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高二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一)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4)旬有五日而後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國(通"耐",能)(6)禦六氣之辯(通"變",變化)2.古今異義(1)腹猶果然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2)眾人匹之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人,大家(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4)窮發之北古義:毛,草木今義:頭髮(5)小年不及大年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3.一詞多義(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而禦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聖人無名(名詞,聲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裏指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4.詞類活用(1)名詞用作動詞。

而後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往南飛)(2)使動用法。

德合一君(使……滿意)/彼於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二、文言虛詞之:(1)助詞,的。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其翼若垂天之雲(助詞,的)(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鵬之徙於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3)代詞,它。

而莫之夭閼者(4)代詞,他。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詞,這些。

之二蟲又何知(6)動詞,到,往。

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而:(1)連詞,表修飾。

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決起而飛(2)連詞,表轉折。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3)連詞,表並列。

人教版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年级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1.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4)旬有五日而後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國(通“耐”,能)(6)禦六氣之辯(通“變”,變化)2.古今異義(1)腹猶果然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2)眾人匹之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人,大家(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4)窮發之北古義:毛,草木今義:頭髮(5)小年不及大年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3.一詞多義(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而禦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聖人無名(名詞,聲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裏指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4.詞類活用(1)名詞用作動詞。

而後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往南飛)(2)使動用法。

德合一君(使……滿意)/彼於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三、文言句式1.判斷句(1)此小大之辯也(“也”表示判斷語氣)(2)《齊諧》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3)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2.省略句(1)翱翔(於)蓬蒿之間(省略介詞“於”)(2)且舉世譽之而(宋榮子)不加勸(省略主語“宋榮子”)(3)眾人匹(於)之(省略介詞“於”)(4)眾人匹之,(眾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語“眾人”)3.疑問句(1)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奚以為,表示疑問語氣)(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問語氣)(3)彼且奚適也(“奚”,表示疑問語氣)4.倒裝句(1)而莫之天閼者(夭閼之,賓語前置)(2)彼且奚適也(適奚,賓語前置)(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賓語前置)(4)覆杯水於坳堂之上(於坳堂之上覆杯水,介賓短語後置)(5)翱翔蓬蒿之間(於蓬蒿之間翱翔,介賓短語後置)2.高三年級語文必修五知識點字詞:沉悶、夢幻、嫦娥、誕生、落伍、翌年、醞釀、苛刻、橫亙、輝煌、蓊蓊鬱鬱、彌望、嫋娜、羞澀、渺茫、霎時、宛然、脈脈、酣眠、參差、斑駁、峭楞楞、倩影、梵婀玲、妖童媛女、鹢首徐回、棹、纖腰、斂裾、嬉遊、消受、獨處、瑣屑、踱步、混沌、混水摸魚、潭柘寺、皇城人海、一椽、馴鴿、落蕊、落寞、啼唱、嘶叫、歧韻、頹廢、散文鈔、猗鬱、蕈菌、蔥蘢、婆娑、淅瀝、瞥見、移徙、陸蠡、氓、蚩蚩、愆期、將子無怒、垝垣、爾蔔爾筮、咎言、載笑載言、於嗟鳩兮桑葚、猶可說也、其黃而隕、自我徂爾、淇水湯湯、漸車帷裳、罔極、靡有朝矣、咥笑、夙興夜寐、隰則有泮、玁狁、不遑、靡盬、孔疚、骙骙、小人所腓、象弭魚服、雨雪霏霏、信誓旦旦成語:夙興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勞。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接下来xx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一】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1.之(1)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4)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6)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而(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2)连词,表转折。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连词,表并列。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归纳

【篇一】1.字音識記倒涎(xián)錙(zī)銖(zhū)岑(cén)寂付梓(zǐ)王嬙(qiáng)憎(zēng)惡尺牘(dú)沒鏃(zú)嚼(jiáo)咬文嚼字(jiào)倒嚼(jué)咀嚼漂(piào)漂亮(piǎo)漂洗(piāo)漂泊乘(chéng)上乘(shèng)千乘之國藉(jí)狼藉(jiè)蘊藉雋(juàn)雋永(jùn)雋秀鮮(xiān)鮮活(xiǎn)寡廉鮮恥2.字形辨識輯(jí)輯錄揖(yī)作揖楫(jí)舟楫緝(jī)通緝牘(dú)案牘犢(dú)牛犢瀆(dú)瀆職黷(dú)窮兵黷武櫝(dú)買櫝還珠蟬(chán)蟬聯嬋(chán)嬋娟憚(dàn)肆無忌憚殫(dān)殫精竭慮涓(juān)涓涓細流娟(juān)娟秀絹(juàn)手絹3.詞語釋義援例:引用成例。

