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与电极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与电极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与电极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了原子或离子的氧化和还原。

这种电子转移过程涉及到电极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概念。

一、电极电极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转移的作用的物质。

电极分为两种类型,即负极和正极。

负极又称为还原电极,它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接受电子的地方,通常是由还原剂构成。

正极又称为氧化电极,它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提供电子的地方,通常是由氧化剂构成。

二、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是评估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能力的物理量。

它反映了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和力量。

氧化还原电位用E表示,单位为伏特(V)。

氧化还原电位是通过比较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差来确定的。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用E°表示,单位仍然是伏特(V)。

在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中,参与反应的物种的浓度被规定为1mol/L,在温度为298K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三、氧化还原电位与反应方向根据氧化还原电位的值,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当两个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差值(ΔE)大于0时,反应会向着具有较正电位的物质发生。

反之,当ΔE小于0时,反应会向着具有较负电位的物质发生。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预测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并判断哪个物质是氧化剂,哪个物质是还原剂。

氧化剂是具有较正氧化还原电位的物质,它会接受电子。

还原剂是具有较负氧化还原电位的物质,它会提供电子。

四、应用氧化还原电位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计算电池电势,评估电池的性能。

电池电势是通过将正极和负极的氧化还原电位之差(ΔE)计算得到的。

较大的电势差意味着更强的电池,因为它产生了更大的电流。

此外,氧化还原电位还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

具有较大氧化还原电位差的氧化还原反应通常具有更快的速率,因为电子的转移更容易发生。

总结: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与电极密切相关。

电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转移的作用,其中氧化电极提供电子,还原电极接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也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这种电子的转移过程会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各种化学物质之间,包括金属、非金属、离子等。

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就是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的反应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铁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气氧化成了铁氧化物,同时氧气获得了电子被还原成了氧化物。

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电池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的。

在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通过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产生电流,从而驱动设备工作。

另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废水处理、化学合成等领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两种物质。

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因此在反应中氧化剂会被还原;而还原剂则是一种能够给予电子的物质,因此在反应中还原剂会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它不仅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入的了解。

高中化学必修一(3)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3)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二、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②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3)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判断①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单质氧化性:Cl2>S>P>C>Si②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如碱性:NaOH>Mg(OH)2>Al(OH)3单质还原性:Na>Mg>Al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它涉及到物质的电荷转移过程。

而氧化还原电位则是衡量这种电子转移能力的指标。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调节氧化还原电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反应的进行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方法。

1. 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是调节氧化还原反应中电位的常用方法。

当含有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体系中,增加可氧化剂的浓度将增大氧化反应的驱动力,从而使氧化反应更容易进行;而增加还原剂的浓度则会增大还原反应的驱动力。

这样,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有效地调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

2. 使用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添加电解质可以增加溶液的离子浓度,从而提高反应体系的电导率。

这样一来,电荷的传递速率就会增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也会相应地调节。

常见的电解质有盐类、酸和碱等。

3. 改变pH值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还受到溶液的pH值的影响。

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其值越小,溶液越酸性;其值越大,溶液越碱性。

对于某些氧化还原反应来说,改变溶液的pH值可以改变其电位。

例如,在酸性溶液中,H+离子增多,会抑制还原反应;而在碱性溶液中,OH-离子增多,会抑制氧化反应。

因此,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可以实现对氧化还原反应电位的调节。

4. 使用电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极分为氧化电极和还原电极,它们能够接受或释放电子。

通过选择适当的电极,可以调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

例如,使用具有较高电位的电极作为氧化电极,可促使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从而使反应更易进行。

5. 利用外加电势外加电势是一种直接改变氧化还原反应电位的手段。

通过外加电势,可以使电子自由转移或被阻止转移,从而改变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使用电化学电池或外部电源。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方法有很多,包括改变反应物浓度、使用电解质、改变pH值、使用合适的电极和利用外加电势等。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质量变化计算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质量变化计算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质量变化计算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了解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以及质量的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质量变化计算,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考点和解题技巧。

一、质量变化计算的基本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原子的氧化态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

质量变化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计算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来确定质量的变化。

二、质量变化计算的步骤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如,考虑以下氧化还原反应:2Na + Cl2 → 2NaCl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是2个钠原子和1个氯分子,生成物是2个氯化钠分子。

2. 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

以钠为例,其摩尔质量为23g/mol;氯的摩尔质量为35.5g/mol;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

3. 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

在上述反应中,2个钠原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钠分子。

因此,反应物的摩尔数为2mol,生成物的摩尔数也为2mol。

4. 计算质量的变化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我们可以确定质量的变化。

在上述反应中,2个钠原子的质量为46g,1个氯分子的质量为71g,2个氯化钠分子的质量为117g。

因此,质量的变化为117g - 46g = 71g。

三、举一反三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质量变化计算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遇到其他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酸与金属的反应等。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质量变化计算在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中的应用。

