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基础 三元组
三大构成课件
平衡与稳定
保持物体的平衡和稳定, 使物体在空间中具有安定 感。
重复与变异
通过重复产生统一感,通 过变异避免单调和枯燥。
立体构成的材料与技术
材料选择
表面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木 材、金属、塑料等。
对物体表面进行处理,如涂装、抛光 等,以增强视觉效果。
技术手段
运用切割、打磨、拼接等工艺手段, 实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作用。
线
02
具有长度、方向和形状的线,在平面构成中可以产生方向感和
动感。
面
03
由线移动轨迹或点的密集排列形成的面,面具有长度、宽度和
深度。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01
02
03
04
统一与变化
通过统一元素和变化元素之间 的对比,产生视觉上的和谐感
。
对比与调和
通过对比元素之间的差异,调 和元素之间的相似性,使设计
三大构成课件
目录
• 色彩构成 • 立体构成 • 平面构成 • 三大构成的关系与融合 • 三大构成的实践案例分析 • 三大构成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色彩构成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分类
原色、间色和复色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彩的混合
加色混合、减色混合和中性混合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色彩的对比
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科技应用
科技的发展对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构成将更 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设 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大构成的未来展望
01
拓展应用领域
三大构成不仅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未来还将
构成基础色构
作业:
1、用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做[喜怒哀乐1张,基本形自定]作业 2、尺寸大小:20cmx20cm的素描纸,作品名称、班级、姓名写于 作品右下角.
十、色彩的采集:
色彩的采集范围相当广泛。总的归纳起来有以下方法:
色彩的采集
对自然色的采集 对传统色的采集 对民间色的采集 对图片色的采集
色彩的重构:
1、利用老师上课所授的内容,以自然界的植物、动物、风景和 生活中所见物品为素材,重新组织1张新的画面,画面内容、色 相、主题不限。 2、尺寸大小自定、素描纸,作品名称、班级、姓名写与作品右 下角.
九、色彩的心理感觉:
1.冷暖感(色性): 红、黄、橙视觉刺激较强,联想到太阳、火光(暖色)。 青、蓝联想到天空、河流、阴天(冷色)
2.兴奋感与沉静感: 明度高、纯度高,偏红、橙色的暖色,均能使人产生兴奋; 明度低,纯度低,偏蓝、青的冷色系,均使人产生沉静感。
3.膨胀感与收缩感: 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物体:明度高,面积感觉大,膨胀感。 明度底,面积感觉小,收缩感。暖色比冷色显得大
八、色彩上的配色:
目的:适合于色彩感觉及色彩机能,并达到色彩的调 合。
1)同一色相的配色 色相单纯,可利用明度纯度的 变化达到调合。
八、色彩上的配色:
2)类似色相的配色
在色环上介于30度左右的色彩, 共通性強,配色稳定,易于调和。
八、色彩上的配色:
3)、对比色相的配色 在色环上介于120度到150 度的色彩,差异较大,对 比強,要以明确的主次关 系达到调合,可以利用面 积对比或明度彩度变化调 整。
作业:
1、制作色环 2、目的:认识各种颜色的面貌以及它们在色相环上
的位置 3、要求:1.做24色相环
2.水粉平涂 3.制作要工整、干净
色彩构成 散度
色彩构成散度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指由各种颜色组合而成的图像或物体。
在视觉设计中,色彩构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影响人们对图像或物体的感知和情感反应。
1. 颜色基础颜色基础包括三个主要颜色:红、黄、蓝。
这些颜色被称为原色,因为它们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来创建。
其他所有颜色都是由这些原始颜色混合而成的。
2. 颜色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有两种主要的颜色模式:RGB(红绿蓝)和CMYK(青、品红、黄、黑)。
RGB用于屏幕显示,CMYK用于印刷。
RGB模式使用三个原始颜色来创建所有其他颜色,而CMYK模式使用四种油墨来打印出所有其他颜色。
3. 色轮在视觉设计中,常用到的另一个概念是“颜色轮”。
这是一个圆形图表,其中包含了所有可能的颜色,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最常见的是12个基本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4. 颜色组合颜色组合是指将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来创建一个视觉效果。
有许多不同的颜色组合可供选择,包括单色、类比、互补和三角形等。
散度散度是指一种颜色在其周围的变化。
它可以影响到图像或物体的整体感知和情感反应。
1. 高对比度散度高对比度散度意味着一种颜色与其周围的其他颜色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这种散度可以使图像或物体看起来更加生动和有力。
2. 低对比度散度低对比度散度意味着一种颜色与其周围的其他颜色之间存在较小的差异。
这种散度通常用于创造柔和、平静或沉稳的感觉。
3. 渐变渐变是指从一种颜色到另一种颜色逐渐过渡。
这种过渡可以是线性或径向的,可以使用多个颜色来创建更复杂的效果。
4. 纯净度纯净度是指一个颜色中纯粹程度,即它包含了多少白光或黑光成分。
