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劣势

合集下载

上海银行市场分析

上海银行市场分析

上海银行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拥有庞大的金融市场和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

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上海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上海银行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趋势等方面。

1. 市场规模上海银行市场规模庞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

同时,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为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些数据表明,上海银行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竞争格局上海银行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有银行、股分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个类型的银行机构。

其中,国有银行在市场份额方面占领主导地位,股分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近年来,互联网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也对传统银行构成为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3. 市场趋势上海银行市场存在一些明显的市场趋势。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银行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金融开放的推进,上海银行市场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银行需要积极参预国际竞争,拓展境内外市场。

此外,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银行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需要加强内部合规管理。

二、上海银行市场的优势与劣势分析1. 优势(1)地理优势: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

银行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的地理优势,与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2)人材优势:上海拥有丰富的金融人材资源,包括专业人材和管理人材。

这为银行机构提供了优质的人材支持,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3)市场需求: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和个人对银行的金融服务需求旺盛。

银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辟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差距与对策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差距与对策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参考内容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演变
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节点,是全球资金、信息、人才和政策 的聚集地。它们通常形成于经济发达、开放度高、历史悠久的城市,如伦敦、纽 约、东京等。这些城市通过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先进的金融市场 体系和金融服务,吸引了全球的资金和资源,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地 位。
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继续加 强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这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外资 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和合作。其次,要加强金融 监管和风险防范。在推动金融创新的也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防范金融 风险的发生。最后,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强大的经济基础是 关键。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开放性程度决定了其能否吸引全球的金融机构和资 本。其次,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是重要因素。政府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建立完 善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先进的金 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服务也是必备条件。
香港拥有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这得 益于香港政府长期以来坚持开放政策,为境外资本流入境内提供了便利。此外, 香港还拥有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确保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赢得了国际社 会的信任。
3、优秀的人才储备
香港拥有丰富的金融人才储备,这也是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支撑。香 港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了多所知名高校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为香港培 养了大量优秀的金融人才。香港还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充实本地金融人才库, 不断提高本地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2、加强国际化建设
上海应积极借鉴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化建设。具体措 施包括:提高英语普及程度,为外籍人士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吸引更多的国际 金融机构入驻,提高上海在国际金融格局中的地位;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流 合作,促进人员往来和信息共享。

关于新形势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思考
建 设为核 心 . 以先 行 先 试 和 完 善 金 融 环 境 为 重 点 。 、 策 性 优 惠 。 3政 邓 小 平 同 志 在 19 9 1年 视 察 上 海 时 明 确 指 出 “ 海 过 去 是 金 融 中 上 心 , 货 币 自 由兑 换 的地 方 . 后 也 要 这 样 搞 。中 国 在 金 融 方 面 取 是 今 得 国 际 地 位 , 先 要 靠 上 海 ” 19 首 。 9 2年 党 的 十 四 大 的召 开 , 开 了 拉 上 海国 际金融 中心建设 的序 幕。20 0 9年 国 务 院 出 台 了 《 于 推 进 关 上 海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服 务 业 和 先 进 制 造 业 、 设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和 国 建
权 ” 根 据 国 际 国 际 中心 建 设 要 求 . 海 具 有 自 己 的 优 势 与 劣 势 。 上 上 海 建 设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优 势 : 、 济 基 础 厚 实 。金 融 中 心 1经
是 商 品经济 高度 发 展 的产物 ,是 经济 中心 功 能进 一步 增 强 的必
3 上 海 建 设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优 势 与 劣 势 、
国 际金 融 中心的建设 步伐 。 争夺金 融 主导权 。本 文结合 国际金融 中心 建设 所 产 生 的 经 济 效 应 和 当 前 宏 观 经 济 形 势 。 上 海 建 设 国 对
际 金 融 中 心 进 行 思 考 . 析 出上 海 的 优 势 与 劣 势 , 此 提 出 当前 分 由 上 海 建设 国 际金 融 中 心 所 面 临 的 几 大 挑 战 。 关 键 词 : 际金 融 中 心 ; 海 ; 济 效 应 ; 势 ; 势 ; 战 国 上 经 优 劣 挑
心 。但 面 对 4月 1 日的 股 指 期 货 全 线 大 跌 和 当 前 中 国 房 价 问 题 、 9 人 民币币 值等一 系列 问题 , 文对这 种 经济形 势下 上海 建设 国际 本 金 融 中心 进 行 思 考 。 2、 设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经 济 效 应 建

上莱的经济发展如何?

上莱的经济发展如何?

上莱的经济发展如何?1. 金融行业的崛起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金融行业一直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上海证券交易所、银行总部和各种金融机构的集聚,使得上海在金融领域屹立不倒。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上海的金融业也在不断创新,成为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聚集地。

2. 制造业和出口的贡献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出口贸易一直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上海的自由贸易区、外贸口岸和海关等设施的完善,使得上海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合作。

3. 服务业的崛起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在上海经济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上海作为国际城市,众多金融、商务、科技、教育、文化等服务机构纷纷落户上海,带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从高端金融服务到创新科技服务,上海的服务业正在不断壮大。

4. 创新科技的推动上海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上海的创新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

上海还建设了众多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为创新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

5. 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上海地方政府一直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扶持政策。

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创业等措施,上海政府积极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上海政府还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和人才来沪发展。

总而言之,上海的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上海正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上海将会继续发挥着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5挑战和3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5挑战和3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5挑战和3机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经国务院原则通过后,各界人士纷纷热议在当前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种路径。

