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近代物理学史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2023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2023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2023以下是高中物理学史的归纳整理版2023:一、古代物理学的产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界的理论,如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自然界的秩序。

中国古代的墨子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二、近代物理学的开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对光、水和空气的运动进行了研究。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通过实验观测和数学推理,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和惯性原理。

三、经典物理学的建立牛顿(Isaac Newton)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总结了电磁场的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四、相对论的提出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提出了相对论,解释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以及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五、量子力学的诞生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了量子化的概念,解释了黑体辐射的规律。

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进一步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波尔(Niels Bohr)提出了原子模型,解释了原子结构和光谱的规律。

六、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开启了波粒二象性的研究。

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等人发展了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

狄拉克(Paul Dirac)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与泡利(Wolfgang Pauli)一起提出了不相容原理。

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领导的研究团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核反应堆的成功运行。

贝尔实验室的巴丁(John Bardeen)、布拉顿(William Shockley)和肖克利(Walter Brattain)发明了晶体管。

霍金(Stephen Hawking)研究了黑洞辐射和宇宙起源的问题,提出了黑洞辐射理论。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物理学史在高考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家不妨在假期的时候多看看这篇《物理学史汇总》,赶紧收藏吧!1.力学1 、1638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 、1654 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 、1687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 、17 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 、1638 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 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 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 1687 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 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 1846 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 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史

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s1 / t12 = s2/ t32= s1 / t12 =…和v=1/2v得出s=1/2vt;再应用a=v/t从上式中消去v,导出s=1/2vt即S∝t2。

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s1 / t12 = s2/ t32= s1 / t12 =…;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

(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实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的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引力产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高中常考物理学史总结

高中常考物理学史总结

高中常考物理学史总结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学考物理学史

高中学考物理学史

高中学考物理学史物理学史一、古代物理学1、古代伊朗物理学家——“火,土,水和风”之研究公元前7世纪,伊朗以“火,土,水和风”为象征,构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概念性物理体系。

这一体系被写入“托波法典”,成为印度和中亚文化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哲学说。

在古代物理学家的研究中,他们对火、土、水和风等物理过程进行了初步描述,其中有些描述夸张了事物的重要性,例如“火是最重要的元素”。

2、古代叙利亚物理学家——星象学研究古代叙利亚开创的物理学,在前4世纪被希腊人发现,从那时起,星象学就成为希腊文化的标志性物理学术科学。

古代叙利亚物理学家们将星象学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工具,根据观察到的变化修正地球的运动轨迹,这是物理学的一大进步。

他们还研究了风的构成,发现大气的层次以及月球的轨道运动,构造了日晷,并开始探讨水位变化都是物理学中的经典研究。

二、中世纪物理学1、西方中世纪物理学——“科学文化运动”此阶段是西方物理学发展全面性发展的时期。

在此之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对人文主义、星象学和自然科学等做出了杰出贡献。

而在中世纪,“科学文化运动”推动西方科学运动的发展,“宇宙三定律”、“望远镜星表”、“质量、动量、能量定律”等成为了物理学的基础。

2、东方中世纪物理学——“理气学说”在中国,从唐代晚期到宋代末期,出现了一种对“五行”和“六气”的研究,这种理论又称为“理气学说”。

其中,“理”指逻辑,“气”指自然元素。

东方中世纪物理学遵守这种理论,提供了解释外部自然现象的原则,这也是中国物理学的基础思想之一。

三、新时期物理学1、质量、动量和能量定律17世纪末,荷兰科学家 ,发现了“质量、动量和能量定律”,当他证明“能量守恒定律”时,这个定律可以概括为“物体质量装换性,但是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

这个定律确定了物体质量和能量之间是有界限的,并将古典物理学模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物理学分支——现代物理学新近几百年,物理学经历了宇宙物质(或物质)、空间、时间、动能等概念的新建立,逻辑和数学的手段被用来描述复杂的物理学现象。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76520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76520

新课程高考中学物理学史(必修部分: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试验,证明白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志向试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始终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的缘由,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假如没有其它缘由,运动物体将接着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视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具体探讨了抛体运动。

6、人们依据日常的视察和阅历,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对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试验装置比较精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9、1846年,英国剑桥高校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觉冥王星。

10、我国宋朝独创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放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高中物理近代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近代物理学史

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8、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

T=t+273.15K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波动学(3-4选做):9、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

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10、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11、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的归纳总结如下:
1. 古代物理学(公元前6世纪-17世纪):
-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阿尔克曼、希波克拉底斯、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理论和观点。