高纯度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和饱满,而低纯度的颜色则更加灰暗和沉闷。
总结色彩构成和散度是视觉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创造不同的效果是非常有用的。
同时,理解散度如何影响整体感知也是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色彩构成三要素
化妆造型是形和色的完美结合摘要:形是表现立体效果的主要方式,对形的认识清楚了,才有可能透彻的观察出人物的特征和差异,如体形、头形、脸形、五官形的特征以及各部位的组合关系,不同的形和不同的比例便产生出不同的形象特点,也就有了相应的化妆方法。
对于色彩的了解首先要从色彩的三要素开始。
关键词:形(型)色彩一、认识脸型(1)甲字脸:整体脸部宽度适中,从额部、面颊到下巴的线条修长秀气,脸型如鹅蛋。
甲字脸长期以来被艺术家初为最理想的脸型,也是化妆师用来矫正化妆的依据。
(2)圆型脸:从正面看,脸短颊圆,颧骨结构不明显,外轮廓从整体看为圆型。
圆脸给人可爱、开朗、活泼和平易近人的印象,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
化妆时,可选择粉色系列搭配。
(3)方形脸:宽度和长度相近,下颧突出方正。
方脸与圆脸的不同之处在于下颧模宽,线条平直、有力。
方形脸给人坚毅、刚强,堂堂正正的印象。
化妆时,可选择暖色系列搭配。
(4)由字脸:脸型的腮部、下巴比额部较宽,整体脸形成梨型状,除天生腮部较宽大以外,多见于肥胖的人,是过四十岁的人。
由字型脸给以富贵、稳重、威严的印象。
化妆时,可选择明快的暖色调系列搭配。
(5)申字脸:此种面部一般较为轻瘦,颧骨突出,尖下巴,发际浅较窄,脸部较有立体感,无赘肉,显得机敏、理智给人冷漠、清高、神经值的印象。
化妆时,可选择明快的冷色调系列搭配。
(6)国字脸:脸型较长,额部与腮部的轮廓较方硬,脸部轮廓成国字型,给人以正直、严肃的感觉。
化妆时,可选择明快的色调系列搭配。
以上的脸型概括,已基本描述了人的脸部造型,供参考。
二、色彩构成三要素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
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字,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
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专业学习的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
色彩构成基础 三相
色彩构成基础一、色彩的基本知识1.1 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光的波长和频率决定的,是一种能够被人眼感知的现象。
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感受,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1.2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 色调:是色彩的种类或名称,如红、黄、蓝等。
- 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与光的强度有关。
明度越高,颜色越明亮;明度越低,颜色越暗淡。
- 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度或鲜艳程度。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艳;饱和度越低,颜色越灰蒙。
1.3 色彩的三维模型色彩的三维模型是通过将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进行组合,形成一个立体空间来描述色彩。
常用的模型有RGB模型、CMYK模型和HSV模型。
二、色彩构成要素2.1 原色与色彩混合原色是指一种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得到的颜色。
常见的原色有红、黄、蓝。
通过原色的混合,可以得到中间色和次要色。
2.2 彩轮与色彩对比彩轮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在一个圆盘上,用于研究和参考色彩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彩轮有黄、红、紫、蓝、青、绿六种颜色。
2.3 色彩的情感效应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反应。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而蓝色代表冷静、安详。
了解色彩的情感效应对于艺术设计和广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色彩构成的原则3.1 色彩的对比和协调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对于创造出吸引人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常见的色彩对比有对比色、相邻色和互补色。
而色彩的协调可以通过使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的变化来实现。
3.2 色彩的平衡和结构在设计中,色彩的平衡和结构也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在设计中合理分配不同色彩的重量和比例,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好的视觉平衡和结构感。
3.3 色彩的表现力和引导色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和情感。
在设计中,通过选取合适的色彩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并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信息。