本报继续约请关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府官员、金融业界人士及专家等,就此问题建言献策。

“沙盘推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六大思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还是相反?金融危机的到来,在对虚拟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

当前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虚拟经济可能过度收缩而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储蓄本身并非坏事,储蓄资金是投资和银行流动性的根本保障。

但压抑其他支出的过度储蓄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

从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过度消费同样有损经济的正常发展。

中国人固有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金融机构应该负责任地引导社会公众进行金融投资和消费。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创新仍然是金融业发展的灵魂和活力,要按“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开展金融产品的创新。

创新不仅需要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上,在金融监管上也存在创新的需要。

比如法律的适用问题、监管政策的调整和更新。

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基本工具和载体。

证券化的发展涉及到包括资本市场、信用评级、法律咨询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主体。

加上目前证券化发展中过度复杂化的倾向,监管部门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应对之。

【市场纪律与政府管制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不应改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市场机制而不是否定其作用,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

“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的缺点在此轮危机中暴露无疑,政府手段与市场手段对稳定经济发展来说缺一不可。

特别是在公司治理这一问题上,可以看出只靠市场纪律是远远不够的。

在包括FSA(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及美联储纷纷表态承认监管失误的背景下,政府如何形成更有效率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框架,加强包括财政部、央行及监管当局等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是下一步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上海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发展前瞻(胡奇冰)

上海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发展前瞻(胡奇冰)

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现状与前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胡奇冰指导教师:谭长贵摘要: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战略目标。

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金融市场功能逐步增强;但面对日趋现代化,复杂化的国际金融发展形式,仍有诸多亟待完善之处: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形成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实行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高端国际化的金融人才计划等。

关键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现状;发展前瞻Status quo and Future of Shanghai’s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Financial CenterAbstrac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construction is a strategic objectiv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and overall layout of modernization . After years of efforts, Shanghai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a basic system for financial markets established, financial markets func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Shanghai effectively promoted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and opening up,and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fac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modern form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ituation,Shanghai still needs a lot of urgent inprovements to be done:Building a sound financial market system;the formation of full range of finacial institutions systems;deepening financial openness;implementing self-training and introducting of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talents plan. By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trend ,we figured out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Shanghai.Keywords: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ancial Center; Status quo; Outlook引言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能参与世界经济对话的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的不足与改革建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的不足与改革建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的不足与改革建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的不足与改革建议摘要:建立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几十年来,由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导致一些地区性性和国际性的金融中心的出现。

金融中心的出现对地区和国家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也在上世纪末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

本文主要是从上海发展和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提出一些相关措施,以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更好建立与转型。

前言:国际竞争的根本,在于对国际金融主导权的竞争,在于对全球资本的控制权、支配权的争夺。

拥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一个大国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

上海作为我国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首选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其框架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上海通过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进入跨越性发展的时期,即中国金融中心、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建设同步进行。

但是,上海同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通过找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不足之处,将有助于找到影响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制约,从而制定出应对措施,以更好地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一: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不足1.金融机构集聚度不够。

虽然上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地,但是与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如美国、英国、日本),上海的外国金融机构数和金融中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与质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据统计,英国、美国、日本在1996 年时单离岸金融中心商业银行数就分别达:493.472.219家,其中外国银行分别为347.328.92家,远远高于在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

另外,质量上差距也较明显。

在上海本地的金融咨询机构中,目前还没有一家像麦肯锡、普华永道一样有国际影响的咨询服务机构,这种状况不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

2 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例如,证券交易量、交易品种较少,幅射能力差、资源配置效果不佳。

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之都探讨

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之都探讨

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之都探讨引言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枢纽,近年来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世界金融之都。

本文将探讨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之都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上海的优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基础设施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和贸易中心之一。

此外,上海拥有现代化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先进的通讯网络,为金融行业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开放的经济环境和政策支持上海一直秉持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设立。

中国政府对外资的开放政策也给予了上海许多税收和市场准入的优惠政策,吸引了许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或总部,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丰富的金融资源和人才储备上海拥有众多的金融机构和市场,包括中国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

这些机构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吸引了大量的金融人才聚集于此。

上海的金融人才储备庞大,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之都的影响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随着上海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上海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业务的重要中心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来此设立办事机构或参与投资,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的国际化进程。

地区金融中心的崛起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其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金融中心的崛起。

例如,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的设立,使其逐渐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

上海的发展也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经济和金融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和互补效应。

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上海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劣势及对策研究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劣势及对策研究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劣势及对策研究摘要:金融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邓小平,1991),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

从历史的角度看,上海拥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质,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就是远东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从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上海GDP历年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快、质量高,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是国内最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

目前,上海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已呈现出国际化的大趋势。

但从上海当前的各项经济指标与世界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上海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速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凸显其他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条件,而且是强势相对条件。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终目标模式应该选择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托、从制度设计上要服务全国和面向世界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要充分体现在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方面的单位和人士的服务上,提供的服务越好,上海的地位就越强。

