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霍乱病辩证论治练习题

合集下载

霍乱试题

霍乱试题

霍乱[单项选择题]1、霍乱典型的临床表现应为()A.剧烈腹泻、呕吐、腹痛B.剧烈腹泻、呕吐、发热C.剧烈腹泻、呕吐,伴里急后重D.剧烈腹泻、呕吐、脓血便E.剧烈腹泻、呕吐、脱水,周围循环衰竭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2、重型霍乱病人常有腓肠肌及腹直肌痉挛,其机制是()A.低钙B.低钾C.碱中毒D.低钠E.低氯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霍乱常见并发症的是()A.低血容量性休克B.低钾综合征C.急性肺水肿D.急性脑水肿E.急性肾衰竭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男,30岁,腹痛、腹泻、呕吐4小时,大便黄色水样。

大便镜检:WBC (++),RBC(+)/HP。

该病人最不可能的诊断是()A.细菌性痢疾B.阿米巴痢疾C.霍乱D.弯曲菌肠炎E.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5、霍乱的确诊条件必须依据()A.不发热、无痛性腹泻B.有典型的"米泔水"样粪便C.粪便、呕吐物悬滴检查能发现运动力极强的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D.粪便涂片可见革兰阴性弧菌E.粪便培养阳性及血清凝集效价达1:100以上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6、女性,20岁,腹泻、腹痛、呕吐1天,于8月来诊。

无发热,不伴里急后重,腹泻6次,开始黄稀便,继之水样便。

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

粪便检查动力试验(-),细菌培养有菌落生长,O139特异性抗血清凝集试验(+),该病例诊断为()A.空肠弯曲菌肠炎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C.霍乱D.急性肠炎E.沙门菌食物中毒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7、根据霍乱弧菌鞭毛的数量和位置,它属于()A.周毛菌B.丛毛菌C.双毛菌D.单毛菌E.无鞭毛的细菌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8、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A.食物B.饮水C.直接接触D.间接接触E.苍蝇、蟑螂等媒介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9、约1/3霍乱病人在恢复期会出现发热,其机制是()A.继发感染B.迟发变态反应C.大量肠毒素被吸收D.血液浓缩,散热障碍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0、张某,女性,22岁,农民,急性腹泻、呕吐6小时,共吐泻30余次,开始为黄色稀便,后转为清水样便,就诊时大便呈米泔水样,患者衣裤均被污染。

《伤寒论》试题和答案汇总

《伤寒论》试题和答案汇总

伤寒论1一、单选题1. 桃花汤中赤石脂的用法是【1.5分】A. 吞服药末B. 与诸药同煎C. 单煎另服D. 一半入煎,一半吞服E. 另煎兑入干姜、粳米煎液中正确答案是D2. 桃核承气汤证的治法是【1.5分】A. 清热化瘀,通下里实B. 清热活血,分消湿热C.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D. 活血化瘀,泻下里热E. 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是D3. 某女,两年来头汗溱溱,虽寒冬腊月安静之下亦汗出不止,汗出以前额为多,饮食、二便如常,无其他不适。

面色晃白,脉浮缓,舌尖红,苔薄白。

治宜【1.5分】A. 桂枝汤B.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C. 栀子豉汤D. 桂枝加附子汤E. 小柴胡汤正确答案是A4. “往来寒热”意指【1.5分】A. 发热与恶寒同时出现B. 先发热,后恶寒C. 先恶寒,后发热D. 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E. 发热与恶寒间日出现正确答案是D5. 少阴病猪苓汤证的病机是【1.5分】A.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B. 阴虚有热,水气不化C. 肾阴不足,热扰胸膈D. 郁热未清,留扰胸膈E. 阳虚寒盛,水气泛滥正确答案是B6.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1.5分】A. 桃核、桂枝、大黄、厚朴、枳实B. 桃核、桂枝、大黄、芒硝、枳实C. 桃核、桂枝、大黄、芒硝、生甘草D. 桃核、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E. 桃核、桂枝、大黄、芒硝、厚朴正确答案是D7. “胸中窒”意指【1.5分】A. 胸中有疼痛感B. 胸中烦闷,不可言状C. 呼吸不畅,胸中有压榨感D. 如结胸状,按之疼痛E. 胸中有闭塞不舒之感正确答案是E8. 少阴病阳回自愈的脉症是【1.5分】A. 脉暴微,手足反温B. 脉暴出,下利不止C. 脉微细,吐已下断D. 脉微细沉,身反发热E. 脉沉微,不烦而躁正确答案是A9. 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药物分量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1.5分】A. 厚朴二两B. 枳实三枚C. 大黄六两D. 芒硝三合E. 甘草二两正确答案是E10. 下列方剂中具有清热除烦,宽中消满功效的是【1.5分】A. 栀子豉汤B. 栀子厚朴汤C. 大承气汤D. 栀子干姜汤E. 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正确答案是B11. 四逆汤证有【1.5分】A. 恶寒蜷卧,下利肢厥,汗出脉微B. 下利止,亡血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正确答案是A12.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霍乱考试题及答案

