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解读
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ppt课件
肿瘤和营养
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对肿瘤治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减低,影响肿瘤治疗的效果,进而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早期死亡.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65% 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表现为以肌肉萎缩和体重丢失为主的恶液质 约有22%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恶病质)机制
厌食、肿瘤局部作用、心理因素 机体能量消耗异常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异常 TNF-、IL-1、IL-6、IFN-、白细胞抑制因子,脂肪代谢因子及蛋白质代谢因子等作用
恶性肿瘤宿主营养代谢的特点(三)
脂肪代谢 巨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可以: 增强内源性脂肪分解, 抑制脂蛋白脂酸活性, 使宿主不能充分氧化游离脂肪酸, 临床表现为高脂血症;
TPN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TPN 希望:改善营养状态, 扩大手术适应证; 回顾性研究: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前瞻性研究:常规应用无益; 结论:选择性应用才会有益;
营养状态
人数
ICU
机械通气
住院
死亡率
气管切开
(天)
(天)
(天)
(%)
(%)
正常
14
32
22
3124
0
0
轻微不良
13
910
810
3313
8
15
中等不良
23
2940
2840
7136
17
22
严重不良
肿瘤营养支持PPT课件
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生存质量改善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肿瘤患 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因疾病和治
疗带来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减轻症状
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肿瘤患者的营 养不良和恶病质症状,如乏力、体 重下降、肌肉萎缩等。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营养支持,肿瘤患者能够更好 地维持日常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05
肿瘤营养支持的未来展望
肿瘤营养支持的研究方向
肿瘤代谢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肿瘤细胞代谢异常的机制,为肿瘤营养支持提供理论基 础。
新型营养制剂研发
研发针对肿瘤患者需求的特殊营养制剂,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营养与肿瘤免疫关系研究
研究营养物质对肿瘤免疫的影响,探索营养支持在肿瘤免疫治疗中 的作用。肿瘤营养支持的发展趋势肿营养支持PPT课件目录
• 肿瘤营养支持概述 • 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 • 肿瘤营养支持的实施 • 肿瘤营养支持的疗效与评价 • 肿瘤营养支持的未来展望
01
肿瘤营养支持概述
肿瘤患者营养需求
能量需求
肿瘤患者能量需求与正常人群相似, 但因肿瘤本身或治疗影响,可能导致 能量消耗增加。
蛋白质需求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
肠内营养支持的优点包括易于操作、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等。但肠内营养支持也可 能会引起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
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是指通过静脉输注方式,将营养物质输送到体 内的营养支持方式。对于无法正常进食或肠内营养支持无法 满足需求的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物 质。
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包括能够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能 够迅速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等。但肠外营养支持也可能 会引起静脉炎、血栓等不良反应。
2024胰腺癌NCCN指南解读
2024胰腺癌NCCN指南解读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存期和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指南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
本文档将深入解读2024年NCCN胰腺癌指南,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胰腺癌患者。
指南概述诊断- 影像学检查:指南推荐对疑似胰腺癌的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和范围。
MRI和pet-CT也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 生物标志物: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但其特异性不高。
- 组织病理学: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通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或手术切除后进行。
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指南推荐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
- 新辅助化疗:指南建议在手术前使用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 辅助化疗:手术后,患者可接受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辅助化疗。
- 放射治疗: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可以作为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
- 系统性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指南推荐使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
指南更新点分子靶向药物- 指南强调了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靶向治疗,如针对BRCA1/2突变的PARP抑制剂。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认可。
综合治疗策略- 指南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胰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包括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和病理科的专业合作。
