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毒的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职业中毒PPT课件
![职业中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f70dd459eef8c75ebfb359.png)
(二)毒理和毒作用表现 1、吸收及排泄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呼吸道
皮肤
消化道
(粉尘/蒸气) (脂溶性) (职业意义不大)
苯胺 氧化
苯胲
对氨基酚
硝基苯 还原
苯醌亚胺
尿
49
(二)毒理和毒作用表现 2、毒作用机理
(1) 形成高铁血红蛋白(MeHb)
Hb
对氯硝基苯
苯胺
硝基苯 间接氧化作用
直接氧化作用 对氨基苯酚
5
一、铅(lead, Pb)
(一)理化特性
重金属,柔软,略带灰白色
比重11.3
熔点327℃
沸点1525 ℃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铅400-500℃铅蒸气氧化冷凝 铅烟
Pb2O
PbO 密陀僧
P黄b丹2O3
P红b3丹O4
熔铅温度升高 6
(二)接触机会
1、工业生产:
铅锌矿开采及冶炼
蓄电池及颜料工业(熔铅、制粉)
(3)肝脏毒性 直接作用 中毒性肝病(TNT) 继发损伤 继发性肝损伤(大量溶血导致
Hb及其分解产物沉积于肝脏)
汽油、丙酮、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35
(二)接触机会
苯的制造 焦炉气(煤焦油)的提炼、石油催化重整
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酚、药物、农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 洗涤剂、合成染料、炸药
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 油墨、油漆、树脂、粘胶剂、人造革、生药 浸渍、提取、重结晶
36
(三)毒理 1、吸收
苯 呼吸道(蒸气)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
苯基硫醚氨酸
硫酸根 葡萄糖醛酸
尿
尿酚量(3h)反映近期体内苯吸收情况(>10mg/L39)
(三)毒理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工业中毒课件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工业中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f135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c.png)
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意识
让员工了解职业危害并学会预防措施
保护员工
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人身安全
减少事故
培训员工如何在工作中避免职业危害
合规要求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 定义
职业上暴露于有害物质导致的身体或精神损伤
3 危害性
对工人身体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症状
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
常见的工业中毒病例
铅中毒
来自有毒金属铅的职业中毒
苯中毒
由苯等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 中毒
砷中毒
接触砷化物导致的职业中毒
预防工业中毒的措施
1
风险评估
识别潜在的职业危害和作出评估
2
控制措施
实施工程和行政控制以降低风险
3
个人防护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
呼吸防护
如口罩、面具和呼 吸器
眼睛防护
如安全眼镜和面罩
手部防护
如手套和手铲
身体防护
如防护服和服装职业危害来自护的法律法规《劳动法》 《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
规定工人的劳动条件、权益和保护 保障工人免受职业病侵害 确保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的防控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工业 中毒课件
本课件主要介绍职业危害的定义和分类,概述工业中毒的情况,讲解常见的 工业中毒病例,并提供预防工业中毒的有效措施。
职业危害的分类
1 物理因素
如噪音、辐射和振动
3 生物因素
如细菌、病毒和真菌
2 化学因素
如有毒气体、液体和固体
4 人为因素
如高温、低温和高湿度
工业中毒的概述
职业性中毒一 ppt课件
![职业性中毒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a2653e856a561253d36f58.png)
化学反应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储存气态化学物钢瓶的 泄漏;作业人员进入反应釜出料和清釜;物料输送管道 或出料口发生堵塞;废料的处理和回收;化学物的采样 和分析;设备的保养、检修等。
有些作业虽未应用有毒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接 触到毒物,甚至引起中毒。
2、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的时间长,则进入体内的 剂量大
3、联合作用
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
对生产环境进行卫生评价时,应考虑毒物的联 合作用问题,尚应注意到生产性毒物与生活性 毒物的联合作用,如酒精可增强苯胺、硝基苯 的毒作用。
高温环境下毒物的挥发性增加,机体呼吸循环 加快,出汗增多等,均可促进毒物的吸收;
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背景介绍
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
✓重大传染病控制问题 ✓职业病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精品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 除毒物本身的化学特性外,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还有:接 触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外界气 温、气湿等。经皮吸收的毒物也不经肝即可直接进入大循 环。
(三)消化道
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而致职业中毒 的事例甚少。
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和发生意外时可经消化道进 入体内。
进入消化道的毒物主要在小肠吸收,经门脉肝 脏经肝脏解毒再入大循环
苯等 腹绞痛:铅中毒 氟斑牙、牙酸蚀病、牙齦色素沉着;
常见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PPT课件
![常见职业中毒与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9b653af12d2af90242e69f.png)
患者在脱离接触正己烷后3个月内病情仍可继续恶化。一
般病程为6~30个月,恢复缓慢。
13
案例(4)—— 三氯乙烯中毒死亡
某电子制品公司职工出现全身出现皮疹瘙痒、尿少等症状到医院诊治, 查出患有中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第二天晚上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 无效死亡。尸检组织学检查见肝脏组织呈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多处皮肤 呈剥脱性皮炎改变。
(1)生产过程中接触 原料的开采、提炼; 加料和出料; 成品的处理、包装等。 (2)使用过程中接触 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 化学反应控制不当; 管道、钢瓶泄漏; 设备的保养、检修等。
26
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
呈气体、蒸气、气溶胶状态的毒物可经呼吸道进入体 内。 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7
