点及答题技巧
![科学探究学习重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a953751580216fc700afd85.png)
设置对照实验
2、实验组和对照组判定原则: 目前有争议,高考目前回避这个问题。因此中考可能回避。 统一认识为:自然状态下的是对照组,改变了自然状态的组为实验组。 举例: a.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对于这个实验:自然状态是接受 阳光照射的状态,是对照组。人为改变了条件、被黑纸片遮挡的是实验组。 b.在验证唾液对淀粉分解实验中,加唾液的、温度在37度左右的那组 是自然状态,是对照组。 C. 在酒精影响水蚤心率的实验中,清水组是对照组,不同浓度的酒精 为对照组。
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1)提出问蛆题不:是甲由状腐腺激烂素的对肉蝌变蚪来的的变。态发育有什么影响? (2)作出假设:___甲__状__腺__激___素__对__蝌__蚪__的__变___态__发__育__有__促__进__作用。
(三)制定计划:根据假设拟定出探究计划,并列出需要的材料和用具,选出实 验变量,围绕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不能简单的重复实验
现象或者是实验数据 (5)实验现象:1 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最先完成变态发育,2 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最后进行
变态发育,3 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发育时间居于二者之间。
(6)得出结论:__甲___状__腺__激__素__能___促__进__蝌__蚪__的___变__态__发__育__________
3.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发育的影响,请你帮他们作出假设,并设计
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1)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什么影响?
(2)作出假设:_甲__状__腺___激__素__能__促__进___蝌__蚪__的__变__态___发__育_____
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
![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18541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8.png)
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
科学探究题是指在科学学科中,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的题型。
以下是一些科学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1. 看清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写结论。
2. 运用一些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对照试验法、伏安法等。
3. 认真分析材料,紧扣探究问题找寻材料中的线索。
4. 描述实验步骤时,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5. 分析实验结果时,要针对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6. 总结实验结论时,要紧紧围绕探究的问题,依据实验数据和分析进行表述。
7. 对于新型探究题,不要惊慌,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
此外,在答题时,还应注意:
1. 审题要细,要将题目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 (隐性条件) 都找出来。
2. 思考要充分,要考虑题目主要想考你什么,最能反映问题的陷阱是什么。
3. 定位要准,在脑海中抓准重点,将知识点定位。
4. 表述要清晰,答案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一定要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
5. 思维要发散,要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不要被固定思维所束缚。
总结起来,科学探究题的答题技巧关键在于仔细审题、充分思考、准确定位、清晰表述等方面。
解析科学类的答题技巧与套路
![解析科学类的答题技巧与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6b4c34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0.png)
解析科学类的答题技巧与套路科学类题目在各类考试中常常出现,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在解答科学类题目时,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和套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解析科学类题目的技巧与套路。
一、理解题目要求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科学类题目通常会涉及到对某个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或者解析实验结果等。
在解答题目之前,仔细阅读题目,并确定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同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关键词或者限定条件,这些对于正确理解题目并给出正确答案非常重要。
二、建立知识框架在回答科学类题目之前,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类题目往往需要运用多个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和解答。
因此,在解答之前,要先梳理所学科学知识的关键点,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这样,在解答具体题目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提高答题效率。
三、运用实例分析在解析科学类题目时,运用实例分析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通过举例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某个概念或原理。
当题目中涉及到实验结果时,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差异,进一步加深对概念或原理的理解。
通过充分运用实例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回答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推理和判断。
四、结合图表解析科学类题目中经常会使用图表,例如实验结果图、趋势图等。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善于利用图表进行分析。
首先,仔细观察图表中的数据变化趋势和规律,并对图表进行全面的描述。
其次,利用图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推理,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解答问题的线索。
通过结合图表进行解析,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五、注意答题技巧最后,要注意一些常用的答题技巧。
例如,在计算题中,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保留有效数字;在选择题中,要充分利用排除法,缩小答案范围;在解答题中,要注意回答问题的要点,简明扼要地进行表述。
此外,要注意语句的通顺与流畅,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和术语,以确保答案易于理解和阅读。
总结起来,解析科学类题目的技巧与套路主要包括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建立知识框架、运用实例分析、结合图表解析以及注意答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53aed1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b.png)
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大家好,我是一名科学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科学实验是检验我们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我们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有效手段。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呢?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在解答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是指实验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或者要证明的科学原理;实验要求则是指实验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只有明确了实验目的和要求,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题。
