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合集下载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中国难以臵身度外,或加快政策转变做为第一大贸易体的中国,将不可避免的感受到海外市场的压力,当然目前的形势较2008年还是有很大不同,不太可能出现疾风骤雨式的外部冲击,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渐缓释,而这一影响过程将在2012年上半年达到高峰。

中国的外贸顺差已经开始自年内高点回落,我们预期还将进一步的回落,进出口的增幅也将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

实际上,在11月结束的秋季广交会上,来自欧美客商的订单已经出现了超过两成的降幅,而广交会对中国外贸具有晴雨表的作用,因此外贸将出现一段紧日子已不可避免。

三、对中国的影响1、对汇率以及进出口:欧元持续疲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这将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压力,汇率升值会吃掉本来就不多的出口利润。

如果今后中国继续调减出口退税政策,估计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可能做不下去了。

对于中国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之下的众多出口加工业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欧洲国家为应对债务危机,降低赤字,大力推行紧缩政策,主要做法一是增税,二是削减政府支出,打压了民众消费力和经济活力,对经济的负面效果开始逐渐显现。

欧盟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欧盟消费市场的疲弱将继续降低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不利于中国对欧出口。

随着债务危机的深化,中国对欧出口还将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即欧盟贸易保护主义。

在紧缩政策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指望消费和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已不现实,更多国家重拾重商主义政策,将出口看作摆脱危机的最主要手段。

经济持续增长、市场日益庞大的中国既被欧盟视为主要的市场竞争者,又被看作出口的希望所在。

所以欧盟一方面大搞贸易保护主义,试图减少中国产品对本地产业的冲击。

双方贸易纷争也在增多②2、外汇储备:欧元持续疲弱,欧元资产出现不同幅度的缩水。

欧美债务危机

欧美债务危机

这意味着冰岛将拒绝偿还其 所有欠款,欠款不还,以后将 不能在国际上得到借款,冰岛 成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一个 倒在债务面前的国家! 2009年冰岛经济比2008年 下降6.5%,为历史最差纪录。
时隔1年, 2009年11月25日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迪拜酋长国 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国企实体 “迪拜世界”,将其 590亿美元债务延迟偿付6个月
中国
年份 2001 GDP(亿元) 109028.0 财政赤字(亿元) 2516.6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20475.6
136634.8 160800.1 187131.2 222240.0 265833.9 314901.3 345023.6 397983
寻求俄罗斯帮助
冰岛政府7日宣布,将寻求从俄罗斯借债40亿欧元以渡过难关
考虑加入欧盟
冰岛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但并非欧盟成员国。冰岛一些 政府部长13日承认,受金融危机所迫,冰岛可能不得不考虑 加入欧盟问题。
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身陷严重金融困境的冰岛政府10月24日宣称,其已初 步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一揽子救助协议,其中包 括将在2年内接受20亿美元的贷款。

5 月 10 日欧盟 27 国财长决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设立一项
总额高达 7500 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帮助可能陷入债务 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阻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至此希腊主权债
务危机演变为欧元区的保卫战。6 月 7 日受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拖
累,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 1 比 1.19,创下自 2006 年 3 月以 来的最低水平。
3149.6
2934.7 2090.4 2281.0 1662.5 -1540.4 1262.3 7397.0 950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为了避免危机波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其他欧元区国家,部分欧盟成员国和欧洲中央银行强烈敦促爱尔兰尽快启动欧盟援助机制。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成员国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0年5月出台了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用于为随时可能步希腊后尘的欧元区国家提供救助。
“受累于”银行业,爱尔兰政府不得不接受欧盟和IMF的援助。2010年11月21日,爱尔兰总理布赖恩·考恩说,爱尔兰向欧洲联盟(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一揽子金融援助请求已经获得欧盟的批准。
2013年4月15日,国际债权人与希腊下一步应采取的经济改革措施达成协议,这为希腊近期内获得数十亿欧元救助贷款铺平了道路。
爱尔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低税、鼓励出口等利好政策刺激爱尔兰经济持续增长,在1990年至2007年之间以年均6.5%的速度扩张。因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爱尔兰被赋予“凯尔特猛虎”的绰号。爱尔兰银行业过度投资房地产,造成地产泡沫滋生。金融危机爆发挤破地产泡沫后,爱尔兰银行深陷各种呆坏账,造成市场现金流动减少,最终将爱尔兰经济推向衰退。
2012年7月5日,欧洲中央银行月度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从1%下调25个基点至0.75%的历史最低水平。这是欧洲央行自2011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2012年第一季度,欧元区17国的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环比上升为88.2%,这是欧盟统计局自从2011年第三季度首次以季度为单位发布政府债务数据以来欧元区国家债务水平首次环比上升。希腊的债务水平最高,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32.4%,债务水平次高为意大利,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3.3%,葡萄牙和爱尔兰紧随其后,债务水平最低的国家为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和卢森堡,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6%、16.7%和20.9%。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启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启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启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领域的一大重要事件,对欧洲各国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原因分析和启示两个方面来探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因以及对未来的启示。