考虑以下反应:2Al + 3CuCl2 → 2AlCl3 + 3Cu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是2个铝原子和3个氯化亚铜分子,生成物是2个三氯化铝分子和3个铜原子。

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是指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

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是指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

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是指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相等。

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元素种类和数目的复杂性,使电子守恒关系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难度。

在高考命题中,用得失电子守恒法求解的题型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量的多少或量的比例,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的价态或种类,有关电化学及其他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

一、电子守恒法的解题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失电子数目是守恒的,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建立等式是快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基本方法。

在利用电子守恒法解题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各自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②找准1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③由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电子守恒列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二、利用电子守恒解常见题型的方法1、简单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问题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是相等的,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中被氧化的元素以及氧化剂(或还原产物)中被还原的元素,然后从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确定失(得)电子的总数。

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求解,这种题型除了可以确定化学式和化合价外,还可以确定具体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它们的比值。

【例1】(2011·大纲版全国卷)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H4)2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molB.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为3nx molD.在FeO·Fe y Cr x O3中3x=y解析: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铬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到+3。

初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发生电子的转移,其中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因此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化学反应中,物质中的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而被还原。

比如,当铜与硫酸反应时,铜离子会失去两个电子变成铜离子,硫酸中的非金属硫元素会获得这两个电子变成硫气。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Cu + H2SO4 -> CuSO4 + SO2 + H2O。

2.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的物质。

而还原剂则是指能够捐赠电子,使其他物质发生还原的物质。

在上例中,硫酸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因为它接受了铜离子的电子;而铜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因为它输送了电子给硫酸中的硫元素。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损失与电子获得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过程。

氧化反应发生时,物质丢失了电子,电子的数量减少,被氧化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作为反应物的右边。

还原反应发生时,物质获得了电子,电子的数量增加,被还原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作为反应物的左边。

4.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有以下特征:(1) 电子的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其中一个物质失去了电子,被氧化,另一个物质获得了电子,被还原。

(2) 发生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在相同的反应中,不能单独进行。

(3) 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方程式中分别作为反应物和生成物。

(4) 电荷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必须满足电荷守恒定律,即电子的损失和获得的数量必须相等。

5.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广泛的应用。

高中化学 水参与的化学反应总结

高中化学 水参与的化学反应总结

水参与的化学反应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H 2O=H ++OH -。

温度、H +的浓度、OH -的浓度将影响水的电离。

关于水的知识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屡见不鲜,因此复习中注重“水”的专题,加强系统演练,是非常必要的。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水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充当氧化剂。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是氢元素的最高价态,与某些金属、非金属单质、还原性强的化合物等反应时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作氧化剂。

2Na+2H 2O=2NaOH+H 2↑Mg (去膜)+2H 2O (热水)= Mg(OH)2+H 2↑2Al+2H 2O+2NaOH=2NaAlO 2+3H 2↑3Fe+4H 2O(气) Fe 3O 4+4H 23Fe+4H 2OC+H 2O CO+H 2(工业上制水煤气,合成氨工业的原料)Si+2NaOH+H 2O=Na 2SiO 3+2H 2↑NaH+H 2O=NaOH+H 2↑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充当还原剂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是氧元素的最低价态,在与F 2反应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

