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历史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精品课件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想一想:我们 应该学习孔繁 森的什么精神? 学习孔繁森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 设事业,不怕困难,敢于吃苦,热爱 人民,甘做公仆的精神;学习他为了 党的事业,从大局出发,鞠躬尽瘁, 勇于献身的精神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 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 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的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 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 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 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 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 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 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 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民主改革前,次尼是一名农奴,如今过上 了富裕的生活,养花是这位老人的最大爱好
反抗外来侵略
友好交往 管 辖
反抗外来侵略
各民族在长期 发展中形成了相 互依存、不可分 割的血肉联系。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2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 4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新 3 、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基础设施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 : 就是在统一的 民族区域 新疆塔里木油田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病的藏族老人 藏 想一想:我们 改革 自治实行 表现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 治县等 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初二历史下册《11民族团结》课件新人教版

•优越性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 •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 •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 •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 •项事业的发展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
•为农牧民看病、治病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民 行
•族
•团 •结
•各民族
•共同发
展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
•意义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民族分布特点 • 2.原因 • 3.内容 • 4.意义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 •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民族区
域
•自治实
•民 行
•族
•团 •结
•各民族
•共同发
展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
•意义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 点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
•原 因:
•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 史传统
•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 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3

《民族团结》教案《民族团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片断导入新课。
整体感受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通过听歌曲、看录像、读资料、识地图等,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活动,在活动中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历史。
4、学情:八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新中国的发展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历程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归纳、综合能力。
同时,经过这些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的精神。
5、教法:提问探究法。
小组活动法。
讲述法、讲解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民族团结》PPT课件

原因:
(1)我国历史上长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 合国情与历史传统) (2)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合作互助(不宜分 离) (3)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敌,争取 独立解放 (政治认同)
你知道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 地理位置吗?
3、宁夏回 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 1 自治区
3
4 内蒙古 自治区
3、内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4、意义: 5、原因:
“大杂居、小聚居”
实行民族自治政策的意义: 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对 祖国统一 、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 基本国策 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 和基本政治制度。
歌曲欣赏
八年级历史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 民族团结
新中国的民族关系
一、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一、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比一比: 看书,看哪位同学最先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大杂居、小聚居
2、 筹建新中国
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 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气东输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 阳》
《阿拉木汗》
《阿诗玛》
《道拉基》
西藏藏族 2 自治区
5
5、广西壮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西藏自治区 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 的莫力达瓦自治旗,成为国家 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孔繁森 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
2、国家的发展战略是: 西部大开发 3、各民族的歌声:
《第11课 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课件》初中历史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

民族知识竞赛
第一题
傣族 泼水节
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欢渡什么节日?
民族知识竞赛
第二题
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
彝族 白族 阿昌族
葫芦丝
民族知识竞赛
第三题
维吾尔族
朝鲜族
这些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民族知识竞赛
第四题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盛会?
民族知识竞赛
第五题
一、自主学习: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 1、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新中国成立后,从人 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还通过培养少数民族干 部和抽调 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 以来,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和 政策,并给予财政照顾、投资和补贴。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期间,国家在民族地区建设 了一批重点工程,如: 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普及了义务教育,基本形成了符合少数 民族的比较完整的 体系。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事业也 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4、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并开始实施 ,为少数民族地区社 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我 国 已 建 立 的 省 级 民 族 自 治 区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贵州打造“西电东送”王牌电站——洪家渡水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 标志性工程。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 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 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 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 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 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 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 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 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精品初中历史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1)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民族团结》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教学,通过结合四川当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真实材料,创设为教师做向导的情境,完成对民族区域自治由名称到地位,由含义到原因的层层深入的学习。
通过对所提供学习材料的选择性阅读,组织学生探究讨论阿坝州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过设计课后活动——“查找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将本课的学习升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结合本地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事业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真实的感受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从而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课后活动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一猜”:展示教师旅游的照片,让学生猜测拍摄地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课件

探究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分布图
格局: 大杂居 小聚居
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探究民族政策
• 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 文化上长期以来相互依存,不可分 离。
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 提出了什么样的民族建议?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识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史实。
课题
内容
第11课 民族团结 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域自治制度
要求 识 记 理解 应 用
√
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的 概念;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
2.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意义, 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傣族 泼水节
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欢度什么节日?
西汉时期加强同西域各国友好往来的使者是谁?
张骞
哈
萨
苗
克
族
族
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维吾尔族
朝鲜族
以上是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什么王朝?
二、探究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原因
内容
作用
有位同学对民族区域自治做出了自己的 理解,你能帮他指出其中的错误吗?
• 小明说: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凡是少数民族 居住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且在 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不必服从国家的管 理,在民族自治的地方,实行自治的民族 地位最高,他们既不干涉其他民族的事务, 也不需要其他民族的帮助。
第11课 民族团结

女之一,与西施、杨 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 玉环、貂蝉并称中国 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 四大美女,生于西汉 南郡(今湖北 兴山 县),
谁说得出她的姓名?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 昭君出塞
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 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 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 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 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 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 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 新课。
讨论:
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讨论: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有何意义? 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 统。 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
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 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 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②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③实行优惠的财政制度; ④鼓励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⑤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
观看课文57-58页的五幅图片 请问:这五幅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各民族共同发展 归纳:
各族人民在跨入社会主义后,特别 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祖国、建设 自己美好的家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面貌和 宗教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 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精选 中国现代史 第11课 民族团结(含解析)

