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家庭参与式早产儿预出院病房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家庭参与式早产儿预出院病房的建立及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74a78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8.png)
目前,关于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因素对早产儿出院后的健康和成长 有重要影响。例如,家庭氛围、父母的照顾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等都会影响早产 儿的生长发育。
2、父母的照顾能力:早产儿的父母往往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如喂养困难、 睡眠问题等。因此,父母的照顾能力对早产儿出院后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早产儿及其母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 验组的早产儿及其母亲接受家庭参与式护理,而对照组的早产儿及其母亲接受常 规护理。家庭参与式护理包括让家长参与早产儿的日常护理、喂养、洗澡等,以 及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三、结果
经过六周的护理,我们发现实验组的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平均体重增长15.3克/天,对照组平均体重增长11.7克/天)。此外,实 验组的早产儿在睡眠质量、情绪稳定性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改善。
3、医疗支持:医疗支持是早产儿出院后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对于医疗 支持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三、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研 究展望
未来,对于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的研究将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例如:
1、深入研究家庭环境因素对早产儿出院后的影响,以便为家庭提供更好的 支持和指导。
2、探讨如何提高父母的照顾能力,为早产儿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 3、加强医疗支持,为早产儿出院后的健康和成长提供更多的保障。
3、优化医疗团队的响应机制,提高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响应速度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参考内容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 存活率不断提高。然而,早产儿在身体和心理上的需求都比足月儿更为复杂和特 殊。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以全面满足早产儿及其母亲 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及母亲中的应用效果。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及满意度分析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及满意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00f7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6.png)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及满意度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1T11:51:25.3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5期作者:李彩霞[导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改进护理管理方案李彩霞重庆黔江民族医院 409000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改进护理管理方案,以满足新生儿的医疗需求。
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分析,对新生儿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和护理支持是保证最佳护理效果的基本条件,因此,科室应重视护理质量的控制和护理管理安全。
本文主要目的是对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本院接纳的新生儿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入院单双号加以分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纳入成为对照组,给予剩余家庭参与式护理,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现实研究组新生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出院1 个月之后的头围、身长以及体重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
从中可以得出结论,为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帮助加快新生儿正常发育,提高新生儿家长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家庭作为中心的一类新型护理模式目前已经在国外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大量的推广与应用,获得了家长支持可以突破传统新生儿护理方案,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提供新方向,尤其是在新生儿出院之后,家长的护理成果明显,可以帮助提高父母照顾新生儿的能力。
新生儿家长了解护理常识,可以帮助提高家庭生活中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医护工作人员对新生儿家长开展专业讲解,使新生儿家长在实践操作下获得更为明确的认知,帮助新生儿家长转变社会角色。
本文选择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12月接诊的新生儿60 例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对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探讨。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喂养的研究进展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喂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c7e348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a.png)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喂养的研究进展摘要: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