二氯乙烷中毒:
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是在职业活动 中,短期接触较高浓度二氯乙烷引起的 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可有肝、肾损害。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课件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1239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6.png)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ppt课件汇报人:日期:•职业危害概述•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与政策•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目录•职业病预防措施与控制技术•职业病诊断与治疗•监督管理与执法检查01职业危害概述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有害因素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定义根据危害因素的性质和来源,职业危害可分为化学、物理、生物、心理等多种类型。
分类定义与分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常见职业危害因素01020304如粉尘、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等,常见于矿山、化工、冶金等行业。
如噪声、振动、辐射等,常见于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
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常见于医疗、食品加工等行业。
如工作压力、工作环境等,常见于服务行业、办公室工作等。
职业危害对健康的影响如中毒、窒息、烧伤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如尘肺病、职业性肿瘤等,长期接触有害因素可能导致身体损伤。
如工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职业危害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增加医疗费用和生产成本。
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心理健康问题对生产力的影响02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与政策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体系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原则、预防措施、诊断标准、治疗和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细化和解释,明确了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法规和规章如《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办法》等,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本地区职业病危害特点,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提供财政支持和保障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等措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一步细化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
地方政府政策与措施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
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3fc6c6102de2bd96058830.png)
5.00.9
二.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危害(3)
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有害 影响。有害影响的产生及其大小,根据其 强度(剂量)、人体与其接触机会及程度、从 业人员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几种有害 因素相互作用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当有害作用不大时,人体的反应仍处于生 理变化范围以内。
9
5.00.10
26
5.00.26
(4)烟。直径小于O.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 固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 熔铬时产生的氧化铬烟尘,电焊时产生的 电焊烟尘等。
(5)气溶胶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 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O.1~1 0μm
27
5.00.27
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 研究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发病原因,且 便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间空 气中有害物采样方法。
33
5.00.33
④口腔科用银汞剂补牙等,都可接触汞。 接触汞可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症状。
短期吸收,即可引起中毒,起病时急剧头 痛、乏力、低热等,还可有口腔炎,部分 患者出现全身皮疹,重症者可发生肺水肿、 肾脏损害。慢性汞中毒是职业性汞中毒中 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 征等,有时肾脏亦受损害。
产中从事的有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劳 动力、劳动对象、生产工具三个要素,主 要与生产工艺的劳动组织情况、生产设备 工具、生产制度、作业人员体位和方式以 及智能化程度有关。
4
5.00.5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的不合理,如 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 合理等。
(2)劳动中紧张度过高。如精神过度紧 张,长期固定姿势造成个别器官与系统的 过度紧张、单调或较长时间的重复操作, 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培训课件
![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b231a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d.png)
PC-TWA(mg/m3)
<1 1
10~ ≥100
最大超限倍数
3 2.5 2.0 1.5
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
8
1.5.2职业接触限值应用的几个应关注的问题
A 标(皮)的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 化学物质标(皮),表示通过皮肤、粘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 吸收后可引起全身效应,此时,并未考虑该化学物质引起刺激、皮炎和致敏 作用的特性,对那些可引起刺激或腐蚀效应但没有全身毒性的化学物质也未 标以(皮)的标识。 旨在提示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或<PC-TWA时,通过皮肤接触也可引起过 量接触。需采取特殊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皮肤的直接接触 标有(皮)的化学物质共114种,其中致敏物质1种,致癌物质20种,G11种, G2A5种,G2B14种。包括: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芳香胺及苯的硝基、氨基 化合物等
