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

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

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
1、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严格的时间观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服务热情周到、有礼貌。

2、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3、有健全的抢救组织,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责。

熟悉常见急诊抢救预案,有过硬的基础护理技术及抢救技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电击除颤、洗胃等)。

能熟练操作抢救仪器和排除一般故障。

抢救记录及时完整真实。

分诊护士要掌握急诊就诊标准,分诊正确率在90%以上。

遇有传染病时,做好消毒隔离。

4、急救药品、器材要时刻保持性能良好做到一专:即专人负责;四定:即定位放置、定数量、定卡片、定消毒时间。

5、对留观病人的病情观察做到四及时: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时。

基础护理认真细致,无因护理不当引起的护理并发症。

6、急诊出诊工作做到动作迅速,用物齐全,记录完整。

配合抢救及时熟练。

7、急诊环境清洁、整齐、安静、有序,室内布局合理,物品陈设规范。

8、急诊手术室管理符合要求。

9、质量达标率≥90%。

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

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

游仙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

1、科内须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全科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定期进行医疗、护理质量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登记。

2、质量控制指标要求:①预检分诊正确率≥95%;②急诊诊断正确率: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0%;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三级医院≥85%:二级医院≥80%;④病历合格率100%,优良率≥85%,无病历丢失;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详细且全面,合格率≥95%;⑤处方合格率达100%。

⑥医疗事故零发生。

3、预检分诊护士护龄应在10年以上,以保证预检分诊的及时准确。

4、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抢救室有抢救规程备查。

5、制定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危重病人告知签名制度;急诊手术知情同意书、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特殊诊疗知情同意书等。

6、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对药物不良反应按要登记、上报和及时处理。

特殊(包括麻醉、剧毒)药品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7、专科诊室基本齐全,诊室医生不脱岗,科间协调、无推诿。

省级医院实行总住院医生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二线咨询班医生应召能在20分钟内到达急诊现场。

8、抢救室和监护室原则上应实行封闭式管理。

9、综合治疗室(输液注射室)要求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

10、处置室要求有专人负责,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识。

11、挂号、收款处应该安全、方便、服务热情,无排长队现象。

12、急诊药房应该单设,药物满足常规急救需要。

13、急诊化验室应位于急诊区内,三级医院急诊科化验室应能开展动脉血气、血糖和心肌酶学和肌钙蛋白等项目的快速检测。

14、影像学检查室(含X线检查室、B超室、CT室)应位于急诊区内。

15、有条件的医院胃镜、纤支镜和血液净化等检查和治疗应能床旁实行。

最新急诊科护理质量达标措施及监测指标

最新急诊科护理质量达标措施及监测指标

2020年急诊科护理质量达标措施及监测指标目标一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100%一、建立和完善急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一般治疗操作前至少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就诊卡号等,实施者应让患者或者家属复述患者姓名,作为确认的手段,以确保的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在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应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实施双重检查。

二、对“三无人员”可使用“临时命名+就诊卡号”的方式进行识别。

三、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识制度。

目标二急诊患者分诊准确率≥95%一、建立预检分诊核心制度,有清晰明确的分诊指引。

二、有开放急诊绿色通道的工作指引,有大批伤员的分流方案。

三、分诊护士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取得执业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经过急诊专业化培训的护师担任分诊,确保分诊有效。

四、根据分诊情况合理安排就诊次序(按病情分级安排),对各类患者的安置措施恰当。

五、有预见性地发现问题,能发现危及患者生命的指征,落实危重患者优先处理措施。

六、组织协调各部门,保证大型抢救顺利完成。

七、及时化解处理护理纠纷苗头。

目标三消毒隔离合格率100%一、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消毒,每次操作前后先洗手或用快速消毒剂消毒手,每个手消毒剂注明开启日期、失效期及责任人。

二、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掌握率100%.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

四、湿化瓶每日更换,按要求消毒备用。

五、体温表冲洗后置入75%酒精浸泡半小时,再次冲洗待干备用。

六、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执行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密闭运送,交接记录签名规范。

七、病房换下的被褥丢入污物桶内,不在护士站、病房、走廊清点。

八、一次性医疗用品,不重复使用,使用后的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利器盒内。

九、抹布、拖把专用标识清楚,科室有清洁区,储物间已划分,开启的无菌溶液需注明日期、时间、责任人,不超过24h, 抽吸的药液不超过4h。

十、科内使用的血压计、平车、听诊器、轮椅无污渍,各种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由主班护士每天清洁,每个星期一大消毒一次。