首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欧洲的经济衰退,许多国家出现了高失业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一些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导致了财政赤字的快速增加。

同时,欧洲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也加剧了一些国家的财政问题。

欧元区的成员国共享同一货币,但各国的经济状况却不一致,一些国家的竞争力下降,出现了贸易逆差和国际竞争力下滑的问题。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大原因是对债务的不可持续性评估错误。

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银行低估了债务的风险,过度借贷,导致了债务的积累。

同时,一些国家政府的治理不力,导致了财政不透明和腐败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债务危机。

第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还包括金融体系脆弱性和监管不力。

一些国家的银行业存在风险暴露,这些风险最终转移到了国家的财政体系中。

欧洲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导致了危机的扩大。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适度管理债务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和银行应当合理评估债务风险,避免过度借贷。

政府应加强财政管理,提高透明度和治理水平,防范腐败现象。

其次,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避免将风险转嫁给国家。

此外,国际间的合作与沟通也非常重要。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避免危机的蔓延和扩大。

最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经济一体化的问题。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既带来了很多好处,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各国的经济状况和竞争力应保持平衡,以避免经济危机蔓延。

综上所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因主要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债务不可持续性和金融体系脆弱等因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浅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浅论

一、危机及其演变过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希腊。

希腊为了缩减自身外币债务,与高盛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以达到足够的财赤率加入欧元区,但希腊必须长期支付给对方高于市价的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希腊的赤字率走入低迷状态,2009年10月,希腊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揭露了希腊长期以来掩盖的政府债务黑洞,承认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达到12.7%,政府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113%,两项指标远远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

2009年12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并将其评级展望定位为负面,希腊乃至整个欧洲的债务危机由此拉开序幕。

2010年4月底,希腊的债务危机迅速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

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以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相继陷入主权信用危机,再加上希腊,形成了欧债危机的“欧猪五国”(PIIGS)。

此后,法国和德国两个欧元区的核心国家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

2012年初,标准普尔宣布将法国等9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被踢出AAA级。

至此,由希腊开始的主权债务危机已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考察了国内外对危机的原因、影响与对策等方面的观点,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国内外对危机的原因、影响与对策的有关观点欧债危机发生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若干学者力图解释其爆发的原因。

从现象上看大致有如下几条:(1)金融危机中政府杠杆作用使债务负担加重;(2)评级机构推动危机蔓延;(3)产业结构不平衡;(4)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5)社会福利制度原因。

欧元区内有一个明显的事实:西欧制造,南欧消费;西欧储蓄,南欧借贷;西欧出口,南欧进口;西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赤字;西欧人追求财富,南欧人追求享受。

南欧消费格局得以维持必须有较高保障和福利为支撑;(6)法德等国在救援上态度不一。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 统一货币与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矛盾
• 统一货币制度与独立的财政政策的矛盾
2.欧元产生的理论依据、历史作用及局限性
➢ 欧元的历史作用
欧元以稳定的汇率和低通胀率使其成为仅次于美元 的第二大国际货币;
欧元的诞生推动了经济增长,创造了就业,提升了 生产力;
单一市场和单一货币的建立消除了贸易壁垒,推动 了贸易和跨境投资;
1994.1.1欧洲货币 局成立,全面负责
监督统一货币进程
2.欧元产生的理论依据、历史作用及局限性 ➢ 欧洲统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欧洲货币联盟
1995年12月,在马德里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上, 各成员国一致通过把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Eero), 并把货币联盟单一货币的引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 • 第二阶段为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 第三阶段从2002年7月1日开始,欧元区成员国的
欧元的诞生消除了欧元区内的货币风险,推动了金 融一体化和金融发展。
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与成因分析
(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及扩散
1、起源
希腊政府财政恶化,主权债务危机凸现
2、扩散 庞大的政府债务加剧了市场投资者的担忧,促使市场
交易者竞相抛售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欧元区 成员国政府债务,种种迹象表明,希腊的债务危机正在向 欧元区其他高负债的国家扩散和蔓延,而以希腊为主导路 线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正在向纵深发展。
局限性
欧元——区域性不兑现信用货币 政府调控失灵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一、主要概念、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四)理论基础 2.欧元产生的理论依据、历史作用及局限性 ➢ 理论依据——最有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是由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 的。按照蒙代尔的提法,“货币区”指的是由两个(以上) 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的、相互之间汇率永久固定、对外统 一浮动或采用单一货币的区域货币联盟。 最优货币区中的“最优”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 组成货币区,能够最大化其宏观经济政策之效果,能够更 有效地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即对内达到物价稳定、充分 就业,对外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一、主权债务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二、主权债务违约现在很多国家,随着救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债务的比重也在大幅度的增加。

