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麸炒白术“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炮制理论的再印证
麸炒白术“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炮制理论的再印证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提出麸炒白术“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的炮制理论,并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进一步证明该理论的科学合理性,该研究通过测定白术麸炒前后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含量变化;比较测定白术生品、麸炒品对大鼠饮水量及尿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白术生品、麸炒品影响脾虚大鼠4种胃肠激素、2种神经递质在血清中含量,试图印证麸炒白术“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炮制理论的科学合理性。
标签:白术;炮制理论;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味甘、苦、温,归脾、胃经,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白术在临床上常麸炒后入药,其生制品功用不同,属生熟异治之品。
中医传统上认为生白术以燥湿健脾、利水消肿为主,麸炒后燥性缓和,借麸入中,增强健脾消食、和胃的作用。
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提出“麸皮制去燥烈而和胃”,麸炒白术正是体现了“去燥烈而和胃”的作用。
根据其炮制后既去燥性又健脾和胃的作用以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变化[1],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提出了麸炒白术“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的炮制理论[2],并进行了初步探索。
为了进一步证明该理论的科学性,本文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除研究白术麸炒前后活性成分白术内酯类、苍术酮含量变化外,同时还考察了白术生制品对大鼠饮水量和排尿量的影响,测定了大黄所致的脾虚模型大鼠血清中4种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2种神经递质[胆碱酯酶(CHE)、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比较白术麸炒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深层次变化,力求进一步说明白术“减酮减燥,增酯增效”炮制理论的合理性。
1 材料FA1004B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是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日本岛津LC-10ATVP液相色谱仪(SPD-10A VP检测器,LC-10atvp泵,AT-330柱温箱);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METTLER AE240型1/10万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Multiskan-MK3型酶标仪[赛默飞世尔(上海)仪器有限公司];SHA-C(7084)型恒温振荡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TGL-16C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BS600电子天平(上海有声衡器有限公司);代谢笼。
白术的研究进展
白术的研究进展姓名:贾勇学号:109508055 班级:09药剂摘要:目的综述白术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研究方面的进展。
方法主要通过查资料,集中在挥发油类、内酯类、多糖类等成分的研究,并分别进行了药理方面的研究。
结果先后提取分离得到有苍术酮,苍术醇,杜松脑,白术内酯I、II、III、Ⅳ,双白术内酯及白术多糖等成分,取得了一定成果。
结论白术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白术;化学成分;成分检测;炮制研究白术为我国常用中药之一,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温,味甘、苦[1],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泄泻、汗出、胎动不安等.主产于浙江、安徽,以浙江鄞县、新昌地区产量最大,於潜所产品质最佳,特称为“於术”[2],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
本文从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检测和炮制研究等几个方面就白术研究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保证。
1 化学成分1.1 挥发油白术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现已知主要含有挥发油、内酯类、多糖类。
挥发油在白术根茎中约含1.4%,其主要成分为苍术酮(atratylon)、苍术醇等,其中得到的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苍术酮量不一,在挥发油中的量基本接近,且为最高,常用的提取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索氏提取法以及超临界萃取法。
经GC—MS分析鉴定,其挥发油中还含有3一β乙酰氧基苍术酮、3一β羟基苍术酮、羟基白术内酯、茅苍术醇、β桉叶油醇、邻一(邻一甲氧基一苯氧基)苯酚、2-C(2一乙氧基一3,4一二甲基一2一环己烯一l一基]一呋喃、2,3.4-三甲基一苯丁酸异丙脂、蓬莪术烯、吉马烯、1一亚甲基一4a一甲基一7一[1一甲基乙烯基]一十氢萘、邻苯二甲酸丁基一2一甲基丙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檀香醇、[E,E]一9,12一十八碳烯酸二甲酯等多种化合物。
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ChemicalConstituentsof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StirfriedwithWheatBran LIYing1,2,YANGXiuwei1,2
(1StateKeyLaboratoryofNaturalandBiomimeticDrugs,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 2DepartmentofNaturalMedicines,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
2018年 9月 第 20卷 第 9期
中国现代中药 ModChinMed
Sep2018 Vol20 No9
·基础研究·
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滢1,2,杨秀伟1,2
(1北京大学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2北京大学 药学院 天然药物学系,北京 100191)
[Keywords] 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stirfriedwithwheatbran;eudesm4(15),7diene9α,11diol; chemicalconstituents
