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重症疾病(汇总)
消化系统重症疾病(汇总)
第五章消化系统重症疾病第一节上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系屈氏(Treize)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
临床上根据出血量分为大出血、显性出血和隐形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
其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死亡率约占7%~10%。
虽由于急诊胃镜等检查的逐渐普及与救治条件的改善,失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已趋下降,但对短期内超过1500ml的大量出血、全身代偿功能差、老年伴有严重伴随疾病等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
因此,迅速确定病因、出血部位、准确估计出血量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一、病因分类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很多,依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胃肠道疾病性出血、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导致的出血和全身性疾病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在重症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占前三位,特别是应激性溃疡常见。
(一)上胃肠道疾病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物理损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化学损伤:强酸、强碱或其它化学剂引起的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胃手术后病变(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溃疡、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胃血管异常(血管瘤、动静脉畸形、胃黏膜下哼径动脉破裂),十二指肠炎,其它病变(淋巴瘤、平滑肌瘤、息肉、血管瘤、钩虫病、杜氏病)。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二)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肝硬化结节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中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中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往往更容易受到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的困扰。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整个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和预防中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一、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
胃溃疡通常由于胃酸和胃蠕动失调造成胃壁受损而引起。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胃灼热感、恶心和呕吐。
中老年人容易患胃溃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饮食不规律和过量饮酒等。
预防胃溃疡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进行。
二、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受损。
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嗳气、喉咙灼热感和咳嗽等。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老年人容易患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包括胃肠功能减弱、超重和饮食习惯不当等。
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夜间进食、减轻体重和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
三、胆结石胆结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多数情况下是胆囊中存在的结晶。
胆结石可能导致胆囊炎、胆囊发炎等严重问题。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黄疸等。
中老年人患胆结石的原因可能与年龄增长、肥胖和高胆固醇饮食有关。
预防胆结石可以通过减少脂肪摄入、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等方式进行。
四、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消化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发生的溃疡,常见症状为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和呕吐等。
中老年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与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感染幽门螺杆菌、过度饮酒和吸烟等有关。
预防消化性溃疡可以通过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及时治疗感染等方式进行。
五、肝炎肝炎是指肝脏发炎,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类型。
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疾病
胃十二指肠疾 病
胆道出血
胰腺疾病累及 十二指肠
诊断
诊断要点: 1.呕血 2.黑粪 3.血便 4.失血性循环
衰竭
5.粪便及呕吐 物潜血阳性
6.贫血加重
鉴别诊断: 1.咯血 2.口鼻咽喉部出 血
3.食物及药物引 起的黑粪
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部位和出血情况的首选方法。多
2014-9-16血常规:WBC:10.21×109/L,N%:74.2%,RBC: 3.0×1012/L,Hb:77g/L,HCT:26.6%,PLT:210×109/L。心肌 酶:AST:12U/L,LDH:169U/L,CK 27U/L,CK-MB 15U/L,cTNT 阴性。肾功能:BUN:28.1mmol/L,CR:289μmmol/L,UA: 472μmmol/L,血糖:7.13mmol/L,AMS 39U/l,血离子:K+: 4.9mmol/L,Na+:133mmol/L,Cl-:99mmol/L,TCO2:20.7mmol/L,
3.该患目前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不排除再次出现消化道 出血的可能,与患者及家属交待可能存在的风险,交待病 情及诊疗计划,患者家属知情。
上消化道出血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Treitz Ligment) 以上,食道、胃、十二指肠或胰、胆、胃 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现。
上消化道大出血: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常伴有急性 周围循环衰竭。
1.予一级护理,行心电血氧血氧监护,予低温流食,避免 过热及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输血:红细胞悬液2单位;止血:奥曲肽、白 眉蛇毒血凝酶及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静点;抑酸:奥美 拉唑静点;保护胃粘膜:康复新液口服液及硫糖铝凝胶; 补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及丙胺酰谷氨酰胺静点;抗 HP治疗:在应用奥美拉唑基础上应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 及奥硝唑注射液。疗程7日,结束后继续口服抑酸药物4-6 周。
消化病学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问题
消化病学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问题消化系统是人体进行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关键系统,它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组成。