例如,我们在做“测定水的沸点”这个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测量水的沸点,然后根据实验要求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准确地测量出水的沸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明确了实验目的和要求之后,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是指在实验过程中要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一个好的实验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题,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仪器: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仪器,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确定实验步骤: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逐步完成实验过程。
在每一步操作中,要注意安全措施和操作技巧。
3. 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测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影响实验结果。
4. 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测量的数据等。
这些数据是我们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
5. 分析实验数据:在收集到足够的实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总结归纳实验结论在完成实验过程并收集到实验数据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一)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一)](https://img.taocdn.com/s3/m/6e5c1d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0.png)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一)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引言实验探究题是科学课程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解决实验探究题的有效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技巧一:明确问题在解答实验探究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问题。
仔细阅读题目,分析问题中涉及的变量、因素和观察指标。
明确问题有助于建立解题的思路和策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迷失方向。
技巧二:制定实验设计解决实验探究题需要进行实验,而好的实验设计是解题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制定实验设计的技巧:•独立变量与因变量:明确实验中的独立变量(自变量,可控制的变量)和因变量(因果关系的观察指标)。
合理选择独立变量和因变量,确保能够获得有意义的数据。
•对照组:为了比较实验结果,需要设立对照组。
对照组是没有接受独立变量影响的实验组,用来对比实验组的观察结果。
•重复实验:重复实验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建议至少进行三次独立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进行数据分析。
•记录细节:在实验中,记录每一个实验步骤和操作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减少误差并能够验证实验结果的可复现性。
技巧三:数据分析与展示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以下是几个数据分析与展示的技巧:•统计分析: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区间等。
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图表展示:使用图表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实验数据。
常用的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和散点图等,根据实验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图表进行展示。
•数据解释:解释实验数据的含义和结果是解答实验探究题的关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并解释实验结果的原因。
技巧四:总结与思考在实验探究题解答完毕后,进行总结与思考是必要的步骤。
以下是几个总结与思考的技巧:•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结论应该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
•讨论误差:在解决实验探究题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中考科学探究题解题方法
![中考科学探究题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3bd2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4.png)
中考科学探究题解题方法
中考科学探究题一般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1.理解题目,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科学问题以及要求学生进行的任务。
2.提出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提示或现象,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
问题要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具体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研究。
3.做出假设,在提出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假设。
假设应该是可验证的,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4.设计实验,根据问题和假设,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实验步骤、材料和仪器的准备、实验条件的设定等内容。
实验设计要尽可能简单、明确,确保实验过程能够准确地检验假设。
5.收集数据,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要仔细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应该准确、全面,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6.分析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或者得出新的结论。
7.得出结论,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
结论应该紧密围绕问题和假设,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8.提出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可以提出一些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或建议,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范围。
科学类技巧如何分析和解答实验题目
![科学类技巧如何分析和解答实验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4df9c4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4.png)
科学类技巧如何分析和解答实验题目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科学实验题目的分析和解答,是完成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科学类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分析和解答实验题目。
一、认真理解实验题目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通常包含特定的问题或要求,我们应该明确题目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以及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和信息。
二、分析实验要求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分析实验的要求。
这包括实验的过程、步骤、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等。
我们可以将实验过程分解成不同的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并确定每个步骤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三、设计实验方案在分析实验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等。