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180509004
friedwithwheatbran);白术现代炮制品多为土炒白 术或麸炒白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中国药 典》)2015版 一 部 收 载 了 麸 炒 白 术[1], 已 有 评 述 [2]。 中医认为麸炒白术可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 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鉴于化学成分是中药 药效的物质基础[3],前文我们报道了生白术化学成 分的研 究[4], 本 文 报 道 麸 炒 白 术 化 学 成 分 的 研 究,
麸炒白术的质量研究
麸炒白术的质量研究
傅春升;杨培民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07(029)001
【摘要】目的:确定麸炒白术的最佳条件.方法:以麸炒白术饮片为分析对象,用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及HPLC测定的白术内酯Ⅲ含量作为指标,以正交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麸炒白术用切片厚度为3 mm的白术饮片炮制时各种指标最高.临床用麸炒白术饮片炮制的最佳条件为:锅内空间温度140~180℃,炮制时间5 min,辅料用量10%.结论:该研究客观性强,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总页数】4页(P92-95)
【作者】傅春升;杨培民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
【相关文献】
1.不同产地麸炒白术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3种白术内酯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J], 张诚光;孙冬梅;毕晓黎;廖小芳;胥爱丽;李养学;香志豪
2.不同产地麸炒白术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3种白术内酯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J], 张诚光;孙冬梅;毕晓黎;廖小芳;胥爱丽;李养学;香志豪;;;;;
3.麸炒白术、牡丹皮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 [J], 吕艳玲; 李嘉慧;
刘宇
4.灰色关联度法评价麸炒白术质量 [J], 任琦;刘良玉;付辉政;罗跃华;洪挺;沈敏;赵雯;钟瑞建
5.麸炒白术、牡丹皮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 [J], 杨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白术,又被称为白果术,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中药材。
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之一,白术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和脾胃虚弱等病症。
白术的治疗特性引起了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
白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多种类别的活性成分,如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糖苷和黄酮苷等。
研究发现,白术中的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中含有多种单萜类化合物、香豆素、芳香醚和萜类醇等。
这些成分不仅赋予白术特殊的药理学活性,还使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多糖是白术中另一重要的化学成分,它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和抗菌等多种药理学活性。
研究表明,白术中的多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并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此外,白术中的多糖还具有抗病毒和抗菌活性,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黄酮类化合物是白术中另一个重要的活性成分,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血小板凝集等药理学作用。
研究发现,白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来保护机体的细胞和组织。
此外,白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显示出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最重要的是,白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白术的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它具有很多重要的药理学作用。
首先,白术具有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
它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其次,白术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够调节肝脏的功能,有助于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此外,白术还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最重要的是,白术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对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总结而言,白术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
怎样检验麸炒白术
怎样检验麸炒白术
有些人就会好奇怎样检验麸炒白术呢?这涉及到一些化学知识,那么,下面就为大家普及一些化学常识。
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
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μm。
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
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
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
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μm。
2、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振摇10分钟,滤过。
取滤液10ml挥干,加10%香草醛 ... 溶液,显紫色;另取滤液 1滴,点于滤纸上,挥干,喷洒1%香草醛 ... 溶液,显桃红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 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 -醋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乾,喷以 5%香草醛 ... 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白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杨娥