四、色彩构成的应用4.1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色彩在广告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构成基础 高聚物
色彩构成基础高聚物色彩构成基础色彩构成基础是指颜色的三个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从最亮到最暗分别为白、灰和黑。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从最纯到最不纯分别为鲜艳和淡雅。
高聚物高聚物是由许多单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也称为聚合物。
高聚物可以按照其来源分类,包括天然高聚物和人工合成高聚物两种。
天然高聚物包括淀粉、蛋白质、橡胶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淀粉。
淀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并且在人类食品中也十分常见。
人工合成高聚物包括塑料、树脂等。
塑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人工合成高聚物,它可以根据其来源分类为石油基塑料和生物基塑料两种。
石油基塑料主要由石油提炼而来,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生物基塑料则是由可再生资源如淀粉、纤维素等制成的,具有更好的环保性。
高聚物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医学、农业等。
同时,高聚物的制造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需要在未来加强相关技术和政策的研究。
颜色与高聚物颜色在高聚物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高聚物中添加不同颜色的染料或颜料,可以使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外观。
同时,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不同颜色的填充剂或增强剂也能够影响其外观和性能。
例如,在塑料制品中添加黑色碳黑粉末可以增加其硬度和耐磨性,并且使其呈现出黑色;在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红色染料可以使其外观更加吸引人;在医学用途中,通过向医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荧光染料可以使其在手术中更容易被发现。
同时,高聚物的颜色也受到其本身的结构和成分的影响。
例如,聚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而聚苯乙烯则呈现出白色或透明状态。
这是因为聚丙烯分子链排列比较整齐,而聚苯乙烯分子链排列则比较松散。
结论颜色和高聚物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对高聚物中添加不同颜色的染料或颜料,可以使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外观。
同时,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不同颜色的填充剂或增强剂也能够影响其外观和性能。
色彩构成二
明度基调
在V7、V8、V9这三个明度阶段上任取 一种明度为主调的画面称为高调。在 V4、V5、V6这三个明度阶段上,以任 何一种明度为主调的画面称为低调, 这是依据明度标尺上的明度位置来划 分的。
明 度 基 调
构成一个色彩组合的各种色相可以以某一色 相的明度形成高、中或低调,然而又由于其 中与之相对比的另外一些色相的明度又有不 同,如主调如高调,而其中另外一些色相明 度与这个色相或这些色相这些色相之间在明 度上差别很大(超过四个阶段),因此在明 度标尺上距离较长,固又称之为长调;如果 一些色相与形成画面明度主调的色相差别很 小(不超过三个明度阶段),因其在明度标 尺上距离较短,固称之为短调。
蒙赛尔色彩体系是有色相 H(Hue) 、明度 V(Value) 、 彩度C(Chroma)三属性构成的。该色彩体系由于是美术 家发明创立的,所以比较重视心理逻辑与视觉特征, 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色彩体系。
蒙赛尔色立体的色相环是以红、黄、绿、蓝、紫5色 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黄红、蓝绿、蓝紫、红 紫作为10个主要色相,每一种色相还可以细分为10等 份,如此共得到100个色相,每个色相的第5号,即5R 、5RY、5Y„„为该色相的代表色相,分别置于直径 两端的色相,呈现补色关系。
为了便于研究明度变化关系,人们往往把复 杂的明度关系归纳为六个基本调子(称明度 基调)即:高长调、高短调;即高调中的长 调对比和短调对比
高长调、高短调;即高调中的长调对比和短调对比
中长调、中短调;即中调中的长调对比和短调对比
低长调、低短调;即低调中的长调对比和短调对比
2 色相(Hue)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在可见光谱中, 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 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 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 中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 印象
三大构成之色彩构成学习
三大构成之一.色彩构成01三大构成之一--- 色彩构成第一章色彩原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这七光混合为白光。
光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三光相加=白光白光为复色光朱红光+翠绿光=黄光翠绿光+蓝紫光=蓝光朱红光+蓝紫光=紫光三原色:红,黄,蓝。
(见图)电脑设计中的常用颜色模式:RGB模式:(加色)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蓝(RGB)三色按不同的比例和强度来表示。