急诊科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急诊科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急诊科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1.技术能力要求
(1)熟练掌握接诊和分诊技巧和流程。

(2)掌握常见疾病的急救流程和病情观察,如心跳骤停、急性中毒、复合伤、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休克、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性心衰、癫痫持续状态等。

(3)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4)熟练掌握急救技能。

(5)掌握心电监护、心电图机、输液泵/微量泵等常用抢救仪器的使用技术等。

(6)掌握气道护理方法。

(7)掌握常见急救配合,如:气管插管或切开、深静脉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诊断性穿刺、心脏临时起搏等。

(8)熟悉常见急救药物的作用、剂量。

(9)掌握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

(10)掌握抢救记录的书写规范。

2.工作标准
(1)熟练掌握急诊抢救的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

(2)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抢救制度和操作常规。

(3)分诊正确,抢救配合及时到位,操作规范。

(4)抢救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快的应变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
的沟通能力。

(6)按护理部的年培训计划参加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考核成绩须达到85分以上。

急诊急救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急诊急救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急诊急救工作质量考核标准急诊急救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救治效果。

为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质量,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全面有效的急诊急救工作质量考核标准,以保证医护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高效运作。

一、人员配备急诊科应配备一支专业高效的医疗团队。

人员配备的要求包括:1. 医生:急诊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急救技能。

医生数量应根据患者量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

2. 护士:急诊护士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紧急援助能力。

护士人数应根据患者负荷和协助医生的要求确定。

3. 检验师、放射技师等辅助人员:负责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任务。

二、急救设备急救设备的充足与否是保障急诊急救工作质量的基本前提。

急救设备的要求包括:1. 呼吸、循环监护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等。

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2. 体温调节设备:包括体温计、加热毯等。

设备应易于操作且准确可靠。

3. 创伤救护设备:包括担架、活动轨、颈椎固定架等。

设备应方便快捷,有利于患者的快速转运和安全固定。

三、急诊流程急诊流程是保证急诊急救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

急诊流程的要求包括:1. 分诊制度:患者进入急诊后应进行快速、准确的分诊,将病情较重的患者优先处理。

2. 协作配合:医护人员之间应紧密配合,形成默契的工作模式。

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应准确清晰。

3. 急救路径:制定急救路径,规范化急救流程,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标准的救治。

四、急救效果急救效果是急诊急救工作质量考核的核心指标。

急救效果的评估标准包括:1. 救治成功率:评价急救工作的效果是患者是否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并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2. 救治时间:衡量急诊急救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3. 复发率:评价急救工作的效果是患者在出院后是否有复发或并发症的发生。

五、监督与反馈急诊急救工作需要进行监督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200分)
项目 序号
标准内容及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护士 管理 10分
1 护士仪表、行为符合要求,坚守岗位 2 护士态度热情,礼貌待人,落实首问负责制 3 各级、各类、各岗位护理人员职责明确,护士知晓 4 实行分层、弹性排班、人员合理安排 5 有紧急状态下护士调配预案,切合实际,落实到位
3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3

42 准确记录120急救中心护送来诊患者的信息,做到有备可查询 3
准确记录无主患者信息,及时上报科主任或护士长
3
43 准确记录基础医疗机构转入患者信息,做到有备可查询
3
负责对外联络工作,负责解决本班的疑难问题,遇有无名氏
44Βιβλιοθήκη 、打架、刀伤等涉及法律及民事纠纷的、大型医疗抢救、突 发卫生公共事件等,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科主任、护士长
2
2 一次不符合要求扣1
2

2
合计
200
备注:
1、参考内容:①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 ②综合医院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5试行
版) 。
2、护理管理考核标准、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护理文书考核标准、消毒隔离质量标准同普通病
区一致
2
状态, 完好率100%
26 急救仪器有维修登记、有仪器操作规程、有消毒保养说明
2
27 护士知晓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2 一人不知晓扣1分
28 护士熟练使用抢救仪器、设备
2 一人未掌握扣1分
29 仪器专管人员每周检查一次,有登记,护士长每周检查有记录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分
急救 管理 30分
2
取补充)

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控制考核评分标准

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控制考核评分标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15