援,引用。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點鐵成金:神仙故事中說仙人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子。

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學富五車:形容書讀得多,學問淵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殺青:古人著書寫在竹簡上,為了便於書寫和防止蟲蛀,先把青竹簡用火烤幹叫殺青。

後泛指寫定著作。

尺牘:書信。

古代書簡約長一尺,故名。

索然無味:也寫作“索然寡味”,形容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4.詞語辨析斤斤計較·錙銖必較斤斤計較:形容過分計較微小的利益或無關緊要的事情。

錙銖必較:對極少的錢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計較。

順暢·通暢順暢:順利通暢,沒有阻礙。

通暢:(1)運行無阻。

(2)(思路、文字)流暢。

簡潔·簡捷簡潔:(說話、行文等)簡明扼要,沒有多餘的內容。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4)旬有五日而後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國(通"耐",能)(6)禦六氣之辯(通"變",變化)2.古今異義(1)腹猶果然古義:食飽之狀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2)眾人匹之古義:一般人今義:多數人,大家(3)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今義:轉折連詞(4)窮發之北古義:毛,草木今義:頭髮(5)小年不及大年古義:壽命長的今義:豐收年;春節3.一詞多義(1辯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別)而禦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2)知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3)名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聖人無名(名詞,聲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裏指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4.詞類活用(1)名詞用作動詞。

而後乃今將圖南(往南飛)/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往南飛)(2)使動用法。

德合一君(使……滿意)/彼於致福者(使……到來)/而徵一國者(使……信任)二、文言虛詞1.之(1)助詞,的。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其翼若垂天之雲(助詞,的)(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鵬之徙於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3)代詞,它。

而莫之夭閼者(4)代詞,他。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詞,這些。

之二蟲又何知(6)動詞,到,往。

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2.而(1)連詞,表修飾。

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決起而飛(2)連詞,表轉折。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3)連詞,表並列。

人教版必修5知识梳理

人教版必修5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知识梳理一、成语词语(一)理解下列成语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碎琼乱玉: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花。

2.《装在套子里的人》六神不安:形容惊惶失措,心神不定。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心慌意乱:形容内心惊慌,思绪纷乱。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正大光明: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也说正大光明。

3.《归去来兮辞(并序)》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

迷途知返: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

迷了路知道回来。

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4.《滕王阁序》人杰地灵: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

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命途多舛(chuǎn):舛:不顺,不幸。

命运充满不顺。

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

穷且益坚:穷:穷困;益:更加。

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5.《陈情表》茕茕(qiónɡ)孑(jié)立,形影相吊: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

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

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呼吸极其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比喻情况已到衰颓的地步。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6.《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精华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必修五精华知识点总结1《滕王阁序》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3.名词的意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人教版本高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学习知识点学习

人教版本高中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学习知识点学习

与起点对比,它少了很多的鼓舞、期望,与终点对比,它少了很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隆重的阶段,这个期间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峻,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坚守以窥周室坚固,坚强,形容词③而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认为固坚守的据点,屏障,名词因①因遗策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③因河为池依靠,依照,介词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掉,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流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流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侯亡,;里是使用法,使⋯⋯亡制①吴起⋯⋯奢之制其兵率,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③履而制六合治、控制,兵①⋯⋯奢之制其兵行用兵之道,名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利兵而何木兵兵器,名策①蒙故,因策策略、策,名②振策而御宇内鞭子,名致①致使天下之士招引、招,②致万乘之达到、得,之①不珍器重宝肥之地的,构助②⋯⋯奢之制其兵,指示代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及①非及向之士比得上,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北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向名词作状语②追亡逐北失利的军队,动词作名词度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批长短遗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怜惜,动词②宽厚而爱人爱惜,尊敬,动词。