当这个危机爆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主权违约,当一国不能偿付其主权债务时发生的违约。

传统的主权违约的解决方式主要是两种:·违约国家向世界银行或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借款;·与债权国就债务利率、还债时间和本金进行商讨。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当中,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主权债务违约,他是不能以自己的主权作为报酬来偿还债务的。

通常的主权违约发生以后一般都是以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解决。

主权评级涉及的内容很广,除了考虑GDP的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还要对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财政负担进行分析。

根据国际惯例,该国境内单位发行外币债券的评级上限,不得超过国家主权等级。

一、概述开端: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但金融界认为希腊经济体系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

2009年12月8日惠誉将希腊信贷评级由A-下调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09年12月15日希腊发售20亿欧元国债2009年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下调为“BBB+”。

2009年12月22日穆迪宣布将希腊主权评级从A1下调到A2,评级展望为负面。

发展: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调降该国债信评级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 2010年2月5日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惶恐,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蔓延: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高盛在完成与希腊的交易后,向一家德国 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信用违约互 换(C D S)”保险来分散风险,以便在债务出 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高盛此 举着实高明,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的经济实 体,将德国栓在希腊的债务链条上,高盛 就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如果一旦希腊政府 出现支付危机导致高盛的投资无法收回, 那么出售C D S的德国银行就要支付高盛10 亿欧元的亏空。




四、会不会由于希腊问题引发全球性的主权债务危机。 其实除了欧洲一些国家以外,美国和日本的债务问题同样非常严重。 为了应对这次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去年美 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总值达到10%,这个比重非常高。预计今年的 赤字会继续增加到1.6万亿美元。而且美国政府的债务总量会达到12万 亿美元,占GDP的比重接近100%。 在未来的一年中,美国国债有40%是必须借新还旧的,估计在未 来十年中,美国国债每年增加1万亿美元。去年日本国债超过10万亿 美元,今年1到4月份,国债总额大概是929万亿日元,基本上是差不 多是10万亿美元的水平。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GDP的总和,日本 国债占GDP的比重达到200%,在发达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仅仅偿还 债券的利息就要用掉财政预算的1/5。 中国一直是拥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继续借钱给美国,也增加了经 济风险。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2.4亿美元,美元资产占70%左右, 日元约10%,欧元约15%,英镑约5%。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世界各 国为了救助金融业,刺激经济复苏,纷纷 实行了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2009年,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债务上升了40%, 而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却上升了约100%。 对于主要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货币往往 就是国际货币,只要开动印钞机,就不存 在偿付债务问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其过高的政府债务就带来了风险。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对比分析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对比分析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对比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在逐渐加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债务风险成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两大焦点。

本文将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债务风险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起源于2008年破裂的美国次贷危机。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欧洲各国债务问题渐渐显现出来,欧元区开始感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威胁。

其中,希腊的债务问题最为突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0年提供了一笔救助贷款,从此开启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非常严重。

首先,欧元区内的经济和金融市场陷入了泥潭,股市、债市和货币市场均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其次,这场危机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最后,这场危机还对欧盟的内部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欧盟内部关系紧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协调。

欧元区内的国家虽然共用一种货币,但各国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导致了其他一些国家的债务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而欧元区内的财政政策却没有及时调整,欧元区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不协调,使得危机的风险不断积累。

二、美国债务风险近年来,美国的债务问题也愈发严重,美国的债务已经超过了20万亿美元,债务率高居全球第一。

如果美国国债违约,那么会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美国债务风险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首先,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非常大,如果政府无法还债,那么将会使美国陷入不可想象的财政困境。

其次,美国的债务问题将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有美元储备的国家,他们可能面临着严重的货币贬值风险。

最后,美国债务风险还将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的债务风险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是美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导致国债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医疗保障、退休金等方面的支出过高。

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一概念: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也就是说希腊等国家还不起借了别的国家或者欧洲央行的钱从而引发的危机。

二事情发生的原因: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宣布其2009年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达到13.7%,导致市场出现恐慌。

2010年5月,希腊爆发欧债危机。

之后逐渐蔓延到葡萄牙等二三线国家,欧盟决定对这些国家进行救助,就让那些大一点的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购买欧元区二三线国家的国债,一起支援希腊这些欧盟成员国。

之后意大利等核心国家也卷入了欧债危机中。

欧债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区长期被隐藏的问题凸现出来。

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导致利率政策调整总是比其他国家慢半拍,调整也不够到位,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滞后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为了尽早走出危机,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许多欧元区成员国违反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公共债务占GDP 比重上限60%的标准,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惩罚措施,由此形成了负向激励机制,加强了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冲动,道德风险不断加剧。

具体传导路径为:突发美国金融危机→货币财政制度的不统一造成货币政策行动滞后→各国通过扩展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主权债务激增→财政收入无法覆盖财政支出→危机爆发。