霍乱考试题及答案

霍乱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霍乱是由以下哪种细菌引起的?A. 大肠杆菌B. 沙门氏菌C. 霍乱弧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C2. 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性传播答案:B3. 霍乱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项?A. 咳嗽和发热B. 腹泻和呕吐C. 皮疹和关节痛D. 头痛和乏力答案:B4. 霍乱弧菌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生存方式是什么?A. 土壤中B. 水体中C. 空气中D. 食物中5. 霍乱的治疗原则是什么?A. 抗生素治疗B. 支持性治疗C. 手术治疗D. 放射治疗答案:B6. 霍乱疫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预防感冒B. 预防霍乱C. 预防肝炎D. 预防肺炎答案:B7. 霍乱弧菌感染后,人体主要的免疫反应是什么?A. 细胞免疫B. 体液免疫C. 非特异性免疫D. 自身免疫答案:B8. 霍乱患者需要补充的主要电解质是什么?A. 钾B. 钠C. 钙D. 镁答案:B9. 霍乱的潜伏期一般为多久?B. 3-7天C. 7-14天D. 14-21天答案:A10. 霍乱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项?A. 饮用未经处理的水B. 食用未煮熟的食物C.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D. 在疫区不采取防护措施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霍乱弧菌属于______菌,其形态为______形。

答案:革兰氏阴性,逗点2. 霍乱的主要临床表现为______和______,严重时可导致______。

答案:腹泻,呕吐,脱水3. 霍乱的治疗中,除了补充电解质外,还需注意______和______。

答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 霍乱疫苗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口服,注射5. 霍乱的预防措施中,个人卫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勤洗手,饮用清洁水,食物煮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霍乱的流行病学特征。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推荐文档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推荐文档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121. 下列哪一症不是太阴病的主症:CA. 自利B. 食不下C. 胸下结硬D. 腹满而吐122. 太阴病“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指当用:DA. 理中汤B. 四逆散C. 四逆汤D. 理中、四逆汤一类的方剂123. 太阴病的治法是:BA. 温经回阳,益气补虚B .温中散寒,健脾燥湿C. 温胃散寒,降逆止呕D. 温经散寒,通阳化气124. 桂枝加芍药汤的药物组成是:AA. 小建中汤去饴糖B. 桂枝人参汤加芍药C. 桂枝汤倍芍药加厚朴D. 桂枝汤倍芍药,干姜易生姜125. 太阴病,“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的原因是:A. 脾气虚弱,易致腹泻B .脾阳不振,寒湿内盛C. 脾阳不振,本已自利D. 胃气虚弱,防其伤正126. 太阴病“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A. 湿邪化燥,病转阳明B. 中阳衰败,生化无源C. 脾阳恢复,寒湿自退D. 脾阳下陷,阴液下竭A. 发汗127.完成原文“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是因为: CB. 吐下C. 解表D. 以上都不是128. 下列脉证,不宜使用小柴胡汤的是:DA.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B.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而不去者C.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D. 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胁下满,小便难者129. 下述哪项不属于小柴胡汤的加减法?CA.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B.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C.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D.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130. 柴胡加芒硝汤证的治法是:AA. 和解少阳,兼泻热去实B. 和解少阳,兼软坚散结C. 和解少阳,兼清解里热D. 和解少阳,兼清热利湿131. 患者,男,近二天右胁下满痛拒按,出汗,午后发热,胸闷心烦,恶心呕吐频作,厌食,不大便五天,小便黄,舌稍红,苔白厚,脉弦浮滑而数。

伤寒霍乱练习题目

伤寒霍乱练习题目

伤寒A1型题1、以对症治疗为主的传染病是:EA、钩体病B、艾滋病C、伤寒D、恙虫病E、霍乱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BA.肠出血B.肠穿孔C.支气管肺炎D.中毒性心肌炎E.股静脉血栓形成3、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AA.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B.大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C.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D.血清肥达反应阳性E.发热、表情淡漠、耳鸣以及外周血白细胞降低4、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可能原因是:BA.伤寒的病情严重B.伤寒杆菌内毒素诱发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C.伤寒患者患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D.使用氯霉素治疗进行病原治疗E.使用头孢菌素进行病原治疗5、伤寒的典型表现不包括:AA、卡他症状B、持续发热C、肝脾大D、相对缓脉E、消化道症状6、伤寒并发症多半出现在病程的BA、第1周内B、第2-3周内C、第4-5周内D、第6周内E、整个病程7、临床检出伤寒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是:BA、血培养第1-2周B、骨髓培养C、大便培养第3-4周75%D、小便培养第3-4周25%E、痰培养8、在伤寒病程第四周,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是:CA、血培养B、骨髓培养C、大便培养D、小便培养E、痰培养9、在伤寒的流行病学上具有主要意义的是:DA、伤寒患者B、伤寒暂时带菌者C、伤寒恢复期患者D、伤寒慢性带菌者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10、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A、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单核细胞的增生性反应B、肠系膜淋巴结的灶性坏死C、肾脏、心肌的营养不良性改变D、肾小球基底膜有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着E、肝脾骨髓有巨噬细胞增生11、伤寒原发菌血症的表现为:EA、发热B、全身酸痛C、咳嗽D、食欲不振E、无症状A2型题12、伤寒患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时,伤寒病原治疗宜用:DA.氯霉素B.复方甲基异恶唑C.万古霉素D.头孢他啶E.红霉素13、患者发热一周,肥达反应结果为H 1∶1280(+)、O 1∶640(+)、A 1∶640(+)、B1∶640(+)和C(-),应考虑:EA.伤寒早期B.伤寒C.副伤寒乙D.副伤寒丙E.伤寒疫苗预防接种后男性,36岁,广州某公司产品推销员。

试题(伤寒、菌痢、霍乱)

试题(伤寒、菌痢、霍乱)

一、名词解释1、伤寒复发:少数病人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彻底的病人。

2、玫瑰疹:在伤寒病程第6~12日皮肤可出现直径约为2~4mm小丘疹,淡红色、压之退色、稍隆起,多分布于胸腹部,数量少,一般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约2~3日后消退。