1.正确分诊,指导挂号,合理安排候诊患者就诊,危重患者来诊5分钟内得到相应的处理
2.救护车到达时主动迎接,并护送患者到诊室
3.危重抢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抢救,后挂号、收费
4。危重患者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发热者应有体温记录,做好抢救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4.外用药、消毒剂定点放置,标签清楚
5.高危药品有醒目标识,专柜放置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

1.各类无菌物品放置整齐规范,标识清晰
2.无菌、有菌物品严格区分,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20cm,距墙5 cm),柜内清洁,无积灰尘,标记明显
3.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依次放入专柜,无过期物品,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包外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或失效期)、化学指示带(封在开口处)及签名




5

1.各工作室(抢救室、诊察室、治疗室、清创室、输液室、洗胃室等)物品分类放置有序,保持整洁、齐全,有标识
2.治疗台面、无菌物品柜、药柜、治疗车、治疗盘等清洁、规范,无灰尘,清洁物、污染物分开放置
3。平车、轮椅清洁,功能良好,定点放置,有定期消毒措施,
4。急诊室安静,无噪声,护理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3。危重患者送检查、住院、手术途中有医护人员陪送
4。输液有输液卡,项目填写齐全,瓶签有患者床号、姓名及加入药物的名称和剂量,配药注射有签名,并按时巡视患者
5.设有药物过敏试验观察区,给患者皮试后,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查看皮试结果并记录,药物过敏试验阳性者有醒目标志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14、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要求分类收集、管理
1、分诊护士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熟悉急诊检诊、分诊业务
专科管理 2、分诊准确率不断提高,登记详细齐全 (10 分) 3、危重患者急救措施能及时落实到位,抢救记录客观、完整
4、留观患者病历记录完整,并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1.查看资料 2.现场查看 3.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与绩效挂钩,满意知晓率≧90%
项目
检查内容
考核方法
1、明确各层级护士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等,实现能级对应,梯队结构合理
2、有护理岗位说明书,包括工作任务和任职条件,有实例可查
3、落实护士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
4、遵守医德规范,严格执行护士条例,无执照护士不能单独上岗。合理排班,合
理调配人力资源,有紧急状态下科室人力资源调配预案,人人知晓,调配后有记 1.查看资料
7、护士分级培训计划体现层级并落实,考核合格
8、护士仪表及行为符合职业要求,护士不得在办公区闲谈、扎堆、玩手机、进餐 等、护士坚守工作岗位,不脱岗
9、环境清洁整齐、布局合理,标识醒目
5、无菌、有菌物品严格区分:①无菌物品专柜放置(离地面 20cm,距墙 5cm),
柜内清洁,无积灰尘,标记明显;②无菌包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依次放入专柜,
无菌包清洁、干燥,无破损,包外有物品名称,有效期,化学指示卡、责任人等;
③一次性无菌物品定点、分类、按有效期排列放置,无过期,包装完好;④无菌
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9、吸氧管每人一套,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湿化液、通气管每 24 小时更换, 用毕做终末消毒 10、面罩、螺纹管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连续使用的螺纹管每周清洁、消毒 1 次 11、体温表用后及时用 5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每周大消毒 一次并有记录;血压计袖带、氧气袋、平车、轮椅无污迹,各类监护仪器、病历 夹定期擦拭 12、各种消毒液配制正确,标识清晰,各类物品浸泡注明浸泡液名称、浓度及浸 泡有效时间,浸泡充分 13、使用后的一次性锐气置于利器盒,利器盒开启时注明使用科室,容积达到 3/4 时封闭更换;容积未达到 3/4、使用超过 48 小时也应立即封闭更换

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4
2、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各类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
1、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按要求组织学习,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建立护理常规及时,护理常规有补充、有修改,体现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持续改讲.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8
4、急诊观察室管理。
1、严格执行留观病人查房制度,并有记录。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8
2、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8
3、留观病人应有观察病历,抢救病人建立抢救记录,输液病人应有门急诊病历、处方、输液医嘱或输液卡及观察记录。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8
4、留观病人实施交接班制度。
有一名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不符合人事科规定要求的酌情扣分.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5
2、急诊抢数室应用临床指南和临床路径指导急诊抢救诊疗工作,使急诊抢救流程标准化。
1、急诊抢救室应配备完善的生命体征监护设施,备有完好的急救药品、器械及处于备用状态的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理的功能。
未按要求执行不得分。
8
2、抢救室有急诊抢救工作制度、抢救流程(上墙),并能有效执行。
未进行该项目时酌情扣分。
4
四、院前急救管理与持续改进(150分)
150