本文立足上海金融发展目标现实基础,针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就提升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劣势;对策The disadvantage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centerAbstract: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nation"s competitiveness. Deng Xiaoping says, "China first has to rely on Shanghai to acquire internal standing" (Deng Xiaoping 1991). Making Shanghai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in China"s economicdevelopment.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Shanghai possessed the qualities of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s early as in the 1920s to the 1930s, Shanghai was the bigges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Far Ea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crement speed of GDP of Shanghai is faster than national average increment speed over the year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hanghai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a faster speed, more favorable tendenc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igher quality, which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Shanghai into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hanghai is a city that has the most potential t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system is initially built. Banking, securities, insurance, etc. have more and more the tendency of being internationaliz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the economic indexes of Shanghai and that of oth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o build Shanghai into a new financial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standing, we have to speed up to enhance the status of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highlight its favorable conditions, its absolute superiority. The ultimate target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s basing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system design should make Shanghai a functional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at serves China and faces the world.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should serve China as well as units and individuals in the world. With better service, Shanghai will have a higher standing.Basing upon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the target of Shanghai, and considering the restrictions in building Shanghai into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this thesis researches on how to enhance Shanghai"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Key Word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disadvantage ;countermeasure ;前言在拥有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磁悬浮列车之后,上海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更宏大的目标: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劣势

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劣势

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的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ersIndex,以下简称GFCI)是由伦敦金融城为提供一个较为直观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而制作发布的指数。

该指数从2007年3月开始编制,每半年更新一次,至今共发布8期。

在最新的第8期指数中包含了62个世界主要城市在作为金融中心方面的分数和排名,在此次排名中,上海上升到了第6位,是历次排名中最高的,同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8期排名的演变,上海排名从第6期开始有了显著上升,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正盛之时。

显然,中国在此次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为上海挣得了不少分数。

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势第一,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海政府的重视是保证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有力条件之一。

中央政府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雄厚的实体经济背景是支撑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即使在各种突发事件和经济过热期间,国民经济也实现了软着陆。

经济在保持两位数发展速度的同时,对外贸易持续攀升,出口形势一路向好,外汇储备屡创新高,进口产品也不断多元化,与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关系。

同时,国际投资日趋活跃,世界五百强企业纷至沓来,投资流入持续升温,逐渐跃入世界前列;对外投资活动日趋活跃,中国企业深入境外抢滩设厂或者收购兼并境外企业。

这些都为中国在世界上树立起了一个经济大国的形象。

尽管人均经济水平还不是太高,但国民经济总量无疑已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这为造就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可能。

从国内经济来看,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而上海又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大都市,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上海市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候选城市,另外,从国际视点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和第四大经济大国,就规模而言,中国的人口相当于10个日本,27个韩国和三个东盟,基于以上事实,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拥有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之一。
2 1 年 ,上 海主要金 融市场 总成 交额 达3 62 万亿 元 , 00 8 .3 i2 0 年增 长1 .倍 , “ ; 05 P  ̄ O1 十一 五 ”时 期年均 增长6 .% ( 18 图 1)。部分金融市场 的国际地位不断提 高。如上海证券 市场股 票 交易额位 居全 球第三 :上海 期货 交易所 期货合 约数量位 居 全 球商 品期货和 期权 交易所第 二 ,在 全球衍 生品 交易所 交易 量排 名第 1 位 ;上 海黄金 交易所黄 金现货 交易量 全球排名 第 1
短 期 融 资券 、人 民币 外 汇期 货 掉 期 、黄 金 期 货 、螺 纹 钢 期
货 、线材期 货等 金融 产品和 金融业 务陆续 推 出外 ,2 0 年 银 07 行间 同业 拆借 市场拆放利率 ( hb r S io )正式运行 ,已逐步成 为
货 币市场 、票据 市场 、债 券市 场和衍 生 品市场 的定价 基础 。
五”时期提高 1 .个百分点 ,位居第三产业各行业前列 。 4 1
完善 ,集 聚效 应逐步 显现 ,已发展成 为我 国具 有重 要影 Ⅱ 的资 向 金和 资产 管理 中心 ,对 外辐射和 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
2 1 年 末 ,上海拥 有各 类金融业 单位 9 0 ,1 2 0 年 00 1家 : 0 5 L
末增 ) 3 3 J 8 家。从新增 金融机构 的类型 看 ,中国金融期 货交易 B
4 个百 分点 。 其 中股票 累计 筹 资额 19 万 亿元 ,增 长57 .4 .倍。 2 1 年 ,上 海金 融市场 融资 总额在 全国 融资 总额 中所 占 比重 00
达 2 .% 。 24
金融 市场 改 革创新 步伐加 快 ,金融产 品 不断 丰富 ,市场

东方之珠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与未来

东方之珠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与未来

东方之珠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与未来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引擎和东方之珠的代表,一直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环球金融中心(Global Financial Center,简称GFC)作为上海金融体系的核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建设的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角度,探讨东方之珠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

一、建设先期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业发展的中心之一,开始着力打造起自己的金融中心。

首先,上海积极引进国际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吸引国际金融业参与者。

其次,上海加大法规建设,加强金融监管,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次,上海提升自身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国内金融业务的支持和服务。

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凭借各种有利条件的相互融合发展,迅速崛起。

2009年,上海成功承办了世博会,这使得上海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此后,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设现状截至目前,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已经初见规模,并且逐渐在国内外金融界崭露头角。

首先,上海已经拥有了一批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业务。

其次,上海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已初具规模。

再次,上海的金融科技创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科技的应用正逐渐渗透各个金融领域。

此外,上海也成功申请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试点城市,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建设挑战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国际金融业务在上海的占比相对较低,还需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和公司落地。

其次,上海的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需求。

再次,上海的金融科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提升金融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四、未来展望尽管面临挑战,但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发展仍然前景广阔。