3、慢性菌痢:菌痢反复发作后或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慢性菌痢。

4、口服补液盐(ORS):每升液体含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

5、霍乱的脱水虚脱期:剧烈泻吐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等。

6、肥达反应:为伤寒血清凝集反应,具有辅助诊断伤寒的价值。

7、伤寒再燃:部分伤寒病人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在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上升,血培养可为阳性,称为再燃,可能与菌血症未被完全控制有关。

二、单项选择1 、伤寒病人在极期的热型多呈A 驰张热B稽留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持续发热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肝炎D胃穿孔 E 阑尾炎3、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肝炎D胃穿孔 E 阑尾炎4、不是伤寒病原治疗的药物A喹诺酮类B氯霉素C伯氨奎D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E 以上都不是5、伤寒肠穿孔好发部位A盲肠B回肠末段C乙状结肠D直肠E小肠6、伤寒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A 潜伏期B潜伏末期至病程第1周内C起病1周内 D 起病后第2~4周 E 起病后1~2周7、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A 发热及中毒症状,外周血白细胞降低B粪便培养阳性 C 血培养阳性D血常规检查E肥达反应8、一伤寒病人突发右下腹剧痛。

查: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呈板状腹,应考虑最大可能是A肠出血 B 肠穿孔 C 阑尾炎 D 肠炎E便秘所致9、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性反应B肠系膜淋巴结发生灶性坏死C肾脏、心肌的营养不良性改变D肾小球基底膜有球蛋白及补体沉着E肝、脾骨髓有巨噬细胞增生10、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持续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B持续发热,脾脏肿大、瘀点、重脉、白细胞减少C不规则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D弛张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E以上都不是11、伤寒第1周内阳性率最高的化验是A粪便培养B肥达反应C血培养D尿培养 E 补体结合试验12、伤寒的肠道并发症多出现在病程的A 第1周内B 第2~3周内C第4~5周内D第6周内 E 整个病程13、对伤寒腹胀病人护理,不正确的是A 用松节油热敷腹部B 肛管排气C协助轻轻翻身D可进食糖类饮食E可轻轻按摩腹部14、伤寒致病的重要因素是A 外毒素B内毒素 C 肠毒素D细胞毒素E神经毒素15、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高热B 明显脓血便C感染性休克D吐、泻不止E惊厥16、确定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有效的措施是A 粪便涂片查红、白细胞B 粪便培养C 粪便涂片查细菌D乙状结肠镜检查 E 荧光抗体染色查大便痢疾杆菌抗原成分17细菌性痢疾呈全年散发,以哪二季多见A春夏B夏秋C春秋D冬春E秋冬18、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其中以哪群最强A.A 群B.B群C.C群D.D群 E 以上多不是19、霍乱病人的大便性状A血便B黏液脓血便C蛋花样水便D米泔水样便 E 果酱样粪便20、对霍乱非流行期间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最重要?A严格执行国境卫生检疫B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C对接触者留检D 搞好饮食卫生,做好水源、粪便管理,消灭苍蝇E 进行预防接种工作21、霍乱的典型临床特征为A 剧烈泻、吐米泔水样物,高热,严重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B剧烈泻、吐米泔水磁物,严重脱水,腹痛,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C剧烈泻、吐米泔水样物,高热,腹痛,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D剧烈泻、吐米泔水样物,严重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E剧烈泻、吐米泔水样物,高热,腹痛,严重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22、抢救霍乱病人最重要的措施是A立即采用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B根据脱水程度立即静脉快速输注生理盐水C立即用利尿剂防止肾功能衰竭D立即用升压药提升血压纠正休克E立即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生素23、疑似霍乱的病人入院,护士首先应作的是A分室隔离 B 测血压C 留取标本D 记录24h出入量E通知医生24、对霍乱病人基础护理的重点是A 注意保暖B 做好口腔护理C 保持肛门清洁,便后用温水擦肛周皮肤D 定期洗澡E 保持床单清洁25、霍乱病人反应期时发热是由于A体温调节中枢障碍 B 血液浓缩易致散热障碍 C 弧菌侵入血循环 D 肠毒素吸收E继发感染26、霍乱病人泻吐、“米泔水”样物主要是因为吐、泻物中A含有大量粘液B含有大量脓细胞C含有大量胃肠粘膜D缺乏胃酸E缺乏胆汁27、霍乱的常见表现为A 泻、吐同时发生B先泻后吐 C 先吐后泻D只泻不吐 E 只吐不泻28、男性,32岁,夏季发病,病前1天曾吃海蟹、鱼。

《伤寒论》本科试卷及参考答案

《伤寒论》本科试卷及参考答案

s湖南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本科试卷及参考答案《伤寒论》试卷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试时间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

得分:__________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A.燥热结聚胃腑B.邪热充斥内外C.表热过盛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

