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

合集下载

德彪西《水中倒影》的色彩表现

德彪西《水中倒影》的色彩表现

一一 一 一 一
化 学元素 ,创作 手法则作 为催 化剂将元 素结合起
来 , 成 印象 主 义独 创 的和 声 效 果 。 形
9 1 — 7小 节 为 第 二 乐 句 。 在 9 l 一 5小 节 的 新 动 机 以 不 谐 和 的 音 响 构 造 成 了一 个 块 状 和 弦 的 动
境界 ; 肖邦 进 一 步 发 掘 了钢 琴 音 色细微 变化 的 可能
性 ; 对 于 钢 琴 色彩 发 掘 最 了 不起 的 一 位 创 造 大 师 而
调式调性 、 织体 、 力度等各 因素 , 阐述印象 主义 音 来
乐 作 品 对 色 彩性 的 表现 。 法 国作 曲家 、钢 琴 家德 彪 西 ( eus 8 2 D b s 1 6— y
却 是 德 彪 西 , 被 人 们 称 为 ‘ 琴 画 家 ”。 “ 们 现 他 钢 ’ 我
在来看看他是怎 么画的。通 常在德彪西音 乐中有许 多不 同的音 乐碎 片。它有一些模式 , 德彪 西先是把

1 1 ) 印象主义音乐作 曲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 98是 ①
虽 然 研 究 过 浪 漫 主 义 时 期 的 主 要 作 曲 家 , 他 的 创 但
中 间状 态 的 力 度 标 记 。与浪 漫 主 义 长 乐 句 长 呼 吸 的
① 杨青知: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 西的钢琴作品》 《 原栽 于《 黄钟( 武汉音 乐学院学报 )o3年增刊》第 8 2o , 9页。 ② 沈旋 :印 象主义音 乐的创始人——法 国作 曲家德彪西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北京 : 《 , 人民音乐 出版社 出版。
风格 , 显著 的手段有 : 平行和 弦、 声音层 次的修饰 、 无解决和声 、 殊的踏板效果 、 特 调性 自由转换 等等 , 充分控 制 了钢 琴所有能达到 的音响效果。对于钢琴

德彪西钢琴套曲《意象集》风格探究与演奏特点

德彪西钢琴套曲《意象集》风格探究与演奏特点

艺术研究艺术教育德彪西钢琴套曲《意象集》风格探究与演奏特点沈阳音乐学院/刘一洋摘要:克劳德·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是对19世纪传统音乐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不同观点的第一人。

德彪西独特的演奏技巧以及他对钢琴表现能力的深刻理解使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被称为“印象主义”。

德彪西在钢琴套曲《意象集》中进一步创造了新的和声语汇,摆脱了西方沿袭多年的和声写作桎梏,奠定了印象派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也预示了20世纪音乐的发展方向。

对钢琴套曲《意象集》的风格和演奏特点进行探究,有利于学习印象派的创作手法、理解《意象集》的作品内涵和学习德彪西的钢琴演奏技巧,对于中国钢琴音乐的作曲、演奏和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意象集》风格探究演奏分析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最具影响力的革新家。

德彪西以全新的钢琴艺术风格、鲜明的音乐个性、独树一帜的审美追求、革新性的创作特色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各国的音乐,也给钢琴音乐艺术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创造出了非同凡响的美妙琴声。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充满含蓄的魅力,他对钢琴表现能力的深刻理解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是钢琴家们考验自己在色彩感受方面的试金石。

时至今日,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乐坛,比如他在1904年至1907年创作的钢琴套曲《意象集》(L.110、L.111),该作品共包括“水中倒影”“向拉莫致敬”“运动”“透过树叶间的钟声”“月落荒寺”“金鱼”6首乐曲。

《意象集》的音乐语言抽象,创作手法细腻,奠定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钢琴音乐创作风格①。

一、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克罗得·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被称之为印象派大师的法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

他的钢琴作品内涵丰富,具有新颖、个性和自由的特点,弹奏起来充满独特的感觉。

德彪西最早阶段的一些钢琴作品,其结构形式与和声音阶两个方面大多未超出传统的范畴。

德彪西《水中倒影》作品分析及演奏技巧研究与创新

德彪西《水中倒影》作品分析及演奏技巧研究与创新

64雨露风◆一、背景概述19世纪末期,印象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流派在欧洲产生并不断发展。

首先在绘画领域印象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画家们受到光学理论成果的启发,将光与色的科学概念引入绘画当中,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

随后印象主义风格渗透到文学、音乐等诸多领域,印象主义音乐也随之产生。

印象主义音乐不拘泥于规整的结构、其和声色彩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变。

受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印象派作曲家注重对光、影、色彩等抽象事物的捕捉,营造朦胧、带有神秘色彩的意境。

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著名法国作曲家,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山鼻祖。

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德彪西的音乐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框架,大胆创新,从视觉艺术上寻找灵感,并结合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

《水中倒影》这部作品是德彪西《意象集》第一集中的第一首作品,于1903年《水中倒影》快要发表之时,德彪西却提出自己要用最新的和声技术重新作曲。

重新创作的《水中倒影》之时,德彪西对其做出这样的评价“此曲可在舒曼之左,或肖邦之右”。

《水中倒影》是德彪西印象主义创作的顶峰时期最成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曲式结构的创新、调式的多变、丰富的和声色彩以及不规则的节奏都使这部作品极具印象主义色彩。

二、《水中倒影》作品分析(一)曲式与调式该曲的曲式结构十分少见,是一个“A-B-A1-C-A2-尾声”的五部回旋曲式,其中A 主题变化重复了三次并且都在降D 调上进行;B 乐段出现三个声部并由降D 调转到降A 调;C 乐段将全曲推向高潮,并由B 调转向降E 调再转向降A 调。

作者通过曲式的创新、调式的游离使乐曲获得了朦胧的意境美感和神秘色彩。

(二)节奏与节拍该曲从节拍和节奏来看较为自由。

乐曲节拍由4/8德彪西《水中倒影》作品分析及演奏技巧研究与创新◎ 王庄茜/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拍变换为3/8拍又回到4/8拍。