由于其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不成熟,吸吮及吞咽协调能力差,各种消化酶供应不足,胃排空延迟,早期经常导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易发生呕吐、腹胀、胃滞留、胃食管反流、吃奶困难等。
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何促进早产儿喂养管理,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成为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的问题。
现将早产儿喂养管理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早产儿;喂养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二孩”政策的实施及高龄产妇的增加,近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正在逐年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早产是新生儿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早产儿的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率的35%。
为改善早产儿的预后以及出院后生活质量,加拿大专家提出了家庭参与式护理,即在患儿情况稳定后,经过初步培训的患儿父母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承担患儿包括袋鼠护理、喂奶、洗澡等在内的全部非医疗性护理。
家庭参与式护理被证实可以有效缓解照顾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早产儿由于吸吮及吞咽功能较差,应加强喂养的管理,注意对溢奶、呕吐、呛咳及误吸的观察,避免胃潴留、腹胀、便秘、感染的发生,从而缩短从管饲喂养到经口喂养的时间。
喂养时,普遍认为床头抬高15°,可以减少胃食管反流。
因早产儿生长发育相对落后及自身个体化的差异,随着早产儿的逐渐成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和代谢发生着变化,早产儿的喂养管理有待于进一步个体化的完善。
应根据他们不同时期对营养素的需求不同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出个体不同的胃肠内喂养计划,更需要从入院到出院后连续的发展性照顾,进行有效的喂养管理。
出院后继续给予强化营养支持管理,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对早产儿制定出院后个体化喂养指导性意见。
医务人员坚持长期随访,以不断完善喂养指导的干预方案。
目标是帮助早产儿达到理想的追赶性生长,减少并发症,改善远期预后。
健康教育对提高早产儿家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健康教育对提高早产儿家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5c8afaf90f76c661371a97.png)
可造 成肠 黏膜 微血管 收缩 , 肠蠕 动加 强引起 腹痛 、 泻 ; 腹 温度过 高可烫 伤肠黏 膜 , 甚至 引起黏膜 溃疡 , 如溃疡 面侵及 血管 时 , 可 造成便血 。( ) 3 基础护理 : ①滴注 营养液 期间 , 患者应取 半卧位 , 以利于肠蠕动 , 减少营养液反流 , 污染 吻合 口。② 为 防止导管 堵
1 清 水 清 洗 , 涂 上 液 体 石 蜡 , 减 少 营 养 管 与 胃管 的 摩 擦 , 3用 并 以
防止鼻黏膜损伤 。⑤ 固定 营养管 的胶 布定期 检查 , 及时更 换 , 防
止因汗液浸湿而脱落 。⑥指 导患者及 家属妥 善保护好 经鼻 营养
管, 防止 滑脱 及扯 脱 , 可 随 意 调 整 营 养 液 输 注 速度 。 不
收集收治 的早产 儿 10 , 照 自 原则分 为研究 组和 8例 按 愿
研究组 8 0例早 产儿 的家长基本
对照组各 9 0例 , 照组 实施常规 出院指导 , 对 研究组进行早 产儿家长护理能力健康教育 , 包括理论指导 、 操作示范 、 出院宣教等 , 并在早 产儿 出院后 的第 12周 , 12 3个月进行 电话 回访 , 录早产儿 的现状及家长 的护理情况 。结果 、 第 、、 记 已经熟练掌握 了婴儿的护理工作 , 在护理 的熟练程度 及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 研究组患儿 的健康情况也 比对 照组要好 , 患儿 生病 的
[ ]曹伟新 . 1 外科护理学 [ .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 6 45 人 20 :3
—
4 7. 3
[ ]任建安 , 2 黎介寿. 重症 胰腺炎营养支持方式 的选择 [ ] 肝 胆 J.
早产儿家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早产儿家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25eb383968011ca300911a.png)
护理科学 化 , 而更 有信 心 做好 育 儿工 从
作。
教育内容 : 分析早 产 的原因 、 ① 早产
早产儿健康咨询 : 设立早产儿咨询热
中 国社 区医师 ・ 医学专业 2 1 年 第 1 00 7期 ( 2 总 第2 2 ) 9 第1卷 4期 1 9
言通 俗 易 懂 , 免 医学 术 语 , 家 长 能 够 避 使 理 解 。同 时 要 向家 长 发 放 早 产 儿 育 儿 手
价其 生长发育速度 。适时监测血常规 、 生 化、 微量元 素 水 平 , 了解其 骨 代谢 情 况 。 ②神经 心理 发 育检 查 : 在早 产 儿 2岁 以 内, 应按 照 纠 正月 龄或 年龄 对 其 进 行 动 态
率 一 般 高 于 足 月 儿 。 随 着 近 年 来 医疗
护理质量的提 高 , 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逐 年增高 , 因此 提 高 对 早 产 儿 的 护 理 水 平 ,
让 家 庭 提供 更 科 学 及 更 精 心 的 照 顾 以及 减 少 出院后 的患 病 机会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 8年 6月 ~20 0 9年 1 2月 收 治 早 产儿 7 6例 , 4 男 2例 , 3 女 4例 。胎 龄 3 2~ 3 周 , 生 体 重 10 2 0 g 入 院 时 所 6 出 30~ 4 0 。
足月儿一样适时适 当地添加辅食 。 心 理 护 理 : 于 早 产 的 原 因 , 多 家 由 很 长往往 出现恐 惧 、 虑 、 焦 紧张 以及忧 郁等 心 理 , 心早 产 儿 出 生 后 的 变 化 情 况 , 担 为
此 医 护 人 员 应 及 时 给 予 家长 安 全感 , 强 增 他们 的自信心 , 减少 不 良刺 激 , 主动 安慰 早 产 儿 家 长 , 励 其 表 达 心 中 的感 受 , 鼓 消 除他们的 紧张 与焦 虑情绪 。要 尽量 多为
微课程在早产儿家庭健康养育中的应用分析
![微课程在早产儿家庭健康养育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61bc4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1.png)
第39卷第2期2021年2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微课程在早产儿家庭健康养育中的应用分析微课程是一种利用网络资源,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知识进行压缩,对知识点、技能点、教学环节等进行串联,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健康教育形成的护理方式[1]。