激素活性和/或毒理性活性的物质。
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
2
化学品种类 数量
全球每年进入市场的新化学 1500-2000种 品
2002年登记注册的化学物 40,718,818
质总数
种
其中具有商业用途
超过65万种
已投入市场和使用者 约7万种
包括工业用化学物质 约5万种
食品添加剂
约1万种
农药、化妆品
各约4000种
30%
20%
10%
0%
密闭空间 地下室
矿井
累计
窒息气体与有机溶剂中毒场所分布
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
20
⑤中毒事故时间相对集中, 中毒率、死亡率逐年增加
25.0 20.0
中毒起数 中毒病例数 死亡例数
构成比(%)
15.0
10.0
5.0
《职业性中毒》课件
![《职业性中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5bed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8.png)
本课件将介绍关于职业性中毒的必要知识,包括定义、种类、原因、危害、 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症状识别、法律问题、综合治疗、调查方法、立法保 障、防控体系建设、监测与管理、风险评估、对企业的影响、防治成就案例、 预警机制、宣传与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对全社会的呼吁。
什么是职业性中毒
职业性中毒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
职业性中毒的预防措施
1
环境改善
2
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减少对有害
物质的暴露。
3
个体防护
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和 防护手套。
培训与教育
提供职业健康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增 强职业性中毒的防控意识。
职业性中毒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并应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 合治疗方案。
如何识别职业性中毒症状
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 头晕、恶心 疲劳、焦虑
相关职业性中毒 职业性呼吸道疾病 化学物质中毒 工作场所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
职业性中毒的法律问题
1 法律责任
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员工也有责任遵守职业健康法规。
2 赔偿权益
受职业性中毒影响的员工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和医疗保障。
职业性中毒的原因
• 工作场所的有害环境 • 不当的操作方法或工艺流程 • 缺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 个人卫生习惯的不良
职业性中毒的危害
1 身体健康受损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各种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损伤。
2 工作能力下降
健康问题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导致劳动能力丧失。
3 心理压力增加
职业性中毒是指在特定职业环境下,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条件,导致身体或 心理功能受损的健康问题。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621c6980eb6294dc886c2f.png)
.
20
2.1.1 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粉尘来源十分广泛,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凿岩、爆 破、装运矿碴、矿石破碎、筛分、粉矿包装和搬 运等;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研磨、 切削;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原料加工; 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化工固体原料加工处 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 燃烧所产生的烟;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游离SiO2含量> 0.2 80%
.
32
2.3 矿尘的防治
粉尘治理措施主要是采用工程技术措 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它是治本的 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2.3.1 改革工艺过程
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 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 尘危害。
2.3.2 湿式作业
.
33
湿式作业防尘的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 投资较低。该方法已为厂矿广泛应用,如石粉厂 的水磨石英和陶瓷厂、玻璃厂的原料水碾、湿法 拌料、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
3.加强个体防护,下班后及时更换衣服,彻底清洗身体。
.
17
1.4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
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 避免遭受职业危害的一种特殊的劳动保护 用品。
个体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类(如各类
安全帽)、呼吸器官防护类(如防尘、防毒口
罩等)、眼面部防护类(如电焊面罩、护目镜
等)、听觉器官防护类(如耳罩、耳塞等)、
粉尘:当分散在气体中的微粒为固体时, 称为“粉尘”;当分散在气体中的微粒为 液体时,称为“雾”。
.
19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 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 中的固体微粒,其粒径多在0.1-10微米, 是污染环境、影响从业人员健康、造 成尘肺病的主要因素。
职业性中毒一ppt课件
![职业性中毒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565d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6.png)
职业性中毒的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了解职业性中毒的危害性及其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增强预防意识。
2
中期
出现轻微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等
3
后期
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
职业性中毒的症状表现
1 呼吸系统
咳嗽、气短、胸闷等
2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泻等
3 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失眠等
职业性中毒的分类及危害程度
物理性中毒
尘肺病、噪声中毒等
生物性中毒
炭疽病、霉菌中毒等
化学性中毒
重金属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等
危害程度
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等Βιβλιοθήκη 职业性中毒的防范措施1
工作环境
保持通风,及时清洁
2
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3
培训教育
提高员工的职业性中毒意识
