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028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

绪论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 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 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 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简称 OTC)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凭执业医 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患者可以自行 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凡增加适应症、改变给药途 经和改变剂型的亦属新药范围。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系
绪论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GMP的检查对象 人 生产环境 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 GMP的三大要素 将人为产生的错误减小到最低 防止对医药品的污染和低质量医药品的产生 保证产品高质量的系统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系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系
绪论 三、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商汤时期 伊尹《汤液经》我国最早的方剂与 制药技术专著 东汉末年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 略》 唐代 政府编纂《新修本草》我国最早的药典 19世纪至20世纪初 西洋医药进入 我国中医 药学发展缓慢 解放后 中西医结合 发展迅速
要求医师和药剂人员在处方上签字,以示对开写 处方及调配处方所负的法律责任及技术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系
绪论 处方的种类
法定处方 协议处方 医师处方 经方 古方 时方 单方、验方和秘方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系
绪论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系
绪论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主要内容:
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进行药效、毒性动物试验的准 则:对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生殖试验,致 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其它毒性试验等临床前安全试 验作出规定,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法规。 检查对象 人 相应的实验设施和适当的动物饲养设施

中药药剂学重点

中药药剂学重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提纲By XiaoKang第一章绪论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用应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的任务,1)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为发展中药药剂奠定基础2)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加速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3)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加快中药药剂学“从经验开发向现代科学技术开发”过渡的中药研究内容。

4)积极寻找药剂新辅料,以适应中药药剂某些特点的需要。

5)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处方药:PD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医师助理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这类药品一般专用性强或副作用大。

非处方药:OTC是指不需要凭执业药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又称柜台发售药品“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五便”生产方便,贮存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运输方便。

中药药剂学的工作依据: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局颁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第三章制药卫生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火焰灭菌,干热空气灭菌),湿热灭菌(热压灭菌,流通蒸汽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紫外线灭菌,微波灭菌,辐射灭菌滤过除菌法:微孔薄膜滤器,垂熔玻璃滤器,砂滤棒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环氧乙烷灭菌法,甲醛蒸汽熏蒸灭菌法),浸泡与表面消毒法(醇类,酚类,表面活性剂,氧化剂)热压灭菌本法是公认的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2)药物与介质的性质3)蒸汽的性质4)灭菌时间第四章粉碎与筛析粉碎的原理:一般利用外加机械力,部分的破坏分子间的内聚力,使药物的大块粒变成小颗粒,表面积增大,即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

中药药剂学学习要点

中药药剂学学习要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与任务(重点)中药药剂学的定义:中医药理论,研究内容(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综合,应用中药药剂学的任务:4点。

二、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药物与药品、剂型、制剂、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新药。

第二节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一、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新修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制剂规范。

第三节药物剂型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第四节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重点)一、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急症用药、慢性疾病用药、皮肤疾患用药、某些局部黏膜用药。

二、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根据主要药物活性成分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刺激性的大小等设计剂型。

三、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四、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考虑厂房设施、仪器设备等条件及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的要求。

第五节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一、药典定义、性质、作用及历版药典情况。

二、药典外药品标准局颁药品标准、局颁药品卫生标准。

三、药品管理法规《药品管理法》、GMP、GLP、GCP、GAP、GSP第二章中药调剂第二节处方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第三节中药处方的调配一、处方的调配程序审查处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

其中的关键环节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一节概述一、预防中药制剂污染的措施中药制剂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原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和贮藏过程。

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一、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非层流、层流洁净技术二、洁净室的卫生与管理大于10万级、10万级、1万级、100级标准。

第三节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一、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中对F0值的规定。

二、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重点。

包括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与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药剂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药剂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2.口服利胆 33%硫酸镁溶液,每次10毫
升,一日三次,饭前或两餐间服,可刺激十二指肠粘
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
促进胆囊排空,产生利胆作用。用于阻塞性黄疸及
慢性胆囊炎。

3.注射抑制中枢兴奋 肌注25%硫酸镁注
射液,每次4~10毫升;或将25%硫酸镁注射液10
毫升用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1%或5%浓度