请填入:A.心烦腹满B.昼日烦躁不得眠C.身热不去D.心烦腹满,卧起不安E.卧起不安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A.内热偏盛B.湿热较盛C.阴虚较盛D.热与水结较盛E.邪在阳,表不解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选用何方:A.桂枝汤B.大青龙汤C.小青龙汤D.苓桂术甘汤E.五苓散5.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A.先煮B.后下C.用麻沸汤渍之D.与它药同煮E.以上均不是6.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是:A.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B.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C.心阳虚,冲脉之气上逆D.心阳虚,肝胃之气上逆E.以上都不是7.“心下痞”一症可见于下列除哪项之外的证候?A.五苓散证B.甘草泻心汤证C.桂枝人参汤证D.赤石脂禹余粮汤证E.旋复代赭汤证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________主之”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白虎汤E.栀子厚朴汤9.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的治法:A.清热化滞,滋津润燥B.清热燥湿,坚阴止利C.泻热和胃,软坚润燥D.泻热通便,消滞除满E.攻下实热,荡涤燥结10.阳明腑证,失下,昏不知人,气喘舌焦,首选方是:A.白虎汤B.大承气汤C.四逆汤D.四逆加人参汤E.白虎加人参汤11.治寒湿发黄“于寒湿中求之”是指:A.发散寒湿B.温下寒湿C.发散寒邪,淡渗利湿D.发散寒湿,补脾利湿E.温阳祛寒,除湿12.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A.竹叶石膏汤B.栀子豉汤C.白虎汤D.桂枝汤E.白虎加人参汤13.“伤寒吐后腹胀满”宜用: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B.调胃承气汤C.栀子厚朴汤D.桂枝加芍药汤E.理中汤14.原文填空:“阳明病,胸胁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________。

伤寒论(8.5)--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答案)

伤寒论(8.5)--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答案)

伤寒论第八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答案一. 选择题(一)A1型题.1.B.此题考查对《伤寒论》中所论霍乱类型的掌握。

2.B.此题考查对霍乱的证候特点的掌握。

3.C.此题考查对霍乱兼表证治疗方法的掌握。

4.B.此题考查霍乱兼表证而以里虚寒证为急治疗方法的掌握。

5.B.此题考查对理中汤服后的注意事项的了解。

6.A.此题考查对理中汤方后加减化裁及使用方法的掌握。

7.D.此题考查对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治的掌握。

8.A.此题考查对四逆加人参汤证病机的掌握。

9.C.此题考查霍乱病篇中桂枝汤的运用。

10.C.此题考查对霍乱病愈后调理的掌握。

(二)A2型题1.B.此题考查运用五苓散治疗霍乱的辨证论治能力。

2.D.此题考查运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治疗霍乱的辨证论治能力。

3.B.此题考查运用桂枝汤治疗霍乱差后的身痛的能力。

(三)B型题.1.C.此题考查对霍乱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证治的掌握。

2.A.此题考查对霍乱病四逆汤证证治的掌握。

3.B.此题考查对白通汤的药物组成的掌握。

4.A.此题考查对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的药物组成的掌握。

5.A.此题考查对霍乱病四逆汤证证治的掌握。

6.C.此题考查对霍乱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证治的掌握。

(四)X型题.1.ABCDE。

此题考查对霍乱病的病因的掌握。

2.BE。

此题考查对湿霍乱的临床特征的掌握。

3.ABCDE。

此题考查对干霍乱的临床特征的掌握。

4.ABDE。

此题考查对理中汤加减法的掌握。

5.ABCD。

此题考查对《伤寒论》中所载霍乱病治疗方法的掌握。

6.ABCDE。

此题考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的临床表现二.非选择题(一)名词解释题1.霍乱:霍,有急骤、卒然之意;乱,即撩乱、变乱之意。

霍乱是指发病突然,吐泻交作,挥霍撩乱的病症。

2.脐上筑:筑者,捣也,形容脐上跳动不安如有物捶捣。

3.如食顷:约吃一顿饭的时间。

4.吐已下断:指吐利因液竭物尽而停止。

5.消息和解其外:消息即斟酌的意思;消息和解其外是指发汗解肌表之邪当根据病情轻重灵活变通用药。

2020年自考《伤寒论》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伤寒论》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伤寒论》习题及答案(卷二)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伤寒论》所讨论的霍乱当属:BA.干霍乱 B.湿霍乱C.热霍乱D.寒霍乱E.以上都不是2.霍乱的证候特点是:BA.发热恶寒B.突发呕吐而利C.头痛身疼D.腹满而吐E.脉微细3.霍乱兼表证治用分利兼表散法,后世称为急开支河,共代表方剂为:CA.葛根汤B.桂枝加人参汤 C.五苓散 D.黄苓汤 E.葛根黄芩黄连汤4.霍乱兼表证而以里虚寒证为急者,应用何方主治:BA.四逆汤B.理中汤 C.白通汤 D.四逆加人参汤 E.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5.服理中汤后应注意的事项是:BA.腹中未热,加量再服B.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余,微自温,勿发揭衣被C.服汤后,糜粥自养D.服后饮热稀粥一升余,温服一时许E.白饮合服6.理中丸证若见渴欲得水者,当作如下的化裁:AA.加重白术用量至四两半B.去术加桂四两 C.加茯苓二两D.加天花粉三两E.加人参至四两半7.霍乱阳亡阴竭,证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当用下列何方主之:DA.四逆汤B.通脉四逆汤 C.白通汤 D.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E.白通加猪胆汁汤8.第385条四逆加人参汤证,“利止,亡血也”之“亡血”是指:A A.亡失津液B.亡失血液 C.亡失阳气 D.亡失阳气阴液 E.亡失元阳9.霍乱里和而表未解,表现为“吐利止而身疼痛不休者”,宜下列何汤“小和之”?CA.小柴胡汤B.柴胡桂枝汤 C.桂枝汤 D.桂枝人参汤 E.小建中汤10.霍乱病经治疗后,“脉平,小烦”的原因是:CA.余邪未尽B.邪气复聚 C.脾胃气弱不能化谷 D.复感外邪 E.阴虚发热(二)A2型题1.患者,男,18岁。

