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管理学 管理研究方法(14.7)--理论的层次

管理学 管理研究方法(14.7)--理论的层次

知识点三:理论的层次
1.宏大理论
宏大理论是指高度复杂、非常抽象的系统理论,试图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中的大部分方面。

例如,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Parsons的功能理论,Homans社会交换理论,道家的阴阳理论,都被视为宏大理论。

宏大理论最为全面,这些法则涉及许多不同的情境下的各种现象宏大理论最为抽象,从可观察的现象识别其背后隐含的法则也最难。

2.细微理论
细微理论也称工作假设,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常识性的认识。

细微理论只包含有限的概念,这些概念也只与有限的情境下的少数现象有关。

细微理论最具体,理论与可观察的现象之间几乎是相同的。

3.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是相对于宏大理论和细微理论而言的。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全面性和抽象程度也都是中等的,其目的在于解释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现象背后的法则。

它也是有边界的,也就是说只适用某些现象而非所有现象。

例如,代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等。

管理学 管理研究方法(14.5)--理论的构成要素

管理学 管理研究方法(14.5)--理论的构成要素

知识点二:理论的构成要素
1.理论的构成要素
(1)概念和变量
概念和变量是理论要解释的对象,是理论的最基本成分。

概念是对单个现象或实体的一种表达和指明,它是抽象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地被观察到的,反映事物或者现象成为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变量是对概念的一种操作化和转化,使得原来抽象的概念能够被观察到并且可以测量。

所有的变量都应当可以被赋值。

(2)命题和假设
命题和假设都是对于现象之间关系的一种陈述,区别在于命题是关于抽象的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假设是关于具体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机制或原理
仅仅列出命题或者假设并不足以构成理论,理论的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解释概念或者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原因。

理论要对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提供合理的解释。

(4)边界条件
所有的理论都只能在某些条件下成立,一旦超出这些条件设定的边界,理论可能就不再有解释力。

因此,研究者都需要明确的指出理论的边界条件或情景限制。

管理研究方法

管理研究方法

管理研究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管理研究方法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动态、内部管理的效率等诸多方面,从而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首先,管理研究方法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

在进行管理研究之前,企业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步是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的动力源泉。

只有明确了研究目标和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次,管理研究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手段。

同时,还需要运用统计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此外,管理研究方法需要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管理研究不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为了指导实际的管理工作。

因此,研究结果需要能够在实际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对企业的管理实践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只有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研究的价值和作用。

最后,管理研究方法需要注重创新和持续改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管理研究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管理需求和挑战。

因此,管理研究者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不断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推动管理研究的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管理研究方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和管理实践,还可以指导企业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管理研究方法的应用,不断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管理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管理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管理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在现代社会中,管理研究方法成为了许多组织和企业进行决策和规划的重要工具。

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管理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并制定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本文将对管理研究方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研究设计在管理研究中,研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一个合理的研究设计可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常用的研究设计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1.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验证或推翻某种假设。

常见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

- 实验研究是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可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 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了解人们的态度、看法和行为。

调查研究可以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来分析和推断。

- 案例研究是对一个或几个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对于现象或问题的理解和解释。

2.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对已有理论进行总结和综合,并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理论研究可以通过文献综述、概念分析等方式进行。

- 文献综述是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从而了解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 概念分析是对某一概念进行定义和解释,帮助理解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和分析是管理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数据收集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得出相关研究的结论和推断。

1. 数据收集方法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样本选择: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以保证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 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收集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 数据来源:数据的来源应该明确,并注明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2. 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类型来选择,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是研究管理实践中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是一种社会科学,是以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应用各种原理、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管理的学科。

1.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和规律。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

1.3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流派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科学管理时代、人际关系时代和现代管理时代。

主要理论流派包括传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理论。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2.1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逻辑基础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企业目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它们是管理实践的基础和指导。

2.2 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对管理学的影响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在管理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为管理学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2.3 运用科学管理原理的关键要素和方法科学管理原理的关键要素包括绩效考核、效率和效益、可持续性发展、员工参与和激励机制等。

方法包括标准化、流程控制、信息化和自动化等。

三、管理者的基本技能3.1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3.2 领导者的类型和领导者选择的原则领导者的类型包括权威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

领导者选择的原则包括适时、适人、适材、适地和适事等原则。

3.3 管理者的沟通技巧和有效沟通方法管理者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解释、反馈和澄清等。