我们要确保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和时间,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和异常情况。
四、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技术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还应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例如,对于化学实验,我们可以选择溶解、沉淀、离心等常用的实验技术;对于物理实验,可以选用测量、观察、计算等方法。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完成实验后,我们需要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理,剔除异常值和不合理的数据。
然后,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解释实验结果。
六、讨论和总结最后,我们应该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回答实验题目中的问题或要求。
在讨论中,我们可以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
同时,还应该总结实验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问题。
综上所述,科学类技巧如何分析和解答实验题目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认真理解题目、分析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以及讨论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科学实验,并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科学探究解题技巧
![科学探究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5d9158acc22bcd126ff0c3d.png)
(3)结论 :小白鼠 ▲ 学习能力; 结论1: 学习能力; 结论 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结论 :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 。
有 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例2.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 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 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 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 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对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
对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从日常生活、 对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 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并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象或实验现象中发现并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并表述这些 问题。 问题。 考查时侧重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针对一些现象提出科学 考查时侧重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针对一些现象提出科学 探究问题的能力,二是针对具体的科学探究情景概述探究问 探究问题的能力,二是针对具体的科学探究情景概述探究问 题的能力。 题的能力。
3.对实验设计能力和推论能力的考查 .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 过程,尝试选择探究方法及器材,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过程,尝试选择探究方法及器材,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能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推理。 能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推理。
云和的木制玩具闻名全国, 例1.云和的木制玩具闻名全国,他们制作的木制玩具 云和的木制玩具闻名全国 鸡蛋几乎无法用肉眼辨别出真假。 鸡蛋几乎无法用肉眼辨别出真假。现有一个生 的真鸡蛋和一个木制玩具鸡蛋, 的真鸡蛋和一个木制玩具鸡蛋,在不损坏鸡蛋 的前提下, 的前提下,请你写出一种区别它们的方法 ▲ 。
不能 因为实验数量太少导致实验偶然性误差增大
“科学探究题”解题技巧
![“科学探究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b2af2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f.png)
“科学探究题”解题技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科学解释。
因此,在中考的考查中,大都围绕着上述环节和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进行。
科学探究题中“素材”常来自《科学》书本内的知识内容或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例,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素材”,完成有关的科学探究。
例如:在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状固体A(或黑色粉末状)的小纸袋,上面写着“XX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粉末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2)猜想与验证:猜想一:猜想二: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猜想三: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猜想四: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3)实验方案评价:为了证明白色固体里是否含有CaCO3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白色固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将试管内的气体导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于是得出白色固体中不含CaCO的结论。
你认为该同学的3实验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
如果是你,该怎样设计?这是一道较为“全面性”探究性中考题,它涵盖了探究性考题的各种考核内容;也典型的探究性中考题,它的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作为试题的情景。
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食品包装袋内白色粉末状固体(或黑色粉末状)是什么物质、有什么作用及其性质。
食品袋内的非食用物质一般有两类:一是干燥剂(常用生石灰),二是防氧化剂(常用还原性铁粉);根据题目中对A的描述,可以确定A为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即能吸水,具干燥作用,是干燥剂。
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及答题技巧
![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0558314bed5b9f3f90f1c66.png)
3.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发育的影响, 请你帮他们作出假设, 并设计 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1)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什么影响?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材料及用具:15 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蝌蚪、新鲜水草、3 个型 号相同的玻璃缸、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抑制剂、提前晾晒了 3~4 天的自来水。 (4)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 3 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 1 号、2 号、3 号. 第二步:在 3 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___________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各放 入______只蝌蚪. 第三步:在 1 号玻璃缸中加入______________;在 2 号玻璃缸中加入______________;3 号 玻璃缸不做处理,作为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向 1 号、2 号玻璃缸连续投药 7 天,每天药量相同.喂养过程中注意换水,喂饭粒 少许。 第五步:记录每天观察的结果。 (5)实验现象:1 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最先完成变态发育,2 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最后进行 变态发育,3 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发育时间居于二者之间。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 (6)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提出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设想、解释。