探析德彪西的东方元素

探析德彪西的东方元素

探析德彪西的东方元素作者:郭那那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8期摘要: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Clude Debussy,1862-1918)是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较多的作品,每一首曲子都给听众创造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意境之美,诗情、画意、幻想,因为他的作品同时具有西方元素与东方元素,曲子风格变换莫测,因此他也被称为印象主义乐派的创始人。

关键词:德彪西;东方元素;《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一、德彪西作品东方色彩形成的原因德彪西作品具有东方元素,本文主要认为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受音乐环境的影响,二是东方氛围的影响,本章将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音乐环境的影响马拉美认为,象征派诗歌中不可以出现直白的词语,所有的意境都是隐藏起来的。

暗示才是象征派诗歌最常用的手法,而不是白描,意境的描写要远远重要于环境的描写,这就需要作者极大地调动读者的想象能力,使得读者在短短的几行诗歌中体悟作者想表达的创作思想,从而达到创作目的。

德彪西对马拉美作品的学习使他创作出的作品如同马拉美的作品样含幕委婉却充满暧昧,给人以无限的遐忍。

他从不听从传统的音乐表现手法,而是大胆地运用音也的变化来表达他所想的浪漫和神秘,这种表现形式在西方是场新的挑战。

然而在东方、在中国,这足一种司空见惯的表现手法。

(二)东方氛围的影响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西方音乐艺术领域内发生了一场革命,拥有新潮忍想的音乐家们听从自己内心对狂热艺术的追求,努力打破传统,想给音乐界带来一股新的思潮。

于是,在各种音乐思潮的冲山下,和声体系开始慢慢改变,不得不转向多元化发展。

单一的文化表现形式越水越不受推崇,而充满着东方神秘主义的音乐则逐渐进入艺术家们的视野。

在他们看来,神秘而又未知的东方元素有一种奇特的美感德彪西推陈出新、融会贺通,吸取“东方元素”中与西方创作手法不同的音乐技法,并运用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随后创作出一批具有异困情调的作品。

《意象集》简介、

《意象集》简介、

《意象集I》继《欢乐岛》之后,德彪西又改编了创作思路,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1905年,他仅写了一部钢琴作品,这就是著名的《意象集》第一集。

《意象集》第一集由三首作品组成,它们分别是:1.《水中倒影》可以说是德彪西钢琴音乐中最能体现印象派音乐特征的一首作品。

假如你鼓起双眸,对物体作长时间的凝视后,会发现物体表面的鲜明感会逐渐消失,并且会产生出一种有趣而沉静的感觉,有人认为,作曲家就是这样以长时间注视池水之中,被反射出来的无数奇观异景所吸引,发呆之时,乐思涌动于脑海中,逐渐成熟后产生了此曲。

乐曲一开始,当三个音符轻轻地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时,水的波纹在分散和重聚中闪闪发光。

少顷,音乐是一段反向进行的和弦式对位,可以认为这些反向进行的作用与波光反射是协调一致的。

当用一根小棍或一粒石子投进水中时,水面的安详便被破坏了,当涟漪再度平静之前,余波仍在轻轻荡漾。

这短暂的视觉画面变化转移到德彪西的听觉艺术中,也多少带有象征性的意味。

尽管乐曲具有识人浮想联翩的暗示性情绪基调,但不能像绘画那样进行直接描述。

德彪西在这里连续使用了数次光灿明亮的和弦和飞速掠过的琶音,表现了听觉世界里对水中倒影的反响。

乐曲主题缓慢、沉重,似放慢了数倍的波纹一样摆动、摇曳着。

乐曲结尾处,又用了开始时三个音符滴落水中的手法,音乐空寂、悠长,富有无穷的回味与幻想。

2.《向拉摩致敬》,拉摩是法国音乐史上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之一,是当时区别于德国格鲁克的代表人物。

德彪西在校拉摩的总谱《波里米尼的节日》时创作了此曲,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部不仅是对拉摩个人,而且是对法国民族精神怀有崇敬之情的作品。

也许只有法国人才能像德彪西那样深刻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它是德彪西较正统、拘谨的钢琴作品之一,正如许多人所说。

“尽管作品是从一个民族的内心深处向外涌出的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它缺少德彪西的音乐特质,才能算为上乘佳品。

另外也有一种截然相反的看法,认为“《向拉摩致敬》同《沉没的教堂》一起是贝多芬最后的三首奏鸣曲以来钢琴音乐中最美丽的篇章”,持这种看法的人在作品中所看到的绝不是拘谨生硬,而是“结构的恢宏和严谨”,“篇幅的舒展宽阔”,“音乐效果的简洁明了”和“创作手法的精致考究”。

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

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

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水中倒影》的结构特色和演奏摘要:德彪西是印象派作品的创始人,而他的意象集第一集《水中倒影》是印象派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特色的分析,以及对钢琴演奏处理手法的理解和探索,能对演奏这首作品的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派作品;结构;特色;演奏德彪西的音乐,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期间,高度成熟的法国文化的结晶,反映出这位作曲家高度的知识性和深厚的教养性。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他的音乐如梦幻般地闪烁着光和色彩。

意象集是最具有印象派特色的代表作。

意象集洋溢着肯定人生的幸福感,把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感受,用独特的作曲手法,生动完美地在钢琴音乐中表现出来,不断的潺潺流水,成为作品中的主角。

第一首《水中倒影》,则是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典范。

如曲题所示,这是一首水与光的嬉戏,光波随着水面颤动,微妙地闪烁发光。

乐曲几乎是用即兴风格写成,要把此曲弹奏完美,着重在把握作品的结构,色彩的运用,以及独特的触键、和声、踏板的处理上。

一、独特紧密的曲式结构《水中倒影》乐曲的曲式与结构:ABABA+尾奏德彪西作品不受传统曲式的约束,大都使用非常独特、非常紧密的结构写成。

德彪西在这里也使用了变奏曲等手法,由两个主题把乐曲统一起来。

第一主题虽然几乎不作任何变化,但第二主题重复出现时予以变化。

全曲结构是A:1-23小节,其中第一主题1-8小节,过门9-23小节;B:第二主题,23-34小节;A:35-49小节;过门45-49小节+B:54-70小节;A:71-80小节;B:78+尾奏81-94小节。