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医学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现阶段,很多医院采用的是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早产儿的家属需要到医院进行健康教育,参与培训,但是很多家属因为工作、自身等因素,没有时间参与医院培训,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湛、重难点知识突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家属在家中就可进行教养知识的学习,健康教育的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本文以下针对微课程在早产儿家庭健康养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梧州市工人医院新生儿病房于2017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100例及100例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100例早产儿及100例照护者按随机数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早产儿和50例照护者。
对照组早产儿男26例,女24例;胎龄为28.0~35.0周,平均(30.6±2.2)周;体质量最重2351g,最轻955g,平均(1989.6±3.2)g。
对照组照护者:男性23例,女性27例;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45.23±4.36)岁;教育水平:初中15例,高中18例,高中以上学历17例。
观察组早产儿男28例,女22例;胎龄为28.3~34.0周,平均(30.6±2.2)周;体质量最重2499g,最轻1028g,平均(1993.6±5.2g )。
观察组照护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6.12±4.26)岁;教育水平:初中18例,高中16例,高中以上学历16例。
早产儿护理中的家庭支持措施
![早产儿护理中的家庭支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57db2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1.png)
早产儿护理中的家庭支持措施近年来,早产儿的数量逐渐增多,早产儿护理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早产儿护理的过程中,家庭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早产儿护理中的家庭支持措施,并介绍家庭对早产儿的重要作用。
首先,家庭的支持在早产儿护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顾,而父母的参与和关心对早产儿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温暖的话语和亲切的面部表情来传递爱和安全感,这对早产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他们的发育和康复。
其次,家庭应该提供早产儿所需的特殊护理。
由于早产儿的身体较为脆弱,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来确保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家庭可以按时给予早产儿喂食、更换尿布、帮助他们进行生理功能训练等,这些都是早产儿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此外,家庭还应该关注早产儿的心理健康,提供温暖的环境和稳定的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第三,家庭应该积极参与早产儿康复的过程。
早产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发育上的困难,例如智力发育滞后、肌肉协调能力较弱等。
在这个阶段,家庭应该积极参与早产儿的康复训练,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康复方案,帮助早产儿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最后,家庭支持还包括对早产儿家庭的支持。
早产儿的出现对于父母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冲击,而且护理早产儿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轻父母的压力和焦虑,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照顾环境。
此外,家庭还应该积极寻求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支持,获取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护理早产儿。
总之,早产儿护理中的家庭支持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的支持可以提供温暖和安全感,促进早产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发育。
家庭还可以通过提供特殊护理、参与康复训练以及对家庭的支持来帮助早产儿全面发展。
在早产儿护理中,家庭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只有通过家庭的支持,早产儿才能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护理,健康地成长。
早产儿护理手册在早产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早产儿护理手册在早产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2e927b02768e9951e73829.png)
1 临床 资料 选 择 20 0 9年 7月一 2 1 0 0年 6月 在我 院新 生 儿
科 住 院的 3 0例早 产儿 父母 为干 预对象 ,都 具 有读 0
写 能 力 , 龄 ( 1 + .) , 化 程 度 : 中 及 以 下 年 3 . 57 岁 文 0 初
6 3名 , 中专或 高 中 13名 , 4 大专 及 以上 9 4名 。家 庭 经 济 条 件 : 2 0 0元 17名 , 0 ~ 0 < 0 4 2 0 0 5 0 0元 1 5 0 名 ,50 0元 4 > 0 8名 。
2 1年 1 O1 0月
第 1 8卷 第 1B期 0
护 理 学 报 J un l f u s g C ia o ra o ri ( h n ) N n
Oc o e . 0l tb r 2 1
V0 . 8 NO 1 B 11 . 0
7 l
【 健康 教 育 】
早产儿护理手册在早产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比应 用 前 明 显 提 高 。
f 关键 词 】 早产儿 ;父母 ;健康教育
【 图分 类号 】 43 2 中 R 7. 7
【 献标 识 码 】 文 B
[ 章 编 号】 0 896 ( 1 ) B 07 —2 文 10 —992 11 一0 10 0 0
早 产儿 是一 个不 同于 足月儿 的特 殊群 体 ,其 胎 龄小 . 系统器 官发育 极不 完善 , 各 适应 外界 环境 能力
的 重 要 作 用 : 产 儿 消 化 系 统 的 特 点 , 同 体 质பைடு நூலகம்量 早 早 不
41 应 用早 产 儿 护 理 手册 提 高 了早 产 儿 父母 健 康 .