昨晚因食不洁食物,又加露宿着凉,晨起即觉周身不适,呕吐泄泻频繁,泻下物稀如浊水,伴肚腹绞痛,并感周身疼痛,发热38℃,口渴欲饮水,小便少,舌淡,脉浮数,临床最佳辨证是:BA. 理中丸证B.五苓散证C. 葛根芩连汤证D. 白头翁汤证E.桂枝人参汤证2.患者,男,42岁。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伤寒论选读电子书(六版)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伤寒论选读电子书(六版)
(386) ·
理中丸方
人参 乾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檮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
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①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荔彤《伤寒论本义》云:“伤寒
者外感病,霍乱者内伤病也。伤寒之发热头痛身疼恶寒,风寒在营卫;霍乱之发热头痛身疼
恶寒,必兼吐下,风寒在胃府泡。……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与伤寒同,因其暴感胃府,故兼
行吐利与伤寒异,此两病分关之源头也。”可供参考。 .
若吐利甚而寒多不渴,说明病证属里属阴,而表证必微,此乃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清
气不升,浊气上逆,其证当伴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缓弱等。因其表里同
病,但以里虚寒证为急,故以理中汤(丸)温中散寒,健脾胜湿。
本条论霍乱兼表,表里同病,寒热不同证候的不同治法,正如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
内外相干,胃肠功能逆乱,故发吐利。惟其吐利,清浊不分,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运行失
常,既不能上承于口,又不能下输膀胱,但浸渍胃肠,故常兼见口渴、小便不利,宜用五苓
散疏散外邪,并化气行水。俾津液运行复常,则清浊不至相干,胃肠无浸渍之患,而霍乱得 愈。此为分利兼表散法,后世亦称为急开支河。
之壅补,加桂枝以温肾降冲,通阳化气。(2)吐多者,是胃寒饮停而气逆,故去白术之补土
壅塞,加生姜以温胃化饮,下气止呕。(3)下利严重者,是脾气下陷,脾阳失运,故还需用白
术健脾燥湿以止利。(4)心下悸者,是水邪凌心,可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5)渴欲
饮水者,乃脾不散精,水津不布,宜重用白术健脾益气,以运水化津。(6)腹中痛者,是中

伤寒论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伤寒论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伤寒论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猪苓汤的治禁A、发热,汗出多而渴B、口渴,小便不利C、脉浮发热D、下利E、心烦不得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能够体现“其高者,因而越之”治疗原则的方剂是A、大陷胸丸B、桂枝加葛根汤C、瓜蒂散D、桂枝去芍药汤E、白散方正确答案:C3、“病人有寒”不可复发汗的病机是A、阴血亏虚B、肺肾阴亏C、阴伤火炽D、素有中寒E、湿热下注正确答案:D4、除重复与佚方外,《伤寒论》共载有方剂的数量是A、397首B、111首C、113首D、245首E、112首正确答案:E5、目中不了了的病位是A、白虎加人参汤证B、栀子豉汤证C、猪苓汤证D、附子汤证E、大承气汤证正确答案:E6、“面合色赤”的病机是A、邪热上炎,病势向上B、湿热上熏,肠无燥实C、表邪怫郁不解D、上热下寒,胃中虚冷E、邪热在经,腑未成实正确答案:E7、“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皮肤”和“骨髓”的涵义是A、皮毛和脏腑B、太阳和太阴C、浅表部位和深层部位,即外和里D、三阳和三阴E、六腑和五脏正确答案:C8、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的辨证体系是A、六经辨证B、气血津液辨证C、八纲辨证D、脏腑辨证E、经络辨证正确答案:A9、“将息”的涵义是指A、忌口B、调理休息将养调息C、将就D、斟酌之意E、喘息正确答案:B10、厥逆的病机是( )A、阴阳气不相顺接B、寒热错杂,气机逆乱C、气血两虚,肢体失养D、阳气虚衰,温煦不及E、阴阳两虚,内外格拒正确答案:A11、属于当归四逆汤的药物有( )A、当归、附子、干姜、甘草B、当归、附子、白芍、细辛、甘草、通草、大枣C、当归、附子、白芍、生姜、细辛D、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大枣E、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生姜、大枣正确答案:D12、脉浮数者误用下法而出现身重的病机是A、气血瘀滞B、正气已伤C、阴血不足D、风寒束表E、湿邪内蕴正确答案:B13、真武汤证出现心下悸的机制是 [ ]A、心阳不足,心脉失养B、气血虚弱,心失所养C、阳虚水泛,水气凌心D、胃虚水停,水气上犯正确答案:C14、大陷胸汤中甘遂的用法是A、诸药同煎B、研末冲服C、后下D、先煎E、包煎正确答案:B15、以下诸方,除哪项外,均有黄芩:[ ]A、柴胡加龙骨牡蛎汤B、半夏泻心汤C、大柴胡汤D、黄连汤正确答案:D16、患者脾胃素弱,形寒怕冷。

中医耳鼻喉科(医学高级):伤寒论考试试题

中医耳鼻喉科(医学高级):伤寒论考试试题

中医耳鼻喉科(医学高级):伤寒论考试试题1、单选霍乱阳忘阴竭,症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当用下列何方主之()A.四逆汤B.通脉四逆汤C.白通汤D.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E.白通(江南博哥)加猪胆汁汤正确答案:D2、多选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的含义是()A.阴虚不能制阳B.营卫失调C.卫阳浮盛,营阴失守D.脉象浮弱E.正虚邪盛正确答案:C, D3、多选有面色赤的汤证是()A.白通汤证B.通脉四逆汤证C.四逆汤证D.白通加猪胆汁汤证E.四逆散证正确答案:A, B, D4、单选太阳病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