消化病学是研究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和消化问题的学科。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问题,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一、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不平衡引起的。
病人经常会出现胃痛、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胃溃疡的诊断通常通过胃镜检查和化验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服用抗酸药物和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二、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于胃酸和胃液回流至食管引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反酸、咳嗽和吞咽困难等。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可以通过症状评估和胃酸监测来确定,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服用抗酸药物和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三、胆石症胆石症是由于胆囊内结石形成或胆管内结石梗阻引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和恶心等。
胆石症的诊断可以通过超声波和血液检查来进行,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胆囊切除术等。
四、慢性肠炎慢性肠炎是指由于肠道组织的慢性炎症引起的疾病。
常见类型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慢性肠炎的症状可包括腹泻、腹痛和体重下降等。
诊断通常通过结肠镜检查和组织活检来确定,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消炎药物、免疫抑制剂和营养支持等。
五、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问题,其主要症状包括腹胀、食欲不振和消化困难等。
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饮食习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其他潜在疾病引起的。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改变饮食、规律饮食并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促进消化的药物。
六、胃癌胃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症状通常在晚期才显现。
常见症状包括消瘦、食欲不振和黑便等。
胃癌的早期诊断通常通过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来确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七、胰腺炎胰腺炎是由于胰腺组织的炎症引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和恶心等。
胰腺炎的诊断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脱水治疗和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指南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指南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系统,它包括了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部分。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呈现出增多的趋势。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指南,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消化系统的健康。
1. 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
可能的症状包括胃痛、胃酸倒流、恶心和呕吐等。
预防胃炎的关键在于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1)保持饮食平衡:合理搭配食物,减少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远离酒精和烟草:过量饮酒和吸烟会加重胃黏膜负担,增加患胃炎的风险。
(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和压力,定期进行运动和放松。
2. 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出现溃疡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饱胀感和消化不良等。
胃溃疡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量进食刺激性食物。
(2)禁烟和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溃疡的发生几率。
(3)避免使用NSAIDs:非甾体消炎药物(NSAIDs)使用过多可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4)药物治疗:如处方抗酸药物和抗生素等,应遵医嘱服用,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复查。
3. 胃癌胃癌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容易被忽视。
预防和早期发现是胃癌防治的关键。
(1)饮食健康: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少食用过多盐腌、烟熏和烧烤食品。
(2)规律就餐: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空腹。
(3)提倡筛查: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接受胃部B超和内镜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变。
4. 肝炎肝炎是肝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最为常见。
肝炎的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手段,应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完成接种。
(2)避免接触病毒源: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头等,避免过度接触血液和其他体液。
中西医病名对照消化系统疾病
中西医病名比较—消化系统疾病
西医疾病名称中医疾病名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疡急性胃炎胃瘅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慢性肥厚性胃炎胃胀胃下垂、胃无力症胃缓急性胃扩充、十二指肠壅滞症食瘕胃结石胃石胃肠积液胃饮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品中毒类霍乱急性肠炎暴泻慢性肠炎久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大瘕泄限制性或节段性或肉芽肿性肠炎
伏梁胃肠息肉肠瘤结肠癌直肠癌肠癌肠结核
肠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小肠瘅阑尾四周脓肿、急性阑尾炎肠痈直肠脱垂脱肛胃肠痉挛气腹痛肠道神经管能症、肠道易激惹综合征肠郁麻木性或功能性肠阻塞肠痹肠粘连、机械性肠阻塞肠结习惯性便秘脾约汲取不良综合征脾消、脾痿营养不良性水肿、蛋白丢掉性胃肠病脾水巨脾症、门脉高压症肥气
急性胰腺炎胰瘅慢性胰腺炎胰胀胰腺脓肿胰痈
糖尿病消渴糖尿病昏迷消渴厥内痔、外痔、混淆痔痔疮膈肌痉挛胃神经症呃逆病食管裂孔疝膈疝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瘅食管神经症、贲门失缓和症、食管
憩室食管痹幽门阻塞、幽门痉挛胃反低血糖症、
倾倒综合征饥厥、或食厥消化不良伤食神经性厌食
厌食神经性贪食食亦。
重症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PPT课件
编辑版ppt
4
临床表现
1、消化吸收障碍(腹泻或对肠内营
养不耐受)
影响因素:肠粘膜结构改变、消化酶活 力减弱、肠系膜血流减少;低蛋白血症、 肠道水肿、菌群紊乱、不适当的肠内营 养制剂和输注方式等。
编辑版ppt
5
临床表现
2、肠道动力障碍(腹胀、肠鸣音减弱及大 便不通,腹腔内压力增高甚至腹腔间室综合征)
编辑版ppt
54