从以上益式结构分析足以看出作曲家着重曲体和旋律的要素,大胆独特的应用变奏曲的手法,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用音乐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的色彩发自本能的旋律是法国音乐学派最重要的素质,对音色有着特殊的敏感,崇尚华丽、匀称、优雅,是学派充分表现法国风雅趣味的根本所在;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变幻,是学院派直觉的、令人激动的情趣。

德彪西《意象集I》的意象体现及艺术表达原理

德彪西《意象集I》的意象体现及艺术表达原理

德彪西《意象集I》的意象体现及艺术表达原理德彪西名为《意象集I》的钢琴剧是在两集序曲写出不久前创作的,这标志着作曲家风格的成熟。

众所周知,《意象集》这个总名称下有三组音乐统一在一起,其中有两组组成了钢琴乐曲(1905和1907年),而第三组组成了交响乐队乐曲(1909年)。

开始,《意象集》的第三组是由作曲家为两部钢琴构思的三个乐曲(《悲伤的快步舞》、《伊比利亚》、《华尔兹》),但后来又出现了乐队版(《快步舞》、《伊比利亚》、《春天的轮舞》)。

用于钢琴演奏的《意象集》是那种钢琴风格的先驱者,这种风格在两组序曲中已臻完善。

通过音乐表现力手段反映周围世界含义的思想形成了这部作品的独特性。

正是在这个名称中——《意象集》——反映了作曲家在声音中追求描绘一种“与其说是现实世界的意象,不如说是在其直觉中产生的稍纵即逝、互相轮替的印象”。

作者的这种定位与将诗篇作为“音乐”艺术来进行象征主义理解是一致的,与印象主义艺术家们对在绘画中不仅传达物体,还传达其心情的追求亦一致。

在《意象集》的音乐中,五彩纷呈的印象、心情、思想细节得到复苏。

乐曲本身的题目就说明了作曲家意象诗歌思维的独特性:这就是对传达水的自然力之氛围的追求《金鱼》、《水中倒影》,以及景物素描《月光洒在寺庙的废墟上……》;还有嘹亮气氛的诗歌《钟声穿过树叶》;还有“永久运动”思想的音乐表现《运动》。

在这组钢琴曲中体现了作者对音乐意象中现实的、可感知的“物质性”,对音乐内容的绘画基调,对形象意义声音表达思想的倾向。

以不同风格乐曲对比原理建构的《意象集》第一集,《水中倒影》的绘画基调与《献给拉莫》的内省静态并存,而《运动》的固定音型运动机能与前两部乐曲形成对比。

针对每一个意象,作曲家都找到了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和传达心理状态的方法。

《意象集》的演奏者面临着颇不轻松的任务,这个任务是“聆听”音乐表现手法的所有细节、敏锐的直觉、创作想象以及精微之处。

科尔托指出,德彪西作品的解释者必须“……感受物质的外表之下的歌唱和不可言传的内心显现……”音乐材料的特点、动感演进的特色、发音、细腻的缓急法——德彪西乐曲中所有这一切都听命于在声音中传达意象、氛围、看不见的印象和心情世界这一思想。

德彪西《水中倒影》音乐本体综述

德彪西《水中倒影》音乐本体综述

德彪西《水中倒影》音乐本体综述作者:吴晓曦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22期(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水中倒影》是一部重要的钢琴文献资料,其精致的笔触、丰富的内容与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使其堪称德彪西创作艺术的缩影。

笔者试从曲式、和声、旋律和节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德彪西的音乐创作特征。

【关键词】《水中倒影》;音乐本体;分析一、作品简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应时代要求在法国产生,其得名来源于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创作的油画《日出·印象》,但实际上它是对整个欧洲文艺思潮的一种统述,包括绘画、诗歌、音乐等。

法国作曲家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常被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一号代表人物。

《水中倒影》创作于1905年,正值德彪西创作最成熟的时期,已经形成了獨树一帜的印象主义风格。

此曲是一部音乐作品,也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

它是作曲家本人对作品的出版还是相当满意与自信的,他曾对出版商说:“我确信本曲能在舒曼的左侧、肖邦的右侧占有一席地位。

”[1]《水中倒影》原本法文标题Reflets dans I′eau的含义是“水的光泽”。

德彪西在这部作品中正表现的是水与光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美轮美奂的影象。

“当一个人长时间用自己的双眼注视着平静的水面,也许会产生出一种沉静而奇特的感觉。

”[2]通过对作品的细细品味,可以想象出德彪西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对池中之水凝视了很久,才发掘水面反射带给视觉无限美好的奇特变化效果。

二、《水中倒影》音乐本体分析(一)曲式结构的变革想要对一部作品进行正确的分析与演奏,必须要了解作曲家的整体构思,即要明白他是如何将乐思浓缩到一种特定形式中的,因此对曲式结构的判断与分析是了解乐曲的重要手段。

浅析德彪西第一集《钢琴前奏曲》

浅析德彪西第一集《钢琴前奏曲》

浅析德彪西第一集《钢琴前奏曲》作者:周晓梅鄂旭来源:《音乐时空》2016年第01期摘要:德彪西音乐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音乐创作体裁便是钢琴音乐。

这位印象主义作曲家对于钢琴音乐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种全新的钢琴演奏风格,并且推动了钢琴技巧的发展。

尤其是大量色彩斑斓和声的使用使得他所创作的钢琴作品别具一格。

在德彪西钢琴音乐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两集《钢琴前奏曲》,这两集《钢琴前奏曲》创作于德彪西音乐创作的成熟时期,不仅集中体现了强烈的印象主义风格,更加展现出德彪西对于钢琴的理解与感悟。

