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经验”》
摘要:“经验”是西方哲学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经验是位于理性之下的概念,与理性相对立,且受到轻视,“一盎司经验所以胜过一吨理论,只是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杜威“经验”的两个原则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经验”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一直是人们所轻视的,而与“经验”相对立的“理性”这一概念在人们心中则高高在上。在杜威那里,经验才获得了公正的解释,它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正确的理解;经验有其丰富的内涵,它不只包含生活,还包含生命历程;不只包括感知的,还包括行动的;不只包括理性的,还包括非理性的;不只包括有组织的,还包括无组织的,等等。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经验还涉及了两个原则:一个是连续性原则,另一个是交互作用原则。这两个原则在教育中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杜威教育理论经验交互作用连续性原则
一、经验与理性之间
“经验”是西方哲学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经验是位于理性之下的概念,与理性相对立,且受到轻视。在人们眼中,经验意味着纷乱、庞杂、孤立、不定,而理性则高高在上。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到近代的培根、洛克、康德,都对理性与经验有着精辟的论述,然而在这场论战中,“经验”似乎总是处于下风,被戴上了“零碎、片面、不可信”的帽子。理性主义者认为,经验是幻想与谬误的源泉,从而也是获得知识的障碍。传统哲学认为,理性是超出经验之外的一种达到普遍性、必然性和确定性的力量。柏拉图曾认为,经验是虚幻的,存在于现象世界之中,理性则是真实的,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杜威对经验的理解与前人不一,他对经验作了一番改造,使经验概念受到了重视,重新解释了经验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杜威将“经验”发展成一个含义十分丰富和广泛的概念。它既指人,又指物;既指事,又指关系;既指所作所为,又指如何作为;既指活动,又指活动之方式。在杜威那里,不再那样神圣,也不再那样抽象,理性不是凌驾于经验之上的东西,而是一个寓于经验之中的东西;理性是经验的一部分,且在经验之中不断地修正、改变、完善着自己。“一盎司经验所以胜过一吨理论,只是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一种经验,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能够产生和包含任何分量的理论(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他认为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性的过程,理性的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过程。这足以说明经验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二、杜威“经验”的丰富内涵
(一)“经验”是什么?在杜威那儿,经验不再是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些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仅受环境的塑造,而且对环境加以若干改变,经验自身里面就含有结合组织的原理。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它回过头来对我们有所影响,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结合。我们对校园进行打扮、美化后,它的每一角落所透露出来的文化、文明气息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是一种特殊的结合。师生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对他的学生有所要求,有所期待,有所影响,也就是对他“有所作为”,学生(除了感觉器官缺失的学生)都会敏锐地觉察到的,然后他的心就会像明镜儿一样清楚,清楚他下一步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无需老师再指点。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结合,更是成功之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作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是一个统一整体,它既包括能经验的人、人的精神状态,又包括人所经验的客体和对象。这样的经验如同生活一样,包罗万象。杜威不仅把经验等同于生活,而且把经验看作是生命活动的历程:“任何对于经验的考察必须符合这样一种考虑:经验意味着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的开展置身于并且本身也就是一种环境性的中介,而不是处于一个空的容器之中。何处有经验,何处便有一生命的存在,何处有生命,何处就保持有同环境之间的双重联系。”
(二)经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只是有机体被动地受环境的塑造,还存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的改造。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是人的主动尝试与环境的反作用的结合。机体与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正如杜威所说:“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形式结合着。”在主动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承受。单一的尝试的活动不构成经验,单一的承受的活动也不构成经验。就像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构不成经验,当他把手指伸进火焰这个行动和他遭受了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是经验。由此可以看出,经验是尝试和由尝试所带来的感受的统一。如果只有一个人的单纯的活动,而这一活动并未对主体产生什么影响,那么这种活动就不能称为经验。在尝试与承受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经验”。与尝试毫无联系的承受或与承受毫无联系的尝试都不是经验。“从经验中学习”,就是在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我们所享的快乐或所受的痛苦之间,建立前前后后的联结。
(三)“经验”更像一个动词,经验不再被视为感觉作用和感性认识,而是一种行为、行动、过程。在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人们通常看重的结果,而是尝试、承受等做的行动:“经验变成了主要是行为(doing)的事情。”经验是实验的,是实践的,是尝试的。经验是经历
在我们头脑中的组织、加工、感悟和提炼。我们经历着,所以我们经验着。经验就是人生活的经历,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是人与周围环境的一种相互依赖。它不仅包括人们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些什么,爱些什么、相信和坚持些什么,而且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感染的,他们怎样操作和遭遇,他们怎样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也是经验,经验就是人们的生活内容、过程和方法。经验既是经验的事物,又是经验的过程。经验不仅仅包含一些理性的因素,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也涵盖在内;不仅仅包含一些感知的东西,也包含一些行动的东西;不仅仅包含一些有组织的因素,无组织的因素也包含在内。
(四)“经验”是动态的、发展的,它生长着。有了生长的积累,经验才能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经验。经验是发展着的,我们起初得到的原始经验经过后来的实践检验和反省思维的加工就会发展成为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经验。原始经验会在以后新的经验中得到改造和发展。经验的生长就如同一个人的成长、发展。
三、杜威“经验”的两个原则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经验”一词是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它涉及两个原则,即连续性原则和交互作用原则。连续性原则是指,现在的经验产生于过去的经验,并导致未来的经验;交互作用原则是指,经验乃是个人的、主观的、内在的因素与诸如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经验”无疑在课程与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验”的两个原则对于指导人们确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经验的连续性原则说明了儿童的经验是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和生长着的,儿童现在的经验源于他们过去的经验,又会对他们将来的经验产生影响,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经验都在未来的经验中获得生命力。“经验的连续性原则意味着,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因此,所选教材必须适合儿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兴趣和需要,教学方法必须与儿童每个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协调。也就是说,儿童的需要、兴趣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等制约着教育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师说什么、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能否给儿童提供一套适合他们的教材和教育教学方法。经验的交互作用原则赋予经验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这两种因素以同样的权利。因此,交互作用原则要求教育者在教材的选择、学校活动的组织、班级活动的开展和纪律的约束方面既要考虑到儿童目前的能力、兴趣、喜恶,又要考虑到儿童外部世界的目前的和将来的要求。目前的活动是否称得上是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这取决于它对儿童未来成长的作用。杜威认为,与未来的联系是经验的最突出的特征。