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
![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71aa2c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f.png)
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科学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作为一种重要的考试形式,科学实验探究题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这种题型往往让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一些答题技巧。
一、理解实验过程在回答实验探究题之前,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实验过程,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和目的。
特别是要注意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试剂以及测量方法等细节问题。
只有充分理解了实验过程,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
二、注意数据分析在实验探究题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且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也需要注意误差和精度问题。
三、注重结论推断在回答实验探究题时,需要根据所得结果进行结论推断。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并且要有逻辑性和合理性。
同时,在得出结论时也需要注明依据和证明方式。
四、注意语言表达在回答实验探究题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且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词汇。
同时,还需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问题,以保证答案的规范性和规范性。
五、多练习多总结最后,要想在实验探究题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多进行练习,并且总结经验和教训。
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做题集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之处。
总之,在回答实验探究题时,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实验过程,注重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并且注意语言表达和练习总结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种考试形式,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题”解题技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科学解释。
因此,在中考的考查中,大都围绕着上述环节和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进行。
科学探究题中“素材”常来自《科学》书本的知识容或生活家都非常熟悉的事例,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素材”,完成有关的科学探究。
例如:在某食品包装袋有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状固体A(或黑色粉末状)的小纸袋,上面写着“XX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的白色粉末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2)猜想与验证:猜想一:猜想二: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猜想三: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猜想四: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3)实验方案评价:为了证明白色固体里是否含有CaCO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白色固体,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将试管的气体导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于是得出白色固体中不含CaCO3的结论。
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
如果是你,该怎样设计?这是一道较为“全面性”探究性中考题,它涵盖了探究性考题的各种考核容;也典型的探究性中考题,它的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作为试题的情景。
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食品包装袋白色粉末状固体(或黑色粉末状)是什么物质、有什么作用及其性质。
食品袋的非食用物质一般有两类:一是干燥剂(常用生石灰),二是防氧化剂(常用还原性铁粉);根据题目中对A的描述,可以确定A为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即能吸水,具干燥作用,是干燥剂。
回答此题,考生同时还要知道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同时放出热;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基础知识。
从上所知,要有效解答科学探究题,必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熟练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
其次要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基础,要善于从题目的素材中提出适于研究的问题,问题的表述要用疑问句型。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方向,要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猜想,猜想的表述要用述句型,要以肯定的语气出现,不能以疑问的语气出现;要注意猜想不是凭空乱想,它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为依据,但也不是正确的结论,可以是错误的(与你的结论不一致)。
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常采用实验方法,在实验方法中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只有一个条件(实验因素)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此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法”要采用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中要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非实验因素方面尽可能一致,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是个难题,一般来说,在对照实验中,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如在“光合作用与光的关系实验”中,一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遮光组是进行了实验处理,曝光组是自然状态,所以遮光组为实验组;又如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中,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不饲喂药剂,甲组是进行了实验处理,乙组为自然状态,所以甲组谁是实验组。
结论得出要建立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结论不是模棱两可。