【同步练习题】选出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所有正确的一组膏腴ú藩篱ā蒙恬ǎ逡巡ū锋镝í墨翟á谪戍é鞭挞ī黔首á户牖ǒ棘矜í赢粮í【答案】恬á;翟í;赢íɡ以下各句中对金字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铸认为金人十二金属,铜持之以恒,金石可镂黄金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自认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比喻坚固【答案】这里指金属以下哪一项中的认为与其余三项不同样南取百越之地,认为桂林、象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知识点梳理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知识点梳理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庇祐(bì) 玷辱(diàn) 央浼(měi) 酒馔(zhuàn) 尴尬(gān gà) 絮烦(xù fán) 仓廒(áo) 赍发(jī) 恁(nèn) 掇(duō)
搠(shuò) 剜(wān)
装在套子里的人
• .◆注音 祈祷(qídǎo) 谗言(chán)
• 怂恿(sǒng yǒng) 讥诮(jī qiào)
• 周济(jì)
陶冶(táo yě)
• 辖制(xiá)
难堪(nán kān)
• 漆黑(qī)
边城
蘸水(zhàn) 悖时(bèi) 氽水(tǔn)氽(部首是“人”)读tǔn。 “氽”是漂在水上的意思
泅水(qiú) 踹水(chuài)(tián) 蚱蜢(zhàměng) 泱泱(yāng) 角隅 (yú) 睥睨(pìnì)歇憩(qì) 眺望 (tiào) 傩神(nuó) 棕榈(zōng lǘ)
头时改变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定,不抛弃 自己的凌云壮志。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
(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 此而更加勤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
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
(6)而刘夙婴疾病。 译:而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病纠缠。
诚心
词类活用
识记积累 结构分析
腹犹果然 小年不及大年
很饱的样子 短的寿命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迎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九岁不行
不能行走
则告诉不许 臣之辛苦
申诉 辛酸苦楚
古今异义
识记积累 分开解释 取消句子独立性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导读:本文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1.之(1)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4)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6)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而(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2)连词,表转折。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5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5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二、古今异义1.彭泽去家..百里古义:距离家乡。

今义:到家里去。

2.尝从人事..古义:做官。

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3.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4.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不吝惜。

5.将有事..于西畴古义:农事。

今义:指有事情。

6.既窈窕..以寻壑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7.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三、一词多义1.将⎩⎪⎨⎪⎧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将要)②出郭相扶将.(扶持)③将.子无怒 (请)④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率领)⑤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将领)2.行⎩⎪⎪⎨⎪⎪⎧①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③余嘉其能行.古道 (遵行,实行)④为君翻作《琵琶行.》 (古诗的一种体裁)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运行)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3.策⎩⎨⎧①策.扶老以流憩 (拄)②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③策.勋十二转 (登记,记录)④执策.而临之 (马鞭)4.质⎩⎪⎪⎨⎪⎪⎧①质.性自然 (本性)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刑具,杀人时作 垫用的砧板)③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资质,禀性)④黑质.而白章 (质地,底子)⑤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 (询问)5.非⎩⎨⎧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不对,不正确)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没有)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副词,不是)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责备,批评)6.之⎩⎪⎨⎪⎧①悦亲戚之.情话 (结构助词,的)②感吾生之.行休 (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代词,这些)④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⑤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7.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让)②舟遥遥以.轻飏 (连词,表修饰)③眄庭柯以.怡颜 (连词,表目的,来)④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⑤王语暴以.好乐 (介词,把)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因为)8.而⎩⎨⎧①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表并列)②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表转折)③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表修饰)④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表承接)四、重要实词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凭借 2.会.有四方之事 恰逢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不久 4.三径就.荒 接近 5.知来者之可追.补救6.聊.乘化以归尽姑且7.审.容膝之易安明白,知道8.悟已往之不谏.挽回9.饥冻虽切.急迫10.恨.晨光之熹微遗憾11.幼稚盈.室满12.犹望一稔.庄稼成熟13.时矫.首而遐观..举;远望14.景翳翳..以将入阴暗的样子15.曷不委.心任去留随从、顺从16.或植.杖而耘耔立,扶着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总结归纳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总结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2.景翳翳以将入()二.词类活用: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2.眄庭柯以怡颜()3.倚南窗以寄傲()4.审容膝之易安()5.园日涉以成趣()6.乐琴书以消忧()7.或棹孤舟()三、一词多义:1.心-因事顺心()既自以心为形役()2.夫-问征夫以前路()乐夫天命复奚疑()3.故-故便求之()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求之靡途()四方之事()5.奚-奚惆怅而独悲()乐夫天命复奚疑()6.而-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四、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今义:(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今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今义:(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今义:(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今义:(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今义:(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今义:(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今义: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