本文将对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中的第一集做简要分析,以增添读者对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理解。

关键词:德彪西第一集钢琴前奏曲创作特征提及法国音乐的领军人物德彪西,人人都会沉醉于他创作的钢琴小品《月光》。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音乐发展历程中,这位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以大量的歌曲、钢琴音乐、乐队作品而获得大量的追随者。

虽然,印象主义音乐并没有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那样历经多年,但是这种音乐形式仍然连接着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与20世纪的现代音乐,并且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作曲家及作品背景介绍德彪西生活的时代正处于象征主义诗歌与印象主义绘画全面发展的时代。

这些先锋的艺术家对同时代众多艺术领域的青年艺术家影响颇深,其中便有德彪西。

在音乐创作领域,德彪西凭借其感观的敏锐力突破陈旧的传统,在其18岁求学时便处处体现出要求创新的创作思想。

在创作《钢琴前奏曲》时,德彪西的身体状况非常恶劣,癌症时时摧残着他的生命,他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但是,德彪西凭借他顽强的意志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继续进行他的音乐创作。

他说到:“我下决心要忽略我的身体状况,要回到工作上,而不再受这无比霸道的疾病所奴役……如果我注定很快要消失于人世,那么我希望自己至少尝试着恪守尽责。

”出于对写作前奏曲的那些大师们巴赫、肖邦等人的敬仰,德彪西在其生病期间完成了这样的钢琴音乐巨著——两集《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

。妒、蛙摘要德彪西是世纪术、世纪...

。妒、蛙摘要德彪西是世纪术、世纪...

德彪西第一部《意象集》研究’:.÷,计叫...。

妒、蛙摘要德彪西是世纪术、世纪初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大胆的创新精神开创出独具特性的钢琴风格,使钢琴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音响时代?在音乐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与其他音乐家一样,初入音乐殿堂的德彪西具有良好的音乐天赋。

在早期的音乐学习中,他吸收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精髓.反对一味的模仿和遵循前人的音乐创作理念,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思想。

第一部《意象集》是德彪西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直被世人誉为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典范之作。

作品集中把三个不同的音乐素材巧妙地融合在一个套曲中充分体现德彪西独特的艺术创作创作手法。

这部作品更是集合了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之处,具有强烈的印象主义风格特点,其音乐语言与风格影响了他以后的很多作曲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全文共分六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第一部《意象集》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第一章通过对德彪西生平的简单梳理,分析和研究其创作的源泉和根源。

第二章结合第一部《意象集》中《水中倒影》、《向拉莫致敬》和《运动》三个乐曲,归纳总结德彪西所创立的独特音乐语汇。

第三章是在前两部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第一部《意象集》的肛【格特征进行分析。

第四章是对第一部《意象集》作品演奏技巧进行诠释,从中领晤德彪西独特的键盘演奏技巧和艺术魅力。

结语部分是在前四个章节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探究德彪西是如何在继承传统古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文化的同时,,创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音乐语言协格。

德彪西的这种创新精神在素质教育阿益深入的今天.对培养学生继承传统钢琴音乐专业教育,学习好钢琴音乐文化基础知识,在充分借鉴前人钢琴作品基础上丌创创新,发扬光大钢琴音乐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学习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彪西,《意象集》,印象主义自 ,.%四Ⅲ ,目,,,”“’., ,口 ,蚰 . . 啪,, ’’,, 日””’’’’”,’。

. 日蛐“”,,,。

解读——德彪西前奏曲1-6

解读——德彪西前奏曲1-6

解读——德彪西前奏曲1-6第⼀册第⼀⾸《德尔斐的舞⼥》开篇第⼀⾸,德彪西采⽤了古希腊的题材,这类题材在20世纪初的⾳乐创作中相当流⾏。

显然,古希腊艺术与⽂学的成就给了德彪西丰富⽽强烈的感受,因此他将这⾸降B⼤调的前奏曲放在整个曲集门楣的位置。

作曲家的灵感很可能来⾃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司。

这⾸前奏曲长两页,坚定⽽稳固的萨拉班德舞曲的步伐如宗教仪式⼀般庄严,全曲没有速度变化,也没有停顿间歇,只有难以觉察的3/4拍到4/4拍的微妙转换。

在全部24⾸前奏曲中,它是唯⼀的⼀⾸从头⾄尾都保持着同⼀速度的。

正如德彪西另⼀⾸以古代⽂化为题材的前奏曲《埃及古壶》那样,曲中有许多重叠和弦。

这也许是法国⼈理解的希腊⽂学和语⾔的特⾊:有⼀点点刻意的痕迹,颇为古板和谨慎。

根据玛格丽特ž隆(Margueritte Long)的回忆,德彪西本⼈在弹奏这⾸前奏曲时“精确得如同节拍器打出来的⼀样(avec une exactitude presque métronomique)”。

与此曲古风相近的还有,德彪西的艺术歌曲《⽐利蒂斯之歌》(作于1898年),《为钢琴⽽作》组曲中的第⼆段《萨拉班德》(作于1901年),为竖琴⽽作的《宗教舞蹈》(作于1904年),钢琴曲《意象集II》的第⼆段《⽉落古刹》,钢琴前奏曲中的《埃及古壶》(作于1913年),长笛独奏曲《牧神潘的排箫》(Syrinx,作于1913年),为钢琴四⼿联弹⽽作的《古代墓志铭6篇》(作于1914年),更不要忘记他的管弦乐作品《牧神的午后》(作于1894年)以及《夜曲》的第三段(作于1894年)。