首先,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和金融改革将为上海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企业提供机遇。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诸多优势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诸多优势
的流 动 ,为发 展 中国 家带 来新 的金 融危机 隐 患 。
彭 兴 韵 (中 国 社 科 院 金 融 研 究 所 货 币 理 论 与 货 币 政 策 室 主 任 )
老 7业 地 整改进 足 筒 =
哈尔滨 属于 内陆边 疆省份 ,改革 开放相对滞 后 ,经济 市场化 、外 向化程 度较低 ,老工业基 地又形成 于计划经 济时期和我 国 工业 化初期 阶段 ,体制性 、结构性 制约 因素积 淀较 深 。突破老工 业基地 的困境要 求我 们求变 ,国家政 策的 引导 推动我们求 变 。 而 老 工 业基 地调 整 改造 ,决 不 只 是 简 单 地脱 困 ,而 是 从 ‘ ’到 ‘ ’的脱 胎 换 骨 过 程 。 老 新 按 照 新 型工 业 化 的 要求 ,坚 持 内增 活 力 、外 借 助 力 ,以新求 变 、 以新 图 强 ,并 着 力在 ‘ ’字 上下 功 夫 。 其 中 ,国 新 企 的改制 、配 套改革 和提 升竞争 力等 方面能 够顺 利完成 ,为 哈尔滨 老工业 基地 的发 展奠定 了基础 。在 改革 的实践 中 ,我 们探 索并 创造 性地运 用了具有较 强指导性 和操作性 的运营增值 攀强发展 、增资扩股 战略 重组 、跨国 重组 内外互动 等模式 , 大地推 极
| : 海建 没 际 金融 I 心其 有 渚多优势 l l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 快速的增长 ,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现在我国已是
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 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了 中国
必须建设国际金融 中心。当中国在- 世界经济 中的 权重不断加大的时候 ,中国的发展需要建设国际 金融 中心,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致力于国 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目前 ,综合各方面条件 ,特 别是从历史条件和区位条件来看 ,上海具有诸多 优势 ,可 以建设成为—个具有 中国特色的国际金

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发展稳健性分析——以上海、北京、深圳、纽约和伦敦为例

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发展稳健性分析——以上海、北京、深圳、纽约和伦敦为例

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发展稳健性分析——以上海、北京、深圳、纽约和伦敦为例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发展稳健性分析——以上海、北京、深圳、纽约和伦敦为例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的金融中心日益涌现,发展变得日益重要。

国际金融中心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上海、北京、深圳、纽约和伦敦这五个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中心为例,对它们的金融发展稳健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

一、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稳健性分析: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惊人的金融发展成就。

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着良好的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效应。

然而,上海目前的金融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金融监管环境亟待完善和金融风险防范不够健全等方面。

二、北京金融中心的发展稳健性分析: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金融业。

北京的金融中心具有政府资源优势和人才聚集优势,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的金融创新中心之一。

然而,北京作为新兴的金融中心,其金融发展还较为初级,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市场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深圳金融中心的发展稳健性分析:深圳近年来以其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深圳的金融中心发展具有自由度高、包容性强等特点,并且得到了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

然而,深圳的金融中心建设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够成熟和金融风险管控需要加强等。

四、纽约金融中心的发展稳健性分析: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纽约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纽约的金融中心发展稳健性较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规模和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纽约金融中心也存在监管标准过高、金融风险扩散风险、金融创新速度过快等问题。

五、伦敦金融中心的发展稳健性分析:作为英国的金融中心,伦敦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金融监管机构健全。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介绍资料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介绍资料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介绍资料1. 引言1.1 概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作为一座世界级的超高层建筑群,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

它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集商业、办公、金融服务、创新平台以及观光娱乐设施于一体。

该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打造一个独特的城市地标,还对上海及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地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展开介绍,由背景介绍、功能与特点、影响和地位以及结论与展望四个部分组成。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概况、历史发展以及其在商业、金融和观光领域的重要功能和特点。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该项目对上海及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它对全球金融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该项目的发展前景。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内容,使他们能够对该项目在城市发展和全球金融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有深入的认识。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背景介绍2.1 建筑概况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号。

该建筑高度达到632米,共有128层,是亚洲最高的摩天大楼之一。

其独特的设计概念和创新的建造技术使其成为当代建筑领域的典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被誉为城市的地标,也成为了全球金融行业和商业界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象征。

2.2 历史发展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于2008年正式启动,并在2014年落成。

它是由国内外一流设计师和工程师团队合作完成的。

在建设过程中,他们运用了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经验,克服了诸多挑战,确保了这座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不仅是一项创新性工程项目,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果之一。

2.3 地理位置与交通便利性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浦东新区的商务核心地带,毗邻陆家嘴金融中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成为上海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上海是否可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上海是否可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上海是否可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上海是否可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我的分析路径是首先分析其背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再分析上海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劣势,再给出自己的评论。

背景:2009年4月29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迎来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意见》的出台,宣示了中国政府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态度,中国政府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关起大门、封闭金融市场。

中国内地计划202 0年之前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规划中的一部份。

内地有意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尤其是环球金融危机后,美元因美国政府负债累累而受压。

一个更广、更深、发展更完善的金融市场将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定义:关于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念,大概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金融中心是金融复合的概念。

一般谈到金融,最基本的单位是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一起构成了金融业,金融机构经营运作形成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等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并形成综合效应就称之为金融中心。

上海的目标是建设金融中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发展金融机构。

第二:金融中心是辐射范围的概念。

从辐射范围和能力看,金融中心有几类,第一类是境内中心,主要是以境内为主;第二类是区域金融中心,指在全球的一定区域内,有一定辐射范围;第三类是离岸中心,和境内相区别,主要是为境外服务;最后一类是国际中心,更准确说叫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公认的是纽约和伦敦,上海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全球金融中心。