心下悸,欲得按,其主治方是()A.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C.桂枝加桂汤D.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E.桂枝甘草汤正确答案:E5、单选桃花汤证不应见到的症状是()A.小便不利B.腹痛C.下利便脓血D.里急后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6、单选患者,男,35岁。

发热、恶寒、无汗两天,用解表发汗法,发热不解,出现腹胀满痛,拒按,大便三日未行,舌红,苔黄,脉沉实。

治疗应首选()A.小陷胸汤B.调胃承气汤C.小承气汤D.大承气汤E.大陷胸汤正确答案:E7、单选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药物为()A.去半夏,加重人参,加麦冬B.去半夏、黄芩,加栝楼根C.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栝楼实D.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E.去半夏、黄芩,加五味子、栝楼根正确答案:D8、单选霍乱里和而表未解,表现为“吐利止而身疼痛不休者”,宜下列何汤“小和之”?()A.小柴胡汤B.柴胡桂枝汤C.桂枝汤D.桂枝人参汤E.小建中汤正确答案:C9、单选小青龙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见喘,其主要区别在于()A.有无表证B.有无内热C.有无水饮D.有无烦躁E.有无呕逆正确答案:C10、多选下列病证中,宜用桂枝汤治疗的有()A.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B.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C.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D.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E.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正确答案:A, B, C, D, E11、单选大青龙汤证的病机主要是()A.外感寒邪,内伤饮食B.风邪袭表,营卫不和C.寒邪袭表,营阴郁滞D.风寒外袭,少阴阳虚E.寒邪束表,内郁化热正确答案:E12、单选“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应用()A.大建中汤B.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C.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D.小建中汤E.桂枝人参汤正确答案:D13、单选治疗阳明实证的主要治法是()A.通便泻热B.和胃通腑C.急下存阴D.攻下实热E.消滞除满正确答案:D14、单选葛根芩连汤证中的下利一证,最确当的病机是()A.太阳表邪不解,内迫阳明B.湿热下注,大肠气滞C.脾胃阳虚,水气内停D.表证误下,邪热内结肠胃E.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正确答案:D15、单选患者,女,56岁。

霍乱病篇习题

霍乱病篇习题

霍乱病篇习题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伤寒习题集/ 霍乱病篇习题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伤寒论》所讨论的霍乱当属:A.干霍乱 B.湿霍乱C.热霍乱D.寒霍乱E.以上都不是2.霍乱的证候特点是:A.发热恶寒B.突发呕吐而利C.头痛身疼D.腹满而吐E.脉微细3.霍乱兼表证治用分利兼表散法,后世称为急开支河,共代表方剂为:A.葛根汤B.桂枝加人参汤 C.五苓散 D.黄苓汤 E.葛根黄芩黄连汤4.霍乱兼表证而以里虚寒证为急者,应用何方主治:A.四逆汤B.理中汤 C.白通汤 D.四逆加人参汤 E.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5.服理中汤后应注意的事项是:A.腹中未热,加量再服B.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余,微自温,勿发揭衣被C.服汤后,糜粥自养D.服后饮热稀粥一升余,温服一时许E.白饮合服6.理中丸证若见渴欲得水者,当作如下的化裁:A.加重白术用量至四两半B.去术加桂四两 C.加茯苓二两D.加天花粉三两E.加人参至四两半7.霍乱阳亡阴竭,证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当用下列何方主之:A.四逆汤B.通脉四逆汤 C.白通汤 D.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E.白通加猪胆汁汤8.第385条四逆加人参汤证,“利止,亡血也”之“亡血”是指:A.亡失津液B.亡失血液 C.亡失阳气 D.亡失阳气阴液 E.亡失元阳9.霍乱里和而表未解,表现为“吐利止而身疼痛不休者”,宜下列何汤“小和之”?A.小柴胡汤B.柴胡桂枝汤 C.桂枝汤 D.桂枝人参汤 E.小建中汤10.霍乱病经治疗后,“脉平,小烦”的原因是:A.余邪未尽B.邪气复聚 C.脾胃气弱不能化谷 D.复感外邪 E.阴虚发热(二)A2型题1.患者,男,18岁。

昨晚因食不洁食物,又加露宿着凉,晨起即觉周身不适,呕吐泄泻频繁,泻下物稀如浊水,伴肚腹绞痛,并感周身疼痛,发热38℃,口渴欲饮水,小便少,舌淡,脉浮数,临床最佳辨证是:A. 理中丸证B.五苓散证C. 葛根芩连汤证D. 白头翁汤证E.桂枝人参汤证2.患者,男,42岁。