阿米巴痢疾为暗红色果酱样的脓血便。 急性细菌性痢疾为粘液脓性血便。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排出洗肉水样粪便, 并有特殊的腥臭味。
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版ppt
55
(二)全身症状:
1、贫血和血象变化:量不大但反复或持续小量出血。头 晕、头痛、眼黑、耳鸣、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 面色苍白、心率快、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编辑版ppt
25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四)胰腺疾病
胰腺炎、癌等
◦ 慢性胰腺炎→肿大的胰腺压迫脾静脉→脾静脉血 栓→累及门静脉及门静脉高压→胃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 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
◦ 胃泌素瘤(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
泌素→刺激胃壁细胞分泌大量盐酸→溃疡→出血。
编辑版ppt
26
任何病因致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除 外口腔),主要表现为呕血和便血,轻 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根据解剖部位可将消化道出血以屈氏韧 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 血。
编辑版ppt
1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任何病因致屈氏韧带以上 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胰腺、 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肠吻合术后的 空肠病变出血,排除口腔、鼻、咽喉部出血和 咯血。
13 重症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第十三章重症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目的要求:1.掌握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及防治原则。
2.掌握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及诊治。
3.掌握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
4.熟悉肠功能障碍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5.熟悉腹腔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症(IAH/ACS)的识别及处理。
6.熟悉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技术:肝脏功能监测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
第一节重症患者的肠功能障碍近年来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问题普遍受到关注,而且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高,另一方面,胃肠功能问题在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胃肠功能障碍往往与病情严重度和预后息息相关,如:腹胀、肠麻痹导致的腹腔高压,肠屏障功能障碍导致的肠源性感染等均能显著加重病情,对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肠功能障碍的概念“肠功能衰竭”一词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出现,然而,迄今肠功能衰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可以明确监测的参数。
有学者将肠功能衰竭分为两型,一型是以短肠综合征(SBS)为代表的功能性肠道减少;另一型则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运动功能受损和广泛实质损伤所致的肠衰竭。
黎介寿(2004年)认为胃肠功能障碍的概念比“肠衰竭”的概念更准确,应包括粘膜屏障功能障碍、消化、吸收障碍和动力障碍三个方面。
在当前ICU领域,“肠功能障碍”或“胃肠功能障碍”并没有形成确切的概念和诊断标准,而是泛指重症患者相关的胃肠道问题,包括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无结石性胆囊炎、肠粘膜屏障损害,腹腔高压甚至包括肠梗死等一组临床表现。
二、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常见类型包括:消化吸收障碍、肠道动力障碍和肠黏膜屏障受损(一)消化吸收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或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研究发现,ICU患者腹泻的发生率高达30.7%。
腹泻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包括:肠粘膜结构改变;消化酶活力减弱;肠系膜血流减少等。
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低蛋白血症、肠道水肿、菌群紊乱,以及不适当的肠内营养制剂和输注方式等。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消化内科是以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学科。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包括消化道溃疡、胃肠出血、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针对部分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
一、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溃疡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可导致大出血和穿孔。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以抑酸药为主,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对复杂性溃疡和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二、胃肠出血胃肠出血是指由于病变导致的胃肠道内出血。
常见症状是黑便或鲜红色便便,伴有呕血、呕吐血、贫血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再出血三个方面。
止血包括内镜下治疗和介入治疗,纠正贫血主要是输血,预防再出血则是通过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
三、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粘膜长期受到各种致病因素刺激,从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药物治疗包括抑酸、保护胃粘膜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等,生活方式管理包括戒烟戒酒、规律饮食、避免辛辣食物等。
五、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黏膜上的溃疡。
常见症状与胃溃疡相似,主要是上腹部疼痛和不适感。
治疗方法同样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药物治疗以抑酸和保护胃粘膜为主,生活方式管理同样重视饮食的调节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六、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抑制胰酶活性、控制感染、减轻疼痛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重症患者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支持治疗和监护护理。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反复发作性慢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慢性疾病。
消化内科临床知识点总结
消化内科临床知识点总结1. 食道疾病(1)食管炎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食管炎常见于误吞腐蚀性物质、食物中毒等情况下,临床表现为咽喉疼痛、红肿、糜烂等;慢性食管炎则是由于长期食管酸性反流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咽喉不适、进食困难等。