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下是文中部分包含有“以”的句子及“以”在句中的词性和含义(作用)。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几点规律: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背诵默写容易写错的字《归去来兮辞》心为形役,奚惆怅悟已往之不谏舟遥遥以轻飏熹微衡宇僮仆候门樽壶觞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日涉流憩矫首而遐观出岫景翳翳盘桓消忧西畴棹孤舟窈窕以寻壑善万物行休曷不遑遑不可期植杖而耘耔东皋舒啸赋诗奚疑《滕王阁序》潦水俨临帝子之长洲上出重霄鹤汀凫渚即冈峦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彭蠡之滨衡阳之浦。

《陈情表》夙遭闵凶悯臣孤弱零丁孤苦门衰祚薄期功强近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逮奉圣朝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陨首具以表闻逋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奉诏奔驰刘病日笃伏惟犹蒙矜育特为尤甚历职郎署不矜名节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陛下报养皇天后土鉴矜悯愚诚庶刘侥幸生当陨首文言基础知识总结《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内亲外戚2.情话:知心话3.来者:未来的事情4.征夫:行人5.扶老:手杖6.风波:指战乱7.人事:指做官8.去留:指生死9.寻:不久11.交:交互,都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① 园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② 时矫首而遐观有时2.名词活用为动词①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② 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③ 或棹孤舟划船④ 实迷途其未远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生活(三)形容词作名词① 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心情② 携幼入室幼儿,儿童(四)使动用法① 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安乐② 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 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 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 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 感吾生之行休 (副词,将,将要。

2021-2022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

2021-2022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内知识点【一】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1.之(1)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4)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6)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而(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2)连词,表转折。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连词,表并列。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连词,表承接。

而控于地而已矣3.则(1)连词,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连词,或者。

时则不至(3)连词,那么。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然(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5.以(1)介词,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水浒》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概括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到失败的过程。

作者是元末明初(朝代)的小说家施耐庵。

本课节选自原书第十回,原题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主人公是林冲,原是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2.生僻字注音和多音字辨析本节提供了一些生僻字的注音和多音字的辨析,例如“仓廒(áo)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髭须(zī)”等,以及“反省(xǐng)提防(dī)模样(mú)干事(gàn)赍发(jī)”等多音字的正确用法。

3.重点难点探究本节探究了林冲思想性格的转变。

一开始,他心存幻想,抱着安度刑期、回家团聚的想法。

即使知道陆谦来沧州加害他,他仍然抱有幻想,并求“神明庇佑”。

直到草料场燃起大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百般迫害自己的真相,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绝不会给他一条生路。

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激起他抗争的斗志,于是他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黑暗政治的道路。

林冲的遭遇和他的思想性格的变化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时,社会政治极度黑暗腐败,善良本分的人们的生活和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像林冲这样的中级军官,都被恶势力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抗。

一般的民众也受到欺压和迫害,进而铤而走险,聚众起义,反抗官府,这并不足为奇。

可以说,林冲被“逼上梁山”,为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提供了一个窗口。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是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简练、朴实,夸张幽默讽刺手法,情节富有戏剧性。

他的《套中人》描述的是一个在禁锢的专制制度下,死守着旧有阵地,反对一切新鲜事物的人物形象。

在重点词语中,辖制意为管束、控制,怂恿则是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孤僻指的是孤独怪僻,歹毒则是阴险狠毒。

讥诮是指冷言冷语嘲讽,安然无恙则是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是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陶冶则是培育的意思。

六神不安:形容内心烦躁不安。

在中,六脏之神即心、肺、肝、肾、脾、胆,也被称为六神。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战战兢兢:①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②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作品解读:1)谈谈你对别里克科夫的看法?别里克科夫是沙皇制度下的忠实拥护者和卫道士,他守旧、落后、严守规矩,害怕出乱子,不愿改变现有的一切。