教 育知 晓率 谢 素 音 研 究 发 现 , 父 母 进 行 系 统 对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f65631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3.png)
·临床与护理·SYSTEMS MEDICINE系统医学系统医学2020年4月第5卷第7期我国现阶段对早产儿(preterm infants)的定义是指胎龄<37周的新生儿[1]。
由于早产儿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早产儿生理成熟情况与一般足月儿存在差异,必须尽早给予早产儿特殊的照顾才能够保证其正常生长,避免耽误后期的追赶性成长[2]。
家庭参与式护理由国际著名的新生儿学专家Lee 博士率先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家庭参与式护理能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加,提高经口母乳喂养率,减轻父母的焦虑程度[3]。
Lee 博士认为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前提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科学准确地培训,只有有了以上保障才能允许家长参与早产儿住院期间的非医学性常规生活护理[4]。
该次研究DOI:10.19368/ki.2096-1782.2020.07.135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江延秋,向美芹,单雪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山东济宁272000[摘要]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应用家庭式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出生的80例早产儿,严格遵循统计学的分组方法把这些患者分为实现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以及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案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设置为40例,比较不同组早产儿家长经过差异化护理后,对接受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以及对相关生活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同时统计并分析患儿出院后再住院率。
结果观察组家长知识以及技能的考核得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3,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4,P<0.05)。
结论家庭式参与护理模式提高了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提高了满意度,减少了再住院率。
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在预防早产儿发育迟缓方面的价值研究
![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在预防早产儿发育迟缓方面的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3de94fd0d233d4b04e6975.png)
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在预防早产儿发育迟缓方面的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展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在预防早产儿发育迟缓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出生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及参照组(59例),两组早产儿均开展常规护理及保健指导,研究组早产儿开展早起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对两组早产儿6月龄及12月龄时的体格发育情况及智力发育情况进行评定比较,同时就喂养耐受情况、热卡摄入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研究组早产儿随访期内体质量、身长及头围的增长速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同时6月龄及12月龄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显著大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6月龄及12月龄时MDI及PDI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早产儿热卡摄入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早产儿开展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提升体格及智力发育水平,在预防发育迟缓方面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早产儿;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指导;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发育迟缓胎龄不足37周即娩出的胎儿即为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小于足月儿,同时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近年来伴随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及存活率在不断提高[1-2]。
但临床诊疗中发现早产儿较之足月儿宫外生长发育水平较差,对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次研究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部分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开展实施了早期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应用效果较为突出,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57例,胎龄31~36周,平均(33.17±1.89)周,根据早产儿出生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及参照组(59例),两组早产儿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463a6b0b1c59eef8c7b471.png)
起的需要得到满足 , 应认识 到家 长对孩子健康 的促进 作用 , 对
孩子和家长 提供 合 理必 要 的护 理 J C 。F C包 括 8条 基本 原
则: 基本 的情感联 系存 在于患者 和家庭 中 , 家庭 成员 的联 系 比 其他人多 ; 对单个 患者 、 医疗 计划 和政 策层 面 , 家庭 与 医疗 工
1 5. 3
3 2 F C在早产儿护理 中的模式 . C 3 2 1 尽 早鼓励并帮助父母参 与早产儿 护理 .. 研究 表 明, 母 亲对早 产儿 的刺激及 接 触均少 于 足月儿 , 且足 月儿 在 与父 并 母 的交 流中较早产儿敏感和积极 。原 因为父 母对早 产儿无 正 确 的认识 , 且在早产 儿住 院 时父母 缺乏 护理 观念及 行 为上 的 指导 。有学者认 为 , 父母与 医疗人员共 同参 与早产儿 的 住 院护理 时 , 父母促 进孩 子行 动 的能力 及增 加其对 早产 儿 的
活性物质少 等原 因导致早产儿 呼吸较浅 、 哭声 较弱 , 易出现 呼
吸暂 停 J 。
F C成为 2 0 C 03年亚N J 科护理学 术会 议和 2 0 国际儿科 L 0 4年
护理 学会 的重要讨 论议 题 。
2 4 神经系统 . 2 5 消化系统 . 内消化酶不足。
早 产儿 肌张力 较低 , 种反 应较 迟钝 , 低 各 超 早产儿吸吮能力 不强 , 难与吞 咽相协 调。 胃
肋骨较软 , 肋间肌力量 不足 , 壁较薄 ; 婴生 殖器 睾 丸未 降 胸 男
或未全 降, 女婴大阴唇未能覆盖 ,
2 2 体温调节 系统 早 产儿 中枢发育 不够成熟 , 温调节功 . 体