YANG E,ZHONG Yan-mei,FENG Yi-fan (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1. 2 苷类成分
白术中的苷类成分主要是倍半萜糖苷和黄酮苷,
目前已发现的苷类成分有: 从白术源自醇提取物的水溶收稿日期: 2012-02-21 作者简介: 杨娥( 1988 - ) ,女,硕士研究生,Email: gzyange@ 163. com; 通信作者: 冯毅凡( 1963 - ) ,男,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仪器
白术的有效成分有挥发性成分、内酯类成分、苷类、 多糖类成分以及氨基酸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术具 有利尿、抗菌、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对神经系统、子宫 平滑肌、肠胃运动也有一定作用,还具有 调 节 免 疫 功 能[3]。本文主要对白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 现状进行总结,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挥发性成分白术中挥发性成分较多主要是萜类成分包括内酯衍生物其中以倍半萜类为主现已从白术中鉴定出的倍半萜类成分有100多种其基本骨架非常丰富5正十三烷等脂肪族化合物挥发油中的白术内酯类成分是白术中比较有特征的成分也是重要的活性成分已发现的白术内酯和相关成分有白术内酯trctylenolide9白术内酯trctylenolide9白术内酯trctylenolide10双白术内酯bitrctylenolide11atrctylenolide12atrctylenolide12atrctylenolide12苍术酮trctylone酰氧基苍术酮3cetoxytrctylon13脱水苍术内酯138methoxysterolid14ethoxysterolid14结构见图1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摘要】白术是菊科,其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降低白术生品燥性,提高其健脾燥湿、导滞止泻的功效,在临床中通常是进行炮制之后再进行使用。
一般的炮制方式有麸炒、清炒、土炒和蒸制,其炮制技术也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
随着炮制方法和时间的不同,其功效和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中药炮制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工艺是最近几年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最近几年中,很多学者纷纷进行了白术炮制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这都给本研究带来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不同炮制方法;白术;化学成分;影响白术在临床中是十分普遍的药材,在我国一些地方都有栽培。
因为白术燥性强,必须进行炮制后使用,同时常常和其他药物进行配伍。
在临床中,主要是针对脾虚、腹胀、腹泻患者进行辨证应用,同时能够对脾胃虚弱引起的胎动不安进行治疗。
在最近几年中,一些学者都纷纷研究了白术的临床价值研究,在本文中主要是针对白术炮制过程,分析及化学成分发生的变化,希望为相关研究带来参考。
一、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挥发油包含成分为白术内酯、苍术酮,是主要的白术成分。
再进行炮制过程中,常常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质量才能够保持疗效。
白术炮制之后,体内脂性成分逐渐降低,能够实现自身氧化转化成,转变成白术内酯Ⅰ和Ⅲ。
白术内酯有着抗肿瘤的成分,能够对人体的机体指标进行改善。
在Fu J等人的研究中认为,白术对乳腺癌细胞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的机制是在转化生长因子-β进行下调,促使癌症细胞分化完成。
陈鸿平等人使用了二维红外成像仪检测炒药机,麸炒白术,使用的净白术和蜜麸比是10︰1,从第四分钟开始,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取样,观测外观并使用GC-MS法对白术内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进行检测,发现白术炮制品内的挥发油产生了重组和裂解,挥发油的成分也产生了明显改变。
短时间的炮制操作中,挥发油含量基本稳定不变。
在白术颜色变黄之后,挥发油含量降低,大约是生品的84.72%。
GCMS结合AMDIS和保留指数研究不同炮制火候麸炒白术挥发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GCMS结合AMDIS和保留指数研究不同炮制火候麸炒白术挥发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为了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从炒轻、炒黄、炒焦到炒炭不同炮制火候其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该实验采用不同炮制时间点取样的方法得到不同炮制火候白术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各样品挥发油含量,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提取白术中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Kováts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在麸炒过程中,随炮制程度加深麸炒白术挥发油含量呈4个阶段阶梯降低,白术挥发性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均有显著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白术在麸炒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与炮制火候密切相关,且白术和蜜麸之间存在相互吸附作用,这可为阐明麸炒白术炮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白术;炮制火候;挥发性成分;GCMS;AMDIS;保留指数;动态变化白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1],被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从古至今,白术的炮制方法很多,有麸炒、土炒、清炒、蒸制等规格[2],但目前还是以麸炒应用最广,《中国药典》201.5年版也仅收录了白术饮片和麸炒白术2种规格[1]。
炒法作为主要炮制方法,也有炒黄、炒焦、炒炭等不同炮制程度之分。
传统理论认为,白术生品燥性太强,经麸炒后,可降低辛燥之性,增强健脾燥湿,导滞止泻的作用[3]。
挥发油为白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为白术燥性的来源[4],需经炮制抑制其辛燥之偏性,但也要抑之有度,传统认为麸炒白术炒黄为佳,临床上也多以麸炒黄品入药。
目前对白术挥发油的研究多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比较[57],对白术炮制过程中挥发油的动态变化未见报道。