内部原因1:产业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脆弱:比如希腊,主要是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主要支撑产业。

希腊对这两个行业的投入很多,对工业和农业的投入就较少了。

这些产业结构对与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很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很差。

2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

老龄化人口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也带来了储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欧元区竞争力的持续下降)3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这些国家一直奉行高福利的社会经济政策,而执政者出于选举的需要,不敢对经济和社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致使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得以长期维持,造成了财政的入不敷出,不得不依靠举债度日。

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欧债危机,指的是2009年开始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涉及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的债务问题,对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首先,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各国财政状况的恶化。

多年来,一些欧元区国家的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不断上升,超过了它们的承受能力。

一方面,这是由于一些国家长期以来对财政政策的松懈和不规范管理,过度依赖借贷来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持续萧条,降低了这些国家的税收收入,加大了财政压力。

其次,欧债危机的原因还包括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监管缺失。

因为欧洲的金融体系高度相互关联,一旦一个国家面临问题,就有可能牵连整个欧洲金融市场。

此外,一些国家的金融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问题,加大了危机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最后,欧债危机的原因还包括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完善。

欧元区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货币政策不适应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一些国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

此外,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也使得欧盟各国在应对危机时缺乏有效的合作和协调。

欧债危机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财政稳定和债务管理的重要性。

国家不能长期依靠借贷来维持经济增长,而应采取更加负责任和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和债务水平。

此外,国家还应加强财政管理能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监管水平,防止财政风险的积累。

其次,我们应认识到金融体系的风险和监管的重要性。

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传染和扩散。

同时,债务违约等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本国,也会波及其他国家和全球金融市场,国际合作和协调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应认识到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

欧洲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国家在政策制定和协调中保持坚定的决心和灵活性。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概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主要引线或导火索可以说是希腊。

即希腊在2001年达到了欧盟的财赤率要求,同年加入欧元区。

但是,这一过程对希腊国家而言,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巨大的。

具体而言,希腊为了尽可能缩减自身外币债务,与高盛签订了一个货币互换协议。

这样,希腊就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减少了自身的外币债务,达到足够的财赤率加入欧元区。

但通过与高盛所签订的协议来看,希腊就必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支付给对方高于市价的高额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希腊的赤字率显然会走入低迷状态,进而导致了2009 年的主权债务危机形成。

危机进程2011年11月28日,穆迪称,欧洲的债务危机正在威胁全部欧洲主权国家的信贷情况,意味即使Aaa评级的德国、法国、奥地利和荷兰都有危险。

2011年11月25日,穆迪下调匈牙利本外币债券评级一个级别至Ba1,是垃圾级中最高一级,前景展望负面。

该国目前在标准普尔和惠誉的评级均是投资级别中最低一级。

2011年11月25日,葡萄牙主权评级遭惠誉降至垃圾级别,即由BBB-调降1级至BB+,前景展望为负面。

2011年11月24日,法德领导人与新任意大利总理蒙蒂会面,商讨如何应对欧债危机。

德国总理默克尔依然坚持拒绝改变欧央行职能,并反对设立欧元区共同债券。

2011年11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于欧洲各国领导未能终止债务混乱状况,决定修改其信贷计划,鼓励面对外部风险的国家寻求只附带少数条件的IMF资金。

2011年11月23日,德国拍卖60亿欧元10年期国债,最终只出售六成,受消息拖累,德国债券遭市场抛售,10年期债息一度升至2。

26厘,2年多来首次超越英债。

表明随着危机扩散,欧元区已经没有零风险国债,唯一称得上零风险的只有瑞士国债。

2011年11月21日,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在雅典与希腊最大的反对党新民主党领袖会谈时,未能劝服反对党领导人签署支持紧缩措施协议,令希债危机继续困扰金融市场,使得希腊在12月获批首轮第六笔80亿贷款存在变数,届时,金融市场将有新一波动荡。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从2010年开始,欧洲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金融风暴,从希腊主权违约风险升高开始,出现对欧元的攻击,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在这场风暴中挣扎。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介绍(一)、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 所以,主权债务危机的含义即为,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如果不能及时履行对外偿还义务,那么这个国家就正面临着主权债务危机。

主权债务危机又常被称为"国家破产"。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征首先,与以往拉美债务危机等主权债务危机不同的是,此次主权债务危机主要爆发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冰岛、迪拜及此后的欧盟诸国均属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对自身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的过于自信,发展中国家在拉美债务危机发生后,大都采取了出口导向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增加国际收支顺差,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

然而这一模式,使得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举债也成为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刺激经济的标准模式。

其次,此次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与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这几次主权债务危机均是在信用评级机构下调信用等级的时候大规模爆发的。