能较差 , 正常体温很难 被稳 定维持 ; 肤发 育不 健全 , 皮 易受外 界温度影 响 ; 早产儿新 陈代谢 低 , 产生 的热 量少 , 散热 面积 又 较大 , 容易寒冷 。 2 3 呼吸系统 . 早产儿 中枢发育不够 成熟 、 红细胞 内缺乏碳 酸 酐酶 、 肺泡数量少 、 呼吸肌发 育不全 、 骨 活动 差及 肺表 面 肋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于NICU无创辅助通气早产儿早期影响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于NICU无创辅助通气早产儿早期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c0179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d.png)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于NICU无创辅助通气早产儿早期影响发布时间:2022-11-30T08:07:00.58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2期作者:李玲[导读] 探讨无创辅助通气模式下的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法对于早产儿的影响。
李玲济南市儿童医院【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模式下的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法对于早产儿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模式的早产儿3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护理方式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袋鼠式护理)。
比较两组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和早产儿平均体重增长速度、达到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及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对照组低、早产儿体重增长方面,观察组早产儿平均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恢达到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及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无创辅助通气模式下的早产儿予以家庭参与式护理可降低早产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体重,患儿体重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和完全肠内喂养时间恢复期缩短,有利于其追赶生长。
【关键词】无创辅助通气模式家庭参与式护理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是指在确保护理人员学习熟悉掌握护理技巧,早产儿父母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前提下,新生儿在入住NICU 治疗中允许家长参与到非医学性常规生活护理过程中。
在患儿NICU 治疗护理中,家长不仅仅作为探访者或者偶尔参与护理陪伴者,并且还是NICU 护理团队中的一名成员。
现阶段,临床中出现的早产儿以及极/超低体重的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这主要归功于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
新生儿出生体重在<1 500 g的被称为体重极低早产儿,此类新生儿胎龄多<33周,各项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成熟,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等一系列问题,通常在早产儿出生后就被紧急送往 NICU接受无创辅助通气治疗。
对家长护理早产儿家庭护理在早产儿NICU治疗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改善早产儿的预后以及出院后生活质量,实现超低体重早产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提升,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模式的早产儿68例,新生儿出院前让其家长参与到监护室与患儿日常护理的模式,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无创辅助通气早产儿早期护理效果的影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8fe8b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6.png)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是适用于住院患儿的理想的护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专家提出,如今FCC已被美国、加拿大及欧美国家的一些医疗组织一致认同为儿科护理的理想模式,各项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其优势也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认可。
目前,该护理模式亦逐渐被国内儿童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儿科所接受及应用,并被列人教育目标和实践标准。
(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概述1.定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指在护理患儿的同时关注整个家庭的重要作用,应像关注每个儿童生理需要一样地照顾到其独特的情感需要、生长发育需要,社会交往及学校教育方面的需要。
FCC在内涵上秉承了整体护理的概念,但它更强调了家庭在患儿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FCC的护理理念包括8个核心概念,即尊重、支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及力量,都是儿童照顾上不可缺少的要素。
护士与家庭建立信任、尊重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支持家庭参与护理,给予选择权,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信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患儿和家庭参与到医疗护理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各个过程。
2.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重要性FCC综合考虑了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是适合儿科临床护理的良好模式。
家庭在儿童疾病治疗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儿童的疾病可影响家庭的支持系统及生活质量,因此,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儿科护理的重要方向。
FCC的护理理念是儿科护理专业发展的趋势,FCC的开展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缓解医患矛盾起了重大作用。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需要树立理念、设立标准及建立制度来维持,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时间和耐心。
这一崭新的护理模式如能得以推广,将会更好地为患儿及其家庭服务,真正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3.FCC的特征与基本原则FCC是以建立患儿、家庭和照顾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为基础,传递健康信念,尊重患儿和家庭的选择权,并强调三者间的协作。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f1f28a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2.png)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50例早产患儿随机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其中常规护理模式参照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FVC、FEV1以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疾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改善早产儿回归家庭效率,提高早产儿家庭式护理效果,并对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早产患儿;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早产儿是临床常见疾病,除科学治疗外还需搭配临床护理才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而以现代护理理念评价传统的护理方案,其内容的单一性成为了制约现代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之下,探究新型护理模式刻不容缓[1]。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经临床验证有效,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技术的提升,趋于完善,临床应用率越来越高[2-3]。
