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1bfc01a6c30c2259019e0d.png)
第一章4.什么是软件工程?它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关系?软件过程是为了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过程定义了运用技术方法的顺序,应该交付的文档资料,为保证软件质量和协调软件变化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标志完成了相应开发活动的里程碑。
软件过程是软件工程方法学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7.假设要求你开发一个软件,该软件的功能是把读入的浮点数开平方,所得到的结果应该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一旦实现并测试完之后,该产品将被抛弃。
你打算选用哪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请说明你作出选择的理由。
答:对这个软件的需求很明确,实现开平方功能的算法也很成熟,因此,既无须通过原型来分析需求也无须用原型来验证设计方案。
此外,一旦实现并测试完之后,该产品将被抛弃,因此也无须使用有助于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增量模型或螺旋模型来开发该软件。
第三章一列火车最多有两个火车头。
只有一个火车头时则位于列车最前面,若还有第二个火车头时,则第二个火车头位于列车最后面。
火车头既可能是内燃机车也可能是电器机车。
车厢分为硬座车厢、硬卧车厢和软卧车厢等3种。
硬座车厢在所有车厢的前面部分,软卧车厢在所有车厢的后面部分。
此外,在硬卧车厢和软卧车厢之间还有一节餐车。
答:jackson图善于描绘复杂事物的组成。
用jackson图描绘一列火车的构成的方法至少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把火车分为一个车头和两个车头两类,另一种方法是把后车头作为可选的。
图3.29给出了描绘一列火车的构成的jackson图。
用Jackson 图描绘一列火车的构成第四章3.假设有一个由5000行FORTRAN语句构成的程序(经编译后大约有25000条机器指令),你估计在对它进行测试期间将发生多少个错误?为什么?答:经验表明,在类似的程序中,单位长度里的错误数Er/Ir近似为常数。
美国的一些统计数字告诉我们,通常0.5ⅹ10-2 <= Er/Ir <= 2ⅹ10-2也就是说,在测试之前每1000条指令中大约有5-20个错误.假设在该程序的每1000条指令中大约有10个错误,则估计在对它进行测试期间将发现的错误数为25000ⅹ10/1000=250第五章3、某软件公司拟采取下述措施提高他们开发出的软件产品的可维护性。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简答题必考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简答题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d2b6e69e7fd5360cbb1adb02.png)
1、什么是软件工程?它目标和内容是什么?软件工程就是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软件工程目标:付出较低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功能;取得较好的性能;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只需较低的维护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及时交付使用;开发的软件可靠性高.软件工程内容:包括开发技术和开发管理两个方面。
2、软件开发中有哪几种过程模型?哪些适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统一软件过程等。
其中喷泉模型、统一软件过程适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3、什么是结构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什么描述工具?结构化分析:简称SA,面向数据流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顶层抽象地描述整个系统,底层具体地画出系统工程的每个细节。
中间层则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渡。
使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作为描述工具,使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描述加工逻辑.4、什么是软件概要设计?该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把一个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时,首先设计出软件总的体系结构。
称为概要设计或结构设计。
基本任务:⑴设计软件系统结构⑵进行数据结构及数据库的设计⑶编写概要设计的文档⑷评审5、软件维护有哪些内容?(1)校正性维护。
在软件交付使用后,一些隐含的错误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会暴露出来。
为了识别和纠正错误,修改软件性能上的缺陷,应进行确定和修改错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校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
为了使应用软件适应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及数据环境的不断发生的变化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
为增加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提高软件运行效率而进行的维护活动称为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而对软件进行的修改称为预防性维护。
6、软件测试要经过哪些步骤?这些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软件测试要经过的步骤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单元测试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从而发现模块在编码中或算法中的错误。
(完整版)软件工程导论试题(整理)
![(完整版)软件工程导论试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f1ec9e79563c1ec5da71db.png)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结构性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 A )(A)需求分析阶段(B)详细设计阶段(C)概要设计阶段(D)可行性2、研究阶段软件工程方法中普遍定义的方法之一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SLC方法),下述哪一个论述不具有SLC方法的主要特征( C )A 严格定义需求B 划分开发阶段C 规范文档格式D 分析控制流程3、软件结构中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简单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中的值传递,这两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是( D )(A)公共耦合(B)控制耦合(C)标记耦合(D)数据耦合4、软件维护的四类维护活动是( A )(A)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抢救性维护和辅助性维护。
(C)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辅助性维护。
(D)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抢救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5、主要从( A )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可行性研究。
(A)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C)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D)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时间可行性。