第⼀册第⼆⾸《帆》这⾸作品⼤部分是由全⾳阶构成的,⽆明确的调性。

这本⾝就造成了⼀种模糊不清、漂浮不定的感觉,隐喻着遥远⽽⽆垠的空间。

在前奏曲中,德彪西除第42-47⼩节之外只⽤了六个⾳:C、D、E、升F、升G、降B及它们的等⾳。

第42-47⼩节使⽤的是由五个⿊键组成的五声⾳阶(诚然,严格地看,第31⼩节的简短经过⾳确实也不能算在全⾳阶范围内)。

德彪西第一部《意象集》之研究

德彪西第一部《意象集》之研究

德彪西第一部《意象集》之研究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新趋势,即印象主义音乐。

他的第一部钢琴作品集《意象集》(Premier livre de piècespour piano)发行于1903年,共包括四首曲目:1. Dans le vent(在风中)2. Soirée dans Grenade(格拉纳达之夜)3. Serenade for the Doll(玩具小夜曲)4. Le vent dans la plaine(原野之风)这些作品代表了德彪西音乐风格中的一些关键特征:先锋性、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情感主义和声学实践等。

首先,这些作品具有先锋性,因为德彪西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他不再遵循以往的西方音乐传统,而是探索了一种新的音乐语汇。

这种语汇不是以西方传统的调式和和弦进行为基础,而是以和声色彩和节奏为基础,以创造音乐中的情感和形象。

其次,这些作品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

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是模糊的和声和晕染的笔触,这可以通过细微的和声色彩和复杂的和弦措施来表现。

这些作品中包含了很多模糊的和声和模糊的形象,例如《玩具小夜曲》中的低沉的低音和轻柔的高音通过模糊的和声色彩表现出一种滑稽可爱的情感。

此外,这些作品也包括了表现主义的元素。

表现主义音乐主要关注的是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元素的强调和扭曲来表现作曲家内心所感受到的情感。

这些作品中多次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例如在《格拉纳达之夜》中,德彪西通过缓慢而沉重的和声来表达深深而激情的爱。

此外,这些作品还涉及到情感主义的方面。

情感主义音乐通常包括各种情感和心理状态,例如恐惧、忧郁、快乐等等。

这些作品涉及到了这些情感和心理状态,例如《在风中》中的情感和《原野之风》中的沉重感。

最后,这些作品也包括了声学实践方面的创新。

德彪西试图通过音乐技巧来模拟环境中的自然声音,例如在《在风中》和《原野之风》中,他使用了和弦的间隔和和声顺序来模拟风的呼啸声。

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音乐表情术语解析

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音乐表情术语解析

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音乐表情术语解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音乐表情术语解析【摘要】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德彪西,创造性的运用了极具个性的音乐语言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音响世界,《钢琴前奏曲》是德彪西钢琴音乐的精华之处,其中频繁使用的音乐表情术语最能体现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个性的音乐语言。

本文以《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为例,对德彪西前奏曲中的音乐表情术语从力度、速度、情绪、演奏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为更准确的演奏好德彪西作品做指导。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表情术语德彪西《前奏曲》中表情术语的使用与象征主义诗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速度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和声和旋律。

音乐中细腻的印象,音乐情绪的瞬间转变,色彩的瞬间交替,绝妙的触键这些音符无法表达的地方都需要表情术语才能更准确的传递出来,这也是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表情术语的独特之处。

因此对德彪西独特新颖,个性十足的音乐风格有深入的理解,就要对作曲家明示于谱面的表情术语惊喜全面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在演奏中更准确的诠释个性鲜明的音乐风格。

一、力度术语从德彪西《前奏曲》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品整体的力度记号大多都在pp-p之间,但也有如sfz、sff、fff这样极端的力度记号,但都是稍纵即逝,持续时间较短。

除去这些明确的力度记号,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主要是文字表述的力度术语。

marqué强调、着重,endehors突出地、显着的。

这两个表示突出力度的术语在德彪西作品中是比较常用的。

这两个虽然都是表现突出、强调的含义,但是德彪西对于它们也是区别对待的。

也辅以trés,unpeu 程度术语表现不同的力度变化。

1、marqué术语marqué是在德彪西创作《意象集》第一集才开始使用的,一般强调某一个单音或和弦为主,有时也用以强调短小的副动机。

德彪西意象集里面的曲目

德彪西意象集里面的曲目

德彪西的《意象集》共有两册,分别是《意象第一集》和《意象第二集》。

这两册作品中包含了多首以钢琴为独奏的乐曲,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曲目:
1. 《月光》(Clair de Lune):这是德彪西《月光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以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和声表现出月光下的宁静与梦幻氛围。

2.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这首乐曲富有诗意,以其简单的旋律和柔美的氛围展现了少女的纯真与温柔。

3. 《泛舟》(Barcarolle):这是一首富有水乡特色的钢琴曲,以流畅的音符和独特的节奏展现了船在水中荡漾的意境。

4. 《大海》(La mer):这首作品以大海为背景,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旋律和和声描绘了从黎明到黄昏的海面景象。

5. 《牧神午后》(Prelude to the Afternoon of a Faun):这是一首极具印象派特色的钢琴曲,以梦幻般的旋律和和声展现了牧神午后的悠闲时光。

6. 《欢乐岛》(Ibéria):这首作品融合了西班牙音乐元素,以热情洋溢的旋律和独特的节奏展现了一幅欢快的画面。

除此之外,德彪西的《意象集》还包括其他一些脍炙人口的曲目,如《云》(Nuages)、《火鸟》(Fires)等。

这些作品都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力为特点,展现了德彪西作为印象派音乐大师的非凡才华。

德彪西钢琴曲《水中倒影》创作和演奏分析

德彪西钢琴曲《水中倒影》创作和演奏分析

■程楚乔一、德彪西钢琴曲《水中倒影》概述阿施尔·克洛德·德彪西(1862—1918),浪漫主义后期法国著名音乐家,印象主义音乐创始人。

德彪西自幼喜欢音乐,并先后在各类活动和比赛中获奖,结识了诸多艺术界的挚友。

十九世纪初,以马奈、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绘画在欧洲盛行,与传统写实绘画不同,印象派绘画注重用光和色彩表现瞬间的场景和感受。