本研究选取50例早产患儿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在2020.1-2021.1期间选择50例患儿随机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出生胎龄28—35(32.11±1.25)周,出生体重800-1500g(1000.11±80.12)g。
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出生胎龄28—35(32.13±1.22)周,出生体重800-1500g(1000.14±80.11)g。
组间资料对比,P>0.05。
同期选择25名患儿家长,根据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男6例,女19例,年龄26-34(30.16±2.16)岁,所有家长均为初中以上学历,意识清醒,行为自主。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及母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及母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5a158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a.png)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及母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2023-10-29•研究背景与意义•家庭参与式护理的理论基础•NICU早产儿及母亲的现状与问题•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实践与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效果评价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23早产儿在中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家庭参与式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护理模式中,家庭成员往往无法充分参与早产儿的护理过程,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对早产儿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家庭参与式护理旨在让家庭成员更加积极地参与早产儿的护理,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
研究意义探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及母亲中的应用效果,对于完善早产儿护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比传统护理模式和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对NICU早产儿及母亲的影响,有助于推动护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更多的早产儿和家庭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
02家庭参与式护理的理论基础家庭系统理论强调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每个成员的互动和相互依赖对家庭功能的影响。
在NICU中,家庭参与式护理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增强家庭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和母亲的心理健康。
家庭系统理论人类发展理论关注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过程。
在NICU中,家庭参与式护理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和母亲的恢复情况,为家庭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早产儿的全面发展和母亲的心理健康。
人类发展理论理论基础Family-Centered Care(家庭中心护理)家庭中心护理模型强调以家庭为核心,将家庭成员纳入护理决策过程。
在NICU中,家庭中心护理模型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早产儿的护理决策,提高护理效果和家庭满意度。
要点一要点二Parent-Infant Dyad(亲子关系模型)亲子关系模型关注父母与婴儿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建立。
早产儿护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早产儿护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83c8c69767f5acfa1c7cd57.png)
早产儿护理论文题目一、最新早产儿护理论文选题参考1、有关早产儿护理与治疗中的某些问题探讨2、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3、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4、新生儿一般护理记录单的设计5、音乐配合水床式鸟巢应用于早产儿护理的效果观察6、早产儿护理方法探讨7、仿生学暖箱用于早产儿护理的效果观察8、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9、新生儿黄疸护理体会10、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讨11、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12、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13、早产儿护理新进展14、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5、新生儿疼痛护理进展16、健康教育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7、早产儿护理现状与进展18、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19、"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20、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二、早产儿护理论文题目大全1、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2、新生儿疼痛护理体会3、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4、早产儿护理、治疗新观点5、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6、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实践7、早产儿护理的几项新进展8、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展9、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10、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1、关于早产儿护理的几点体会12、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作用13、早产儿护理的研究进展14、早产儿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15、不同体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16、抚触配合鸟巢改良早产儿护理的效果观察17、舒适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运用18、发育性全程照护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9、对早产儿护理的新认识20、129例氧疗早产儿护理体会三、热门早产儿护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98例早产儿护理体会2、早产儿护理中“鸟巢”的应用3、早产儿护理手册在早产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