6、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C )是不适用的。
(A)数据流图(B)判定表(C)PAD图(D)数据字典7、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写需求分析文档以及( B )(A)软件的总结(B)需求分析评审(C)阶段性报告(D)以上答案都不对8、OMT(Object Modelling Technique)方法的第一步是从问题的陈述入手,构造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由对象模型、( C )组成。
A静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B动态模型和过程模型C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D静态模型和操作模型9、为了表示项目管理功能工作中各项任务之间的进度衔接关系,常用的计划管理工具是( D )(A)程序结构图(B)数据流图(C) E-R图(D)甘特(Gantt)图①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D)A.详细设计B.软件编码C.软件测试D.软件维护②可行性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早期所做的一项重要的论证工作,它是决定该系统是否开发的决策依据,因必须给出(B)的回答。
2023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2023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3801a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3.png)
2023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软件工程的三个基本目标?A. 可维护性B. 可用性C. 可靠性D. 高效性参考答案:D2. 软件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个阶段是软件开发过程的核心阶段?A. 需求分析B. 设计C. 编码D. 测试参考答案:C3. 以下哪种编程范式主要用于降低软件复杂性?A. 面向对象编程B. 过程式编程C. 函数式编程D. 逻辑编程参考答案:A4. 在软件工程中,以下哪个方法用于估算软件项目的成本和进度?A. COCOMOB. WBSC. SDLCD. CASE参考答案:A5. 以下哪个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A. 分而治之B. 一次性编写C. 重用D. 模块化参考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软件工程的基本活动?A. 软件规格B. 软件开发C. 软件验证D. 软件测试参考答案:C7. 以下哪个是软件工程中用于提高软件质量的技术?A. 设计模式B. 重构C. 代码审查D. 单元测试参考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软件工程的五大基本过程?A. 软件规格B. 软件开发C. 软件维护D. 软件项目管理参考答案:D9. 以下哪个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软件系统中的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A. 耦合B. 内聚C. 模块化D. 重用参考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过程?A. 迭代B. 增量C.螺旋D. 模型驱动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是:方法、工具和______。
参考答案:过程12. 软件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______和软件维护。
参考答案:测试13. 软件工程中的面向对象方法包括:封装、继承和______。
参考答案:多态14. 软件工程中的 CASE 工具主要用于支持______。
参考答案:软件设计和开发15. 软件工程中的敏捷开发方法强调______、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ecd692c172ded630b1cb6d7.png)
、名称解释1.软件2. 文档3.软件工程4.软件生存周期5.软件工程过程6.软件生存周期模型7.软件开发方法8.软件工具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两部分是硬件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序设计时代的生产方式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件工程涉及到几个学科,它是一门学科。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件开发划分的各阶段任务尽可能独立,同一阶段任务性质尽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联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为驱动的模型。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由结构化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成。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管理和两个方面。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ba6a6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5.png)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1.软件生计周期一般可分为 __问题定义 __、可行性研究、 _需求剖析 _____、设计编码、 __ 测试 ________、运转与保护阶段。
2.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区分,软件能够区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3.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决断。
4.用户界面的可使用性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5.常有的软件纲要设计方法有 3 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结构模块结构的___结构化设计方法 _________,以数据结构为基础结构模块的__jackson 方法 __________ ,以对象、类、继承和通讯为基础的 __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__________。
6.__数据流图 ________和 __数据词典 ___共同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7.软件测试的方法有 __剖析方法 ________和 ___非剖析方法 _______(即黑盒法)。
8.单元测试一般以 ___白盒 _____________测试为主, ___黑盒 ______测试为辅。
9.成本预计方法主要有 __自底向上预计 ________、_自顶向下预计 _________和算法模型预计三种种类。
得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阶段不属于软件生计周期的三大阶段(C)。
A 、计划阶段B 、开发阶段C、编码阶段 D 、保护阶段2.需求剖析是( A)。
A、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B、软件生计周期的开始C、由系统剖析员独自达成的D、由用户自己独自达成的3.原型化方法是软件开发中一类常用的方法,它与结构化方法对比较,更需要( B)。
A、明确的需求定义B、完好的生命周期C、较长的开发时间D、娴熟的开发人员4.软件保护时,对测试阶段未发现的错误进行测试、诊疗、定位、纠错,直至改正的回归测试过程称为(A)。
A 、更正性保护B、适应性保护C、完美性保护D、预防性保护5. 一般说来,投入运转的软件系统中有错误(A)。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01ef2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3.png)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辟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开辟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普通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辟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辟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1) 开辟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