(2)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指胃部向胸腔内穿出的一部分,引起上消化道症状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反流性食管炎、疼痛、咽喉不适、嗳气、声音嘶哑等。
(3)食管癌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后胸骨后疼痛、体重减轻、食管梗阻等。
2. 胃疾病(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发生的溃疡病变,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餐后疼痛、恶心、呕吐、进食不畅等。
(2)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饱胀感等。
(3)胃溃疡出血胃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
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3. 肠道疾病(1)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于青壮年人。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贫血等。
(2)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以腹部不适、胀气、进食后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食物不耐受、胃动力障碍、胰腺分泌不足等。
(3)消化道肿瘤消化道肿瘤包括胃肠道良性和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便血、体重减轻等。
4. 肝胆胰疾病(1)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肝脏结构和功能不全的疾病,主要由慢性肝炎、酒精中毒等引起。
临床表现为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脾大等。
(2)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炎和胆石症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3)胰腺炎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主要由酒精、胆道疾病引起,临床表现为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重点归纳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重点归纳
内科护理学中,消化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许多
常见疾病和护理技术。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肝、胆
囊和胰腺等器官,它们共同完成了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以下是内科护理学中关于消化系统的重点归纳:
1. 胃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是内科护理学中常见的急性病情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出血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静脉输液、监测
血常规等。
2. 肝功能不全,肝脏是人体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器官,肝功能不
全会导致黄疸、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
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尿液颜色等情况,合理安排营养和药物治疗,
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胰腺炎,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于酗酒、
胆囊疾病等患者。
护理人员需要控制患者的疼痛、监测血糖和胰酶
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胰腺脓肿、腹腔感染等。
4. 胃肠道疾病的护理,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等。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预防病情恶化。
总之,内科护理学中消化系统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重症医学-消化系统重症-1
重症医学-消化系统重症-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A1 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病因不包括• A.胃、十二指肠溃疡• B.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 C.急性胃黏膜糜烂• D.慢性胃炎• E.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分数:2.00)A.B.C.D.E.V解析: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急性胃黏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及慢性胃炎,上消化道血管畸形为少见病因,故答案为E。
2.应激性溃疡病理特点,哪项错误• A.应激情况下产生的急性病变• B.病变为多发性• C.病变分散于胃体和胃底含壁细胞的泌酸部位• D.病变部位常为胃窦部• E.可不伴胃酸分泌增多(分数:2.00)A.B.C.D.VE.解析:应激性溃疡病理特点为应激情况下产生的急性病变,病变为多发性,分散于胃体和胃底含壁细胞的泌酸部位,胃窦部甚为少见,可不伴胃酸分泌增多,故答案为D。
3.消化道大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不正确的是• A.可致血容量显著减少• B.可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强烈兴奋• C.可使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D.儿茶酚胺释放减少• 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分数:2.00)A.B.C.D.VE.解析:消化道大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血容量显著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强烈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故答案为D。
4.有关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失血量<500ml时,必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B.失血量<500ml时,血压可基本正常,脉搏正常或稍增快• C.失血量500〜1000m1,血压下降,脉搏〉100/分钟• D.失血量〉1500m1,收缩压可<80mmHg,脉搏〉120/分钟• E.出血早期可能不伴有血红蛋白下降(分数:2.00)A.VB.C.D.E.解析:消化道出血量不同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不一。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概述
胰腺疾病 特征包括胰腺实质慢性炎症损害和间质纤维化、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结石等改变。临床主要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 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 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 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 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肝寄生虫病,寄生虫寄生于肝脏及胆道系统引起相应器官的疾病。 寄生在肝脏及胆道的常见寄 生虫病有疟疾、阿米巴肝脓肿、弓形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弓首线虫感染、包虫病、雅 尔氏鞭毛虫病、肝吸虫病、肝片吸虫病、胆道蛔虫症等。
胆道疾病 急性胆管炎一般是指由细菌感染所致的胆道系统的急性炎症,常伴有胆道梗阻。当胆道梗阻比较完全, 胆道内细菌感染较重时,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寒战、高热、黄疸,尚可有感染性休克和神经精神 症状。
胆道蛔虫症是指原来寄生在空回肠的蛔虫经十二指肠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口Oddis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 部阵发性绞痛,称为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以 七岁以上儿童最为多见。