职业性中毒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中毒类型,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脱离毒源
停止接触有毒物质,让身体逐渐排除毒素
康复护理
定期做身体检查,恢复身体功能
职业性中毒一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职业性中毒,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症状表 现、分类及危害程度、防范措施、治疗方法以及案例分析。
职业性中毒的定义
职业性中毒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受到有毒物质的接触,导致身体 或心理健康出现异常反应的一种疾病。
职业性中毒的发展历程
1
初期
无明显症状,毒物积累在体内
《职业危害及其防治》课件
![《职业危害及其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7746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f.png)
05
CATALOGUE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企业成功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危害防 治措施
案例二
某制药企业职业病预防管理体系建 设
案例三
某机械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实践
个人经验分享
01
02
03
经验一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 与能力要求
经验二
一线员工职业病防护意识 的培养
经验三
应对突发职业危害事件的 应急处理措施
。
改善工艺程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降 低职业危害的产生和排放,从 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
通风换气
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良好 ,降低有害气体、粉尘等职业 危害因素的浓度。
定期清扫和维护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扫和维 护,保持环境整洁卫生,防止
职业危害的滋生和积累。
个体防护措施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培训和教育
根据不同工种和岗位的需求,为员工配备 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 护服等。
加强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
定期检查与更换
建立健康档案
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 保其有效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防 护用品。
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职业史 、健康状况和个人防护情况,以便及时发 现和处理职业危害问题。
企业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企业规章制度
分析企业内部的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职业 病预防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等 ,强调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
操作规程
列举并简要解释企业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应遵循的操作规程 ,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规程、个人防护用 品使用规程等,强调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以降低职业危害风 险。
职业中毒总论ppt课件
![职业中毒总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d0d8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c.png)
了解各种职业中毒类型,如化学物质中毒、尘肺病、噪声聋等,并探讨其症状和影响。
职业中毒的危害与影响
深入分析职业中毒对个人健康和工作能力的长期危害,以及对家庭、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职业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职业中毒
详细介绍预防职业中毒的策略, 包括工作环境改善、个人防护措 施和健康教育。
职业中毒的治疗
职业中毒总论ppt课件
在这个演讲里,我们将深入探讨职业中毒的定义及其危害性,了解常见的职 业中毒类型,并探讨预防和治疗方案以及法律法规和职业中毒防控。同时, 我们还将通过实例分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职业中毒问题。
职业中毒的定义
什么是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场所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害条件后,引起的不可逆转的生理或心理损害的 状态。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主要观点
对演讲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要观点和关键 信息。
未来展望
展望职业中毒防控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 创新和政策改善。
综合管理与干预
讨论职业中毒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以及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和康复 措施。
介绍综合的职业中毒管理策略, 包括风险评估、监测和干预措施。
法律法规与职业中毒防控
1
国内法律法规
了解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其对职业中 毒防控的要求。
2
国际比较
对比其他国家的职业中毒防控标准和实践经验,以获取更广泛的视角。
3
实际应用
分享一些成功的职业中毒防控案例,并分析其背后的关键因素和策略。
实例分析:职业中毒案例研究
化学品暴露
研究一起化学品暴露引起的职业 中毒案例,包括原因、影响以及 事后处理措施。
职业中毒预防与急救期末串讲ppt课件
![职业中毒预防与急救期末串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cd99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0.png)
吸入或摄入有毒物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道反应。
职业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1. 拨打急救电话 2. 互救施救 3. 制定应急方案 4. 提供适宜治疗
110、120、119 相互救助同事,共同维护生命安全。 预先对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进行合理预案制定。 尽可能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使伤者速得治愈。
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估
预防职业中毒
春熙电子厂生产过程中的防护装备
职业中毒类型及致病原因
铅中毒
因长时间接触含铅物质所致,有可能危及心脏 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系统。
放射性中毒
在核电站、医院等单位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可 能引起的慢性疾病。
烟尘中毒
尤其是组织纤维瘤和肺癌对工人的健康造成极 大危害。
挥发性物质中毒
由吸入工作环境中有毒挥发物或毒气造成的急 性或慢性中毒。
职业中毒预防与控制
防护装备
佩戴防护用品并且做好浓度监测和管理。
环境控制
实施工业、污染物排口排放标准和节能减排政策。
科学研究