有效沟通方法包括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等。

四、组织管理4.1 组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所进行的协作和协调的活动,它具有目标、结构和效率等特点。

组织的功能包括实现目标、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益等。

4.2 组织结构和设计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内部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利关系,包括机构设置、层次关系和决策程序等。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讲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此概念包含5个观点: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必定产生于社会组织之中。

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2.管理的职能计划: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计划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离开它其他管理职能将无法行使,因此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组织:组织是从事管理活动的载体,组织的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组织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领导:有效的领导领导是组织任务完成的关键因素.控制:控制的实质是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创新: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3.管理的二重性错误!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而且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这些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错误!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不能不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和资本的独裁性。

4.十大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5.三种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在行使五种管理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三类技能: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及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6.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试验法7.研究对象广义研究对象:生产力方面:主要研究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生产关系方面:主要研究如何处理各类组织之间、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协作关系和分配关系,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一、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对组织内外的个体、团体和组织本身的行为、观念、价值观等进行分析、解释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学科。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组织内部的各种行为和决策,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二、领导学领导学主要研究领导者的个性、能力、行为等,探究领导者如何影响和激励下属,以及如何在不同环境下达成目标。

学习领导学可以帮助我们发掘自身的领导潜能,提升领导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合理地配置、使用、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指通过对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的调整和改进,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学习组织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组织的设计水平。

五、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思考和规划,确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并通过实施和监控来保证实现目标。

学习战略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组织的战略管理水平。

六、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绩效目标、评价绩效表现、提供反馈和奖惩措施等手段,提高员工绩效和促进组织发展。

学习绩效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

七、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指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价格策略、渠道管理等手段,实现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学习营销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掌握营销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的营销管理水平。

八、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通过财务分析、资金筹集、风险控制等手段,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和财务稳健。

学习财务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

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一、研究方法的概念及特点1. 研究方法的概念研究方法是指用于获取、分析、解释、理解和评价研究对象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的总体。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研究活动能否达到科学的根本标准。

研究方法是涉及科学研究活动实践的一门学科。

2. 研究方法的特点(1)科学性:研究方法应基于科学原理和理论,严谨可靠,不能是主观意识的任意行为。

(2)操作性:研究方法是对具体研究问题的操作规程,必须是可操作的、能够具体指导实践的。

(3)通用性: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不同研究领域间的研究方法具有相似性。

(4)创新性:研究方法需具备创新性,要求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继续向前发展。

二、研究方法的分类1. 按研究目的和手段分类(1)定性研究方法:侧重于对研究对象的特点、性质、关联等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

(2)定量研究方法:侧重于利用数量分析、统计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等进行分析和解释。

2. 按研究范围分类(1)宏观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总体的、全局的,关注于各种资源、人或机构之间的关系。

(2)微观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局部的、个体的,关注于单个个体或小团体的行为。

3. 按照研究途径分类(1)实证研究方法:依靠实证数据进行研究,着重于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强调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

(2)理论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侧重于对各种理论体系进行建构、整合,强调研究过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1. 定性研究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在管理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和决策等方面。

定性研究方法注重通过深度访谈、内容分析、现象观察等手段,获取对管理问题的深入理解,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 定量研究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在管理学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

教育管理研究生知识点总结

教育管理研究生知识点总结

教育管理研究生知识点总结一、教育管理概念与理论1.1 教育管理的概念教育管理是指对学校、教育机构及其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的协调、控制和指导的过程。

教育管理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质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

1.2 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教育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决策理论、分配理论等。

二、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2.1 教育管理的目标教育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2.2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

2.3 教育管理的方法教育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计划管理、组织管理、领导管理、控制管理、评价管理等。

三、教育管理的职能及其实践3.1 教育管理的职能教育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评估等。

3.2 教育管理的实践教育管理的实践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等。

四、教育管理的发展与趋势4.1 教育管理的发展教育管理的发展包括来自政策、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推动,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等新趋势的影响。

教育管理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社会化、科技化、规模化、精细化等。

五、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与国际化5.1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念现代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管理技术现代化等。

5.2 教育管理的国际化教育管理国际化主要包括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合作办学、国际学校建设等。

六、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改革6.1 教育管理的创新教育管理的创新主要涉及领导方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6.2 教育管理的改革教育管理的改革主要包括体制改革、机制改革、制度改革、思想观念改革等。