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虐的作用。

他用僵化的思想模式和道德规范束缚着大家,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他是一个受沙皇专制制度毒害的可怜、可悲、可憎、可恨的人物。

2)小说塑造别里克科夫的意义是什么?小说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和毒化,呼吁人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边城基础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和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是苗族人,来自湖南凤凰县。

14岁时,他投身军队,游历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抗战期间,他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他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

1988年,他在北京去世。

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边城》和《长河》。

2、生难字注音:安辑(jī)、蘸酒、泅水、傩、送、僭越、商榷、氽水、蚱蜢、踹水、碧溪、岨竹、篁、甬道、茶峒、埋怨、镇筸、角隅、歇憩、锣鼓喧阗、睨戛、糍粑、涎皮、奇葩、踹水、鞶鼓(pán)。

3、重点词语:伶俐:聪明、灵活。

泅水:游泳。

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缓促:快慢。

氽水:在文中指潜泳。

4、感悟主旨:这篇小说的主题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赞美、批判和呼吁。

小说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同时,小说批判了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最后,小说呼吁人们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一、重点词解释: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指日光)。

三、一词多义。

1、行:人们在行走中互相研究;我将要停止我的行动;李白离去乘船;只有明智的行为才不会犯错。

2、引:风吹草动,将军拉开弓;举起酒杯自己喝;退隐并引来流觞曲水;不要错误引用比喻。

3、乘:公共乘坐车辆,在长勺战斗;顺应潮流以达到目的;即使只是一个小地方,也可以成为万乘之势;趁机割据天下。

4、策:手持长鞭御驾云台;拄着拐杖游玩;退而阅读竹简;因为前人的经验而制定计策。

5、活用词类:拄着拐杖享受休闲;每天涉水成为乐趣;划着小船独自漂流;以善待万物为美德;通过弹琴读书来消除忧虑;带着孩子进入家中;使自己的脸色变得愉悦;以自足自待的心情倚靠南窗;即将要出发的行动。

6、古今异义词:风波未平指战乱,现在比喻纠纷和混乱;从事人事指治理国家,现在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原指不久,现在指寻找、追寻;亲戚之情话原指亲属戚属,现在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觉今是而昨非原指正确和错误,现在指不是和是。

7、特殊句式:说出自己的话语来寻求答案;为什么心中忧虑不已;乐观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农民告诉我春天已经到来;自己认为是形役;仆人欢迎,孩子在门口等着。

8、难句翻译:我已经意识到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但我知道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弥补;虽然迷途了,但还没有走太远,现在明白了回归农田是对的,以前从政是错的;我倚靠南面的窗户表达自己的傲世情怀,同时感受到简陋的居所更容易让人感到安逸满足;姑且顺应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1.枕:倚靠在台隍枕上,见证了夷夏时代的交流。

2.维:在时序上,已经到了九月。

3.序:序言属于三秋之一。

4.上:高贵的骖马在路上昂首阔步。

5.披、闼:打开小门,披着华丽的绣帷。

6.旷:山原的广阔视野让人眼前一亮。

7.浦:从衡阳之浦传来的声音渐渐消逝。

8.甫:刚刚一展开怀畅快淋漓。

9.遄:情绪高涨,快速地飞跑。

10.凌:气势超过了彭泽之樽。

11.迥:天空高远,大地广袤。

12.数:明白盈虚的数目和大小。

13.舛:命运多舛,一直不顺利。

15.赋:用言语铺陈出完美的画面。

二、一词多义1.故:①豫章故郡,是一个旧时代的名字。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人们要承担起使命。