性,但少数病例可有全部小肠及结肠受累,以出血、坏死为特征。
5.克罗恩病: 又称局限性肠炎。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有一定关系。 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
八大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诊断公式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返食)3、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慢性规律性上腹痛(饱餐后痛)+呕血黑便十二指肠溃疡=饥饿时痛(餐后4小时以上)或夜间痛+呕血黑便消化性溃疡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X线膈下有游离气体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既往肝病史5、细菌性痢疾=不洁饮食+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6、溃疡性结肠炎=左下腹痛+粘液脓血便+(便意、便后缓解)+抗生素无效治疗:柳氮磺吡啶(SASP)7、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暴饮暴食/慢性胆道病史+持续上腹疼痛+弯腰疼痛减轻+淀粉酶检测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水肿型症状+腰腹部或脐周紫斑+腹穿洗肉水样液体+血糖高+血钙低出血坏死型:血尿淀粉酶值不一定高,有时反而会下降。
确诊时选CT一周内测血淀粉酶,超过一周测脂肪酶8、幽门梗阻=呕吐宿食+振水音9、肝硬化=肝炎病史+门脉高压(脾大+腹水+蜘蛛痣)+超声(肝脏缩小)10、胆囊炎=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恶心呕吐11、胆石症=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B超强回声光团、声影1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下柯三联征(腹痛+寒颤高热+黄疸)+休克表现+精神症状(如神情淡漠、昏迷)五联征13、急腹症(1)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胀痛、闷痛)+WBC升高(2)肠梗阻:腹痛+吐+胀+闭+X线(香蕉/液平)病因:机械性和动力性血运:单纯性和绞窄性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部位:高位和低位(3)消化道穿孔=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腹膜刺激征+膈下游离气体(4)异位妊娠=阴道出血+停经史+下腹剧痛(宫颈举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卵巢囊肿蒂扭转=体位变化+突发腹痛+囊性肿物(6)急性盆腔炎=刮宫手术史+白带异常+下腹痛+下腹剧痛(宫颈举痛)+脓性分泌物14、消化系统肿瘤(1)胃癌=老年人+黑便+龛影+慢性溃疡疼痛规律改变+上腹痛+腹部包块+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中晚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早期)+进食哽咽感(早期)(3)肝癌:肝炎病史+肝区疼痛+AFP升高+肝大质硬+腹水黄疸+B 超占位(4)直肠癌=直肠刺激症状+指诊带血+脓血便+消瘦+大便变形(5)胰腺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老年人+无痛进行性加重黄疸+陶土色大便+皮肤瘙痒(6)结肠癌:老年人+消瘦+排便习惯改变+CEA+腹部肿块15、肛门、直肠良性病变(1)内痔=无痛性血便+便带鲜血+静脉样团块(2)外痔=肛门疼痛+便鲜血+肛门口触痛肿物(3)肛裂=便时便后肛门剧痛+肛门裂口16、腹部闭合性损伤肾损伤=腰部损伤+血尿肝破裂=右腹部外伤+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脾破裂=左腹部外伤+全腹痛+腹腔内出血肠破裂=腹中部外伤+腹膜刺激征+穿刺淡黄色液体17、腹外疝(斜疝)=老年男性+腹压增加+右下腹肿物+进入阴囊消化系统疾病进一步检查1、胃镜、结肠镜、直肠镜2、消化道造影3、腹部B超、CT4、立位腹平片5、粪便:常规检查、隐血、培养和寄生虫检查6、HP检测7、腹腔穿刺8、淋巴结活检或肝活检(病例监测)9、实验室检查:(1)血尿淀粉酶(2)AFP、CEA、CA19-9糖链抗原(3)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消化系统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控制饮食/禁食,生活指导二、病因治疗(1)溃疡:首选PPI类抑酸药,可加用黏膜保护剂,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行联合除菌治疗,常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PPI、胶体铋联合两种抗生素(2)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抗休克(3)梗阻/腹膜炎:禁食、胃肠减压(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三、对症治疗四、手术:切除或修补五、肿瘤:1)手术治疗2)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公式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发热2、肺炎(1)大叶性肺炎=成人+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2)克雷伯杆菌肺炎=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3)支原体肺炎=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疼+抗生素无效(4)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高热+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3、结核病(1)肺结核=青壮年+咯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2)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膜积液体征(胸痛+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3)结核性心包炎=结核+心包积液体征(心前区痛+呼吸困难+上腹部闷胀+下肢浮肿)(4)肠结核=结核+腹部症状(腹痛、腹泻、右下腹部肿块)(5)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6)肾结核=结核+膀胱刺激征+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4、支气管扩张=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咳嗽+脓痰+咯血5、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小于70%6、肺脓肿=脓臭痰+高热+X线片/CT显示液平7、肺癌=中、老年人+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消瘦+X线毛刺8、肺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心脏扩大演变顺序:慢支-肺气肿-肺心病9、支气管哮喘=阵发性或周期性喘息+听诊哮鸣音+过敏史10、呼吸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发绀+血气分析指标I型:PaO2<60mmHg PaCO2正常-重症肺炎诱发II型:PaO2<60mmHg