5.外用消炎去肿 50%硫酸镁溶液外用热
敷患处,能消炎去肿,用于治疗静脉炎。
实例二:阿司匹林肠溶片(缓释片 )
• 阿司匹林肠溶片属片 剂(肠溶)。本品属于非 甾体抗炎药。可用于 镇痛解热,抗炎,抗 风湿,关节炎,抗血 栓。
实例三:青霉素 V 钾片 和 注射用青霉素钠
•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 衣后显白色。
实例三:青霉素 V 钾片 和 注射用青霉素钠
•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 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 膜炎等。
• 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
200万单位,分3~4 次给药;静 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 分2~4次给药。 •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 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 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kg, 分2~ 4次给药。
后静滴,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产生
镇静、镇痉、松弛骨骼肌的作用,也能降低颅内压。
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
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

4.注射扩张血管 将10%溶液10毫升用5%
~10%葡萄糖注射液10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每日1次。 松驰血管及内脏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

中药药剂学第01章_绪论

中药药剂学第01章_绪论

第二节 中药剂型
• 剂型的作用
– 降低的最低程度
剂型的分类
– 按物态分类 – 按制法分类 – 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 按分散系统分类 – 按发展历程分类
剂型选择原则
• 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
– 如急症,儿童,皮肤用药剂型;
•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
– 如胰岛素,胰酶,天花粉
– 药品管理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注册管理、中药材、制剂生产等管理规范
– 知识产权保护
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 体现了现代科技水平及中医药整体行业水 平 • 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纽带 • 对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起重要作用
中药药剂学常用名词术语
• 剂型:
– 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 式
• 制剂
–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 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药物制品。
现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 • • • • 发展概况 中药剂型研究与应用 制剂技术水平的提高 质量控制规范化 学科的分化: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等
第四节 药品标准及相关法规
• 法定依据
– 药典
• 是依据《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分布实施的,是 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最高法定技术标准。 • 部、局颁药品标准
• 性质:
– 工艺学性质
• 研究药物剂型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设备
– 综合性
• 多学科交融
– 生物学
• 剂型因素与疗效及安全性相关
• 研究重点 :
• 制成适宜剂型的工艺 、质量的技术与理论研究 。
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 学习、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有关药剂学的 理论、技术与经验 • 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 研究成果 • 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20120028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20120028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狗脑治疗狂犬病
•天花免疫 •青蒿抗疟 •“药洲” •弟子冯子成:冯了性药店 •谢瘐潜开设敬修堂 《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
青蒿素
青蒿素是1972年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 体,由我国率先研发成功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被医药界 称为“国宝”,并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和推广。
H
O
O
O H O H
青蒿素
O
1986年,青蒿素获得一类新药证书 1987年,青蒿琥酯获一类新药证书,2005年桂林 制药正式通过WHO的预供应商资格认证。 1992年双氢青蒿素获一类新药证书(中医中药研 究院,屠呦呦研究员等) 具有新颖结构的抗疟新药蒿甲醚,是我国第一个被 国际公认的首创新药,1997年列入世界药典 。 (上海药物所朱大元、顾浩明、李英等)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是青蒿素的第三代产品,得到 国际疟疾风险基金资助资金500万美元(广州 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李国桥教授)
战国时代(公元前221年以前)

《黄帝内经》:
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 佐、使) 《汤液醪醴论》:汤(饮)、 丸、散、丹、涂剂等。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19年
汉:《五十二病方》 口服、外敷 药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药物熨法 丸剂:

以酒制丸,以油脂制丸;以醋制丸;丸碎 入酒
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制药理论和制备法则

外科正宗:冰硼散 如意金黄散 理瀹骈文:外用膏剂

二、近代中药药剂的概况


西方医药的传入有一定影响 中药药剂学发展比较缓慢。 中成药产业得到了发展
三、现代中药药剂学的进展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发展迅速。