第三:金融中心是数量规模的概念。

可分为两个指标,一个是绝对量的指标:绝对的规模能级,是指各类金融资产、金融交易的规模等;另一个是相对概念指标:即集聚程度,是指规模相对全球的占比。

第四:金融中心是综合功能的概念。

一般来说,金融中心至少有以下五个功能,即产品定价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市场信息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的中心建设面临的内外环境与问题

上海国际金融的中心建设面临的内外环境与问题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内外环境与问题曩l1.特稿{i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葺誓的内外环境与问题口尤安山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各方的积极努力,上海已基本确立了国内金融中心地位,目前正在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但与国际着名金融中心相比,上海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市场化,国际化程度偏低,制约了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机遇,突破难题,乘势而上,是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内外发展环境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亚洲尤其是东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崛起,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面临着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首先就外部环境而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不断加速,规模日趋庞大,这无疑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据统计,1980 至2005年间,全球金融资本的规模从12万亿美元上升到140万亿美元,到2010年,将超过200万亿美元,其中增长最快的将是股票和私人债券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资本.2006年,金融资本的增长已在7.5万亿美元上下浮动, 相当于全球GDP的15%还多.,■07象2一0一.i:毒伴随着亚洲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消费的增长,2005年,亚洲的金融服务收入已占全球收入的20%,这一比例可望在2015年超过25%甚至30%.目前,全球前1000 名企业中,已有21%的企业将总部设在了亚洲,这一比例预计将在2010年达到30%.如果说,2004年在全球前十名的银行中,还没有一家将总部设在亚洲的话,那么现在,包括市值最大的银行在内的全球十大银行中的三家都将总部设在中国.可见,亚洲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和资本市场的持续增长都预示着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中心.幸邕已腹墼孽一曼,薯拿事_l善琦~随着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不仅已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中心,也已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到中国去发展,去淘金,去展示自己的潜能,已成为海外投资者的时髦话语.特别是海外华人,经过几代人的打拚,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不仅在某一领域创造了自己的企业王国,而且时刻关注祖国经济的发展,并愿为之贡献自己的财力和智力.其中不乏世界一流的华人金融专才, 他们虽然不居住在中国,但都愿意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们不仅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相当的操作经验和应对能力.他们的加盟必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快速地发展,也必将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其次就内部环境而言:{曩IllI鲁土一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日益增大,2007年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在日益扩大,上海证交所目前的市值是19万亿人民币,是五年前3万亿的6倍多:中国的金融资产也迅速增长,三年前谁曾想象到,中国不仅会有1.4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还有非常多的居民储蓄.从全球资金流动看,根特稿鼗据有关机构的调查分析,在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前1O个因素中,中国已跻身前5个.由此可见,中国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决策者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一上海已经拥有主要金融设施.上海是多家外资银行的总部所在地,同时拥有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亦是中国的金融孵化中心.目前中国唯一的拥有自己品牌的信用卡公司一一银联,其总部及信息处理中心就落户上海;中国的59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有3O家在上海;中国9家保险及资产管理公司中有5家在上海,管理中国1/2的保险业资产.上海也位居中国“宜居城市”之首.0j?_t一上海的历史和禀赋优势使其当仁不让地成为投资者首选.在十大外资金融机构中,美国国际集团和汇丰银行均在上海成立地区总部.与新加坡,香港等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从长期发展看,上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及潜力,在今后的五年,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完全有条件能够最终成为类似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总而言之,自上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一经公布,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的震动,上世上海投资幽蒜特稿纪2O,3O年代上海远东经贸中心的繁华景象,仿佛又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些具有长期发展战略眼光的人,无论是政府要员,金融家,还是专家学者在分析判断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时,都认为中国的金融中心首选上海.不论对与否,它都代表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反映了世界对上海的信心与期待,这对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海雹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突破豹几个问毋庸置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目前,外资银行主报告行三分之二在上海:上海现有金融机构689 家,为历史上金融机构聚集之最, 其中外资和中外合资的金融机构约300多家,占50%以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轮廓已初步显现.但必须指出的是,尽管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面临着有利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但鉴于国情,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主要是靠政策来推动的,所以它越是向纵深推进,遇到的阻力就越大,需要突破的难题也越棘手.目前,上海正处于处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瓶颈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步迈不好,2020年初步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诸如如何处理同北京,天津等地的关系,人民币自由兑换, 如何发展知识密集型金融产品与市场等问题,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淫j矗奠毫童~一j克{屯#00■综观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等世界着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轨迹,他们之所以能吸引大量世界顶尖的金融人才,聚集了众多世界知名的金融机构,成为国际资本运作以及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中心,其主要原因之一即是他们采取相对较低的税率,使这些金融机构与专才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自身利益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如何集聚世界一流的金融机构,一流的金融人才,是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重大问题之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使许多海外知名的金融机构,人才,特别是海外华人专才都想到中国, 到上海来~展身手.但由于目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率很高(最高为45名,而香港只有15名),再加上从香港飞到上海,北京,新加坡,东京属三小时飞行圈,非常方便,所以这些世界知名金融机构一般都把其总部放在香港.