七、教育管理的关键问题与挑战7.1 教育管理的关键问题教育管理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平等问题、教育改革问题、教育现代化问题等。

管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管理学研究方法整理

1、研究方法之哲学信仰进化知识论(重要知识点)以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提出的进化认识论为代表。

他主张科学方法应当是以理性批判为基础的演绎推理。

科学家先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假说和猜想,再依据事实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在检验过程中不断修正原有的假设和猜想。

其进化认识论如下图(波普尔的四段图示)所示:•科学哲学的转向在科学理论的场合,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出自于下列三种不同情景:(1)理论与观察或实验的结果不一致;(2)理论系统内不发生相互矛盾的现象;(3)两个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冲突。

•进化论与逻辑实证论的区别知识论方面,进化认识论不像逻辑实证论那样,采用“逻辑图像论”只以精确地描绘世界图像为满足,而主张要建构理论来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

本体论方面,进化认识论认为:科学家为了解释事实或现象,在建构理论时必须提出各种形而上的概念,这种形而上的假设建构,不是一种虚构,而是一种“实在”。

方法论方面,正因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建构出来的,而不是“描绘世界的图像”,因此进化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主张“证伪论”,认为科学家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在于“证实”命题,而是在于“证伪”理论中的命题,他们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哲学——总结• 1. 实证主义:极端经验论(实证)• 2. 逻辑实证论:极端经验论(实证)、逻辑图像论(反对形而上)• 3. 后实证主义(进化认识论):理论建构(形而上)、实证(非极端经验论)、可证伪性• A Simpl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and Types of Research•• El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Process••二、科学研究过程•检验假设的研究(演绎法)遵循图1右半部分的流程。

•建立理论的研究(归纳法)遵循图1左半部分的流程。

•检验假设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调查问卷(邮件、网络、电话或访谈)、实验(大学环境下)、准实验(组织中)以及二手数据(财务、生产或人事记录)。

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知识点4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原理》第一章 绪 论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管理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运用管理理论管理实践产生系统化管理思想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关系研 究 方 法 类 型研究方法实验研究问卷法文本分析访谈法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历程比较分析/时间研究法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调查研究非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无干扰研究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来认识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主要利用第二手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具体包括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资料分析。

文献分析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式。

实验研究以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的形式,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认识和了解管理现象的研究方式。

实地考察研 究方 法管 理 学 研 究 方 法调 查 研 究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是一种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式。

既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又包括资料的分析工作的完整的研究类型例:中日合资企业中国员工对日本管理者的评价本研究自1991年6月开始,1992 年3月结束。

考虑到在华的中日合资企业多集中于沿海开放城市, 因而调查选择了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等12个城市的37个中日合资企业(含一个日本独资企业, 以下均简称日资企业) , 调查对象共6478人。

本研究采用实证的方法, 设计了专门的问卷,并辅以5 % 的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对象为在华日资企业的中国工人和管理人员。

调查城市和有效回答数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北京1426上海694汕头449天津114无锡440广州35大连244杭州204惠州558厦门238深圳929蛇口1147合计(人) 178415763118对日本管理者的印象(表中数字为各项回答“同意”的百分比)项目全体华北华东华南独资工人管理人员努力工作79.476.874.583.883.177.987.6守规则71.270.165.873.476.970.077.7聪明45.737.345.850.850.446.440.7友好的54.049.152.361.152.154.053.9爱挑剔63.964.764.558.471.462.670.6爱发脾气41.348.544.130.644.039.152.7心胸狭窄23.726.024.813.526.422.828.6……研究结论:中国员工对日本人的工作精神(工作努力)和团体精神(友好)给予正面评价, 而对其傲慢(爱挑剔)、刻板(守规矩)等交往态度与人格特征给予负面评价。

管理学 管理研究方法(14.16)--理论的构成要素

管理学 管理研究方法(14.16)--理论的构成要素

知识点二:理论的构成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是( A )
A.命题
B.假设
C.变量
D.机制
2.( C )解释概念或者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原因。

A.概念和变量
B.命题和假设
C.机制或原理
D.边界条件
3.( A )表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基本关系。