2F 2+2H 2O=4HF+O 2↑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充当还原剂又充当氧化剂用惰性电极电解强含氧酸溶液、强碱溶液、强含氧酸的强碱溶液时,实质上是电解溶剂水,此时水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2H 2O 2H 2↑+O 2↑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时,溶质和溶剂都参与了电解过程:(1)电解硫酸铜溶液时,水在阳极参与电极反应(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 2O-4e - =4H + +O 2↑,高温高温电解(2)电解氯化钠溶液时,水在阴极参与电极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2OH-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在歧化反应中:X2+H2O=HX+HXO ,X2={Cl2、Br2、I2},3NO2+H2O=2HNO3+NO(红棕色气体与无色液体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2Na2O2+2H2O=4NaOH+O2↑(淡黄色固体与无色液体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具有助燃性)Cl2+SO2+2H2O=2HCl+H2SO4在水环境中的反应4Fe +3O2+2n H2O=2Fe2O3•nH2O(铁生锈的原理)2Cu+O2+H2O+CO2=Cu2(OH)2CO3(铜生锈的原理)4Fe(OH)2 + O2 +2H2O=4Fe(OH)3(无机框图的题眼,重要的颜色变化)O2+2H2O+4e-=4OH-(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强碱做电解质溶液时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充当催化剂:Zn+I2ZnI2二、非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水1、化合反应中充当物质类别的转化试剂⑴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CaO+H2O=Ca(OH)2 , Na2O+H2O=2NaOH⑵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⑶与盐反应生成结晶水合物:CuSO4+5H2O=CuSO4·5H2O,2CaSO4·H2O+3H2O=2CaSO4·2H2O⑷与氨气反应成氨水:NH3+H2O=NH3·H2O⑸与氨气和酸酐反应成盐:NH3+H2O+CO2=NH4HCO3;2NH3+H2O+CO2=(NH4)2CO32、在盐类水解中充当水解试剂:⑴在“盐类”的水解反应中充当水解试剂:Al 2S 3+6H 2O=2Al(OH)3↓+3H 2S↑ ,C 6H 5ONa+H 2O→C 6H 5OH+NaOHCH 3CH 2COONa+H 2O CH 3COOH+NaOH ,NH 4Cl+H 2O NH 3•H 2O+HCl , 2AlCl 3+3Na 2CO 3+3H 2O=2Al(OH)3↓+3CO 2↑+6NaCl⑵在“类盐” 的水解反应中充当水解试剂:Mg 3N 2+6H 2O=3Mg(OH)2↓+2NH 3↑ ,CaC 2+2H 2O→Ca(OH)2+CH≡CH↑ ,三、有机化学中的水1、在有机加成反应中充当加成试剂:⑴烯烃与水的加成:CH 2=CH 2+H-OH→CH 3CH 2OH⑵炔烃与水的加成:CH≡CH+ H -OH→CH 3CHO2、水解反应有机物中的卤代烃、酯类、二糖、多糖、油脂、蛋白质等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需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子转移过程出发,通过观察电子的转移和变化来进行判断。

下面将介绍一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一、观察电子的转移方向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当反应物中的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时,就可以判断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将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Fe + Cl2 → FeCl3在这个反应中,铁的氧化态从0变为+3,氯的氧化态从0变为-1。

由于铁的氧化态发生了变化,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二、观察电子的转移数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数目是相等的。

可以通过观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来判断。

如果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相等,那么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氢气,它们的系数都是2,因此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三、观察电子的转移过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方向来判断。

当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时,就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将铜与硝酸反应生成亚硝酸和铜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在这个反应中,铜离子的形成是由于铜原子失去了两个电子,硝酸中的一部分氧原子接受了这两个电子,形成了亚硝酸和水。

由于电子的转移方向明确,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观察电子的转移方向、数目和过程,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这对于理解反应的本质和性质,以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化学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氧化剂和还原剂区别及分辨口诀

氧化剂和还原剂区别及分辨口诀

氧化剂和还原剂区别及分辨口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称作氧化剂。

还原剂是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失去电子或有电子偏离的物质。

化合价升高就是被氧化,化合价降低,就是被还原,被氧化的是还原剂,被还原的是氧化剂。

什么是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称作氧化剂,与此对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作还原剂。

狭义地说,氧化剂又可以指可以使另一物质得到氧的物质,以此类推,氟化剂是可以使物质得到氟的物质,氯化剂、溴化剂等亦然。

(注:这两种定义有不同,前者强调电子的得失,后者则强调氧元素的得失。

根据前者定义,一些物质,如二氟化氙是强氧化剂,而根据后者定义,则为氟化剂。

本词条主要描述前者。

)含有易得电子元素的物质,即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常用作氧化剂。

总之,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常见氧化剂常见的氧化剂中,氟气的氧化性最强,相应的,氟离子的还原性最弱,实际上,仅有少数化合物能氧化氟离子生成氟气,且基本为歧化反应。

凡品名中有"高"、"重"、“过”字的,如高氯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过氧化钠等,都属于此类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或空气)、氯气、重铬酸钠、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硝酸等。

常见的这类物质有:氯酸盐:ClO3-;高氯酸盐:ClO4-;无机过氧化物:Na2O2、K2O2、MgO2、CaO2、BaO2、H2O2;硝酸盐:NO3-;高锰酸盐:MnO4-。

举例: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O2、Br2、I2、S、Si等(其氧化性强弱与非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含有变价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如KMnO4、KClO3、浓 H2SO4 、HNO3、MnO2 、FeCl3等;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

什么是还原剂还原剂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具有电子偏差的物质。

还原剂本身是可还原和氧化的,其产物称为氧化产物。

还原和氧化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还原剂与被还原的物体同时被氧化,成为氧化物。

氧化还原原理

氧化还原原理

氧化还原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个物质的氧化态发生改变,而另一个物质的还原态也发生相应的改变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失去电子,被称为氧化剂;而发生还原的物质获得电子,被称为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了化学反应的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来自还原剂的电子,从而减少其氧化态,而还原剂失去电子,增加其还原态。