伤寒论练习题及答案

伤寒论练习题及答案

伤寒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十枣汤证中“漐漐汗出”的原因是A、表邪不解B、热邪外蒸C、阳虚不摄D、水热相蒸E、水饮外泛,影响营卫正确答案:E2、根据原文,附子汤证的脉象特征是A、脉数B、脉沉C、脉细D、脉弱E、脉弦正确答案:B3、顾某,男性,忽感风邪,始则啬啬恶寒,继则微热,头项强痛,腰臀酸楚,自服发汗药,而汗出淋漓,小便较少,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当用: [ ]A、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B、桂枝加附子汤C、桂枝加葛根汤D、桂枝新加汤正确答案:B4、阳明蓄血证之喜忘病机是A、痰蒙心窍B、瘀热互结,心神失养C、燥实互结,上扰心神D、痰瘀互结,上扰心神E、阳虚扰神正确答案:B5、白虎汤的药物组成包括A、知母、黄芩B、知母、黄柏C、石膏、黄连D、石膏、黄芩E、粳米、甘草正确答案:E6、太阳中风之“脉缓”意指A、怠慢迟缓B、柔缓而不紧急C、脉沉弱D、脉细弱E、松弛正确答案:B7、阳明蓄血证的大便特点是A、大便难B、大便初硬后溏C、大便乍难乍易D、大便虽硬,反易,色黑E、大便硬正确答案:D8、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证的用法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温覆令一时许,汗出如水流漓B、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C、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D、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正确答案:A9、半夏泻心汤证的治法是:[ ]A、和中降逆消痞B、扶阳补中消痞C、和胃补中消痞D、和中泄热消痞正确答案:A10、与半夏泻心汤比较,生姜泻心汤药物组成上的变化是A、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B、加生姜三两C、去干姜,加生姜三两D、减干姜一两,加生姜三两E、去干姜,加生姜四两正确答案:A11、治疗“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适宜的方剂是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B、桂枝人参汤C、小建中汤D、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E、理中汤正确答案:C12、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具有解表作用的药物是A、葛根B、桂枝C、黄连D、黄芩E、炙甘草正确答案:A13、虚寒下利兼表证,治当先温里,应选用的方剂为( )A、吴茱萸汤B、理中丸C、白通汤D、当归四逆汤E、四逆汤正确答案:E14、大结胸重证的临床特点是:[ ]A、胸胁、心下至少腹疼痛,按之石硬B、胸胁痛,脉沉紧C、心下疼痛,寸脉浮,关脉沉D、胸腹疼,按之痛,脉沉紧正确答案:A15、“脉来缓,时有中止,止无定数,无规律”所指的脉象是A、涩脉B、代脉C、结脉D、伏脉E、促脉正确答案:C16、“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其病机是A、胃阴虚B、胃中虚冷C、里热盛D、表邪已解而里气未和E、中气下陷正确答案:B17、《伤寒论》中并病的涵义是A、两经证候归并为一经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阳经与阴经的证候同时出现E、一经病证为主但兼有其他证候正确答案:B18、白虎加人参汤证之脉证为A、洪大B、紧C、滑疾D、沉实E、沉弱正确答案:A19、以下除哪项外,均属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主治范围? [ ]A、心烦B、口渴C、腹中雷呜D、心下痞正确答案:C20、《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大约是: [ ]A、晋代B、战国时期C、东汉末年D、西汉末年正确答案:C21、病者男性,前天因受凉后,即见恶风寒,昨天起见流鼻涕,身微疼,项背拘急不舒,微呕纳呆,小便正常,诊其头额微热,周身微汗,脉浮缓,苔薄白。

霍乱考试题及答案

霍乱考试题及答案

霍乱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霍乱是由哪种细菌引起的?A. 大肠杆菌B. 霍乱弧菌C. 沙门氏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B2. 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传播B. 食物和水传播C. 接触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B3. 霍乱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A. 高热B. 皮疹C. 腹泻和呕吐D. 黄疸答案:C4. 霍乱的潜伏期一般为多久?A. 1-2天B. 3-5天C. 7-10天D. 14-21天答案:A5. 霍乱的治疗原则是什么?A. 抗生素治疗B. 对症支持治疗C. 手术治疗D. 免疫治疗答案:B二、多选题6. 霍乱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饮用安全的水B. 食用煮熟的食物C.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D. 避免接触患者答案:ABC7. 霍乱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哪些?A. 季节性流行B. 地区性流行C. 人群普遍易感D. 儿童和老年人易感答案:ABC8. 霍乱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A. 粪便培养B. 血清学检查C. 血常规检查D. 尿常规检查答案:AB三、判断题9.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对)10. 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

(错)四、简答题11. 请简述霍乱的临床表现。

答:霍乱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和呕吐,腹泻多为水样便,呕吐物也为水样,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部分患者可出现肌肉痉挛、低血压等表现。

12. 请简述霍乱的诊断依据。

答:霍乱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流行病学史包括疫区居住史或接触史;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的水样腹泻和呕吐;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粪便培养出霍乱弧菌。

五、论述题13. 请论述霍乱的流行病学特征。

答:霍乱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季节性流行:霍乱主要在夏秋季节流行,与气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2)地区性流行:霍乱在某些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如沿海地区、河流流域等。

(3)人群普遍易感:霍乱对所有人群都有感染风险,但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感染。

(完整版)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推荐文档

(完整版)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推荐文档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121.下列哪一症不是太阴病的主症:C A.自利 B.食不下 C.胸下结硬 D.腹满而吐122.太阴病“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指当用:D A.理中汤 B.四逆散 C.四逆汤 D.理中、四逆汤一类的方剂123.太阴病的治法是:B A.温经回阳,益气补虚 B.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C.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D.温经散寒,通阳化气124.桂枝加芍药汤的药物组成是:A A.小建中汤去饴糖 B.桂枝人参汤加芍药 C.桂枝汤倍芍药加厚朴 D.桂枝汤倍芍药,干姜易生姜125.太阴病,“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的原因是:D A.脾气虚弱,易致腹泻 B.脾阳不振,寒湿内盛 C.脾阳不振,本已自利 D.胃气虚弱,防其伤正126.太阴病“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是因为:C A.湿邪化燥,病转阳明 B.中阳衰败,生化无源 C.脾阳恢复,寒湿自退 D.脾阳下陷,阴液下竭127.完成原文“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______ …”:B A.发汗 B.吐下 C.解表 D.以上都不是128.下列脉证,不宜使用小柴胡汤的是:D 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而不去者 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 D.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胁下满,小便难者129.下述哪项不属于小柴胡汤的加减法?C A.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 B.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 C.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 D.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130.柴胡加芒硝汤证的治法是:A A.和解少阳,兼泻热去实 B.和解少阳,兼软坚散结 C.和解少阳,兼清解里热D.和解少阳,兼清热利湿131.患者,男,近二天右胁下满痛拒按,出汗,午后发热,胸闷心烦,恶心呕吐频作,厌食,不大便五天,小便黄,舌稍红,苔白厚,脉弦浮滑而数。