他们虽然经常来上海,北京等地,但却住在香港,享受香港的低税率.因此,上海要想更多的国际顶级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要吸引国际顶级金融人才,使他们不再从香港和新加坡每天飞来飞去,而是留住上海,就必须逐渐将税率降下来,直至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当然,中国的税率改革,不仅仅是因为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而是要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利益. 但目前的高税率,已不能起到鼓励人们合法交税的积极作用,更不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纵深推进,以及中国金融业的国际接轨.海外不少雄心勃勃年轻有为的专才基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很愿意到上海和北京等地来发展,如果让他付出高于15 %但低于2O%的税率,当然没有问题,但要付45名的税率,他就会犹豫而裹足不前.毫无疑问,高税率已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向前推进的重要障碍之一.从中国的国情以及上海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近期中国税制改革不可能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能否从以下几方面来缓解高税率的问题.首先,可否考虑在上海设一个低税率的金融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许多放权让利政策,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素有免税天堂之美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希望引入一些非常重要的金融业务,比如说像交易平台,但税收是一个实在的问题,因此,可否考虑在上海设一个低税率的金融区?在这个金融区里所实行的税率,即使不能到达香港现在的水准,至少也要跟他差不多,比方说15%一20%这一区间,这样才能对机构,人才有吸引力.其次,通过执行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来实现降低实际税率.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之间都签有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即避免双重征税,又可保持相对低税率. 比方说,新加坡与德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如果德意志银行在德国盈利的话,他们既可在德国纳税,也可在新加坡付税, 德国的监管者承认新加坡的税收, 允许你付2O%的税率,不必在德国交税了.由于德国的税率高于新加坡,所以德意志银行就会选择在新加坡纳税.上海是否也可以考虑通过执行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来实现降低实际税率,如果你来自香港,我给你15%与香港一样的税率,如果你来自新加坡,我给你2O%与新加坡一样的税率, 这样对海外人才就没有多大的损特稿失.这样也不用急于改变整个中国的税制.因为,中国已经有了双重征税的协议,对于税收管理者来讲就是如何应用协议的问题.中国如果能让来中国工作的各国人才都能享受与他们所在国相同的税收待遇,这样就会逐渐地把整体实际税率降低,中国的税收环境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善.0争|...一|■童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适宜,宽松,创新的环境.如果什么事都高度管制,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国际金融中心将难以形成和持续发展.伦敦之所以超越纽约,原因就在于它的监管环境比较好,同时有一个单一的监管者FSA(英国金融服务局),而美国整个监管环境中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声音,特别是”萨班斯法案”出台后,监管成本大大提高.但相比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中国的监管环境也许更成问题.中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确实是两部很好的法律,覆盖面很广,但执行起来往往走样,不遵守规则,解读时亦非常具有弹性,从而导致不同的解读方法.由于监管机构都在北京,所以每家国际金融机构都得飞到北京来获得许可.如果上海监管机构的力量得到相应的加强,特别应该在审批产品和审批新的创新方面有更大的权限,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在上海本地得到解决, 不用每次都飞北京,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更可以提高效率,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目前,只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沪建立了上海总部,也给了上海总部一定的审批权利,而其他的监管机构还未见有进一步的举措.把上海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妇一海囊特稿的历史重任,而不是一个区域性的项目.中国有很多诸如证监会, 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在国家的层面上也需要协调监管环境. .’_l_㈠?尊毯:fl一一,●’,~众所周知,香港,新加坡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在既无资源又无巨大的本位货币的不利情况下,完全凭借自己的智慧,努力创造出来的,所以非常了不起.但上海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无论从区域, 还是从历史上看,上海位于亚洲大陆的最东端,是长江流域的龙头,也是亚洲大陆的龙头(当然亚洲大陆还有珠江流域,香港就处在珠江流域的龙头位置),它所辐射的是长江流域.上世纪初,当香港和新加坡还是小渔村的时候, 上海已经是闻名世界的远东经贸中心了.只是由于l949年以后体制的原因,上海的经济发展才与国际主流社会相脱节,先后被东京,香港,新加坡超过.然而这种由于体制原因而造成的落后,在人类史和市场发展史上只是一个短暂的事件,只要市场竞争持续下去,它必然在地理上,地缘政治上,经济体制上回归自然.而回归到自然,上海的地位就无可替代, 日本只是一个岛国,二次大战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它没有像上海那样的龙头地位.新加坡,香港和迪拜等地方,可能是一个区域性或是世界性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它们和伦敦,上海, 东京,纽约,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伦敦是一个以英镑为基础的金融市场,纽约是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包括债权市场,股票市场.东京虽然没有伦敦和纽约那样发达,但东京是以日元为基础的金融市场.上海有可能形成一个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融中心,在这一点上它很像纽约,而这个条件是新加坡,香港和迪拜所不具备的.正因为如此,上海可以成为一个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的融资中心,因为人民币到了这个发展阶段,可以作为本位货币来进行股票和债券的融资,且可以面向世界进行,可以让集资主体换成各种可兑换货币.这些事情可以在上交所,上海的银行间金融市场,上海外汇交易中心这些平台上做.可以考虑将来让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在中国上海发人民币的股票,然后他们自己可以换美元拿出去.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流动性过剩,有这么多金融资源,它完全可以支持外资企业在上海发人民币股票及债券.这样一旦做起来,人才就自然会聚集到上海.境外公司在上海交易所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债券,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有效途径.只要符合上海交易所的发行条件,符合中国的法律,上海交易所应考虑让它发行.香港最近发行了人民币债券,它的结算和清算是由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人民银行的深圳分行一起做的.当人民币国际化之后,能够在伦敦,纽约使用的时候,上海也应该成为人民币的结算和支付的中心. 三,维柬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尽管存在着不少需要突破的难题,但发展前景看好.近10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获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目前,外资银行主报告行三分之二在上海;上海现有金融机构689家,为历史上金融机构聚集之最,其中外资和中外合资的金融机构约300多家,占50% 以上i以证券,期货,金融衍生品为特征的基础性的资本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目前,上海正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在进一步巩固国内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未来几年,上海应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方面,重点推进创新和扩大开放,完善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金融金融市场体系,加快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促进金融市场开放.在时间节点上,上海将在20l0年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央确立的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既定目标,一定会实现.(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经所) 一资~投海_。