结论2024年NCCN胰腺癌指南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治疗框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随着新药和治疗技术的出现,这些指南可能会继续演变,以反映最佳临床实践。
请根据您的具体需求继续完善文档内容,包括具体药物剂量、治疗流程、特殊情况的处理等详细信息。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剂量分割模式及优化策略
剂量分割模式
根据肿瘤的特点和患者的耐受性,可采用不同的剂量分割模式,如常规分割、超 分割、加速超分割等。合理的剂量分割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的不 良反应。
优化策略
针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优化,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 疗(IMRT)等先进技术,实现更精确的靶区勾画和剂量分布。同时,结合图像 引导放疗(IGRT)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指南首次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纳入放射治疗流程,强调了对患者 的全面关怀和支持。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鼻咽癌放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放射治疗
人工智能技术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剂量优化和质量控制 等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和效 率。
目标人群
本指南的目标人群为鼻咽癌患者及其家属、放射治疗医师、护士等医疗团队成员。
指导意义
通过本指南的解读和实施,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规范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
02
鼻咽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地区分布
鼻咽癌主要分布在南方地 区,如广东、广西、福建 等省份,与地理位置、气 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挑战与应对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挑战包括治疗抵抗、复发和转移等。未 来需要深入研究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放射敏感性,探索 新的治疗策略和技术,以应对这些挑战。
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水平建议
01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班、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放疗医师的
临床治疗进展及最新指南解读
挑战
指南更新要求临床医生不断学习和掌握 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诊 断和治疗标准。同时,临床医生需要结 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这 需要更高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VS
机遇
指南更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 择和手段,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活质量。同时,临床医生可以参与指南的 制定和更新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此外,临 床医生还可以通过开展临床研究和学术交 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挑战
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疾病复杂性增加、患者个体差异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这 些挑战使得传统治疗方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和技术。
机遇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精准医疗、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为临床治疗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新技术有望从根本上改变疾病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进展及最新指 南解读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引言 • 临床治疗进展概述 • 最新指南解读与更新内容 • 各类疾病临床治疗进展举例 • 临床医生如何跟上治疗进展和指南更新步
伐 • 总结与展望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阐述临床治疗的重要性
临床治疗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患者康复和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 义。
介绍最新治疗进展及指南的意义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指南不断涌现,对于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
汇报范围
涵盖的临床治疗领域
本次汇报将涵盖多个临床治疗领域, 包括心血管、肿瘤、神经、呼吸等方 面的最新治疗进展和指南解读。
《大肠癌治疗指南(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症状,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 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排便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排便训练,改善排便习惯,减少便秘、腹泻等肠道问 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亮点总结
01
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
02
精细化治疗策略
本次指南强调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 要性,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 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多学科协作
大肠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未来,各学科之间的协作将 更加紧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6
营养支持与康复期管理策略
营养支持原则和方法
个体化营养支持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包括饮食调整、口服营养补充和肠外营养支持等。