中药药剂学教案

中药药剂学教案
益元散
硫酸阿托品倍散
避温散
蛇胆川贝散
提 问
各类散剂细度的要求
3.小结(时间) 2分
散剂是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剂型,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剂型,学习中要抓住重点问题认真复习掌握.
4.布置作业
预习第六章
1按医疗用途
2按药物组成
3按药物性质
4是否分计量
四质量要求
第二节散剂的制备
一、一般散剂的制法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3低温间歇灭菌法
4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蒸汽的性质
(3)药物的稳定性与灭菌时间
(4)介质及被灭菌物品的性质
(三)紫外线灭菌法
课题
第三节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第四节防腐与蛀虫
教学目的
掌握常用的灭菌方法.
掌握主要防腐剂的正确用法
教学重点
滤过灭菌法的特点,机理
化学灭菌法
教学难点
滤过灭菌,化学灭菌法机理,特点,适用对象.
(一)粉碎,过筛(略)
(二)混合
关键工序
1混合机理
2混合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混合方法
等量递增
打底套色
举例:益元散
(三)分剂量
(四)包装与贮存
(五)举例
二、各类特殊散剂的制法
(一)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二)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三)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四)眼用散剂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一)混合均匀度
(二)粉末的细度测定
紫外线灭菌法
教学难点
灭菌原理,特点,适用对象,方法
湿热灭菌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具
教学进程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作用: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 用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 查、含量测定、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作为药物生产、检验、 供应与使用的依据。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 医疗和科技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 药典在保证人民用药有效安全,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上起到重 大作用。
绪论
二、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
1.继承和整理祖国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 技术与经验。
2.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 论、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 剂的现代化。
3.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 4.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
的质量。 5.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
绪论
七、处方常用术语
➢ 炮制类
➢ 质地类 ➢ 产地类 ➢ 采收季节
➢ 质量类 ➢ 修治类 ➢ 颜色、气味类
八、脚注
系指在中药处方中某种药物的上角或下角加 以注解。
指示调剂人员对药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法等。
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另煎、包煎、 烊化、捣汁、磨汁、冲服、打碎及炒制等。
甲类
乙类
非处方药
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 PD)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 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 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 方可使用的药品。
A、配制理论 B、生产技术 C、药理基础 D、临床应用 E、 质量控制
2、研制新药材,选择药物制剂型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
A、药物本身的性质 B、医疗、预防和诊断的需要
C、制剂的稳定性及其质量控制 D、生产、服用、携带、运输、贮藏 的方便性

中药药剂学-系统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中药药剂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运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型应用技术科学。

(包括中药调剂学和中药制剂学)1。

药物: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

(包括原料药和药品)2。

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3。

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如片剂4。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药品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应用的药品。

5.处方指医生对患者治病用药或药剂制备的书面文件。

(法定处方,医师处方,协定处方,单方,验方,秘方,经方,古方)6。

方剂:个别病人使用的制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配制而成,表明具体使用的对象,用法和用量的制品。

7。

新药: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

已销售过的药品凡增加新的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机型的也属于新药。

药典内容:1.反映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2.药典内容,一般每隔几年需修订一次。

3.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4.一般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质量稳定的常用药。

5。

现行药典是2005年版.首分3部,一部收载中药材中药成方和单方制剂。

二部收载化学药品原料与制剂。

三部收载生物制品类。

6。

《药典》由卫生部办法施行7.《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药典。

8。

药典分别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组成。

9.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药品标准 :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监管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具有法规性质,属强制性标准。

①药品标准(一)药典定义: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作用:(1)是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使用、监督的法定依据,(2) 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3) 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发展,(4)反映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

中药药剂学--PPT课件

中药药剂学--PPT课件

中药药剂学的地位/作用
• 综合性学科 • 主干课程 • 联系中医与中药的桥梁 •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1.2 药剂学的发展
• 发展历史 • 研究进展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夏商时代 (B.C.2100-1100) 夏禹 BC 2140, 酿酒,药酒,曲(酵母) 商 BC 1766, ➢ 汤剂 ➢ 五十二病方 丸剂 春秋 BC221 《黄帝内经》 ➢ 载方13首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 则,记载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 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 有较明确的规定。 ➢ 书中还专列出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汤液醪 醴的制法和用途。 ➢ 中国现存中医学文献最早的一部典籍不仅奠 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且也开创了 中药药剂学的先河。
➢ BC1552 埃及巴比伦王国 伊伯氏纸本草失传
➢ BC460-377 希腊Hippocrates, 新医药鼻祖 科学医药学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秦汉时代(B.C 221-A.D220)
➢ 东汉《神农本草经》 最早本草专著 制药 理论、法则,强调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 张仲景AD 150-219 《伤寒杂病论》10多种 剂型,赋型剂,炮制
近代
19世纪初—20世纪中 西方医药传入, 片剂注射剂等 现代剂型
工业技术进步,机械化 ,自动化
1847,德,Mohr,
药剂工艺教科书,No.1
药剂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药剂学的发展:现代
现代药剂学 1940’s— 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y, Industrial Pharmaceutics):研究药剂 工业生产的理论和实际工艺技术,主要内容为剂型研究及制剂处方设计 及工艺设计,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药药剂学第01章_绪论