当然,这一点也部分源于之前次贷危机的冲击。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从90年代以来,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就落后于美国,此外,欧洲国家的高福利政策使得一直以来,欧洲国家的财政支出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而2008年危机发生后,经济增长更加低迷,失业率进一步增加,各国为了稳定经济,采取了财政刺激政策、对金融体系的担保等支持措施。

欧洲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欧元区存在的巨大的结构性缺陷,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非对称性。

在欧元区内部,由于欧元的统一性,使贸易逆差国家在与贸易顺差国家的贸易关系中,没有汇率调节工具可用,使逆差国家的国内市场完全处于顺差国的优势产能压迫之下。

欧债危机发生原因和影响及解决措施

欧债危机发生原因和影响及解决措施

欧债危机发生原因和影响及解决措施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一、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一、欧元从诞生之日到次贷危机发生前夕累计升值80%之多,导致欧债广泛受到投资者的欢迎,相应地,举债成本也就变得十分低廉。

在此基础上,诸国积累了大量的政府债务。

高盛就曾帮助希腊政府粉饰财政状况以便其能够大量举债。

二、欧元区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这就使其制度架构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

某些成员国无法根据本国特有情况在适当时间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

同时,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关于财政赤字不得超过该国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的规定基本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欧元区国家的遵守和执行。

三、欧洲银行业的信贷大幅扩张,积聚了大量风险。

四、欧洲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过度的福利政策,极大地抑制了欧元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也是欧元区国家长期低增长、高失业,政府债务不断加剧的最根本原因。

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冲击可通过欧洲银行业和非金融部门两个渠道传导。

主权债券的贬值,会直接导致欧洲银行的资产质量大幅缩水。

与此同时,银行自身的融资成本也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就为政府公共财政部门的危机向银行业的扩散埋下了隐患。

同时,欧债危机还会波及到欧洲的实体经济,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融资成本也随之上升,资本市场上由于政府融资需求的提高而造成对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挤出”。

一、外部原因: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

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

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助推危机蔓延。

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上述四国的主权评级。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如何解决欧洲债务为
危机国家已经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解决自身的痼疾,周边国家、机构的援助方案与援助力度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危机的进程。 德国作为欧元区内经济总量最大的主权国家,其对危机国家的救助意愿与救助能力将成为 左右危机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德国经济与财政状况正在逐步恢复,前景较 为乐观,因此德国有余力向危机国家提供帮助。从另一角度出发,稳定和谐的欧元区是德 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德国自身已无法游离于欧元区之外而独善其身。一方面,欧洲货 币一体化进程基本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决定了德国难以退出欧元区;另一方面,德国 也不可能坐视危机国家的问题恶化而“隔岸观火”,一体化的制度设计注定是“牵一发而 动全身”,只有共同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德国有救助危机国家的意愿。虽然此前 德国国内在救助问题上纷争不断,但只有实实在在地向危机国家伸出救助之手,才真正符 合德国自身利益。2011年7月中旬,经过国内的激烈争论,德国政府宣布将与欧洲央行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调确定针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计划。法国国内形势虽没有德 国乐观,但情况较为相似。如果德法能够在救助问题上进一步通力合作,则救助进程将可 能大大缩短。 在针对本次危机的救助过程中,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纷纷向 危机国家提出应对方案,伸出援助之手。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均先后向欧盟委员会申请 救援,救助方案正处于制定之中或执行初期。这些组织对爱尔兰的救助是一个较为成功的 案例。2010年末,爱尔兰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接受850亿欧元援助达成协议。根 据协议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的联合审查组将每季度对爱尔兰 财政、金融、经济情况以及推进救助计划的成效进行审查。2011年7月中旬的审查结果显 示,救助计划如期推进,资金运用状况良好,爱尔兰政府稳步实施了协议规定的相关举措, 对行业工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调整,尤其重点调整了一些目前失业率较高行业的工资结构。 这些调整对于宏观经济供给层面的复苏具有积极意义。此次审议后,爱尔兰将再度获得40 亿欧元的救助资金。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
各经济体政府支出占GDP对比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欧元区16 国
2007年 44.7%
39.2%
45.7%
46.0%
2009年 50.5%
45.9%
51.0%
50.7%
增加额 5.8%
6.7%
5.3%
4.7%
各经济体财政赤字占GDP对比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欧元区16 国
2007年 5.1%
希腊政府和高盛的交易
危机产生的原因
肆无忌惮的借钱,当自身还钱能力受到质疑,危机就这样产生了! 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 其陷入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
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从而导致了主权债务问题 的产生。(借钱过度)
欧元区各国(如PIIGS国家)内部经济失衡是引发债务 问题的深层原因。(还钱能力差)
欧洲债务危机现状
1欧洲经济复苏减缓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2欧盟经济发展体制和模式可能面临调整 3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短期内受到影响 4西欧国家债券的CDS再创历史新高
5主权信用危机引发联动效应 欧元遭重挫
6主权危机引发金价暴跌 7灭赤不果信贷违约掉期急升 8会波及欧洲核心国家
2、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是较高的工资水平。 希腊在欧洲可以说是总体实力比较弱小的国家,但也照样采 取较高的工资政策,工资水平保持5%左右的增长,而相比之下, 希腊GDP 的增长速度却只有1%到2%。 另外一个方面,较高的福利政策。欧洲各国普遍建立了较完 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优越的社会福利政策。
1.9%
2.6%
0.6%
2009年 13.6%