德彪西与莫奈是好友,在他的启发和影响下,德彪西也尝试表现模糊、朦胧、梦境的全新音乐风格,也就是后来的印象主义风格。

《水中倒影》是德彪西创作于1905年《意象集》中的第一首,既是德彪西创作成熟期的佳作,也最具印象主义色彩。

作品摆脱了传统钢琴创作的多种范式,通过曲式、旋律、节奏等多方面的创新,展示出了一幅光色与水色水乳交融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作品自问世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堪称是德彪西和印象主义音乐的一张名片。

二、钢琴曲《水中倒影》创作分析《水中倒影》是《意象集》中的第一首,也是德彪西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与传统钢琴作品相比,该曲在曲式、旋律、和声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使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印象风格。

德彪西钢琴曲《水中倒影》创作和演奏分析音乐分析25u sic LifeM2020年第10期(一)曲式调式在曲式方面,该曲采用了十分少见的五段回旋曲式。

全曲共95小节,其中1—23小节是A段,是由主题动机构成的两个乐句。

24—35小节是B段,该段是第一插部,材料由A段变化发展而来,可以看作是对A 段的丰富。

36—48小节是A1段,沿用了A段中的左手声部部分,右手声部则由之间的和弦变为了三连音,并从44小节处朝着过渡乐段发展。

49—71小节是C 段,之前的三连音变为了左右手交替的六十四分音符,在58小节处将乐曲推向了最高潮。

72—81小节是A2段,也是高潮过后的平静阶段,通过八度的形式重复了A段中的动机材料。

82—95小节是尾声,通过对三个主音的运用,让乐曲结束在了空灵而幽深的氛围中。

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意象集》艺术赏析

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意象集》艺术赏析

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意象集》艺术赏析作者:彭丹来源:《大观》2015年第03期摘要:德彪西不但有一双独特的耳朵,而且有对传统音乐进行了大胆创新的意识。

他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新了音乐作品中风格独特的和声音乐。

他对音乐创作方面的创新对于其他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以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意象集》为例,赏析其艺术创新。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音乐;《意象集》;赏析一、《意象集》第一集的艺术赏析(一)第一首音乐作品《水中倒影》的艺术赏析《意象集》是德彪西1905年创作的,其中第一首《水中倒影》,乐曲一开始的三个音符在平静的“卜嗵”声落下时,水波便在分散与重聚中闪闪发光。

一会儿,音乐上的表达便是一段反向进行的和弦的对位,仿佛可以看到这些反作用的水波与客体实际的反射是协调一致而又富于音乐弦律的。

当一根小棍或者一块石头扔进水中的时候,水面则被破坏了,在涟漪再度平静之前,水面的余波仍然在轻轻地荡漾着,德彪西在创作描绘各种水的漩涡时就是以这种象征性的音乐表达方式来表现的。

《水中倒影》这首钢琴作品更多的是接近了自然的音阶,这种音乐表现方式被德彪西认为是“和声化学的最新发现”。

我们在一些音阶、半音音阶与五声音阶片段的混合体中可以感知到他的“和声化学最新发现”。

也可以说是德彪西对钢琴艺术富有新的见解,即李岚清评价的:“德彪西的创新”。

在《水中倒影》中,我们可以感到:太阳照在水面上闪闪发光的美丽景色,都是采用琶音刮奏与分解和弦的各种创新方法而进行刻画的。

在“有节拍”的标注处因为运用了里姆斯基式的旋律的片段,这点已经被证实是受到俄罗斯风格的强烈影响,而《水中倒影》前后所发出的音响与德彪西式的创作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具有俄罗斯风格特征之处,在最后的一页荡漾的美丽之处让人难以忘怀,全曲以开始三个音符滴落在水中的手法告一段落,其音乐意境令人神往而流连忘返。

在德彪西所有音乐作品的尾声中,这时最富有梦幻与令人神往的一首。

德彪西《意想集》的风格形成及声音表现手法

德彪西《意想集》的风格形成及声音表现手法

有物质基础的” 触键法,幻影——荡漾” “ 的力度 , 持续和弦的精 丘》 。这种背景(背景主题对 比》 在德彪西 的钢琴作品中起 )” 《 ) 巧与微妙结合( 积极使用中踏板) 。
着首要作用, 因为它 们建立 了这个意象氛围, 展开了作者的诗
基调思想及与其相关的音幻觉原理在德彪西的音乐中获 歌构思。 类似结构是意象思想相同的声音表达 , 组成 了作品的 得了首要意义。 在这方面, 声音密度和空间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在结构 空间中分散的音层具有不同密度的音乐主 旨, 建立起不同声音 源的幻觉以及音色幻觉。这还可以解释音乐主 旨中的多和声 构成, 多和声构成产生 了一定的或“ 紧密” 拓宽” 或“ 空间的声音 效果。 我们在《 穿过树叶的钟声》 第 3 4小节), (  ̄ 华尔兹 L pu a ls q i n( 16 19 ul t 3~ 小节)《 第 e 3 ,海豚芭 舞演员》 第 2~ 8 ( 7 2 小节) , 《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第 2~ 0 ( 8 3 小节) 《 ,沉没的教堂》 中找到了 这种 “ 拓宽” 的声音空间。我们在 《 草原上的风》( 5~ 7小 第 45 节) 序曲,雪 中脚步》 《 《 的 音色斑》 《 ,阿纳卡普利 山丘》 中可以找 诗歌 主旨。
它引起了对在古典主 义和浪漫主义传统中形成的钢琴风格的 的原理实现的 , 这一原理我们在 肖邦那里也可以遇到。 主题体
重新认识 。 走在寻找对意象涵义进行完全声音表达的路上, 德 裁与和声结构声音的泛音同源关系使结构具有 了空间、空气” “ 彪西开发 了乐器在音色基调、 持续和弦、 弹奏音 响领域的新能 的发声效果 。漂亮 丰富的声音氛围是 《 意象集》中的 《 雨中花 力。 钢琴本身的概念也改变了: 德彪西音乐作品的音调——音 园》 《 、水中倒影》 《 ,西风所见》 序自然 。 这两种民族传统的术音调赫然有别 , 但是这种差别不 (9 8 ,德彪西 和瞬 间秘密》 1 7 ) 扬科列维奇将德彪西的 排 除德彪西 关于瓦格纳被掩饰的信仰 ’ 这一看法 。… ” 在这层意思上 , 德彪西的以下主张 比较典 型: 海的噪音 , “ 艺术世界观与象征主义诗篇的美学原理联 系在一起 。他指 出 了作曲家对音乐作品开场白的文学箴言的偏好; 同时作者还强