中药药剂学第01章_绪论

三、中药药剂学常用名词术语:
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 质总称:天然药物(中药),人工合成 (西药),包括原料药和药品。 2.药品:一般指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的各 种药物制品(剂型,成品) 3.剂型:一般指根据药物性质用药目的和 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成适合医疗和 预防应用的形式。
4.制剂: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 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 一定 规格,可直接应用的药物制 品 5. 制剂学: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 理论的学科称为制剂学
元代 《饮膳正要》 首次记载蒸馏 法制酒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不朽巨 著。总结了16世纪前用药的丰富经 验,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 13000余首,剂型40多种
二、现代中药药剂学发展(1949年至 今) (一)、教学、科研: 1955年: 中医研究院, 中药研究所, 剂型研究室,各省市相继成立了 中药研究机构。
60年代后形成了以下分支学科:
分 支 学 科
工业药剂学 物理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 药动学 药剂学重要组成 临床药学 高分子材料学
二、《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1. 提高中药制剂基本理论,速中药剂型现代化
2. 改进工艺提高中成药质量,加大新机型研发 3. 开发新辅料、设备、机械 4. 加速中药制剂工业现代化进程 5. 加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健全质量标准体系 6. 加强中药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理论研究 7. 熟悉中药新药注册法规
第一节 概 述
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性质 1. 定义: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理论为 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 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 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 性应用技术科学。
2. 特点: (1)中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与各门 课程密切相联; (2)与制药生产和临床用药紧密相关;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