第11课民族团结一、选择题1.(·贺州)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生活着瑶、壮等少数民族,这里风景优美,民族风情独特,它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和平解放B.民主改革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答案】D2.(·邵阳)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
这体现了我国()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答案】A3.(·淄博)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按劳分配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答案】C4. (·德州)下列关于西藏的史实,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在位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B.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加强管辖西藏地区C.1950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D.20世纪60年代西藏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答案】D二、非选择题5.(·西宁)(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解放”本意指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
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
”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人类突破各自封闭的地理单元,加强沟通联系后,追求“解放”的步伐就一发而不可收。
从人性的解放,阶级地位的解放,民族的解放到生产力的解放,世界历史上演了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
(1)举出世界近代史上一例呼唤“人性解放”的典型事件,并指出“解放”的核心要义;举出中国近代史上一例“人性解放”的典型事件,并指出“解放”的主要意义。
(4分)(2)举出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各一例奴隶(农奴)获得“解放”的典型事件。
(2分)(3)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上演的“解放”大剧,说明“解放”的结果。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2、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言: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3、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政策。
4、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二)合作探究:1、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1、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1、民族区域自治背景:各民族分布特点: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意义:2、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各民族的政策中央提出了的战略。
(五)随堂检测:(六)教学反思:。
课件2:第11课 民族团结

优秀的援藏干部
孔繁森
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 为农牧民看病、治病
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想一想,我们能为民 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宗教信仰 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等等
课堂小结
民族构成: 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区域 民族分布的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6、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新中
国成立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民
族政策)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民主改革
8、我国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实施什么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9、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过程中,涌现出支援西藏的好干
傣族 彝族
葫芦丝
我国古代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 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王朝?
蒙古族 元
满族 清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民
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族
团
结
各民族 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共同发展 典型成就:西藏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带动少数 民族发展、少数民族农牧经济发展等
民族知识小竞赛
傣族 泼水节 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欢渡什么节日?
蒙古族 马头琴
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
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
民族团结
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 壮族、 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 族、黎族、佤族、高山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羌 族、达斡尔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 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初中八年级历史课件第11课_民族团结课件人教版

二、课堂探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 么好处?
1、有利于国家统一。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地区经济的发展。 4、国家的富强。
2. 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中间 有没有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又有哪些节日 和风俗习惯呢?
1、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2、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使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想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你 知道我国建立了那些省级民族自治区吗?
1956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返回
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收养了两名失去父母的孤 儿。他说,我要抚养他们健康成长。
今日西藏
四、达标测试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隔离 C、地区部落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 2、西藏彻底废除农奴制是在( ) A、民主改革以后 B、和平解放以后C、过渡到社会主义后 D、改革开放后 3、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沟通 D、发展民族经济 4、我国划分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5、我国设置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6、下列各项属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的是(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杂居 ③民族团结 ④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国家统一 B、设置自治政府 C、在国家统一领导下D、民族团结 8、下列属于建国后我党为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经济结构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C、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政策D、实行国家统一领导
民族团结说课稿

《第11课民族团结》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民族团结》,新课程改革中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理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先。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内容,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它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后两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二、说教法提问探究法;材料归纳法;小组活动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观察发现;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资料和建国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八年级历史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1、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各民族政策,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地区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20世纪80年代,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4、内蒙古自治区的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
6、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这一制度是时提出,至此我国已建立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7、20世纪90年代援藏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8、中国各民族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题的各民族的格局()A、大杂居、小聚居B、大聚居、小杂居C、大杂居、大聚居D、小聚居、小杂居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B、各民族共同发展C、民族团结D、民族区域自治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是()A、云南B、甘肃C、贵州D、西藏11、“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名称的出现源于()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12、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
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下列哪一政策或方针?()A、民族区域自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科教兴国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3、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主持人宣读了当晚原生态唱法组的比赛名单。
以下选手不是来自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A广西壮族选手B、新疆维吾尔族选手C、宁夏回族选手D、云南白族选手14、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这样唱道:“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民族团结PPT

朝鲜民族
• 秋千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运动。春秋时期传入 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很快流 行起来。 • 每逢节日,成群结队的朝鲜族妇女,聚集在参天 的大树下,或高耸的秋千架旁。 • 朝鲜族妇女荡的秋千,不仅高,而且还很飘,有 的秋千几乎都荡平了,触目惊心。荡秋千比赛分 为单人和双人两种。有的是以树梢或树花为目标, 看谁能咬到或踢到;有的是在高处挂一个铜铃, 看谁能碰响。以高度作为决定胜负的。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
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收养了两名失去父母的孤 儿。他说,我要抚养他们健康成长。
西电东送
贵州洪家渡水电站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发展情况
6000
5000
4000 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3000
2000
1000
0
1949年
民族区域自治
• 57页右上角 一九四五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读) • 内容:57页最上边的小字(写上 “内容”两字) • 读56页第二段(画重点) • 地图册24页
1956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新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宁夏 西藏
壮族
蒙古族 回族
乌鲁木齐
拉萨 南宁
回族
马三立
你能说出他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哪位艺术家吗?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少数民族权利 ②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特点相结合 ③有利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
④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朝鲜民族
• 古代朝鲜妇女受束缚,整天不出大门,为 了看看院外的世界,她们只好在院内墙根 处支起跳板腾空跃身,偷看院外的风光。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有两个男子无辜被 囚,他们各自的妻子为了能看到高墙内牢 狱中的丈夫,便想出利用跳板将人抛向空 中来看自己的丈夫。这种传说表现了人们 反封建、争自由的美好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民族团结》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2.通过对教材中吉付出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极少,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
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自学教材,并进行圈、画、写、记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新中国建立后,中
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三、问题大盘点: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
(2)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四、拓展延伸: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请同学民回忆一下秦汉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如何。
五、巩固归纳
多民族 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充满快乐一律平等相互尊重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
六、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A.西藏
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孔繁森是()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二、填空题。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废除了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3.党中央提出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三、简答题:
民族区域自治是哪部法律规定的有何重要意义。
七、练习巩固: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