浅谈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东方色彩

浅谈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东方色彩

浅谈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东方色彩作者:胡佳璇来源:《艺术评鉴》2022年第13期摘要:克劳德·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创者”,其一生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对欧洲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受到19世纪末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他的钢琴作品中有很多都使用了东方素材,或是隐含一些东方意蕴。

德彪西的钢琴曲集《意象集》共分为Ⅰ、Ⅱ两册,其中Ⅱ创作于1907年,由三首作品构成,是德彪西音乐创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本文就德彪西钢琴作品中的“东方色彩”进行探究,首先概括其钢琴作品中“东方神韵”的几个方面,然后针对其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意象集》Ⅱ中的“东方色彩”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所做分析提出个人的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德彪西《意象集》Ⅱ东方色彩印象主义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3-0061-04一、试论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东方神韵”克劳德·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创者”,其音乐作品时常透露出如印象派画作般朦胧的美感和诗歌一般深远的意境,其钢琴作品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德彪西将钢琴这件多声部独奏乐器玩味到了极致。

德彪西一生创作了多部钢琴作品,他运用钢琴宽阔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多变的音响及生动的和声效果,将新的风格与理念融入到音乐创作中,打破了欧洲传统钢琴音乐固有的束缚,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东方神韵”一直是有迹可循的。

其一,德彪西热爱艺术,他不仅钻研音乐,也热爱绘画,他的创作尤其受到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从19世纪中期开始,日本的浮世绘版画图案随着日本茶叶进入了欧洲艺术家的视野,一时刮起“和风”热潮,亦影响了当时欧洲印象派画家的创作风格,于是,德彪西的《版画集》应运而生,这部作品在标题上就与浮世绘息息相关,而其中的第一首作品《塔》更是蕴含着非常明显的东方色彩,其运用五声音阶创作,多声部旋律线条交相辉映,令人不禁浮想到东方国家各式各样的塔,而固定音型的贯穿,又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塔里的钟声,这是德彪西一部具有标志性的作品。

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水中倒影》的结构特色和演奏

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水中倒影》的结构特色和演奏

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水中倒影》的结构特色和演奏吴驰
【期刊名称】《音乐探索》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德彪西是印象派作品的创始人,而他的意象集第一集《水中倒影》是印象派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特色的分析,以及对钢琴演奏处理手法的理解和探索,能对演奏这首作品的人有所帮助.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吴驰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四川成都,6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浅析德彪西《水中倒影》的创作和演奏特征 [J], 王欣悦
2.德彪西钢琴曲《水中倒影》的创作意象与演奏 [J], 刘湜
3.德彪西钢琴作品《水中倒影》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艺术分析 [J], 黄玲
4.浅析德彪西《意象集——水中倒影》创作技法 [J], 徐诗倩
5.德彪西《水中倒影》作品分析及演奏技巧研究与创新 [J], 王庄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水中倒影》的结构特色和演奏
摘要:德彪西是印象派作品的创始人,而他的意象集第一集《水中倒影》是印象派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特色的分析,以及对钢琴演奏处理手法的理解和探索,能对演奏这首作品的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派作品;结构;特色;演奏
德彪西的音乐,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期间,高度成熟的法国文化的结晶,反映出这位作曲家高度的知识性和深厚的教养性。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他的音乐如梦幻般地闪烁着光和色彩。

意象集是最具有印象派特色的代表作。

意象集洋溢着肯定人生的幸福感,把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感受,用独特的作曲手法,生动完美地在钢琴音乐中表现出来,不断的潺潺流水,成为作品中的主角。

第一首《水中倒影》,则是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典范。

如曲题所示,这是一首水与光的嬉戏,光波随着水面颤动,微妙地闪烁发光。

乐曲几乎是用即兴风格写成,要把此曲弹奏完美,着重在把握作品的结构,色彩的运用,以及独特的触键、和声、踏板的处理上。

一、独特紧密的曲式结构
《水中倒影》乐曲的曲式与结构:ABABA+尾奏德彪西作品不受传统曲式的约束,大都使用非常独特、非常紧密的结构写成。

德彪西在这里也使用了变奏曲等手法,由两个主题把乐曲统一起来。

第一主题虽然几乎不作任何变化,但第二主题重复出现时予以变化。

全曲结构是A:1-23小节,其中第一主题1-8小节,过门9-23小节;B:第二主题,23-34小节;A:35-49小节;过门45-49小节+B:54-70小节;A:71-80小节;B:78+尾奏81-94小节。

从以上益式结构分析足以看出作曲家着重曲体和旋律的要素,大胆独特的应用变奏曲的手法,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用音乐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的色彩
发自本能的旋律是法国音乐学派最重要的素质,对音色有着特殊的敏感,崇尚华丽、匀称、优雅,是学派充分表现法国风雅趣味的根本所在;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变幻,是学院派直觉的、令人激动的情趣。