浅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浅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过 十 多 年 的 努 力 ,上 海 的 金 融 集 聚 和
辐 射 功 能不 断 增强 ,金 融 市场 体 系 曰
益 完 善 ,成 为 全 国 资 金 、 资 本 市 场 中
J 。
上 海 建 立 国 际 金 聃 中 心 具 有 现 实 发展 条 僻优 势
发达 国 家的 经 验 表 明 ,在 主 要 国
■ 孙瑞雪 / 文
国 塞羞 蓑 掌
地 区 范 围 , 而在 更 大 的 国 际范 围 内成 为金融 中枢 。2 0年 3 2 日,国务 院 09 月 5
沈 阳 、成 都 、郑 州 、南 京 等城 市 也 以
不 同 的声 音 发 出 了 “ 立 金 融 中心 ” 建 的呼 声 。然 而 在新 的发 展 形 势 下 ,尤
际 金 融 中心 目标 的 城 市 。此 后 ,北京
也 掀起 了一 股 建 立 国 际金 融 中心 的 热
潮 。 而 继 上 海 、 北 京 之 后 ,深 谙
“ 经
济 发 展 、金 融 先 行 ” 道 理 的 各 地 政
府 ,纷纷 把 目光 投 向 了 “ 融 中 心 ” 金 四 个 字 ,深 圳 、 天 津 、广 州 、 大 连 、
沪 地 区 ,成 为 中国 政 治 经济 和 财 政金
融 的 中 心 ,上 海 金 融 市 场 得 到 了 空 前 的 发 展 。 那 时 的 上 海 是 中 国 银 行 业 的 诞 生 地 与 集 中地 ,金 融机 构 的数 量 众 多 、 资 金 实 力 庞 大 , 并 逐 步 形 成 了 与 当时 国 际 接轨 的各 类 金 融 市场 ,市 场 交 易 的 活 跃 程 度 在 远 东 首 屈 一 指 。 当 时 上 海 的 金融 环 境 ,不 但 自由化 程度 相 当 高 ,开 放 度 也 很 高 , 同 时 , 上 海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内外环境与问题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内外环境与问题

策者 考 虑 的最 重 要 因素之 一 。


~ 一
了良好 的外部环境。据统计 ,1 8 海外华 人 ,经过几代 人的打 拚 ,他 90
上海 已经 拥有 主要金融 设施 。
至 2 0 年 间 ,全球金融 资本的规 们 当 中的许 多人 不仅 在 某 一领 域 上海 是 多 家外 资 银 行 的总 部所 在 05 模从 1 万亿美 元上升到 1 0 2 万亿 创造 了 自己 的企 业王 国 ,而 且 时 地 ,同时 拥有 中国 最 大 的证券 交 4 美元, 2 1 年 ,将超过 2 0 到 00 0 万亿 刻关 注祖 国经 济 的发 展 ,并愿 为 易所 ,亦是 中国 的金 融孵化 中心 。 目前 中国 唯一 的பைடு நூலகம் 有 自己 品牌 的
在全球 前 十 名 的银 行 中 ,还 没有 大 ,2 0 年有 望超过德 国 ,成为仅 从 长 期 发 展看 ,上 海具 有 不 可替 07

家将 总 部设 在 亚洲 的话 ,那 么 次 于美 国 、 日本 的世 界 第 三 大经 代 的地缘政治 、经 济、文化条件及 济体 。与此 同时 ,中国的金 融市场 潜 力 ,在今后 的五年 、十年 、或更
全球金 融市场最重要 的前 1 个 因 O
个 洲经 济 发 展 的 中心 ,也 已成 为世 素 中,中国已跻身前 5 。 由此可
界投资的热 点。到中国去发展、去 见 ,中 国已成 为全 球 金融 市 场决
淘金 、去展 示 自己的潜能 ,已成 为 海外 投 资 者 的时 髦话 语 。特 别是
此 ,在 当今 世界 经 济和 金 融全 球 化 进 程 日益 深化 的 大背 景 下 ,如
何 把握 机 遇 ,突破 难题 ,乘 势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作者:周光友,罗素梅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9期摘要:国际金融危机或将撼动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面临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明显滞后,金融资源聚集度不高,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及高端金融人才缺乏的挑战。

为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集聚和配置金融资源,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吸引和培养全球性的高端金融人才。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中心;机遇;挑战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081-02一、引言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和伦敦的地位已经撼动,原有的国际金融格局或将随之改变。

这对于快速崛起的中国而言,机遇要大于挑战,提高自身在国际经济与金融中的地位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化“危”为“机”是中国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

为此,国务院也审时度势地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首次提出了建设“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及“在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时间节点要求。

这对上海成功地抓住发展机遇,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与挑战根据伦敦金融城2010年3月公布的对全球75个金融中心进行的最新调查,伦敦与纽约首次并列全球第一位,香港紧追在后,中国大陆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是深圳(第九位),上海排名第十一位,北京则比去年大幅上升八位,排名第十五位,中国台北市排名第二十一位。