造成开辟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 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辟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艰难。
(3) 特别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辟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殊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辟的经验教训。
在开辟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辟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辟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
将软件开辟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辟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辟者的文档资料。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辟、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1) 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辟工作的艰难程度。
(2) 可以降低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3c7e3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2.png)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软件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中包括以下哪些学科?A. 计算机科学B. 电子工程C. 数学D. 管理学E. 心理学答案:A、B、C、D2.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软件开发效率B. 提高软件质量C. 提高软件可靠性D. 提高软件维护性E. 提高软件安全性答案:A、B、C、D、E3. 软件过程模型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抽象表示方法,常用的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A. 瀑布模型B. 增量模型C. 螺旋模型D. 敏捷模型E. 喷泉模型答案:A、B、C、D4. 以下哪个开发方式可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快速反馈?A. 瀑布模型B. 增量模型C. 螺旋模型D. 敏捷模型答案:D5.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B. 定义软件系统的架构C. 设计软件的用户界面D. 实施软件测试答案:A二、填空题1. 软件工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软件的 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质量、可靠性2. 软件工程中的四个基本活动是需求分析、设计、 ______ 和______ 。
答案:实现、维护3. 瀑布模型的五个阶段依次是:需求分析、设计、编码、 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测试、维护4. “快速原型”开发模型注重 ______ 。
答案:用户参与5. 敏捷开发模型的核心原则是 ______ 。
答案:迭代开发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软件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答:软件工程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来实现软件的功能,同时也需要借鉴电子工程的设计思想来构建软件系统的架构。
此外,软件工程还应用了数学方法来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质量保证,同时也需要管理学的知识来进行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
2. 请简述螺旋模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场景。
答:螺旋模型适用于大型复杂项目或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项目。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a6340aff00bed5b9f31d88.png)
软件工程习题集第1章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软件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
A.软件日益庞大B.开发方法不当C.开发人员编写程序能力差D.没有维护好软件2. 软件是一种( B )性工业产品。
A. 理论B. 知识(或逻辑)C. 消耗D. 体力3. 需求分析是在( B )进行的。
A. 用户B. 用户和分析设计人员之间C. 开发人员内部D. 使用和维护人员间4. 软件的主要结构和功能是在( A )阶段决定的。
A. 分析设计B. 编程C. 测试D. 维护5.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的组成部分是( D )。
A.程序、数据 B.程序、文档 C.程序 D. 程序、数据、文档6.在软件工程时期,决定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A )A.管理水平 B.个人程序技术 C.小组技术水平 D.硬件的发展7. 在软件开发模型中,提出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模型是( A )。
A. 瀑布模型B. 喷泉模型C. 增量模型D. 螺旋模型8.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与( C )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又可分为若干更小的阶段。
A. 详细设计B. 可行性分析C. 运行及维护D. 测试与排错9.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简称( D )。
A. SAB. SDC. SCD. CASE10. 软件危机是软件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下述现象中:( C )是其主要表现。
①软件需要增长难以满足。
②软件开发成本提高。
③软件开发进度难以控制。
④软件质量不易保证。
A. ③和④B. ③和④C. 全部D. ①、②和③11 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C )。
A. 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B. 其他工程科学影响C. 软件危机的出现D. 计算机的发展12、软件生成周期模型有多种,下列选项中,( C )不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A.螺旋模型B.增量模型C.功能模型D.瀑布模型(二)简答题1. 软件产品的特点是什么?2. 软件生产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各有何特征?3. 软件危机的概念、表现形式、产生原因、解决途径4. 简述主要的软件生存期模型(或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整理(最新)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整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4532f0dff00bed5b9f31d9a.png)
第一章1..软件危机: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与硬件的区别: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