科学解释就是利用到科学原理等知识去解决科学探究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再次要会设计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和对探究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实验设计要求同学们对实验对象的性质、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都比较熟悉;还要考虑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因素,所以在设计时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
实验方案的评价主要从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与廉价、操作是否简单(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是否有实验误差、方案是否有新创意、安全性是否好等方面来评述。
提出合理化建议,也是基于上述几个方面再结合题意来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
解答科学探究题归根到底还是要求考生掌握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出问题型一、定义:提出问题型探究题是指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中提出与科学有...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举例:以“寻找疯牛病的病原体”为例,较科学的提问是“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如果问题是“引起疯牛病的病因是什么”,则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超过了学习者的认知基础。
二、目标方向:考查学生能否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能否从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能否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的问题;能否领会提出科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能否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一、例题精析例题1 阅读下面短文,结合图片展示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尝试解答。
“祥云”火炬设计理念来自蕴含“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华夏传统“云纹”符号,通过“天地自然,人本在,宽容豁达”的精神,借祥云之势,传播祥和文化,传递文明。
“祥云”火炬制作时采用了许多高新技术,利用液态丙烷作燃料,轻质、绿色环保。
“点燃激情,传递梦想”,2008年3月24日希腊女祭司在希腊奥林匹亚通过一面大凹面镜点燃了“祥云”火炬,由此展开了奥运圣火在全世界的传递活动。
圣火越过五宽广的平原,著名的河流,繁华的城市,巍峨的高山。
传递中,我国登山运动员高举圣火成功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作为中国人,我们衷心祝愿第29届奥运会顺利召开,圆满成功。
问题1:解答:问题2:解答:例题2 如图为一名滑雪运动员正在滑雪比赛,根据图中展现的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答。
例如:问题:运动员手拿的两根棒有何作用?简答:通过棒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使人获得向前的动力。
(1)问题:。
简答:。
(2)问题:。
简答:。
例题3 初春的早晨,小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小丽发现蜂蜜往瓶子里流的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
“咦!淌的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小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
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是不同的。
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请你根据以上现象,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跟踪提高1、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
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1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请回答相关问题:(1)如果该学生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 (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2、小明学习了力的有关知识,知道力的效果有两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现象时,还没有学习到压强知识。
对于图中有下面一段描述:蝉把尖尖的“口器”插到坚硬的树皮里,吸吮树汁,骆驼有宽大的脚掌,背着笨重的物体,用宽大的脚掌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不用担心骆驼的脚掌会陷进沙漠里去。
(1)从力的角度看,两幅图形描述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3、到了冬天,经常出现“大雾”天气,影响人们生活,特别是交通,请根据冬天大雾现象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猜想或解释。
4、小明在给自行车的车胎充气的时候观察到一种现象:冬天可以把自行车的车胎的气充足一些,骑自行车会感到非常轻松;夏天,如果还把自行车的车胎充同样的空气,可能会适得其反,自行车容易“爆胎”。
假定自行车的轮胎承受的压强不变。
根据以上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5、居住在炎热非洲的人们,常常用布从头到脚地包住全身,人们常对他们的衣着方式感到惊讶,认为在这么炎热的地方,这样包裹全身不是会热的不得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夏天运送冰块的时候,会用大块的棉布包裹冰块。
为什么夏天我们穿薄衣服,而保存冰块反而用厚厚的棉布包裹呢?请你根据以上描述的两个奇怪的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6、如图所示是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全景图,请你根据这幅照片以及你对三峡水电站的了解,从力、热、电三个方面各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答。
7、先阅读,再解答文后的问题。
新型足球鞋新型足球鞋的外表与普通足球鞋相似,它的鞋面上像乒乓球板那样贴上一块特制的胶皮,这样,足球鞋的鞋面与足球之间的摩擦力就增大,只要运动员用力得当,就能像打乒乓球拉“弧圈球”一样,踢出各种各样奇妙的“香蕉球”来。
新型足球鞋正在试验,并启发运动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小阻力运动鞋”。
穿上小阻力运动鞋做田径运动时,会感到身体重心前移,因而使运动员步幅加大,加快运动速度。
(1)文中划线部分所提出的踢球的力和摩擦力对足球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什么不同?(2)请你根据文中提供的情景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8、小刚学校今年实行了用磁卡代替钱币消费的措施,就磁卡的妥善保管,老师反复强调了磁卡不能接触强磁体,不能剧烈碰撞等注意事项。
请你就此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值得探究的问题。
9、右图是汽车司机佩带安全带的情景,请你就安全带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作简要回答。
示例:问题:安全带的作用是什么?回答:安全带是防止汽车因紧急刹车给人体带来伤害的,主要起缓冲作用。
问题:。
回答:。
10、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2007年10月24日18时 05分.中国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一号卫星从这里开始自己的奔月之旅,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新里程。
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到运行周期约为16小时.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51000公里的轨道.星箭分离后,先在这条轨道运行两周.在这个期间将在远地点作一次小的轨道变轨,将近地点抬高到600公里。
在16小时轨道上运行第三圈到达近地点进行第一次大的轨道变轨,将轨道周期变为24小时。
在轨道上运行三圈,再次到达近地点,作第二次大轨道变轨,将轨道周期增加到48小时。
嫦娥一号卫星在这三条大椭圆轨道上运行共7天.当它在调相轨道运行结束到达近地点时.再做第三次大的轨道变轨.使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嫦娥一号卫星将沿着这条轨道飞向月球.就你观察图片和文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解答:[答题示例]问题:火箭在升空过程中为什么会越来越快?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1:回答:问题2:回答:11、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