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

综合医院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标准

标准陕西省综合医院急诊医学质量控制标准为提高急诊诊疗水平,规范急诊医学发展模式,保障急诊医疗安全,陕西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09)》、《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09)》《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以及《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2013)》等规定,制定陕西省三级、二级综合医院急诊医学质量控制标准。

总则一、急诊医学特点⒈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的入口,是普通急诊和危重病急救患者就医的首诊场所,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⒉急诊患者发病急、变数大、病情轻重相差悬殊,常以症状或体征就诊而不以某病为主导,病情涉及面广,可供诊断的资料少,医生常常是面对未经筛选的急危重症。

因此,急诊医学需要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专业的医疗急救技能的医护人员,需要有定期专业培训和准入机制,并常需与各专科协作配合;⒊急诊患者多因遭受意外伤害或突然病情变化而急诊就医,患者及家属缺少心理准备,易惊慌失措,对诊治要求紧急迫切;4.急诊医疗随机性强,患者就诊时间、数量、病种及危重程度均难预料。

二、急诊医学科建设原则⒈全年、每天24小时对社会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为患者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⒉突出快速、高效、准确、安全的原则;⒊急诊诊疗一体化,即急诊抢救室-留观或急诊综合病房-急诊ICU或综合ICU(三级急诊手术室)一体化的救治原则;⒋急诊科独立建制、有75%固定编制医护人员;5.儿科急诊遵从国家儿科急诊建设要求。

三、急诊医学科运行体制⒈急诊医学科与院前急救、重症监护病房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相互联系的3个部分,急诊医学科是EMSS的中心环节。

2. 急诊医学科实行连贯性一体化的救治管理体制,即抢救室-留观病房或急诊综合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或综合监护病房(GICU),以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快速高效运行。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各类管理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加强高校学生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本课程教学从电脑在办公中的应用着手,通过对以Windows XP中文操作系统为平台的office套件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软件PowerPoint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原有对办公软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较系统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表格处理等技术能力,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基础。

同时为学生在毕业前夕能很好的写出格式符合学校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做好技术准备。

九、说明办公自动化是建立在办公室工作基础上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一门学科。

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故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之以上机操作、课堂讨论等手段。

本大纲坚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任务驱动”机制,以“实例法”展开教学,以使学生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办公自动化相关软件的核心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目前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十、基本教学内容(分章介绍)(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办公自动化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和层次,办公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及办公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方面的主要知识。

【教学重点】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和层次,发展趋势;办公信息系统的构成、功能以及安全与保密对策;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无【主要内容】1.1 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1.1办公自动化的含义1.1.2 办公自动化的层次1.1.3 办公自动化的两种模式1.1.4 办公自动化的意义1.2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与趋势(自学)1.2.1 办公自动化的起源1.2.2办公技术设备的发展1.2.3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1.2.4 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1.3 办公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自学)1.3.1 办公信息系统的含义1.3.2 办公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1.3.3 办公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1.4 办公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自学)1.4.1 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的含义1.4.2 影响系统安全与保密的因素1.4.3 系统安全与保密的基本要求1.4.4 加强系统安全保密的常用措施1.4.5 保证系统安全的常用技术对策1.4.6 加强系统保密的常用技术对策1.4.7 典型的系统安全保密对策方案1.5 办公信息系统的不同类型及其应用(自学)1.5.1 办公信息系统的常见类型1.5.2 ××省政府办公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自学)1.5.3 ××智能大厦办公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自学)1.6 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自学)1.6.1 什么是电子政务1.6.2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1.6.3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1.6.4 电子政务系统优越性分析【思考题】1、什么是办公自动化?2、一个完整的办公信息系统应该具有哪些功能?3、为什么必须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第二章办公中的文字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文档处理的实例介绍办公文档处理的操作流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文挡处理从内容录入、内容编辑、格式排版、页面设置、打印输出过程中常用的操作技能。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1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1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1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100分分得标准与要求检查方法扣分标准值分 (一)环境管理 1(布局合理、标识清楚,有绿色通道示意图。