A.主效应
B.中介效应
C.调节效应
D.中介的调节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
1.理论的构成要素(ABCD )
A.概念和变量
B.命题和假设
C.机制或原理
D.边界条件
2概念之间关系的典型类型( ABC )
A.主效应
B.中介效应
C.调节效应
D.机制或原理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概念和变量是理论的最基本成分?
①概念和变量是理论要解释的对象,是理论的最基本成分。

②概念是对单个现象或实体的一种表达和指明,它是抽象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地被观察到的,反映事物或者现象成为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③变量是对概念的一种操作化和转化,使得原来抽象的概念能够被观察到并且可以测量。

所有的变量都应当可以被赋值。

2.简述概念之间关系的典型类型?
①主效应,指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②中介效应,指自变量通过中介变量对因变量而产生的间接影响。

③调节效应,指调节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 方法研究 知识点

第三章  方法研究  知识点

第三张方法研究1.方法研究是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察,并以此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的研究性工作。

2.方法研究的分析技术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可分为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

3.程序分析主要以整个生产过程为对象。

目的如下:取消不必要的程序,合并一些过于细分重复的工作,改变部分操作程序以避免重复,调整布局意减少搬运,重排和简化必要的程序重新组织一个效率更高的完整程序。

操作分析以人为主体的程序,使操作者人,操作对象物,操作工具机三者能科学地组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作业时间的消耗保证工作质量。

动作分析研究,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的身体工作,以排除多余动作,减轻疲劳,使操作简便有效,从而制定出最佳的工作程序。

4.方法研究实施的基本程序包括八个步骤:1.选择所研究的工作和工艺,需要考虑经济,技术和人的因素。

2.观察记录现行方法,最常用的记录技术是图表法和图解法。

3.严格分析所记录的事实。

4.设计最经济的方法。

5.评选新方案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性,还要考虑安全与管理问题,相关单位的协作配合。

6.计算标准作业时间。

7.确定标准(撰写报告书,确定工作标准,确定工作的时间标准,实施与维持新方案)。

5.程序分析所用记录符号,第110页。

6.程序分析技巧包括:一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四大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五个方面-操作、运输、储存、检验、等待。

六大提问技巧:对目的、方法、人物、时间、地点和原则进行提问。

7.程序分析的种类及相应图表a.整个制造工艺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图b.流程程序分析(人型,物型流程程序图)。

c.布置与路线分析--线路图,线图d.闲余能量分析---联合程序包括人机程序图和联合作业程序图。

e.操作时双手的移动分析.---双手操作程序图。

8.程序分析的实施要点:书的第113页9.程序分析的步骤如下:选择,记录,分析,建立,实施,维持。

管理综合考研知识点总结

管理综合考研知识点总结

管理综合考研知识点总结
一、管理学
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3.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4.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5. 组织文化与行为:组织文化的概念、组织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市场营销
1.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市场营销的定义、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市场营销组合。

2. 市场细分与定位:市场细分的概念、市场细分的原则和方法、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

3. 产品策略:产品整体概念、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 价格策略:定价目标、定价方法、价格策略的制定。

5. 渠道策略:分销渠道的概念、分销渠道的类型和特点、分销渠道的选择和管理。

6. 促销策略:促销组合的概念、广告策略、销售促进策略、公共关系策略。

三、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2.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3. 招聘与选拔:招聘的渠道和方法、选拔的标准和程序、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培训与发展:培训的概念和意义、培训的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5.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绩效反馈与改进。

6. 薪酬福利管理:薪酬的概念和构成、薪酬调查与设计、福利管理。

企业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企业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企业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一、企业研究方法概述企业研究方法是指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的过程。

企业研究方法包括了企业调查、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

在进行企业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了解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方法进行研究。

企业研究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深入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策略和决策。

二、企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1. 帮助企业深入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和问题通过企业研究方法,可以让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和问题所在,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帮助企业进行战略性决策企业研究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战略性决策,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经营战略和决策。

3. 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通过企业研究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特点,从而制定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1. 研究目标的确定在进行企业研究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目标和要达成的目标。

2. 数据的收集在进行企业研究方法时,需要收集各种资料和数据,包括企业的经营数据、市场情况、消费者行为数据等。

3. 数据的分析收集到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其中的规律和问题所在。

4. 结果的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将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5. 结果的应用最后需要将研究结果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和措施。

四、企业研究方法常用的技术工具1. 数据采集工具企业研究方法中常用的数据采集工具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

2. 数据分析工具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包括SPSS统计分析软件、Excel等。