PaCO2>50mmHg-慢阻肺诱发11、胸部闭合性损伤(1)张力性气胸=胸外伤史+广泛皮下气肿(握雪感)+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2)血胸=胸外伤史+气管偏移+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X线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3)肋骨骨折=胸外伤史+骨擦音呼吸系统疾病检查项目1、胸部X片、胸部CT2、PPD、血沉3、痰培养+药敏实验、痰找结核杆菌4、肺功能5、肝肾功能6、血气分析7、纤维支气管镜8、痰液脱落细胞检测9、淋巴结活检10、血常规、电解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染/吸氧2、对症治疗/药物治疗(1)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2)抗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3)抗休克:扩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4)控制咯血:垂体后叶素(5)解热、止咳、平喘、祛痰(6)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肿瘤(肺癌)(1)手术治疗(2)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疾病诊断公式1、冠心病=胸骨后压窄性疼痛(1)心绞痛=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3-5分钟/次,+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能缓解+ECG:ST段水平下移(2)心梗=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大汗淋漓+濒死感+ECG:ST段弓背向上抬高V1-6广泛前壁心梗V1-3前间壁心梗V3-5局限前壁心梗V5-6前侧壁心梗Ⅱ、Ⅲ、aVF下壁心梗I、aVL高侧壁心梗心功能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I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II级: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III级: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肺水肿)IV级:心源性休克2、高血压病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正常140/90)1级140-159或90-99 低于160/1002级160-179或100-109 低于180/1103级≥180或≥110危险程度分层低危:1级。
消化内科常见病重症症状
消化内科常见病重症症状2.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消化内科一些常见的重症疾病就是癌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它们都有哪些症状一、胃癌1.疼痛。
这种症状会一直贯穿于胃癌病人的整个病程当中,早期中期以及晚期都会有疼痛症状。
这种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疼痛的部位是心窝,有的时候可能仅仅只在上腹部表现出疼痛症状,疼痛的类型隐痛或钝痛为主,且没有规律,吃了饭以后疼痛也不会缓解。
等到病情加重之后,疼痛可以朝着后背放射,疼痛起来,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活动不便,因此不得不卧床休息。
疼痛的同时伴随恶心呕吐。
2、恶心呕吐。
这种症状也会贯穿于胃癌整个病程,到了晚期后,恶心呕吐的症状会加重。
尤其是出现在患者胃部幽门窦部的胃癌发展到晚期后,恶心呕吐的症状更为明显,同时还会伴随较为严重的反胃现象,患者吐出来的呕吐物有一股浓浓的腐败酸臭的气味。
3、严重的贫血和身体消瘦。
患有胃癌后,不管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患者的食欲都会明显减退,每天摄入的饮食数量减少,营养摄入随之减少,身体消瘦成为了必然。
营养摄入的不足同时还会导致严重的贫血,患者身体消瘦、皮肤苍白、没有力气。
4、上消化道出血。
晚期患者排出来的大便呈现出柏油状,上消化道出血量很大,合并幽门梗阻后不仅大便混合有血液,而且呕吐物中也混合血液。
二、食管癌1.吐血这是食道癌晚期的常见症状之一,癌晚期癌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溃破的情况,也有的癌组织侵及大血管或发生转移,进而引起呕血或黑便的表现,若是肿瘤侵及主动脉时,会引发消化道出现大出血,进而导致出现相关的症状,甚则患者死亡的情况。
2、吞咽困难食道癌晚期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的症状,开始为固体食物不能咽下,后来汤水也难以下咽,患者一吃东西就困难,逐渐的会出现身体消瘦的情况,当然吞咽不利程度与食道癌的类型也有很大的关系。
3、吐粘液食道癌晚期的患者会有食管不全或完全梗阻的情况,由于食管病导致分泌物引流障碍,因而分泌物会刺激食管导致食管的运动功能异常,出现吐粘液的情况。
消化系统总结范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涉及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系统。
本文将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消化系统疾病概述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慢性肠炎:慢性肠炎是指结肠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患者常表现为腹泻、腹痛、便秘、黏液血便等症状。
3.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是指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
患者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
4. 肝硬化:肝硬化是指肝脏慢性炎症、纤维化、再生等病理过程导致的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患者常表现为腹水、蜘蛛痣、黄疸、肝掌等症状。
5. 肿瘤:消化系统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等。
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
二、消化系统疾病特点1. 慢性病多: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病占据较大比例,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肝炎等,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2. 癌变率高:消化系统疾病中,部分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等具有较高癌变风险。
3. 季节性强: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如痢疾、腹泻等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4. 治疗复杂: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如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肿瘤科等,治疗过程复杂。
三、预防与治疗1. 预防: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
2. 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如慢性胃炎可采用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需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手术治疗等。
总之,消化系统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种类、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降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消化系统疾病
肝硬化
2)临床表现:
①肝功能损害表现:
、消瘦、营养不良及消化道症状;
内分泌失调表现:雌激素增多( 、
及男性
乳房发育)、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尿少、腹水等)
②门脉高压表现:脾大、脾亢;腹水;侧支循环建立
③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电解质紊乱。
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
3)诊断:
①临床诊断:肝硬化的临床表
临床表现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黑便 呕血 头晕、心悸、乏力 等 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
>5~10ml/天 >50~100ml/天 胃内积血250~300ml >400~500ml >1000ml
常见体征
1、
:主要通过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肿大肝脏的硬度通常分为以下 。
Ⅰ度:质软如口唇——正常肝脏的硬度;
急性胰腺炎
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组织 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
急性胰腺炎
1)病因: ①胆道疾病 ②酒精 ③胰管堵塞 ④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病变 ⑤手术、创伤 ⑥代谢障碍 ⑦药物 ⑧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等
急性胰腺炎
2)临床表现: ①轻症急性胰腺炎 ②重症急性胰腺炎 ③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④胰腺局部并发症 ⑤全身并发症 3)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浓度虽超过正常值而临床上并未见黄疸者称 为隐形黄疸。