此曲犹如印象派画家在画布上抓住各个不同的时刻,不断改变的大自然那样,作曲家也用了他的感觉,表现了或是微波荡漾的水面,或阳光下的水面。

随风荡漾再趋于平静。

弹奏此曲时,开始速度要模仿水波荡漾,要有点自然的摇动,有swing的感觉,开始部分右手的和弦进行要很平均,左手旋律要发自内心的歌唱。

演奏印象主义作品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是对和弦及和声的处理方法。

与浪漫主义作品通常突出和弦的两个外声部(高音与低音)不同,印象主义的和弦应按其不同的和声结构来处理,以良好的歌唱音色弹奏柔和而优美但不沉重或松弛的旋律部分。

把旋律层与和声层分开,不但在音量上,更重要的是在音色上分开。

弹完一个-和弦后要利用柔软的手腕运动及高度敏感的指尖,迅速转移到下一个和弦。

第1-23小节为第一主题,这一部分中声音的力度主要在弱的范围内变化。

在轻声范围内作出音色的对比,这是演奏印象主义作品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将德彪西本人在谱上标明的力度记号作一个统计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德彪西极喜欢应用弱范围的力度,或者突强、特强的极端力度,极少有中间状态的力度标记。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P或PPP都应弹成一个样子。

比如最开始处的PP和第16小节、17小节处
的PP应该用不同的奏法,后者要多一些旋律感,要尽可能的做出丰富的层次与色彩的变化及对比。

其色彩感需通过音色的变化来达到。

声音是演奏德彪西作品的第一要素。

不论音响力度的差距有多么大,在任何时候,不能弹出敲打性或打击性的音响。

音色力图均匀、纯净、透明、柔和,造成一种朦胧的背景,尽可能把声音延长而造成更丰富的共鸣。

色彩是印象主义音乐首要的因素,而色彩不仅要通过音色的变化,还要靠耳朵与感觉获得。

因此,细心地自然地倾听并控制每一个声音应是演奏印象主义作品优先考虑的问题。

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一般都有二、三、四个不同层次。

细心体察每一层次的不同形象,不同作用,不同地位,而决定不同音响,不同色彩。

通常来说,德彪西的音乐比较接近于中国的山水画、水墨画,黑与白之间,有丰富的层次,每一层都不—样。

我们了解作品风格的总色调后,再看每个细节,就会比较容易掌握作品。

三、独特的触键方法
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对音响的要求不同于巴洛克、维也纳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三个时期。

富有朦胧感和色彩性对比的音色不可能用任何部位的任何打击性的触键来演奏。

因此,在演奏《水中倒影》的时候,首先以轻而薄、纤细而柔软的触键为主,下键的速度则根据所需音色而定;触键部位避免过分靠近指尖,要多应用手指肉厚的部位根据不同音色的需要改变触键部位;要将大臂的自然重量传到指尖,用非常连贯的手法,通过力量的转移来演奏此曲的主题。

其次,触键方向要多用勾、摸、抓等接近水平的方式。

最重要的,触键不能猛烈,避免任何打击性音响。

此曲中快速的琶音连奏占很大一部分,谱例3(24-31、44-50),要非常的连,手臂要作水平式的移动,为了能弹得轻巧流畅,手腕要保持柔软,手臂必须轻巧灵活,要弹得很细腻、均匀,感觉不到任何的间隙。

第56小节开始的第二主题变奏,使人不由联想起太阳的升起。

要用大部位的自然重量来弹奏,才能更好的控制音色。

在触键上最困难的是弹出柔和的强奏,音量大而不敲击。

强音或突强音都意味着使琴弦更长时间地振动与共鸣,要用温和的内力而不是粗暴的强力奏出。

四、谨慎而敏感地使用踏板
对于实现印象主义的音响目标,踏板是除指触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不用踏板(不论哪一个)绝不能达到印象主义音乐的流畅、不割裂、多变化以及音色混合等特定效果。

因此,谨慎而敏感地使用踏板,对掌握这一风格特征关系极大。

一般说,在处理印象主义音乐用踏板时,我认为:
1.根据低音换踏板。

以保证低音的持续与连接。

2.根据和声换踏板。

和弦结构变换比较快又比较大时,一般一个和弦一个踏板。

3.根据节奏换踏板。

有时虽属同一和弦,但为强调节奏需将踏板换清楚。

4.一音一个踏板。

在和弦变换频繁时,为保持线条的连贯同时又保持音响的清晰,需要每个音换踏板。

5.轻轻地、浅浅地踩延音踏板。

德彪西音乐申的许多踏板都不应踩得很深,要浅浅地、轻轻地用灵活的脚踩非常敏感地加以控制。

甚至有时需要“颤音踏板”,即将踏板很轻很快地颤抖,使快速度的乐句也能得到踏板的“滋润”而不至于太干燥。

踩踏板的深度是非常敏感而细腻的问题,根据耳朵所听到的音响随时进行调整。

6.在演奏时,为保持低音的长时值,可运用中间的持续音踏板。

从25小节一直到34小节,此处左手的降A音要用持续音踏板,有些极弱奏时,音量极轻,可以把不同和弦混合在一个踏板中,以达到飘忽、朦胧的效果。

7.弱音踏板在印象主义风格的乐曲中用非常频繁。

但并非弱奏处全部用弱音踏板,应当把这个踏板作为一种武器来使用,造成一种遥不可及的境界,给整曲带来不同色彩的渲染。

依靠弱音踏板的几个层次,配合不同的指触,能使音色变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之,无论哪种踏板,都与演奏厅、钢琴、共鸣程度、演奏实况相联系,随时加以调整。

从24小节开始的第二主题速度要还原,要以正确的节奏把第二主题弹出,31-34小节速度不要过急,从62小节开始的渐弱要一层一层弱下来,64小节处最好不用踏板,注意左手保持1、3拍,71小节再慢,逐渐安静,结尾处速度不要乱。

五、音乐中蕴藏着诗意、画意
在《水中倒影》的整个作品中,德彪西抓住光线和色彩的瞬间感觉,表现了水与光千变万化的效果,这些水波与光影游动的效果主要靠和声、色彩的变化造成,由此把诗意、画意、乐思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将诗意、画意蕴藏在音乐之中,是德彪西的最大本领。

通过《水中倒影》足以看出德彪西是最了不起的创造大师,他被人们称为“钢琴画家”。

他使原来抽象的音乐变得不抽象,用技巧和对美学的追求直接地用音乐作画,是最早一位把画变成音乐的作曲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