本实验首次以不同炮制时间点麸炒白术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顶空进样,GCMS结合AMDIS 和Kováts保留指数,对不同炮制时间点麸炒白术的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为阐释麸炒白术炮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麸炒的注意实现和药理研究】麸炒白术
【麸炒的注意实现和药理研究】麸炒白术麸炒又称“麸皮炒”或“麦麸炒”,是一种传统炮制工艺。
下面跟大家说说麸炒的注意实现和药理研究。
辅料用量适当麦麸量少则烟气不足,达不到熏炒效果;麦麸量多,使温度下降过快,延长饮片受热时间,亦达不到麸炒要求且造成浪费。
注意炒制火力适当麸炒一般用中火或武火,并要求火力均匀;锅需事先预热;可取少量麦麸投锅预试,以“麸下烟起”为度。
如火力太小或锅不够热,达不到熏炒要求,成品色泽不够鲜亮;如火力过大则易使饮片焦糊。
注意操作方法麦麸撒布要均匀,翻炒要快速,达到炒制要求时要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制品发黑。
麦麸的药物要求干燥,以免黏附麦麸。
除了对药物本身在麸炒前后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我国学者还从药理学角度探讨了麸炒的机理。
安徽中医学院的金传山等人采用小鼠抗疲劳实验及大黄脾虚小鼠模型,考察苍术不同炮制品对小鼠的健脾作用的影响。
结果发现苍术各炮制品(麸炒、泔润炒、泔浸品、泔浸炒)能明显增加脾虚小鼠体重,改善小鼠脾虚症状,抑制炭末在小肠中的推进率,延长游泳时间,且以麸炒及泔润炒的作用明显,生品作用不明显。
还有人对金樱子生品及其清炒品、麸炒品、砂烫品等五种炮制品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金樱子生品中的糠质含量最高。
各样品的水煎液给腹泻小鼠灌胃后,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均能缓解腹泻症状,稀便或软便率降低,尤以麸炒品或蜜制品较好。
对胃肠内容物的固涩作用比较,麸炒品有较好的涩肠作用,其余各种炮制品也均有涩肠作用,但与麸炒品相比均不明显。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李霞等人采用扭体法考察了麸炒北苍术挥发油部分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的影响。
实验以抑制率超过50%作为有镇痛活性的依据。
结果发现扭体率未超过50%,表明麸炒北苍术挥发油的镇痛作用不明显。
麸炒前后,药物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是目前研究人员发现的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文红梅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术及其炮制品中的白术内酯I、白术内酯Ⅲ的含量。
白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白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一直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多种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白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白术的药效物质基础阐释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综述白术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白术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白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为后续的研究进展概述奠定基础。
接着,文章重点综述了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并对其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阐述了白术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包括其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文章还对白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概述,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白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
通过对白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综述,本文旨在为白术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白术化学成分研究白术,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化学成分复杂且丰富,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共同赋予了白术其独特的药理活性。
多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白术的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白术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以及其他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其中,挥发油是白术最为显著的化学成分之一,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药理作用。
多糖类成分则以其增强免疫、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苷类成分在白术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具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对白术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化合物被分离和鉴定出来。
例如,通过对白术挥发油的分析,发现了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单萜类、倍半萜类化合物。
任务书白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复方应用的研究进展
[9]李滢,陶海燕,杨秀伟.生白术和炒白术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3,33(07):1210-1217.
3.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起Hale Waihona Puke 时间阶段内容2019年7月15日—2019年9月15日
[3]赵玉娇,徐文慧,沈小丽,田俊生,秦雪梅.白术中内酯类成分的TLC鉴别与UPLC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03):531-535.
[4]郑晓珂,于洋,周静,吴广操,王小兰,牛艳,黄岩杰,匡海学,冯卫生.白术各化学拆分组分及其配伍对大鼠肾病综合征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27(04):467-474.
任务书
毕业论文题目
白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复方应用的研究进展
1.毕业论文任务要求:
概述:白术作为一味具有补益作用的传统中药,又兼具多种功用。梁代医家陶弘景的著作《名医别录》记载,白术主治大风引起的身体和面部疾病,风痰头痛,流泪,祛痰,皮下过度水肿,上腹部肿胀,霍乱,持续性呕吐和腹泻。宋代以后,中药炮制逐渐盛行,白术麸炒后,起祛痰作用的挥发油含量降低,起宫缩抑制作用的内酯类成分含量升高,因此,元代名医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首次将白术视为安胎圣药,而到明代以后,白术极少用于祛痰。清代医书《本经逢原》记载,白术生用可除湿益燥、消痰利水;制熟则和中补气,可用于安胎,而近现代主要应用白术补益健脾,故多用炮制品。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近年来,对白术的化学成分已有较多的研究,药理作用与复方应用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在这篇综述中,笔者将围绕以上三方面研究进展展开论述,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药用白术的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药用白术的研究姓名:李晓华学号: 20080305002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年级: 2008 级实习单位:武汉市健恒药业有限公司指导老师:刘强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10日药用白术的研究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为我国传统用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后因宋代林亿等人的极力推行,改为白术。
白术是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
野生白术主要产于浙江於潜、昌化、天目山一带,以於潜所产白术质量为佳,称“於术”,现多栽培,少有野生。
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中白术药材居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全国年需求量 7000t[1]。
白术性温,味苦甘,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弱、不思饮食、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经典医书中就有“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的论断[2]。
1 白术的药用资源研究1.1 白术的鉴别1.1.1白术性状鉴别根茎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灰黄构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殖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上部叶狭披针形。
秋季开紫花,全为管状。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3]。
1.1.2白术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5列木栓细胞,其间夹有1-2列断续的石细胞带。
皮层、韧皮部及射线中散有油室,长径180-370μm,短径135-200μm。
表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外侧的导管1-3列径向排列,基旁无木纤维束,内侧的导管周围有较发达的木纤维束。
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会晶和菊糖[4]。
1.1.3 白术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浸出15min,滤过。
蜜麦麸炒白术实验报告实验反思
蜜麦麸炒白术实验报告实验反思
实验名称:蜜麦麸炒白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蜜麦麸炒白术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特点。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将蜜麦麸炒白术的制备方法和成分等因素恒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蜜麦麸炒白术在口感、香气、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差异。
实验材料:蜜麦麸、炒白术粉、水、油等。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我们发现蜜麦麸炒白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蜜麦麸炒白术粉+炒白术粉=炒白术蜜麦麸炒白术粉;
2. 蜜麦麸+炒白术=炒白术蜜麦麸;
3. 水+蜜麦麸+炒白术=炒白术蜜麦麸水;
4. 油+蜜麦麸+炒白术=炒白术蜜麦麸油。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蜜麦麸炒白术的性能特点,我们发现蜜麦麸炒白术粉+炒白术粉制备的蜜麦麸炒白术口感最为细腻,香气最为浓郁,营养成分最为丰富,而且容易消化。
而其他制备方法的蜜麦麸炒白术口感相对较差,香气不足,营养成分较少,而且不容易消化。
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蜜麦麸炒白术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成分和制备条件来优化其口感、香气和营养成分,因此蜜麦麸炒白术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食品工业提供一种新的制备思路和方法。
实验反思:本实验旨在探究蜜麦麸炒白术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特点,但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蜜麦麸的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炒白术粉的比例对
制备结果的影响等。
因此,在未来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蜜麦麸的质量和炒白术粉的比例,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白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白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白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一直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白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旨在对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进行全面概述,以期为推动白术的现代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将从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入手,重点介绍其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白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白术这一传统中药材的科学认识,为其在现代医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白术的化学成分白术,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