这个过程是通过电子转移的方式进行的,即发生电子的捐赠和接受。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许多重要的化学过程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燃烧过程中,燃料被氧化剂氧气氧化,同时产生热能;金属腐蚀也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金属被氧化剂氧气氧化,形成金属氧化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态可以通过其化学式中的电荷数来确定。

原子失去电子,氧化态增加;原子获得电子,氧化态减少。

例如,铁的氧化态从0增加到+2或+3,表示铁原子
失去了2个或3个电子。

氧化还原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如化学工业、电化学、环境监测等。

它不仅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研究,也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对于电化学中的电池和电解池来说,氧化还原原理是其工作的基础。

总之,氧化还原原理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涉及到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

通过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过程,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注意: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

例如: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步骤解析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步骤解析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步骤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详细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并给出一些解题技巧,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分别被称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发生还原;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发生氧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步骤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电子的失去和获得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还原剂失去的电子,而还原剂提供电子给氧化剂。

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还原剂→ 还原剂的氧化态 + 电子氧化剂 + 电子→ 氧化剂的还原态2. 电子的传递失去电子的还原剂和获得电子的氧化剂之间需要通过某种媒介传递电子。

这个媒介可以是溶液中的离子,也可以是固体中的导电材料。

通过电子传递,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电荷得以平衡。

3. 形成新的物质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还原剂和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还原剂 + 氧化剂→ 新的物质三、解题技巧和应用在解题过程中,理解和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步骤是十分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和应用示例:1. 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解题中,首先要确定参与反应的物质中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一般来说,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变化,可以判断哪个物质发生了氧化,哪个物质发生了还原。

2. 确定电子的转移方向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是从还原剂向氧化剂。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变化,可以确定电子的转移方向。

3.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判断在解题中,需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变化,判断还原剂的氧化态和氧化剂的还原态。

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
2.还原反应(还原):在还原反应中,某个物质会获得电子,化合价会减少。例如,氯离子(Cl-)被钠原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a)还原成氯气(Cl2),氯离子的化合价从-1减少到0。
3.氧化剂与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从而引发其他物质的氧化;还原剂则提供电子,促使其他物质的还原。化合价变化的规律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有关。
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是指原子或离子与其他原子或离子结合时所带电的属性。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因此会导致物质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以下是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规律:
1.氧化反应(氧化):在氧化反应中,某个物质会失去电子,化合价会增加。例如,铁原子(Fe)被氧气(O2)氧化成铁离子(Fe3+),铁原子的化合价从0增加到+3。
4.氧化数(氧化态):氧化数是描述原子或离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的一种方法。通过氧化数的变化,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例如,在H2O中,氧的氧化数为-2,而在H2O2中,氧的氧化数为-1。
需要注意的是,化合价的变化规律会受到具体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和物质性质的影响。因此,对于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能涉及多个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涉及到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电子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本文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丧失或获得电子的过程,即电子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能够接受电子,从而自身被还原,而还原剂能够捐赠电子,从而自身被氧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基于质子(H+)和电子(e-)的转移原理。

在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可以捐赠或接受电子,这取决于其电子亲和性和电离能。

具有较高电子亲和性的化学物质通常是氧化剂,因为它们愿意接受电子。

相反,具有较低电子亲和性的化学物质通常是还原剂,因为它们愿意捐赠电子。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电化学电池当两种不同金属放入电解溶液中时,它们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一个电池。

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电流的产生。

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汽车、电力系统等领域。

2. 食物的烹饪在烹饪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烤肉时,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高温下与氧发生反应,产生特殊的气味和风味。

这种反应被称为烧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

3. 药物代谢在生物体内,药物被代谢成更容易排出体外的化合物。

这种代谢过程通常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肝脏中的酶能够氧化药物,使其变得更容易溶解和排出体外。

4. 电镀氧化还原反应也可用于电镀工艺。

在电镀过程中,通过电解将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在待加工的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金属涂层。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以提供材料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化学反应中重要的类型之一,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物质的氧化还原。

通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接受氧化剂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以及它们在反应中的作用和应用。

一、铁离子(Fe2+和Fe3+):铁离子是一种常见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铁离子可以发生从+2价到+3价的氧化反应。

例如,Fe2+可以被氧气氧化为Fe3+,同时氧气被还原为水。

铁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备铁器和炼铁过程中。

二、铜离子(Cu+和Cu2+):铜离子是另一种常见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铜离子可以发生从+1价到+2价的氧化反应。