而在2010年7月发布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上海的综合排名名列全球第八位,其中,在成长性单项排名中居世界各国之首,但有的指标排名二十位之后,这将上海的“短板”暴露无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劣势
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的排名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以下简称GFCI)是由伦敦金融城为提供一个较为直观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而制作发布的指数。

该指数从2021年3月开始编制,每半年更新一次,至今共发布8期。

在最新的第8期指数中包含了62个世界主要城市在作为金融中心方面的分数和排名,在此次排名中,上海上升到了第6位,是历次排名中最高的,同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8期排名的演变,上海排名从第6期开始有了显著上升,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正盛之时。

显然,中国在此次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为上海挣得了不少分数。

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势
第一,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海政府的重视是保证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有力条件之一。

中央政府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雄厚的实体经济背景是支撑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即使在各
种突发事件和经济过热期间,国民经济也实现了软着陆。

经济在保持两位数发展速度的同时,对外贸易持续攀升,出口形势一路向好,外汇储备屡创新高,进口产品也不断多元化,与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关系。

同时,国际投资日趋活跃,世界五百强企业纷至沓来,投资流入持续升温,逐渐跃入世界前列;对外投资活动日趋活跃,中国企业深入境外抢滩设厂或者收购兼并境外企业。

这些都为中国在世界上树立起了一个经济大国的形象。

尽管人均经济水平还不是太高,但国民经济总量无疑已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这为造就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可能。

从国内经济来看,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而上海又是长江
三角洲的核心大都市,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上海市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佳候选城
市,另外,从国际视点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和第四大经济大国,就规模而言,中国的人口相当于10个日本,27个韩国和三个东盟,基于以上事实,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拥有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三,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形成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之一。

如图三所示,当前,我国主要的金融市场已经落户上海金融中心。

这些市场
又吸引基金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云集上海,因此,上海已
经具备了完整的“金融产业链”。

新金融产业的发展必须在已有金融产业链中寻找和确定自己的位置,这意味着上海金融中心的“金融产业链”具有自我扩充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发展机制。

另外,上海“金融产业链”的形成为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已有“金融产业链”的外部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第四,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
竞争是持续存在的,而且随着资源的稀缺性和招商引资的狂热性,原有的地区经济平衡逐渐被打破,各自为战越演愈烈,从而削弱了原有经济中心的影响力。

但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的实施,十几年的实践使上海稳固成为长三角的经济龙头,而当前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措施的实行,使上海如虎添翼,为其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增添了砝码。

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为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经济基础。

对世界而言,如果提到中国的金融中心,非上海莫属,提到上海的金融中心,非浦东陆家嘴莫属,这一简单明了的逻辑推理表明上海陆家嘴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品牌。

这正是许多世界著名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陆家嘴的原因之一。

对外资金融机构来说,落户陆家嘴这一事实本身可以发挥巨大的广告效应。

而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落户陆家嘴又可以进一步起到强化上海金融中心品牌优势的作用。

第五,成熟的商业环境也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人文环境、人才环境、办公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执法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属于商业环境的内容。

与中国其
他城市相比,上海的商业环境更接近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和水平。

这一现状使外资金融机构更倾向于落户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是物流、信息流、人才流和技术流的完美统一。

综观当今的上海,航空客运触角逐渐向全球延伸,人员往来方便快捷;通信技术逐步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电话、传真、网络、电子邮件、多媒体技术将全球变成一个地球村,远洋联络同步进行,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落户上海,使上海日益成为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

这些都为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准备了物质条件。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北京,而外资金融机构的中国总部基本上都设在上海,这意味着前者重视政治环境,而后者更重视成熟的商业环境。

对国内金融发展来说,也许政治环境非常重要,但是对国际金融
中心的发展来说,具备成熟的商业环境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一)市场化程度方面存在的不足
图1:中国1999-2021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2:香港2021-2021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率
数据来源:IMF
第一、金融结构仍然制约上海竞争优势的进一步提升。

一国的金融结构通常决定了金融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往往直接融资更为发达。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大功能即是提供直接融资。

一方面,直接融资的发展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强化债务的硬约束,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降低整个
经济体系对于银行的过度依赖,分散社会经济的风险。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直接融资发
展并不乐观,从图1可以看出,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一直占据着整个社会资金供给
的主要部分,其中2021年间接融资的比例超过80%。

从图2可以看出,香港具有较为稳定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直接融资的比例一般都保持在40%左右,这与香港发达的资
本市场及丰富的专业人力资源是分不开的。

这也是上海与香港相比的一个主要差距。

第二、利率市场化程度还较低。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变化能反映市场供求双方对
于资金需求的变化,是保证社会资金供求平衡的重要指标。

从新加坡来看,其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实现了利率自由化,这为其成为亚洲离岸美元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也在2001年完成了完全利率自由化的工作。

而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利率并未完全自由化,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尚未形成,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仍然由人民银行规定,此外我国的存
贷利差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样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方面是银行等金融机
构由于拥有相对较高的利差收益,因而缺少进行产品和业务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非市场
化的利率水平容易导致对资金的过度渴求,进而引发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业。

第三、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市场化的专业金融信息平台。

目前,路透(Reuters)和
彭博(Bloomberg)两大国际金融信息平台主导着国际金融市场相当领域的高端信息服务,而这也正是伦敦和纽约掌握全球经济金融信息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基础。

目前,“新华08”以及万得资讯等在国内市场信息服务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彭博和路透等相比,在时
效性、方便性和服务性方面仍存在差距。

上海目前尤其缺乏具有相当影响力、跨市场、市
场化的本土专业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平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