现场查看 1处不符合要求2(分诊大厅、走廊做到门窗明亮,家具、墙壁清洁无污迹,地面无扣1分。

痰迹、无垃圾。

洗刷间、厕所无异味。

3(各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清新,窗明桌净。

4(物品放置整齐有序,不放置私人用品。

5(清创室(1)整洁明亮,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有标记。

(2)物品摆放规范,无菌、清洁物品分别放置。

(3)各种外用药标签清晰醒目。

(4)清创完毕后做好终末处理。

6(抢救室(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所用,其它情况不得使用。

20 (2)室内光线明亮,物品摆放有序。

(3)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齐全,定点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用、外借,保证抢救仪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定时检修,专人管理。

(4)药品、敷料、器械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后放回原处。

严格交接班。

(5)抢救完毕后整理环境卫生,保持抢救室整齐、清洁。

7(观察室(1)室内整洁、安静、通风良好,加强防护管理。

(2)专人负责,随时主动观察病情,观察输液、氧气吸入及各种仪器使用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病人出观察室后,做好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二)急救质量 1(分诊护士听到急救车铃声后,立即推担架车到门口迎接病人并护现场查看 1.迎接病人不及时送至抢救室配合抢救。

扣5分。

2(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并能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抢救。

2.抢救措施不到位3(急救措施及时、到位,执行医嘱准确无误。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1. 就诊等待时间:从患者就诊登记到就诊医生面诊的时间,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生的治疗。

就诊等待时间:从患者就诊登记到就诊医生面诊的时间,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生的治疗。

2. 抢救成功率:对于急诊科涉及到的抢救病例,衡量抢救成功的比率,以评估急诊科的抢救水平和质量。

抢救成功率:对于急诊科涉及到的抢救病例,衡量抢救成功的比率,以评估急诊科的抢救水平和质量。

3. 临床路径合规率:对于特定疾病的临床路径,评估急诊科的医护团队是否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临床路径合规率:对于特定疾病的临床路径,评估急诊科的医护团队是否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4. 感染控制率:对于急诊科的感染控制措施,评估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感染控制率:对于急诊科的感染控制措施,评估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5. 出诊病人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反馈,以及对医护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出诊病人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反馈,以及对医护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6. 急诊科医护人员配备比例:急诊科医护人员数量与病人就诊量之间的比例,应保持合理平衡,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急诊科医护人员配备比例:急诊科医护人员数量与病人就诊量之间的比例,应保持合理平衡,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具体操作,以提升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管理制度

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管理制度

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制度的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急诊科专科专病的质量护理诊疗,提高医院在急诊科领域的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急诊科专科专病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包含疾病的评估、治疗、救治和病愈。

第三条定义1.急诊科专科专病:指涉及急诊科的各类专科专病,如心脑血管急症、创伤急症、中毒、神经急症等。

2.质量护理诊疗:指为患者供应合理、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一系列工作。

3.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管理:指对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第二章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体系第四条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体系的建立本医院将建立完善的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体系,明确各类专科专病的质量护理诊疗标准,并订立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该体系由院领导、科室负责人、医生、护士等共同参加,确保质量护理诊疗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责任制1.医院设立特地的质量护理诊疗管理部门,负责急诊科专科专病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并配备专业的人员。

2.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组织订立科室的质量护理诊疗计划和工作方案,并监督执行。

3.医生负责订立患者的诊疗方案和执行医疗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4.护士负责严格依照质量护理诊疗规范进行护理操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第六条质量护理诊疗的监督与评价1.医院设立急诊科专科专病质量护理诊疗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定期对急诊科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进行评估。

2.医院将定期组织专家对急诊科的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督办。

3.医院将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对患者对急诊科质量护理诊疗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患者反馈改进工作。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工作质量
(32
分)
院前急救
(4

