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阿房宫赋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诗歌
《阿房宫赋》
课型:新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 深情诵读,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2. 品味语言,理解和学习本文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准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疑难预设:理解文章内容。
模式与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诗人借阿房宫的兴废告诫君王要爱惜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与胡曾处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则也选择了阿房宫作为他讽时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杜牧,学习《阿房宫赋》。
2、初读文本,解决字音。
要求:
1、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工具书解决都不准的字音。
2、让个别学生朗读,教师做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播放录音,个别学生再读。最后全体学生齐读。
三、再读文本,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根据课文下方的注释,利用工具书逐段疏通文意。六人分工合作,找出并解释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最后整合翻译整段文意,同时提出疑难点,寻求教师帮助。
学生自读课文
理解文意。
找出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作业:学生在课堂笔记上自己整理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第9周——第四课时
课题《阿房宫赋》课型:新课备课人:吴学慧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现象。
2. 掌握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疑难预设:掌握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模式与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1、第一自然段
(1)重点实词(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
学生回答,以小组为单位,加分,教师总结,明确答案。
(4)小结
第一段介绍了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总体规模和布局精巧、构造奇美的建筑风格,以及宫中的歌舞之盛。进而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丽。
2、第二自然段
(1)重点实词(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4)通假字
(5)特殊句式
教师总结,加分。
(6)小结
第二段写了宫人的来源,写宫人的生活情境,以及宫人的悲惨命运来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3、第三自然段
(1)重点实词(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4)特殊句式
教师总结加分。
(5)小结
第三段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淫靡,滥用民力,以致众叛亲离,导致了农民起义,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4、第四自然段
小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
一、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本文中的文言字词句。
课题《阿房宫赋》课型:新课备课人: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本,分析文章结构。
2、品读文本,鉴赏语言.。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本,分析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品读文本,鉴赏语言。
疑难预设:品读文本,鉴赏语言。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回顾和检查上节课的知识点
二、朗读文本,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文本,全文四段可分几大部分?并概括其大意。请学生合作交流回答。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2、大声的朗读第一部分,思考:(1)在这一部分中诗人杜牧借助史实,通过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阿房宫图,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
(2)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其进行鉴赏分析。
学生找出喜欢句子,并对其分析。
自由的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
三、品读文本,鉴赏语言
学生总结。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杜牧的相关诗文词赋,进行自主阅读和相互交流,开拓视野。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