CMYK模式:(减色)此模式是以打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光线吸收的特性为基础的。
C 纯青色M洋红色Y黄色K 黑色。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物体色(固有色):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射到人们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环境色:各种物体由于所投射的光源色不同,也因其本身特性不同,表面质感不同,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则形成的物体色也各不相同。
1平行反射:又称镜面反射。
将投射来的光线原样,规则的平行的反射出去。
(静止的水面,油面,平滑的金属面等)2扩散反射:当投射来的光线被物体部分的选择吸收,并不规则的反射出去,为扩散反射。
它所形成的色彩为不透明色,即物体的表色。
半透明色。
透明物体的色彩。
3光的干涉:任何物体对于投射的全光色都有充分的选择、吸收、反射的机会,呈现出它们各自的色彩来。
(雨后路上的浮油面,肥皂泡,孔雀羽毛,贝类里表层)绘画的"色彩的透视",即:近暖、远冷,近实、远虚,近纯、远灰。
第二章色彩三要素我们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原素。
(一)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
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
在有色彩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一中明度特征。
色彩构成基础 三元组
色彩构成基础三元组色彩构成基础——三元组引言:色彩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传达情感、表达主题、增强视觉效果。
在绘画、设计和摄影等领域,色彩的运用至关重要。
而要理解色彩这个复杂而又神奇的元素,首先需要了解它的构成基础——三元组。
一、什么是三元组?三元组是指由红、绿、蓝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颜色。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三元组常用于表示像素点的颜色值。
二、RGB颜色模式RGB即红(Red)、绿(Green)、蓝(Blue)三种原色。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采用RGB颜色模式来表示像素点的颜色值。
每个像素点都由一个RGB值来描述其颜色。
其中,R代表红色分量,G代表绿色分量,B代表蓝色分量。
每个分量的取值范围为0~255之间。
例如:红色可以表示为(255, 0, 0),其中255表示红色分量最大值,0表示绿、蓝两种分量为最小值。
RGB模式下混合原理:当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时,它们的RGB值会按比例加权平均。
例如,将红色(255, 0, 0)和绿色(0, 255, 0)混合,得到黄色(255, 255, 0)。
这是因为红、绿两种颜色的RGB值分别为(255, 0, 0)和(0, 255, 0),它们按照1:1的比例加权平均后得到了黄色(255, 255, 0)。
三、CMYK颜色模式CMYK即青(Cyan)、洋红(Magenta)、黄(Yellow)、黑(Key)四种颜色。
在印刷业中,采用CMYK颜色模式来表示颜色。
其中,C代表青色分量,M代表洋红分量,Y代表黄色分量,K代表黑色分量。
CMYK模式下混合原理:当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时,它们的CMYK值会按比例减法混合。
例如,将青(Cyan)和洋红(Magenta)混合,得到蓝紫(Purple)。
这是因为青和洋红两种颜色都可以由C、M、Y三个分量组成,在减法混合中可以得到蓝紫。
四、HSV颜色模式HSV即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明度(Value)三种属性。
色彩构成基础 三相
色彩构成基础三相色彩构成基础三相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自然界的美景、人物的服饰还是艺术品的呈现,都离不开色彩的运用。
而要理解色彩的构成基础,我们需要了解其三个重要方面:色相、明暗和饱和度。
首先,色相是色彩的基本属性之一。
色相主要指的是我们所熟悉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种类。
不同的色相有不同的感知效果,比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活力和激情的感觉,而蓝色则给人以冷静、安宁和宁静的感觉。
了解不同色相的特点,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我们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念。
其次,明暗是色彩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暗是指色彩的亮度和深度,也可以称为色彩的明度。
明暗可以通过调整颜色的明度来给人不同的感觉。
比如,淡黄色给人温暖明亮的感觉,而深蓝色则给人沉静冷酷的感觉。
明暗的变化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也可以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最后,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可以称为色彩的鲜艳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更加鲜明、鲜艳,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加柔和、灰暗。
饱和度的不同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比如,高饱和度的红色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活力和激情,而低饱和度的蓝色则给人一种冷静和沉思的感觉。