3.软件: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4.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校地维护它。
5.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6.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它采用结构化技术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并使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或软件工程环境来支持结构化技术的运用。
7.面向对象方法学把数据和行为看成同等重要的,它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方法。
8.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时期:1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2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3运行维护(软件维护)。
9.4类软件维护活动:改正性维护,也就是诊断和改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软件错误;适应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完善性维护,即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或扩充软件使它更完善;预防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为将来的维护活动预先做准备。
10.“瀑布模型”的缺点:它是由文档驱动的,仅仅通过写在纸上的静态的规格说明,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动态的软件产品;瀑布模型几乎完全依赖于书面的规格说明,很可能导致最终开发出的产品不能真正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11.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原型系统已经通过与用户交互而得到验证,据此产生的规格说明文档正确地描述了用户需求;开发人员通过建立原型系统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在设计和编码阶段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自然减少了在后续阶段需要改正前面阶段所犯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章1.可行性研究的三个方面: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2.数据流图的4个基本符号及画法P41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19b97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0.png)
软件⼯程导论简答题三、简答题1.什么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需求分析是当前软件⼯程中的关键问题,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在可⾏性分析的基础上,进⼀步了解、确定⽤户需求。
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
获得需求规格说明书。
还涉及到软件系统的⽬标、软件系统提供的服务、软件系统的约束和软件系统运⾏的环境。
它还涉及到这些因素和系统的精确规格说明,以及系统进化之间的关系。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1)抽取需求分析现⾏系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获取⾜够多的问题领域的知识,需求抽取的⽅法⼀般有问卷法、⾯谈法、数据采集法、⽤例法、情景实例法以及基于⽬标的⽅法等;还有知识⼯程⽅法,例如,场记分析法、卡⽚分类法、分类表格技术和基于模型的知识获取等。
(2)模拟和分析需求需求分析和模拟⼜包含三个层次的⼯作。
⾸先是需求建模。
需求模型的表现形式有⾃然语⾔、半形式化(如图、表、结构化英语等)和形式化表⽰等三种。
需求概念模型的要求包括实现的独⽴性:不模拟数据的表⽰和内部组织等;需求模拟技术⼜分为企业模拟、功能需求模拟和⾮功能需求模拟等。
(3)传递需求传递需求的主要任务是书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4)认可需求就是对需求规格说明达成⼀致,其主要任务是冲突求解,包括定义冲突和冲突求解两⽅⾯。
常⽤的冲突求解⽅法有:协商、竞争、仲裁、强制、教育等,其中有些只能⽤⼈的因素去控制。
(5)进化需求客户的需要总是不断(连续)地增长,但是⼀般的软件开发⼜总是落后于客户需求的增长,如何管理需求的进化(变化)就成为软件进化的⾸要问题。
对于传统的变化管理过程来说,其基本成分包括软件配置、软件基线和变化审查⼩组。
当前的发展是软件家族法,即产品线⽅法。
多视点⽅法也是管理需求变化的⼀种新⽅法,它可以⽤于管理不⼀致性,并进⾏关于变化的推理。
2.等价分类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根据程序的输⼊特性,将程序的定义域划分为有限个等价区段——“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择出的⽤例具有“代表性”,即测试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价于对这⼀类其他值的测试。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参考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参考资料——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64b9df50e2524de5187e7a.png)
第一章一、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使用与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和难题。
它包括两方面:如何开发软件,已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增长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常常出现实际成本比估算成本高出一个数量级、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现象。
而为了赶进度和节约成本所采取的一些权宜之计又往往损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
这些都降低了开发商的信誉,引起用户不满。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不满意的现象时有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是靠不住的。
(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文档资料不全或不合格,必将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6) 软件成本、软件维护费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7) 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的需求。
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1) 来自软件自身的特点:是逻辑部件,缺乏可见性;规模庞大、复杂,修改、维护困难。
(2) 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当:忽视需求分析;认为软件开发等于程序编写;轻视软件维护。
(3) 供求矛盾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人们显得力不从心。
二、什么是软件工程?它有哪些本质特征?怎样用软件工程消除软件危机?1993年IEEE的定义:软件工程是:①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研究①中提到的途径。