4、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5、家庭访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6、游泳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7、简述早产儿护理的要点8、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9、自制情景视频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0、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1、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12、早产儿护理体会13、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附158例报告)14、新生儿肺炎护理应当注意的问题15、游泳与抚触结合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6、系统分段式健康教育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7、新生儿护理综述18、33例早产儿护理体会19、早产儿护理问题与对策20、新生儿的护理四、关于早产儿护理毕业论文题目1、早产儿护理2、早产儿护理3、早产儿护理4、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5、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6、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进展7、"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8、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9、实用新生儿护理10、“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11、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2、抚触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3、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14、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5、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6、体位干预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展17、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8、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9、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抚触和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五、比较好写的早产儿护理论文题目1、发展性照顾运用于早产儿护理2、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新生儿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3、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4、人性化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5、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水平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6、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7、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8、浅谈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体会9、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10、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1、49例早产儿护理对策与体会12、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发展1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4、118例早产儿护理分析15、新生儿沐浴护理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6、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分析17、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智能发育的影响18、发展性照顾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19、抚触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20、关于新生儿ICU护理的探讨。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用于出院早产儿的价值探析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用于出院早产儿的价值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5164ae77232f60dccca13d.png)
117健康管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用于出院早产儿的价值探析杨惠玲,刘勤伟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二病区,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用于早产儿出院后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98例早产儿加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9例。
对照组在早产儿出院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出院后给予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家属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出院早产儿的应用中,极大提升了家属对早产儿的护理能力,促进了早产儿的体格生长发育。
关键词:出院早产儿;以家庭为中心;护理价值早产儿通常指的是分娩时胎龄数不足37周的新生儿,与足月生产的新生儿相比,早产儿机体免疫功能、器官功能等发育尚不完善,出生后容易发生感染,影响早产儿存活率[1]。
要想进一步提升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促进其生长发育。
基于此,本文就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出院早产儿应用的价值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9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9例。
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孕周28~36周,平均孕周(33.67±4.28)周。
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孕周29~36周,平均孕周(33.32±4.17)周。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
1.2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1)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脏器器官先天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患儿;(2)新生儿家属依从性,配合度较低者。
1.3 护理方法1.3.1 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新生儿在院期间对家属进行出院健康指导,告知新生儿保暖、喂养、感染预防等知识,并定期进行随访探视。
早产儿护理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早产儿护理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4fa5d4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c.png)