通过合理地运用饱和度,我们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眼球。
综上所述,色彩构成基础的三个方面:色相、明暗和饱和度,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色彩的表现力和效果。
通过深入理解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运用色彩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意念,使作品更加生动、全面,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无论是绘画、摄影还是室内设计,都需要我们对色彩构成基础的理解与运用,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和独特的作品。
色彩平面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讲稿演示教学
工艺水平和视觉效果。
立体构成的审美要素
空间感
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感是作品表现出的 三维空间效果,通过形态的变化和材 料的运用,创造出深远、开阔、封闭 等不同的空间感觉。
层次感
形式感
形式感是指作品的外观和整体感觉, 通过形态的变化和材料的运用,创造 出和谐、统一、对比等不同的形式感 觉。
层次感是指作品在空间中的层次和前 后关系,通过形态的变化和材料的运 用,创造出前后关系和深度感。
04 三大构成的相互关系与运 用
色彩、平面与立体的相互影响
色彩对平面的影响
色彩可以改变平面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 饱和度等属性,影响平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平面与立体的相互转换
在立体构成中,可以通过平面的折叠、弯曲、切割等方式, 将平面转化为立体形态;反之,也可以将立体形态拆解成 多个平面元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加色混合
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
色彩基础
减色混合
黄+紫=红,青+红=绿,青+紫=蓝
中性混合
旋转混合、移动混合等
色彩的运用
对比色搭配
红与绿、黄与紫等
类似色搭配
红与橙、蓝与绿等
色彩的运用
整体协调
色彩搭配要符合整体风格和主题
重点突出
通过色彩对比和强调,突出重点内容
色彩的运用
渐变
通过颜色的逐渐变化,形成柔和的过 渡效果
案例一
《春日》——这幅作品以春天为主题,通过使用明亮的色彩和柔和的线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可以借鉴 其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
案例二
《城市风景》——这幅作品以城市风景为题材,通过立体构成表现出城市的繁华和现代感。我们可以学习其空间感 和层次感的营造。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
三原色的混合,可以得到所需的各 种色彩,而三原色自身不能被其它颜色 混合而获得。 颜色三原色与色光三原 色的混合相反。
(三)视觉混合或中性混合
视觉色彩混合 不是变化色光或颜 色本色,而是在色 彩进入视觉之后, 基于人的视觉生理 原因产生的色彩混 合。混合后的色彩 效果类似于它们的 中间色,亮度既不 增加也不减低,因 此也称为“中性混 合”。
5,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是指色环 上处于180度相对位置 的补色对之间的对比。
例如,当红与绿并 置时,一方面红的会更 红,绿的会更绿,所以 对比效果十分强烈、鲜 明;另一方面,生理综 合的结果使得两色又会 主动混合而呈现一种近
似于黑色的深灰色。
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指因色彩三要素中的纯度差异关系而呈现出的色彩对比效果。 我们将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使鲜色更鲜、浊色更浊的对比方法称为纯 度对比。
第三单元 : 色彩的生理规律
视觉适应
距离适应、明暗适应、颜色适应
视错现象
物理性视错、心理性视错
距离适应
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 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 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
明暗适应
明暗适应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 明适应仅需0.2秒钟,暗适应的过程约5-10 分钟。
64 5
中短调
2 9 低长调 2 5 低中调 2 3 低短调
1
1
1
987654321
以低明度阶段色为主调的 画面称为暗调;以中明度阶段 色为主调的画面称为中调;以 高明度阶段色为主调的画面 称为高调,按明度对比的强弱 关系分为长调和短调。这样, 色彩明度对比的强弱差异可 以分为6类。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
固有色
物体在光的照 射下呈现出的本身 颜色叫做固有色。
环境色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因受周围环境影响反射形成的颜色叫环境色。
02
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 色彩分类 色彩概念
色彩的三要素
孟塞尔颜色立体模型
1、有三个维度 2、环形为不同的色相 3、从下往上依次表现为低明度至 高明度的过渡; 4、由中心向四周体现了低纯度向 高纯度的过渡。
色相
色彩的相貌,是色彩之
间相互区别的名称,如红色、 黄色、绿色等;
明度
高 明 度
中 明
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
越高,色彩越亮,明度越低,
度
色彩越暗;
低 明 度
明度
纯度
色彩的鲜灰程度或饱 和程度,纯度越高,色
彩越鲜艳,纯度越低,色 彩越灰。
纯度
问题
提问:
PS当中,X轴和Y轴的 变化分别什么变化?