- 宇宙观的进展: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

- 科学方法的发展:伽利略的实验和观察方法。

2. 经典物理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 牛顿力学: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 光学的发展:牛顿的光的粒子理论和哈雷的波动理论。

- 热力学的兴起:卡诺的热机理论和卢瑟福德的热力学定律。

3. 电磁学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
-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统一了电磁现象的理论描述。

- 电子的发现:汤姆孙的阴极射线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

- 直流电学理论的建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等。

4. 现代物理学时期(20世纪):
- 相对论理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

- 量子力学的建立: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波尔的原子理论、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等。

- 核物理学的发展:居里夫妇的放射现象研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量子力学的核模型等。

总结:高中物理学史经历了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电磁学和现代物理学四个阶段,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理论。

这些理论的发
展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高中物理备考必备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备考必备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总结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着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二、电磁学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的值.13、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1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16、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17、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18、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19、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20、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21、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2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2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2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2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2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三、热学27、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28、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29、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31、1642年,科学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气会产生压强,并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四年后,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1654年,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四、波动学32、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33、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34、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五、光学35、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36、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37、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38、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39、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同年,光电效应现象首次被观测到(赫兹观测到).40、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41、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42、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六、波粒二象性43、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E=hν,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44、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4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6、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4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七、相对论48、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49、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5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①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②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③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51、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八、原子物理学52、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53、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54、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5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56、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57、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5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59、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60、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61、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6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63、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64、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需记忆的公式:与物理学史相关的模拟试题汇编108——11模拟题10丰台二模1.在物理学发展进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D.爱因斯坦首先提出了量子理论10延庆一模2.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物理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麦克斯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伽利略在研究微观世界的量子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C.爱因斯坦为建立狭义相对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D.牛顿在电磁场理论的建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09东城二模3.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是( A )A.库仑用他发明的扭秤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库仑定律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08西城一模4.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C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09西城零模5.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A.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10朝阳二模6.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 B )A.发现了电子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10东城一模7.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C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牛顿提出的质量不变性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10石景山一模8.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D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定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0海淀0模9.玻尔提出的氢原子结构理论主要依据的现象是( D )A.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 B.中子轰击铀核产生裂变的现象C.原子核的天然放射性现象 D.低压氢气放电管中的氢气在高电压作用下发光,产生线状谱线的现象10北京抽样10.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α粒子散射现象表明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狭义相对论认为运动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无关11丰台一模1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一样,为3×108m/sC.经过调幅后的电磁波是横波,经过调频后的电磁波是纵波D.红外线是波长为可见光波长还长的电磁波,常用于医院和食品消毒11通州一模12.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 )A.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B.麦克斯韦提出了能量子概念C.法拉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D.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1海淀二模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不具有波动性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光波是概率波,光子在前进和传播过程中,其位置和动量能够同时确定D.在工业和医疗中经常使用激光,是因为其光子的能量远大于γ光子的能量11海淀二模反馈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11丰台二模15.下列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量子理论诞生的是( C )A.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论 B.玻尔提出原子结构理论C.普朗克提出能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1东城二模16.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学说和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下面给出了几个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物理实验,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学发展史实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D )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实验基础B.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光具有粒子性C.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是正确的11西城二模17.普朗克在1900年将“能量子”引入物理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人们在解释下列哪组实验现象时,都利用了“量子化”的观点 ( A )A.光电效应现象氢原子光谱实验 B.光电效应现象α 粒子散射实验C.光的折射现象氢原子光谱实验 D.光的折射现象α 粒子散射实验11通州一模18.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 )A.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B.麦克斯韦提出了能量子概念C.法拉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D.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1东城零模19.二十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发现了电子、中子和质子,右图是( A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B.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C.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D.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11怀柔零模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由他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11丰台二模21.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下列对电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密立根发现电子,汤姆生最早测量出电子电荷量为×10-19CB.氢原子的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增加C.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逸出成为光电子,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电能量D.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实际是高速电子流,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与物理学史相关的模拟试题汇编21.(2010年佛山质检)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很特别,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D )A.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B.牛顿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m恒定的情况下,探究a与F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D.伽利略比萨斜塔上做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2.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B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阻止了物理学的发展进程B.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为实现当今电气化奠定基础D.“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所指的巨人是: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是一部介绍光的波动性的理论D.重核裂变过程质量亏损,轻核聚变过程质量增大4.科学方法在物理问题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历史上有一位物理学家受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运用类比方法,在电磁学领域中建立了一个物理学定律,该定律的名称为( A )A.库仑定律 B.欧姆定律 C.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楞次定律5.物理史上,有许多规律的发现或学说的建立是在科学家们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C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由卡文迪许在实验室证明并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后来由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C.汤姆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他的学生卢瑟福通过着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予以证实D.贝克勒尔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后来一些科学家利用放射线轰击其它元素的原子核,相继发现了原子核内存在的质子和中子6.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B )A.玻尔首先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玻尔原子能级模型B.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证实电磁波的存在C.约里奥居里夫妇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还提出了电场线的概念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钱三强、何泽慧夫妇是最早发现铀三裂变、四裂变的中国科学家B. 铀的裂变是不需要条件的,只要让中子进入铀核中,铀核即能发生链式反应C. 无论是核聚变还是核裂变,其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都可以被利用来发电D. 与裂变相比轻核聚变辐射多,不安全、不清洁8.(2009年汕头金中三模)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通过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B.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牛顿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查德威克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并亲自通过核的人工转变实验加以证实D.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9.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理想化模型的有( AC )A.质点 B.加速度 C.自由落体运动 D.力的合成10.(2010年普宁模拟)某同学对下面几个图案进行了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C )A.甲图是在共点力合成实验中描绘的图象,能说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近似相同的事实B.乙图是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装置,能证明小球在水平轨道上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事实C.丙图是猜想的a-F图象,事实上由实验数据描出的点有些离散,并不是严格地位于这条直线上,用来拟合这些点的直线并非准确地通过原点D.丁图是描述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图象,能说明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物质1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C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12.(2010年普宁二中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B.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C.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的作用D.安培也最早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产生的作用13.(2009年苏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欧姆首先总结了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麦克斯韦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楞次最早提出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14.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核的内部组成结构B.玻尔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模型理论C.贝克勒尔首先发现了铀和含铀的矿物质具有天然放射现象D.查德威克通过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15.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史1. 引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物质性质的基础科学。