软件工程的本质特征:(1) 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软件系统)的构造(2) 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分解问题,控制复杂性(3) 软件是经常变化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软件将来可能的变化(4) 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因此,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寻求开发与维护软件的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和工具(5) 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6) 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7) 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是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完成一些工作)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1) 对计算机软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软件≠程序)(2) 必须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而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3) 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技术和方法(4) 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三、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他们的优缺点。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与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e937d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5.png)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软件工程的三个基本活动?A. 软件规格说明B. 软件设计和实现C. 软件测试和验证D. 软件维护答案:D2. 以下哪种编程范式主要用于降低软件复杂性?A. 面向对象编程B. 过程式编程C. 函数式编程D. 逻辑编程答案:A3. 软件开发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需求分析?A. 需求获取B. 设计C. 编码D. 测试答案:A4. 在软件工程中,以下哪个方法主要用于软件项目管理?A. 水平迭代法B. 垂直迭代法C. 敏捷开发D. 模块化设计答案:C5. 以下哪个工具用于软件需求跟踪?A. 用例图B. 类图C. 时序图D. 状态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软件的______和降低软件的______。
答案:可维护性,成本7. 软件开发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答案: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8. 软件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工厂方法、单例、策略9.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发现错误、验证软件功能、评估软件质量10. 敏捷开发的核心价值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个体和团队、可工作的软件、客户合作、响应变化、简单性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软件开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对/错)答案:对12. 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取用户需求。
(对/错)答案:对13.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对/错)答案:错14. 敏捷开发强调快速迭代、持续交付和客户反馈。
(对/错)答案:对15. 软件工程的基本活动包括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和实现、软件测试和验证。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dd2b37ee06eff9aef8071e.png)
一,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上"√",错误的打上"×".每题1.5分,共15分)Warnier方法也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其逻辑更严格.(×)PAD图在设置了五种基本控制结构后,还允许递归调用. (×)为了加快软件维护作业的进度,应尽可能增加维护人员的数目.(×)当验收测试通过,软件开发就完成了.(×)完成测试作业后,为了缩短源程序的长度应删除程序中的注解.(×)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应加强模块间的联系.(×)系统结构图是精确表达程序结构的图形表示法.因此,有时也可以将系统结构图当作系统流程图使用.(×)用黑盒法测试时,测试用例是根据程序内部逻辑设计的.(×)在程序调试时,找出错误的位置和性质比改正该错误更难.(√)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OOD)也是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之一.(√)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试判断下列叙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D)a,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b,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c,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似的A,a B,b C,c D,b和c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B)是不适用的.A,数据流图B,PAD图C,判定表D,数据词典在详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的工具有(A).A,PAD B,SA C,SC D,DFD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程序的(C)A,代码的规模B,运行速度C,质量D,可维护性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A)和指定的覆盖标准.A,程序的内部逻辑B,程序的复杂程度C,该软件的编辑人员D,程序的功能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注:正确得2分,漏选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ABCD)可以作为模块.A,子程序B,函数C,过程D,编译文件下面哪些测试属于黑盒测试(BCD).A,路径测试B,等价类划分C,边界值分析D,错误推测E,循环测试下列属于度量效益方法的是(ABCD).A,货币的时间价值B,投资回收期C,收入D,投资回报率软件维护的策略包括(BCD).A,定期检测维护B,改正性维护C,适应性维护D,完善性维护下列属于软件测试过程的是(ABE).A,单元测试B,组装测试C,内核测试D,法律验证E,确认测试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耦合性和内聚性有几种类型其耦合度,内聚强度的顺序如何答案:低: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高强:功能内聚,信息内聚,通信内聚,过程内聚,时间内聚,逻辑内聚,偶然内聚:弱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多态,什么是重载答案:多态性是指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也就是说,在类等级的不同层次中可以共享(公用)一个行为(方法)的名字,然而不同层次中的每个类却各自按自己的需要来实现这个行为.当对象接收到发送给它的消息时,根据该对象所属于的类动态选用在该类中定义的实现算法.重载是指一个类中有多个同名的方法,但在操作数个数或类型上有区别.例: public class A{int age;String name;public void setValue(int i) {age=i; }public void setValue(String s) {name=s; }什么是数据字典简述数据字典与数据流图的关系.答案: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完整的定义与说明,是数据流程图的补充工具.