1.设院前急救队,急救设施、药物及用物(呼吸囊、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氧气装置、吸引器等)齐全,完好备用。
2
查看抢救设施配备,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相关人员熟悉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出诊迅速。
2
模拟现场,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接诊分诊
(4分)
1.救护车到达时主动迎接,及时接诊并引导就诊,积极配合各诊室急救,急诊患者能准确鉴别,预检分诊正确率》95%
项目
标准要求
分值
评分方法
计分
护理管理质量
(55
分)护理管理质量
(55
分)
i
布局
设.
(15
分)
1.设有救护车专用通道及停车处,入口通畅无障碍,平车、轮椅进出转运方便。标识醒目,有急诊就诊流程图,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夜间有灯光标识。
2
查看现场布局、流程、标识及急诊就诊流程图,一项不符合扣0.5
2.分区明确,人、物流向合理,消防通道通畅。室内通风采光良好,急诊儿科、感染科、发热门诊单独设立。
呆证24小时人力充足;三级医院配备副高以上职称护士,有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2
现场查看人员配备和排班,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经急诊专科培训,培训率达到卫生厅要求,工作5年以上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0%^上;
预检分诊护士由在急诊科工作5年以上护士担任。
2
查看资料,配备不符合要求,一项不符要求扣0.5分
3.具有较强应急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应急预案、抢救程序、各项急救技能、急危重症患者疾病护理知识。
无报告记录扣0.5分,无应急预案扣0.5分,未头仃标准预防、防护设备使用不当扣1分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2
现场查看人员配备和排班,不符合要求扣0.5分
2.经急诊专科培训,培训率达到卫生厅要求,工作5年以上护士占护士总数的30%以上;预检分诊护士由在急诊科工作5年以上护士担任。
2
查看资料,配备不符合要求,一项不符要求扣0.5分
3.具有较强应急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应急预案、抢救程序、各项急救技能、急危重症患者疾病护理知识。
1.设有救护车专用通道及停车处,入口通畅无障碍,平车、轮椅进出转运方便。标识醒目,有急诊就诊流程图,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夜间有灯光标识。
2
查看现场布局、流程、标识及急诊就诊流程图,一项不符合扣0.5
2.分区明确,人、物流向合理,消防通道通畅。室内通风采光良好,急诊儿科、感染科、发热门诊单独设立。
1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9.抢救中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向医生复述,双方确认无误方可执行,抢救完毕督促及时补开医嘱。
2
查看记录,一处不符要求扣1分
10.落实查对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3
查看现场及资料,不符要求扣1分
11. 有“危急值”登记本,记录符合要求。
2
查看资料,未登记全扣,记录不全一处扣1分
12.危重患者转诊、入院及检查有专人护送,备相应急救用物。
4.预检分诊处:设于急诊科入口最明显处,有通信(电话、传呼、对讲机)装置、候诊椅和简单的医疗检查器械,患者就诊登记本。
2
查看现场设施,一项不全扣0.5分
5.抢救室:靠近预检分诊处,有抢救流程图,设有隔离单间,配备隔帘及洗手消毒设施。抢救室内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气管插管设备、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等抢救设备;急救盘内备有气管切开包、开胸包、静脉切开包,有条件者备深静脉置管包等;抢救车有抢救物品、药品数量充足并按序摆放。

急诊科分级护理标准和服务内涵

急诊科分级护理标准和服务内涵

急诊科分级护理标准和服务内涵特级护理特级护理的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4、严重创伤和胸腹部联合伤的患者;5、严重颅脑外伤的患者;6、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7、严重脑血管意外,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8、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特级护理内涵1、安置患者于重症抢救室、监护室,室内温湿度适宜,24小时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病情变化及时处置,各种管道通畅固定,按医嘱及时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及治疗,观察用药治疗效果及反应。

2、评估病情,掌握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步医疗诊断、生命体征、阳性体征、检验、检查结果、排泄、饮食、睡眠、心理需求、用药、治疗目的、护理评估、观察要点。

3、24小时内制定护理计划: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负责或协助患者饮食、大小便、个人卫生等。

实施安全措施,预防护理并发症;尽可能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做适宜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康复训练。

4、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单,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班认真交接。

并按规定的时间做小结和总结。

5、备齐急救物品和器材,做到“五定一及时”,以便随时急用。

对简单的故障能迅速排出。

6、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抢救技能,监测仪器的使用。

能及时有效抢救患者。

执行告知制度,进行有创操作及保护性约束前有书面告知,并有家属签字。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

确保消毒与灭菌的可靠性。

8、认真做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的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轻、中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3、外伤性休克的患者;4、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5、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一级护理内涵1、严密观察病情,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

急诊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急诊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心理支持
经常与患者交流和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对其实施心理疏导。
专科护理
实施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便秘、洗胃及特殊用药的护理等。
基础护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根据患者自理能力给予或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梳头、足部清洁、会阴护理1-2次/日。
2.卧位护理:翻身、叩背1次/2小时,必要时协助患者床上移动,做好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2.执行出院医嘱,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3.征求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床单位终末处理。
3.其它:根据病情给予或协助患者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洗头1次/周,需要时给予失禁护理或协助床上使用便器,指(趾)甲护理,协助更衣等。
1.整理床单位,保持病床清洁舒适。
2.做好患者安全教育。
出院护理
1.给予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带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饮食、休息、活动、功能锻炼的要求,复诊时间等。