3. 研究报告工具在进行研究报告时,常用的工具包括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等。

五、企业研究方法中常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以了解被调查者的态度、看法、行为等。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大一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大一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涉及领导力、组织行为、决策制定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掌握一些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将对一些管理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一、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以达到组织预期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基本原理:目标导向、系统思考、资源优化、人本关怀。

二、管理的功能与层级1. 管理的功能: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

2. 管理的层级: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三、领导力与领导风格1. 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是一个人在组织中影响他人并指导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

2. 领导风格:权威型、民主型、亲和型、变革型等。

四、组织行为与个体行为1. 组织行为的概念:组织行为是研究组织内部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学科。

2. 个体行为:人格特质、动机、学习和决策等。

五、决策制定与决策理论1. 决策制定的步骤: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选择和评估、方案实施和评估。

2. 决策理论:理性决策、行为决策和组织决策。

六、绩效管理与激励1. 绩效管理的目标:提高员工个体和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2. 激励理论:金字塔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

七、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1. 团队建设的阶段:形成阶段、冲突阶段、规范阶段和维护阶段。

2. 团队管理:任务分配、协作沟通、决策制定和冲突解决等。

八、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1.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帮助个人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2. 职业发展的策略:知识和技能积累、职业网络拓展、自我反思与学习。

九、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管理1. 组织文化的定义: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组织变革管理的步骤:识别变革动机、制定变革策略、推动变革执行和评估变革效果。

以上是管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梳理笔记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梳理笔记

大一管理学知识点梳理笔记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于大一的管理学学习来说,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

本笔记将针对大一管理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定义和范畴管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的学科,其定义是“管理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和经验规则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管理学的范畴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管理的基本技能等。

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1. 组织:指人们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各种资源进行合作的集合体,可以是企业、学校、政府机构等。

2. 管理者:指在组织中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一线管理者等。

3. 管理对象:指管理者所管理的人、物、资金等,包括员工、设备、资金、时间等。

4. 管理任务: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履行的职责和任务。

三、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 市场原理: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基本原则,包括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规则等。

2. 协调原理:指管理者需要通过合理协调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基本原则。

3. 激励原理:指管理者通过激励手段来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为组织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原则。

4. 反馈原理:指管理者需要通过反馈机制来了解组织运作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的原则。

四、管理学的基本技能1. 计划能力:指管理者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有效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2. 组织能力:指管理者需要合理安排和分配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3. 领导能力:指管理者需要运用有效的领导手段,激励员工并推动组织发展。

4. 控制能力:指管理者需要对组织运作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组织按照计划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五、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丰富的发展历程。

主要包括科学管理学、人文管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等几个重要的阶段。

六、管理学的实践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在实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觉得有用就看看,觉得没有用,删除到回收站去!我只总结了前5章,第六章没有总结!1.管理研究是以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验的、严谨的方法来探讨管理决策需要认识的现象和需要解决的的问题。

2.按研究目的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政策研究政策研究的内容----a描述:主要对象是政策系统和备选政策方案。

政策系统包抬两个组成部分:政策域,政策涉及的利益相关者.b预测:趋势、数量、概率;c确定政策目标、价值标准、判断准则、评价指标、衡量尺度;d政策分析、政策评价、政策建议:政策的特点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实证研究+规范研究3.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有效性;政策效率;公平性;政策弹性;可操作性4.按研究的时间特征分类,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和近似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的特殊类型.分为趋势研究.,特征组研究,定组研究,近似纵向研究5.按研究层次分类.: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6.按研究功能分为:发现研究、示范研究、反驳研究,重复研究。

7.按研究内容分为:实证研究;规范研究;价值研究;评价研究8.理性认识主要有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9.推理有三种形式:逻辑推理、概率推理和模糊推理10.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是三段式命题,其本质是结论在实际上已包括在两个前提之中。

11.概率推理的前提则不包含结论,它的前提仅能以概率导致结论。

12.规范研究的基础是价值研究13.在评价研究中要考察规范研究提出的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

评价研究涉及方案、准则、权重、尺度、阈值和判断等六大要素。

14.价值判断是评价研究的基础。

15.管理研究的模式,个性模式是指通过列举大量的独立原因去解释某一行为或事件。

共性模式用最少的原因变量去最大限度地解释因果关系的一般模式16.管理研究的单位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社会产品17.体系错误是指用一个分析单位作研究却用另一个分析单位作结论导致的错误。