常见体征
6、
:是指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等疾病引
起的门静脉压力超过正常值(1.33~1.59kpa)的临床综合征。
门静脉压力增高可致—— 脾脏充血性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与体循环静脉系统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引起食管、 胃、直肠和脐区等部位静脉曲张;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一、概述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消化功能的各种疾病,其中常见的包括胃溃疡、胃癌、肠道感染等。
这些疾病可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本文将重点介绍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二、胃溃疡并发症1. 胃出血:胃溃疡所致的严重放血可能导致贫血,并对患者造成危险。
治疗方法包括止血药物和手术干预。
2. 穿孔:当溃疡穿透胃壁或十二指肠壁时,会引起穿孔。
此时,紧急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愈措施。
3. 梗阻:大溃普遭发作时,会导致食物在胃中无法正常通过。
采用药物控制或手术清除梗阻部位可解决该问题。
三、胃癌并发症1. 腹水:胃癌可导致腹腔内大量液体聚集,形成腹水。
处理方法包括穿刺抽取腹水或行手术排除肿瘤。
2. 恶病质:由于胃癌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摄食,导致身体虚弱、营养不良,进而引发恶病质。
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3. 转移:胃癌常常会发生转移至其他器官,特别是肝脏和淋巴结。
如发现转移灶,需要进行相应部位的手术切除或联合放化疗。
四、肠道感染并发症1. 肠梗阻:严重的肠道感染会导致肠壁水肿并堵塞消化道。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手术清除梗阻。
2. 中毒性巨结肠:急性肠道感染引起的中毒性巨结肠可造成胃口不振、呕吐等。
针对感染原因进行抗菌治疗和积极支持性治疗,可有效控制中毒性巨结肠。
3. 肠系膜淋巴结炎:严重的肠道感染可能会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
此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消除感染源。
五、胰腺炎并发症1. 胰腺假囊肿:在胰腺组织受损后,可能会形成囊肿。
对于较小的假囊肿,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或穿刺引流进行处理;对于较大或有压迫症状的囊肿,则需要手术切除。
2. 脓肿:重度胰腺炎时,可出现感染并形成局部化脓性集合物。
这种情况下常需要行手术引流,并使用抗生素消灭感染源。
3. 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胰腺酶活性升高、释放过多的介质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消化系统重症疾病第一节上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系屈氏(Treize)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
临床上根据出血量分为大出血、显性出血和隐形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
其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死亡率约占7%~10%。
虽由于急诊胃镜等检查的逐渐普及与救治条件的改善,失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已趋下降,但对短期内超过1500ml的大量出血、全身代偿功能差、老年伴有严重伴随疾病等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
因此,迅速确定病因、出血部位、准确估计出血量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一、病因分类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很多,依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胃肠道疾病性出血、门静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导致的出血和全身性疾病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在重症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占前三位,特别是应激性溃疡常见。
(一)上胃肠道疾病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物理损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化学损伤:强酸、强碱或其它化学剂引起的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胃手术后病变(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溃疡、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胃血管异常(血管瘤、动静脉畸形、胃黏膜下哼径动脉破裂),十二指肠炎,其它病变(淋巴瘤、平滑肌瘤、息肉、血管瘤、钩虫病、杜氏病)。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二)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肝硬化结节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等。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三)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管。
2.胰腺疾病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胸、腹主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四)全身性疾病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性贫血等。
2.尿毒症3.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血管炎。
4.应激性溃疡严重感染,创伤,烧伤,手术,休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5.急性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二、临床表现(一)呕血与黑便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以后均有黑便,黑便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
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下者可只表现为黑便,在幽门以上者常兼有呕血。
但在幽门以下如十二指肠病变出血量较大、速度快,血液可反流入胃,除黑便外也可有呕血。
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样,这是由于血液在胃内潴留,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蛋白所致。
若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而呕出,则为鲜红色。
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粪便呈暗红色,酷似下消化道出血。
(二)失血性休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若出血量较大、失血较快、出血不止可致失血性休克,临床可出现头昏、黑蒙、晕厥、心悸、口渴、出冷汗等一系列组织灌注不足表现。
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患者静脉充盈甚差,体表静脉塌陷,脉搏细弱,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但在失血性休克早期,血压可因代偿而基本正常,甚至一时偏高,应注意血压波动、脉压变窄,如不及时抢救,血压将迅速下降甚至测不出。
老年患者器官代偿功能低下,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增加死亡率。
(三)贫血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均有急性失血后贫血。
在出血早期因有周围血管收缩与红细胞重新分布等生理调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数值可无明显变化。