巡视时间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每小时巡视一次
每2小时巡视一次
每3小时巡视一次
检查
预约检查并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后护理,详细告知注意事项及配合等相关事宜,必要时陪检。
生命体征观察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危重患者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治疗
遵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效果,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师。
入院护理备好床单位迎接新患者至指定床位评估病情通知医师接诊协助患者完成清洁护理给于入院介绍与指导填写相关入院资料完成入院评估执行医嘱与疾病护理常规急诊患者备好急救器材及药物做好抢救准备
急诊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总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
38
执行首接负责制,根据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进行分 诊,分诊准确率≥85%
4
39
急诊病人登记本信息登记详细齐全,及时做好转归记录并录 入电脑,做到有备可查询
40
准确记录医生接诊时间及病人转归日期和时间,有问题记录 在记事本上,1、2级患者测量并记录首次生命体征
41
安排好就诊次序,分诊护士注意观察就诊期间病人的病情变 化,危重病人及时转运到抢救室
抢救室、复苏室抢救车非封条管理:每班按基数清点药品、 35 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与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记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分
2
遇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等特殊情况,急救仪器物品不够使用 36 时,及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启动应急预案,护士熟悉应急 2 一人不熟悉扣1分
预案
护士熟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及护理服务流程与规范,并依 37 据护理服务流程与规范做好急诊患者的接诊、检查、住院等 4 一人不熟悉扣1分
1
21 各区域消防设施齐全,安全通道畅通,应急灯能正常使用
2
急救 管理 30分
22 急救仪器、物品一律不得外借,特殊情况上报科主任护士长 2
未上报不得分
急救物品做到一专(专人负责、检查、管理)、 四定(定
23
数量、定位置、定卡片、定期消毒) 三无(无责任性埙坏、 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
3
4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3

42 准确记录120急救中心护送来诊患者的信息,做到有备可查询 3
准确记录无主患者信息,及时上报科主任或护士长
3
43 准确记录基础医疗机构转入患者信息,做到有备可查询
3
负责对外联络工作,负责解决本班的疑难问题,遇有无名氏
44
、打架、刀伤等涉及法律及民事纠纷的、大型医疗抢救、突 发卫生公共事件等,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科主任、护士长
舌钳各1个,口咽通气道2个 ⑥气管插管箱(一次性气管插
管1根(备常用型号)、导管芯1根,导管接头与本科各种机
器配套,牙垫、喉镜1套,胶布(1.5cm宽)、血管钳或夹子1
把)⑦插销板⑧加压输血袋1个⑨简易呼吸器1套
留观区抢救车封条管理:封存前由两名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 、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 34 。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 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 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记录
急诊科专科护理质量标准(200分)
项目 序号
标准内容及要求
分值
评分标准
护士 管理 10分
1 护士仪表、行为符合要求,坚守岗位 2 护士态度热情,礼貌待人,落实首问负责制 3 各级、各类、各岗位护理人员职责明确,护士知晓 4 实行分层、弹性排班、人员合理安排 5 有紧急状态下护士调配预案,切合实际,落实到位
分诊 工作 质量 30分
30
抢救车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各部位标记清晰,物品按无菌
物品、一般物品定点放置
31 有物品及药品放置示意图和急救物品交接记录本
1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分
1
车内必备:
抢救药品:按急救物品放置一览表的前15种药品放置,另外 根据急诊科情况备药(针剂10种、口服药5种),数量固定, 3 32 标签醒目,定位放置,用后随时清理及时补充,但必备5%、 10%葡萄糖各1瓶,0.9%氯化钠、20%甘露醇溶液各2瓶,706 代血浆1瓶
65 护士熟悉急诊留观制度、服务流程与规范
66
依据急诊留观患者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做好急诊留观患者的 住院留观等工作
67
危重病人做到班班床头交接(包括病情、治疗、护理、饮食 、心理)
68 认真完成留观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69 及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
70 准确、及时、完整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71 做好健康指导与宣教工作
2
不熟悉扣1分
2
不正确不得分
4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4
一次不符合要求扣1 分
处置 工作 质量 20分
76 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并做好沟通和宣教工作
77 做好手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完成各项处置和治疗 保持室内清洁,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
78 作 79 各种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理
2
2 一人未掌握扣1分 3
12 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3
13 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3
14 掌握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管理
3
15 掌握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应用和管理
3
环境 管理 10分
16
急诊各区域标识醒目,如检诊分诊、急诊收费、诊室、临时 输液、急诊抢救室,有利于患者就诊
3
一人不熟悉扣1分
保卫科、总值班),启动应急预案
45 护士熟悉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服务流程与规范
3 一人不熟悉扣1分
抢救 工作 质量 35分
46
依据急诊科护理服务流程与规范做好急诊抢救患者的急救、 检查、住院等工作
47
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做到及时、准确,对危重病人 要先抢救后收费
48
护士掌握危重症抢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除颤技 术、吸痰技术、洗胃技术、简易呼吸器使用技术等
2
状态, 完好率100%
26 急救仪器有维修登记、有仪器操作规程、有消毒保养说明
2
27 护士知晓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2 一人不知晓扣1分
28 护士熟练使用抢救仪器、设备
2 一人未掌握扣1分
29 仪器专管人员每周检查一次,有登记,护士长每周检查有记录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分
急救 管理 30分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2