③桓侯特意派人来问他的事情。

④公问其原因,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2.尽:①宾主尽情享受东南之美。

②潦水干涸了,寒潭清澈见底。

③智者用尽了所有的策略。

④暂时放下一些事情,归于平静。

3.属:①在时间上,九月属于三秋之一。

②有美丽的田地、池塘、桑树和竹子等。

③司命掌管在骨髓中的事情。

4.即:①桂殿兰宫依附于群山之上。

②八月份就下起了大雪。

③壮士不死就已经很好了,死了也有名声。

④初一交战,曹操军队不利,便后退到江北。

5.引:①连接着蛮荆和瓯越。

②写序言的时候,恭敬地引用了一些短文。

③司马懿带领了二十万军队。

④开始一场战斗,曹操军队不利,便开始后退。

6.穷:①穷尽了岛屿的曲折回路。

②处境困难,只能更加坚强。

③太阳落山了,路被阻塞了。

④不愿意追究到底。

7.数:A、定下了盈虚的数目。

②一首红绸歌舞没有数目。

③现在下棋的水平只是初学者的水平。

B、数落吕师孟叔侄犯下的罪行。

C、屡次地询问公子存不存在。

8.趋:①有一天快步走进宫廷。

②缓慢地走进去,表示尊敬。

③放弃原计划,改变方向。

④使者传达命令,催促赶快完成。

⑤赶快销毁文件。

9.且:①处境困难,但是志向坚定。

②北愚公已经将近九十岁了。

③存活下来就算是偷生,已经死去的人就已经安息了。

④即使是死,也要喝一杯酒。

⑤如果不逃跑,就会被俘虏。

1.兰亭已经消失了,梓泽丘墟也不复存在。

2.前人的描述已经很充分了。

3.太后问:“尊敬的您,您现在几岁了?”4.“以……为襟,以……为带”是以三江为襟,五湖为带的意思。

5.徐孺将陈蕃放在床上。

6.腾蛟起凤表示使龙和凤凰腾空起舞。

7.贾谊被委屈在长沙。

8.梁鸿逃到了海曲。

9.雄州的雾层次分明,才俊们的气质像流星一样。

10.东南地区的美景都被宾主们欣赏了。

11.物华天宝是指有山水美景和宝贵的物品。

12.十天的假期,有很多好朋友聚集在一起。

13.渔舟唱晚,响彻着彭蠡湖边。

14.君子之所以安于贫穷,是因为他们有所依靠。

15.童子不知道什么是好,需要引导。

16.纤歌凝聚在一起,白云遮蔽了天空。

17.怀帝阍卫却没有看到皇帝。

18.俨骖騑在路上,到崇阿山观赏美景。

19.望着长安城在日光下,目光穿过云层看到吴会。

20.渔舟唱晚,雁阵惊起,这时候相遇的人感到兴致尽失,只有悲伤。

21.命运多舛的人知道命运的不易。

22.天高地迥,人杰地灵。

23.《逍遥游》中的“怒”指的是奋发向上。

24.扶摇是旋风的意思。

25.夭阏是指阻塞。

26.“奚以……为”是反问的方式,表示不需要……。

27.晦是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是指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28.绝是指超越。

29.“之”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是主谓之间的连词,代词,或者助词。

30.“息”可以指气息或呼吸。

31.“其”可以指代他们或者鹏。

32.“以”可以表示凭借或使用。

陈情表》是东汉名臣诸葛亮为了表达忠诚之情,向当时的皇帝汉献帝陈述自己的忠诚而写的一篇奏章。

文章内容详实,表达了诸葛亮的忠诚,也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胆略。

文章开头,诸葛亮用“险衅”一词来描述自己的处境,说明自己面临的艰难祸患,表达了自己的忠诚。

接着,他提到自己的父亲和兄长都已经去世,自己也已经年过六旬,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愿意为皇帝效力,表现出他的忠诚和责任感。

在文章中,诸葛亮还提到了他的母亲和舅舅。

他说舅舅夺去了他母亲的志向,这里的“夺”指的是改变。

而对于自己的母亲,他则表示自己不会因为母亲的去世而放弃自己的职责。

诸葛亮还提到了自己的家族,表示自己的家族已经衰落,福分也变得薄弱。

但是,他依然要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尽心竭力。

在文章的结尾,诸葛亮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他表示自己从未停止侍奉,也从未想过背弃皇帝和国家。

总之,《陈情表》是一篇表达忠诚之情的奏章,诸葛亮在文章中展示了自己的忠诚、智慧和胆略,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

1.前太守逵考察了臣子后,推举我为孝廉。

2.不久之后,我蒙国恩。

3.随后,刘的病情日益严重。

4.尽管我很微不足道,但是还是得到了蒙拔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