例如,Cu+可以被氧气氧化为Cu2+,同时氧气被还原为水。

铜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或负极材料。

三、铝离子(Al3+):铝离子是一种常见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铝离子可以发生从+3价到0价的氧化反应。

例如,Al3+可以被金属锌还原为金属铝,同时锌被氧化为锌离子。

铝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冶金和金属加工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备铝制品和铝合金。

四、氯离子(Cl-):氯离子是一种常见的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氯离子可以发生从-1价到0价的氧化反应。

例如,氯离子可以被氧气氧化为氯气,同时氧气被还原为水。

氯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备氯化物和氧化剂。

五、硫离子(S2-):硫离子是一种常见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离子可以发生从-2价到+6价的氧化反应。

例如,硫离子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硫酸,同时氧气被还原为水。

硫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工和环境保护中有重要的应用,例如用于制备硫酸和处理废水。

铁离子、铜离子、铝离子、氯离子和硫离子是常见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它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到氧化或还原的作用。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性质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性质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性质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

它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以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下面将分别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一、氧化剂的性质氧化剂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接受电子并自身被还原的物质。

它具有以下的性质:1. 强氧化性: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从其他物质中接受电子,使其氧化状态发生改变。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氧气(O2)、过氧化氢(H2O2)和高锰酸钾(KMnO4)等。

2. 高电子亲和力:由于氧化剂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力,能够迅速接受其他物质的电子而被还原。

这种性质使得氧化剂成为电子的“接收者”,促使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3. 催化作用:一些氧化剂还具有催化作用,能够加速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例如,过氧化氢在很多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二、还原剂的性质还原剂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供电子并自身被氧化的物质。

它具有以下的性质:1. 强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提供电子给其他物质,使其还原。

常见的还原剂包括金属、活性非金属和亚硝酸等。

2. 低电子亲和力:由于还原剂具有较低的电子亲和力,能够轻易地放出电子给其他物质。

这种性质使得还原剂成为电子的“提供者”,促使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3. 催化作用:一些还原剂也可以具有催化作用,加速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例如,铁离子在Fenton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得氢氧化氢分解产生氢氧自由基。

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应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漂白剂: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等常用作漂白剂,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将有色物质还原为无色物质。

2. 抗氧化剂:一些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抑制氧化反应的进行,延缓物质的老化。

例如,维生素C和花青素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保健品中。

硫在氧化还原中的稳定价态

硫在氧化还原中的稳定价态

硫在氧化还原中的稳定价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常见于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

在化学反应中,硫通常以不同的氧化态参与,其中最常见的是+2、+4和+6。

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稳定价态具有重要的化学意义,不仅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在自然界中起着调节环境的作用。

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稳定价态对于化学工业生产和环境调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控制硫的氧化态,可以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同时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硫在氧化还原中的稳定价态将继续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要的帮助和贡献。

第二篇示例: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S,原子序数为16。

在自然界中,硫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硫化物、硫酸盐、硫和硫醇等。

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稳定价态,这是由于硫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的特性所决定的。

硫的原子结构为2-8-6,即在其外层有六个电子。

硫原子可以通过捐赠、接受或共享电子形成共价键、离子键或配位键,从而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硫的最常见的稳定价态是+6和-2,这意味着硫可以接受六个电子形成六价硫,也可以捐赠两个电子形成二价硫。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稳定价态。

当硫与氧气反应时,硫的稳定价态为+6,形成二氧化硫(SO2)。

在这种反应中,硫原子失去六个电子,同时氧原子接受两个电子,使得硫的氧化数增加为+6。

硫还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H2S),在这种反应中硫的稳定价态为-2。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理解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稳定价态对于控制反应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调控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和反应剂,可以有效促进硫在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实现氧化还原反应的高效进行。

对硫的价态进行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拓展硫元素在能源、环境治理、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多种稳定价态,这一特性使得硫在化学反应中展现出丰富的化学活性和应用潜力。

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怎么判断

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怎么判断

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怎么判断
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判断方法是氧化产物就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电子
化合价升高的产物,还原产物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

还原
反应就是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近的反应。

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中,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一般是同时存在的,不可能仅有项。

氧化产物就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产物。

还原产物是在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

物质的水解性:氧化剂大于水解产物。

氧化产物是由还原剂经氧化反应而得到的,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相对而言化合价较高,所以有弱氧化性,是弱氧化剂。

是与反应的强氧化剂相比较而言的.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可
制弱氧化产物,弱还原产物。