软硬感
从轻硬感的角度可以把色彩分 为软色和硬色。
高纯度、暗色、冷色显硬朗感; 低纯度、亮色、暖色有柔软感。
动静感
从动静感的角度可以把色彩分为动感色和宁静色。 高纯度、暖色系、明度高为动感色; 低纯度、冷色系、明度低为宁静色。
04
色彩的对比与协调
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协调
色彩的对比
所谓色彩的对比就是
色彩的分类
无彩色:黑色、白色、以
及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
有彩色:光谱中的所有颜色
色彩的概念
三原色:指自身不能
被别的颜色调配而成,而 自然界中所能观察到的其 他颜色几乎都能由三种基 色以不同的比例调配而成。
例如:黄色加红色调配 出橙色;红色加蓝色调配 成紫色等(二次色)。
色彩的分类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色彩推移
QIQIHAERDAXUE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A.做邻近色对比、类似色对比、对比色对比、互补色对比各一幅10×10cm。B.根据明度对比理论,自选四个调子做明度对比一组10×10cm。
10×10cm
10×10cm
10×10cm
10×10cm
什么是空间混合:
二、色彩推移
06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色彩来构成(避免给人明显的纯色变化)。因此明度推移通常选一种明度与纯度都较低的色彩,逐渐加白,依次调出明度各不相同而明度差又相等的色阶,色阶越多,画面效果越强烈。明度推移 一种色彩在纯度和色相不变的同时,明暗发生逐渐变化造成的色彩构成。
彩度对比的特征 将不同彩度的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的更鲜、浊的更浊的色彩对比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C、纯度对比
低纯度基调,画面中低纯度色彩占大部分面积中纯度基调,画面中中纯度色彩占大部分面积高纯度基调,画面中高纯度色彩占大部分面积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冷暖感觉差异而形成的对比成为冷暖对比。色彩的冷暖感觉源于人们的心理反应而非色彩本身,于人们的生活经验相关联,是联想的结果。色相环的两端蓝绿色称为冷极色,红橙色称为暖极色。两级之间的紫色和绿色为中性色,将色环划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冷调:画面中70%以上色彩为冷色占据,称为冷调暖调:画面中70%以上色彩为暖色占据,称为暖调
A、明度对比
2、色彩三属性对比
明度对比的特征
任何彩色图像,转换成黑白图像后,层次关系依然存在,这种关系就是明度关系。明度可以脱离色相、纯度而独立存在。
在色彩对比中,掌握明度的黑、白、灰关系至关重要,它们对画面是否明快、形象是否清晰起关键作用
九年级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
一、色彩的分类
1、有彩色系
是指红、黄、蓝基本色以及由பைடு நூலகம்们相互调和而 衍生出来的无数种颜色。
2、无彩色系
是指黑、白以及黑与白调和而成的无数种深浅不 同的灰色,也称黑白系列。
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色相:指色彩的相 貌,如红、黄、绿, 蓝等各有自己的色 彩面目。就像是每 个人的名字一样。
色的对比
色相对比:色相对 比的强弱决定于对 比两色在色相环上 的距离。 距离越 远对比越强,反之 越弱。 对比色相距120° 互补色相距180° 类似色相距90°
色的对比
纯度对比:指色彩 纯净程度的对比。 在纯色中加白色, 纯度隆低了而明度 提高了;在纯色中 加黑色或补色,纯 度、明度都降低。
明度: 指色所显示的 明暗、深浅程度、 如白色明度强、 黄色次之、蓝色 更次之、黑色最 弱。
纯度: 指色彩纯净、饱和的程度。原色纯度最高, 间色次之,复色纯度最低。
怎样降低颜色的纯度?