(2分)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没有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就不严格,然而没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也难于发挥作用. 数据流图和对数据流图中每个元素的精确定义放在一起,才能共同构成系统的规格说明.(3分)简述编码风格的重要性.答案:阅读程序是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程序实际上也是一种供人阅读的文章.应当在编写程序时讲求程序的风格,这将大量地减少人们读程序的时间.良好的编码风格有助于编写出可靠而又容易维护的程序,编码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程序的质量. 面向对象的测试和传统开发方法的测试有什么不同答案:(1)二者都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进行.但传统测试最小单元是模块,而在面向对象环境下,最小的可测试的单元是封装了的类或对象,而不是程序模块.(2)因为面向对象软件没有一个层次的控制结构,所以传统的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组装策略意义不大. 每次将一个操作组装到类中(像传统的增殖式组装那样)常常行不通,因为在构成类的各个部件之间存在各种直接的和非直接的交互.对于面向对象系统的组装测试,存在两种不同的测试策略.五,分析应用题(20分)求一组数组中的最大数, 数组表示为A(n) ,n=1,2……n的自然数.(10分)请画出程序流程图(4分)请画出该算法的N-S图(3分)请用PAD图来表示该算法(3分)答案:2. 下面是某程序的流程图:(10分)计算它的环路复杂性.(3分) 答案:7为了完成基本路径测试,求它的一组独立的路径.(7分)答案:路径1: (0)—①—(13)—(19)路径2: (0)—②—③—(14)—(19)路径3: (0)—②—④—⑤—(15)—(19)路径4: (0)—②—④—⑥—⑦—(16)—(19)路径5: (0)—②—④—⑥—⑧—⑨—(17)—(19)路径6: (0)—②—④—⑥—⑧—⑩—(11)—(18)—(19)路径7: (0)—②—④—⑥—⑧—⑩—(12)—(19)六,阅读下列说明和数据流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12分) [说明]某基于微处理器的住宅安全系统,使用传感器(如红外探头,摄像头等)来检测各种意外情况,如非法进入, 火警,水灾等.房主可以在安装该系统时配置安全监控设备(如传感器,显示器,报警器等),也可以在系统运行时修改配置,通过录像机和电视机监控与系统连接的所有传感器,并通过控制面板上的键盘与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在安装过程中,系统给每个传感器赋予一个编号(即id)和类型,并设置房主密码以启动和关闭系统,设置传感器事件发生时应自动拨出的电话号码.当系统检测到一个传感器事件时,就激活警报,拨出预置的电话号码,并报告关于位置和检测到的事件的性质等信息.加工4的细化图[问题1](3分)数据流图1(住宅安全系统顶层图)中的A和B分别是什么答案:A:传感器: B:报警器[问题2](3分)数据流图2(住宅安全系统第0层DFD图)中的数据存储"配置信息"会影响图中的哪些加工答案:监控传感器,显示信息和状态[问题3](6分)将数据流图3(加工4的细化图)中的数据流补充完整,并指明加工名称,数据流的方向(输入/输出)和数据流名称.答案: 4.4"读传感器"添加输入数据流"传感器状态"4.1"显示格式"添加输出数据流"传感器数据"4.5"拨号"添加输出数据流"电话拨号"七,请以自己的实际体会说明项目管理的意义和作用.(8分)答案:(要点)软件项目管理就是对软件工程项目开发过程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整个软件生存期的一切活动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的目的.软件项目管理的职能:(1)制定计划:规定待完成的任务,要求,资源,人力和进度等.(2)建立项目组织:为实施计划,保证任务的完成,需要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机构.(3)配备人员:任用各种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指导:鼓励和动员软件人员完成所分配的任务.(5)检验:对照计划或标准监督检查实施的情况.。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621c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b.png)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1. 简答题1.1 软件是如何演变而来的?软件起源于计算机的发展。
最初,计算机只能执行硬件内置的指令,而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可以编写程序来控制计算机的行为。
因此,软件就诞生了。
从最初的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编写程序,到高级编程语言的出现,软件也逐渐从简单的指令集合演变为复杂的程序系统。
同时,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也催生了更多类型的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界面等。
软件工程导论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应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1.2 简述软件危机的原因以及软件工程的解决途径。
软件危机指的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其原因主要包括:(1)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不明确或者需求频繁变更;(2)软件项目规模庞大,组织和管理困难;(3)软件开发中缺乏标准化的工程方法和规范;(4)软件开发中技术不成熟、人员培训和素质不足等。
为了应对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途径:(1)引入系统化的软件开发过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2)规范化软件开发活动,如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3)建立软件开发的标准和规范,如ISO 9000、CMMI等;(4)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软件工程教育和培训。
1.3 软件工程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软件工程活动的核心内容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1)需求分析:确定用户需求,定义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软件设计:制定软件的体系结构,并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
(3)编码:根据设计方案,使用编程语言实现软件的功能。
(4)测试:验证软件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的要求,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5)维护:对软件进行改进、优化和修复,确保软件长期稳定运行。
2. 应用题2.1 简述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并列举至少两种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指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组织和安排方式,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包括:(1)瀑布模型:按照固定的顺序依次进行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活动。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cbd1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c.png)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通过系统性的、可量化的方法,对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进行管理,以提高软件质量和效率的学科。
2. 为什么需要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项目延期、质量低下和开发成本高等。