物质的还原性:还原剂大于还原成产物大于水解产物大于氧化剂。

还原产物是由氧化剂经还原反应而得到的,化合价降低后的产物,相对而言化合价较低,所以有弱还原性,是弱还原剂.是与反应的强还原剂相比较而言的。

水解还原成反应前后,元素的水解数发生变化。

根据水解数的增高或减少,可以将水
解还原成反应拆毁分为两个半反应:水解数增高的半反应,称作水解反应。

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
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物质承担的角色不同,概括起来有8种角色,它们是:①.只做氧化剂,②只作还原剂,③既做氧化剂又作还原剂,④既不做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⑤只是氧化产物,⑥只是还原产物,⑦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⑧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下面从氧化还原原反应的8种角色出发,归纳一下在中学课本和历次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中出现的水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一、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承担氧化剂角色的化学反应共11个(一)水和金属单质的反应,按反应条件分有5类条件共6个化学方程式1、在常温下的反应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2、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铝和热水反应:2Al(去膜)+6H2O2Al(OH)3+3H2↑,3、在强碱帮助条件下的反应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2Al+2NaOH+6H2O=2NaAlO2+3H2↑+4H2O4、在高温下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红热的铁和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高温Fe3O4+4H25、在电解条件下的反应铜作阳极,石墨、铂或铁作阴极,电解水或饱和食盐水:2Cu+H2O Cu2O+H2↑铁作阳极,石墨、铂或铁作阴极,电解水或饱和食盐水:Fe+2H2O Fe(OH)2+H2↑(二)水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按反应条件分有2类条件共2个化学方程式1、在强碱帮助条件下的反应硅和强碱溶液的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气:Si+2NaOH+3H2O=Na2SiO3+2H2↑+2H2O2、在高温下的反应焦炭还原水蒸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C+H2O(g)高温CO+H2(三)水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按反应条件分有1类条件共1个化学方程式1、在高温下的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水蒸气得到氢气和二氧化碳:CO+H2O(g)高温CO2+H2(四)水和活泼金属氢化物的反应,按反应条件分有1类条件共1个化学方程式1、常温下的反应氢化钙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CaH2+2H2O=Ca(OH)2+2H2↑(五)水和盐的反应,按反应条件分有1类条件共1个化学方程式1、惰性电极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2NaCl+2H2O通电2NaOH+H2 ↑ +Cl2↑惰性电极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阴极反应式:2H+ +2e- =H2↑或2H2O+2e- =H2↑+2OH-二、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承担还原剂角色的化学反应共4个(一)水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常温下反应氟气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2F2+2H2O=4HF+O2↑(二)水和盐的反应1、惰性电极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强含氧酸盐溶液惰性电极电解铜、银的强含氧酸盐溶液得到氧气的3个化学反应(1)电解硫酸铜溶液得到铜、氧气和硫酸:2CuSO4+2H2O通电2Cu+O2↑+2H2SO4(2)电解硝酸铜溶液得到铜、氧气和硝酸2Cu(NO3)2+2H2O通电2Cu+O2↑+4HNO3(3)电解硝酸银溶液得到银、氧气和硝酸4AgNO3+2H2O通电4Ag +O2↑+4HNO3惰性电极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强含氧酸盐溶液阳极反应式:4OH- -4e- = 2H2O+O2↑或2H2O-4e- =4H+ +O2↑,三、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化学反应共4个(一)水的高温分解反应:2H2O2H2↑+O2↑(二)惰性电极电解强含氧酸(硫酸、硝酸、高氯酸)水溶液:2H2O 通电2H2↑+O2↑(三)惰性电极电解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水溶液:2H2O 通电2H2↑+O2↑(四)惰性电极电解强含氧酸的强碱盐(硫酸钠、硝酸钠)的水溶液:2H2O 通电2H2↑+O2↑四、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不做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化学反应共15个(一)在歧化反应中水既不做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化学反应共3个1、卤素和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氢卤酸和次卤酸:X2+H2O=HX+HXO ,X2 {Cl2、Br2、I2},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O2+2H2O=4NaOH+O2↑,3、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 ,(二)在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做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化学反应共12个1、氯气与二氧化硫水溶液生成盐酸和硫酸,二者的漂白性都消失:Cl2+SO2+2H2O=2HCl+H2SO42、足量的二氧化硫和铁盐溶液的反应使溶液由黄色变浅绿色:SO2+2FeCl3+2H2O=2FeCl2+H2SO4+2HCl3、足量的二氧化硫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4、过量的氯气通入到碘水中碘水褪色:I2+ 5Cl2+6H2O=2HIO3+10HCl5、过量亚硫酸钠加入到氯水中氯水褪色:Cl2+Na2SO3+H2O=Na2SO4+2HCl6、一氧化氮和氧气按体积比4:3混合通入水中生成硝酸:4NO+3O2+2H2O=4HNO37、二氧化氮和氧气按体积比4:1混合通入水中生成硝酸:4NO2+O2+2H2O=4HNO38、在加热条件下磷和浓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4P+3KOH(浓)+3H2O 加热3KH2PO2+PH3↑;9、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原理:4Fe +3O2+2n H2O=2Fe2O3•nH2O ;10、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原理:2Cu+O 2+H 2O+CO 2=Cu 2(OH)2CO 3 ;11、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氧化变质:4Fe(OH)2 + O 2 +2H 2O=4Fe(OH)3 ;12、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O 2+2H 2O+4e - =4OH - 。