在高中教育中,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学生学习科学理论和培养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却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发展,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科学文明进步的见证。

2. 古代物理学古代物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384年BC–322年 BC)被视为古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一系列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自然运动的原因和目的,物体的天然状态等。

3. 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起于16世纪。

伽利略·伽利莱(1564年–1642年)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学规律,提出了质点运动的基本原理。

18世纪是近代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牛顿(1643年–1727年)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成为当时物理学的重要里程碑。

19世纪被称为经典物理学的黄金时期。

光学、热学、电磁学等领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开创了一系列现代物理学的新领域,例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等。

4. 现代物理学20世纪是物理学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时期之一。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爱因斯坦(1879年–1955年)的相对论理论引发了人们对时空结构、重力和宇宙演化的深入思考,被公认为物理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量子力学的发展由波尔(1885年–1962年)、薛定谔(1887年–1961年)等物理学家的工作推动。

量子力学解释了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行为和性质,并衍生出众多应用于现代科技的理论和技术,如激光、半导体、纳米技术等。

5. 当代物理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宇宙的追问,物理学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展。

当代物理学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等。

粒子物理学的研究目标是深入研究微观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专业版)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专业版)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专用版)必修1、必修2 部分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高中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对物理学史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对高中物理学史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

首先,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自然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关于物质、运动和空间的理论。

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对后世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物理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伽利略提出了地球运动学说,揭示了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则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

电磁学、热学、光学、相对论等新的物理学理论相继涌现,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等成果,为物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当代,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等新的物理学分支不断涌现,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和视角。

同时,物理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核能技术等都是基于物理学理论的应用。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学史是一部充满辉煌成就和深刻思想的历史。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经典力学,再到当代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物理学在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物理学知识。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学史的归纳总结对于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代物理学思想和近代物理学理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物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物理学史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素养,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物理常考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常考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常考物理学史引言: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展历史的学科,通过了解物理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物理学的成就。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了解物理学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中常考的一些物理学史知识点。

1.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和物理学的起源古希腊是物理学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开始思考宇宙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宇宙万物都是由数字和数学关系构成的理论,对后来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则认为宇宙的运行规律在于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固有的目的和本质。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文艺复兴时期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用实验和观察来研究自然现象,不再仅仅依靠哲学推理。

伽利略·伽利雷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地球自转和物体的自由落体定律等重要理论,颠覆了当时的世界观。

3. 牛顿力学的诞生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牛顿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艾萨克·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三个基本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力学理论成为了后来物理学研究的基石,为我们理解物体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4. 热力学的发展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热力学的发展成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

