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黄河文化·黄河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黄河文化·黄河精神

作者:侯耀忠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20年第12期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千古流传的、引以为豪的、顶礼膜拜的圣河,又称之为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黄河,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主要集聚地也是黄河。岁月沧桑、古往今来,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力、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是任何一条河流都替代不了的。

这条大河,从西向东跨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大平原,长达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这条大河滋养了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黄河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得天

独厚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自然植被资源、生态宜居资源,而且还有滋养民族心灵、生长民族智慧、创造民族辉煌的,博大而丰厚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翻开中国历史,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有300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充分显示出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极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黄河,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根魂

黄河,古代称“大河”“泰河”,《汉书·西域传》称“中国河”。从“根”上讲,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遗址中,就发现被火烧过的动植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用火的遗迹。作为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伏羲氏和其后的炎黄二帝,其开创伟业、施展雄才大略的地域就在黄河流域。我国考古学家从黄河流域发现,距今9000—7000年的中原的裴李岗、磁山文化,陕西的老官台文化、甘肃大地湾一期文化、山东的后李和北辛文化,距今7000—5000年的史前中華民族最灿烂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著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以及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都是在黄河流域发生、发育、发展起来的。这些璀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聚落形态、不同复杂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这一独特的、漫长的历史演进,是中华民族由蛮荒岁月迈向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中华民族就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河南巩义双槐树距今5300年前的巨型聚落遗址的发现,竟然有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七星的天文遗址,还有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这充分表明了5300年前后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对“七星北斗”的崇拜和养蚕缫丝的兴盛。这座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考古学家建议命名为“河洛王国”。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域的关键资料。巩义双槐树遗址,成为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的源头所在。在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黄河流域发现20多座当时的城址,如山西襄汾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山东章丘城子窑等。之后,夏商西周三代五朝,乃至秦汉以后的历朝历代国都,都几乎选择在黄河流域。2002年启动的国家科技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8个选点,均分布在黄河流域;史学界确认的我国八大古都,位于黄河流域的就有5座。它们不仅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文明的成就,也是数千年中国王朝文化的缩影与载体。可见,黄河文明事实上已成为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标志性、引领性的最高、最成熟的文明。同时也决定了黄河文明在国家形成之前,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重要的主导性、标志性文化。

要认识远古文化、先秦文化、汉魏文化、唐宋文化,要认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要了解黄河流域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区域文化,要了解黄河流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就,都离不开黄河。五经之一的《周易》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赋予了黄河的神圣性,使得黄河具有了“神河”的形象。古人还把黄河与泰山齐名,当作山河永存、国家永存的象征。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像一条巨龙,从青藏高原之巅腾飞,在黄土高原上盘旋,浊浪滔天,一泻千里。这种波澜壮阔的景观,在先民们眼里是一条气势恢宏、活灵活现的龙的图腾。先民们对龙的崇拜,也意味着对母亲河——黄河的崇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先生认为,自国家诞生之日起,黄河文化就是国家文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中华大一统,是以黄河文化为核心而凝聚和发展起来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恢宏的史诗。同时,黄河文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为深厚、最为核心、最为坚实的文化根基和历史依据。黄河培育出的中华民族恢宏的气度、博大的情怀和包容、宽厚的民族品性和精神品格,使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凭风云际会,独领风骚。

黄河,培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智慧

据《汉书·沟洫志》记载,自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黄河流域活动范围不断拓展、扩大。当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逐渐为崇尚黑陶的龙山文化所代替时,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将彩陶传统发展至高峰,其后诞生的齐家文化,明显具有早期政权与国家形态的重要标本而备受关注。黄河流域诸多史前文化遗存与上古神话相印证,生动体现了黄河流域先民们的惊人的创造智慧。

进入文明社会后,夏朝末年,先民们就在黄河流域发展完善了农耕文化体系,并形成了礼乐制度的雏形。夏文化起源、发展、壮大于黄河流域,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早期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具有里程碑意义。春秋时期,礼乐文化在整个黄河流域成熟光大,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从古代到近代、现代,黄河流域长期居于中华民族的中心地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往往都是在黄河流域交流、交汇、交融,并且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高度,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前进方向。来自黄河流域腹地的丝绸珍宝、生产技术乃至文化典籍,对亚洲和西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文献记载或是考古发现,都足以证明黄河流域是中国人类起源与早期文化的源头所在。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黄河流域还表现为史前文化的无断层。文脉不断,延续至今。这种连续性和系统性是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无不闪烁着黄河文化的底色。

从中国历史的开篇到北宋末年,伴随着黄河流域政治格局的形成及演变,流域内的各种文化百花竞放、蔚为大观。仅以河南为例,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群体,在上古时期就活动在中原,成大业于河南。比如,西华有传说中的盘古女娲历史文化遗存,淮阳有伏羲太昊陵,新郑有黄帝故里,新密有古城寨遗址,偃师有二里头文化遗址,郑州有大河村文化遗址,安阳有商都遗址。黄河培育了中华民族人文思想、民族精魂,凝结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和哲学理念。在中原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呈现得最为集中、最为完整、最为成熟,其影响力、辐射力最大。有流传久远的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伏羲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等,并且涌现了子产、列子、韩非子、李诫、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欧阳修等一大批先贤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