开展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评估、防护装备测试等 科学研究。
优化生产设备
尽可能减少或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 迅速脱离毒环境
将被害人移至新鲜空气,脱离毒害。
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
建立感官可观测的职业卫生评 价系统;制订适应新技术新工 艺的规定和方法。
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进行职业病的早期诊断、及早 发现职业危害因素;对接触有 毒物质的工人要进行体检。
提高职业安全与健康 教育
通过资料和知识的宣传,提高 劳动者的职业安全意识和职业 健康水平。
2 急救治疗
根据不同中毒类型进行急救,一切外伤、中毒、昏迷等的急救处置都必须迅速施救。
3 综合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遵义某煤矿贴满了各种告示,唯独没有 职业病防治的内容
三、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 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但是主要的经呼 吸道,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进入的, 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例:污水管道内的“死人案”
一天,某公司一个施工作业队的队长命班长
下井清理污水管道杂物,同时又令一工人将旧污 水管道的塞口拨开。就在这一刹那间,在井下的 那位班长突然昏倒了,队长见此情景,立即与其 他同志一起下井救援,谁知下井的人一个接一个 都倒了下去。待人们赶过来把他们救出后送医院, 最后还是有两人不治死亡。
例:湖南省进出口商品检疫局108名职工与 家属发生集体中毒事件。95年8月3日下午, 湖南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院, 长沙三医院分别涌进大批患者,其表现为 中毒者四肢、口唇发绀、头晕、恶心、呕 吐不止,部分病人出现抽搐、昏迷等危症, 生命垂危。最终导致一人死亡。
一、毒物与生产性毒物
1、什么是毒物?凡是少量物质进入人体后, 能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 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人体暂时或永久 的病理改变的即称为毒物。
2、什么是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 或生产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毒物,称 为生产性毒物。
3、什么是中毒?由毒物引起的指在人 体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的暂时性或永久性 病变称为中毒。
(一)毒物的分类
1、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 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金属和类金属毒物。目前,我国常见的 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铍、砷、镉 等。
气态毒物。此类毒物在化学工业生产中最 常见,毒性一般较大,而且常因跑、冒、 滴、漏引起车间空气污染,发生事故而引 起急性中毒。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三致”作用是指什么。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三致”作用是指致突 变作用、致畸作用、致癌作用。
致突变作用是指生物机体的遗传物质在化学、 物理、生物学的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根本的变异。
致癌作用是指作业场所中的某些致癌物,可 导致人体细胞突变,产生肿瘤的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生产性毒物对胚胎产生不良影 响,导致畸胎、死胎、胎儿生长迟缓或某些功能 不全等缺陷的作用。
职业中毒的危 害及预防
人们每天不管在家里或是上班,都会接触到
各种化学品。化学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化学品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类
的物质生活,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目前 已知的化学品的种类估计有500—800万种,全世 界化学品产量已超过4亿吨,已生产、流通的化学 品有10万种,其中有毒的5000种,至癌的150—200 种,另外每年大约有1000种新化学品生成。仅我 国目前已能生产的化学品就有45000多种,在众多 的品种中,只有少数做过毒性实验,因此,对待 化学品要十分小心,全世界约15—20亿工人在和 各种化学品打交道。具了解每年因化学事故和化 学危害造成的损失超过4000亿人民币。
四川宜宾水库某大坝施工现场。数百挖掘机、卡车同时作业,虽然已经 机械化作业,但粉尘与高强度劳动仍然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健康
深圳一家大型家具厂内,喷漆工戴着防毒面具作业。在这家工厂里,厂
方向工人讲明喷漆这个工种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并给予高于其他工 种的工资,每月能挣3000元左右
4、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
4、什么是职业中毒?在生产劳动过程 中,由于生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 毒。
5、什么是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 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 式规定并经过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 疾病。
二、毒物的分类和毒性分级
由于毒物的化学性质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分
类的方法也很多。如按毒作用性质分,可分为窒息性毒物,
5、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范围较广, 生产中的毒物主要来自生产基本原料。
6、物理性因素。在生产环境中环境中的存在方 式
1、气体:是指在常温、常压上呈气态的物质,如一氧化 碳、氯气、氨气等。
2、蒸汽:为固体吸热后表面升华(如碘、硫、汞的升华) 或液体蒸发和挥发时形成的蒸气。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最后卫生防疫部门证实,
这起“案件”是由于井下的人大量吸入硫化氢气
体所致。
例:说说“病从皮入” 影响毒物被皮肤吸收的因素有: (1)皮肤暴露面积。一般而言,皮肤暴露面积越大,毒
物被皮肤吸收的量越多。 (2)皮肤暴露时间。暴露时间(或接触时间)越长,皮
肤吸收毒物的量越多。 (3)暴露的皮肤部位。据研究,人体的头部、面部和耳
刺激性毒物,麻醉性毒物。按局部致毒作用可分为神经系
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呼吸系统。但一般的分类
方法是按毒物存在的形态,作用特点和化学结构等多种因
素综合分类的。
我国目前规定的有毒有害物有111种,粉尘9种,共计
120种毒物。
我国药典共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等1455种。
张海超,为证明职业病坚持开胸验 肺
3、雾:混悬在空气中的液滴称为雾。 4、烟: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5、粉尘:是指在较长时间里飘浮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
体的粒。
胡旭容,在深圳某手机电池厂打工, 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毒性分级
根据毒物的毒性可以分为五级:即剧 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50克侵入 人体引起的中毒叫有毒,5克侵入人体引起 中毒的叫高毒,1克侵入人体引起的中毒叫 剧毒)。这个毒性的划分是通过动物实验 来确定,确定毒性的指标有许多,其中最 重要的是L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