4 药物剂型分类


按物态分类
按制法分类 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
5、药典的性质与作用■/ ■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
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 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现有8个版本:1953、1963、1977、1985、 1990、1995、2000、2005年版
第一章 绪论
1.
概 念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理论为 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 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 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一 门综合性应用疗需要设计药物剂型,如急症, 儿童,皮肤用药剂型;
(二)根据药物性质进行剂型和工艺设计,如胰岛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
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 一整套科学管理办法。
素,胰酶,天花粉
(三)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
剂型选择恰当有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及降低毒
副作用。
3.中药药剂学常用名词术语
剂型原料药制成的适合于临床医疗或预 防应用的形式 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 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 规格,可 直接应用的药物制品 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按中医药理论组 方,应用,生产中药成药
现行版本:
2005年版
作用:
(1)是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使 督的法定依据 (2)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3)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发展 (4)反映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 用、监
6.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优质药品生产和管理规 范)
我国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系指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 绪论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 绪论
宋代 (公元1151年),陈师文等人编纂了《太平惠民和 济局方》,为我国第一部制剂规范
1930年,国民党政府编纂《中华药典》第一版,主要 参考美英药典
23
新中国成立后共出版9版《中国药典》: 53版药典 一册 中西药在一起. 63版药典 二册 各有凡例、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 77版药典 二册 85版药典 二册 90版药典 二册 95版药典 二册 2000药典 二册 *2005药典 三册 *2010药典 三册
19
理想剂型的要求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剂量小、毒副小、包装小 五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
运输方便、贮存方便
20
第五节 中药药剂工作依据
中药药剂工作必须遵从《中国药典》和《部颁 药品标准》、《部颁药品卫生标准》及各种药品 管理法规,也应遵从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 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制剂规范与处 方等文件。
6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一、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夏禹时代:酿酒,有酒剂,并发现了曲 商代:汤剂,酒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第一部医书 《黄帝内经》
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等剂型及制法 东汉张仲景(公元150--219年) 《伤寒论》记载汤剂、丸剂、
散剂、酒剂、浸膏剂、糖浆剂、洗剂、软膏、 栓剂及脏器制 剂等十多个剂型
胶体溶液类:胶浆剂、火棉胶、涂膜剂 乳浊液类: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 混悬液类:合剂、洗剂、混悬剂 气体分散剂:气雾剂 固体分散剂:散剂、丸剂、片剂
14
四、按给药途径分类
胃肠道给药剂型: 汤、合、糖浆、片、颗粒、灌肠剂、栓剂等
非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剂 皮肤给药:软膏、膏药、橡胶膏剂....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舌下片、栓剂、膜剂... 呼吸道给药:气雾剂、烟剂、吸入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肠剂、栓剂等。
不经胃肠道 给药的剂型
注射给药
皮肤给药 粘膜给药 呼吸道给药
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及穴位注射等。
软膏剂、膏药、橡胶膏剂、糊剂、搽 剂、洗剂、涂膜剂、离子透入剂等。
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舌下片、 吹入剂、栓剂、膜剂及含化丸等。
气雾剂、吸入剂、烟剂等。
优点:与临床用药结合紧密,能反映给药途径与方法对剂型制备的特殊要求 缺点:一种剂型,可因给药途径不同多次出现,不能反映剂型的内在特性
(10)中成药: 以中药材为原料,按中医
药理论组方、应用的成药,称为中成药。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中药药剂的概况 二、近代中药药剂学的概况 三、现代中药药剂学的概况
伊尹 汤剂 汤液经
五十二 病方
神农本 草经
伤寒论
本草经 集注
太平惠 民和剂 局方
小儿药 证直诀
夏禹 商汤 战国 秦汉 晋 梁 唐 宋元 明清
战国时代(公元前221年以前)
《黄帝内经》:
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 佐、使)
《汤液醪醴论》:汤(饮)、 丸、散、丹、涂剂等。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19年
汉:《五十二病方》 口服、外敷 药浴法、烟熏或蒸气熏法、药物熨法 丸剂: ➢ 以酒制丸,以油脂制丸;以醋制丸;丸碎
入酒
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制药理论和制备法则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一、性质与任务 二、地位与作用 三、 常用术语
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 定义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 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 •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特点
融汇中药专业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传统与现代剂型理论的统一性 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 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 主干课程
浸出 药剂
无菌 制剂
浸出法
汤剂、合剂、酒剂、酊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灭 菌 方 法 或 无 注射剂、滴眼液等
菌操作法
特点:有利于研究制备的共同规律,但归纳不全,局限较强
(三)按分散系统分类
分类
真溶液类
剂型举例
如芳香水剂、溶液剂、酊剂、甘油剂及部分注射剂等。
胶体溶液 混悬液
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 制品,并可直接用于临床,称为制剂。
(6)制剂学: 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学科。
(7)调剂 compounding: 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
配制, 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称为调剂
(8)调剂学: 研究药剂调配、服用等有关理论、原则
和技术的学科
(9)药剂学: 制剂学 + 调剂学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 创制:
铅硬膏、蜡丸、浓缩丸、锭、 条、灸、尿道栓、饼等剂型;
将成药、防疫药剂及 兽用药剂列专章论述
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 念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尽授所学,以女妻之”。 •红脚艾、九节菖蒲等珍贵岭南特产中 药消灭了岭南疫疠(热带传染病)。 •狗脑治疗狂犬病 •天花免疫 •青蒿抗疟 •“药洲” •弟子冯子成:冯了性药店 •谢瘐潜开设敬修堂
(五)根据制剂进入人体后的释药行为、作用趋向
速释 滴丸、分散片、泡腾片 缓释 缓释片、缓释胶囊 控释 渗透泵片 靶向 乳剂、毫微囊
二、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来选择剂型
急症: 汤剂、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及口服液等 慢性疾病:丸剂、膏药、缓释片剂、混悬型注射剂 皮肤疾患:软膏、膏药、涂膜剂、糊剂及巴布剂等 腔道疾病:栓剂、膜剂、条剂、线剂或钉剂等 新剂型: 气雾剂、口腔贴片
国最早的一部药典。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与
《千金翼方》;
紫雪、磁朱丸、定志丸
宋元: (公元960-136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和剂局”:世界上最早设立的商业性药房 我国最早的一部制剂规范 第一个里程碑
《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抱龙丸
明代:本草纲目
收载了药物剂 型近40种
的成品。
(3)剂型dosage form: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
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4)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与“普
通”制剂不同的、适合于不同疾病和不同药物需要 的多种多样的特殊给药系统的总称。
(5)制剂 preparation: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
产方便、运输方便)
附加: 药物经济学的要求
儿童和 老人亦
良药苦口 选用哪 些剂型
第 四节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一、法定依据 二、临床依据 三、生产依据 四、市场依据
一、法定依据
法定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及相关管理法规
(一)药典(pharmacopoeia) (二)部颁、局颁药品标准 (三)药品管理法规 (四)知识产权
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乳浊液
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
气体分散体 如气雾剂等。 固体分散体 如散剂、丸剂、片剂等。
特点: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方法对剂型的要求,无法保证剂型的完整性
(四)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
经胃肠道给 药的剂型
口服给药 直肠给药
汤剂、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煎膏 剂、酒剂、流浸膏剂、散剂、颗粒剂 (冲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
目前,以青蒿素为原料的药物在全球31个国家有销售,市场非常庞大,仅非洲 每年就有2.5亿人次需要这种药物。更为关键的是制造青蒿素的原料青蒿为我国 独有植物。 世卫组织称,大范围使用只含青蒿素的抗疟药治疗普通疟疾,会加快疟原虫对 青蒿素的抗药性,如果与其他抗疟药同时使用,青蒿素治疗普通疟疾的有效性可 达95%,而且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很小。世卫组织要求在抗疟药使用方面 完全过渡到使用含多种成分的抗疟药,以维护这类药物的疗效。