白术中的挥发油成分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这些挥发油主要由苍术醇、苍术酮、白术内酯等构成,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挥发油成分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对于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白术还含有多种多糖成分,如白术多糖、苍术多糖等。
这些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多糖成分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于延缓衰老、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白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如白术黄酮、槲皮素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于保护心血管、预防癌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白术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涵盖了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白术独特的药理作用基础,为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还将有更多新的发现和应用。
三、白术的药理作用白术,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味重要药材,其药理作用广泛且深入,历来受到医药研究者的关注。
2021年麸炒白术功效作用
The easiest thing in the world is to give up. It takes hard work. Who makes people want to be a not easy person.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麸炒白术功效作用1、麸炒白术的功效麸炒白术这种中药材,最大的功效就是治疗人类的脾胃不和和运化失常,对人类的出虚汁和体倦无力也有一定的功效存在,平时多用于人类脾虚气滞以及腹部胀满等疾病的治疗。
麸炒白术不但能直接煎制服用,也能制成多种中成药供人食用。
2、麸炒白术能健脾养胃麸炒白术在炒制的过程中让白术的药性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让它的健脾养胃功效更加出色,平时人们要是出现食欲不振和食少腹胀以及胃脘胀痛等症状以后,就可以用麸炒白术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可以咨询中医药师,让他给开一个以麸炒白术为主的中药配方,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出色一些。
3、麸炒白术的制作麸炒白术人们自己在家就能制作,具体做法是把锅先烧热,然后再放入麦麸,来回炒制,等锅中冒烟时,把切好的白术片放进去,用口火炒制,来回翻动,等白术片变成焦黄色以后,能闻到一种独特的焦香气味,取出,去掉麦麸,放凉可以使用了。
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转载]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疗偏方秘方(转载)20__-05-10 14:12 | #2楼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冬季采收,烘干或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睛,生用或土炒、麸炒用。
常用名称:术《神农本草经》用名、白术、於(于)术(因浙江于潜地区(今临安县)出产者品质最佳,传统视其为道地药材)、生白术、生晒术(将冬季采收的药材处理干净,再经冬日缓缓晒至干透者、其品质柔润)、烘术(将药材洗净,用土炕灶烘干者,其品质温燥)、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等。
性状特点:呈肥厚拳状团块或呈不规则的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瘤状突起和断续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下陷圆盘状茎基和芽痕。
麸炒白术、牡丹皮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
牡丹皮、麸炒白术免煎颗粒的提供皆由一家厂家提供, 已经获得国药准字号批准使用,而中药饮片(牡丹皮、白术) 由北京时珍巴东有限公司提供,其中丹皮酚产品和中国药品 生物研发中心所提供,每项材料的标准品成分含量高于百分 之九十九。北京有限公司提供了本次实验需要的乙腈、甲醇 和无水乙醚试剂,气质联用仪本实验中仪器选择为美国安捷 伦产品,为最后更新时间产品 2020-10-20 的 7890A-5975C 型号产品。高效液相色谱仪选择为 SHIMADZU/岛津提供的 LC-2010HT 产品型号。 2 结果 2.1 麸炒白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测定挥发油情况 (1)提取 挥发油:将 0.2kg 的白术饮片捣碎,同时准备二十份白术颗粒 药剂。准备两份烧杯放入两种药剂同时点加入纯水 500 毫 升,搅拌均匀后将其静置备用,作出的处理工作应直到挥发 油量停止增加,将其放在室温中冷却观察乙醚层呈现无色透 明状,收集此层液体放置在真空环境中然后称重。 2.2 药剂中的有效成分检测 在样品中放入乙醚固定容量最 高为一百毫升,在气质联用仪中将材料挥发油性质成分与剂 量检测出来。气相色谱开始执行条件为分流操作,进样量为 1ul,初温度保存共三分钟且恒温调整五十度,将其最终增温 到 120℃,以每分钟四度逐渐提升最后保持八分钟,在此提升 温度到 250℃维持十分钟,以每分钟 5℃速度渐升温度。离子 源温度调节为 220 摄氏度,控制电压 0.9 千伏以内,套在质谱 数据库中分析数值。结果显示,对于挥发油成分白术饮片、免 煎颗粒药物中有差异性,在中药饮片中存在的此成分占比 92%,除了苍术酮外其次较高的是 α-雪松烯和香橙烯。同时 在两种药剂中发现有共性成分的共计 31 类,而在中药免煎 颗粒中有饮片没有的 B-绿叶烯、8 一十七碳烯。 2.3 检测牡丹皮饮片和免煎颗粒成分性质与含量 确定色谱 条件伊力特 C18 类 25cm*0.46cm,甲醛-水流动相,设定 274nm 为波长、每分钟 1ml/L 流速设定,10ul 设定进样量,丹 皮酚的最高值可设为理论塔板结果稳定 5000 以上。制作备
蜜麸炒白术功效与作用
蜜麸炒白术功效与作用蜜麸(英文名:pollen pini)是一种天然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蜜麸炒白术。
蜜麸炒白术是一种传统中药材的组合使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蜜麸炒白术的功效和作用,并探索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
白术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成分及多种药效。
其主要成分有挥发油、术毒素、多糖类、苦味素、二萜类、雌香豆素、三萜类、多酚类等,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兴奋胃肠动力、保护肝脏、抗过敏、抗衰老、消食、止泻等作用。
而蜜麸则是蜜蜂从植物花粉中采集而来,是蜂花粉的一种加工产品。
它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蜜麸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和脾胃功能:蜜麸炒白术可以兴奋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吸收功能,改善脾胃功能障碍,适用于脾虚不运、食欲不振、泄泻等症状。