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和原则,可以规范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3. 软件生命周期是什么?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开发开始到废弃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4. 什么是软件需求?软件需求是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的描述和规定。
它包括用户需求、系统需求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等。
5. 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指对软件需求进行细化和明确,以便于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可以通过访谈用户、观察业务流程和收集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需求分析。
6. 什么是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指根据软件需求,定义软件系统的结构、组件和接口等,以满足需求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7. 软件设计有哪些原则?软件设计应遵循高内聚、低耦合、模块化、可重用、可维护等原则。
同时,还需要考虑软件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等因素。
8.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并促使其修复,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软件测试方法有哪些?常见的软件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黑盒测试关注输入和输出,不关心内部实现;白盒测试关注程序内部结构和代码逻辑;灰盒测试结合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思想。
10. 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是指对软件配置项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软件系统的可控性和可维护性。
它包括配置项的标识、变更控制、版本管理和发布管理等。
11. 什么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达到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它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和团队管理等方面。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c62f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5.png)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整理)软件工程导论试题(整理)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和可预测的方式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软件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2. 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瀑布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输出作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
特点是各个阶段之间严格线性顺序,适用于需求变动较少的项目。
(2)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
特点是每个迭代周期都可以得到可运行的软件版本,适用于需求变动较大的项目。
(3)螺旋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循环迭代阶段,每个阶段依次进行需求分析、风险评估、开发和测试等活动。
特点是针对风险进行及时评估和控制,适用于复杂或高风险的项目。
(4)敏捷模型:以个体和交互更甚于流程和工具的方式,强调灵活适应需求变化并迅速交付可用软件的开发方法。
特点是迭代、增量式开发,强调团队协作和反馈,适用于需求易变或创新性强的项目。
3. 请简述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
软件需求分析是确定和明确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的过程。
其主要步骤包括:(1)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软件需求。
(2)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分类、澄清和详细化,同时识别需求之间的关联和优先级。
(3)需求建模:使用适当的技术和工具,将需求转化为可视化的模型,如用例图、活动图、状态图等。
(4)需求验证:与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共同验证需求是否准确、完整、一致和可行。
(5)需求管理:在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跟踪、变更和控制需求,确保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项目的目标。
4. 什么是软件架构?软件架构设计的目标是什么?软件架构是指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的组织方式和相互关系,包括系统的结构、行为和属性等。
软件架构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4.什么是软件工程?它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关系?软件过程是为了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过程定义了运用技术方法的顺序,应该交付的文档资料,为保证软件质量和协调软件变化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标志完成了相应开发活动的里程碑。
软件过程是软件工程方法学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7.假设要求你开发一个软件,该软件的功能是把读入的浮点数开平方,所得到的结果应该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一旦实现并测试完之后,该产品将被抛弃。
你打算选用哪种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请说明你作出选择的理由。
答:对这个软件的需求很明确,实现开平方功能的算法也很成熟,因此,既无须通过原型来分析需求也无须用原型来验证设计方案。
此外,一旦实现并测试完之后,该产品将被抛弃,因此也无须使用有助于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增量模型或螺旋模型来开发该软件。
第三章一列火车最多有两个火车头。
只有一个火车头时则位于列车最前面,若还有第二个火车头时,则第二个火车头位于列车最后面。
火车头既可能是内燃机车也可能是电器机车。
车厢分为硬座车厢、硬卧车厢和软卧车厢等3种。
硬座车厢在所有车厢的前面部分,软卧车厢在所有车厢的后面部分。
此外,在硬卧车厢和软卧车厢之间还有一节餐车。
答:jackson图善于描绘复杂事物的组成。
用jackson图描绘一列火车的构成的方法至少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把火车分为一个车头和两个车头两类,另一种方法是把后车头作为可选的。
图3.29给出了描绘一列火车的构成的jackson图。
用Jackson 图描绘一列火车的构成第四章3.假设有一个由5000行FORTRAN语句构成的程序(经编译后大约有25000条机器指令),你估计在对它进行测试期间将发生多少个错误?为什么?答:经验表明,在类似的程序中,单位长度里的错误数Er/Ir近似为常数。
美国的一些统计数字告诉我们,通常0.5ⅹ10-2 <= Er/Ir <= 2ⅹ10-2也就是说,在测试之前每1000条指令中大约有5-20个错误.假设在该程序的每1000条指令中大约有10个错误,则估计在对它进行测试期间将发现的错误数为25000ⅹ10/1000=250第五章3、某软件公司拟采取下述措施提高他们开发出的软件产品的可维护性。
请判断那些措施是正确的,那些措施不正确。
(1)在分析用户需求时同时考虑维护的问题。
正确。
在分析用户需求的同时考虑维护问题,列出将来可能变更或增加的需求,就可以在设计时为将来可能做的修改预先做一些准备,使得在用户确实提出这些维护要求时,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一些。