詹姆斯·瓦特和萨迪·卡诺是热力学发展的关键人物。

瓦特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卡诺则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了热量的能量转化有一定限制。

5. 电磁学的兴起19世纪,电磁学成为物理学的热门研究领域。

迈克尔·法拉第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等科学家的贡献使得电磁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法拉第的研究奠定了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麦克斯韦则建立了电磁场理论,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

新课标高考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教科版)王城整理

新课标高考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教科版)王城整理

新课标高考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教科版)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王城整理物理学史部分一、力学1.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必修1P72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必修2P472.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必修2P473.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17世纪,伽利略指出: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的缘故,他通过理想实验法归纳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必修1P71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首先发现单摆的等时性4.20世纪(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843-1845年间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法国天文学爱好者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的未知天体(海王星)的质量、轨道和位置,1846年,柏林天文台的伽勒科学家观测到海王星。

7.1930年,汤姆博士根据海王星自身运动不规则性的记载发现了冥王星。

8.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9. 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二、电磁学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2.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学史(一)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改变了世界第一次突破:17-18世纪,牛顿力学的建立和热力学的发展,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动力时代。

第二次突破:19世纪,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理论,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次突破:20世纪以来,相对论、量子论的创立和发展,极大地拓宽和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的认识,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一)动力学匀加速直线运动最早系统地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

伽利略不断改变铜球滚下的距离,重复了整整100次,结果“总是经过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例”,并且在各种不同坡度下进行试验,结果也都如此。

自由落体运动亚里士多德根据日常观察到的事实,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坠落得快。

伽利略是16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

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提出了质疑。

问题探讨:比萨斜塔实验据说是伽利略在300多年前做的。

他在斜塔顶层上同时释放了两个球,一个铁制重球,一个木制轻球。

虽然它们的质量差别很大,但它们却几乎同时到达地面。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和科学贡献:他通过测量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通过实验,伽利略发现,在相继的相同时间间隔内,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所通过的距离与奇数成正比。

上述规律与小球的“质料”无关,即不取决于小球的材料和质量。

于是伽利略测量了小球在较小倾角斜面运动时的s/t2 值后,对于大倾角情况作了合理的外推,特别是当倾角为90°时,就是自由落体情况。

探索研究: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4、分析数据。

5、得出结论。

“阿波罗15号”宇航员斯科特重复了这个实验,让一根羽毛和一柄锤子同时落下。

伽利略的科学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的。

他支持了当时天文学上的新学说——日心说。

伽利略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刑入狱,后来改为在家监禁。

牛顿运动定律亚里士多德认为,除了下落运动之外,重物的运动都是“被迫的”,“一切运动物体必定受到某物的驱动”。

高中物理 最全的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 最全的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最全的物理学史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物理学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了解物理学史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发展脉络,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高考中常见的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

一、力学部分1、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在力学方面,他提出了一些错误的观点,比如“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

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的贡献,他的思考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启示。

2、伽利略伽利略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得出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的结论。

他还开创了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牛顿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牛顿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成功地解释了天体的运动规律,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二、热学部分1、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 1827 年发现了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作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它间接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开尔文开尔文在热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热力学温标,以绝对零度(-27315℃)为零点。

三、电磁学部分1、库仑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定量地描述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 1820 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3、法拉第法拉第是电磁学领域的巨匠。

他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一发现为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麦克斯韦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计算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四、光学部分1、牛顿牛顿在光学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8、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

T=t+273.15K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波动学(3-4选做):9、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

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10、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11、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12、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13、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14、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相对论15、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16、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17、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原子物理学:18、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19、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21、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2、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m。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3、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24、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2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26、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27、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28、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29、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30、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63、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31、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

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32、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①发现摆的等时性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经典题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卡文迪许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典型题目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观点: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开普勒三定律经典题目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观点:日心说第谷(丹麦天文学家)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汤苞(美国天文学家)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泰勒斯(古希腊)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库仑(法国物理学家)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典型题目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贡献: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密立根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欧姆: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经典题目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法拉第贡献: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经典题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安培(法国物理学家)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经典题目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阿斯顿贡献:①发现了质谱仪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劳伦斯(美国)发现了回旋加速器★楞次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贡献: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经典题目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发现了质子经典题目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波尔(丹麦物理学家)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经典题目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经典题目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伦琴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查德威克贡献:发现了中子★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②发现了正电子经典题目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普朗克贡献:量子论★爱因斯坦贡献: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②相对论经典题目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麦克斯韦贡献: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经典题目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