18.管理研究的要求:系统性,客观性,有效性,目的导向19.管理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对资料是如何取得的,交待不清;决定调查样本的大小没有统计理论依据;没有说明数据的形态、所用的统计方法以及所有方法的局限性;所用的统计方法单一,很少提到统计结果的统计意义;对统计结果的解释牵强。

对统计结果的解释牵强。

1.近代科学哲学的总体框架是逻辑实证主义2.归纳主义、演绎主义、假设主义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3.归纳是由特殊事件或部分证据产生结论的推理方式;演绎是由前提产生结论的推理方式4.归纳主义模式1.通过一定的归纳程序,揭示事物的规律。

2.事例在量的方面,要求种类齐全,数量充分,在质的方面要具有典型性。

3.科学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过程和证伪过程。

4.通过一系列中间公理逐级上升为普通公理的过程。

5.演绎主义模式相信有先验知识观察和实验是联系先验演绎与具体世界的中间环节。

演绎主义难于:公理的来源问题,以及如何确定公理的真理性问题。

6.演绎逻辑的古典例证是三段论。

7.科学环:由理论产生假设,由假设导致观察,由观察得出概括性结论,而这些概括性结论则改善了原有的理论。

被改善的理论又导致被改善的假设及新的观察,形成循环。

8.假设主义的模式:O……H→T→E,其中,O事实,H假设,T理论,E例证假设主义认为,假设是依靠直觉、猜测的作用发明出来的,在事实和假设之间存在着需要依靠理性的直觉加以沟通的裂缝O……H。

假设主义承认经验事实的重要性,并强调在假设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理论要用实验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的最后标准在于与经验事实是否一致。

假设-演绎法的三个步骤是:假设——演绎——证实9.溯因法把观察到的一系列事实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

这样可以弄清事物发展的过程,提出相应的假设。

10.证伪主义认为,能够经得起证伪的数学和物理学才可以称之为科学。

11.历史主义认为过去不是科学的学科,以后可以发展为科学或半科学。

12.“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科学之为科学在于它的可证伪性,是因为它要受经验的检验,要在发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否定和证伪自己,以便过渡到更新的理论。

13.历史主义库恩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进化和革命交替演进的过程。

库恩把科学革命定义为范式的更替。

范式,指的是科学家形成的科学共同体所遵循的科学研究规范。

科学范式包括四个方面:世界观背景;社会背景;理论背景;仪器和方法。

库恩认为,一个范式成熟了,就叫作“常规科学”,不成熟的范式叫作“前科学”。

前科学发展为常规科学,或常规科学发展为另外一个常规科学,都要经过革命。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常规科学在范式内渐进积累→反常现象导致危机→新范式出现并引起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渐进积累。

14.拉卡托斯“研究纲领”学说:认为,基本命题和基本规律是科学研究的“硬核”。

初始条件和辅助假设则是硬核的“保护带”。

研究纲领是由硬核和保护带这两部分组成的。

硬核受到保护带的保护,保护带的作用是在保护硬核时经受检验或被抛弃。

如果硬核也要修改,研究纲领也就瓦解两条发展渠道:反面启发法是从与研究纲领不同的方面来修改保护带。

正面启发法是从基本命题和基本规律出发来指导科学研究。

生命力取决于:能否指导实践;本身是否有所创造发展。

15.新历史主义认为,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发现问题,然后要弄清楚问题是由哪些有相互联系的信息构成的。

科学范式中既有逻辑关系,也有信息关系。

16.研究传统认为,事物的突变存在着平滑过渡和剧烈变化的两种或多种形式。

科学发展可以由几种并没有产生危机的研究传统组合成新的研究传统。

17.非理性主义:观察渗透理论;理论不可证实;理论不可证伪;理论发展动力的非理性。

观察渗透理论认为,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论。

理论不可证实:或然永远不等于必然,或然方法是不可靠的;理论不可证伪:按照证伪演绎的逻辑,理论上的预见只要有一次失败,理论就可以完全证伪。

杜恒问题的演绎模式为:如果H而且C,那么E,非E,∴非H或C非理性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动力是非理性的因素。

18.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比较: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客体,社会科学以人类自身为研究客体。

19.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区别1. 自然现象是可重复的、可逆的,社会现象是不可重复的、不可逆的。