伤寒论(8.5)--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答案)

伤寒论(8.5)--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答案)

伤寒论(8.5)--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答案)伤寒论第八章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答案一.选择题(一)A1型题.1.B.此题考查对《伤寒论》中所论霍乱类型的掌握。

2.B.此题考查对霍乱的证候特点的掌握。

3.C.此题考查对霍乱兼表证治疗方法的掌握。

4.B.此题考查霍乱兼表证而以里虚寒证为急治疗方法的掌握。

5.B.此题考查对理中汤服后的注意事项的了解。

6.A.此题考查对理中汤方后加减化裁及使用方法的掌握。

7.D.此题考查对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治的掌握。

8.A.此题考查对四逆加人参汤证病机的掌握。

9.C.此题考查霍乱病篇中桂枝汤的运用。

10.C.此题考查对霍乱病愈后调理的掌握。

(二)A2型题1.B.此题考查运用五苓散治疗霍乱的辨证论治能力。

2.D.此题考查运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治疗霍乱的辨证论治能力。

3.B.此题考查运用桂枝汤治疗霍乱差后的身痛的能力。

(三)B型题.1.C.此题考查对霍乱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证治的掌握。

2.A.此题考查对霍乱病四逆汤证证治的掌握。

3.B.此题考查对白通汤的药物组成的掌握。

4.A.此题考查对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的药物组成的掌握。

5.A.此题考查对霍乱病四逆汤证证治的掌握。

6.C.此题考查对霍乱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证治的掌握。

(四)X型题.1.ABCDE。

此题考查对霍乱病的病因的掌握。

2.BE。

此题考查对湿霍乱的临床特征的掌握。

3.ABCDE。

此题考查对干霍乱的临床特征的掌握。

4.ABDE。

此题考查对理中汤加减法的掌握。

5.ABCD。

此题考查对《伤寒论》中所载霍乱病治疗方法的掌握。

6.ABCDE。

此题考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的临床表现二.非选择题(一)名词解释题1.霍乱:霍,有急骤、卒然之意;乱,即撩乱、变乱之意。

霍乱是指发病突然,吐泻交作,挥霍撩乱的病症。

2.脐上筑:筑者,捣也,形容脐上跳动不安如有物捶捣。

3.如食顷:约吃一顿饭的时间。

4.吐已下断:指吐利因液竭物尽而停止。

5.消息和解其外:消息即斟酌的意思;消息和解其外是指发汗解肌表之邪当根据病情轻重灵活变通用药。

中医学《伤寒论选读》-各章自测题及答案

中医学《伤寒论选读》-各章自测题及答案

绪论一、单选题1、《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时期。

①先秦②西汉末年③东汉末年④南北朝2、最早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的是()①王叔和②林亿③庞安时④方有执二、填空题1、第一个校定《伤寒论》的人是。

第一本逐条注解《伤寒论》的书是的。

2、伤寒六经辨证体系以为纲,以为目。

3、三阳病的治疗以为主,三阴病的治疗以为主。

三、名词解释1、越经传2、直中3、两感4、并病四、问答题1、试述中医“伤寒”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单选题1、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的鉴别要点是()。

①发热与否②汗出与否③头痛与否④恶寒与否2、服桂枝汤,仍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当用()治疗。

①桂枝汤②桂枝加附子汤③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二、多选题(选择两项或两项以上正确答案)1、伤寒发生传变,出现的症状有()()()()()。

①脉数急②脉静③发热不恶寒④颇欲吐⑤躁烦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得衣,属于()()()()()。

①真热假寒②真寒假热③外寒内热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⑤“寒在皮肤,热在骨髓”3、太阳病治疗后,出现哪些症状仍可用桂枝汤治疗?()()()()()①漏汗不止②大汗出,脉洪大③气上冲④反烦不解⑤脉促胸满三、填空题1、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

2、太阳病,头痛,,,恶风,桂枝汤主之。

3、喘家作,桂枝汤加、佳。

4、坏病的治疗原则是。

5、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四、名词解释1、坏病2、痸(瘛)瘲3、阳浮而阴弱五、问答题1、桂枝汤的煎服法和药后护理有哪些特点?2、三种太阳病轻证的症状和病机有何不同?如何治疗?第二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一、单选题1、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与()。

①桂枝汤②麻黄汤③小青龙汤④小柴胡汤2、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与()。

①承气汤②麻黄汤③桂枝汤④柴胡汤3、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厚朴与人参的用药比例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霍乱病辩证论治练习题
一、A1
1、五苓散可用于治疗
A、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
B、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C、太阳病,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D、以上皆非
E、以上皆可
2、关于霍乱“寒多不用水”的病机,错误的是
A、寒湿内阻
B、浊气上逆
C、脾不散精
D、清气不升
E、中焦阳虚
3、患者吐利甚而寒多不渴,伴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缓弱,此证的治法为
A、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B、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C、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D、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E、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二、B
1、A.脐上悸动
B.腹满
C.里寒甚
D.渴欲饮水
E.头痛发热
<1> 、理中丸重用白术健脾益气,以运水化津,可治疗霍乱所致
A B C D E
<2> 、理中丸去白术,加附子以辛温通阳、散寒除满,可治疗霍乱所致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