(1)同时加入白、黑,纯度降低。 (2)加其它色相,纯度降低。 (3)加水稀释纯度降低。 (4)互补色相混:产生灰色。 (5)三原色相混暗浊色。
小练习
右图有四个 色块,请 你选择出明度 最高和纯 度最高的色块。
请你选择出明度最高的色块。
与左边的这块绿色相比较, 以上所有的绿色的纯度都有所 降低了。
作品赏析
色的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 比的强弱决定于对 比的两色之间色彩 明度的反差大小, 差别越大,对比愈 强烈,反之愈弱。 明度对比是色彩构 成最重要的因素。
色彩构成基础 相对运动
色彩构成基础相对运动色彩构成基础色彩构成是指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现事物的形态、结构和情感,是绘画、设计等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色彩构成的基础包括三个方面: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1. 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属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黄、蓝”等颜色。
在彩轮上,色相按照光谱分为12种,分别是红、橙、黄、黄绿、绿、青绿、青、蓝绿、蓝、紫蓝和紫。
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如红代表激情和暴力,蓝代表冷静和理智等。
2. 明度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或暗度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亮”或“昏暗”。
在明度上,颜色可以分为明亮和暗淡两个极端,在中间还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灰调。
明亮与暗淡可以影响画面中物体之间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纯净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鲜艳”或“黯淡”。
在饱和度上,颜色可以分为高饱和和低饱和两个极端,在中间还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灰调。
高饱和的颜色更加强烈、明亮,而低饱和的颜色则更加柔和、平静。
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运动状态相对于某一固定点或参照系而言。
在视觉感知中,相对运动是一种重要的现象,它可以影响人们对物体位置、速度、方向等方面的感知。
1. 视差视差是指由于双眼视角不同而产生的物体位置差异。
当一个物体距离双眼较远时,双眼看到的视角较小,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也较小;当一个物体距离双眼较近时,双眼看到的视角较大,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也较大。
因此,在观察近距离物体时,双眼会产生明显的视差现象。
2. 运动细胞运动细胞是大脑皮层中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它们对于视野中的运动物体具有高度敏感性。
当物体在视野中运动时,运动细胞会产生特定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被大脑解释为物体的速度、方向等信息。
3. 运动后效应运动后效应是指观察静止物体后产生的视觉错觉现象。
当一个物体在视野中快速移动或旋转时,大脑会产生一种“残留效应”,导致观察该物体之后出现短暂的错觉。
例如,在观察旋转彩轮一段时间后,停止观察时会出现相反方向旋转的错觉。
色彩构成原色的名词解释
色彩构成原色的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色彩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可以通过色彩来感受美,表达情感,甚至了解一种文化。
而色彩构成的基础是原色,它们是我们所看到的任何颜色的基本成分。
那么,什么是色彩构成原色呢?一、什么是原色原色,又称为基本色或真色,在色彩构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是不可再分解的颜色,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而得到。
根据科学的色彩构成理论,原色主要有三种:红色、绿色和蓝色。
这三种颜色也被称为三原色。
二、三原色的含义与特点1. 红色(Red)红色是三原色中最能引起人注意的一色。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在日落、鲜花和成熟的水果中看到红色的存在。
红色既是力量、活力和激情的代表,也可以象征爱情和情感。
同时,红色在艺术创作中也常用于表达喜悦和热情。
2. 绿色(Green)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调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绿色的元素,比如树木、草地和植物。
绿色被认为是一种平和、和谐和健康的颜色,能够让人们感到放松和舒适。
在室内设计中,绿色的运用可以给人带来静谧和平静的感觉。
3. 蓝色(Blue)蓝色是广阔天空和深海的颜色,它给人一种广袤和深邃的感觉。
蓝色在色彩构成中常被用作代表冷静、理性和思考的颜色。
同时,蓝色也与幽雅和高贵的氛围联系在一起。
在艺术方面,蓝色经常用来表达内心的宁静和空灵。
三、原色的混合与呈现正如前所述,原色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而得到。
然而,当我们将红色、绿色和蓝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时,就能够得到其他各种颜色。
这种混合的过程被称为色彩构成。
通过混合不同的原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令人惊艳的中间颜色。
例如,当红色和绿色以相等的比例混合时,将得到黄色;当绿色和蓝色以相等的比例混合时,将得到青色;而当红色和蓝色以相等的比例混合时,将得到品红。
这些中间颜色被称为二次色。
此外,通过混合三原色的全部比例,我们将得到一种被称为中性色的颜色,其中最常见的是灰色。
四、原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原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设计领域,都需要对原色及其混合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运用。
色彩构成基础 标度
色彩构成基础标度
色彩构成基础是指在视觉上感知色彩的方式和原理。
色彩构成基础包括色相、饱和度和亮度三个方面。