配伍

原则
汤液醪 醴论
葛洪
新修本 草
药王
外台秘 要
本草纲 目
证治准 绳
理瀹骈 文
一、古代中药药剂的概况
夏禹(公元前2140): 开始酿酒,出现药酒治病。 曲剂:一种早期应用的复合酶制剂
商汤时代(公元前1776):
伊尹: 首创汤剂 总结成《汤液经》 最早的方剂与制剂技术专著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 格林(公元131-201 )
第一阶段:主要是继承、整理。 第二阶段:主要是传统剂型的剂型改进。 第三阶段:中药药剂的现代研究,以新药研究为代表。
第三节 剂型的分类及选择原则
一、剂型的分类
(一) 按物态分类 (二)按制法分类 (三)按分散系统分类 (四)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
(一) 剂型按物态分类
物态分类 制备特点 疗效
举例
固体 多 需 经 粉 较慢 散剂、颗粒剂(冲剂)、丸剂、
剂型 碎和混合
片剂、胶剂等;
半固体 多 需 熔 化 剂型 和研匀
内服膏滋、外用膏剂、糊剂等;
液体剂型 多需提取
最快 汤剂、合剂(含口服液剂)、糖浆剂、
酒剂、酊剂、露剂、注射液
气体剂型
最快 气雾剂、烟剂等。
特点:在制备、贮存和运输上较有意义,过于简单,缺少剂型间的内在联系。
(二)按制法分类
分类
制法
举例
(三)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 学科任务
1、教学任务
掌握中药各种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 质量控制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
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 熟悉药剂常用辅料、设备 了解国内外药剂学新进展
2、 中药药剂学学科的基本任务
①学习、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技术与经验
发掘整理传统剂型和品种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 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 酒者,并 随药性,不得违越”。
(三)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
生产条件: 五方便:
服用:
携带: 银黄口服液 银黄含片
生产:甘草--甘草浸膏 运输:液体改固体 贮藏:蜜丸改普通片 冻干粉针剂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五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贮藏方便、生
“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 者,宜服膏煎者,亦兼服参用所病之源以为其 制耳”;
(二)根据药物本身的性质
药性:对中药作用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药在药理作用方
面的总体趋势和特点 汤剂可增强解表方中药物辛散之性 米糊、面糊等制丸可减毒 蜂蜜制丸可以矫味
药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溶解度、解离度、稳定性 药动学特征 天花粉蛋白注射剂 剂量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提出:以治病的需要来确定剂型和 给药途径的理论
“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 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亦兼服参用所病 之源以为其制耳”;
附有“合药分剂料理法则”, 考证了古今度量衡,并规定了汤、丸、
散、膏、药酒的制作常规
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
唐代: 《新修本草》,是我
二、地位与作用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医药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概况 中药药剂学是联系中药研究-生产-医疗实践的关键环节 中药剂型与制剂现代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方

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药物,简称为药,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2)药品:则是指将原料药物经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
《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
青蒿素
H
OO
O
H
H
O
青蒿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