五、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是还原产物的化学反应共13个(一)双氧水催化分解的反应:2H 2O 22H 2O+O 2 ↑(二)双氧水作氧化剂的反应1、氯化亚铁溶液不引入杂质转化成氯化铁溶液的方法:2FeCl 2+2HCl+H 2O 2=2FeCl 3+2H 2O2、硫酸亚铁溶液不引入杂质转化成硫酸铁溶液的方法:2FeSO 4+H 2SO 4+H 2O 2=Fe 2(SO 4)3+2H 2O3、亚硫酸钠溶液中不引入杂质转化成硫酸钠溶液的方法:Na 2SO 3+H 2O 2=Na 2SO 4+H 2O4、双氧水氧化联胺生成氮气和水:N 2H 4 + 2H 2O 2 = N 2 +4H 2O(三)非金属氢化物和氧气反应1、氯化氢催化氧化:4HCl+O 22H 2O+ 2Cl 22、硫化氢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2H 2S+3O 2点燃2SO 2+2H 2O3、氨气催化氧化成一氧化氮和水: 4NH 3+5O 2 4NO+6H 2O4、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4NH 3+3O 22N 2+6H 2O 5、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xHy+(x+4y )O 2x CO 2+ 2y H 2O (四)烃的衍生物和氧气的反应1、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xHyOz+(x+4y -2z )O 2x CO 2+ 2yH 2O2、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 3CH 2OH+3O 2 2CH 3CHO+2H 2O ;3、乙醛催化氧化成乙酸:2CH 3CHO+O 22CH 3COOH六、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的化学反应共1个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H 2 +O 2 2H 2O七、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的化学反应共49个(一)在歧化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的化学反应共6个1、在常温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 2+2NaOH=NaCl+NaClO+H 2O ;2、在加热条件下氯气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3Cl 2+6NaOH(浓) 加热5NaCl+NaClO 3+3H 2O ;3、在加热条件下硫和浓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钾、亚硫酸钾和水3S+6KOH(浓) 加热2K 2S+K 2SO 3+3H 2O ;4、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硝酸钾、亚硝酸钾和水2NO 2+2KOH=KNO 3+KNO 2+H 2O ;5、氧化亚铜在强酸性条件下的歧化反应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硫酸铜和水:Cu2O+H2SO4=CuSO4+Cu+H2O6、氢化亚铜在强酸性条件下的歧化反应:2CuH+2HCl=CuCl2+Cu+2H2↑(二)在归中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的化学反应共9个1、氯酸钾和氯化钾在盐酸酸化条件下反应产生氯气:KClO3+5KCl+6HCl=6KCl+3Cl2↑+3H2O或KClO3+6HCl(浓)=KCl+3Cl2↑+3H2O2、溴酸钾和溴化钾在盐酸酸化条件下反应产生单质溴:KBrO3+5KBr+6HCl=6KCl+3Br2 +3H2O3、碘酸钾和碘化钾在盐酸酸化条件下反应产生单质碘:KIO3+5KI+6HCl=6KCl+3I2 +3H2O4、亚硫酸钾和硫化钾在盐酸酸化条件下反应产生单质硫:K2SO3+2K2S+6HCl=6KCl+3S↓ +3H2O5、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不能共存,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6、处理汽车尾气:6NO+4NH3=5N2+6H2O;6NO2+8NH3=7N2+12H2O;7、硫代硫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单质硫、二氧化硫气体和水Na2S2O3+2HCl=2NaCl+S↓+SO2↑+H2O;8、浓硫酸和非金属单质硫的反应S+2H2SO4(浓)加热3SO2↑+2H2O9、浓硫酸和非金属氢化物硫化氢的反应(硫化氢的量不同产物不同)H2S+3H2SO4(浓)加热3SO2↑+4H2O (三)在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的化学反应共28个1.