未来大肠癌治疗将更加注重多 学科协作模式的应用,包括外 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 多个学科的紧密合作,以提供 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患者需 求的提高,未来大肠癌治疗将 更加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包 括在治疗过程中减轻痛苦、提 高生存质量等方面的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城市地区高于 农村地区。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 增大肠癌病例约50万例,死亡人数约23万例。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其中,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 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精准医学技术助力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4)》解读PPT课件
未来肿瘤防治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协作,整合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形 成综合治疗方案。
智能化技术助力早筛早诊
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肿瘤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有助于提高早期肿瘤的发现率和 诊断准确率。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广倡议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肿瘤防治工作 的投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推 动相关科研和技术创新。
医疗机构加强科普宣传
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肿瘤防治科 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肿瘤的 认知和防范意识。
媒体承担社会责任
各类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传播正确的肿瘤防治信息,营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
个人行动指南:如何做到科学防癌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特别是针 对高发肿瘤的筛查,以便及早发
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05 康复管理与生活调整
康复期心理干预和支持小组活动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
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
开展支持小组活动
成立康复期患者支持小组,通过定期的活动、分享会等形式,让患 者之间互相交流、鼓励,共同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教授应对策略
培训患者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技巧,如放松训练、情绪管理、正念冥 想等,以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原理及案例
靶向治疗精准打击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治疗方法。通过精准打击肿瘤 细胞,靶向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对患者正常细胞的损伤。
免疫治疗激活自身免疫系统
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学习要点
2024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学习要点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学习要点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疗水平,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每年都会发布最新的乳腺癌诊疗指南。
本文将介绍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的学习要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乳腺癌的最新诊疗方法。
1、早期诊断和筛查早期诊断和筛查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
本指南强调了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的重要性,包括自检、医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遗传史、既往乳腺疾病史等,应增加检查频率,以尽早发现潜在的病变。
2、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分子分型和生物学特征,强调了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同时,指南还介绍了最新的基因检测技术,如下一代测序(NGS)等,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的遗传特征,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指南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病理类型等因素,详细介绍了各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4、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本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子分型,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副作用。
特别是针对HER2阳性患者,指南强调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的重要性。
同时,指南还介绍了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成果。
5、心理支持和康复心理支持和康复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指南强调了心理医生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此外,指南还介绍了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如运动锻炼、营养支持和性生活指导等,以帮助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总之,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的学习要点包括早期诊断和筛查、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心理支持和康复等方面。
放疗病人饮食管理PPT课件
出现食欲不振、味觉迟钝,饮食应以营养丰 富、清火的食物(如梨、绿豆、银耳等)为宜。 味觉下降时,食物做得香一些,以香气来刺激 食欲,加食盐和调味品可稍重点,使口中乏味 者感到可口些。 嗅觉异常者和恶心呕吐者可在食物中加姜汁 或喝些陈皮茶 便秘者应增加含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如蔬菜、 水果,可多食海带、香蕉、蜂蜜、核桃、花生 等润肠通便的食物。
(三)盆腔肿瘤பைடு நூலகம்射治疗
如子宫颈癌、直肠癌、卵巢癌等在放射治疗时, 放射线常损伤结肠、直肠黏膜,导致肠壁黏膜充 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溃疡等,里急后重、 腹痛、愎泻、黏液便或血便贫血等。