欧洲债务危机分析

欧洲债务危机分析

欧洲债务危机一、欧洲债务危机起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首先发端于北欧小国冰岛的“外向型”债务危机。

2008年10月,受美国金融海啸的冲击,在全球过度扩张的冰岛金融业,其资产规模为GDP的9倍多而陷入困境。

冰岛三大银行资不抵债,被政府接管,银行的债务升级为主权债务,冰岛濒临破产。

根据美联社的数据,当时冰岛外债规模高达800亿美元,为其GDP的300%左右,人均负债1.8万美元。

从技术上来讲,冰岛已经破产。

冰岛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至2008年11月底冰岛克朗兑欧元大幅贬值超过70%。

2009年冰岛陷入严重衰退,GDP预计同比下降超过8%,其后,IMF主导了对冰岛的救援,冰岛债务危机暂告一个段落。

但是,2010年初,冰岛总统否决了存款赔偿法案,其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至垃圾级。

冰岛危机再度浮出水面。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中东欧国家的“外来型”债务问题。

由于转轨改革的需要,东欧国家的负债水平一直比较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政府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

2009年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低了乌克兰的评级,并且认为东欧的形势在不断恶化,这触发了中东欧国家的债务问题。

IMF警告,中东欧经济规模远超过冰岛,其债务问题存在引发金融危机第二波的风险。

2000年后,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商业银行被以西欧银行为主的外资控制,2008年底外资所占比例达54%-97%。

据摩根士丹利的估计,中东欧拥有约1.7万亿美元的外汇债务,而且2/3的贷款为外币贷款。

但是,随着融危机的逐步见底,西欧强国对其在东欧资产救助的开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欧盟等提供的支持,中东欧债务问题没有引发新的系统性金融动荡,并在2009年实现了初步复苏。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三个阶段是西欧所谓的PIIGS国家的“传统型”债务问题。

2009年5月,希腊就遇到了债务问题,欧盟强力声援后,局势得到一定的缓解。

但半年后希腊财政赤字并未改善,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升至12.7%,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高达113%。

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

走出危机的必由之路是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要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复苏,不但要通过政府的刺激政策 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恢复供需平衡,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积 极的调整和改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
:二之示启
启示之三:
财政问题至关重要,应不断深化国家财政税收体制的重 大改革。 财政问题不仅事关一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事关一 国经济政策的制订乃至主权的独立性。当前的欧洲债务危机 使我们亲眼见到,一些国家因财政恶化不得不忍受失去经济 政策独立性所带来的痛苦。
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
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 希腊政府的财政原本处于一种弱平衡的 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助推危机蔓延 . 境地,由于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恶化 内部原因: 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 第一,货币制度与财 了其国家集群产业的盈利能力,公共财 危机进一步蔓延。评级机构对危机起到 政制度不能统一,协 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 政现金流呈现出趋于枯竭的恶性循环, 调成本过高。第二,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可成为危机向深 债务负担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的希腊经济难以抵 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 欧盟各国劳动力无法 度发展直接性原因。 御危机的冲击。以出口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拉 自由流动,各国不同 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欧洲大多数国家人口结构也开始步入快速老龄化: 依 动经济的意大利在危机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欧 洲 主 权 债 务 危 机 的 爆 发 与 蔓 延 对
我 国 有 什 么 有 益 的 启 示
① 引 导 商 业 银 行 建 立 健 全 的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和 严 密 的 内 控 制 度 .
② 以 立 法 形 式 加 强 对 地 方 政 府 预 算

浅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浅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浅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摘要:随着华尔街金融风暴蔓延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然而自2009年底以来。

一些国家由于债务激增,出现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的主权债务一旦出现危机,都将对债权国和债务国造成巨大损失,引起市场恐慌情绪,并有可能威胁到全球经济。

本文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做出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我国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形成原因影响思考与对策(一)主权债务危机出现原因1导火索: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使其陷入财政危机,欧元兑美元大幅下跌。

希腊的财政问题或拖累其它欧盟国家,欧盟、希腊政府官员都再寻求解决希腊财政问题的方法。

2外部原因:全球金融危机是欧洲债务问题的外部诱因。

一方面,金融危机直接重创冰岛和中东欧国家的资产负债表。

另一方面,各个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扩大财政支出是必然的选择,然而这在欧洲造成了重大的财政问题。