2
2
无职责扣2分,不知 晓扣1分
2
6 掌握急诊护理服务流程与规范
2
7 掌握急诊护理工作流程与规范
2
8
掌握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根据“三区四分”原则进 行分诊
2
专科 素质 25分
9 掌握急诊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原则 10 掌握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11 掌握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59
依据急诊监护患者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做好急诊监护患者的 住院监护等工作
60
护士掌握所管病人的病情,能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 化护理措施
61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要细致,记录准确、及时、完善,应变能 力强
62
每班床头交接班,包括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等内 容
63 做好危重病人的各项生活护理
64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保持监护室秩序良好
49
护士掌握所管病人的病情,能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 化护理措施
50
每班床头交接班,包括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等内 容
51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要细致,记录准确、及时、完善,应变能 力强
52 做好危重病人的各项生活护理
53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保持抢救室秩序良好
54
病人住院、手术要及时与有关科室联系,并通知患者服务处 人员,协助护士转运护送,保证患者安全
17 各区域环境整洁,安全,就诊秩序良好
18
各区域接诊用物、床上被褥、床单、被套保持干净,患者离 开后及时更换,处于备用状态
19
随时保持各区域卫生干净,走廊卫生清洁无垃圾,处置、抢 救结束后及时通知保洁员进行清扫
2
1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分,存在重大安全
2
隐患扣5-10分
20 各区域窗明几净,无异味
55 各类标本,及时收集,及时送检,特殊情况做好交接记录
监护 工作 质量 20分
留观 工作 质量 20分
处置 工作 质量 20分
56 对死亡病人做好尸体料理,并做好各种记录
57
抢救室物品必须班班交接清楚,抢救物品用后及时清洁消毒 、归位、补充、维护,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58 护士熟悉急诊监护工作制度、服务流程与规范
抢救用品:①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 ②一次性注射器
(20ml、10ml、5ml、1ml各2具).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2支(型 号据科室情况),输液器、输血器各2个,一次性吸氧管、吸
缺一物品扣1分,抢 救物品药品与基数不
符扣1分Βιβλιοθήκη 痰管各2根 ③网套2个 ④注射用盘、消毒液、棉棒、止血
33 带、砂轮、胶布(创可贴)、治疗巾 ⑤开口器、压舌板、 3
2
取补充)
急救物品(气管切开包、环甲膜穿刺针、静脉穿刺包、胸穿 24 包、小儿专用物品:导尿包、各型号气管导管、小儿袖带、
小儿吸痰管等)无过期,处于备用状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急救仪器(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注射泵、心电图机、洗
25
胃机、中心负压、氧气装置、电动吸痰器、气管插管箱、简 易呼吸器等)清洁、整齐,配件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
72 护士熟悉处置室护理工作 73 区域划分明确 74 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无过期
75 保证各类物品供应齐全,符合要求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分
2
4 一人次未掌握扣1分
3
3
3
2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 分
2
3
2
3
3
不熟悉扣1分
3
3
3 一次做不到扣1分 3
3
2
2
不熟悉扣1分
3
3 3 一次做不到扣1分 3 3 3
2
2 一次不符合要求扣1
2

2
合计
200
备注:
1、参考内容:①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 ②综合医院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5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