首先患者进餐的环境空气新鲜,适宜的温度及湿度, 这样可以避免不宜的环境而影响患者的食欲。 放疗期间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糖类丰富的食品 为主。进以清淡,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食物 以柔软,细碎煮烂为好,以炖蒸为主。少食多餐, 避免辛辣,刺激,粗糙等有可能刺激口腔黏膜炎性 创面的食物。同时告知患者进食后勿立即躺下,以 免食物反流。督促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后 用软毛刷刷牙或者含氟牙膏,以减少口腔的感染。 为避免以后出现张口受限的情况,可指导患者做张 口及颈部运动,每日4次,每次30秒。
1)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 2)连皮花生米100克,猪蹄一只,老藕节适量, 共煨汤食用。 3)连皮花生米200克,与带肉脊骨500克或猪肝 加水煨汤食用。花生促生血小板,对血小板减少、 心慌心悸、畏寒怕冷之患 者较合适。
多吃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补血食品;禁 熬夜、禁长时间看电视。 固定周期的去医院 化验血常规,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平时 一定要预防感冒。感冒容易导致该病的复发, 同时可能引起其他病症。 早睡早起,适当做 些体育锻炼,多晒晒太阳,以增加身体免疫力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是中药效果好,像 养血润脾汤,不但能升血补血,还可以提高机 体免疫机能,有效修复患者因长期服用激素累 药物、疾病迁延不愈而对给脏腑机能带来的严 重危害,使各脏腑机能得到有效提高,机体免 疫力得到增强。
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
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为改善中国肿瘤康复期患者的长期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最大限度地改善临床获益及患者预后,中国营养学会肿瘤营养管理分会组织专家,根据我国肿瘤营养诊疗现状、国内外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经验和意见,围绕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诊断、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及医学膳食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更新制订本共识。
本共识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分级系统,按照〃证据推荐意见〃的基本框架进行分别阐述。
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的适应证及目标对肿瘤康复期患者进行合理的膳食营养管理,是生活方式改善及支持治疗的重要内容。
包括系统评价、大样本队列研究等的研究证据均提示,健康膳食(充足摄入果蔬、全谷物食物,减少红肉/加工肉类摄入)及适合的锻炼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及总体生活质量【2-4】。
2023年的一项系统综述提示,地中海饮食地中海饮食或其他基于植物性食物的膳食模式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肿瘤相关疲乏症候群,而在膳食中增加充足蛋白质改善瘦体组织与肌肉也有益于缓解肿瘤相关疲乏症状[51来自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群体的证据也表明,高脂肪少蔬果的饮食摄入及体重超重;肥胖会增加肿瘤复发风险,而降低饱和脂肪、增加各类微营养素摄入有助于降低肿瘤复发概率[6-8]o另一方面,肿瘤康复期患者多为高龄人群,也是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维持适宜的体重及代谢状态、减少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同样具有重要的健康意义【9-10】。
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CancerSociety,ACS).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uropeanSocietyforParentera1andEntera1Nutrition,ESPEN)均建议【11}1肿瘤患者康复期应定期寻求临床营养(医)师的营养建议,避免或减轻能量及营养素缺乏或不足,达到并维持合理体重,保持适宜的瘦体组织及肌肉量,改善体力状况,必要时应进行营养干预以改善肿瘤高分解代谢症状。
2019年版肿瘤营养治疗指南解读——潘宏铭
营养状态受损评分
评分 1分 2分 3分
体重下降>5% 1周内进食量减少
3个月内
25%~ 50%
2个月内
50%~ 75%
1个月内
75%~100%
BMI
<20.5 <18.5
※BMI=体重/身高2(kg/m2),计算到小数点后1位
※体重:空腹、病房衣服、免鞋,要求至少精确到0.2kg
※身高:免鞋,要求至少精确到0.5cm
site, stage, and ECOG-PS. Relationships for BMI and %WL
to overall survival were examined
JCO 2015; 33(1):90-9
基于体重丢失和BMI的生存分级系统
肿瘤类型
所有肿瘤 结直肠 胃食管 头颈部 呼吸道
2000-2010年460个研究中心4400万住院成年病人的诊断及 费用数据,此数据库中有724027名患者接受了ONS,总体 来说,在ONS上每花费1美元,将节约开支2.56美元
Philipson, T.J., J.T. Snider, D.N. Lakdawalla, et al. 2013. Impact of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ation on hospital outcomes. Am. J. Manag. Care 19: 121–128.
评分 1分 2分 3分
疾病
髋骨折,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或有并发症:肝硬 化、COPD、长期血液透析、糖尿病、一般恶 性肿瘤
腹部大手术、脑卒中、重度肺炎、血液恶性肿 瘤
颅脑损伤、骨髓移植、APACHE>10分的ICU 患者
※若患者诊断不在无上述疾病名称范围内则向类似的情况靠拢
(完整版)espen肿瘤营养规范解读
What does ESPEN Want to Guide?-2
C. Interventions relevant to specific patient categories C1. Surgery C2. Radiotherapy C3. Curative or palliative anticancer drug treatment C4. High-dose chemotherapy a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CT) C5. Cancer survivors C6.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receiving no anticancer treatment
2.能量与营养素需求
能量需求:25 --30 kcal/kg/day,须个体化
蛋白质:>1 g/kg/day 能量底物的选择: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注意控制糖负荷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鼓励高剂量补充
B2 – 1:能量需求
B2 – 1 推荐级别 强 证据水平 待研究的问题
能量需求
我们推荐,如果无法对肿瘤患者的总能量消耗进行个体化测量,可假 定和健康人群基本一致,25 --30 kcal/kg/day. 低 能量需求的个体化
用
反映炎性程度,对肿瘤患者的预 后具有高度预测价值,可参与营 养评定及营养治疗计划的制定
Bauer, J., et al. (2002). Eur J Clin Nutr 56(8): 779-785 McMillan, D. C. (2013). Cancer Treat Rev 39(5): 534-540.