早产儿护理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章文珠;包丽霞;李芬弟;胡立妍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年(卷),期】2017(0)S2
【摘要】目的:对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出生的9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家长参与式护理,对两组早产儿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结果: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77.0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格发育方面对比,观察组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早产儿采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护理效果较好,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605-606)
【关键词】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早产儿;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章文珠;包丽霞;李芬弟;胡立妍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徐展
2.早产儿护理干预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凌敏;凌莉;钟丽嫦
3.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廖青慧;钟林;傅思勇
4.早产儿护理干预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丁鹏;宫红梅
5.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祁建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临床分析早产儿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回顾性分析其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
结果经过护理,早产儿出院时体重增长情况显著,发育良好,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
结论针对早产儿护理,医护人员的细致、耐心非常重要,但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实施家庭健康教育,能过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标签: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在临床上又叫做未成熟人,早产儿胎龄未达到37 w,体重<2500 g,体重较轻,生存能力不高,器官功能、结构发育不成熟,和自然生活环境不相适应,死亡率比足月儿明显要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质量逐渐提升,早产儿存活率也随之提高。
所以,在早产儿护理方面,家庭的科学、精心护理也十分重要[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里,胎龄为33~35 w,出生体重为1500 g~2300 g。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对于80例早产儿,均建立档案,按照爱家长文化素质,结合患儿病情,制定健康教育方案。
对于同一期间住院患儿家长,选择集中讲课方式。
如有必要,可采取面对面、个别教育,教育语言通俗易懂,让家长能过理解。
另外,制作早产儿护理手册,仔细指导家长熟悉患儿哺乳体位、抚触等方法。
待患儿出院后,应加强电话、家庭随访,动态了解患儿健康状况和家庭护理情况,若发现不正确护理方式,必须给予纠正,确保家庭护理科学化。
教育内容:早产儿死亡、疾病发生等原因,提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
向家长告知母乳喂养好处,指导合理、安全喂养、辅食的方法,向患者讲解早产儿颈部、臀部、脐部、口腔等护理知识。
讲解奶頭、奶具清洁必要性,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向患者讲解如何使用热水袋、体温计,重视早产儿保温。
1.2.2护理家庭护理:①预防感染。
防止早产儿和人过多接触。
在家长接触患儿之前,必须先洗手,若家长本人患有传染性疾病,必须采取保护性隔离。
针对小孩奶具、衣物,必须定时进行消毒;②注意保暖。
室温一般控制在25℃左右,适度控制在54℃左右。
若室内湿度、温度达不到要求,需按照天气变化,增加、减少衣服,适度控制湿度;③合理喂养。
选择合理喂养方式,防止呛奶,选择合理母乳强化剂、早产儿配方奶,对于不同喂养方式,营养素需求不同,必须及时补充铁剂、维生素D,纠正胎龄5个月时,可按照足月儿湿度添加辅食;
④心理护理。
因早产原因,大多数家长会出现忧郁、焦虑心理,担心早产儿发生变化情况,医护人员应提高家长安全感,提升家长自信心,降低不良刺激。
主动安慰早产儿家长,鼓励家长表达自身感受,缓解家长的焦虑、紧张情绪[2];⑤生长发育监测。
检查患儿体格,在纠正胎龄6月内,每月一次进行体格检查,待6月后,每2个月进行一次头围、身高和体重监测,评价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
对微量元素、血尿常规监测,了解骨代谢状况。
同时,检查神经心理发育。
在早产儿2岁内,根据年龄、纠正月龄,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脑损伤,加强护理干预,提升了早产儿生存质量,改善预后;⑥筛查指导。
在眼底检查,及时发现、缓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听力筛查之后,排查无听力障碍。
在透露MRI和B 超,脑器质损失。
给与心脏超声,检查早产儿心脏状况。
经过这几项筛查,及时发现小儿患者的不良问题,必须加强定期检查;⑦健康咨询。
对于早产儿家长,设立咨询热线,通过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开展健康讲座,发放早产儿的健康宣传资料,为家长提供沟通交流、医疗知识的交流平台,全方位减轻家长负担;⑧降低不必要刺激。
因早产儿发育不健全,缺乏凝血功能,容易出现脏器初学,尤其是颅内出血。
因此,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为早产儿营造良好生长环境,降低不必要刺激。
在变化体位、叩背时,注意动作要轻。
在早产儿哭闹过程中,不能摇晃。
指导家长观察患儿大便颜色、呕吐物与皮肤黏膜,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理。
2结果
经过护理,早产儿出院时体重增长情况显著,机体生长发育良好,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
3讨论
在现代医学中,健康教育是医学进步、社会发展的治疗产物,对于特殊人群,处于疾病状态下,进行疾病医学、护理的相关知识教育。
在临床上,早产儿属于特殊人群,器官组织发育不健全,存在诸多潜在疾病。
在短期住院治疗期间,不能满足早产儿需求,必须依靠家长的家庭护理。
然而,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因初为父母,缺乏育儿的相关认识,特别是抚养早产儿方面,看见小孩又小、又弱,通常表现为缩手缩脚,如果护理不合理,极易出现感染、营养不良状况,增加了家长、患儿痛苦。
所以,提升早产儿护理水平,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外,还需依靠家长配合。
针对早产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提升早产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水平十分重要。
因此,在早产儿护理中,必须贯穿院内、院外的全面护理,注重全过程护理[3-4]。
总而言之,注重家长的家庭护理,让家长掌握早产儿的家庭护理、育儿方法,可降低患儿疾病发生率,减轻家长精神压力、经济负担,提升家长育儿水平,保障早产儿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任香娣,孙献梅,彭艳,等.早产儿护理手册在早产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
应用[J].护理学报,2011,20:71-72.
[2]王芳,刘袁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0:133-134.
[3]王丽娟,安春燕.延续性健康教育对100例早产儿家庭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554-555.
[4]吴丽萍,何仲,韩冬韧,等.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04).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