2. 抗菌作用:蜜麸炒白术含有挥发油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抵抗细菌、真菌、病毒的感染,对一些呼吸道感染、肠胃道感染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3. 抗炎作用:蜜麸炒白术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疾病。
4. 抗肿瘤作用:蜜麸炒白术含有多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白细胞的增加,适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此外,蜜麸炒白术还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作用,能够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适用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蜜麸炒白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过敏等疾病。
此外,蜜麸炒白术还有一定的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提高身体抗应激能力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蜜麸炒白术往往配合其他中草药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
例如,蜜麸炒白术可以与黄连、黄芩等中草药一起使用,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炎作用,适用于胃肠感染、肠炎等疾病。
白术麸炒过程中单糖和二糖组成及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白术麸炒过程中单糖和二糖组成及含量变化规律研究伍清芳;王智磊;鄢玉芬;方皓;李峰庆;刘友平;陈林;陈鸿平【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40)4【摘要】目的: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单糖和二糖组成及含量变化规律,为阐述白术炮制原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四川新荷花饮片公司稳定的炮制工艺制备白术炮制样品,炮制过程中每隔2 min取样一次,共炮制2批麸炒白术样品和不同时间点的蜜麸样品;采用二维红外成像仪测量炒制不同时间点的饮片温度;采用HPLC-ELSD检测白术和蜜麸样品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
结果:白术在麸炒过程中,随炮制时间延长,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逐渐降低,当饮片温度达到150℃~160℃时,葡萄糖含量突然降为0;温度达到170℃~190℃时,果糖和蔗糖含量突然降为0;生品麦麸中不能检测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蜜麸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2 min之前急剧增加,之后开始下降,但始终比炮制前含量高;白术在炮制过程中会有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色谱峰的增加。
结论:白术在麸炒过程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与饮片温度具有相关性;辅料蜜麸对白术饮片中的单糖及二糖具有吸附作用;初步推断白术多糖与单糖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总页数】6页(P7-11)【关键词】白术;麸炒;单糖;二糖;变化【作者】伍清芳;王智磊;鄢玉芬;方皓;李峰庆;刘友平;陈林;陈鸿平【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R282.71【相关文献】1.红碎茶发酵过程中蛋白质组成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J], 王汉生2.大葱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J], 梁艳荣;胡晓红;姜伟;张颖力;陈春梅;张少英;孙玉清3.荷叶炒炭过程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J], 李坤;王明芳;薛非非;国金铃;马俊楠;孟祥龙;张朔生4.山药麸炒前后多糖成分的含量及单糖组成研究 [J], 蔡皓;傅紫琴;李俊松;蔡宝昌5.释香过程中茉莉净油组成与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J], 王日为;张丽霞;裘立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李滢;杨秀伟【摘要】目的:研究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麸炒白术70%乙醇水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蒲公英萜醇乙酯(2)、白术内酯Ⅶ(3)、白术内酯Ⅰ(4)、双白术内酯(5)、双表白术内酯(6)、杜松脑(7)、白术内酯Ⅱ(8)、白术醚(9)、8-表白术内酯Ⅱ(10)、8-表白术内酯Ⅲ(11)、白术内酯Ⅲ(12)、4R,15-环氧白术内酯Ⅱ(13)、4R,15-环氧-8β-羟基白术内酯Ⅱ(14)、桉叶-4(15)、7-二烯-9α,11-二醇(15)、β-谷甾醇(16)、白术内酯Ⅳ(17)、豆甾醇(18)、葡萄糖(19)、蔗糖(20).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中药白术中分离鉴定.本文首次报道麸炒白术的系统性化学成分研究.【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8(020)009【总页数】6页(P1074-1079)【关键词】麸炒白术;桉叶-4(15),7-二烯-9α,11-二醇;化学成分【作者】李滢;杨秀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北京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传统中药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系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中医临床用白术,在古代素有土炒、醋浸炒、焙制、土煮、米泔浸后炒等方法,在宋代的《圣济总录》中首次出现“麸炒”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stir-fried with wheat bran);白术现代炮制品多为土炒白术或麸炒白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了麸炒白术[1],已有评述[2]。
中医认为麸炒白术可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
鉴于化学成分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3],前文我们报道了生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4],本文报道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从其70%乙醇水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蒲公英萜醇乙酯(2),白术内酯Ⅶ(3),白术内酯Ⅰ(4),双白术内酯(5),双表白术内酯(6),杜松脑(7),白术内酯Ⅱ(8),白术醚(9),8-表白术内酯Ⅱ(10),8-表白术内酯Ⅲ(11),白术内酯Ⅲ(12),4R,15-环氧白术内酯Ⅱ(13),4R,15-环氧-8β-羟基白术内酯Ⅱ(14),桉叶-4(15),7-二烯-9α,11-二醇(15),β-谷甾醇(16),白术内酯Ⅳ(17),豆甾醇(18),葡萄糖(19),蔗糖(20)。