4.6
13.1
5
10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放射治疗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放射治疗》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为 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放射治疗技术知识,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肿瘤防治工作者的 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我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肿瘤防治工作一 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目录分析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放射治疗》目录分析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放射治疗》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肿瘤放射 治疗技术的权威指南。本书目录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旨在为肿瘤放射治疗领 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实用的参考手册。
在剂量控制方面,本书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肿瘤 类型、不同的分期,都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放射治疗方案。通过精确的剂量计算 和定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同时杀灭肿瘤细胞。
本书还放射治疗中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放射治疗可能引起皮肤反 应、口腔黏膜炎、放射性肺炎等副作用,医生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 告知和解释,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密切的监测和干预。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放射治疗》精彩摘录
在医学领域中,肿瘤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放射治疗作为肿瘤综 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肿瘤控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的《中 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放射治疗》一书,为我们在肿瘤放射治疗的道路上 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指导。
本书开篇便明确指出,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或抑制 其生长的方法。与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相比,放射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定位精确、 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的优势。但同时,放射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并 发症,因此,合理的治疗方案制定和精确的剂量控制是至作者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他们不仅治 疗技术的提升,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他们深知,肿瘤防治不仅仅是 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伦理、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因此,他们 在制定指南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新: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解读
最新: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解读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也是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营养不良会使肿瘤患者的毒副反应增多,也会对放疗疗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营养治疗对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包括《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等。
《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3年)》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综合更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及专家意见形成了系统性指导意见,以期为放射肿瘤医师、营养护士、临床营养师等开展营养治疗提供循证规范和决策参考。
《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3年)》针对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诊断、营养途径.营养通路、营养方案等提供指导,以预防肿瘤放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治疗已发生的营养不良,并以此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减少放疗不良反应,进而增强放疗耐受性,提高放疗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该指南强调“围放疗期〃的全程营养管理及动态评估,分别从放疗前患者的营养治疗、放疗中患者的营养治疗和放疗后患者的营养治疗3个阶段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3个阶段的营养治疗既有相同的治疗原则,也有不同的着重要点。
放疗前患者的营养治疗重点在于完善营养风险及营养状态评估,推荐在放疗前采用PG-SGA量表进行营养评估,并根据患者营养筛查和营养评估结果,选择是否需要进行营养治疗,以及营养治疗和放射治疗的联合方式。
此外,放疗前还需根据患者拟定的放疗部位和疾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营养途径,例如头颈部肿瘤或食管癌患者预期将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或食管黏膜炎,可以考虑在放疗前予以患者预防性置入肠内营养管,以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营养状况良好和放疗的顺利进行。
放疗中患者的营养治疗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对于能量的需求随着放疗的进行而不断变化:放疗1~3周,由于肿瘤负荷减少和高代谢状态的抑制,能量需求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放疗的第4周后,随着放射不良反应的发生,能量需求逐渐增加。
2021肿瘤免疫营养治疗指南(全文)
2021肿瘤免疫营养治疗指南(全文)___:___ and n substrates。
maintain nitrogen balance and tissue organ structure and n。
but also ___ of the body under stress。
then and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stimulate immune cells。
enhance immune response。
maintain intestinal barrier n。
and have direct anti-tumor effec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sof patients。
These nutrients are called immune nutrients。
mainly including amino acids。
fatty acids。
nucleotides。