此外,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希腊和东欧国家的债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3 内部原因:A 经济增长的放缓和社会福利居高不下的矛盾:欧盟的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迹象,各成员国内部的财政负担增大。

欧洲是长期的高福利社会,各政党之间为了赢得选民的选票当选,通常会承诺公众社会福利的提升,政党的争斗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进一步的增大,成为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

B 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强国恒强,弱国愈弱”:欧盟经济长期由德国、法国两大强国主导和领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既没有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又没有主导的支柱产业,在整个欧盟经济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但弱国也要跟上整个联盟的发展步伐,只有通过应用财政政策调控工具,来拉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到指标上不掉队,这种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成了此次危机的间接原因。

C欧盟实行单一的调控经济政策变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两个重要的政策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元区的制造业在全球化中渐渐失去了市场,非高科技产品处于价格劣势,市场不断被挤压。

由于科技水平很难短期内提升,而币值又要保持稳定,不能以高科技产品占领市场的国家就无法享受贬值带来的益处。

欧债危机起因过度举债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水平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

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即存在所谓的“粘性”,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

政府失职与制度缺陷欧元区的制度缺陷在本次危机中也有所显现。

首先,根据欧元区的制度设计,各成员国没有货币发行权,也不具备独立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负责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实施。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统一的货币使区域内的国家享受到了很多好处,在经济景气阶段,这种安排促进了区域内外的贸易发展,降低了宏观交易成本。

然而,在风暴来临时,陷入危机的国家无法因地制宜地执行货币政策,进而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和增加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冰岛总统近日指出,冰岛之所以能够从破产的深渊中快速反弹,就是因为政府和央行能够以自己的货币贬值,来推动本国产品出口,这是任何欧元区国家无法享受的“政策福利”。

而英国政府也多次重申不会加入欧元区。

欧债危机对其他主要国家的影响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外的发达国家,在实体经济层面受危机影响较小。

欧洲虽然是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但由于出口仅占美国GDP 的7%,整个欧洲出口对美国GDP的贡献仅有1%,因此美国经济对欧洲需求的依存度很低。

但英美等国的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的危机国家债券,偿付前景尚不明朗,一旦止付将可能引发新一轮连锁反映。

以日本、中国为代表的对出口依赖较大的国家可能会受累于欧盟经济景气下滑,进而影响本国经济。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需求,如果危机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必将在实体层面向中国传导。

欧债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信用评级机构是在金融市场中处于相对独立地位,但又在某种程度上高度参与市场的特殊群体。

在本次欧债危机中,三大评级机构试图摆脱在美国次贷危机时遭受的指责,希望通过事前预测各国危机程度的做法,挽回声誉。

但评级公司在本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与次贷危机时依然相似,区别在于大幅下调评级的对象由证券化资产变成了主权国家。

这些机构往往在经济形势大好时,不断地上调评级;经济形势转差时,过分悲观地估计评级对象的信用状况。

没有证据表明评级公司比市场其他参与者占有更多信息,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的模型能够用于预测。

可以预计,本次危机过后,这些评级机构将再度面临公众的指责。

但目前为止,这些机构对媒体和公众的影响力仍然很大,依然是市场中的重要参与力量。

发展态势与救助模式展望危机国家已经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解决自身的痼疾,周边国家、机构的援助方案与援助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危机的进程。

从长期来看,危机的救助不仅取决于外部援助,更取决于危机国家自身的努力方向与努力程度。

此前,这些危机国家过度透支的消费与投资模式导致了危机的上演,而政府不但没能在政策制度上进行正确的引导,甚至在错误的方向上“推波助澜”。

如果这些国家不能够“量入为出”,依然维持超出自身产出能力范围的消费支出,则即使暂时度过了这次危机,未来必定还会出现“入不敷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经过危机的洗礼,欧元区必定在制度建设、规则制定、政策实施等方面更加谨慎、严格与完善。

此前,欧洲央行由于无法针对区域内特定国家的情况制定政策,在针对遏制通胀与保证经济增长等目标制定政策时,显得僵化而滞后。

在欧债危机之前,欧洲央行不合时宜的政策被认为是危机爆发的催化剂。

在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2008年7月,欧洲央行不顾欧元区经济的脆弱性,将基准利率由4%提高到4.25%,使一些国家原本就不堪重负的财政和房地产行业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而房地产业的大面积坏账又势必波及金融业。

另外,欧洲央行大量持有各成员国国债。

对陷入危机的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三个小型经济体,欧洲央行持有的国债金额分别为470亿欧元、190亿欧元和210亿欧元。

因此,成员国的偿债能力与央行自身亦息息相关。

相信在本次危机过后,以欧洲央行为代表的核心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会进行较为深刻的自省,这将有利于整个欧元区的长远健康发展。

欧债危机对中国影响:出口减少热钱流出现苗头影响一:对欧盟出口大受打击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占到总出口量的20%,其地位比美国市场还大。