化合物15为首次从白术中分离鉴定,丰富了白术中化学结构的多样性。
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XT-4A型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Autopol Ⅲ型旋光测定仪(Rudolph Research Analytical,Flanders,NJ,USA),甲醇为溶剂;Nexus-470 FTIR型红外光谱仪(Thermo Nicolet Inc.,Madison,WI,USA),KBr压片;Bruker AV Ⅲ 4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Bruker BioSpin AG Facilities,Fällanden,Switzerland),四甲基硅烷为内标;Finnigan TRACE 2000 GC-MS质谱仪(EI-MS;Thermo Finnigan,San Jose,CA,USA);柱色谱硅胶(200~300目)购自青岛海洋化工厂;GF254薄层色谱(TLC)硅胶板分别为青岛海洋化工厂和Merck公司(Darmstadt,Germany)产品。
分析纯环己烷(CHX)、石油醚(PE)、乙酸乙酯(EtOAc)、三氯甲烷(CHCl3)、甲醇(MeOH)、乙醇(EtOH)、正丁醇(BuOH)等为北京化工厂产品。
1.2 材料白术生品于2010年10月采自浙江省磐安县,经北京大学药学院杨秀伟教授鉴定为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为《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品。
凭证标本(No.201010SBZ)存放于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批次生白术由北京市鹤延龄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按《中国药典》2010版白术项下规定加工成麸炒白术,凭证标本(No.201010CBZ)存放于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提取与分离粉碎的麸炒白术粗粉6.0 kg,用3倍量的70%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2 h,以后每次各提取1 h;合并提取液,过滤后减压回收溶剂,得乙醇提取物2.0 kg(收率为33.3%)。
将其悬浮在1 L蒸馏水中,用2倍体积分数的CHX萃取5次,得萃取物98 g(收率1.63%)、残留水层依次用EtOAc和水饱和的BuOH 各萃取3次,每次萃取溶剂用量均为2 L,减压回收溶剂,得EtOAc萃取物70g(1.17%)、BuOH萃取物105 g(1.75%)以及残留水溶性部分965.0 g(22.98%)。
将CHX萃取物进行硅胶柱色谱,CHX、CHX-EtOAc(1∶1)、EtOAc梯度洗脱,TLC检识合并相同或类似的流分,得到4个流分(Fr.1~4)。
Fr.1经硅胶柱色谱,以PE为流动相洗脱,得到化合物1(530 mg)。
Fr.2经硅胶柱色谱分离,PE-EtOAc(15∶1)洗脱纯化,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PE-EtOAc(4∶1)洗脱、重结晶[PE-EtOAc(10∶1)],得到化合物2(35 mg)、3(25 mg)、4(332 mg)、5(54 mg)。
Fr.3经硅胶柱色谱,PE-EtOAc(4∶1)洗脱,分为Fr.3-1和Fr.3-2两个组分。
Fr.3-1再经反复硅胶柱色谱,PE-EtOAc(4∶1)洗脱,以及PE-EtOAc(5∶1)重结晶纯化,得到化合物6(13 mg)、7(8 mg)、8(86 mg)、9(54 mg)、10(9 mg)。
Fr.3-2与Fr.3-1同样方式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纯化,得到化合物11(12 mg)、12(1.3 g)、13(0.5 mg)、14(13 mg)和15(4 mg)。
将EtOAc萃取物进行硅胶柱色谱,PE-EtOAc(5∶1→4∶1→3∶1→2∶1)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12(20 mg)、16(37 mg)、17(21 mg)和18(6 mg)。
将BuOH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CHCl3-MeOH(10∶1→5∶1→2∶1)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19(350 mg)和20(860 mg)。
3 化合物结构鉴定化合物1:无色棱晶(石油醚,低温数据与前文报道的一致[4],故鉴定化合物1为苍术酮(atractylone)。
化合物2:白色片状结晶(丙酮H3-30),2.04(3H,s,Ac-CH3);13C-NMR(400 MHz,CDCl3)δ:37.4(C-1),23.5(C-2),81.0(C-3),38.9(C-4),55.6(C-5),18.7(C-6),33.1(C-7),41.2(C-8),49.2(C-9),37.5(C-10),17.5(C-11),36.7(C-12),37.7(C-13),158.0(C-14),116.9(C-15),33.7(C-16),35.8(C-17),48.7(C-18),41.2(C-19),28.8(C-20),35.1(C-21),37.9(C-22),28.0(C-23),16.6(C-24),15.5(C-25),25.9(C-26),29.9(C-27),29.8(C-28),33.3(C-29),21.3(C-30),171.0(Ac-CO),21.3(Ac-CH3)。
1H-NMR数据与文献报道的一致[5],故鉴定化合物2为蒲公英萜醇乙酯(taraxerol acetate)。
化合物3:无色油状物; cm-1:2931,1744,1442,1373,1231,1027,887;UV λMeOH nm(log ε):285(4.32),290(4.35),335(3.66),377(3.45);EI-MS m/z 262,247,219,202,180(100%),164,105;1H-NMR(400 MHz,CDCl3)δ:1.21(1H,td,J=13.2,4.2 Hz,H-1α),1.23(1H,dt,J=13.2,4.3Hz,H-1β),1.59(1H,m,H-2β),1.64(1H,m,H-2α),3β),1.77(1H,dd,J=12.2,1.2 Hz,H-5α),2.52(1H,dt,J=12.2,1.6,Hz,H-6β),1.82(1H,dd,J=12.2,1.2 Hz,H-6α),2.60(1H,dq,J=14.5,2.5 Hz,H-8α),1.99(1H,dq,J=14.5,2.5 Hz,H-8β),1.18(1H,dq,J=13.0,5.0 Hz,H-9α),1.55(1H,ddd,J=12.4,5.0,2.8 Hz,H-9β),4.63(2 H,br s,H2-12),1.74(3H,dd,J=1.6,1.2 Hz,H3-13),0.82(3H,s,H3-14),4.49(1H,d,J=1.4 Hz,H-15a),4.77(1H,d,J=1.4 Hz,H-15b),2.08(3H,s,Ac-CH3);13C-NMR(400 MHz,CDCl3)δ:42.0(C-1),23.4(C-2),36.7(C-3),150.9(C-4),50.3(C-5),28.7(C-6),139.8(C-7),25.6(C-8),41.5(C-9),36.2(C-10),120.3(C-11),65.3(C-12),16.5(C-13),16.0.0(C-14),105.4(C-15),171.5(Ac-CO),21.2(Ac-CH3)。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一致[6],鉴定化合物3为白术内酯Ⅶ(atractylenolide Ⅶ)。
化合物4:无色棱晶(c1.34,MeOH);EI-MS m/z 230[M]+,215(100%),201,187,174,159,145,131,115,105,91,77,53;NMR数据与前文报道的一致[4],故鉴定化合物4为白术内酯Ⅰ(atractylenolide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