首先,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或名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色相是通过光的波长来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会被人眼识别为不同的色彩。
色相是色彩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人们最容易辨识和记忆的元素。
其次,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或鲜艳程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更加鲜明,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更加灰暗或淡雅。
饱和度的变化是通过调节色彩中添加的灰色量来实现的。
饱和度的改变可以使色彩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效果,如高饱和度的色彩通常会给人以活力和兴奋的感觉,而低饱和度的色彩则更加柔和和平静。
最后,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或光的强度。
亮度的变化是通过调节色彩的明亮度来实现的,亮度高的色彩通常会给人以光明和愉悦的感觉,而亮度低的色彩则会给人以暗淡和沉闷的感觉。
亮度的改变也会影响色彩的对比度,从而影响到整体视觉效果。
在视觉设计中,色彩构成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地运用色相、饱和度和亮度的变化,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组合,从
而实现视觉上的吸引力和美感。
此外,色彩构成基础还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区分对象等,对于设计师来说具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和表现力。
总之,色彩构成基础是视觉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通过色相、饱和度和亮度的变化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从而影响人们的视觉感知和情感体验。
深入了解和掌握色彩构成基础,对于视觉设计的实践和创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构成基础三元组
色彩构成基础
色彩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感知元素。
它不仅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能够传递信息、创造氛围和提升美感。
色彩构成基础是指由三种基本颜色组成的色彩三元组,也就是红、绿、蓝三种基本色。
RGB色彩模式
RGB色彩模式是一种将红、绿、蓝三原色以不同强度组合从而产生各种颜色的方法。
在RGB模式下,每种颜色的强度可以从0(无色)到255(最大强度)进行调整。
通过调整三种颜色的强度,我们可以创建出数百种甚至数千种不同的颜色。
三原色的含义和应用
1. 红色
红色是最醒目的颜色之一,它代表了热情、爱、力量和活力。
在设计中,红色常用于吸引注意力、强调重点或制造紧迫感的元素。
红色也可以用于表达警告、热情和力量,因此在警示标志、品牌标志和广告中经常使用。
在色彩构成基础中,红色的强度范围通常为0到255,其中0表示没有红色,255
表示纯红色。
2. 绿色
绿色是一种令人心情愉悦、平和并与自然有关的颜色。
它象征着活力、健康、和平和希望。
绿色在设计中经常用于传递与自然有关的信息,比如环保、可持续发展或健康食品。
在色彩构成基础中,绿色的强度范围通常为0到255,其中0表示没有绿色,255
表示纯绿色。
3. 蓝色
蓝色是一种平静、冷静和专业的颜色。
它代表着知识、智慧和稳定。
蓝色在设计中常用于传达专业性、科技感和稳定性。
它也可以用于表达冷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色彩构成基础中,蓝色的强度范围通常为0到255,其中0表示没有蓝色,255表示纯蓝色。
RGB色彩混合原理
RGB色彩混合原理是指通过不同比例的三原色的叠加来创建出各种颜色。
不同强度的红、绿、蓝三原色叠加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中间色。
1. 叠加原理
•红色和绿色: 界于红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称为黄色。
当红绿两种颜色的强度相等时,会产生纯黄色。
•红色和蓝色: 界于红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称为洋红色。
当红蓝两种颜色的强度相等时,会产生纯洋红色。
•绿色和蓝色: 界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称为青色。
当绿蓝两种颜色的强度相等时,会产生纯青色。
•红色、绿色和蓝色相等强度: 当三种基本颜色的强度相等时,会产生灰色。
灰色的明度取决于三种颜色的强度。
2. 混合原理
在RGB色彩模式下,我们可以任意调整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强度来创建各种其他颜色。
通过增加或减少每种颜色的强度,我们可以调整色彩的明亮度、饱和度和色调。
•调整红色强度: 增加红色强度会使得颜色更加偏向红色;减少红色强度会使得颜色偏离红色。
•调整绿色强度: 增加绿色强度会使得颜色更加偏向绿色;减少绿色强度会使得颜色偏离绿色。
•调整蓝色强度: 增加蓝色强度会使得颜色更加偏向蓝色;减少蓝色强度会使得颜色偏离蓝色。
三元组表示和应用
在RGB色彩模式中,每种颜色的强度可以用一个介于0和255之间的数字来表示。
因此,可以用三个数字的组合来表示一种颜色。
这就是所谓的色彩三元组表示法。
色彩三元组表示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在计算机图形学、网络应用和数字设计中被广泛使用。
通过调整三原色的强度,我们可以创建出数百万种不同的颜色,从而满足各种各样的设计需求。
总结
色彩构成基础中的三元组由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组成,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强度组合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绿色代表平和和健康,蓝色代表专业和稳定。
通过叠加和混合红、绿、蓝三种颜色,可以创建出无限多的颜色。
色彩三元组的表示法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字设计中,它帮助我们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和传递信息。
对于设计师和艺术爱好者而言,了解色彩构成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色彩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