实验室利用氧化盐酸法制备氯气5个化学反应(1)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浓盐酸制备氯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2)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浓盐酸制备氯气: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3)氯酸钾氧化浓盐酸制备氯气:KClO3+6HCl(浓)=KCl+3Cl2↑+3H2O(4)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制备氯气:MnO2+4HCl(浓)加热MnCl2+Cl2↑+2H2O(5)次氯酸钙氧化浓盐酸制备氯气:Ca(ClO)2 +4HCl(浓)= CaCl2+2Cl2↑+2H2O2、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还原性微粒的反应3个(1)硝酸盐不能溶解铜,盐酸也不能溶解铜,混在一起就能溶解铜了:2KNO3+3Cu+8HCl=3CuCl2+2KCl+2NO↑+4H2O(2)硝酸盐和亚铁盐能共存,盐酸和亚铁盐能共存,混在一起就不能共存了KNO3+3FeCl2+4HCl=3FeCl3+KCl+NO↑+2H2O(3)硝酸盐和碘化物能共存,盐酸和碘化物能共存,混在一起就不能共存了2KNO3+6KI+8HCl=3I2+8KCl+2NO↑+4H2O3、盐酸络合条件下的1个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Pt与王水的反应:3Pt+18HCl(浓)+4HNO3(浓)=3H2PtCl6+4NO↑+8H2O4、双氧水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5、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浓硫酸和非金属单质碳的反应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Cu+2H 2SO 4(浓)加热CuSO 4+SO 2 ↑+2H 2O(3)少量铁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2Fe+ 6H 2SO 4(浓)加热Fe 2(SO 4)3+3SO 2↑+6H 2O ;6、浓硝酸的强氧化性:(1)非金属单质和浓硝酸的反应:C+4HNO 3(浓)加热CO 2 ↑+4NO 2 ↑+2H 2O(2)Pt 和王水的反应:3Pt+18HCl(浓)+4HNO 3(浓)=3H 2PtCl 6+4NO ↑+8H 2O7、稀硝酸的强氧化性方程式6个(1)锌和稀硝酸的反应:浓度不同产物不同的两个反应4Zn+10HNO 3(极稀)=4Zn(NO 3)2+NH 4NO 3+3H 2O ;4Zn+10HNO 3(极稀)=4Zn(NO 3)2+N 2O+5H 2O(2)铁和稀硝酸的反应少量铁和稀硝酸的反应:Fe+4HNO 3(稀)=Fe(NO 3)3+NO ↑+2H 2O ;过量铁和稀硝酸的反应:3Fe+8HNO 3(稀)=3Fe(NO 3)2+2NO ↑+4H 2O ;(3)铜和稀硝酸的反应3Cu+8HNO 3(稀)=3 Cu(NO 3)2+2NO ↑+4H 2O ;(4)银和稀硝酸的反应3Ag+4HNO 3(稀)=3 AgNO 3+NO ↑+2H 2O ;8、检验醛基的反应7个(1)乙醛和银氨溶液的反应:CH 3CHO+2Ag(NH 3)2OH −−→−水浴CH 3COONH 4+2Ag ↓+3NH 3+H 2O(2)乙醛的斐林反应:CH 3CHO+2Cu(OH)2CH 3COOH+Cu 2O ↓+2H 2O(3)甲醛和少量的银氨溶液反应:HCHO+2Ag(NH 3)2OH −−→−水浴HCOONH 4+2Ag ↓+3NH 3+H 2O (4)甲醛和过量的银氨溶液反应:HCHO+4Ag(NH 3)2OH −−→−水浴(NH 4)2CO 3+4Ag ↓+6NH 3+2H 2O (5)甲酸钠溶液和银氨溶液的反应:HCOONa+2Ag(NH 3)2OH −−→−水浴NaHCO 3+2Ag ↓+4NH 3+H 2O (6)甲酸酯溶液和银氨溶液的反应:HCOOR+2Ag(NH 3)2OH −−→−水浴HOCOOR +2Ag ↓+4NH 3+H 2O (7)葡萄糖溶液和银氨溶液的反应:CH 2OH(CHOH)CHO+2Ag(NH 3)2OH −−→−水浴CH 2OH(CHOH)COOH +2Ag ↓+4NH 3+H 2O(四)水在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中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的化学反应共6个1、绿矾的分解反应:2FeSO 4 ·7H 2O 加热Fe 2O 3+SO 2↑+SO 3↑+14H 2O2、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得到钠、氧气和水:4NaOH 通电4Na+O 2 ↑+2H 2O3、硝酸铵分解得到水、氮气和氧气:2NH 4NO 3加热2N 2 ↑+O 2↑+4H 2O4、浓硝酸受热分解得到水、二氧化氮气体和氧气:4HNO 3(浓)光照 4NO 2↑+O 2↑+2H 2O 5、草酸(H 2C 2O 4)在浓硫酸帮助下加热分解生成CO 、CO 2和H 2OH 2C 2O 4 CO↑+CO 2 ↑+H 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