vitamins。
trace elements。
tics。
and tics。
In 1992.Daly JM et al。
[1] found that erative use of immune n formulas containing arginine。
omega-3 fatty acids。
and ___。
Since then。
research on the use of immune ___ has emerged。
involving surgery。
___。
___。
cachexia treatment。
and other aspects。
___ n-cancer n。
and showing broad n prospects.n。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mmune imbalance。
and ___。
anesthesia。
ONS配方及营养途径
ONS配方及营养途径摄入不足的判断需客观化指标,用来辅助临床医师或营养师了解和评估患者营养摄入是否充足。
CSCO肿瘤营养支持共识及最新ESPEN的肿瘤营养指南均指出肿瘤患者的能量消耗约为每天25~30kcal/kg,蛋白质摄入目标约为每天 1.2~2.0g/kg。
而英国头颈部肿瘤营养管理指南中亦推荐放化疗患者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目标为至少分别达每天30kcal/kg和1.2g/kg。
因此,从目前临床研究及放疗肿瘤患者代谢特点来看,专家组认为能量摄入每天25~35kcal/kg、蛋白质摄入每天1.2~2.0g/kg较合适。
目前,国内外证据显示,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制剂采用标准配方即可,但对某些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建议使用专用营养配方。
高血糖会延迟患者放疗后恢复,同时放疗也会影响肿瘤患者的血糖代谢,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更易出现血糖波动,增加放疗不良反应,影响结局。
所以,放疗期间良好的血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国内外指南均推荐ONS是肿瘤患者首选营养途径。
ONS可改善放疗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放疗耐受性,甚至可延长生存期。
但部分患者由于口服进食困难,如严重黏膜炎患者推荐管饲的肠内营养。
治疗前或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患者吞咽功能,鼓励和教育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锻炼,经口进食少量ONS剂以防止形成管饲依赖,同时当吞咽功能恢复时应尽快撤除管饲恢复经口进食。
证据显示头颈部或盆腔区域放疗会引起80%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和体重下降,但通常情况下放疗肿瘤患者无条件的使用肠外营养弊大于利,但在患者有严重放射性肠炎或严重营养吸收障碍时,推荐使用肠外营养进行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的规范治疗应遵循五阶梯治疗原则:首先选择营养教育,然后依次向上晋级选择ONS、完全肠内营养(TEN)、部分肠外营养(PPN)、全肠外营养(TP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解读
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也是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营养不良会使肿瘤患者的毒副反应增多,也会对放疗疗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营养治疗对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包括《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等。
《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3年)》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综合更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及专家意见形成了系统性指导意见,以期为放射肿瘤医师、营养护士、临床营养师等开展营养治疗提供循证规范和决策参考。
《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3年)》针对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诊断、营养途径.营养通路、营养方案等提供指导,以预防肿瘤放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治疗已发生的营养不良,并以此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减少放疗不良反应,进而增强放疗耐受性,提高放疗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该指南强调“围放疗期〃的全程营养管理及动态评估,分别从放疗前患者的营养治疗、放疗中患者的营养治疗和放疗后患者的营养治疗3个阶段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3个阶段的营养治疗既有相同的治疗原则,也有不同的着重要点。
放疗前患者的营养治疗
重点在于完善营养风险及营养状态评估,推荐在放疗前采用PG-SGA量表进行营养评估,并根据患者营养筛查和营养评估结果,选择是否需要进行营养治疗,以及营养治疗和放射治疗的联合方式。
此外,放疗前还需根据患者拟定的放疗部位和疾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营养途径,例如头颈部肿瘤或食管癌患者预期将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或食管黏膜炎,可以考虑在放疗前予以患者预防性置入肠内营养管,以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营养状况良好和放疗的顺利进行。
放疗中患者的营养治疗
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对于能量的需求随着放疗的进行而不断变化:放疗1~3周,由于肿瘤负荷减少和高代谢状态的抑制,能量需求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放疗的第4周后,随着放射不良反应的发生,能量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放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营养评估以及目标能量计算。
一般来说,肿瘤放疗患者能量目标量推荐为25-30kca1/(kg∙d),而放疗中的肿瘤患者需综合肿瘤负荷、应激状态和急性放射损伤给予动态调整。
放疗后患者的营养治疗
对于放疗后的肿瘤患者,除急性并发症引起的营养风险外,还面临远期并发症导致的营养摄入或吸收障碍。
对于该部分患者,家庭营养占据重要地位。
家庭营养治疗要求医师为患者选择和建立适宜的营养途径、制定营养方案、
指导照护者监测营养并发症并对营养过程进行管理,以保证家庭营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该指南总结了免疫营养素应用于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证据。
在肿瘤放疗过程中,应用谷氨酰胺、ω-3PUFA制剂以及益生菌可能对降低放射性毒性具有一定意义,但目前仍缺乏高级别研究证据。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具有共性,但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具有其特殊性。
放疗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味觉嗅觉障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直肠炎等会对营养摄入的多个环节造成直接影响。
该指南针对肿瘤放疗人群,提出针对性的营养治疗指导意见,为放射肿瘤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
未来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可能逐步迈向〃精准时代〃。
不同组织学和分子特征的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营养代谢异常,包括蛋白质异常代谢、葡萄糖异常代谢、特殊代谢、脂类异常代谢等。
同时,患者个人的遗传背景、代谢特征和环境暴露也可能影响各类营养素的代谢。
因此,精准营养治疗可能需要根据肿瘤特质和患者个体特质定制个性化方案。
此外,精准营养治疗还需考虑与放疗的合理联合,以期进一步提高放疗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