(2)测试完程序后,删去程序中的注解以缩短源程序的长度。
不正确。
程序中的注解是提高程序可理解性的关键的内部文档,删去程序中的注解必然会降低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而降低软件的可维护性。
(3)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尽量保证各阶段文档的正确性。
正确。
完整准确的文档对提高软件的可理解性有重要贡献,保证文档的正确性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关键。
(4)编码时尽量多用全局变量。
不正确。
程序中使用的全局变量多,不仅违背局部化原理而且会使得具有公共环境耦合的模块数量增多,从而降低程序的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和可测试性,因此,这样的软件可维护性较差。
(5)选用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尽可能高的算法。
不正确。
一般说来,效率高的算法的可理解性较差,选用效率尽可能高的算法将降低软件的可维护性。
事实上,程序的效率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盲目地追求尽可能高的效率。
(6)尽可能利用硬件特点以提高程序效率。
不正确。
程序对硬件特点依赖越多,运行程序的硬件变更适应性维护的工作量也就越大。
(7)尽可能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
正确。
用高级语言编程时,用户可以给程序变量和程序模块赋予含义鲜明的名字,通过名字能够比较容易的把程序对象和它们所代表的实体联系起来。
此外,高级语言使用的概念和符号更符合人的习惯。
上述事实都使得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更容易阅读,因此也就更容易维护。
(8)进行总体设计时加强模块间的联系。
不正确。
模块间耦合越紧密,程序就越难理解和修改,修改后测试也比较困难。
因此,加强模块间的联系将降低软件的可维护性。
(9)尽量减少程序模块的规模。
不正确。
程序模块的规模很小,就会使程序中包含的模块很多,这将使模块间的接口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理解,修改和测试程序的难度,降低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10)用数据库系统代替文件系统来存储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
正确。
书籍库系统比文件系统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安全,用数据库系统代替文件系统来存储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减少差错,降低改正性维护需求的数量。
此外,使用数据库系统的程序比使用文件系统的程序更容易修改。
上述事实表明,用数据库系统代替文件系统来存储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
(11)用CASE环境或程序自动生成工具来自动生成一部分程序。
正确。
自动生成的程序段没有差错,对软件的改正性维护需求自然将减少。
当因用户的需求变更而需要修改程序时,可以先修改相应部分的规格说明,然后用CASE环境或程序自动生成工具自动生成需改动的程序,显然,这样做可以降低维护的工作量。
(12)尽量用可重用的软件构成来组装程序。
正确。
可重用的软件构件基本上没有错误,用这样的构件组装成的程序可靠性高,改正性维护需求自然就比较少。
此外,可重用的软件构件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容易使它适应新需求,因此,用这样的构建组装的程序比较容易实现适应性或完善性维护。
(13)使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
正确。
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开发出来的软件容易理解容易修改容易重用,因此,可维护性较好。
(14)采用防错程序设计技术,在程序中引入自检能力。
正确。
在程序中引入自检能力可以显著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因此将明显减少改正性维护需求的数量。
(15)把与硬件及操作系统有关的代码放到某些特定程序模块中。
正确。
把和硬件及操作系统有关的代码放到某些特定的程序模块中,可以把因环境变化而必须修改的程序代码局限在少数模块内,从而更容易修改和测试。
6.代码重构与正向工程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答:代码重构和正向工程都需要重新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并且需要重新编写程序代码,这些是代码重构和正向工程的相同的地方。
通常代码重构并不修改程序的体系结构,它只修改某些模块的设计细节和模块中使用的局部数据结构,并重新编写这些模块的代码。
如果修改的范围扩展到模块边界之外并涉及到程序的体系结构,则代码重构变成了正向工程。
第六章习题3.为什么说夏利牌汽车是小汽车类的特化,而发动机不是小汽车类的特化?答:夏利牌汽车具有小汽车的全部属性和行为,它只不过是一种特定品牌的小汽车,因此,夏利牌汽车可以从基类“小汽车”派生出来,也就是说,夏利牌汽车是小汽车类的特化。
发动机是组成小汽车的一种零件,小汽车还有车身、车灯、轮子等许多种其他零件,小汽车所具有的许多属性和行为发动机都不具有,因此,发动机不能从小汽车类派生出来,它不是小汽车类的特化。
9.试简历下述订货系统的用例模型。
假设一家工厂的采购部每天需要一张订货报表,报表按零件编号排序,表中列出所有需要再次订货的零件。
对于每个需要再次订货的零件应该列出下述数据:零件编号,零件名称,订货数量,目前价格,主要供应者,次要供应者。
零件入库或出库称为事务,通过放在仓库中的终端把事务报告给订货系统。
当某种零件库存数量少于库存量临界值时就应该再次订货。
答:从对这个订货系统的需求可以知道,仓库管理员通过放在仓库中的终端把零件入库、出库事务报告给订货系统,系统接收到事务信息之后应该处理事务;采购员需要使用订货系统提供的产生报表功能,以获取订货报表。
综上所述,可以画出下图所示的用例图。
订货系统用例图第七章习题2.应该依据什么准则来评价脚本?答:脚本必须从用户的观点来描述每个重要的功能序列,因此,脚本应该能够说明系统的一类重要功能或具体的使用方法。
3.应该依据什么准则来评价状态图?答:状态图应该描述所有可能的状态转换。
图中每条弧都要有一个引起状态转换的事件。
从开始结点(初态)到每个结点(中间状态),以及从每个结点到最终结点(终态),都必须有一条路径。
第八章3、在面向对象设计过程中为什么会调整对目标系统的需求?怎样调整需求?答:有两种情况会会导致修改由面向对象分析确定下来的系统需求:一是客户需求或系统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二是分析员对问题域理解不透彻或缺乏领域专家帮助,以致面向对象分析模型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客户的真实需求。
为了调整对目标系统的需求,通常只需简单地修改面向对象分析的结果(例如,增添或删掉一些类,从已有类派生出新类派,调整某些类之间的关系),然后把这些修改反映到问题域子系统中。
6、从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到面向对象设计阶段,对象模型有何变化?答:在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建立的对象模型中,对象是对问题空间中实体的抽象。
随着软件开发过程进入面向对象设计阶段,这些对象逐渐变成了解空间的实体。
第九章2.为什么是强类型语言?这类语言有哪些优点?答:按照编译时对程序中使用的数据进行类型检查的严格程度,可以把程序设计语言划分成两类。
如果语言仅要求每个变量或属性隶属于一个对象,则是弱类型的;如果语法规定每个变量或属性必须准确地属于某个特定的类,则这样的语言是强类型的。
强类型的语言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有利于在编译时发现程序错误,二是增加了优化的可能性。
因此,强类型语言有助于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4.为什么说参数化类有助于提高可重用性?答:在实际的应用程序中,往往有这样一些软件元素(即函数、类等软件成分),从它们的逻辑功能看,彼此是相同的,所不同的主要是处理的对象类型不同。
所谓参数化类,就是使用一个或多个类型去参数化一个类的机制,有了这种机制,程序员就可以先定义一个参数化的类模板(即在类定义中包含以参数形式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类型),然后在使用时把数据类型作为参数传递进来,从而把这个类模板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重复使用,或在同一程序的不同部分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