在出血后期,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一般须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
其程度除失血量外,还与出血前有无贫血基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态等因素有关。
(四)氮质血症在上消化道大出血后,血液蛋白的分解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一般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小时可达高峰,3~4日后才降至正常。
如临床上无明显肾功能不全证据,而血尿素氮继续升高或持续超过3~4日,可提示上消化道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五)发热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日。
发病机理可能因循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贫血,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分析发热还要注意寻找其他因素,比如有无并发肺炎。
三、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评估(一)紧急评估患者出现呕血、黑粪及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和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重症患者要点患者的意识状态、气道和呼吸以及血液动力状态进行严密评估。
1.意识判断意识障碍既是急性失血严重程度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患者呕吐误吸,导致窒息死亡和坠积性肺炎的重要原因。
Glasgow评分在8分以下表示患者昏迷,应当对呼吸道采取保护措施。
2.气道和呼吸评估评估患者气道是否通畅,如存在任何原因的气道阻塞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其开放。
呼吸评估包括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是否正常,是否有三凹征等呼吸窘迫的表现,是否有氧合不良的表现。
如患者出患者的呼吸频速、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特别是当使用高流量吸氧仍不能缓解时,应及时实施人工通气支持。
对于伴有意识障碍的上消化道出血者,因无创通气增加误吸的危险,不提倡应用。
4.血流动力学状态评估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时测量脉搏、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粗估失血量,判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是否稳定。
(见表5-1)表5-1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分级分级失血量(ml) 血压(mmHg) 心率(次/min) 血红蛋白(g/l) 症状休克指数* 轻度<500 基本正常正常无变化头昏0.5中度500~1000 下降>100 70~100 晕厥、口渴、少尿 1.0重度>1500 收缩压<80 >120 <70 肢冷、少尿、意识模糊>1.5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出现以下表现表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应立即开始液体复苏:心率>100次/分,收缩压<90 mmHg或较平时水平下降超过30 mmHg,四肢末梢湿冷,出现发作性晕厥或其他休克表现,持续的呕血或便血。
(二)二次评估(全面评估)大出血患者在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液体复苏和初始经验治疗开始后,或初次评估患者病情较轻、生命体征稳定时,进行二次评估。
二次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病史、全面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此次评估,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的疾病诊断、有无活动性出血及出血预后作出判断。
1.估算出血量少量出血:并无明显呕血症状及肉眼血便,同时大便和胃液潜血试验均显示为阳性,黑便的出现一般须每日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中量出血: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呕血,或者肉眼观察可见明显黑便,并排除存在循环障碍者。
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因轻度的血容量减少可由组织液与脾储血所补充,并不引起全身症状。
大量出血:短期内,呕出或排出大量暗红色血或鲜血,并伴随循环障碍。
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应注意。
2.判断出血部位询问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或患者家属,了解其相关家族史,观察出血的颜色、色泽、稠度、出血部位及出血时伴随的症状。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多提示出血来自消化道溃疡,特别是在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减轻或缓解,更有助于消化道溃疡的诊断。
中年以上的患者近期出现上腹痛,伴有厌食、消瘦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
有服用阿司匹林等损害胃黏膜的药物、酗酒史或应激状态者,可能为急性胃黏膜损害。
过去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或慢性酒精中毒史,并有肝病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者,可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
3.体征检查给予患者腹水、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肝掌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与鉴别;同时观察患者锁骨上淋巴结是否存在肿大现象,这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消化道有着重要的作用,检查内容主要有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呕吐物或大便的隐血试验、血肌及肝功能、尿素氮等。
5.辅助检查急诊钡餐因血块干扰影像,且须变换患者体位并按压腹部,急诊钡餐不适于重症患者,而且影像其它检查的进行,现已很少用于急性上消化道的诊断。
过去使用过的吞线试验等也已不再使用。
胃镜检查可迅速帮助医师确诊,是诊断消化道出血时常用的一种辅助检查方式,其安全可靠,能发现X线钡剂检查时不易察觉的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贲门黏膜撕裂症等。
胃镜检查应于液体复苏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需仔细检查贲门、胃底部、胃体垂直部、胃角小弯、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及球后处,这些部位是易遗漏病变的区域血管造影内镜检查如无阳性发现,可做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分别进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多可明确诊断。
当出血量大于0.5 ml/min时能发现造影剂外溢,是最直接的血管造影阳性征象。
该技术对大量出血患者的诊断定位率为50%~72%,但在少量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停止时其诊断率却下降至25%。
除了显示活动性出血外,血管造影还能诊断非出血病灶,如血管畸形和小肠肿瘤等。
胶囊内镜是一种全新的消化道图像诊断系统,它由类似胶囊的图像捕获发射系统、体外图像接受系统及图像分析系统三部分组成。
“胶囊”被吞服后,借助胃肠蠕动,通过消化道,将其连续捕获的图像以数字形式发送至体外,以备图像还原和观察。
主要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缺点是不能操控,对病灶的暴露有时不理想,也不能取活检及进行内镜下治疗。
放射性核素显影目前主要采用注射核素99m Tc标记的自体红细胞后进行扫描,当出血量达到0.05~0.12ml/min时扫描即可得到阳性结果。
创伤小,可起到初步的定位作用,对Merkel 憩室合并出血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在24 h或更长时间内反复扫描,但注射标记物后超过6 h 扫描,假阳性率会增高。
6.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一次出血后黑便持续天数受患者排便次数的影响,如每天排便一次,约3天后粪便色泽恢复正常。
因此,不能仅从有无黑便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