2. 自然现象是确定的,社会现象是不确定的。

3. 自然现象的类属是清晰的,社会现象的类属是难以分清的4. 自然现象的宏观变化是低频的,社会现象的变化是高频的。

20.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区别:社会科学研究要考虑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间的关系;涉及社会价值判断问题;研究结果显得更有争议性21.科学标准包括:理性原则;实践原则;可重复性原则;逻辑完备性原则,简单性原则;22.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特征:研究者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

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设计。

科学研究应能对逻辑上发展的假设进行测试,以寻求经验数据的支持。

研究应能在其它相似的环境下重复,并得到一致的结果。

解释数据分析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客观的。

研究结论可推广到一定的应用范围。

研究框架应注意简单和经济。

23.对社会科学研究科学性的认识社会科学在科学阶梯中的排序相当高。

被观察对象在研究中的主动程度不同,社会科学必须创造不同的方法。

学说之间的对立大都还无法直接证实或证伪,这就为非科学因素留下了较多的余地。

24.社会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探讨社会科学知识的一个领域;理论应该有助于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理论的假设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应注意理论的简洁性;理论应具有可验证性25.思想的谬误:削足适履;先入为主;以讹传讹;思维定势26.获得知识的方法:未经证实的意见;不言而喻的真理;权威;个案研究;科学方法;数学模式27.支持自发假设的主要信息来源:思考和逻辑分析;权威的意见;舆论的影响;观察;过去的经验。

思考和逻辑分析:朝着与我们通常持有的观点相一致的方向推理,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权威的意见专家意见只有在他是有真才实学时才可能是有效的。

观念、价值判断可能会影响对“专家”的认定。

专家们可能会有自身利益的考虑。

舆论的影响求助舆论也带有求助权威方法带来的缺陷。

集体意见最终趋向统一,反对意见可能找不到发言的机会。

观察有很多缺陷:每个人对假设中概念的含义的理解可能不同;得出一个概念导致另一个概念的推论可能是很困难的观察的人群是有限的,不一定能代表一般规律;决定选择观察什么来对假设加以验证时可能带有偏见。

过去的经验:与一个原理或假设一致的信息或观察明显更容易被记住。

28.社会科学研究与常识获取的区别第一,常识是关于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如何行动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预期、直觉或假定的一般知识;而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则是要建立人类社会行为的理论,同时通过批判地审查这些理论来增加其准确性。

第二,最主要的的区别在于它对有偏差的判断更敏感。

第三,社会科学家注重理论结构与可观察指标之间的联系。

关注理论概念的度量。

第四,获得常识是个体的行为,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群体行为。

第五,社会科学由交互进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组成,实证研究是用来对理论加以检验的。

1.管理研究的一般过程:问题的识别与界定,构建理论框架与形成假设,概念的操作化,数据收集与分析,理论的解释、改进与应用2.管理研究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核心,管理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管理研究的起点。

3.管理研究问题的形成:现象的确认,问题的确认,管理问题的陈述4.理论是对某一方面的事实与规律的系统性解释。

5.管理理论是由相互关联的概念、变量和陈述组成的集合。

6.理论的形成过程:感觉疑难,辨识疑难,提出假设,推理假设7.理论的特征(1)理论由若干个命题组成。

(2)它描述了概念间的关系(3)包含了理论概念与用以量度概念的可观测变量之间的假定关联。

8.一个理论是否有用要看三个方面:是否提出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对问题做出合理的、经过验证的解释;是否提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9.理论包括四个要素:概念、变量、陈述及其形式。

概念是对研究范围内各类现象的抽象,被称为“建筑理论大厦的砖石”。

变量是对抽象概念的具体表达。

陈述是对概念之间关系进行的描述。

10.概念化: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程。

概念是“公有”的。

概念化过程是“自私”的。

概念不是存在的实物,但是可以观测。

11.概念的观测:直接观测;间接观测;推理观测;12.概念的复杂性表现为:概念具有多个维度的意义;对同一概念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的理解;抽象的概念没有客观的参照物,难以视觉化;13.变量是属性的逻辑组合,属性是客体的特征。

14.在理论建构中,“命题”是陈述的基本形式。

命题是是对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命题的次分类包括“假设”、“公理”、“定理”。

公理”被视为无可争议的断言;“假定”指被认为是真实的事情;定理”是由公理或假定演绎而来的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