自2009年12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的实际汇率已升值了15%以上。

中国出口商的利润在10%左右,就意味很多出口商如果不能成功涨价的话,其利润已经没了,如果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涨价,可以想象中国商品在欧盟会遇到怎样的困境。

省经贸厅一位负责人表示,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最快在下个月的数据中就会有体现。

出口的影响会传导回国内至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

影响二:一些资金或加速流出中国彭程认为,欧债危机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加重,资金纷纷回流美元。

此外,欧洲原本在全球各地的资金有回流欧洲救急的需要。

双重因素下,一些资金会加速流出中国。

上次美国债务危机发生时,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半年里,热钱流出中国2000亿美元。

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眼下的中国。

不过预计量不会比上次大。

今年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79亿美元,而一季度贸易顺差为144.9亿美元,一季度我国直接投资为234.4亿美元。

一季度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直接投资=99.7亿美元。

也即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热钱在一季度仍是流入中国达99.7亿美元之多,但少于去年12月流出中国的121亿美元热钱。

此外,仅仅是2009年第二季度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就达千亿美元。

中资银行业的影响则是不大的,因为中国银行对欧洲的借贷规模很小。

中国应该从容应对欧洲的债务危机在分析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对策之前,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得失与教训。

笔者以为,2008年底我们在应对美国次贷危机时有些失策。

从事后的表现看,中国的4万亿投资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确使全球经济摆脱了困境,但中国除了获得廉价的喝彩之外,一无所获,我们需要花更昂贵的价格采购我们需要的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中铝与澳洲矿产集团已经签好的并购协议也因为全球资源价格的上涨而泡汤。

假如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刺激措施力度缓和些:财政政策上象征性地出台一些刺激计划,但规模控制在数千亿人民币,信贷控制在5万亿以内。

那么,2009年的全球石油等各种资源产品的价格不仅不会大幅度上涨,而且会持续下跌。

因为只要资源价格下跌,则依靠资源的国家(如俄罗斯、澳大利亚及中东产油国)的经济运行将受到重大打击,到期债务将无法偿还,必将以更低的价格卖资源产品,导致这些矿产价格不断走低。

此时,中国的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真正派上用场。

中国不仅可以获得当前需要的各种廉价的资源,而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全球各地大量的矿山、企业,为中国未来的数十年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欧洲债务危机为中国提供了第二次历史性的机遇,我们不能再次错过这次机会。

笔者建议如下:对外政策方面:我们可以适度参与救援欧洲诸国的债务危机,更多地应该表现在道义上,而不是行动上,只有到十分危急的关口,才能真正出手。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有利的谈判条件。

切不可过早地出手,犯2008年和2009年的错误。

需要关注的是,欧洲很多国家都是反对全球化的,在遇到危机之后,反对全球化的浪潮会更加强烈。

因此,中国在外交上必须积极参与对欧洲危机的救援,以增强感情上的联系。

对内政策方面:我们应该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保持高压态势,防止自己陷入泡沫化的危机。

从出口看,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洲出现危机必然会导致中国的出口下降。

欧洲的危机已经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一是欧洲的需求将少,二是人民币相对于欧元和英镑大幅度升值,降低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如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加速企业的破产。

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要过于关注出口的减少。

对于中国来说,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不会导致西方那样的社会稳定问题,出口企业的工人大多数是农民工,从年龄上看,大多属于80后和90后,这些农民工还没有自立门户,在决策和行为上还受其父母约束,他们失业后可以到农村的家庭,不会产生重大的社会问题。

再过几年时间,当这些80后和90后自立门户之后,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失业,社会风险将比现在大大增加。

我们可以把握好这个时间窗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升级。

当欧洲危机之后,中国的工业实力必然有很大的进步,而欧洲的相对实力不可避免地进一步衰落下去。

内外紧缩的好处是十分明显的。

不仅有利于国内的资产泡沫的消退,而且通货膨胀的压力会很快消失。

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有效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还可以在全球资源价格大幅度下跌的过程中,让我们的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未来十几年乃至更久时期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如果因为欧洲的债务危机,我们立即降低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则我们不仅损失中央的决策权威,而且将又一次失去重大战略机遇!08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步骤效果成效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积极应对。

我国政府于2008年11月9日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而落实这些措施的投资额到2010年底约需4万亿元人民币。

总额4万亿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并为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财政货币政策的转向凸显了中国政府保增长的决心。

为刺激经济保增长,我国政府与2008年就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已付诸实施,从货币政策方面看,自2008年9月15日至12月25日,仅仅3个多月就5次下调基准利率,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从财政政策方面看,自2008年7月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已4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一系列新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获得批准等等。

影响货币政策主要是解决信用总量问题。

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的是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的“双重目标”包括了货币币值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目前主要是侧重于保证经济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